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禮服在不同的朝代是不一樣的。
以明代皇帝服飾為例, 明朝從蒙古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朝的服制,並根據漢族人民的習俗,將服飾制度重新規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禮服。明太祖認為古代五冕之禮太繁,決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余不用。」此圖為戴冕冠的皇帝。冕,前圓後方,前後各十二旒。
古人留發,成年後需把頭發綰起,梳成發髻,然後用冠固定。戴冠時用筓橫貫於發髻之中,冠有纓下垂而系於頸間。小冠則不用纓只用簪,以筓橫貫髻中固定。並不是所有成年人都能戴冠,只有士大夫以上的達官顯貴才能戴,而且什麼人戴何種冠基本上也都有規定。因此,冠不僅有固發功能,同時也是古代典禮時所戴之禮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或禮儀裝束的標志。
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北京市昌平縣明代定陵時所發現的萬曆皇帝金絲冠,是迄今為止中國從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唯一一件古代皇帝的金冠,彌足珍貴。它為我們研究古代服裝冠服制度、明代金銀工藝等提供了極為形象具體的佐證。金冠用極細的金絲編成翼獸的形式,裝飾兩條用同樣的金絲編成的金龍,對稱裝飾在冠頂的兩側,居中是一顆火焰寶珠。 這頂皇冠全部採用金絲編制而成,色澤純正、高貴,結構巧妙,製作精細,既具有高貴、華美、富麗堂皇之勢,同時又不失儒雅、俊秀之氣。萬曆皇帝金絲冠是明代金銀工藝中罕見的既有實用價值,又具極高的藝術價值的精品,也是極為重要的文物,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你所說的好像是秦始皇的冕,又叫旒冕。冕是古代帝王和諸侯所戴的禮帽,旒是冕前後垂掛的玉串。按規定,帝王的旒應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板,在冕冠兩側,還對穿一個孔,用來穿插玉簪,將冕冠與發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系有一根絲帶,戴冕冠時,帶從頜下繞過,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絲帶經過兩耳的位置時,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叫「充耳」。充耳掛在耳邊,走起路來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聽信讒言。「充耳不聞」一語,就是由此而來。與此相稱,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來,正好擋住眼睛的視線,叫「視而不見」,意思是說,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該看的東西。
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規定冕服上有12種圖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意);山(表示穩重);龍(表示應變);華蟲(一種雉鳥,表示文麗);宗彝(一種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潔凈);火(象徵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fǔ)(斧形,象徵決斷);黻(fú,亜形,象徵明辨)。鞋是紅色的,叫赤舄(xì)。腰系黃赤大佩,長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間左側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製成。當時的制度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另外,還佩戴一柄長劍。他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一副威嚴而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當年他威震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畫像現陳列在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