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黑白無常官帽上寫著「一見生財,天下太平」,他們什麼來歷
黑無常叫范無救,而白無常則叫謝必安。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人死後有一個專門的去處叫做「地府」,而這個地府裡面不僅只有負責審判的閻王和判官,還有例如牛頭馬面、孟婆、黑白無常等陰神,他們自成體系,各司其職。
等到謝必安帶著傘回來,看見好兄弟已經死了,內心自責不已,於是就在一旁的樹上上吊。到了地府的謝必安遇到了他的好兄弟范無救,兩人一起去閻王殿接受審判,閻王看見他們的事跡深受感動,就讓他們待在地府任職。至於白無常頭上的「一見生財」和黑無常頭上的「天下太平」應該是表達了從古至今百姓心中的渴求,所以寄託在神話傳說上。
⑵ 為什麼太監要戴帽子
太監戴的帽名為巧士冠,是皇帝侍者、宦官戴的禮帽,也是太監專用帽子。
而帽子上的並不是紅色流蘇,而是是頂戴花翎上面的紅色帽緯。
太監的服飾是清代宮廷中的制度。太監所穿戴是有等級之分的,不同身分的人的穿著亦不相同。一般來說,賞有太監頂戴的稱為老爺;無頂戴的稱為師傅。太監頭目,都收徒弟。下班後,捧洗漱具、拿扇、持麈尾,都由徒弟所為。大小太監,夏日皆穿葛布箭衣,系白玉鉤黑帶。
(2)官老爺的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太監隸屬內務府管轄,擔當掃灑傳膳雜役,各領頭太監都按制授予品級。太監不得越四品,凡系人員,非奉差遣不得出皇城,職事之外不得干預一事。
太監按等級分為: 大總管 副總管 帶班首領 御前太監 殿上太監 小太監
而歷史上有名的太監有:趙高 高力士 李輔國 董貫 張讓 王振 魏忠賢 李蓮英等。
參考資料鏈接:中國古代宦官制度-網路
參考資料鏈接:清朝宦官-網路
⑶ 黑白無常頭上的帽子上寫著什麼字
「一見生財」、「天下太平」。
⑷ 為什麼現在的人立場都明顯偏向外國人啊,這不正常
我覺得是因為現在的中國人修養真的是太差了,然而我們自己竟然還不自知,自以為自己很高尚,少數人認清了這個事實,所以就會偏向外國人。
⑸ 汕頭習俗「拜老爺」的來源
「拜老爺」是潮汕地區一種傳統的民間風俗,是一種對神的祭祀活動。其歷史悠久,祭祀對象龐雜,影響非常廣泛。由於歷經千百年的民間崇拜和神化,以及歷代統治者的喧染、利用,祭拜老爺及其場所(老爺宮)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說起這潮汕人「拜老爺」,學問實在太大了,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老爺」要拜,范圍之廣,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裡的地主爺之外,一年裡還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來佛祖)、觀音娘娘、土地公公、財神、月娘(月神)、門神、祖宗……特別是正月里,拜老爺更是頭等大事,事關家宅一年興衰,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要拜一次,場景堪稱盛大。
相比於拜佛等宗教活動,「拜老爺」更具地方性和靈活性。「拜老爺」的活動時間是以農歷為標准。農歷每月的初一,十五兩天為固定的祭祀時間。這兩天一般在家裡舉行,形式較簡單。主要是祭祀地主爺和天公,擺上香爐,燭台,和供品,燒香祈禱後再燒冥紙。除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神的誕生日,形式隆重且庄嚴。例如天公誕日,土地公誕日,尤其是正月,「拜老爺」不僅活動多而且規模大。家裡要祭祀,還要到「老爺宮」去祭祀。供品也要講究,有三牲:豬,雞,魚;有特定做的潮汕粿食,如發粿,乒乓粿,桃粿等,有各種新鮮生果,還有必備的鹵鵝。每個村有各自規模盛大的「迎老爺」活動,寺廟要供奉超大型的香,請歌仔戲表演,有儀仗隊遊行,放鞭炮煙花等。
「拜老爺」除了燒香燒冥紙外,也有「問杯」形式。拿兩片由竹頭或木頭製成的杯,祈禱後摔到地上。如果兩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兩面都成正面,則是「穩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則為「聖杯」,是吉兆,預示著祈告內容可以實現。這種形式也用於跟神的對話,聖杯則表示神靈同意你的請求,反之,則不同意你的請求。
祭拜神明,是中國人乃至全人類都存在的現象,潮汕人也一樣,如《東里志》(陳天資,明萬曆二年)所雲:「粵俗尚貴,祠廟興矣」。在潮汕地區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大小神廟,神廟里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天地父母、太陽神、月神、風雨雷電諸神、山川河流動植物諸神……)佛門諸神、道教諸神、帝王聖賢英烈清官等等,每逢初一、十五,可見提籃擔筐的婦女們,奔走於各個廟宇之間,虔誠膜拜。神明在潮汕統稱為「老爺」,為何潮人會如此的痴迷神明崇拜,而且是多個神明一起供奉呢。應該來說有一定的地理與歷史原因,潮汕地處沿海地區,也屬南蠻之地,自古以來天災較多,且文化發展較遲,原始宗教思想基礎導致了信神,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概念,當人們在遇見自身無力支配的命運時,便容易萌發信神心態,人們所以信神、祀神,無論是偶像或自然形象,都是由於認為這樣做是對自己有用處和好處的,企望「有求必應」才去拜祭,究其原因主要有:畏懼心理、保險心理、娛樂消遣心理、偶像崇拜的心理等等。拜神這種東西其實是很難定位的,說它是封建迷信可以,說它是一種信仰也可以。信仰是一種好東西,人不能沒有信仰,人總要有一些精神寄託與精神力量支持,但信仰得太過的時候便成了迷信。現今的潮汕人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樣,雖認為世界沒有神,但拜一拜神也無妨,起碼得到心靈上的安撫,所謂「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潮汕的這種信仰崇拜基本上承續了漢人對社會的各種傳統信仰。而由於種種的拜祭活動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來,神廟也隨著多了起來,並漸漸成為民俗文化中一個典型的、有特色的組成部分。
「老爺」的分類及其拜祭重要老爺的程序
潮汕人很重視年節,祭拜祖先,明代中期已成為一種固定的社會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老爺」本來是舊時對上司或主人的尊稱,以之稱神表明了普通百姓對神明的敬畏。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五日:「前明時縉紳惟九卿稱老爺,詞林稱老爺,外任司道以上稱老爺,余止稱爺,鄉稱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稱大人,五品以下稱老爺。舊時,豪紳亦稱為老爺,仆稱主亦為老爺。在潮人民間,既崇拜原來的道教、佛教及民間神明,還有閩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長的神靈,因此在潮汕地區神靈名目繁多,神廟祠堂也舉目皆是。潮信對神廟不論規制大小,統稱「老爺宮」,神明概稱「老爺」。在潮汕民間村社小廟中,多供奉潮人自己創造的神。潮人深知"神是人造的"玄機,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十分得心應手。其形象多取材於三個方面:古今英雄偉烈人物、各族各姓祖先和各種神話傳說。在意識上,他們認為這些屬於"自己"的神最為可靠,關鍵時刻能予人以庇佑,對之禮拜最勤。平時所謂"拜老爺",多指拜這些地方神。"老爺"是所有各類神的統稱。其中包括:
一、古今英雄偉烈人物。尤其是為本地人做過好事的人,死後多奉為神。
二、祖先崇拜系統。除了各姓崇拜自己的先祖外,供奉潮人共同祖先的"三山王廟"遍布潮汕大地。
三、地方風物傳說。如「萊蕪神女」、「風雨聖者」等
雨仙廟是祭祀雨神的寺廟。相傳宋代有一位神童孫道者,為民降雨除災,被尊為雨神。揭東、潮安、潮陽、饒平等縣均有雨仙廟。尤其是揭陽市揭東縣玉洛鎮的「風雨聖者廟」,因為與南宋愛國詩人謝翱有關而更加著名。謝翱(1249—1295年),字皋羽,號唏發子,謚樂耕公。他不僅是南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同時,他也是揭陽市乃至粵東地區20餘萬謝姓居民的始祖。謝翱原是福建省長溪人,他的先祖謝邦彥是宋代著名詞人,父親謝鑰著有《春秋衍義》、《左氏辨證》流傳於世。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謝翱隨父親移居臨安的時候只有17歲,已能詩善文,頗具聲譽。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的六月,元世祖下詔攻宋。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於南劍州(州治在現在的福建省南平市),號召四方起兵護宋。謝翱激於愛國義憤,傾其家資,奔赴國難,率領鄉勇投奔文天祥,並被任命為「諮事參軍」,當時謝翱27歲。景炎二年(1277年),謝翱隨文天祥護送宋帝昺,乘船南下,進漳州,再到梅縣,攻佔潮陽。那時,隨軍而來的謝翱的妻子已懷身孕,不久便在潮陽後江船中產下一子,取名懷壺,字醉仙。後來在揭陽、海豐等地的戰斗中,文天祥落入敵手,謝翱機智脫走,並潛回潮陽,找到妻兒,隱居白土村,並暗中組織鄉勇待機組織抗元。王小姐介紹說:
「謝翱為了使潮汕一帶鄉民不忘宋國,激發抗元情緒,就選擇了農歷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的誕辰日,舉行「長春節」活動。為了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隨口稱是紀念『風雨聖者』。現在,揭東縣玉滘鎮大滘村「風雨聖者廟」,就是當年謝翱倡導的熱愛故土、熱愛家鄉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的寄託和體現。」
祭祖大凡是在每年農歷的春分或秋分舉行,故常有「春秋二祭」之說,也有在三月三或九月九舉行,還有在冬節舉行的。
祭拜的前一晚,要在天井處擺設香案,祭告天地,並進行宰牲,即宰殺一頭豬和一隻羊。
翌日凌晨寅時,開始鳴鑼告眾,此時,參祭者聞響絡繹而至,祖祠里紅燭高燒,燈火輝煌,鼓樂齊鳴。接著通令執事者各施其事,後引啟龕出主,擺設神位,畢步入神位前,由引燃香送宗子,宗子鞠躬上香,參祭者按輩序年齡依次排列整齊。祭祖開始,首先是薦饌,行初獻禮,宗子祭酒,參祭者三叩首。接著是一齊跪下聽祭文,祭文由禮生誦讀。誦罷眾再拜,最後是薦飯奉茶,獻蓍獻財,撤饌化財。祭祖結束之後,把祭品中的豬、羊肉,按參祭人數每人均得一份,叫頒胙肉。祭祖期間,有些還請來戲班,連演數天,自明代至今,年年如此,故演繹成為潮汕一大民俗。
「拜老爺」對潮汕人民的影響
潮汕人喜歡信佛拜神,在我看來,拜老爺」是潮汕女子婚後的「專利」,不管信佛信道,還是皈依基督教,她們認定的是一個「善」字,不欺弱小,施捨救孤,盡顯美德。其實她們拜神並非是愚昧迷信,而是出於給家庭生活增加更多的保險渠道。潮汕地區是天然的市場經濟,男子經商外出,風險難料,女子幫不上忙,只有在家祈禱的份,當然也有祈禱生子的願望.
在她們看來,拜老爺是一神聖無比的事,她們在拜老爺前要洗澡,換衣,梳頭。而且每天拜的老爺是不同的。
初一,十五。玉皇大帝
初二,十六。地主老爺
初三,十七。媽祖
初四,十八。財神爺
初五,十九。五穀母
初六,二十。珍珠娘娘
初七,二十一。三山國王
初八,二十二。壽星公
初九,二十三。觀音
初十,二十四。如來
初十一,二十五。伯公
初十二,二十六。騷母仙
初十三,二十七。何仙姑
初十四,二十八。太白金星
在最後的兩天老爺雙休日。(我國的老爺太多了,因此,眾信男善女都是自助餐式的,沒有規定哪天拜哪個老爺,絕對的市場經濟,任君選擇。)
在潮汕地區,無論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寺廟。比糧食店要多。長得時間比較長的大樹也是當地人跪拜的對象。而在一年中,最隆重的是在年終。據說,在年終眾老爺都在到天上開會。這時,每家都要大肆鋪張地拜老爺。佛品,水果,三生,樣樣有。而且在拜時是要看日子的,正常的都在半夜。要為供拜的老爺做衣服,帽子,陰錢(要給老爺到天上購物消費的)在拜完以後全部付之一炬燒成灰。
因此,在年終時,潮汕人在晚上是不外出的。哪時到處都是面目猙獰,面帶倦意的人在家門口燒哪些陰衣,陰錢。哪種情形鬼見了也會害怕,就別說是人了。
到了初五,眾老爺要下來上班了。潮汕人又是一陣忙碌,要接老爺了。等到接好了老爺,有的年老體弱的已經累得病倒了。她們就心驚膽跳,以為供拜的老爺不滿意了,她們又一翻補拜。
潮汕人很信風水運程,外出打工要看個好日子,買房子要看個好日子,結婚要看個好日子,上任要看個好日子,買股票要看個好日子,據說有的生小孩也要看個好日子……就不知道高考要不要看個好日子了。
在潮汕地區的任何寺廟終年都是香火不停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最後,我才發現,潮汕人在拜老爺時並不是拜,他們並不是說感激老爺給他帶來了心靈的安靜和力量。他們是在求老爺。在一些寺廟里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信男善女,他們把供品擺上,添了香油,點了香,然後就跪在老爺的面前朝拜。一邊拜,一邊口中振振有詞。
開葯店的求貨如輪轉。
開診所的求客如雲來。
開壽衣店的求生意興隆。
開玻璃店的求下冰雹。
開的士的求下雨打台風。
……
⑹ 清朝官員的四方補子有龍圖案是什麼意思
曾國藩畫像穿的是被冊封為侯爵的補服,侯爵是超品,是正蟒,不是正龍。
但是與一般的仙鶴補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這是堂堂的一等侯爺官服。
清代官員的朝服上有一塊方形圖案稱為補子。補子又分為文、武兩種。王公百官補服均為石青色,朝服、蟒袍為石青色或藍色。風憲官(御史)補服綉獬豸。補子上除了有飛禽走獸外,還綉有海水和岩石的圖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補服均是由南京、蘇州、杭州即江南三織造訂做進貢的,用料講究,做工精良,尺寸、圖案都有嚴格規定,官員不能私自改變身上與其品級相對應的官服。
(6)官老爺的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的服飾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級制度的,要數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級的官員按照文武品級的不同,裝飾在官服上的圖案紋樣也各不相同。
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花紋圖案,我們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級制度的縮影。它是從明清時期開始出現的。明清時期的官員所用的補子都是以方補的形式出現的,製作方法有織錦、刺綉和緙絲三種。明代的官補尺寸較大,製作精良,以素色為多,底子大多為紅色,上面用金線盤成各種圖案。其文官補子綉有雙禽,相伴而飛;
而武官補子則綉單獸,或立或蹲。與明代的補子相比,清代的補子小而簡單,文官綉單禽,武官綉猛獸;補子以青、黑、深紅等深色為底。明清時期的補子是隨著官職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製作,由此它有著極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
文官補服圖案
一品:仙鶴
仙鶴美麗超逸,高雅聖潔,而且長壽,可達六七十歲,在古代成為仙風道骨和長壽的象徵。在吉祥鳥中,其地位僅次於鳳凰而居第二。鳳成為皇後的象徵, 而仙鶴則官居一品。《相鶴經》雲:「鶴,壽不可量。」《詩經?小雅》雲:「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官員補子一品採用仙鶴的圖案,取其奏對天子之意。
二品:錦雞
錦雞亦稱「金雞」、「玉雞」、「碧雞」,是吉祥的象徵。錦雞有一呼百應的王者風范。其羽毛色彩艷麗,傳說還能驅鬼避邪,古人十分喜愛用來作為服裝的裝飾,如插在武將的衣背頭冠上,綉在帝王的禮服上,也叫做「華蟲」,表示威儀和顯貴。
三品:孔雀
孔雀不僅羽毛美麗,而且有品性。《增益經》稱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顏貌端正,二聲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時而行,五飲食知節,六常念 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復。」在古人看來,孔雀是一種大德大賢、具有文明品質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貴的象徵。
四品:鴛鴦
古稱「匹鳥」,據說鴛鴦成對,鴛鳴鴦和,左雄右雌,雙雙飛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頸而眠。若其偶失,從不再配。《詩經?小雅》載:「鴛鴦於飛,畢之 羅之。君子萬年,福壽宜之」,體現了古代「五倫」中夫妻美好的關系,是一種吉祥的瑞鳥。其作為官員的補子,是取其羽毛上聳,象徵堅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 喻其兢兢業業。
五品:白鷳
白鷳形體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細黑紋,面頰赤紅,脖子有青毛如絲,尾羽很長。白鷳產於南方,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吉祥物。白鷳還是一種忠誠的 「義鳥」。傳說宋朝少帝趙昺在崖山時,人送白鷳一隻,他親自喂養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國後,白鷳在籠中悲鳴奮躍不止,終與鳥籠一同墜入海中。後人稱白鷳為 「義鳥」。所以,白鷳鳥的形象作為五品官員補子,取其行止閑雅,為官不急不躁,並且吉祥忠誠。
六品:鷺鷥
鷺鷥亦稱白鳥,陸機《詩疏》雲:「鷺,水鳥也,好而潔白,故謂之白鳥。」鷺鷥是吉祥之鳥。《魏書官氏志》:「以侍察者官」,取其延頸遠望。另,因鷺飛有序,以喻百官班次。如《禽經》:「寮窠雍雍,鴻儀鷺序」。《元詩選》:「玉筍曉班聯鷺序,紫檀春殿對龍顏」。
七品:鸂鶒
唐?溫庭筠《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韻》:「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鷓鴣。」顧嗣立補註:「《臨海異物志》:鸂鶒,水鳥,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無毒氣。」
八品:鵪鶉
在古代「鵪」和「鶉」本是兩種鳥。據《本草綱目》記述:「鵪與鶉兩物也,形狀相似,但無斑者為鵪也。」後經語言演化,將二者合稱為一物。鵪鶉之 「安」是安全之「安」的諧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樂業」的象徵意義。用鵪鶉表示官員的等級,除了上述意義外,據《山海經》雲:「其鳥羽司帝之 百服」,比喻百官是皇帝的服飾,意思是說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體現皇帝的規矩和威儀。
九品:藍雀
藍雀亦稱練鵲、綬帶鳥。綬帶是古代帝王、百官禮服的佩飾,是用彩色絲絛織成片狀的長條。綬帶的顏色和長度隨官員品級的變化而不同。因此各種綬帶 成為權力和富貴的象徵。而藍雀的尾羽與之相似,故有綬帶鳥名。綬帶鳥也因而具有了上述的象徵意義。另外,《韻會》雲:「謂之性喜」,喻綬帶鳥能報喜,而用 作官員補子。
武官補服圖案
一品:麒麟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大戴禮》說:「毛蟲三百六十,以麟為長。」是龍、鳳、麟、龜四靈之一。麒麟出現是「聖王之嘉瑞」。《說文》的解釋是: 「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 「麒麟設武備而不為害」。「有足者宜踢,有額者宜頂,有角者宜觸,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為一品武官的官階形象,既象徵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徵皇 帝「武備而不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
狻猊是像獅子的一種神獸,晉代郭璞直接解釋為獅子。《爾雅?釋獸》曰:「可伏虎犳」。據明代楊慎《升庵外集》第九卷記述:「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獅,好煙火,故立於香爐。」可見,狻猊是龍子之一。既然「可伏虎犳」,當是取其勇猛之意。
三品:豹
《說文》的解釋:「豹,似虎圓文。」 《山海經?南山經》記述:「南山獸多猛豹。」《詩經?鄭風》言:「孔武有力」。武官補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見古代豹的神獸地位高於老虎而低於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四品:虎
《說文》曰:「山獸之君」,以喻威猛。《宋書?符瑞志》說:「白虎,王者不暴虐,則白虎仁,不害物。」所以,老虎為百獸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 「仁、智、信」之范。因此人們視之為吉祥的神獸。能守誠信,驅邪氣,納祥瑞。古代天子的兵權象徵即為「虎符」。天子和諸侯的大門上要畫老虎,故稱「虎 門」。由於虎威武勇猛,所以古來頗受將帥崇拜。將軍的營帳稱「虎帳」。勇猛之士稱「虎賁」、「虎夫」、「虎士」等。清代武科進士榜為「虎榜」。
五品:熊
《說文》的解釋:「熊獸似豕,山居各蟄。」熊虎丑,其子狗。《爾雅》的解釋:「又羆如熊,黃白文。」可見,古代記述了兩種熊:一是狗熊,一是人 熊。據《國語?晉語》記載:「黃能入於寢門。」「黃能」即「黃熊」,比狗熊體形大而且勇猛。作為武官官階的形象,正如《詩經?小雅》所說:「唯熊唯羆,男 子之樣」,取其陽剛之意。
六品:彪
《揚子法言》曰:「彪靜成文,動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宋代周密《癸辛雜識》記述:「諺雲: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獷惡,能食虎子也。可見,彪與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種兇悍殘暴的動物。作為武官官階形象,是取其對敵兇狠殘暴之意。
七品、八品:犀牛
《說文》的解釋: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頂,似豕,從牛,尾聲。犀牛的皮可以做鎧甲,但只有水犀牛的皮可以做,故《國語?越語》稱「水犀之 甲」。其書的註解說:「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則無。」用犀牛做武官官階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九品:海馬
此處的海馬,並不是大海中頭部似馬、單條尾巴向後上方捲曲、體長十幾厘米的海洋動物,而是和陸地吃草的馬模樣相同、背上長出兩只翅膀的神話中的海 獸。既能在天空飛翔,也能在洶涌的波濤中穿行。海馬的身世頗為神秘,沒有介紹其詳細情況和象徵意義的資料,只是在解釋補子時極為簡單的寥寥數語:「水獸, 似馬,水陸雙行,喻水陸皆可攻殺固守。」
其文雖短,但意義明確。原來,古代對最下層的軍官要求頗高,既能指揮步兵陸戰,又可指揮海軍水戰。有這樣驍勇善戰 的軍官,軍隊的戰鬥力肯定極強,有了這樣的軍隊,國家的江山就一定會穩固。皇帝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參考資料:補服_網路
⑺ 古代平民最常用的 帽子
你問的是哪個朝代?各個時期是不一樣的,建議去看《中國服裝史》沈從文的
⑻ 關於清朝太監的服飾
太監的稱謂與服飾是清代宮廷中的制度。太監所穿戴是有等級之分的,不同身分的人的穿著亦不相同。一般來說,賞有太監頂戴的稱為老爺;無頂戴的稱為師傅。太監頭目,都收徒弟。下班後,捧洗漱具、拿扇、持麈尾,都由徒弟所為。大小太監,夏日皆穿葛布箭衣,系白玉鉤黑帶。
清朝太監總管衣服上的圖案不是龍,是蟒。蟒袍,又被稱為花衣,因袍上綉有蟒紋而得名。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
明沈德符《野獲編》雲: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凡有慶典,百官皆蟒服。也就是說蟒袍就是少一個爪子的蟒為主圖案的衣服。
(8)官老爺的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龍袍、蟒袍下端斜向排列的線條稱「水腳」。水腳上有波濤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為「江牙海水」。海水有立水、平水之分。立水指袍服最下擺條狀斜紋所組成的潮浪;平水指在江牙下面鱗狀的海波。海水意即海潮,潮與朝同音,故成為官服之專用紋飾。
江牙,又稱江芽、姜芽,即山頭疊,似姜之芽,除表示吉祥綿續之外,還寓有國土永固之意。蟒袍在明代是官員的朝服,到清代才放寬限制,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只在顏色、蟒數上有區別限制。
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中國歷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即以服裝來裝飾人體。其長袍闊袖的服裝造型,具有莊重感;華美的裝飾圖案,賦於象徵意義。
蟒的另一大特點是可舞性強,它擺脫了自然生活形態,不束腰,服裝可任意擺動以表示人物情緒(玉帶掛在衣上,僅起裝飾作用);它借用誇張後形成的水袖,豐富表演動作,傳達人物感情。
⑼ 清朝所有的職位表
皇後『統領後宮』
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
九嬪: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二十七世婦: 婕妤'九位『正三品』
美人'九位 『正四品』
才人 '九位 『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 寶林'二十七位『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位『正七品』
采女 '二十七位『正八品』
後宮等級:昭儀. 婕妤.美人.才人.貴人.常在.答應.佳麗.秀女....
具體由來:
清朝後宮制度可分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分級。清代的後妃制度是在明代後妃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到了康熙以後,後宮的位號就有了具體的規定:一共分了八個等級,其中皇後一名,皇貴妃一名,貴妃兩名,妃四名、嬪六名,另外,地位比較低的貴人、常在、答應等不限人數。清朝選秀女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從八旗女子中挑選出中意的少女作為內廷的後妃,順治皇帝的這一作法從此代代相傳,成為清宮的一個制度。八旗選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戶部主持,選中的秀女就作為皇後、妃嬪的候選人,或者選配給王公貴族。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選一次,由內務府主持。這些人中雖然也有一部分後來升為妃嬪,但絕大部分都成為後宮妃嬪的使女。 參選的秀女要成為清宮後妃,要想住進這金碧輝煌的宮殿,必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考察和挑選。首先,要嚴格審查她們屬於哪個旗,年齡有多大。因殘疾而不能入選的,由族長層層上報到都統,也就是這個旗的旗長,說明原因,報戶部上奏皇帝後,才可以免除應選,自行婚嫁。如果違犯了這一規矩,就要被追查治罪。在選秀女之前,先由戶部奏報皇帝,獲得批准後,由八旗的各級基層長官,逐級將適齡女子的花名冊呈報上來,到八旗都統衙門匯總。最後戶部上報皇帝,由皇帝決定選閱日期。各旗選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在選秀女的前一天,她們乘坐的騾車由本旗的基層長官參領和領催排定次序。日落時騾車開始出發,入夜時分進入地安門,停在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的外面,等待宮門開啟以後,選送的秀女,仍然按照上車前排好的次序下車,然後由宮中的太監領著她們進入順貞門。皇宮的御花園、體元殿、靜怡軒等處都曾是選秀女的場所。選秀女時,通常是五六個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後親臨現場挑選。如果看中了誰,就留下她的名牌,叫做留牌子,沒選上的將名牌丟棄,就叫撂牌子。這是因為,清朝明確規定,八旗秀女接受選閱時,必須穿旗人服裝,嚴禁穿時裝。並且,按照中國的傳統觀念,萬惡淫為首,「好色」是極不名譽也不道德的。所以,清朝統治者公開的兩條選秀標准,一是品德,二是門第。
初選中的里邊還有絕大部分人要被淘汰,也就是所謂的撂牌子
另:
清朝的後宮分為九個等級 :
皇後 (正室) X 1 (可分宮女10人)
皇貴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宮女 8人)
貴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宮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宮女 6人)
嬪 (四姨太) X 6 (可分宮女 6人)
貴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3人)
答應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2人)
宮女 (丫環) X 應少過二千人
給皇上看上的宮女可以由答應、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選中就可做貴人或以上,
慈禧太後就是選秀女而被封為懿貴人、懿嬪,生皇子後升為懿紀、懿貴妃,最後因兒子登基而成為太後。
⑽ 明朝以前,烏紗帽是個什麼鬼
我們可能會疑惑,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又叫觀音菩薩,其實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所以一個隱去了「世」字,同樣,在隋朝叫的好好的「民部尚書」到了唐朝,也是為避其諱,改「民」為「戶」。所謂避諱,即不能直呼或直書聖賢、帝王、上官以及尊長的姓名,要麼以他字代替,或在書寫時缺筆少劃,有國諱與家諱(私諱)之分。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現象,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代更趨完密,民國成立後廢除。「名諱」一詞也是由此而來。
這里列兩例較有名的避諱故事:
(朝鮮的世宗李祹,其服裝居然與明朝相差無幾)
公元前1900年,右樞星(天龍座α星)作了皇帝;
公元前1500年,北極二(小熊座β星)與北極一(小熊座γ星)共治穹空;
公元500年至今,則是勾陳一(小熊座α星)的天下。
帝星即是北極二(小熊座β星),與北極星的變動不一樣,它是一顆固定的星,曾經做過北極星。除此之外,由《宋史·天文二》 :「(北極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一之坐,謂最赤明者也。」(《晉書·天文上》同)可知,帝星不僅是人間帝王的代表,更是古代先民曾經極度崇拜的、所有現象的終極根源「太一」的寶座,可見其地位之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