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雲南苗族服裝和帽子

雲南苗族服裝和帽子

發布時間:2022-07-22 18:28:44

『壹』 苗族人民的服裝特點及生活習性有那些

一、苗族的服裝特點

黔西北、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

苗族婦女穿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湘西苗族的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綉有寬大花邊,頭纏格子布或青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物。苗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挽髻於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發繞在支架上高豎於頭頂上。

二、苗族的生活習性

1、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

2、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子、燕麥等主食。

3、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把糯米飯和蔬菜一起封存壇內,一、二個月後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種特具風味的酸腌菜。

4、苗族飲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喪、節日或親友來訪,都用酒招待賓客。

(1)雲南苗族服裝和帽子擴展閱讀

苗族的建築風格:

黔東南居民住木製平房和樓房。樓房一般為兩層,建築形式多為「吊腳樓」(即按山坡斜度豎樁,在樁上建築),屋頂為雙斜面。頂棚上層貯藏糧食、雜物,吊腳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

湘西和貴州松桃等地,採用木質結構、雙斜面瓦頂或草頂平房,每幢3-5間,「偏廈」作灶房或牲口圈。過去,地主或富裕人家還築有庭院,並砌高牆或石碉圍護。

雲南文山地區苗族居民住宅的牆壁多用竹條編織、外麵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頂為平形草頂。昭通地區的苗族居民多裝權權房」,即一種用幾根樹干交叉搭糊,蓋上茅草,用樹枝或竹子編織、糊泥作牆的房屋。一般隔為兩間,人畜各一。


『貳』 苗族是一個國際性的民族,你見過哪些苗族服飾

苗族鳥衣是苗族婦女在節日等重要場合穿著的珍貴服飾。它是由苗族的思鄉之情、多彩的錦緞絲綢和美麗的鳥羽製成。其上綉有花、鳥、魚、蟲、蝶等生命圖騰,體現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刺綉技術和獨特的審美情趣。苗族巴比裡衣是一種長條形刺綉服裝,製作工藝復雜。由背、肩、袖口、前胸、後背、前後片和腳下的羽毛束等十幾個部分組成。整件衣服集平綉、堆綉、結綉、斷線綉、釘線綉、辮子綉、馬尾綉等手工刺綉技藝為一體。完成一件鳥衣的製作需要很長的時間,一套鳥衣一般可以買到幾萬元。


從製作工藝上看,在服裝發展史上有五種造型,即織造、編織、縫制、拼接、裁剪。從色彩運用上看,他們善於選擇各種對比強烈的色彩,力求追求色彩的豐富和厚重華麗感,一般有紅、黑、白、黃、藍五種。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叄』 苗族人民的服裝特點及生活習性有哪些

服裝特點:

苗族的服飾是我國少數民族服飾中燦爛多彩的服飾之一。苗族服飾作為苗族形象有一種標志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其基本特點為「男子服裝或短衣長褲,或大襟長衫;女裝一般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褲,服飾配件多,圖案精美,色彩艷麗。

苗族服飾一般都有盛裝、常裝、性別、年齡等之別。又由於歷史條件、經濟狀況、自然環境、生活習慣、支系差異等不同,各地的苗族服飾有很大的區別,省與省、縣與縣、甚至寨與寨之間也有不同之處。可以說苗族服飾有百餘種之多。

生活習性:

由於居住地區遼闊,各地苗族的節日也不完全相同,有苗年、踩鼓、跳蘆笙、花山節、吃新節、龍船節等等,節日的規模與形式也不盡相同。如果把苗族各地全年大大小小的節日都算起來,恐怕要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

節日為苗族青年提供了談情說愛的好機會,許多青年就是通過節日中的對歌、對蘆笙傳達愛情,結成美滿婚姻的。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養。有的地區還有父子連名的習慣。

苗族雖然沒有文字,但口頭傳唱的民間文學相當發達。另外,苗族還是一個喜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山歌與蘆笙舞都很受群眾的喜愛與歡迎。

苗族人民的主要食品為大米、玉米、紅薯、燕麥等雜糧,並喜食酸辣口味的菜餚。

苗族居住的地區盛產木材,因而房屋大多為木結構建築,房屋的形式各地不同。最著名的要數山區的「吊腳樓」,既科學、舒適又美觀,形成我國獨特的建築形式之一。

(3)雲南苗族服裝和帽子擴展閱讀

苗族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苗族

『肆』 有誰知道各少數民族的帽子,圖片和文字介紹,謝了

中國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以及節慶禮儀場合穿用的民族服裝。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著裝,由於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同風格,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看中國少數民族服裝圖片,這兩個網站不錯,數量多,清晰度也不錯.而且很有生活味兒.直接在畫面上點,就可以滾到下一張,方便閱覽,不錯不錯. http://www.6lu.cn/id06/a02/html/image1.html
http://list.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list/1034227-p10.html

簡單解說我國少數民族服裝:

阿昌族 女子穿統裙,以青布包頭;未婚者穿長褲,盤辮簪花。男子著黑衣褲,背通帕(掛袋)、阿昌刀。阿昌刀屬長刀類,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男子為白衣褲、黑背心、白或藍布包頭,綉花掛包;高寒地區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梁鞋。蓋頭還是回、東鄉、撒拉等族的女子頭飾,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綠色、婚後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襖、春夏為白襯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掛保安刀。保安刀掛於腰左邊,刀把疊嵌「十樣景」圖案。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綉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男子為對襟衣或大襟長衫,藍或白地藍方格頭巾。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配穿鞋頭尖翹的船形鞋。男子穿無紐扣上衣、深色背心、燈籠褲(稱佩吉),戴漆紗圍檐圓頂高帽。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綉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男子穿高領袍、皮靴(稱奇卡米)、白布包頭。節日多穿各色綢袍。

傣族 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綉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男子一般為小袖短衫、長褲,白或青布包頭,冷天習慣披毛毯。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綉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艷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綉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綉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氈頂皮帽;男子為狍頭皮帽、皮褲、皮靴。

鄂溫克族 女穿大翻領連衣裙,或大襟連衣裙式長袍。男為深藍長袍、圓錐形帽、皮靴。冬季習慣穿獸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男子通常上穿對襟長袖衫和長短不一的背心,下著纏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節日里注重裝飾,並穿貝珠衣(以貝殼、珍珠編織的貝衣、珠裙)。

仡佬族 女子穿套頭式無袖袍,前短後長並綉花;穿三段式統裙,中段為紅色羊毛織物,上下段為青白相間條紋圖案的麻織物;纏包頭,同時纏3條長帕,後垂6穗,飾海貝;穿勾尖鞋。男子為無領琵琶襟衣、長褲,青布包頭。

哈尼族 女子穿無領上衣、銀胸飾,著長褲或裙,系圍腰(以不同顏色標識未婚已婚),戴小帽,飾銀泡;節日穿綉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纏頭(節日插羽毛),系綉花腰帶。尚黑色,多用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哈薩克族 女子穿連衣裙、綉花背心、綉花套褲,戴吐麻克或白布蓋頭,並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種小圓帽,飾有貓頭鷹毛。男子穿不掛布面的翻領皮大衣,扎鑲花皮腰帶,佩小刀,戴三葉帽(夏天為三角布頭巾);春夏穿袷袢。袷袢是無領對襟袍,無紐扣而系腰纏(腰帶),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也穿用。

赫哲族 習慣以魚、獸皮製衣,冬季穿套褲,傳統穿袍。女袍類似旗袍,採用鑲緄工藝,並綴貝、幣或銅鈴;男袍為右大襟、前開衩。此外,女子穿綉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為布靿、皮幫底的納褶防寒靴,內絮烏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蓋頭。男子穿白色對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圓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漢族服裝。

基諾族 女子穿無領無扣短褂、鑲七色紋飾,佩綉花兜胸,著黑白相間的短裙,戴白底彩條尖頂風兜帽。男子為棉布上衣(無領、對襟、無扣、背後綉太陽花)、白棉布大褲,裹腿,藍布包頭。男女均戴耳環。

京族 女子為無領對襟短上衣、菱形遮胸布、黑色大褲、旗袍式白色長外衣,戴斗笠。男子為及膝窄袖袒胸衣、大褲,束帶。

景頗族 女子穿黑色短上衣、棗紅色自織羊毛花圍裙,使用腰箍、護腿及各種銀飾物。男子為黑色衣褲或白衣黑褲,白布包頭上綉花並綴絨球,佩長腰刀,背掛包。

柯爾克孜族 女子穿連衣裙、黑背心,戴頭巾;青年戴紅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綴羽毛或纓穗。男子穿袷袢、綉花圓領襯衫、燈芯絨大褲,束皮帶、左佩小刀,戴高頂卷檐氈帽或護耳式帽。

拉祜族 女子為高開衩長衣(鑲嵌彩色幾何紋布塊),黑布頭巾(長3m以上,中端垂及腰際)。男子為無領大襟衫、寬腳長褲、黑頭巾或分瓣小帽(綴彩布條)。

黎族 女子穿青色開襟上衣、及膝織綉花統裙,盛裝時佩帶大耳環等首飾。男子穿無領對襟衣,纏包頭、插雉尾,有的戴耳環。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僳僳族 女子穿短衫、黑背心、多褶長裙,戴花包頭或歐勒(珠珠帽,以紅、白色珠或貝殼串成);青年女子佩拉白里底(佩帶於胸前的瑪瑙、海貝或銀幣串)。男子為長衫、及膝褲、黑包頭,佩砍刀、弓弩。

珞巴族 女子穿短上衣、毛呢及膝統裙,腰懸綴成球狀的白色貝殼(以數量標識財富);盛裝時披紅披肩,佩多串項珠。男子穿氆氌長袍、羊毛氈套頭背心,披野牛皮,戴藤條圓盔,套熊皮圈。

滿族 女子穿旗袍、高底花鞋(稱花盆底)。男子穿箭袖開衩袍褂,束腰帶。

毛南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緄邊褲,戴頂卡花。頂卡花是一種斗笠,以竹篾編織精緻圖案。男子穿藍、青色對襟衣、衣褲。

門巴族 傳統穿紅氆氌袍,佩砍刀。此外,女子穿白氆氌統裙,披犢皮,頸飾彩色串珠。男子扎赭色腰帶,戴拔耳甲。拔耳甲為山字形小帽,褐頂、橘黃邊,前檐留缺口。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採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此外,女子纏紅、藍頭巾,穿皮靴,盛裝時戴冠、綴銀飾;男子纏紅、黃頭巾或戴藍、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

苗族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採用多姿多採的頭飾;節日盛裝,常採用刺綉、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男子為短衣長褲,或穿對襟麻布長衫、披羊毛氈(上有幾何圖案)。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長褲或統裙,束圍腰(上有幾何圖案)。男子穿無領琵琶襟衣或唐裝(類似漢族的衫、襖、褲)。尚青色。

納西族 女子穿黑、藍、白色大褂,背心,長褲,多褶圍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綉日月、下綴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象徵勤勞),戴圓的紗頭帕或藍頭巾;寧蒗等地為短衫、百褶長裙,束腰帶,藍、黑布包頭。男子穿大襟長衫,圍羊皮兜腰,披羊皮披肩,打裹腿。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長裙,習慣以竹管穿耳,珊瑚、貝殼飾胸,藤環纏頭、腰、踝;貢山地區以麻布片為前後裙。男子穿長衣短褲,纏包頭,腰左佩砍刀、右肩背弓箭。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長裙,束寬大的彩腰帶,披羊皮,纏大包頭,飾銀環耳墜。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褲、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傳統穿用皮褂褂,即罩於麻布長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綉花圍腰、頭帕及耳環、手鐲、銀牌等飾物,穿勾尖綉花鞋。男子纏包頭,束腰帶,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對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綉花布鞋、布襪,罩蓋頭,飾長耳墜。男子為白色對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頂圓帽;冬季穿皮襖或褐子(羊毛織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緄邊上衣、短褲,打裹腿,以紅絨線束頂髻,戴細篾斗笠;結婚時戴鳳冠銀簪。男子為對襟上衣(老年大襟)、長褲。習慣用青、藍色自織麻布。

水族 女子穿無領大襟半長衫、綉花圍兜,纏包頭(少女戴纏繞紅線的頭圈),佩銀首飾。男子為無領大襟寬袖長衫(青年對襟長衫)、青布包頭。尚青藍兩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無領長袖衣和曳地長裙,或穿連衣裙,戴圓頂綉花帽(綴後簾)、加白黃紅色頭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絨圓高帽。男女皆習慣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氈襪。

塔塔爾族 女子穿連衣裙、深色背心,戴鑲珠小花帽,披紗巾,著花靴(上綉動物圖案)。男子為綉花白襯衫、黑色背心或對襟長衫、黑褲,戴綉花或黑色小帽,著長靴。

土族 女子穿鑲花邊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鑲花邊的背心,束綉花寬腰帶,佩掛手帕、錢袋、荷包、小鈴。男子為小領大襟長袍、大襠褲、黑或紅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雲紋布鞋;冬季穿大領白板皮襖。男女都戴翻檐氈帽或禮帽。

土家族 女子傳統的服裝為左開襟大袖緄邊短衣、八幅羅裙,現一般為右開襟上衣、鑲邊統褲,青布包頭,綉花鞋,銀飾品。男子為對襟或琵琶襟短衫、長褲,青布包頭。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織自紡青、藍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無領短衣、黑紅條紋相間的統裙,頭、頸、腰、臂、脛用箍飾物。男子為無領對襟短衣,紅、黑、白布包頭,以黑、紅線穗作耳飾。

維吾爾族 女子穿艾得麗斯綢連衣裙、襯裙,深色綉花背心,系鮮艷的頭巾(老年白紗巾或大幅白蓋頭)。男子穿袷袢(以方巾束腰),套頭大襯衫。男女老少喜戴尕巴(四棱綉花小帽),著高靿靴(女子內著長統襪)、加套鞋。

烏孜別克族 女子穿魁納克(寬大多褶的連衣裙),戴各式小花帽,著綉花靴。男子穿托恩(對襟袍,類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綉圖案的襯衫,戴小花帽,著皮靴、淺幫套鞋。

錫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連衣裙)、背心、肥褲(扎褲腳)。男子穿箭袖前開衩長袍,或短襖、長褲。東北地區錫伯族著當地漢族服裝。

瑤族 女子服裝注重綉花、蠟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長褲、短百褶裙,打裹腿,採用多種樣式的頭巾、帽及銀飾。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一帶沿用白色褲,褲腳綉花;廣西連南一帶纏紅布包頭,插雉尾。多用青、藍土布。

彝族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綉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刺綉服裝。男子為大襟或對襟衣、多褶褲(褲腳寬窄不一,寬者1m),青或藍布帕包頭(右前方突出細長錐形「英雄結」),左耳戴大耳珠、綴絲穗;老年穿長袍,戴瓜皮帽。

裕固族 女子穿高領長袍,束紅、紫、綠色腰帶,戴喇叭形紅纓帽(未婚加一圈綠珠穗),掛頭面,戴胸飾「寄命鎖」,穿長靴。頭面是標識婦女已婚的帶形飾物,佩在發辮上,共3條,一條垂胸前、兩條垂背後,上鑲銀牌、珊瑚、瑪瑙、珠貝等。男子為高領左大襟箭袖袍,束紅、藍色腰帶,掛腰刀和煙袋,圓平頂翻檐白氈帽或禮帽,左耳飾大耳環,穿皮靴。

藏族 傳統穿用藏袍,是敞領口、右大襟、系腰帶的大袍,用氆氌、毛皮及其他面料製作;牧區羊皮袍不掛袍面,以腰帶系結底襟可作被袋用;農區婦女夏秋為無袖袍;男子穿袍時習慣褪右袖以便活動;女袍的內衣襟短袖長,前系邦單(又稱邦墊,為飾有橫彩條的氆氌圍裙);配穿靴,男子戴禮帽或皮帽。此外,西藏山南一帶女子穿背夏,是一種對襟無扣長背心,多用黑氆氌製作。

壯族 女子傳統裝束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寬腳褲、綉花圍腰。男子著唐裝,包頭。三月三節,著節日盛裝。

『伍』 雲南少數民族男子服飾有哪些

一、 彝族



傳統的滇南彝族服飾,男子各支系大同小異,一般頭繞玄色盤頭,上身穿 鑲邊的偏襟或對襟緊身上衣,扎腰帶,下身穿肥大的撒腿褲,外面披寬大的毛織披風,彝語稱"瓦拉"。

婦女的服飾則多用大色塊組成,色彩對比鮮明,絢麗多彩。上衣大多是右衽襟衣,立領窄袖,外罩綠邊背心,下身穿拖地長的白褶長裙或大褲管褲子。褲飾雖多為大褲管,但其中又分蓋膝和蓋躅兩種,如聶蘇支系的多為蓋膝的大管褲,褲帶是一條約丈許長的兩頭有刺綉且飾以流蘇垂纓的花布巾,用中部從腰際繞過一圈,打結後將有刺綉的兩個尾角如翅似的露於臀後,很是美麗。在婦女的打扮中極為重要的是圍腰,其形狀是凸字形的,中間鑲有四方形腰芯,周圍用彩絲線刺綉著各種彝家喜愛的花草,整塊圍腰色澤鮮艷,耀眼奪目,美觀大方。婦女頭上戴雞冠帽。帽子是用硬巾剪成雞冠的形狀,再用1200多顆銀泡鑲綉而成,戴在頭上像一隻啼鳴的雄雞。據說在遠古時期,一對青年戀人在森林中約會,遇上森林魔王,正當魔王欲加害於青年人時,雄雞啼叫驅走魔王,此後,佩戴形似雄雞的雞冠帽便成了彝家少女吉祥幸福的像征,帽上鑲綉的銀泡則表示星星和月亮,意喻為光明幸福。

二、 哈尼族

哈尼人善於用藍靛染衣,各家屋前種有藍靛,用其葉子放入缸內加水一泡即成藍色。哈尼族分布地區較廣,各地服裝均有不同,以婦女的最為突出。常見的是右衽無領短上衣,短裙,同時小腿上系膝褲,穿布鞋,頭上戴頭帕,用銀幣等做成裝飾。紅河等地的哈尼婦女則喜歡穿裙子,在衣服上鑲上銀質裝飾,走路時發現叮叮當當的聲音,悅耳動聽。碧約人則居住在山區或半山區,現仍保留一種古老的婦女頭飾,未出嫁的女子頭戴青布圓帽,圓帽質料是用傳統織布染上青色加工製成的;出嫁後頭飾便換為一塊長一丈左右的寬六寸的黑或藍色棉布包頭,這塊布纏頭時高出頭頂五寸左右,折疊成梯形狀,頭頂上還別一把梳子作裝飾。

哈尼男子的服裝大多相似,為穿右襟或對襟無領上衣,長褲,頭上纏黑布包頭。

三、 苗族

苗族因居住地不一,故服裝也不相同,主要差別表現在顏色、式樣、花飾鑲邊部位等。苗族服裝可分為裙類和褲類,湘西貴州松桃一帶多為穿褲,衣袖和褲邊鑲有花飾,衣領周圍有花邊稱"托肩";雲南一帶的苗族大多穿大領短衣,下穿白褶裙,分便裝和盛裝,便裝較素凈,盛裝衣服邊上綉有花紋,同時擁有多種裝飾。便裝衣裙不綉花,染成藏青色,樸素大方,其腰帶用自織的花椒布做成,裙為白褶裙,長一尺四五寸,裙多不綉花,裙圍有兩塊,分別系在裙外的前面和後面,前一塊素凈,後一塊下擺鑲有寬約三四分的花邊,用彩色絲片做成,裙子短,常包綁腿。盛裝的上衣是花衣,用藏青色緞子作面,布作里,兩袖下擺綉有彩色花紋圖案,下擺用緞子作底,綉以彩色花鳥蟲魚等紋樣,綉衣用綢緞子作底,多為綠色,以彩色絲片剪成葵花子大的等腰三角形貼在上面,其邊用細絲線縫合。

蠟染桃花是苗族的傳統手工技藝,每個女子七八歲就學會刺綉桃花蠟染。蠟染是用蠟刀把蠟塗在布上製成圖案,浸入藍靛缸內染好後脫去黃蠟使其現出白色花紋而成。

四、 白族

雲南大理一帶的白族,青年婦女多穿黑色絲絨或燈芯絨的小褂,雪白的襯 衫,藍色或白色的寬褲子,腰間系有綉花飄帶,上面多用黑軟線綉上蝴蝶、蜜蜂等圖案,並喜好在褂子右邊掛上串銀制的三須或九須,腳上穿著綉花的白布鞋,頭上戴的帽子,綉著美麗的花,垂著長長的流蘇,被喻為"風花雪月"帽,映射著大理四大著名風景: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

怒江一帶的白族婦女穿對襟上衣,前短後長且套有彩色袖筒,系一塊素色或綉花圍腰,佩戴銀飾,足穿綉花鞋。

男子一般穿中式對襟上衣,長褲,外加黑色短坎肩,纏包頭。

五、 傣族

傣族有水傣、旱傣、花腰傣等多種分支,各自的服飾均有不同,以水傣服 裝最為人們喜愛。傣族女子身材大多苗條,上身穿淺色或鮮艷的緊身袖短衫,下穿花筒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青年女子,一般不纏包頭,而是挽一個發髻,中老年婦女多纏頭巾,婦女的服裝多用各種花紋、彩色絲綢或花布製作,色彩鮮艷美麗。男子一般穿無領對襟短上衣,下穿長褲,冬季披毛毯,頭纏白色或藍色包頭巾,頭巾一端垂在右側。

六、 傈僳族

以怒江一帶傈僳族為例,婦女一般上身穿窄袖右衽上衣,再穿件坎肩背心, 下身穿襲至腳背的百褶裙,衣料一般為黑藍兩種棉布或自織的白中夾麻的細麻布,裙下部用線條或圖案花裝飾一圈。婦女雙手戴竹藤或金屬制的手鐲,胸前帶貝殼、玻璃料珠製成的胸飾,頭上冠以珠帽,珠帽用較小的紅白珊瑚或料珠串成條,直排在帽的前部,帽頂部用貝殼或白料塊串成條,橫排兩道,帽前部一圈用金屬圓珠串起作裝飾,而帽的後部則空著,整個帽子由串串紅白彩珠相串,加上閃光的金屬片猶如一件工藝品。此外傈僳族婦女還習慣於肩上掛一個紅白黑等碎布相拼並綉有圖案的挎包。

七、 拉祜族

拉祜的意思是老虎,拉祜族被喻為老虎的民族,其男子膘悍,身穿淺色右 衽交領長袍和長褲,系腰帶,腳穿布鞋,頭戴包頭,長袍兩側有較高的開衩,領口衣襟等處用深色布條鑲邊,包頭用白紅黑等各色布條交織纏成。婦女穿的是黑布長衫,長至膝下,兩側開衩且開衩較高,立領右襟,綴有銀泡裝飾,喜歡用紅色或白色花邊鑲綴在袖口、襟邊,顯得光艷美麗。下身穿寬大的長褲,頭裹一丈多長的頭巾,頭巾的一端垂及腰際。

八、 德昂族

德昂族的服裝新穎別致,青年男女喜歡裹戴黑白兩種顏色的包頭,對比鮮 明,耳上戴著大耳墜,脖子掛著銀亮的項圈,上身習慣穿側襟短衣,衣服又多是藍色或黑色,褲子較短,肥闊寬大。女子多不留頭發,剃成光頭然後用黑布裹頭,主要是表示對佛爺的尊敬,上身多穿緊身短衣,也是藍色或黑色的,下穿長裙,裙子的式樣新穎大方,花色艷麗。紅德昂是一片惹目的紅黑相間的顏色,花德昂則鑲有四條白色帶子,其中又插有五寸寬的紅布相飾,黑德昂所穿的黑統裙上織有幾條深紅色的布帶,其間又襯夾著幾小條白色帶子。

九、 納西族

納西族分散在滇西北一帶,麗江一帶的納西族,男子的服裝和漢族的相似, 以對襟上衣、長褲為主。婦女上身穿長褂子,外罩皮坎肩或布坎肩,下穿長褲,系百褶圍腰,特別突出的是婦女身上披的羊毛披肩,披肩上綴有七星裝飾,故名"七星披肩"。金沙江流域的納西族所穿服裝和藏族類似,頭戴色彩對比鮮明的窄條發帶,穿黑色長袍,在邊緣裝飾兩條顏色不同的寬邊,有的在飾邊上綉有幾何圖案,用彩條布做腰帶。

十、 基諾族

雲南景洪市山區的基諾族,男子衣著以無領對襟短衫、長褲為主,扎寬布腰帶。女子的服裝頗具特色,上身穿寬袖對襟短衣,衣襟合縫處夾一塊方圖案,綉上美麗的幾何圖案,精巧護胸,上衣的領口袖邊衣襟肩部等處加以邊飾,下身多穿黑色合縫短裙,在身前摺合,裙長僅過膝,用紅布鑲邊,小腿纏有裹腿,頭上戴著用布縫制的淺顏色的尖頂頭帕,基諾婦女服裝顏色多用藍黑紅白等作基調,活潑明快。

十一、佤族

佤族分布在滇西南一帶,男子一般穿無領對襟短衫,下穿撒腿長褲,用黑布包頭,扎布腰帶,腰間掛一把長刀,肩上挎一個自織布包。

女子一般穿無領對襟短上衣,短裙,裙子多用各色條紋裝飾,衣服顏色多用紅藍及黑色,習慣在腰、臂及腿部系戴許多藤圈,喜戴大耳環、項圈以及各種料珠,頭上扎發帶。

『陸』 苗族帶什麼帽子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子

摘要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飾為頭纏布帕,雅酉一帶為花帕,其餘地區為青帕,帕長1—3米長,戴多層「人字形」。身穿對襟衣,袖長而小,褲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腳。衣料多為自織「家機衣」顏煞費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婦女衣較為復雜,頭帕顏色與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為拆疊式,由前額向後腦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圓形,似古代官婦發髻。雅酉一帶婦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區別,層層相疊,如峨冠秋菊。婦女衣服一律滿襟,腰大而長,袖大而短,無衣領。褲短而大,腰系圍裙,胸前、袖口、圍裙、褲腳習慣滾邊,綉花或排紗,並加欄桿於其間,五光十色,焯爍眩目。

『柒』 苗族的服飾是什麼樣的,他們有什麼習俗

苗族對於我國來說是最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自身服裝的特色也讓很多人去到苗寨時都會非常想要去體驗他們的服裝。苗族的服裝大多以銀飾裝扮,自身服裝的特色也是以黑色與紅色為主,如此獨特的服裝也是自己民族的一大特色。如若自家擁有女兒,在她們很小的時候,便有家裡人為她們製作一身銀飾,已在她們出嫁之時用到。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當然自己的服裝也會擁有一定的特色,很多時候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便是自己的服裝特點,很多時候我們在旅行過程當中也會發現少數民族的存在對於我國是具有很大意義的,只有少數民族的存在,才能夠讓我們體驗到不同的文化生活。

『捌』 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銀飾、苗綉、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

(8)雲南苗族服裝和帽子擴展閱讀

苗族服飾-傳統的苗族男裝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綉有精美的花紋。製作別致,深藍色的綉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閑、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綉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咸。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綵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服飾價值

1、藝術價值。

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到刺綉、蠟染、裁縫,最後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綉、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一個苗族姑娘將自己親手綉的花帶贈與情人時,則不用更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情人如何的忠貞,只要通過綉花飄帶就將姑娘所要表達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綉、蠟染工藝更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2、觀賞價值。

苗族的刺綉和蠟染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挑花刺綉的針點和蠟染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復循環。圖案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齊、緊湊感。

尤其是挑花刺綉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坐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折疊,都是對稱的。許多圖案,不僅整個大的組合圖案對稱,而且大圖案與小圖案之間也是對稱的。同時很講究圖案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與圖案的完整和統一,似乎事先經過精確計算過。

當你欣賞苗族刺綉蠟染圖案時,是否可以將數學公式、幾何原理套入進行計算,其圖案結構間的等距、對稱關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價值。

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里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綉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隨著苗族傳統工藝的衰落,精美的手工製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

『玖』 苗族人的服飾,飲食,民居。

苗族服飾的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棉為主,絲綢、麻布較少。不僅有性別、年齡的區別,而且有盛裝、中裝與平裝之分,更有地區性的差別,特別是婦女服飾,極為絢麗多姿,多達100多種。過去,有的著述根據苗族婦女服飾、頭飾將苗族劃分為白苗、紅苗、花苗、大花苗、青苗、長裙苗、短裙苗、歪梳苗等等,這種劃分方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苗族服飾因年代、地區、支系等不同而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
近代,苗族的基本服裝是:男子穿短衣褲或大襟長衫。青年是對襟或大襟上衣,大襠褲。節慶時穿無領無袖、前開襟的綉大花彩色「百鳥衣」或白色長衫。有的長衫是長袖,對襟無扣,下垂許多長方形寬頻,綉滿花紋圖案。有的還穿彩色、滿是花紋圖案的披肩。老人穿青色的長衫。苗族男子頭上多用長布包頭。小腿上扎綁腿。
女子的服裝共同點是頭上戴帽或用布包頭,足穿綉花鞋,都佩帶銀飾等。其他則因地而異,樣式基本上分為以下五種:
1、黔東南地區上穿交領右衽、長袖半體衣;或對襟無扣、長袖、大領短上衣。襟、袖都鑲花邊或全衣滿綉花紋。下穿百褶裙,長短有3類——長的至腳面;中的至膝下;短的只及大腿中部。植物和合體圖案。多銀飾。
2、黔東北和湘西地區,上穿圓領、大襟、寬袖短衣,肩、襟、袖和下擺綉很寬的花邊。下穿寬腳長褲(原穿紅裙),長及腳跟,也加綉花紋。頭上包帕。花紋多折枝花鳥。
黔東南地區,上穿大領對襟衣,所配附件多。下穿中長百褶裙,上用挑花、鑲補、蠟染等工藝,加飾很多圖案,由里到外呈現多個重圈形。
3、海南地區,上穿圓領、右偏襟、長及膝的單衣,黑色地,在領、袖、襟上鑲紅布窄邊。上穿蠟染短布裙,花飾較少。腰束紅色織帶。
4、黔西、川南、桂北和雲南地區,上穿圓領、長袖、對襟短衣或右衽大襟上衣,左襟下部斜裹至右邊,袖口鑲寬花布。下穿蠟染或青色褶裙。系圍腰,腰後垂挑花飄帶,帶上綉花。銀飾較少。
5、黔中南地區,上穿大領對襟衣,所配附件多。下穿中長百褶裙,上用挑花、鑲補、蠟染等工藝,加飾很多圖案,由里到外呈現多個重圈形。
目前,苗族除衣著自己的民族服飾以外,漢族的中山裝、西方的西裝以及各種時髦的衣飾也在苗族地區流傳開來。

與雲南苗族服裝和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皮膚風衣怎麼選 瀏覽:679
衣直領外套怎麼搭配 瀏覽:903
批發市場男裝拿貨價多少 瀏覽:572
大連女裝拿貨去哪拿 瀏覽:985
暴打白褲子小三視頻 瀏覽:172
風衣腰帶的優點 瀏覽:709
領帶盒如何包裝 瀏覽:786
怎麼弄勾帽子 瀏覽:352
男士圍巾該打多少針 瀏覽:607
春款女裝衛衣套裝 瀏覽:634
亞麻布適合做什麼樣的褲子 瀏覽:11
渣反冰秋女裝 瀏覽:512
褲腿特別小的褲子是什麼褲子 瀏覽:302
效果比情侶裝還好看 瀏覽:525
冠軍美版衛衣多少錢 瀏覽:16
長款呢馬甲女圖片 瀏覽:892
庄馳羽絨服女 瀏覽:126
一歲寶寶的棉衣怎麼職做 瀏覽:3
黑褲子上有白色的東西 瀏覽:866
皮帶搭配襯衣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