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帽子古代說法

帽子古代說法

發布時間:2022-08-02 06:09:53

帽子在古代不是誰想戴就能戴,古人戴的帽子象徵什麼

首先說一下,不是古人都愛戴帽子,帽子在古代不是誰想戴就能戴,也不是你想戴哪種就帶哪種的。因為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古時貴族男子戴的帽子稱為:冠。它的樣式和作用與後世並不一樣。
冠又是冕和弁的總稱。冕,黑色,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先秦時期,天子和諸侯大夫在祭祀的時候都戴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說法。冠冕又是仕宦的代稱,又被用來比喻居於首位。弁,也是一種較為尊貴的冠。有爵弁、皮弁。
古時貴族才能戴冠乘車,人戴冠,車有車蓋,所以古人把「冠蓋」作為貴人的代稱,冠蓋也作為仕宦的代稱。
庶人,就是百姓,只能戴「巾」。《釋名·釋首飾》說:「士冠,庶人巾。」

⑵ 古代帽子別稱

古代中國那些喊不出名字的帽子都來數一遍

漢服資訊
2018-10-27
關注
古代中國那些喊不出名字的帽子都來數一遍



「冠」古代是頭上裝飾的總稱,用以表示官職、身份與禮儀之用。冠類在歷代的演變中從形式可分為冠冕、巾幘、襆頭、帽、盔,笠等,從身份也可分為帝王官吏、文人學士、武職將帥、後妃仕女,布衣、道釋等幾大類。

冠冕的形成據歷史資料及有關記載的推測:冠是古人根據自然界中鳥獸的頭形加以模仿、裝飾與改制而成。為了禮儀與裝飾,古人根據鳥獸的頭型改製成冠,將鳥獸的須胡改飾成纓與緌,這是古代冠的基本結構。並用簪貫插在發上使其穩定,用纓裝飾在冠上,用緌帶垂下使其牢固與美觀。冠的質料,在黃帝以前用皮革製成,以後多用布帛製成。(《群書考索》記有:黃帝以前以羽皮為之冠,黃帝以後則以布帛為之,飾以冠冕纓緌之做,皆有所象也。)

秦漢統一全國後,歷代的禮儀典制對冠式皆作具體的規定,以明其官職與品位,特別在漢高祖八年有「令嚴冠服之制」(見《漢書》漢高祖本紀的記載),這是對秦以前歷代紛亂的冠製作一統一的規定與定.制i以後歷代的冠制基本上是按漢制而沿襲下來,只作簡化與適當變換,到唐宋兩代,在禮儀典祭等大禮上,仍沿用漢制,只作適當修訂,但日常的朝事與公服,便服都被巾、襆頭與帽所替用。元代立朝建國後,據元史記載是綜合漢、唐,宋與遼金的冠服而制訂的,基本上是沿繼宋制,明代的禮儀大典仍採用前制,而日常朝事與公服則為折上巾,烏紗帽所替用

1. 小冠(也稱束髻冠)
2. 獬豸冠(也稱法冠)
3 .進賢冠(也稱儒冠)
4. 鶡冠(又稱武冠)
5. 高山冠

⑶ 唐代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代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頭巾,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

點擊查看更多《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

⑷ 古代服裝的稱呼

1、「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為「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為「冔」,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發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2、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後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3、「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負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發的裝飾。

4、「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後短的,「短後」便成為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5、「布衣」指還沒獲取功名的讀書人所穿的衣服,後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時也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縉紳和簪纓都是對仕宦人家的稱呼,章甫和縫掖是對儒生的稱呼。

6、在古代,黃色的衣服是貴人的服裝,綠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綠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卻是黃色的,則被人們認為是顛倒了貴賤的倫序了。

7、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婦女服裝款式是襦裙,其特徵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長裙。歷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變,主要是下身裙長有變化。

襦裙作為中國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貴族和平民都穿著,主要的區別在製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藝。從戰國時期開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漸消失,前後近 2,000年。盡管襦裙長短寬窄有變化,但歷代始終保持最初的款式。

(4)帽子古代說法擴展閱讀: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1.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3.袖寬為一尺二寸;

4.衫無袖;

5.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6.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7.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⑸ 帽子在古代象徵了什麼

帽子的發明來自於中國古代社會人們對權力和地位的重要認識。奴隸社會時期,帽子一開始只是在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它的裝飾和標識作用,象徵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這時的帽子應該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佩戴,不同樣式的帽子標示其地位和權力的大小。清朝末年,西洋文化的傳入,西洋的帽子文化傳入才使「帽子」在社會上普遍流行起來。在現代社會「帽子」可以說在向歷史的「反方向」發展,它不再是地位和權力的象徵,成為一種裝飾品和防熱禦寒的工具。

⑹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四腳頭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頭部時,每個人的折疊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襆頭形狀各異。隋朝時,禮部尚書牛弘上書朝廷,建議在襆頭內設置骨架,罩在頭上,以利於折出造型一致的襆頭,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襆頭的種類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軟腳襆頭;唐中後期的硬腳襆頭。

⑺ 中國古代戴帽有什麼講究,古代皇帝帽子到底是什麼樣的

中國古代對戴帽十分重視。帽子在古代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裝飾品,大多時候是用來顯示身份、地位、修養,甚至學識的。所以不同的身份所帶的帽子是不同的。

「冠」的本義是指帽子。古人把戴帽子看作十分鄭重的事,男子成年時要「行冠禮」,二十歲左右開始正式戴帽子,表示已經成人。

帝王的冠冕是擁有最高權力者才可以戴的帽子,叫做冕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尋常人是不能佩戴的,否則就是殺頭滅族的重罪,這是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只有皇帝一個人才可以戴。

⑻ 古代的這個帽子叫什麼的

古代把帽子叫做冠、冕,冠、冕是男人戴的,女人戴的不叫冠、冕。女人戴的的帽子一般叫做巾幗,這個應該叫做幗。

⑼ 在古代,成年男子戴帽子有何講究

在古代,成年男子戴帽子有講究:01.冠禮以後才能戴,正常成年男子都要戴帽子。02.根據身份地位來戴,不同場合帽子也要有區別。

帽子本來只是在勞動的時候用來擦汗,防止天氣對身體的冷熱影響,後期慢慢從頸部挪到了頭上。帽子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樣子多種多樣,用來保護重要的頭腦。當時的冠、冕、巾等,都是古代帽子的種類。


帽子最大的改變來自於軍事方面的時候,為了保暖而等功能而不斷蛻變。現代的帽子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可戴可不戴。

⑽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什麼

古代皇帝的帽子:冕旒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10)帽子古代說法擴展閱讀:

古代頭部服飾的介紹

1、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後世所謂的帽子不同。據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寬,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後覆在頭發上。由此可見,上古的冠並不像後世的帽子那樣把頭全部蓋住。

2、冕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戴冕,所以後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喻「居於首位」。

3、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說就是沒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類似後世的瓜皮帽。

與帽子古代說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求購純棉男老人圍巾 瀏覽:886
紅色褲子搭配上衣好看 瀏覽:819
睿翼如何裝發電機皮帶 瀏覽:785
絨線狐狸帽子編織視頻 瀏覽:48
黑色短呢外套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35
旗袍上爬滿了虱子怎麼理解 瀏覽:976
太倉市一中校服什麼樣 瀏覽:661
女裝反串蘭鴿 瀏覽:502
黑色運動外套裡面穿什麼 瀏覽:70
稻草人寬松襯衫怎麼樣 瀏覽:209
男人戴什麼顏色羊絨圍巾好看 瀏覽:782
卡其色長羽絨服搭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443
跟黑布鞋搭配的褲子 瀏覽:245
灰色長靴子搭配牛仔褲 瀏覽:58
軍綠色大衣棕色鞋子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407
圓帽子怎麼畫素描 瀏覽:987
巴寶莉男款襯衫碼數 瀏覽:589
媽媽織衣我寫作業 瀏覽:599
字母睡衣品牌大全 瀏覽:738
年輕女生送什麼顏色圍巾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