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胄」是古代士兵使用的防護用具,用來保護哪個部位
胄,指頭盔。甲胄結合起來亦稱盔甲。甲胄作為將士的防護性兵器,在冷兵器時代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類似於現代戰爭中的防彈服,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進而能夠增強戰鬥力並給敵方以更猛烈的打擊。
胄拼音:zhòu,注音:ㄓㄡˋ,簡體部首:月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9畫,繁體部首:肉部
五筆:MEF,倉頡:LWB,鄭碼:KIAQ,四角:50227,結構:上下,電碼:5153,區位:7548
統一碼:80C4,筆順: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
釋義:
1、盔,古代戰士戴的帽子:甲胄(甲衣和頭盔)。介胄(「介」,甲衣)。
2、帝王或貴族的子孫:貴胄。胄裔。胄子(古代帝王和貴族的長子,都要進入國學學習,後亦泛稱國子學生)。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龍胄[lóng zhòu]
龍的子孫。借指帝王和貴族後裔。
2、苗胄[miáo zhòu]
苗裔。
3、胄緒[zhòu xù]
後代。
4、纂胄[zuǎn zhòu]
繼嗣後裔。
5、胄子[zhòu zǐ]
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長子。
『貳』 中國古代軍人頭上帶的頭盔經過了什麼樣的演變
現在的人們,一提起“帽子”,就想著洗沒洗頭;一說起“頭盔”,就想著是不是在騎電瓶車。而在中國古代,頭盔作為戰場上保命的部件,也隨著各朝“風尚”經歷了多次變遷。
我們的頭是近似橢圓而非四四方方的,因而即使是在幾千年前,人們想到的也是用類似頭的形狀的物件保護頭部。正是由於戰爭需要,“胄”這種東西便被商人發明了出來。
不過有趣的是,在明代,千年以前出現過的由藤條編織的胄,再次出現在人們頭頂。這一次,藤胄不復以往的“呆板”,而變得更靈活。人們在藤胄頂部留出一個圓洞,用來安置自己終生未剪的頭發。也正是因為在胄底下不用給頭發留出空間,整個胄的體積都變得更小,更貼合頭部曲線。
在今天,我們可以在雜志上看到不少古代武器,卻難見到各式軍戎服飾,就更別說胄了。但沒見到不代表他們不存在,也不代表他們沒有價值。相反,他們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去研究、去利用。當然,對於我們而言,我們能做的第一步,就是去到博物館“瞻仰”這些偉大的藝術。
『叄』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除了保命,還有什麼用處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可以用來保命,比如當頭部遇到危險的時候,尖刺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保護頭部,另外,他還可以用來分辨敵我,還可以用作炊具做飯,可以用來辨別士氣,特別是可以用來套在長槍上做武器。
另外,可以通過這個尖刺的狀態來判斷士兵的士氣。如果士氣低沉,士兵們就會低著頭,甚至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還有人說頭上的尖刺可以用來分辨敵我,因為在戰場上大家穿的都是盔甲,戴著頭盔,很難分辨出是敵是友,那麼頭上的尖刺就可以用來當作標志。在戰場上,環境還是非常危險的,避免在混亂當中錯傷了自己的人。所以說士兵頭上的尖刺並不是像大家說的當避雷針,主要還是考慮在作戰時候所起的作用。
『肆』 戰國時期士兵的帽子用紙做
胡說,漢朝蔡倫發明的造紙,戰國哪有紙張
『伍』 古代士兵的帽子和將軍帽子的區別
士兵的帽子是普通的鐵盔,將軍的帽子是精鐵盔,這差別是很大的。古代沒有煉鋼技術,精鐵就是最好的材料。因為兵器最多也不過是精鐵製造罷了。所以將軍的帽子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另外還有一點,將軍的帽子在後頸處有防護裝置,以免被敵斬首。而士兵帽子則只是光禿禿一個蓋子。
『陸』 「胄」是古代士兵使用的防護用具,用來保護哪個部位 肩部 泰山
胄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裝具。在我國古代,人們通常把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具稱為甲,而把護衛頭部的單獨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概稱。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戰國時稱為「兜鍪(móu)」,北宋時稱「頭鍪」,宋以後又多稱「盔」。 說明:從造字本義來說,「胄」並沒有「頭盔」的意思,而應該是全身的裝甲(頭部的保護當然也包括在內)。「胄」字中含有的「由」,表示青銅裝甲表面的光滑,唯其光滑,方可使箭頭滑走。因此,「胄」應該是青銅製作的,而非皮質
『柒』 大河劇中的日本戰國時代出現打仗時候高級武士頭上帶的這種帽子叫什麼名字
這屬於日本貴族階層的烏帽子中的一種,叫折烏帽子
還有大河劇中公卿或者大名(就是高官階層)戴的叫立烏帽子
『捌』 戰國秦軍的軍銜制度和各種武器的詳細介紹!
秦人的軍功爵位等級的規定是戰國列強中最復雜的,商鞅制定的軍功爵位由低到高整整有20級,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天的軍銜。軍銜是軍人榮譽的象徵,使用軍銜是軍隊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標志著軍隊等級管理制度的形成。2000多年前的秦軍是否已經實行了嚴格的軍銜制呢?
軍銜必須是可以識別的,仔細觀察這支2000多年前的軍隊,他們的發式、帽子和裝束都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跟軍銜會不會有什麼聯系呢?考古學家們在尋找合理的解釋。
軍團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裝,頭發統一梳成一個上翹的椎髻。一些身穿鎧甲的步兵卻將頭發梳成發辮,貼在腦後,大量的步兵則戴著那種麻布做的尖頂圓帽。從他們的位置和排列來看,士兵裝束和發式的不同,並不是生活習慣差異所致,應該是爵位級別的標志。
專家推測,這些梳椎髻、穿便裝的弩兵,很可能擁有一級爵位,他們是爵位最低的公士。身穿鎧甲、梳著發辮或戴著圓帽的步兵應該是二級爵,他們的名稱是上造。在這個巨大的俑坑中,公士和上造佔了絕大多數,就是這些普通士兵構成了秦軍的主體。
在兩道隔牆之間,是一個獨立的縱隊,那個胳膊前伸,手握韁繩的是駕御戰車的御手。在兵馬俑坑,所有的御手無一例外都戴著板狀的牛皮帽子,鎧甲也比普通戰士的精緻。在戰場上,御手直接主宰一輛戰車的安全,他們的位置很關鍵。
兵馬俑坑發現以後,考古學家袁仲一曾提出了一個想法,一輛戰車的指揮官,應該是御手,而不是像過去說的車左或車右。
參照史書記載,御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級以上,他們很可能就是秦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御手的權力是主管一輛戰車。僅僅一輛戰車還無法構成一個作戰單位,統領整個縱隊的指揮官又是哪一個呢?
在陶俑群中一個軍官雙手按劍、氣勢威嚴,帽子的形狀十分獨特。他的鎧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緻的,甲片細小而規整。前胸和後背都有花結,這種花結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現代軍官的肩章。專家考證,這樣的軍官應該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級左右,他至少掌管一個縱隊。
介於都尉和御手之間的還有一種軍官,他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間有一條棱。可能是軍侯一類的基層軍官,負責縱隊所屬的一個分隊。
關於秦軍的內部編制,兵馬俑揭開的謎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細節至今仍然無從知曉。在世界軍事史上,秦軍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軍銜體系。它的組織和管理已經很接近今天的軍隊了。這種等級森嚴、井然有序的體制使秦軍的作戰效率要遠高於其它諸侯國的軍隊。
有專家認為,兵馬俑是按照秦京師軍的原型製作的,他們組成的是一個完整的地下軍團。士兵和軍官各就各位、整裝待發。按照道理,這里應該有一個最高指揮官,可考古人員發現:俑坑中級別最高的軍官只是一個都尉,都尉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團長。象徵著秦國軍隊的這個軍團怎麼會沒有統帥呢?
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開始接掌秦國的大權。在庄嚴的咸陽宮中,為他舉行了加冕的典禮。嬴政在13歲的時候繼承了王位,但由於年齡太小,國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後手裡。加冕典禮是一種權力交接的儀式,從此,秦國的命運就掌握在了這個年輕人的手裡。
在皇宮外面,一場蓄謀已久的叛亂卻乘機開始了。一個叫嫪毐的人帶著自己的人馬,沖進咸陽宮。他想鋌而走險,奪取權力。
陰謀並沒有得逞,叛亂以失敗而告終,嫪毐被處以極刑。司馬遷記載:這次武裝反叛僅僅斬首了幾百人。圖謀造反的嫪毐沒有取得軍隊的支持,參加叛亂的只是幾千個親信而已,他們很快就被一網打盡。
嫪毐的權勢僅次於國君,位居20級爵位的頂峰。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秦國大大小小的事務一度都由嫪毐決定。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也無法調動軍隊,嫪毐企圖用國君和太後的印章去策反軍隊,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國,軍隊的調動大權歸誰呢?
當時調動軍隊必須要用虎符作為憑證。虎符傳說是西周時期的姜太公所發明的,是君主授予臣屬兵權、調動軍隊的憑證,其外形呈虎的形狀,所以稱為「虎符」,也被稱作「兵符」。
1973年在陝西西安出土的戰國時期秦國青銅虎符被稱為「杜虎符」,是左半個虎符,符有錯金銘文40個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
戰國晚期秦的新郪虎符,其錯金銘文也是40個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新郪。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母(毋)會符,行殹(也)。」
這兩個虎符的出土證實,史書中關於秦國法律的記載是可信的。秦律規定:除了戰爭時期,調動50人以上的軍隊,必須持有虎符。根據杜虎符的銘文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軍情非常緊急,發出烽火的警訊,統兵的將領不必等待符的兩半相合,可以立即調兵採取軍事行動。虎符被分成兩半,左邊的歸統兵之將,右邊的由國君掌管,兩半合攏才能征調一支軍隊。虎符是軍隊指揮權的標志,它使所有的秦軍都控制在國君一人手裡。
根據合理的推測,秦國國君應該有無數個虎符。得知叛亂的消息,秦始皇迅速調集了大批的御林軍,干凈利落地鎮壓了反叛。由於無法竊取虎符,謀反的嫪毐就根本得不到軍隊的支持,失敗的結果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作為秦國軍隊的象徵,兵馬俑只能有一個最高統帥,那個人就是秦始皇。離兵馬俑坑1公里左右,偉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那個巨大的土堆下。
強大的秦軍僅聽命於一個人的調遣,這是秦軍的幸運,秦軍奮六世之餘烈,統一了中國。或許,這又是秦軍的不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後不到三年的時間,這支偉大的軍隊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http://post..com/f?kz=111420750
秦軍武器裝備(圖片)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tupianchuangku/tupianchuangku/12-10/J4221KCG1KD5I44.html
戰國時期的武器裝備
春秋時代武器都是銅制的,主要的進攻武器有戈、矛、戟、劍、弓矢等。戰國時代青銅兵器有顯著進步。矛的鋒部越來越結實。戈的刃部成弧線形,裝柄的「內」部有鋒刃,綁扎用的「穿」也增多。由矛和戈相結合的乾很流行,可以兼起刺和鉤的作用。箭鏃由雙翼式變為二棱式。同時由於冶鐵技術的進步,矛、戟、劍等武器逐漸改用鐵制。例如楚的「宛鉅鐵釶(矛),慘如蜂蠆」(《荀子·議兵篇》),宛地向來以產鐵著名。秦昭王也說:「吾聞楚之鐵劍利。」(《史記·范雎列傳》)韓的兵器如劍、戟之類,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能「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戰國策·韓策一》),也該是鐵制的。中山的力士,穿著鐵甲,手執鐵杖交戰,「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呂氏春秋·貴卒篇》)。刺客常用的武器有「鐵椎」(《史記·信陵君列傳》)。
這時不但有了鋒利的鐵兵器,而且創造了遠射有力的弩。弩的起源很早,最初用於狩獵。作戰用弩,可能在春秋後期最先出現於楚國。《吳越春秋》記載陳音對越王勾踐說「弩生於弓」,弩是由弓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又說弩是楚國琴氏所創造,傳給楚的三侯,再傳到楚靈王(《勾踐陰謀外傳》)。弩不可能創造這樣早,但是到春秋晚期,南方楚、吳、越等國確實已經使用了。孫武的《孫子兵法》,談到當時的兵器,就有「甲胄、矢弩」(《作戰篇》);又講到:善於指揮作戰的,所造成的「勢」是「險」的,所發出的「節」(節奏)是「短」的,「勢如擴弩,節如發機」(《勢篇》),就是說「險」的「勢」好比已經張滿的弩那樣,「短」的「節」好比正在發射的弩機那樣。
中原地區使用弩作戰較遲,春秋戰國之際還未見使用,大概到戰國初期才逐漸使用的。到戰國中期,弩的使用就很普遍了。孫臏說:「篡卒力士者,所以絕陣取將也;勁弩趨發者,所以甘戰持久也。」(《孫臏兵法·威王問篇》)己把「勁弩」看作當時最有力的武器,把「勁弩趨發」看作當時最厲害的戰法。弩有「弩機」裝置在木臂的後部,「弩機」周圍有「郭」,有「牙」鉤住弓弦,上有「望山」(《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稱為「教」,《夢溪筆談》稱為「望山」)作為瞄準器,下有「懸刀」(《吳越春秋》稱為「關」,《釋名》稱為「懸刀」,《武備志》稱為「撥機」)作為撥機。當發射時,把懸刀一撥,牙就縮下,牙所鉤住的弦就彈出,有力地把矢發射出去。這樣,弩就可以「發於肩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使得敵人「不知其所道至」(《孫臏兵法·勢備篇》)。⑴近年長沙等地出土的戰國時代的弩機,都沒有銅郭,看來是依靠手臂力量來張開弓弦的,這是屬於「臂張」的一種。根據文獻記載,當時的「強弓勁弩」,因為弓弦的拉力很大,就有「超足而發」的,是用腳踏力量來張開發射的,這是屬於「蹶張」的一種。這時弩的發射力量大小是以它的弓弦所能拉動的重量來計算的。例如魏的武卒有「十二石之弩」,就是說它的弓弦可以拉動十二石的重量。當時弩機的製作已很講究精密,因為「弩機差以米則不發」(《呂氏春秋·察微篇》)。韓國有「強弓勁弩」,稱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⑵,「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發,百發不暇止」。據說,「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是可以「一人當百」的(《戰國策·韓策一》)。這種用腳踏力量、以機件來發射的弩,當然射得更遠而有力了。到戰國末年,進一步有「連弩」的發明。《墨子·備高臨篇》記載有「連弩之車」(參看本書第十一章第一節)。後來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出巡到琅邪,就曾「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春秋戰國間,新發明的武器是很多的。除了弩以外,最著名的進攻工具,有公輸般發明的雲梯和鉤拒。雲梯是攻城的工具,鉤拒是舟戰的工具。據說公輸般曾「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墨子·公輸篇》)。公輸般游楚,「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拒之備,退者鉤之,進者拒之,量其鉤拒之長而制之為兵」(《墨子·魯問篇》)。鉤拒在敵人舟師後退時可以把它鉤住,在敵人舟師前進時可以把它擋住。
戰國時代由於礦業的發展和冶鐵術的進步,在攻城的包圍戰中已開始運用地道戰術,在地道戰中已開始用冶鐵鼓風爐設備作為武器,往往鼓動「爐橐」,把煙壓送到敵方所挖的地道里去,以窒息敵人。所以《韓非子》把「堙穴伏橐」⑶和「強弩趨發」同樣作為當時最厲害的作戰方式來看待(《八說篇》)。
隨著進攻武器的進步,防禦裝備也相應有了進步。這時皮甲還繼續使用。皮甲是用一排排長方形的皮甲片編綴而成。大體上牢度強的皮料製作的皮甲片大些、長些,編綴的皮甲片的排數就少些。《考工記》說:「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合甲由兩層皮革合成,牢度較強,製成的皮甲片大些、長些,因而它只要「五屬」,即五排編綴而成。兕甲的牢度次之,犀甲的牢度又次之。所以「兕甲六屬」,「犀甲七屬」。戰國後期隨著冶鐵技術的進步,開始製造鐵胄和鐵甲。戰國後期縱橫家編造的蘇秦游說辭中,已談到「鐵幕」(《戰國策·韓策一》、《史記·蘇秦列傳》),「謂以鐵為臂脛之衣」(《史記·索隱》引劉氏說)。《呂氏春秋·貴卒篇》還說中山的力士「衣鐵甲」。近年燕下都出土了一件戰國後期的鐵胄,是用八十九片鐵甲片編綴而成。頂部用兩片半圓形的鐵甲片綴成圓形平頂,周圍用圓角長方形的鐵甲片從頂向下編綴,一共七排。鐵甲片的編法都是上排壓下排,前片壓後片。製作已較完善⑷。近年在秦始皇陵的東側出土大批披甲陶俑,身上塑造出的鎧甲形象,正是鎧甲的模擬物。這些陶俑所披鎧甲共有三種類型,其中一型由披膊和身甲兩部分組成,全由甲片聯成,甲片較大,四周不設寬的邊緣,是當時秦國軍隊中主要的防護裝備。甲片的形制和編綴方法,大體上和燕下都出土的鐵胄相同。縱編時也是自上而下編綴,上排壓住下排;橫編時自中間向兩側編,前片壓住後片。看來這種鎧甲在戰國後期已經應用⑸。
註:
⑴春秋時代主要的進攻武器除戈、矛、弓矢以外,有戟(《左傳》宣公二年、襄公十年和二十二年)、劍(《左傳》桓公十年、僖公十年、宣公十四年、襄公二十二年和二十六年、昭公二十二年)等。中原地區到春秋戰國間還是如此,例如《墨子·非攻中篇》說:「今嘗計軍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又與矛、戟、戈、劍、乘車。」《墨子·非攻中篇》列舉各種武器沒有談及弩,因為它的著作年代在春秋戰國間。至於《墨子·備城門》以下講守城各篇,不但常提到弩,而且有「連弩」,因為它的著作年代已在戰國後期。現在出上的弩機,以戰國時代的為最早。
⑵《荀子·性惡篇》說:「繁弱、巨黍,古之良弓也。」據王念孫《讀書雜志》考訂,「距來」為「巨黍」之誤。
⑶「橐」,原誤作「櫜」,據《荀子·強國篇》楊注改正。《墨子》有《備穴篇》講防備敵人挖掘地道攻城;又講到在地道戰中用「橐」把煙壓送到敵方地道中去窒息敵人的辦法。詳見第二章第一節註解。陳奇猷《韓非子集釋》把「堙穴」解釋為「水攻」,「伏橐」解釋為「火攻」,是錯誤的。
⑷ 參考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報告》,《考古》一九七五年第四期。
⑸ 參考楊泓《中國古代的甲胄》上篇,《考古學報》一九七六年第一期。
http://post..com/f?kz=153003489
關於秦國武器的誤區與探討[3]
秦長兵器和所謂「七米長矛」問題:
秦兵馬俑坑和其他秦國遺跡中出土的長兵器,有矛、戈、戟、鈹、殳、鉞六種。其中戈僅一件,不用說它;鉞也很少,不是主要兵器,不用說它;剩下的四種中,鈹是長矛的一種,通俗的說就是用短劍作為頭端的長兵器。有人認為它就是古書上的「夷矛」,因為戰國時的讀音中「夷」跟「鈹」讀音近似,因此鈹就是矛中長大的一種。它的使用方法跟矛沒有區別;矛是古代普通的刺擊長兵器;戟(中國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長兵器,通俗的說它是把戈和矛合為一體,可刺可鑿,可推可拉,從戰國到兩漢,它是中國軍隊的主要長兵器;以上三種長兵器多出土於一號坑。而秦殳有三棱錐體,用於指揮部執勤,可能是為了防止有刃兵器誤傷指揮部人員而配置的相對安全的長兵器,在一號、三號坑中均有出土。
這些兵器除一件鐵矛外,全是銅兵器。對它的金相組織有不同的說法,袁仲一先生認為秦矛含錫18.60%、含鉛0.75%、王學理先生認為秦矛含銅69.62%、含錫30.38%,從上述數據看,似乎王學理先生沒有分清楚鉛和錫,不過這不大可能,也許兩家所檢測的實物不同。對於秦長兵器的機械性能沒有明確的說法,袁仲一先生只是籠統的說其硬度超過一網路,這里的一網路是什麼?布氏?洛氏?維氏?搞不清楚,從它的含錫量推斷,秦矛硬度在HV150左右,而如果按王學理先生數據,則是恐怖的HB430。韌性方面,秦長兵器也跟秦劍一樣的不足道。不過長兵器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屬於一次性兵器,所以問題倒也不顯得很嚴重。
秦長兵器多採用木秘,少數採用積竹秘(秘就是柄),秦的積竹秘,以數根較粗的竹篾為芯,周圍包上若干竹篾,然後用絲線捆紮,塗漆。這種秘比木秘較為堅韌,但不如楚國以木為芯的積竹秘。
可靠的秦長兵器長度數據開列如下(出自《論秦俑軍隊「長矛手」及其戰術》,《文博》1994年第四期)
從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秦俑一號坑中的長兵器無論通長殘長,都沒有超過4米的。由於是大量出土,因此情況比較明確。對秦長兵器的長度,袁仲一、王學理兩先生的著作中也有數據開列,情況基本相同,不再贅述。而二號坑中那支殘長430厘米的兵器(?)情況不詳,留到下面再說。
為什麼已知秦長兵器沒有超過四米的呢?說起來要涉及古代軍隊作戰的戰術問題。我們知道,長兵器部隊作為古代軍隊的主要部分,是軍隊交戰時攻擊敵軍和遭受敵軍攻擊的重點。不用說,長兵器長過敵人,就可以在敵人兵器傷害我方人員之前傷害敵人,對作戰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長兵器並不是越長越好,因為同樣的,長兵器越長,對使用者的體力和熟練程度要求就越高,同時長兵器陣型指揮起來就越困難,變換隊形就越復雜。這樣就必須求得一個「最優解」。通過長期實踐,古代各國不約而同的採取了若干辦法來充分發揮長兵器的威力:一是盡可能的減少軍隊中長兵器的種類,根據實踐,矛成為長兵器之王。歷史上成功使用長矛的軍隊,如腓力和亞歷山大時代的馬其頓軍,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長矛兵等,基本上全軍使用同一種長矛,製造工藝和長度都一樣,這樣就可以避免調度的困難,而且降低了某一支部隊因故不能到位時對軍隊戰鬥力的影響,如果出於某種原因而設置其它長兵器,那麼也應當只有一種,如著名的瑞士方陣,原本單純使用戟,作戰不利,為了抗拒騎兵沖擊,改為以長矛為前鋒,以戟為中堅;二,統一兵器長度,經過長期實踐,基本上確定了三個長度:如果要左手持盾牌,則長兵器長度以3米為上限、如果雙手持長兵器,那麼根據作戰對象的不同而定,如果對手是步兵,為了保證方陣靈活性,長度控制在4-5米之間,如亞歷山大時代的馬其頓長矛長度為4.3米;如果對手是騎兵,那麼顯然步兵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比拼機動性的了,這時長兵器的長度可以長些,防止騎兵馳突,如瑞士長矛長度達到了6米。無論取哪種長度,全軍的長兵器應盡可能的保持一致;三,長兵器過長,則陣型必然不靈活,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必須用靈活且擅長肉搏的士兵保護陣型的側翼,這樣的兵種有輕步兵和騎兵兩種,騎兵的問題不大,而輕步兵為了保證靈活性,一般不用長兵器,不穿重甲,使用短兵器接敵。
也許關於古代戰術的話說得太多了,但為了說明秦軍長兵器的問題,我覺得還是不得不說得多些。下面講秦國長兵器使用的問題。秦兵馬俑的軍陣排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這點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加以說明),無論從哪種角度都不能說這是個合理的陣型。向著兩側和後方站立的弩兵、混雜在步兵中的戰車、站在弩兵中顯得非常唐突的長兵器手,這一切似乎說明秦兵馬俑中顯示的是一種檢閱隊形或者擺pose的隊形。然而通過對秦俑坑及其它出土文物的觀察我們還是不難發現,秦軍(也包括其他華夏國家的軍隊)是一支還沒有擺脫戰車影響的步兵時代的軍隊。這支軍隊依然把戰車視為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騎兵還不具有近戰格鬥的能力,這樣,對軍隊靈活性的要求必然很高,因為統帥必須時時刻刻考慮到笨重的戰車如何使用,更重要的是,這支軍隊的兩翼竟然嚴重缺乏有效的防護!在其他國家,要麼用騎兵,要麼用輕步兵作為保護軍隊側翼的兵種,而秦軍的騎兵不具有格鬥能力(原因是東方國家落後的馬術和華夏國家青銅兵器質脆易折),它的步兵也完全沒有合適的短兵器——用含錫量21%的銅劍是完全無法進行肉搏的。這樣一來,步兵陣型對機動性的要求必然極高,否則一旦出現敵人從兩翼進攻的局面,軍隊就會立即崩潰。華夏國家之所以非常重視謀略,除了跟士兵的缺陷有關以外,也跟兵器的缺陷有關,因為缺乏善戰的騎兵和堅韌的格鬥兵器,造成陣型兩翼缺乏防護,一旦遭到突擊就九死一生。這樣,設法突擊敵人的側翼就成了上上之選,謀略(簡單點說是避開敵人正面打擊其側面及其它弱點的戰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http://www.chinabbz.com/bbs/read.php?tid=16529
『玖』 秦國士兵為什麼不帶頭盔
在中國古城西安的酈山腳下,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陵寢——秦始皇陵。讓這座皇陵揚名於天下的,就是這個由七千多件陶俑組成的氣勢磅礴的地下軍陣——秦兵馬俑坑。它從被發現之日起就引起了世界級轟動,甚至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最近,這個奇跡的一個細微之處又一次引起了眾人的紛紛猜測: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栩栩如生的兵俑,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頭上都沒有頭盔。這樣一支英勇威武的軍隊,作戰時怎麼會不戴頭盔?是工匠刻意而為,還是另有原因呢?
在秦始皇兵馬俑中,士兵一律頭戴一種麻布做的頭巾,軍官則戴著用牛皮做的板狀帽子,這些帽子在作戰時顯然不能起到保護作用。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除了沒戴頭盔,這些兵俑就連身上穿的鎧甲也很簡潔,甲片減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護住前胸和後背。而站在最前邊的弩兵部隊身上更是一個甲片也沒有。那麼,當年不可一世的秦軍是不是因為軍隊經費太少,配備不起頭盔和鎧甲呢?
翻開史書我們會發現,自商鞅變法後,秦國是當時諸侯國中最富有的。它是當時最先使用銅制武器的國家,而且不論是它的步兵還是騎兵都擁有大量的遠射型武器。秦兵之強大,《史記》上就有記載:「秦,帶甲百萬」,意思是說秦國擁有百萬身披盔甲的軍隊,但眼前這支根據真人復制的秦軍卻讓人大感意外。史書上「帶甲百萬」的一支軍隊,他們身上穿的裝備為什麼卻如此簡易呢?隱藏在這一奇怪現象背後的歷史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要解開秦兵馬俑不戴頭盔的謎題,首先要探尋一下秦國的起源。大約三千年前,周王在鎬京,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長安縣西北建立起周王國,而在周國的西北邊陲,有一個專門為國君養馬的部落,這就是秦國最初的起源。在中國歷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出身於大西北的草莽之間,與游牧民族混居。在當時文明高度發達的中原國家眼裡,他們是落後野蠻的民族,雖然秦人努力學習中原文明,但他們從未真正接受過中原文明優雅精緻、中庸謙讓的倫理道德。在秦人看來,尚武、為利益而競爭是天經地義的。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他記錄了自己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無獨有偶,當時一個著名的說客也是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的:「他們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國的軍隊和秦軍相比,就像雞蛋碰石頭……」
難道說,秦人好勇鬥狠的性情使他們在戰場上更喜歡脫掉衣服迎頭痛擊敵人嗎?這是不是他們上戰場時不用戴盔甲的原因呢?
秦軍的勇敢是非常出名的,也可能有赤膊上陣的情況出現。但是作為一支國家的正規軍隊,不可能因為戰士勇敢,就不給他們配備完整的裝甲。
既然兵馬俑不戴頭盔與秦人的尚武精神無關,那麼這些陶土戰士衣著簡單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一張神秘的竹簡似乎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團提供了一條線索。
這張竹簡出自2000多年前,秦國一位名字叫「喜」的小官員之手,他的官職按現在的說法應當算是一個縣里的法律秘書,他用竹簡記錄了秦軍在攻打邢丘時,發生在部隊中的一個案件:兩個秦兵在戰場上為了爭搶一個對手首級,竟要自相殘殺!這應該歸咎於秦國當時制訂的一條律法,律法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這就是商鞅著名的軍功授爵制度。可以想像,在秦軍將士的眼中,敵人的頭顱就是換取地位和財富的等價貨幣,是通向財富和榮譽,擺脫貧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
這個理由似乎給秦兵馬俑不戴盔甲的問題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為了不讓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他們殺敵晉爵,他們寧肯冒著生命危險脫掉頭盔,少穿鎧甲。
對這個現象,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佐證:「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
如此多的證據都表明,當時秦朝的軍隊中確實有為了進爵而舍棄盔甲,奮勇殺敵的情況,兵俑不帶頭盔的奇怪現象在這里好象也找到了答案。但是,這種看似合理的解釋,在研究秦陵的專家眼中,卻只是一個荒謬的猜想。。。
雖然秦朝在政策上有鼓勵殺敵的軍功受爵制度,但是以秦朝法律的嚴厲是不會允許一個士兵為了貪功而忽略軍隊的軍紀的。所以這個根據是不成立的。
如果說雖然秦人的性情有可能讓他們在戰場上袒胸赤膊的上陣,但出於嚴密的軍紀和戰術的考慮,秦國將領們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士兵隨意脫掉戰服去和敵人打仗。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兵馬俑坑裡這些士兵的頭上不戴頭盔、身上不穿重甲的呢?專家的一席話,讓我們茅塞頓開。
我們後來發現,在解釋為什麼這些兵俑不帶頭盔時,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些秦俑其實不是秦國用來打仗的正規軍隊,而是秦始皇的禁衛軍。
幾千年前,匠人們在製作秦俑時,秦國早已完成了統一天下的霸業,和平時期工匠們打造的塑像,都是以秦始皇的皇家禁衛軍作為標準的。
在古代,禁衛軍只是在皇宮內負責保護皇帝安全的部隊,這樣的部隊一般不會使用重甲和重武器。士兵即使有裝甲,也多為裝飾用。就是基於上述的種種原因,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秦俑士兵都沒有頭盔,身穿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