❶ 著裝的什麼原則是世界通行的著裝打扮的最基本原則
著裝的TPO原則是世界通行的著裝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則。它要求人們的服飾應力求和諧,以和諧為美。著裝要與時間、季節相吻合,符合時令;要與所處場合環境,與不同國家、區域、民族的不同習俗相吻合;符合著裝人的身份;要根據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對象選擇服飾,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公關服飾的基本原則是TPO 原則。TPO 分別是英語中Time 、Place 、Occasion 三個單詞的編寫字頭,意思是時間、地點、場合。
TPO 原則,是指人們選配和穿著服裝時必須考慮時間地點和場合這三個基本因素。公關人員作為關系活動的主體其選配和穿著的服裝直接影響著公眾的心理,進而關繫到公共關系活動的質量,因此,TPO 原則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尤顯重要。人們不能想像一位五星級賓館的公關小姐穿著套頭T 恤加牛仔褲立於大門旁迎接賓客的情景,也不能想像一位身著考究禮服的公關先生參加盛夏的郊遊活動時的心理感受。只有當服飾遵循了TPO 原則的時候,它才是合乎禮儀的,才能夠給公眾以可敬、可信、可親的心理效應。
服飾的時間原則,一般包含三個含義。第一個含義是指每天的早上、日間和晚上三段時間的變化,第二個含義是指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第三個含義是指時代間的差異。通常來講,早上、日間安排的活動戶外居多,穿著可相對隨便;而晚間的宴請、聽音樂、看演出、赴舞會等一般則比較正規,並由於空間的相對縮小和人們的心理作用,往往對晚間活動的服飾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拘泥的禮儀也就相對嚴格。除了一天的時間變化外,還應考慮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氣候條件的變化對著裝的心理和生理的影響。夏天的服飾應以簡潔、涼爽、大方為原則,拖沓累贅的裝飾,會使周圍的人產生悶熱煩躁的感覺,自己也會因為汗水漬漬而顯得局促不安。尤其是女性,汗水還會損壞面部的化妝。冬天的服飾應以保暖、輕快、簡練為原則,穿著單薄會使人因寒冷而面色發青,嘴唇發烏,甚至出於本能縮肩拘背,以致無俊美可言。還有就是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和節奏,過分復古(落伍)或過分新奇(超前)都會令人刮目,並與公眾拉大心理距離。60年代的西裝革履、塗脂抹粉與90年代的補釘夾襖給人心理留下的會是同樣的不協調,說明穿著打扮始終不能脫開時代的圈界。
服飾的地點原則實際上是指環境原則。不同的環境需要與之相協調的服飾。豪華賓館鋪著絲絨地毯的會客室與陳舊簡陋的會客室,穿著同一套服裝得到的心理應會是截然的不同。同樣,在高貴雅緻的辦公室,在綠草叢生的林陰中,或在曲折狹窄的小巷裡,穿戴同樣的服飾給人的感受也會因人而異,或是給人身份與穿著不相配的感覺,或是給人呆板的感覺,或是顯得華而不實… … 凡此種種不快的感覺都是十分有損公關人員形象的,而避免它的最好辦法就是「入鄉隨俗」 。
服飾的場合原則就是指服飾要與穿著場合的氣氛相和諧。參加莊重的儀式或重要的典禮等重大公關活動,著一套便服或打扮得花枝招展,會使公眾感覺你沒有誠意或缺乏教養,而從一開始就對你失去信心。一般說,公關人員應事先有針對性地了解活動的內容和參加人員的情況,或根據往常經驗,精心挑選和穿著合乎這種特定場合氣氛的服飾。記住永遠穿得比四周的人稍微考究一點,精神一點,時尚一點,使你的服飾與場合氣氛的融洽和諧程度始終比公眾高一籌。
公關人員在不同的禮儀和重要活動中經常穿著的禮服有:
中山服。中山服系我國的男裝,為封閉式領口,前門襟釘5顆鈕扣,領處釘封紀扣,左右上下各2個貼袋。作禮服時,通常為上下身同色的深色毛料精製,配以黑色皮鞋,適合於各種禮儀場合。
晨禮服。晨禮服系西方的男式傳統禮服。上裝為灰色、黑色,後擺為圓尾形,下裝為深灰色黑條褲,系灰領帶,穿黑皮鞋,戴黑禮帽。一般為白天參加典禮、星期日禮拜及婚禮時的著裝。
小禮服,也稱晚餐禮服或便禮服。其為全白色或全黑色西裝上衣,衣領鑲有鍛面,膘間僅一鈕扣,下裝為配有緞帶或絲腰帶的黑褲。系黑領結,穿黑皮鞋。一般為參加晚6時以後舉行的晚宴、音樂會、劇院演出時的著裝。
大禮服,也稱燕尾服。其為黑色或深藍色上裝,前擺齊腰剪平,後擺剪成燕尾樣子,翻領上鑲有緞面,下裝為黑色或藍色褲腿外面有絲帶的長褲。系白色領帶,配黑色皮鞋、黑絲襪、白色手套。西服。西服系男女統著的服裝。其樣式較多,從領型與駁頭看,有大(花)、小(平)駁頭之分;從前門搭頭看,有單、雙排扣之分,從口袋看有明、暗之分;就扣眼而言,又有1至3個之分;套件還有2件套與3件套(上身加一件背心)之分。作為禮服時,應是上下身同色或上下身並背心3件同色的深色毛料精製,系領帶,配折花帕,著黑色皮鞋。
旗袍。旗袍系我國的傳統女裝,有各種不同的款式、質料和顏色。作為禮服,一般採用緊扣的高領、貼身、衣長過膝,兩旁開衩,斜式開襟,袖口至手腕上方或肘關節上端的款式,配以高跟或半高跟皮鞋、面料以高級呢絨綢緞為主。
常禮服、小禮服和大禮服均系西方女式傳統禮服。常禮服為質料、顏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搭配而成,可戴手套和帽子;小禮服為長至腳面而不拖地的露背式單色連衣裙式服裝;大禮服為袒胸露背的單色拖地或不拖地的連衣裙式服裝,並佩戴顏色相同的帽子,戴長紗手套及各種頭飾、耳環、項鏈等飾物。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常見的禮服之外,公關先生和公關小姐們仍有機會可以通過穿著茄克衫、獵裝、連衣裙和各種時裝開展公關活動,只要遵循TPO 原則,同樣可以達到異曲同工之意境。
❷ 正式的酒會,在穿衣服上有特殊的要求嗎
酒會其實早在你決定要穿什麼樣的衣服出席時就已開始。究竟穿怎樣的衣服合適,取決於時間、地點、場合等多項因素。
對於真正隆重正式的酒會場合,穿著一身精心挑選的晚禮服當然是最合適的選擇。但大多數酒會其實場合相對輕松,如果不選太過正式的禮服,如何能穿得既輕松時尚又大方得體呢?
女神篇
方案一
適用場景:酒會的場合通常不會太隨便,因此最好穿著正裝、套裙出席,再配上精緻的妝容,端莊又典雅。
❸ 牛仔是什麼訓牛的嗎
牛仔(英文:cowboy;西班牙文:vaquero)是指在美洲牧場上照顧牛、馬的人,並於19世紀開始後流行於澳洲大陸。專門照顧馬的人又叫牧馬人(wrangler)。除了牧場里工作外,有些牛仔還參加牛仔競技(rodeo);不少牛仔是專業牛仔競技參賽者。
美國牛仔的出現與西班牙的殖民擴張有關系。西班牙人在飼養和馴服牲畜方面很有一套,在16世紀的殖民過程中,他們將這一傳統還帶到墨西哥,後來又傳到包括德州在內的美國西部,牛仔、駿馬、長角牛、牧場勾勒出美國原始西部生活的主旋律。據記載,早期的得州牛仔中,非洲裔黑人、拉美人占絕大多數,並且處於社會底層。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牛仔主要集中在牧場上,他們要放牧、交易牛群,還要負責維修柵欄、管理牧場設備等,工作相當辛苦。
游牧生活決定了牛仔在穿著上與眾不同,典型的牛仔總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掛匕首和短槍,其裝束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更注重實用性,如高跟馬靴主要[1] 是為了防止腳從馬鐙中滑出來;結實耐磨的牛仔衫則是為了防止穿行灌木叢時被撕破。由於經常走動,他們所帶的物品都集中在馬背上,數量少而精,而且一物多用,如手帕既要擦汗,又要洗臉,還要當抹布。值得一提的是,馬鞍是牛仔最重要的行頭,他們到牧場找工作時,可以不騎馬但絕對不能沒有馬鞍。據說當年10塊錢的馬配100塊錢的鞍並不是稀奇的事。
到了19世紀70年代,隨著鐵路的修建以及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牛仔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活動范圍逐步縮小,社會角色也逐漸弱化。從真正意義上講,牛仔時代在歷史上只持續了幾十年。
❹ 牛仔褲中腰和中低腰有什麼區別
高中低腰牛仔褲的區別:低腰牛仔褲前浪是7-8寸,重要牛仔褲一般是8-9寸,高腰的牛仔褲是9寸-10寸左右的,現在都流行低腰和中腰牛仔褲,置於這兩種中間的是中低腰牛仔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