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帽子的織法是什麼
1、帽子編織分為四個部分:起針、織帽邊、織帽身和織帽頂。我們先從第一個部分起針開始,起30針來做個編織示範。起針方法:首先在棒針上打個活結,然後用右手繞線後套在棒針上。起30針這樣起針就完成了。
2、第二部分編織帽邊。起針完後開始編織帽邊,圈織一針下針,一針上針,俗稱上下針。重復編織編織到帽邊需要的長度。
3、第三部分編織帽身。帽邊編織好後就開始編織帽身了,帽身改用圈織正針的方法,不加不減重復編織到需要帽子的長度。
帽子織法
第四部分編織帽頂。當帽子編織到需要的長度後就可以編織帽頂了,編織帽頂的方法:織兩針正針後兩針並一針,然後再織兩針正針,再兩針並一針,就這樣重復織完這一圈;然後用相同的方法繼續再織兩圈。
這時棒針上還剩10來個線圈,接下來我們採取好看又簡單的收頂技巧,可以用毛線頭把線圈穿起,在反面拉緊系好。然後翻過面來整理一下,這樣帽子就編織完成了。
3. 初學者如何織帽子求教程。
步驟一、准備材料:粗針、毛線。開始起針,起8針,如圖。
連帽子的毛衣都是編織好毛衣後再加上帽子的,具體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4)帽子織法步驟擴展閱讀: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帽子編織
5. 怎麼織帽子
所需材料:毛線、剪刀、記號筆、水筆、刻度尺、20cm*20cm的紙盒。
1、在距離紙盒頂部3cm的地方,用記號筆畫一條橫線。
6. 小男孩帽子的編織方法
小男孩帽子的編織方法步驟如下:
1、准備好毛線毛線針還有鉤針。先用毛線針起40針來做示範。
7. 毛衣帽子到底怎麼織啊
求教別人
8. 毛線帽子編織方法
1、用4.5mm針雙股羊駝線起144-153-162 (180-198)針,一行反一行正織8 圈. 接著重復織7反針,2正針。 2、當織到3-4-4 (5-5) cm時,把第1,2反針並針減到6針 = 128-136-144 (160-176) 針/圈. 同樣再重復隔行減針共 4 次 = 64-68...-72 (80-88)針 (= 圈上剩反針2, 正針2). 織物現在大約7-8-8 (9-9) cm. 繼續織到11-12-13 (14-15) cm,在前後中心點分別作一記號,以後的尺寸都從記號開始量起。從記號開始 繼續織1-2-2 (3-4) cm ,前中心留10-10-12 (12-14)針 (= 開出臉)。3、開始片織, 隔行每邊減 1針共 2-2-2 (3-4)次. 同時在後中心記號兩側隔行各加 1針共4-4-4 (5-5)次.加減完後共58-62-64 (72-76)針 . 當織到11-12-13 (14-15) cm時,隔行每邊加 1針 4-4-4 (5-5) 次.然後向前中心點加 6-6-8 (8-12) 針 (註:即臉上方)= 72-76-80 (90-98) 針. 接著圈織 . 當織到19-21-22 (24-26) cm時完成。縫合頂部。4、臉邊:包括留的針數挑大約 68 to 88 針 (能被 4除開)用雙股羊駝線,4.5mm針圈織. 反針一圈,正針一圈,接著兩正兩反織。當邊織到 4-4-5 (5-6) cm 時,折疊縫合。5、在帽頂兩端做兩個直徑大約4 cm 絨球。
9. 100種帽子織法有哪些
帽子的織法如下:
工具:棒針、棉線。
1、准備好棒針和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