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搭配技巧 > 重孫藍帽子怎麼折

重孫藍帽子怎麼折

發布時間:2023-05-11 09:12:01

① 人去世的講究(山東人)

山東喪葬禮儀習俗

喪葬,在古六禮中屬於凶禮,也是人生禮儀最後一件大事。

人們總希望亡故的親屬到陰間能得到安寧,所以特別重視治喪,在力圖悼慰亡圓乎靈的同時,也竭力標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發治喪的規模越來越大,花費越來越高,禮俗也越加復雜,實際上違背了「厚養薄葬」的古訓。

備 喪

過去,老人年滿六十,可以以稱為享壽。

所以,老人年過五十以後,做子女的開始為老人備喪。

所謂備喪,就是給老人准備送老的衣物、棺木等。

舊社會,民間農家生活困難,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不可能一次性備全,因為沒有這種經濟實力,而是陸續辦置。

衣物只是備料,不必預先製作。

棺木可以提前打就,架在空閑屋裡,通常稱做壽材。

壽材由底、幫、天三部分組成,其用材和規格,視喪主的經濟條件而定。

上等材選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

用材不同,規格也就有了差異。

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幫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幫二寸五、底—橘友悉二寸;有「凈二五」的,即天二寸五、幫二寸、底和回頭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幫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鋸破板,荒板推凈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稱「荒二五」。

達不到上述標准者,則將材就料打成,規格小一,統稱薄皮棺材。

而壽衣只有年過七十者才可預做,因年過七十而亡者,俗稱「喜喪」。

七十歲以下者,壽衣都是臨時趕做,做時,不能啼哭流淚,否則淚水滴在壽衣上,死者穿上想念兒女,心情會不安的。

縫線一端也不能捻疙瘩,免得死者到陰間疙疙瘩瘩,不順利。

壽衣的件數忌雙喜單,多為五件上衣,三條褲子,因到陰間,以棉衣為主,男用黑,女用黑、藍,男性尚有棉帽和棉鞋。

男女皆用褥子、枕頭,枕頭是三角形,內裝穀皮,紅布縫制,俗謂「元寶枕」或「雞鳴枕」。

初 喪

舊社會衛生醫療機構很不發達,有葯房而無醫院,病人通常在自己家中亡故。

凡正常死亡的老人,盡量避免在炕上咽氣。

初喪就是處理亡前事宜的,人體包括四個部分:

沐浴更衣 當病人生命垂危之際,首先要為病人沐浴更衣,俗稱「穿衣裳」。

臨終前的沐浴吏衣,實際上是為病人作最後一次整齊。

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女兒料理。

沐浴更衣一般足給垂危之人洗臉、理發、洗手、洗腳、擦拭身體、修剪指甲、梳頭等,然後給其穿上「送老的衣裳」。

如果病人突然咽氣,沒來得及沐浴更衣就死在炕上,俗稱「光著身子走了」,死者親屬會抱憾終生的。

移床 榮成習俗忌諱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

因此,沐浴更衣後,將其移至正屋明間,或客屋、倒房臨時搭就的靈床上。

搭靈床有規矩,不能隨心所欲。

死者年齡大、子孫滿堂,靈床可高些,用兩條長凳平行排列,架門板其上;年輕無子,靈床必須矮停,以土坯將門板墊起即可。

靈床上鋪送老褥子,擺送老枕頭,然後長子抱頭,次子抱腳,其他人兩側幫扶,將病人抬上靈床。

頭的位置,如按正房可頭東腳西;按地脈走向,可頭高腳低。

移到靈床後,親屬日夜守候,時刻不得離開,使其度過彌留時刻,謂之「送終」,對病人則謂「挺喪」。

病人臨咽氣時,守在身邊的子女和親屬要含悲大聲呼喊:「爹(媽)別走哇,別扔下我們不管!」直到咽氣,謂之「叫魂」。

病人斷氣後,使其仰卧,頦下塞以棉絮,並將用紅紙包好的銅錢塞進死者嘴裡,俗稱「擎口」,以示含銀而去,後人旺發。

再將兒子或重孫的頭發剪下,和在面里團成球,上插一棒,塞在死者手裡,此謂「打狗餅」、「打狗棒」。

據說人有三魂六魄,人死後六魄即散而三魂未散,一魂駐守屍身,二魂轉世投胎,三魂西天朝佛。

西天路途遙遠,又多惡犬攔阻,必須用棒子驅趕,或用餅塞狗嘴。

因餅子有頭發,會塞住狗的嗓子,使它無法施威。

靈床底下,要放一盞點亮的豆油燈,俗稱「照屍燈」,防狗貓進入靈堂。

一盆半生不熟的米飯,上撒掰碎的碎餑餑,俗稱「倒頭飯」,並用秤砣壓住死者胸口,告判以免詐屍。

告喪 屍體暫時安排停當後,首先要在大門上貼張白紙,通知村鄰,家有喪事。

然後製作喪幡,或稱「招魂幡」,榮成俗稱「掛挑信」。

喪幡,過去用「毛太」紙,一裁兩截,每截為一張,按死者的年齡,每歲一張,外加「天」一張,「地」一張,一並用半圓形紙鑿鑿為三節。

第一、二節分兩列,一列寬二寸許,一列寬寸,長等於紙寬,皆鑿制錢印痕;第三節,成長方形,下方中間鑿一方孔,用青麻搓成繩聯結起來,用長竿挑起,按男左女右懸於門旁。

其作用既用於招魂,亦用於告喪,以示周知。

對道 又稱報喪。

人死後,喪主必須立即差人會知親友。

報喪人多為子侄等晚輩,腋下夾著喪服去外村親屬報喪。

如死者為女性,必須立即向其娘家報喪。

見面後跪倒磕頭,聲言「某某於某時病亡」。

娘家人得凶信後,立即趕去查看,看看是否屬於正常死亡,如同意入殮方能入殮,否則是不能入殮的。

過去,大戶人家或書香門第多用訃文或訃告,平常人家則以口傳。

報喪人每到一家,必須吃點飯或點心,不得空口而歸,否則對雙方,尤其對被通知人不利,日子會因此而敗落。

訃文的格式如下:

顯考某府君(女則寫顯妣某大君)享年某某歲,於本月某日某時壽終正寢(女寫內寢),泣於某月某日成服,即於是日治喪候唁,過時掩柩,忝在至戚,謹此訃聞

款落到緦服以內:,

靈 奠

從初喪事宜完畢到出殯為止,屬於靈奠階段,俗稱停靈。

大戶人家於這一階段開靈,停靈三日、五閂、七日甚至百日,平常百姓只停靈三日、這個階段包括入殮、成服、破孝、弔唁、報廟、寫主等部分。

入殮 死者遺體入棺稱之為入殮。

入殮的時間各地不一,榮成都在死後當天進行。

靈堂即設於靈床處。

入殮前,先在棺材底部撒層石灰或草木灰,鋪一層谷秸,再鋪上一層黃豆渣,忌用黑豆。

這—切鋪好後,將死者的遺體連褥子托起,放入棺內,並將被褥衣帽整理周全,周圍塞以穀草,大戶人家用燈草。

塞實之後,將棺材蓋虛掩,架在靈床處,撤下門板。

靈柩前面懸掛幔帳,白布或白紙製作均可。

帳前設香案、紙盆,祀奉死者靈牌(靈牌格式見後文)。

死方如系少亡,又無子嗣,靈牌中間上端得注「亡男」、「亡女」、「亡媳」字樣。

靈牌供在香案正中,前設祭器如香爐、蠟台及祭饌等。

供桌兩旁分列手捧盆、巾、櫛和酒、茶具等的紙扎童男童女。

點燃的信香,橫卧香爐之卜,等外甥弔唁時將其豎插於香爐之中,謂之「扶香」。

如逢重喪口,需扎一小棺材置於死者棺下,以免災禍。

成服 其實就是俗話說的「戴孝」,即穿著孝衣。

戴孝的類別與期限,以家族的親屬遠近有所差異。

中國古代的孝服分為五等,稱為「五服」,至親者所服稱之為斬縗,是兒子、未嫁女為父,承重孫為祖父,妻為夫所服。

所以稱斬,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

這種孝服是用極粗的生麻布做的,毛邊,服三年。

第二種是齊縗,次於斬縗,服期一年、五個月和三個月,即夫為妻、孫為祖服一年,重孫為曾祖服五月,玄孫為高祖服三月。

大功又次之,期九個月。

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及已嫁的女為伯叔父等服之,又稱為功服。

小功,凡本宗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個月,鰓麻,為五服中最輕的。

一種,服期三個月,本宗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

盡管占禮規定了各服制的用布,但境內孝服均用白布製作。

斬縗下邊撕開,不剪、不繚、不繰,俗稱毛邊孝服,不釘紐扣,用毛帶白布條系結,圓口無領。

兒、兒媳、女兒、承重孫全著這種孝服,頭上扎孝帶,披發以青麻束之。

兒子所戴的孝帽用白布縫一圓筒狀,高約一尺,上口均勻地折攏許多小褶,縫死後再翻過來,下口向上綰邊二寸,毛邊,俗稱抽頂孝帽。

女用蓋頭布,即用長方形白布,從長邊中對折,四角兩組相對重合,折縫成軸,從對軸任意一端開始,沿長邊縫一尺,即成尖頂蓋頭布,戴時尖角恰對「百合」。

侄輩、孫輩、女婿、外甥等著孝服、束孝帶,戴道冠式孝帽。

不過,戴道冠式孝帽,根據親疏關系,有光頭戴與不光頭戴之分。

光頭戴較近,孝帽直接戴到頭上;不光頭戴較疏,即將孝帽套在別的帽子上,再戴到頭上;曾孫則戴兩角孝帽,兩角各綴一條紅布條;玄孫所戴的兩角孝帽不用白布,改用黃布縫制。

男女著孝者均需用白布將鞋幫遮蓋,俗稱:「瞞鞋臉」。

子女如祖父母、父母皆去世可整瞞外,否則不得整瞞。

瞞的長度隨老人去世而增加。

女人的鞋後跟嵌一塊紅布,然後瞞至紅布處。

其他戴孝者瞞鞋的長度隨孝服的遠近而遞減。

成服,得請禮賓司儀,孝子穿戴孝服孝帽,隨禮客贊禮,行俯匐叩禮(俯,折腰跪;匐,以首及地),加梁冠(用紙糊帶梁的帽子,樑上畫白杠,孝子五道;侄、孫輩一道),束首(以青麻或稻草搓繩,繩卜拴羅底一塊,長約四寸寬約寸許,遮蓋眼睛,使其「目不斜視」,兩邊各綴棉球兩個,以塞耳朵,使其「耳不旁聽」),披麻衣(通常用長約三尺、寬約尺半的麻袋布將前半中間剪開,分別搭在左右前胸,後半披於後背,裹額(將扎頭孝帶由中間從前額圍於腦後系結,剩餘雙股拖於背後),束腰(即用麻繩或草繩扎腰),執杖(俗稱孝棒或哭喪棒,用高梁秸糊剪穗的白紙為之),撒履(將鞋後跟踏倒趿著),至此禮成。

破孝 是對主要參加喪禮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親疏遠近分送相應的孝服,當地俗稱「撕孝帽子」。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或大戶人家,按全額分給,如服齊縗的,必須按齊縗用布分給所有服齊縗的人,但農村平民百姓沒有這種能力,只給至親如閨女、女婿、孫子、孫女、外甥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給一頂「孝帽」,這就是「撕孝帽」的由來。

其他服喪者全由自己操辦籌借,好在齊縗以下均穿沿邊衣服,借身白褂子即可,所以,農村破孝比較簡單。

奔喪 俗稱「哭道」。

凡死者臨終時,未能守護送終的女兒、兒媳、孫女或者比較親近的女晚輩得到凶信後,即來奔喪。

奔喪臨近村子時需且哭且行,以避不孝之嫌,俗稱哭道。

也有說是為死者招魂引路的。

據說人死後,魂飛無依,在附近飄盪,甚至會迷失方向。

此時有人啼哭,能喚醒飛魂,隨從哭聲直撲靈堂,歸守屍身。

因此,家中女眷平輩或晚輩聽到哭聲後,哭叫著急奔村外迎接。

雙方相逢時,相互單腿跪拜兩次。

然後,來者在前,迎者在後一同哭入靈堂。

報廟 人死之後,由長子或承重孫手捧香紙盤子,率領眾子眾孫一行到土地廟「報廟」。

去時默不作聲,同時—路舉哀。

實際上,去時是同死者的靈魂一起去的;回時,土地爺將死者的靈魂給留下了,因此舉哀。

據說閻王爺管人生死,土地爺是他手下的地方官死者鬼魂見閻王前,先在土地廟羈押三天,報廟就是把死者的鬼魂送到土地廟里。

因此,報廟之後,緊接著要給死者的鬼魂送湯水,以免鬼魂餓著。

送湯水與報廟不同,報廟女眷不參加;送湯水男女眷屬均需參加。

首先要請一位同輩的長者為前導,一手提盛漿水的瓦罐,一手執木勺舀漿水沿途潑灑,饗野鬼遊魂,所有眷屬男前女後,一行尾隨。

行到半路,女眷停下,分跪於路旁哭祭,男眷隨長者到土地廟前燒紙焚香,拜神致祭,謂之送湯水,也叫送紙,每天早中晚三次,連續三天。

祭完後,男眷返回時,女眷站起與其同歸。

至家門,兒與兒媳按男左女右跪於門兩側,讓其他孝眷進靈堂後,再起立進屋。

「送紙」結束後,要燒倒頭馬或轎。

過去,分三次進行,後來人們把報廟、送漿水、燒倒頭馬並在一起進行,即送完漿水接著就要燒倒頭馬。

燒倒頭馬要頭向城隍廟。

過去,榮成屬文登縣地,城隍廟位於西北方向。

西北屬乾、屬陽,但因城隍所在,也只得向西北.燒前,要在地卜畫『圓圈,西北處斷開留門。

孝子哭喊:「爸爸呀,上馬吧,一條西北是人道哇!」女性死者則坐轎.倒頭馬是用秫稈和紙扎的。

此前,要寫好路引和馬引。

路引揣在死者懷內,馬引貼於馬胸。

路引格式為:

靈寶大法司 為發給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縣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於某年某月某日壽終正寢,今為陰府,身秉白馬一匹,上搭錢褡一個,內裝金銀錢物,路過關津隘,不得攔阻,如有違者,仰陰曹官按律治罪,重責不貸。

實藏懷內。

某年某月某日

也有另一種寫法:

榮成縣正堂某某(知縣的姓)

為發給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縣某都某里某村某某之父(或母),於某年某月某日壽終正寢(女用內寢,不是六十者壽終改疾喪),身騎白馬一匹,財寶一楮,過關渡津,放行無阻。

右諭周知,實揣懷內。

靈寶大法司

某年某月某日

馬引:

靈寶大法司 為發給馬引事

照得某省某縣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今為陰府,身秉白馬一匹,上有錢褡一個,內裝金銀財寶,馬夫一名,不準遠離,過關渡口,不得攔阻,如有違者,嚴懲不貸,

特示勿違。

實貼馬胸。

某年某月某日

若死者為女性則坐轎,路引與男性大致相同,惟將「身秉白馬一匹」改為「身乘彩轎一秉」,「馬夫一名」改為「轎夫四名」,外加「廠環兩名」。

迎旌 旌,亦稱銘旌,用寬尺半至二尺,長丈許的紅綢或紅布做成。

上書死者的官銜或功名、姓名字型大小、年齡等,皆豎行書寫,先寫死者所處的時代,其格式如下:

皇清(或中華)邑生(或官銜)某公諱某,字某、號某、享壽某十有某,行幾之銘旌。

預先將旌陳於村外旌架上,設供桌,置香爐、蠟台和千枚制錢。

迎旌前要請賓客,以備拜旌。

迎旌時,進香燃燭,孝子行一拜叩禮,於前引導,安於旌棚,若無旌棚,可安放在顯著部位或懸於堂棚正中。

然後請賓客拜旌,行三拜九叩禮,孝子跪陪於旁。

拜畢,孝子行俯匐大禮為賓客送行,謂之酬賓,一般行一拜二叩。

而賓客在其二叩時辭謝,不受全禮,以示謙遜。

賓客受禮時於左旁揖還。

多數賓客約請拜旌時,可不應不酬,或只酬不迎。

題主 就是寫神主碑。

神主包括套、龕、碑三部分。

套也稱櫝,罩在龕外,前面左右上方各刻一圓圈,左圈刻三(乾)代表男;右圈內刻三三(坤)代表女,稱乾坤門。

龕以細質木料製作,以能容下神主碑為度。

龕內用木條隔成格兒,以亡者合葬人數而定,每格一碑。

碑用栗子木製作,取其立子之意。

高約七寸,厚不足一寸,分粉面、陷中、底座三部。

粉面與陷中原為一整體,頂端呈半圓,在半圓向下寸許鋸斜茬,然後豎著剖開,後扇與頂端相聯,稱為陷中,厚度約佔三分之二。

鋸下的那扇頂部恰能鑲陷中上部的斜槽,稱之為粉面。

底座高十許,寬二寸,長三寸,上部推成坡狀,上鑿深約二分恰與粉面、陷中之合的隼,將粉面、陷中 *** 。

題主時,孝子將神主套、碑用木盤托著送到禮賓棚,行一拜四叩迎賓禮,將神主舉過頭頂,膝行至少三步,知客接過,遞在禮賓案上。

禮賓將陷中、粉面分開,先題粉面。

此時,孝子退跪於階下,謂之跪題。

粉面正中寫「顯考府君某公諱某行某之神王」,女性則寫「顯妣太君諱某氏之神王」,左側下端落奉祀人的名字。

如果長子先去世,其他兒子不能具名,要由承重孫奉祀,而寫祖考(妣)。

如孝子數人,只具長子名,名後可加等字,但承重孫名後不得加等字。

陷中中央一行寫死者姓名、年齡、行次等,並冠以時代,如「皇清」、「中華」等,右側寫死者生辰,左側寫死亡時間,左右兩行均比中間低二至三字。

字數要雙不要單,要求同寫靈牌一樣。

至於為什麼要寫神王,是因為死者為大,一般沒有功名的人不敢加上面一點。

這「點」一點就貶王為主了,怕死者的鬼魂不饒,所以,只能寫成神王。

請禮賓先生是要具帖的,帖的稱呼同婚帖相仿,惟內容和落款有差。

如「孤子(喪父)泣叩或泣血叩」;母喪則寫「哀子」,父母俱喪要寫「孤哀子」了。

如請題主的禮賓,其帖為:

謹占某月某日,潔治豆觴,奉迓文旌

籍重

鴻題

榮光宗佑,曷勝銘感。

右啟

大德望某某公某先生大人閣下

孤哀子某某泣血稽顙

豆是古代的高腳盤,觴是酒具,意思是准備好乾凈的酒菜,專等先生到來。

寫完後,孝子膝行捧主退歸靈次,並一拜四叩酬賓,賓客一般只受半禮。

凡請賓儀、點主、執事、僧道等均具帖,帖式與請賓題主之帖大同小異。

弔祭 亦稱弔唁,俗稱弔孝,是悼念死者的重要形式。

榮成平常人家的喪期,從入殮到出殯,在家停棺的時間為三天。

在這段時間里男不剃頭,女不梳發,寢苫枕塊,日夜守侍靈前,以盡孝道。

一天三時,焚香燒紙,酹酒哭祭,即所謂「晨燒雞鳴紙,晚焚夜辰香」。

這三天,也就成為弔祭日,親朋故舊,親族鄰里,攜帶香紙前來弔祭。

榮成講究死者為大,平輩弔祭也要磕頭,大都一拜一叩,晚輩則一拜三叩。

一般的弔祭者只送香紙,至親或大戶人家辦喪,弔祭者不僅備香紙,而且要送輓聯、挽幛的。

挽幛多用黑、白、藍色布製作,寬等於幅寬,長七至八尺,上貼與底色相反的紙條,上寫:

某某翁某老先生大人千古。

帖心可視男女、職業、威望等自由選擇。

如「望重鄉黨」、「神歸紫府」、「天閣修文」等。

落款寫某某敬輓。

弔祭時,死者親屬要一旁陪叩。

弔祭完畢,死者親屬趨前屈右膝跪拜親友,謂之謝孝。

至於大戶人家無論發紙或弔祭,均由禮賓贊禮。

其禮大體為:「孝子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等反復,孝子根據贊禮者的指揮,或跪,或叩,或起。

民初以前,起字用興字代替,說興就是起立。

合棺 亦稱大殮。

過去,考慮到病者可能假死復甦,入殮後均不合棺,將棺材天的隼和棺材幫的槽錯開;虛掩著,棺材天與幫之間能有二寸的孔隙。

第三天,死者復甦無望,即行合棺。

合棺前,移開棺蓋,先由孝子焚香燒紙、酹酒叩拜之後,死者親屬依輩分、長幼為序,繞棺瞻仰遺容,向遺體告別。

如果不是本宗的年長者來瞻仰遺容,即使輩分很低,也要讓在最前面,並由孝子攙扶瞻仰遺容,並揖送至門外。

然後,將棺蓋合隼,並用七根長釘(俗稱子孫釘)將蓋與幫鉚緊。

鉚時,親屬高叫「某某,躲釘」,再將棺縫鉚嚴,合棺禮畢。

送盤川 合棺以後,死者的鬼魂即將由土地廟起程,西行上路了。

這時死者的親屬就得給死者送盤川,以供在路上花費。

送盤川一般在第二天中午或傍晚進行因為要燒很多扎材,通常在曠地上或村頭進行。

過去送盤川,一般的人家至少也得給死者扎三間房和幾個僕人、丫環。

房屋門前金寶銀錁、黃表紙錢,都必須用包袱包好,寫好封批,以免其它鬼魂冒領。

至於大戶人家,送盤川的氣魄很大,樓台亭閣,應有盡有,即使房間也要扎三進、五進的。

門前堆滿金山銀窖、聚寶盆、搖錢樹,擺滿牛豬、車轎、仆從、丫環,背後注有各自的名字。

送盤先要祀廟,意思是給土地爺行賄,即在土地廟前給土地爺燒香上供,酹酒跪拜,祈求土地爺不要為難羈留鬼魂,好讓他及早順利地起程。

做好土地爺的工作後,再燒盤川,祭送鬼魂起程西行。

孝子及死者親眷要三步一叩,向西送出二十幾步後才能返回,意思是把鬼魂送走了。

② 看圖猜成語中一個戴藍帽子

謎底:不舞之鶴、赫赫有名。

不舞之鶴
bù wǔ zhī hè
【解釋】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窯主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而不肯舞。」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來譏諷人無能

【近義詞】無能之輩

【反義詞】棟梁之材

【例句】方宰淄時,松裁弱冠,過蒙器許,而駑鈍不才,竟以~為羊公辱。(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折獄》)

【英譯】the crane that does not dance--incapable

③ 百家姓里有姓折的么

請參考百家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祥沒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粱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咎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宣丁賁困祥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魏加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謹尺納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姜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郁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郤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庄晏 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毆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江紅 游竺權逯 蓋益桓公 萬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於仲孫 太叔申屠

公孫樂正 軒轅令狐 鍾離閭丘 長孫慕容 鮮於宇文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 巫馬公西 漆雕樂正 壤駟公良 拓拔夾谷 宰父谷粱 晉楚閻法 汝鄢塗欽

段干百里 東郭南門 呼延媯海 羊舌微生 岳帥緱亢 況後有琴 梁丘左丘 東門西門

商牟佘佴 伯賞南宮 墨哈譙笪 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續

④ 紅樓夢第九回賈政為何讓太爺把四書講明

一、戀風流情友入家塾

次日寶玉醒來,有人回報說賈蓉帶了秦鍾來拜,寶玉忙接出去拜見賈母。賈母見秦鍾形容標致,舉止溫柔,堪陪寶玉讀書,心中十分歡喜,便留茶留飯,又命人帶去見王夫人等。眾人因素愛秦氏,今見了秦鍾這般人品,也都歡睜舉念喜,臨去時都有表禮。賈母又與了一個荷包並一個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又囑道:"你家住的遠,或有一時寒熱飢餓不便,只管住在這里,不必限定了。只和你寶叔在一處,別和那些不長進的東西們學。"秦鍾一一答應,回去稟知。

他父親秦業,現任營繕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當年無兒女,便向養生堂抱回一兒一女,誰知男孩不久便死了,只剩女孩,小名可兒。那女孩長大後,生得形容裊娜,性格風流。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那秦業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鍾。因去歲業師亡故,未暇延請高明之士,只得暫時家中溫習舊課。正思要和親家(賈珍)商議送往他家塾中,暫且不致荒廢,可巧遇見了寶玉這個機會。又知賈家塾中現今司塾的是賈代儒,乃當今之老儒,秦鍾此去,學業料必進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悅。只是宦囊羞澀,而賈家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容易拿不出來,又恐誤了兒子終身大事,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親自帶了秦鍾來拜見賈代儒。然後聽寶玉上學之日,好一同入塾。

秦業現任營繕郎。明清兩代設有營繕司,隸屬工部,主管皇家宮廷、陵寢等的建築、修理等事宜。從秦業為秦鍾上學置贄見禮都得東拼西湊來看,營繕郎應是司中最小的官兒。

賈政是工部員外郎,屬司中副職,為五品,秦業是他的的部下。

賈府是堂堂國公府,且寧府自賈敬始,便是代代單傳,賈敬只有一個兒子賈珍,賈珍只有一個兒子賈蓉。在那個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賈府擇兒媳,必然千挑萬選,秦氏能嫁入豪門賈府,確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她的真實身世確實讓人疑惑。雖然賈珍妻尤氏家境不好,但她是續弦,不是原配。

秦氏有可能是如十三回提到的那個"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後代。第五回寶玉在秦氏房間午睡時看到的那些宮廷珍寶也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寶玉看到的不是真的,如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本就是個誤傳,把安祿山的指爪傳成了木瓜,那有什麼經千年不爛的木瓜?但如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等宮中珍品,卻有可能是作者藉此暗示秦氏是皇室後代。

我猜想秦業的女人,很有可能是秦氏可兒的乳母,秦氏可兒姐弟倆是義忠親王老千歲在"壞了事"時臨時託孤於秦業夫妻倆的。賈府是義忠親王老悉困千歲那一派,由於秦業是賈政的部下,賈政出於保護親王女兒的目的,將秦氏許配給了賈蓉,所謂的"瓜葛"就可能指這事。

秦業雖然家境貧寒,但老來得子,對秦鍾卻是十分溺愛。你看那秦鍾生得粉面朱唇,舉止溫柔,分明就是沒吃過半點苦,好吃好喝的表現。而又為了秦鍾能入塾中,更是顧不得七十多歲的老臉到處去東拼西湊贄見禮,可憐天下父母心!但秦鍾真的會在塾中好好攻讀嗎?

原來寶玉急於和秦鍾相遇,卻顧不得別的,選擇了後日一定上學。至是日一早,寶玉起來,襲人早把書筆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妥妥,只是坐在床沿上發悶。見寶玉醒來,只得服答森侍他梳洗。寶玉見他悶悶的,因笑問道:"好姐姐,你怎麼不自在了?難道怪我上學去丟了你們冷清了不成?"襲人笑道:"那裡話!讀書是極好事,不然就潦倒一輩子。但只一件,只是念書時想著書,不念時想著家些。別和他們一起玩鬧,碰見老爺不是頑的。雖說是奮志要強,那工課寧可少些,貪多嚼不爛,還是保重身子要緊。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體諒。"寶玉一一答應著。襲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已交給了小子們帶去。學里冷,好歹想著添換,比不得家裡有人照顧。腳爐手爐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逼著他們添。那一起懶賊,你不說,他們樂得不動,白凍壞了你。"寶玉說這些你放心,你也別悶死在這屋裡,沒事長和林妹妹一處頑才好。說著,穿戴齊畢,襲人催他去見賈母、賈政、王夫人等。寶玉且又囑了晴雯麝月幾句,方出來見賈母。見過賈母後又去見王夫人,最後來書房見賈政。

從這里可以看出,襲人確實"溫柔和順",對寶玉的照顧細致周全,體貼入微。她根本不像個一般的丫頭,倒像個母親或大姐姐。這應是他們偷試雲雨情後,襲人自覺地把自己當成寶玉的人或把寶玉當成她未來靠山的緣故。

偏生賈政這日回家早些,正在書房與相公清客閑談。忽見寶玉來請安,回說上學之事,賈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話,你竟頑你的是正理。仔細站臟了我這地,靠臟了我這門!"。眾清客相公們忙都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顯身成名了,斷不似往年仍作小兒之態。"說著便有兩個年老的攜了寶玉出去。

靠臟了我這門,表明寶玉靠在門旁,可見寶玉十分懼怕父親。

七回中寶玉對秦鍾說道,他因業師上年家去,在家荒廢學業近一年,賈政要他入塾中溫習舊課。看來,去是去了,但由於賈母說家塾孩子多易淘氣,有了賈母的寵溺,只怕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大多數的日子裡只在姐妹中廝混,故而惹得賈政非常光火,故而才會這般罵他。

賈政因問:"跟寶玉的誰?"只聽見外面答應二聲,早進來三四個青年,打千兒請安。賈政認得其中一個是李嬤嬤之子,名喚李貴的,因問他道:"你們成日家跟他上學,他到底念了些什麼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話在肚子里,學了些精緻的淘氣,等我閑一閑,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長進的算賬!"嚇得李貴忙雙膝跪下,摘了帽子,碰頭有聲,連連答應"是",又回說:"哥兒已念到《詩經》第三本,什麼'呦呦鹿鳴,荷葉浮萍',小的不敢撒謊。「說的滿座哄然大笑起來。賈政也止不住笑了。因說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盜鈴,哄人而已。你去請學里太爺的安,就說我說了,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李貴忙答應"是",方退出去。

看來,寶玉也不是全沒去塾中念書,要不然怎念到了《詩經》第三本。

《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孔子編訂,是儒家經典中的《六經》之一,在儒家經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看來,賈代儒並非浪得虛名,他教授孩子念《詩經》,後來寶玉為大觀園題寫的匾額,及為晴雯撰寫的長篇誄文《芙蓉女兒誄》,都顯示了其深厚的文學功底,這其中賈代儒的功勞不可抹殺。

《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四書》和《詩經》都是儒家經典著作,賈政強調要把《四書》講明背熟,而反對讀巜詩經》,是因為當時把巜四書》作為科舉考試出題藍本的緣故。他寄希望於寶玉能通過科舉入仕,以成為賈家將來合格的繼承人,維護其既得利益。

賈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頭,他總是在寶玉面前擺出一副威嚴的面孔,動輒則罵,這樣不僅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且還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的傷害。這對於今天的為人父母者,也是警戒。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意思是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出自《詩經.小雅.鹿鳴》。李貴未讀書,說成"呦呦鹿鳴,荷葉浮萍。"故而引得眾人鬨堂大笑。

此時寶玉獨站院外屏聲靜候,見李貴他們出來,便忙忙的走了。李貴一面彈衣服,一面說道:"哥兒可聽見了不曾?可先要揭我們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著主子賺些好體面,我們這等奴才白賠挨打受罵的。自此後也可憐見些才好。"寶玉笑道:"好哥哥,你別委屈,明兒我請你。"李貴道:"小祖宗,誰敢望你請?只求聽一句半句話就有了。"說著又至賈母處,秦鍾早已在此等候了。兩人辭過賈母,寶玉忽想起未辭黛玉,因忙至黛玉房中作辭。彼時黛玉才在窗下對鏡理妝,聽寶玉說上學去,因笑道:"好!這一去,可定是要'蟾宮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寶玉道:"好妹妹,等我下學再吃晚飯。和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制。"嘮叨半日,才撤身而去。黛玉忙又叫住問道:"你怎麼不去辭辭你寶姐姐呢?"寶玉笑而不答。一徑同秦鍾上學去了。

寶玉天生博愛,臨行前既擔心襲人冷清,又囑咐晴雯麝月,更忘不了他的林妹妹。你看,他怕李貴受了委屈,還說明兒要請他吃飯呢!難能可貴。

黛玉知道寶玉是以上學為幌子,好和秦鍾一起玩才是真,故而開玩笑譏諷他"這一去,可是要'蟾宮折桂'(科舉中榜)去了。"

黛玉的心病,情敵寶釵。看她問寶玉特別有意思: "辭辭"、"你寶姐姐",寶玉笑而不答,"我的心,你該懂"。

寶黛前世緣。"等我下學再吃晚飯"、"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制",多體貼溫柔!

二、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原來這賈府義學離此不過一里之遙,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貧窮不能請師者,即入此中肆業。凡族中有官爵之人,按俸祿多寡供給銀兩,為學中之費。特聘年高有德之人為塾掌,專為訓課子弟。如今寶玉秦鍾來到,一一的相互拜見過,便讀起書來。自此後,二人同來同往,同起同坐,愈加親密。又兼賈母愛惜,時常留下秦鍾住下三天五日,與自己的重孫一般疼愛。因見秦鍾不甚寬裕,更助他些衣履等物。不上一月,秦鍾在榮府便熟了。寶玉終是個不安分的,竟一味地隨心所欲,因此又發了癖性,又將向秦鍾悄道:"咱們倆個一樣的年紀,況又是同窗,以後不必論叔侄,只論兄弟朋友就是了。"起初秦鍾不肯,當不得寶玉不依,只叫他"兄弟"或叫他的表字"鯨卿",秦鍾也只得混叫起來。

古代對輩分禮規極為重視,寶玉竟然和秦鍾以兄弟相稱,這又是一種叛逆行為。不過,我們覺得叛逆的好。兩個年齡相仿的人,天天以叔侄相稱,多別扭。

原來這學中雖都是本族人丁與些親戚家的子弟,然而俗話說得好"一龍生九種,種種各別。"未免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下流人物在內。自寶玉秦鍾二人來了,都生得花朵兒一般模樣,又見秦鍾靦腆溫柔,未語面先紅,怯怯羞羞,有女兒之風;寶玉天生慣做小服低,貼身下氣,性情體貼,話語綿纏,因此二人更加親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心,背地裡你言我語,詬誶謠諑,布滿書房內外。

那些同窗背地裡你言我語,是說寶秦二人搞同性戀。作者既然用了"詬誶謠諑"四個字,就證明他們是造謠毀謗,不可信。但寶玉因欣賞秦鍾美貌才要來上學,卻是真。

原來薛蟠也早知這一家學,學中廣有青年子弟,不免動了龍陽之興,因此也假意來上學讀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些兒進益,只圖結交些契弟。誰知這學內就有好幾個小學生,圖了薛蟠的銀錢吃穿,被他哄上手了。更有兩個多情的,只因生得嫵媚風流,滿學中都送了他兩個外號,一號"香憐",一號「玉愛"。誰都有竊慕之意,將不利於孺子之心,只是都懼薛蟠的威勢,不敢來沾惹。如今寶秦二人,見了他兩個,也不免繾綣羨慕,亦因知系薛蟠相知,故也未敢輕舉妄動。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留情於寶、秦。因此四人心中雖有情意,只未發跡。每日一入學中,雖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只為外面避人眼目。偏不意被幾個滑賊看出形景來,都背後擠眉弄眼,或咳嗽揚聲,這也非此一日。

"龍陽之興"指喜好男色,即搞同性戀。薛蟠不僅兇狠霸道,還有龍陽之好。他以上學為愰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藉以銀錢籠絡貌美學生,這其中就包括兩個外號叫"香憐"和"玉愛"的。"龍陽之興",在當時的貴族階層應是極為普遍,這股歪風,都吹到了僅有十一二歲的小學生中間,由此足見一斑。作者不惜筆墨,將這一污穢不堪的社會現象揭露出來,使我們對此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香憐""玉愛"生得嫵媚風流,寶秦二人生得花朵兒一般,俗話說"物以類聚",他們四人願結為好友,實在是很自然的事。學堂里的那些滑賊同窗對他們風言風語,只能說明學堂里的學風不正。

詠桑寓柳:詠的是"桑",實際說的是"柳"。比喻借題傳情。

可巧這日代儒因事家去,將學中事交孫兒賈瑞照管。又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來學中應卯,因此秦鍾趁此和香憐擠眉弄眼,遞暗號兒,二人假裝出小恭,走至後院說體己話。秦鍾先問他:"家裡的大人可管你交朋友不管?"一語未了,只聽背後一聲咳嗽。二人唬的忙回頭看時,原來是窗友金榮。香憐本有些性急,羞怒相激,問他道:"你咳嗽什麼?難道不許我兩個說話不成?"金榮笑道:"許你們說話,難道不許我咳嗽不成?我只問你們,有話不明說,許你們這樣鬼鬼祟祟的干什麼故事?我可拿住了,還賴什麼!先得讓我抽個頭兒,咱們一聲兒不言語,不然大家就奮起來。"秦、香二人急得飛紅的臉,便問道:"你拿住什麼了?"金榮笑道:"我現在拿住了是真的。"說著,又拍著手笑嚷道:"貼的好燒餅!你們都不買一個吃去?"秦鍾香憐二人又氣又急,忙進來向賈瑞前告金榮,說金榮無故欺負他們兩個。

原來這賈瑞最是個圖便宜沒行止的人,每在學中以公報私,勒索弟子們請他;後又附助薛蟠,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愛東,明日愛西,近來又有了新朋友,把香、玉二人丟開一邊。就連金榮亦是當日的好朋友,自有了香、玉二人,便棄了金榮。近日連香、玉亦已見棄。故賈瑞亦無了提攜幫襯之人,不說薛蟠得新厭舊,只怨香、玉二人不在薛蟠前提攜幫補他,因此賈瑞金榮等一幹人,也正在醋妒他兩個。今兒見秦、香二人來告金榮,賈瑞心中便不自在起來,不好呵叱秦鍾,卻拿香憐作法,反說他多事,著實搶白了幾句。香憐反討了沒趣,連秦鍾也訕訕的各歸座位去了。金榮越發得了意,搖頭咂嘴的,口內還說許多閑話,玉愛偏又聽了不忿,兩個人隔座竟角起口來,金榮一口咬定說:"方才明明的撞見他兩個在後院子里親嘴摸屁股,一對一,撅草棍兒抽長短,誰長誰先干。"金榮只顧得意亂說,卻不防早又觸怒了一個,你道他是誰?

小恭:小便。

由上可知,起初,薛蟠和金榮好上了,當然是以銀兩籠絡。金榮金榮,得"金"便賣身求榮。為了使他們的醜行不致敗露,薛蟠又賄賂賈瑞。後來,薛蟠玩膩了金榮,又和香憐、玉愛好上了。這樣,金榮就對他們有了妒意。再後來,薛蟠可能在學堂外又有了新歡,又冷落了香、玉二人。薛蟠見新厭舊。

賈瑞是個圖便宜沒行止的人,大概因為薛蟠在學堂外另有新歡,從此不再給他好處,故而他就遷怒於香、玉二人,說他們沒在薛蟠面前提攜幫補他。金榮由於妒忌香、玉二人,於是就和賈瑞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這次秦鍾和香憐借故去學堂後院子小解,可能有親昵行為,金榮便說他倆貼的好燒餅,即說他倆有性行為,這應該不是真的,要不然他倆也不會去賈瑞處狀告金榮。果真如此,不是不打自招嗎?賈瑞袒護金榮,罵了香憐,秦鍾只是因為是賈珍兒媳的弟弟,賈瑞才不敢指責他。金榮更得意,更加恣意妄為,說出那種不堪入耳的話來。

秦鍾在學堂不好好讀書,倒和別人玩親密,枉費了秦業一片苦心。

原來有個名喚賈薔的,亦系寧府正派玄孫,父母早亡,從小跟著賈珍過活,如今長了十六歲,比賈蓉生得還風流俊俏。他兄弟二人最相親厚,常相共處。寧府人多口雜,那些不得志的奴才,專能造謠誹謗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麼小人詬誶謠諑之辭。賈珍想亦聞得些口聲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為房舍,命賈薔搬出寧府,自去立門戶過活去。這賈薔外相既美,內性又聰明,雖是應名來上學,不過是虛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雞走狗,賞花玩柳。總恃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因此族中人沒人敢來觸逆於他。他既和賈蓉好,今見秦鍾受欺負,如何肯依?他定要挺身而出報不平,心中卻忖度一番,想那金榮賈瑞一幹人,原是薛叔相知,向日我和薛叔相好,倘或我一出頭,他們告訴了老薛,我們豈不傷了和氣?待要不管,如此謠言,說的大家沒趣。如今何不用計制服,既止息了口聲,又不傷了臉面。想畢,也裝出小恭,走至外面,悄悄地把寶玉的書童茗煙喚到身邊,如此這般調撥幾句。

第七回寫道,管家賴二派焦大深夜送秦鍾回家,這時醉酒後的焦大先是罵賴二,再罵賈蓉,再接著連賈珍也罵了,說這寧府"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既是罵賈珍,"養小叔子"與賈珍有關才合理。

第六回寫道,正當鳳姐會見劉姥姥時,進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這人便是賈蓉。這里說賈薔十六歲,有人猜測這"養小叔子",指的是賈蓉妻子秦可卿和賈薔有不正當關系。初看起來,猜的沒錯,仔細分析起來,卻是不對。賈薔若和秦氏保持那種不正當關系,賈蓉又怎會和他親厚呢?

賈薔是寧府正派玄孫,就和賈蓉一樣,都是賈演的嫡系後代,他父母早亡,賈珍這位親叔伯照顧他純屬正當,下人為什麼要造謠誹謗?賈珍聽到那些閑言碎語後,幹嘛又要賈薔搬出寧府,說是"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呢?

所以,這"養小叔子"的"小叔子"就與賈珍有關。到底怎麼回事呢?

我設想,當賈珍原配(非尤氏,尤氏是續弦)懷胎賈蓉期間,賈珍由於忍耐不住,期間便和賈薔母親好上了。賈薔父親應比賈珍年長,賈薔母親和賈珍媾合,賈薔母親不正是養了賈珍這個小叔子嗎?

賈薔比賈蓉小一二歲,也印證了這點。

可以想像,生下賈薔後,賈薔母親很可能是受不了外界風言風語的壓力自盡的。賈薔父親戴綠帽子,而賈珍是族長,又對他無奈何,因而賈薔父親也很可能是在賈薔出生後不久抑鬱而死的。故而賈薔的父母都死得早。可見,賈薔賈蓉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怪道兩人感情親厚。難怪焦大罵賈珍被養小叔子,也難怪下人們會閑言碎語,賈珍會為所謂的避嫌要賈薔搬出寧國府。

賈蓉生母可能是氣死的,她懷孕,賈珍就偷腥,能不氣死嗎?

由本段可知,賈薔暗中挑唆寶玉的書童茗煙出來攪事。

原來這茗煙是寶玉最有用的一個,聽說金榮欺侮秦鍾,連他爺寶玉也牽扯其內,就想一定要治服金榮。想著便一頭進來找金榮,見著金榮說道:"姓金的,你是什麼東西!"賈薔遂跺一跺靴子,故意整整衣服,看看日影兒說:"是時候了。"遂向賈瑞告假出去。這里茗煙一把揪住金榮,嚇得滿屋中子弟都怔怔的痴望。賈瑞忙吆喝茗煙不得撒野。金榮氣黃了臉,說:"反了!奴才小子都敢如此,我和你主子說。"便奪手要來抓打寶玉秦鍾,尚未去時,忽也不知是誰飛來一方硯瓦,"颼"的一聲,從金榮腦後飛過,卻不偏不倚落在賈蘭賈菌的座上。

原來賈菌系榮府近派重孫,其母少寡,獨守賈菌。這賈菌與賈蘭最好,所以同桌而坐。誰知賈菌年紀雖小,卻是極淘氣不怕人的。他在座上冷眼見金榮的朋友暗助金榮,飛硯來打茗煙,偏茗煙沒打著,倒落在他座上,正打在面前,將一個磁硯水壺打個粉碎,濺了一書墨水。賈菌如何依得?一邊罵道,一邊也抓起硯磚要打回去。賈蘭是個省事的,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賈菌如何忍得住,便兩手抱起書匣子朝那邊掄了過去。終因身小力薄,掄不到那裡,卻剛好在寶玉秦鍾的案上落了下來,只聽"嘩啷啷"一聲,砸在桌上,只見書本紙片筆硯之物等撒了一桌,寶玉的一碗茶也被砸得碗碎茶流。賈菌又跳起來,要揪打那個飛硯的。金榮此時隨手抓起一根毛竹大板,舞動起來,茗煙早吃了一板。茗煙大嚷:"你們還不快動手!"這時寶玉的三個小廝鋤葯、掃紅、墨雨也一齊亂嚷:"小婦養的,動了兵器了!"墨雨遂掇起一根門閂,掃紅鋤葯都手握馬鞭子,蜂擁而上。賈瑞只忙一回攔這個,一回勸那個,誰聽他的話,肆行大鬧。眾頑童也有趁勢打太極拳助樂的,也有膽小藏一邊的,也有站在桌上拍手亂笑、喝著聲兒叫打的,登時間鼎沸起來。

外邊李貴等幾個大僕人聽見里邊作反起來,都忙進來一齊喝住。問是何原故,眾聲不一,這個這么說,那個又那麼說。李貴且喝罵茗煙四個一頓,攆了出去。秦鍾的頭早撞在金榮板上,打去一層皮。寶玉正拿褂襟子替他揉,見喝住了眾人,便命:"李貴,收書!拉馬來,我要回去回太爺去!我們被人欺負了,不敢說別的,守禮來告訴瑞大爺,瑞大爺還倒派我們不是,聽人家罵我們,還調唆他們打我們茗煙,連秦鍾的頭也打破,還在這里念什麼書!茗煙他也是為有人欺負我的。不如散了罷。"李貴勸道:"哥兒不要性急。太爺既有事家去,這會子為這點子事去聒噪他老人家,倒顯得咱們沒理。依我的主意,那裡的事那裡了結好,何必去驚動他老人家。這都是瑞大爺的不是,太爺不在這里,你老人家就是這里的頭,眾人看著你行事。眾人有了不是,該打的打,該罰的罰,如何等鬧到這步田地不管?"賈瑞道:"我吆喝著都不聽。"李貴笑道:"不怕你老人家惱我,素日你到底有些不正經,所以這些兄弟才不聽。就鬧到太爺跟前去,連你老人家也脫不過的。還不快作主意撕羅開了罷。"寶玉道:"撕羅什麼?我必是回去的!"秦鍾哭道:"有金榮,我是不在這里念書的。"寶玉道:"這是為什麼?難道人家來得,咱們倒來不得?我必回明白眾人,攆了金榮去。"又問李貴:"金榮是那一房的親戚?"李貴想了想:"也不用問了。若說起那一房的親戚,更傷了弟兄們的和氣了。"

茗煙在窗外道:"他是東胡同里璜大奶奶的侄兒,那是什麼硬正仗腰子的,也來唬我們。你那姑媽只會打旋磨子,給我們璉二奶奶跪著借當頭。我眼裡就看不起他那樣的主子奶奶!"李貴忙斷喝道:"偏你這小狗肏的知道,有這些蛆嚼!"寶玉冷笑道:"我只當是誰的親戚,原來是璜嫂子的侄兒。我就去問問他來!"說著便要走,叫茗煙進來包書。茗煙得意道:"爺也不用親去,等我到他家,就說老太太有話問他。雇上一輛車拉進去,當著老太太問他,豈不省事?「李貴忙喝道:"你要死!仔細我回去先捶你,然後再回老爺太太,就說寶玉全是你調唆的。我這里好容易勸哄的好了一半了,你又來生新法子。你鬧了學堂,不說變法兒壓息了才是,倒要往大里鬧!"茗煙方不敢作聲兒。

此時賈瑞也怕鬧大了,自己也不幹凈,只得委曲著來央求秦鍾和寶玉。先是二人不肯,後來寶玉說不回去也行,但金榮必須賠不是才罷。金榮先是不肯,後禁不得賈瑞也逼他,李貴又勸金榮說:"原來是你起的端,你不這樣,怎得了局?"金榮強不得,只得與秦鍾作揖。寶玉還不依,偏定要他磕頭。賈瑞為了暫息此事,又悄與金榮說:"俗話說'殺人不過頭點地'。你既惹出事來,少不得下點氣兒,磕個頭就完事了。"金榮無奈,只得向秦鍾磕了頭。

太爺:賈代儒。

守禮:香憐。

頑童鬧學堂,先是金榮挑釁,賈瑞偏袒金榮引起。而後金榮得意忘形,賈薔便暗中唆使寶玉的書童茗煙挑事,結果整個學堂亂成一鍋粥。值得一提的是,賈蘭不但始終未參與其中,而且還勸阻了賈菌,這都是母親李紈教育得好的緣故。故而,在賈府敗落後,惟有他才爵祿高登,一時成了賈府中最耀眼的一顆星。

寶玉見他的好朋友秦鍾打破了頭,氣急了,說要告訴賈代儒去,若真告訴了賈代儒,賈代儒必去稟明賈政,那時他肯定要被打個半死。寶玉仗著父親賈政繼承了"敕造榮國府",便把賈族其他子弟全然不放在眼裡,說是非要把金榮攆出去不可。若果真如此,驚動了賈政,吃虧的還是他。

茗煙不諳世事,說賈璜妻子只會在鳳姐面前打旋磨子,跪著借當頭,意思是說她因有求於鳳姐,而反復獻殷勤,卑躬屈膝。又不斷挑唆寶玉,企圖借賈母之勢壓賈璜妻子,他狗仗人勢。

李貴不識字,將"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說成了"呦呦鹿鳴,荷葉浮萍",結果鬧出了笑話,但他在平息這場風波中卻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從中可以看出,他比他母親李嬤嬤強多了。

面對那種亂得不可開交的局面,他首先不袒護己方,而是呵斥茗煙,且要"攆了出去"。這樣,金榮那方也就不好再鬧了。他公正,立場鮮明,這種做法甚得人心。

他對寶玉始終耐心懇切勸告,始終把自已擺在下人位置上,並不僭越半分。他說話的柔軟態度,寶玉必能感知。他勸寶玉不要去找賈代儒,忠心保護著寶玉。設若事情鬧大,真鬧到賈政處,寶玉是自討苦吃。

他指責賈瑞平時不幹凈,處事不公,可真謂點了賈瑞的穴。若事情鬧大,賈政知道他徇私舞弊,甚至尋釁滋事,他將吃不了兜著走。此一指責,可謂四兩撥千斤,後來賈瑞也要金榮給秦鍾磕頭認錯,正是李貴這番話發揮了作用的緣故。他又直責茗煙,說寶玉全是他挑唆的,並要回了老爺太太。茗煙怕了,真要那樣,他必滾蛋走人。

可見,李貴曉事明理,實際處事能力強。

第四回《護官符》上寫道:"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甲戊側批: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著十二房。]"由此可知,這塾中學子就是這八房的後代及他們的親戚。他們本是一家人,但常言道:"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了。"頑童鬧學堂,看似小孩子們的打鬧,卻深刻反映出由於貧富不均,賈族犬牙交錯的內部矛盾。實際上體現了建立在封建體系下不可避免的階級矛盾。

頑童鬧學堂,雖則是一件小事,但由此不難想像,賈族在其它方面的亂象。"管中窺豹,見微知著",賈府的最終敗亡,本質上是其內部矛盾累聚至極致的反映。

1
投幣
10

⑤ 《西遊記》第十四回寫了什麼內容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聽到了孫悟空的叫聲後,伯欽講解來龍去脈,又領著唐僧下山去鬧凱看。孫悟空認出了唐僧,唐僧聽了他的話後救了他,一同西去取經。路上,悟空打死了一隻老虎,又扒了虎皮做成了虎皮裙,之後遇上了六賊,悟空打死了他們。

唐僧卻不忍殺生,悟空在唐僧的啰嗦說教下,氣得駕筋斗雲走了,唐僧獨自前行遇見菩薩,傳授緊箍咒。孫悟空則來到東海,龍王講述張良與黃石公圯橋進履的故事,悟空於是回轉,找到唐僧。唐僧騙悟空帶上咒,控制住悟空並告知其為菩薩教的咒。於是孫悟空死心跟從唐僧繼續上路。

(5)重孫藍帽子怎麼折擴展閱讀

《西遊記》第十四回「拆察心猿歸正,六賊無蹤」。標題中的六賊代表孫悟旅彎茄空的六根,它指五種感覺器官,和反應能動能力,為十二處之內六處,十八界之六根界。根,為認識器官之意。

即眼根(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耳根(聽覺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覺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覺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觸覺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維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種又稱五根。五根乃物質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

⑥ 家裡有人去世帶的黑紗,上面有的有紅色有的有藍色都是什麼意思,請懂得人回答,謝謝!

親人去世7天內為"頭7",頭戴白紗,一般是很長的一節紗布,在頭上纏一圈綁住,剩餘的部分垂在身後,長子一般會帶特別長的,有的拖在地上。就是過去說的披麻戴孝,父輩去世纏二尺五寸白紗,俗話叫「戴二尺五」穿著孝服(一般為白色大褂),鞋也要是白色的。祖輩去世,一般帶稍短的白紗,白紗上綴一點紅色,以代表和死者是祖孫關系。如果是重孫關系,就是帶一根紅色布條在頭上,代表是死者第四代。
一般講究停屍3日,孝子賢孫守靈,這期間不能睡覺,不能洗澡,不能洗臉、梳頭,甚至哭靈的時候也不能擦眼淚、鼻涕。以寄託對死者的懷念。頭7一般不能去別人家,即便去報喪,也不能進親友家門,不然會給對方帶來不幸。3天一過,將逝者入土為安,孝帽也去掉,換成挽紗,就是大家前面說的黑色的袖箍,代表挽留死者,和對其地懷念。這種挽紗也和前面差不多,兒子輩的戴純黑的,孫子輩的戴黑色上綴紅色布頭的。
黑紗一般要戴滿7期,也就是49天。7期之後大家收拾心情,好好開始重新生活。
另外,也比較講究過「頭周年」和「三周年」(不過雙數的忌日)每逢周年,還要重新披麻戴孝以示祭奠。
三周年的時候,一般要給逝者立碑,生平簡介,長子長孫的名字一般都會刻下。
三周年以後,對於逝者就不再沉浸在悲傷里,逢年過節略微祭奠,不再大操大辦或者戴孝。
以上是我了解得我周圍的一些民俗,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大家諒解

⑦ 辦喪事大家都會很難過,但是有一種喪事叫喜喪的,是什麼意思

喜喪不是不能哭的意思,而是說去世的人滿足一定條件,福壽兼備。當然地方不一樣,對喜喪的要求也不一樣。

其實現在有些地方也講究喜喪,不過現在要求年紀更大一些。一般是指八十好幾往上的(但是不論男女),而且身邊子孫成群,老人一輩子沒有太辛苦的, 沒有經歷病痛的折磨的,滿足這幾種情況的就算是喜喪。

⑧ 披麻戴孝的習俗

1、孝男身穿麻衣,頭戴麻帽,腳穿草履,腰扎草繩。如果這孝男已送給別人做繼子,則不戴麻帽扎頭白,腰扎白帶加一條紅帶以示區別,如果有孝子外出不在家,應將這一套放在竹籮中,以示親臨。

2、孝孫穿黃麻衣,戴黃帽,腰扎白帶;侄孫也是黃衣不戴帽;曾孫穿綠衣、戴綠帽;侄孫也是綠衣,不戴帽。



3、女婿奔喪,早先岳家要為他剪制一件白袍。閩劇小方卿唱道里唱道:「儂丈夫身體又高又大,白袍要有七尺剪。」現在簡化了,每人剪一塊六尺白布掛在身上就算是白袍了。

4、外甥、內侄輩,視喪家能力,可剪可不剪。男人中長輩不能為小輩帶孝,只有妻子死了,丈夫可為他掏長杖。這長杖長度齊眉,所以又叫齊眉杖。

5、未出嫁女子在家為父母帶孝,只是穿白衫,扎藍帶,頭戴黃花;已出嫁的為父母戴孝,穿白衫扎白帶,頭戴黃花;為翁姑帶孝,要隨丈夫穿白衫加罩麻衣,腰扎白帶,戴白花;為丈夫帶孝要全身縞素(即全白)。

⑨ 《西遊記》第十四回的內容是什麼

劇情簡介:

劉伯欽送唐僧到了兩屆山,講述了這里的傳說。唐僧聽到叫聲,發現了被困在山下的孫悟空。悟空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說菩薩答應他,讓他等待取經人的搭救。唐僧救出了悟空,還收他為徒。悟空打死一隻攔路老虎。唐僧刮目相看,還給悟空做了虎皮裙。

途中寄宿農家,遇見六個山賊。悟空為保護師傅打死了強盜,唐僧訓斥他不該殺人。悟空哪受過這種氣,覺得好心沒好報,憤碧咐而離去。觀音趕來,傳授唐僧緊箍咒口訣。悟空到東海做客,向龍王訴苦。龍王用張良尊師重道的故事勸解悟空,猴子悔悟,要回去保護師傅。

唐僧見到悟空回來,很熱情的送他新衣服和帽子。悟空開心的穿上後,就被緊箍咒控制了。唐僧念動口訣,緊箍咒越來越緊。悟空十分痛苦,奮力也無法擺脫,終於跪下向唐僧認錯,發誓再無二心,保師傅西行。

(9)重孫藍帽子怎麼折擴展閱讀:

《西遊記》第十四回中的人生哲理。

能力來源於自身,但權力來源於他人,合法性賦予能力以權力。

唐僧念咒的權力,來源於他去西天取經的神聖使命,這是他的合法性。孫悟空雖有再大的本事,但沒有大使命,如果不是護送唐僧孫悟空不過是個頑皮的、胡鬧的、逞兇鬥狠的猴子,他只能從唐僧取經的使命中獲得自身的使命。

但因此也有所失,得磨去了銳氣與稜角,斗戰勝佛究竟不是齊天大聖,當然不可隨著自己的性子來,胡來不得,學著規矩做人,漸漸琢磨,學人揖讓,進退如儀。

師徒二人遇見的六個山賊名字很奇怪,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就是代表人的六種感官享受。其實也是孫悟空拜唐僧為師之前的個性寫照:喜怒形於色,貪口腹之慾,睚呲必報,好勇鬥狠,暴躁兇殘。簡而言之,就是由著性子胡來,不守規矩。

這些是一個妖怪的標配個性,根本不適合做出家人,更沒可能得正果。作者安排孫悟空打死六賊,其實就是象徵著他拜唐僧為師後,需要解除掉這心裡的六種感官享受,才能成為合格的取經人,跟隨唐僧去西天。

而我們人生活在現實中也不正是如此嗎?而我們人生活在現實中也不正是如此嗎?當我們逐漸長大,社會的權利與義務,責任與擔當也逐漸加身,就如緊碧慧基窋咒。

為了修成正果,又不得不帶上它。不可隨著自己的性子來,胡來不得,學著規矩做人,漸漸琢磨,學人揖讓,進退如悔謹儀。可以說是充滿了徒悲的一幕。

與重孫藍帽子怎麼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色褲子上弄上鐵銹了怎麼洗 瀏覽:971
三葉草中國字外套 瀏覽:624
冬季經典羽絨服顏色好看 瀏覽:639
喜歡故意拉褲子 瀏覽:784
男裝怎麼去配服裝面料 瀏覽:103
紅色半大風衣 瀏覽:366
無袖棉旗袍冬季 瀏覽:477
襯衫衣大衣搭配 瀏覽:421
如何戴線圍巾好看 瀏覽:426
穿著睡衣睡覺的圖片 瀏覽:429
棉線點塑手套批發 瀏覽:479
褲子上的油性筆怎麼洗掉 瀏覽:983
假領衣怎麼搭外套 瀏覽:15
浙江平湖羽絨服批發市場在那兒 瀏覽:123
狗狗生理褲子裁剪 瀏覽:896
文胸批發網址 瀏覽:496
男人衣尺寸圖解 瀏覽:71
沒劉海圓臉帶什麼帽子好看 瀏覽:976
白襯衫搭領帶顏色 瀏覽:721
lee牛仔外套能用洗衣機洗嗎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