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博士服的垂布飾邊顏色:
(1)文科(含文、法、哲、史、教):粉色;
(2)理科(含經、管、理):灰色;
(3)工科:黃色;
(4)農科:綠色;
(5)醫科:白色;
(6)軍事科:紅色。
博士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學位帽為方型黑色,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博士學位帽子的流蘇是紅色的,博士學位袍為黑色鑲紅襟。
(1)學位帽子上流蘇是什麼擴展閱讀
產生背景
穿學位服畢業這一傳統至少要追溯到12世紀,第一所大學在歐洲建立的時候。那時候,大多數學生大多數都是神職人員,或是立志成為神職人員,因此並不崇尚過度裝扮,因此都是身著色彩樸素的統一服裝。
大學初建的時候,並沒有專門用來上課的大樓,所以課程就在附近教堂進行。他們款式簡單的長袍和外套就是為了在四面漏風的中世紀教堂里保暖,兜帽讓他們在戶外上課的時候得以遮風避雨。
1222年牛津會議,Stephen Langton提出所有教士都應該穿一種叫cappa clausa的套在袍子外面的長披肩,很快新建的大學都採用了這一設計,於是這就成為了學位服的標志。
1321年,科因布拉大學要求本碩博學生都要穿純色長袍,到了都鐸王朝,牛津和劍橋都把此款式作為了學位服的標准。後來為了舒適度,外套逐步被擯棄,而長袍被保留了下來,顏色上則保持純黑。
到19世紀晚期,開始用特定顏色來代表不同學術領域,而顏色的標准也在幾百年以來經常改動。
我國實行的學位服,是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決定統一製作的,它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世界慣例。參照國際標准,我國的學位服款式、顏色與世界慣例大致相同。
區別僅僅是學位袍在袖口處綉有長城圖案,袍的前襟紐扣採用中國傳統的布制黑色「如意」扣,套頭三角兜形垂布採用織有中國民族特色花紋的織錦緞製作,帶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民族特色。
❷ 誰知道畢業典禮上把學士帽上的帽纓從右撥到左邊是什麼意思啊
撥穗禮:把頭上學士帽的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動作。
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檐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檐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此)。
撥穗的意義,代表稻穗或麥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 。
(2)學位帽子上流蘇是什麼擴展閱讀:
就學位劃分而言,博士流蘇為紅色,碩士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流蘇為黃色。顏色的定義呼應了學術長袍。學校負責人(研究所,研究所),學位評估委員會(或導師)的主席和成員以及已經獲得學位的人,都將他們的流蘇掛在學位的左前中部帽。
❸ 學士帽上的流蘇顏色有什麼區別嗎
學士帽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學士帽是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戴的帽子。它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造型酷似中國的燈籠穗,懸掛於學位帽上。採用流蘇,既為世界各國學位服所常見,合乎世界慣例,又使得學位服在莊重大方的同時,透出活潑和飄逸之感,更與學位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避免學位帽的禿呆之嫌,而且又通過流蘇區分出學位的級別和標志出著裝者是已獲學位還是在校生。
(3)學位帽子上流蘇是什麼擴展閱讀:
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流蘇的方向放在帽子的左側
切勿在人多處亂拋學士帽,因學士帽內通常都有一塊2mm厚的硬塑料板,每年拍畢業照時,都有一些學生因為疏忽,被下墜的帽子所傷。建議學生,拋學士帽要格外小心,切勿在人多處亂拋學士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士帽
❹ 學士服上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學位服由三部分構成,即學位袍,學位帽,垂布(垂布就是學士服後面垂著的很像連衣帽的東東)。 學位袍的顏色用來區別學位,也就是學士、碩士、博士,黑色的是學士服,藍色的是碩士服,紅色的是博士服,授學位的校長穿校長專用的學位服。 垂布的顏色:文學是粉紅色,理學是灰色,工學是黃色,農學是綠色,醫學是白色,國防是紅色。
值得一提的,是世俗服裝對學位服的影響。今天我們看到的學位服有披肩,它深受古歐洲連頸帽的影響。所謂連頸帽就是指掛在頸上的套頭帽,起初,它具有很強的實用功能:人們可以方便地將連頸帽戴上或摘下,必要時,通過一條長線把連頸帽纏在頸上防寒取暖,或系於一處防止帽子脫落。有時,它還具備審美裝飾效果。這種來自世俗社會的需求漸漸融貫到學位服的設計中,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披肩。
碩士服除去金色與紅色的襯飾,目前在中國的學位服中,披肩上也有不同的顏色。中國目前按照哲學、法學、理學、工學等12個門類分別授予學位,在各個門類下又有十分龐雜的學科專業,為了進行區別,又防止門類過於繁多難以分清,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制訂了中國學位服標准,明確地將學科分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對應在披肩上以粉、灰、黃、綠、白、紅六色進行修飾。
❺ 博士帽上的流梳代表什麼
流蘇在右邊指尚未畢業,由校長親自將流蘇從右撥到左邊,表明畢業,成為學士。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通過流蘇可區分出學位的級別,也可標志出著裝者是已獲學位還是在校生。
博士帽的來歷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人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
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後來,長袍和頭巾開始採用較為明亮的色調,不同學位的禮服也逐漸變得有些不同。學士,碩士,博士的禮服樣式的差別,主要出現在頭巾上。過了一段時間,頭巾不再與長袍相連,單獨成了一件物品,人們把它戴在頭上。
到了十五世紀,帽子開始流行,頭巾幾乎成了飾物,人們穿它時,把它從頭頂順著脖子往下套,披掛在肩上,向後背垂下來。於是,學校禮帽應運而生。最初的學校禮帽的形狀起源於碩士學位的符號,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裝飾物。今天的流蘇(tassel)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只不過更精緻罷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博士帽
❻ 黑色粉領的學位服、黑帽黑流蘇是什麼專業的什麼學位的服飾
是文科學士
下邊是關於學位服的小知識
一、學位帽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 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 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合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四、垂布
垂布為套頭三角兜型,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 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畢業典禮上教授把帽穗從右撥到左是什麼意思啊
還未授予學位證書時,學位帽的流蘇是在右邊,當導師將學位證書授予你時,就會將學位帽的流蘇從右邊撥到左邊,也就意味著你已經畢業了。
❽ 流蘇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寓意,或者代表什麼
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常用於舞台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唐代婦女流行的頭飾步搖,是其中一種。還有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以珍珠串成,按等級劃分,數量有所不同。
另外,古鮮卑族部落有流蘇姓氏,後演變為慕容。流蘇代表著流動的、活潑的、美麗的、自然的。
慕容,由流蘇衍生而來的姓氏。慕容本是鮮卑族的一個部落名稱。三國時期,鮮卑族首領莫護跋在棘城以北建立國家。據說當時北方漢人流行一種叫「步搖」的帽子,莫護跋很喜歡,也戴了一頂。鮮卑人見他這模樣,都叫他「步搖」。
在當地方言中,「步搖」的讀音與「慕容」很相近,所以「步搖」後來就訛傳成「慕容」。莫護跋的子孫後來乾脆就把慕容氏作為自己部落的名稱。東晉時,慕容正式成為姓氏。
❾ 為什麼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要給畢業生撥正流蘇
首先糾正一下,撥流蘇的儀式應該是在學位授予儀式,而不是畢業典禮。不過很多學校會將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合並進行,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誤會。
當年我讀書的時候,很幸運獲得了參加這個儀式的資格,然後站的位置又正好是學校的校長撥流蘇。那個照片,我一直珍藏到現在,是很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