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看新聞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庄嚴的會議場合,居然有代表頭上戴了一定“小鹿”帽子。因為看上去非常可愛,所以霎時間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很多人都想要代表頭上戴的同款帽子。
其實這種帽子,名字叫做“狍頭皮帽”,是部分少數民族專有的帽子。這種帽子很早之前就存在,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個,一是用來取暖,二是用來狩獵,三是用來當裝飾品。而狍頭皮帽出現在會議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的會議上,蒙古代表就頭戴狍頭皮帽,和如今一樣引起了網友關注。
3、狍頭皮帽的來源狍頭皮帽是鄂倫春族的傳統服飾,無論是老人、成年人或者兒童,全都會戴著狍頭皮帽。一是用來取暖,二是用來狩獵。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狍頭皮帽的數量正在減少,只有部分人還會戴著它。
以前可能是生活必需品,現在更多是用來當裝飾品。經過加工後,狍頭皮會變成藝術品,這也象徵著鄂倫春族的審美情趣。
另外可能會有人提到保護野生動物,需要注意的是,狍子利潤非常高,在養殖技術過關、有相關許可的情況下,是允許家養的。代表頭上戴的帽子,並不涉及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2. 戴在頭上作裝飾的小帽子
你到女士用品商店看看或者是去精品店找找
3. 中國古代帽飾
在中國據說是華夏始祖黃帝首先發明了帽子。奴隸社會時期帽子一開始只是在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不是為了防熱御熱,而是它的裝飾和標識作用。象徵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這是的帽子應該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標示其地位和權力的大小,形成一種科層官僚秩序,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冠冕制度,《釋名》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帶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沒有戴帽子的權利。最初的時候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後來互用,皇帝戴的一律叫「通天冠」當然還有其他細化的規定。春秋戰國時期,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學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頭」裹頭,而且教育學生要樹立「軒冕之志」,軒是車子,冕是帽子,就是當官走仕途,可見當時坐車子和戴帽子是官員僅有的的特權。一般平民老百姓只可以用「巾」把頭發束起來,窮人可以說是披頭散發或者用麻繩把頭發束起來。帽子作為統治階級內部地位和權力的標示和象徵,雖經歷朝歷代的轉變,可以一直沒有改變過,樣式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標識更加細化,更加精確,直到清朝結束,民國建立才被取消。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亂,冠冕開始流行於民間的儒人雅士。晉人陸機《幽人賦》中有「彈雲冕以辭世,披霄褐以延佇」。這時北方的胡人帶來一種真正的「帽子」,「皮帽」,但是因為普遍「漢化」並沒有流行起來。隋唐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特別是盛唐時期的開放風氣,帽子特殊象徵逐漸淡化,但是仍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徵逐漸下流向於民間:一般的讀書人和有錢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是仍有區別,有規定的樣式,有典型的書生帽和商人帽,在五代和宋時期比較流行。一般老百姓還是用布把頭發束起來包裹起來,叫「方巾」。元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開始逐漸流行中原,有皮帽,氈帽,元朝皇帝戴的帽子也有也是珍貴的皮毛做的上面鑲有珍珠。明朝的建立,又恢復了漢人的「冠冕」制度。清朝入主中原以後,帽子可以真正流行起來,上至皇帝,下至貧民都可以帶帽子。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西洋文化的傳入,西洋的帽子文化傳入才使「帽子」在社會上普遍流行起來,上至官僚商人,下至車夫乞丐,在影視劇中可以看到出席宴會頭戴高貴禮帽的紳士以及頭戴氈帽拉黃包車的車夫,甚至用帽子放錢的乞丐。帽子普及了,它的實用價值開始起作用。在古代女人可以說不戴帽子的,女子十五歲便束發戴笄,用「巾幗」在後面挽頭發或者把頭發包紮定型。當然除了一些少數民族的節日慶典時戴帽子,但那隻是一種裝飾品。古代戴帽子的女人有兩種一時皇後貴妃和公主之類的貴族婦女,有戴「鳳冠」「花冠」之類的特權。還有一些有官位的侍女也戴帽子,也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唐朝時曾在上層貴族婦女中流行過從胡人那兒傳過來經過改進的帽子叫「帷帽」,四周有紗縵圍繞,用來防沙,「遮臉」,防止陌生男人偷看自己的「女人」,相當於今天的伊斯蘭地區婦女的黑紗。中國女人普遍帶帽子的傳統是從清末開始的,是學習西洋女性的,各種涼帽,擋風帽,起初也可以說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後來體現的便是徹底的裝飾品和實用價值。從帽子的起源和演變,完全體現的是男權社會權力和地位,以及這種歷史發展和逐漸瓦解的歷史。關於帽子的文化,我們可以分為兩大派,一是官僚文化可,以用「烏紗帽」概括。唐人杜佑《通典》雲「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烏紗帽後來就成為中國官僚文化的象徵。另外是民間文化,可以用「綠帽子」概括。 「烏紗帽」文化有:軒冕之志,樹立當官的理想;冠冕堂皇,庄嚴正大,很有氣派;彈冠相慶,相互祝賀高升;衣冠楚楚,很有氣質和風度;衣冠禽獸,貌似高尚的虛偽小人;怒發沖冠,發怒到極點;張冠李戴,顛倒了地位。沐猴而冠,比喻小人的無知無禮的丑態。這些成語可以說很很好地體現了「帽子」的權力,地位,正統,美好的象徵意義,跟統治階級,跟男人聯系在一起,可以說是帽子中的官僚文化,男權文化。「綠帽子」的民間文化,只有跟女人聯系在一起,是作為女人對男人的「不忠」,對男人地位的挑戰的反面教材來出現的,也是對女人的警告,不要給丈夫戴「綠帽子」。從帽子的歷史演變來看,中國最初的冠冕不能算作是「帽子」,帽子是從胡人那兒傳入中原以後,經過改進才流行起來的。現代帽子則是從西洋直接傳入的。在現代社會「帽子」可以說在向歷史的「反方向」發展,不再是地位和權力和象徵,成為一種裝飾品和防熱禦寒的工具,戴一種新潮的帽子成為時尚女性的一種追求美的體現,男人反而很少戴帽子,最多是休閑帽子。不可否認的是帽子在一些特殊行業和狹小領域仍舊是一種象徵和標識別,甚至是權力的象徵,比如軍帽和警帽和醫生護士戴的白帽子,學位帽,宗教人士帶的帽子等。安全頭盔則是專業護頭用的。
4. 中國古代戴帽有什麼講究,古代皇帝帽子到底是什麼樣的
中國古代對戴帽十分重視。帽子在古代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裝飾品,大多時候是用來顯示身份、地位、修養,甚至學識的。所以不同的身份所帶的帽子是不同的。
「冠」的本義是指帽子。古人把戴帽子看作十分鄭重的事,男子成年時要「行冠禮」,二十歲左右開始正式戴帽子,表示已經成人。
帝王的冠冕是擁有最高權力者才可以戴的帽子,叫做冕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尋常人是不能佩戴的,否則就是殺頭滅族的重罪,這是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只有皇帝一個人才可以戴。
5. 頭上戴一個很小的帽子叫什麼帽子
火柴頭
6. 古代商人頭上戴的圓形帽子叫什麼
是瓜皮帽嗎?
瓜皮帽為創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的一種男式帽子。相傳來源為明太祖所創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在清朝廣為流行。分成六瓣,半形狀如半個西瓜皮。無檐、窄檐或包有裝飾窄邊,多為黑色的綢、呢絨或紗製做。頂上可飾有各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子,前面釘飾物以辨別前後。
7. 漢朝時期的男子頭上的配飾叫什麼
漢朝時期男子頭上的配飾叫冠。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
1、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長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漢尺一尺合0.233米),寬七寸(合16.31厘米),前圓後方,冕冠外面塗黑色,內用紅綠二色。
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各以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戴冕冠時穿冕服,與蔽膝、佩綬各按等級配套。用織成料製作,由陳留襄邑的服官監管生產。
2、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形式與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木俑所戴鵲尾冠相似。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衣服,絳色褲襪。
3、委貌冠,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復杯,以皂色絹制之,與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諸侯、大夫於辟雍行大射禮時所服。執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發展。
4、爵弁,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上用雀頭色之繒為之。與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雲翹樂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發展。
5、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百官月正朝賀時,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顏題上加飾一塊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飾浮雕蟬紋。
8. 那種直接套在頭上的帽子叫什麼帽
「貝雷帽」。
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進而形成一種象徵。
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rea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風擋雨,脫下來可以擦汗,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而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與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醒著的標志,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