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人冬天怎樣禦寒
現在科技發達了,人們不用為了冬天取暖而煩惱,空調的問世,是人類的福音。還有就是大部分人家裡都是有暖氣的,在家就不用操心取暖問題,在外有羽絨服什麼的,那麼古代人是怎麼取暖的呢?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艱苦,畢竟古人的智慧也是很高的。
古人的智慧,是很難想像的,在任何事情上,他們都會想辦法解決。禦寒只是個小問題,但可能窮苦家庭就可能難熬一些,不像現在的生活安寧。古人的禦寒方法在現在,還是會有人用到的,畢竟也是古人勞動成果,一種傳承。
❷ 古代官員為什麼都要戴帽子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系在頭上的裝飾物稱為「頭衣」,主要有:冠、冕、弁、幘四種,其中「冠」是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漢代的時候,冠的種類非常多。
《儀禮.士冠禮》賈公彥疏:「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禮》雲:『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傳》雲:『冠而生子,禮也。』」又《儀禮.士冠禮》:「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八九:「[冠禮]是自家屋裡事,有甚難行?關了門,將巾冠與子弟戴,有甚難?」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戰國策·齊策》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弱冠弄柔翰。――左思《詠史》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
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禮記·樂記》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男子幼,娶必冠。——《白虎通》
笄冠有成人之容。—— 《通典》
冠禮,人倫之所重者也。——《六藝綱目》
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三苗髽首,羌人括領,中國冠笄,越人劗鬋。——《淮南子·齊俗訓》
首服既加,而後人道備,故君子重之,以為禮之始矣。——《五經要義》
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論語·堯曰》
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之序。——《通典》
《朱子家禮·冠禮》冠服:
《開元禮》、新舊《唐書》、《宋史》禮儀志皆不載庶人冠禮,唯《宋史》輿服志有朱子定冠禮之證。然則朱子之制亦取法前賢,其淵源待考。宋朱子重更定,後代尊之。根據《明集禮》載,明代士庶冠禮基本沿用宋朱子《家禮》之制。
童子服:雙紒,四(衣+癸)衫、勒帛、采履。初加:緇布冠,服深衣、大帶、納履。
宋代,好以幅巾代緇布冠。再加:帽子,服皂衫、革帶、系鞋。三加:襆頭,服公服、革帶、納靴、執笏。或襕衫(父親無官者),納靴。
北宋,司馬光將《儀禮·士冠禮》加以簡化,制定了冠禮的儀式。儀式載於其《書儀》之中,規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歲,只要父母沒有期以上之喪,就可以行冠禮。他還根據當時的生活習俗,將三加之冠作了變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襆頭。《朱子家禮》沿用了司馬光《書儀》的主要儀節,但將冠年規定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並從學識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後冠之,斯其美矣」。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 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中國古時的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
原始人把獸皮、樹葉蓋在頭上以保護頭部,產生了帽子的雛形。《後漢書·輿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的記載。中國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幘、襆頭、盔等品種。
束發裹額而具帽形的頭巾。西漢之前只為平民用,故有「士冠庶人巾」之說,顏色為黑或青。約東漢以後,貴族以幅巾裹發稱巾幘,因其前高後低而中間露發,恰可用於冠下。約從晉代開始,巾幘戴用時折出稜角,稱角巾或方巾,成為文人學士的象徵,後稱儒巾。隋代將巾幘定入輿服制度。唐宋元明各代,巾幘成為成年男子的普通用帽。其間唐代帝王始用的唐巾,宋代文學家蘇軾所創的東坡巾,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命制的四方平定巾,都是著名的巾幘品種。
包頭的軟布。有四帶,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襆頭始於北朝。隋以桐木作骨子,使頂高起。唐以羅代繒。皇帝用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宋代襆頭有多種式樣,其直腳式樣不同階層都可戴用。
古代帝王、諸侯、大夫的禮儀用帽。冕是最尊貴的一種冠,冕上面有一幅長方形的版,稱?,?前沿掛一排串珠(稱旒)。周代天子十二旒,諸侯以下旒數各有等差。後來只有帝王戴冕,所以「冕旒」又作帝王代稱。弁分爵弁和皮弁。爵弁即無旒之冕。皮弁用白鹿皮做成,其縫合處名會。會有結飾,綴五彩玉石。
古代貴族使用的束發物,先將長發綰起再用冠束住。冠初始時,主體只是一條冠梁,不寬而有褶,兩端連於冠圈,像弧形帶子從前向後覆發。冠圈兩旁有絲的纓帶,結於頦下。秦漢以後,冠梁漸寬,與冠圈連成覆杯狀,其形制漸趨帽形。冠名目繁多,著名的有漢代梁冠。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古代「頭衣」包括帽子、巾、襆、頭、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這個字,可見帽是出現於東漢以後的字。
古代的帽子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定義,有時和其他「頭衣」外形相近,沒有一個特別嚴格的界限,但一般說來,帽子是圓頂形的,能覆蓋整個頭部,且易戴易脫,為人們日常所戴。
我國戴帽子的歷史很久了,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都是戴帽子的,並且是皮帽子。只是後來隨著封建制度的建立,,等級制度的出現,一般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轉而戴弁、冠、冕等,帽子轉而成了小孩的專用品。到晉代已經要求不是那樣很嚴格了,一般士人亦可戴帽子。實際上在三國時期,凡不做官的士人就可以戴帽子,有名的高士管寧就在家中戴黑布帽子,但在正式場合是不允許戴帽子的,而要按規定戴冠和幘等。
由於帽子有其方便的一面,因而北魏以後,士大夫階級也逐漸戴起了帽子,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打扮。到隋唐以後,由於民族的大融合,帽子成為人們日常普遍的一種服飾,並且和現代的帽子一樣,容易脫掉。
古代人戴帽子也和現在一樣,喜歡趕時髦,後周時獨孤信打獵時帽子稍微斜了點,結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學他將帽子斜戴上,以為時髦。隋文帝楊堅未當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長有一肉瘤,怕人看見,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而為時尚。
帽子的類很多,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突孫帽、大帽子、白紗帽、烏紗帽、皂帽等;唐宋時代有席帽、渾脫帽、氈帽、壓耳帽、風帽、婦女戴的帷帽、胡帽等;明清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鵝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氈帽、小帽、卷檐氈帽、皮帽、狗頭帽、涼帽等等。它們因材質、形狀等的不同,而分別具有防風、遮陽、保暖、美飾等功用。這其中最負盛名的乃是烏紗帽。
❸ 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個朝代君與臣的帽子有什麼特點
帽子具有多種功能,例如遮陽,裝飾,保暖和保護。按用途分類,例如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行帽,禮帽等。使用對象和使用樣式分為男帽,女帽,兒童帽,少數民族帽,戀人帽,牛仔帽,水手帽,軍用帽,警察帽和專業帽等,其中包括裘皮帽,氈帽,毛線帽,毛線帽,天鵝絨帽,草帽,竹帽等,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形帽,三角帽,前鋒帽,青年帽,披肩帽,帽子,龍江帽,北京帽,山西帽,棉線耳帽,八角形帽子,甜瓜帽,老虎帽等。
從皇帝及其臣民所戴的冠冕來看,它們非常復雜。此時期使用的一些王冠是秦朝統一之前六個王國的前國王所佩戴的王冠,例如楚王所佩戴的法國王冠和趙王所佩戴的軍事王冠。秦始皇將這些國王的冠冕交給了他的部長,這無疑是秦始皇宣稱自己至高無上的一種方式。除了繼承,還有創新。秦在前秦國王戴的高山王冠的基礎上創造了天王冠。通天王冠是秦漢時期皇帝使用的主要王冠,但皇帝們偶爾會戴高山王冠。
❹ 中國古代頭飾,你了解多少
服飾從頭開始。
首服,是用於頭部的服飾部件。中國古代冠帽始於先秦時期的頭衣,即頭上用品和飾物的總稱。冠帽是我國古人使用的一種束發工具,同時處於禮儀和審美的需要,又是一種頭上的裝飾品,它被視為“禮教”文化的象徵[1]88。自古以來,首服是人們服飾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經歷了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客觀上推動了首服的發展。
在中國的服飾史中,首服在整個服飾中具有的地位,是識別身份與社會品級地位的重要標志。自周朝開始,建立了完整的冠服制度。從冠上能夠識別出帝王與諸侯、將軍與士兵、文武百官、社會諸流的等級區別,然而普通老百姓則無資格佩戴。
各種首服的戴法、佩戴者、佩戴場合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或俗成模式,以區別人們身份的高低、貴賤。這類等級體制,一直應用到我國封建社會,貫穿整個古代首服的發展史,並且首服的種類日漸復雜,式樣愈加繁多,名稱有數百種之多。表現形式劃分,將近現代漢民族服飾中的首服分為:帽、巾、眉勒、暖耳四大類。
一、帽
帽,亦作“冒”,又稱“帽子”。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上古之人居而野處……觀鳥獸有冠、角及種種胡須,就仿效之作冠冕發髻流蘇,從而有了各種發飾。冠冕、巾帕。”在遠古時期,中國古人“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隨著社會的發展,禮儀與裝飾的需求,古人根據自然界中鳥獸的頭部造型加以模仿,改製成冠戴在頭上,將鳥獸的須胡變化成纓,再用笄貫插在發上使之穩定。帽,需經剪裁縫製成一定形狀,覆蓋於人的頭部。
童帽是首服中最具有情趣文化的。虎頭帽是最為常見的形式,其外觀花樣變化多端,細部刻畫生動有趣,裝飾講究。虎頭帽的外部造型不是具象的現實描摹,而是通過對具有靈性和神性的理想形象進行創造的。
虎頭帽是一種民間模仿動物形態而創造服飾品的習俗延續,是以情感為紐帶,通過一定的藝術誇張,希望能讓孩童健康、活潑地成長和對未來的祈盼,表現漢民族護生的民俗心理特徵。造型稚拙,形象生動可愛,整個造型交織著情和愛。還有一種是以民間宗教內涵為祈佑工具的表現,在小帽上綴上很多的金屬佛像,戴此帽就如同諸神在保護孩子,寓意非常直白。
二、巾
巾,包頭之用。古時平民不戴冠,多是在發髻上覆以巾,在勞動生產之時又兼作擦汗之布,可謂一物兩用。古書稱為“士冠庶人巾”,指的就是百姓多以帛裹頭,這是典型的百姓首服。巾通常以縑帛為之,古尺兩尺兩寸寬,又常稱為“幅巾”。它的型不固定,而是以裹戴的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樣式。巾的造型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多樣化,更具裝飾性,為文人士大夫階層所喜好,成為這一階層的常服。平民往往也有特殊式樣的巾式。
在古代,巾有多種形制,不僅有高低之分,還有前裹、後裹,上翻、下折等變化,構成了豐富的式樣。按外觀造型將巾類首服分為“紐髻式”“韜發式”和“裹首式”三種形式。
所謂巾類紐髻式首服,是指用布帛扎系的方式固定發髻。
巾類韜發式首服,是指用布帛卷折成條狀包裹發髻。其中形式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從前向後裹的幘;第二種,從由後抄前,系結於前額的“幧頭”。
巾類裹首式首服,是指用布帛包蒙覆於首,於顱後系結的方式。其中,主要有幅巾、頭巾和五代之前的襆頭。
近代,包頭成為在巾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特色首服。清代葉夢珠在其著作《閱世篇》中對包頭作了這樣的描述:“今世所稱包頭,亦即古之纏頭也。古或以錦為之。前朝冬用烏綾;夏用烏紗。每幅約闊二寸,長倍之……”。
南地區的包頭樣式只要是三角包頭,它的形式感和構圖感都很獨特,十分引人注目。平展時形似等腰梯形,短邊一般為60~70厘米,長邊一般為100~110厘米,寬25~28厘米。斜邊略帶弧形。在上面的兩端各連接一個寶劍頭的帶子,或者是有流蘇的繩子,長度大約10厘米,目的是用來收縛頂端。
而若將包頭縛戴端正,則整個呈立體三角形,頭後上方還有一小空心三角形,發髻由此露出;頭巾的餘下部分則在肩頸部垂掛下來,形成兩只又長又尖的尾部開叉、互相交疊、形似燕尾的三角形拖角。所以稱之為“三角包頭”。
❺ 古代成年男子是否必須戴帽子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系在頭上的裝飾物稱為「頭衣」,主要有:冠、冕、弁、幘四種,其中「冠」是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漢代的時候,冠的種類非常多。
《儀禮.士冠禮》賈公彥疏:「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禮》雲:『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傳》雲:『冠而生子,禮也。』」又《儀禮.士冠禮》:「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八九:「[冠禮]是自家屋裡事,有甚難行?關了門,將巾冠與子弟戴,有甚難?」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戰國策·齊策》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弱冠弄柔翰。――左思《詠史》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
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禮記·樂記》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男子幼,娶必冠。——《白虎通》
笄冠有成人之容。—— 《通典》
冠禮,人倫之所重者也。——《六藝綱目》
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三苗髽首,羌人括領,中國冠笄,越人劗鬋。——《淮南子·齊俗訓》
首服既加,而後人道備,故君子重之,以為禮之始矣。——《五經要義》
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論語·堯曰》
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之序。——《通典》
《朱子家禮·冠禮》冠服:
《開元禮》、新舊《唐書》、《宋史》禮儀志皆不載庶人冠禮,唯《宋史》輿服志有朱子定冠禮之證。然則朱子之制亦取法前賢,其淵源待考。宋朱子重更定,後代尊之。根據《明集禮》載,明代士庶冠禮基本沿用宋朱子《家禮》之制。
童子服:雙紒,四(衣+癸)衫、勒帛、采履。初加:緇布冠,服深衣、大帶、納履。
宋代,好以幅巾代緇布冠。再加:帽子,服皂衫、革帶、系鞋。三加:襆頭,服公服、革帶、納靴、執笏。或襕衫(父親無官者),納靴。
北宋,司馬光將《儀禮·士冠禮》加以簡化,制定了冠禮的儀式。儀式載於其《書儀》之中,規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歲,只要父母沒有期以上之喪,就可以行冠禮。他還根據當時的生活習俗,將三加之冠作了變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襆頭。《朱子家禮》沿用了司馬光《書儀》的主要儀節,但將冠年規定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並從學識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後冠之,斯其美矣」。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 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中國古時的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
原始人把獸皮、樹葉蓋在頭上以保護頭部,產生了帽子的雛形。《後漢書·輿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的記載。中國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幘、襆頭、盔等品種。
束發裹額而具帽形的頭巾。西漢之前只為平民用,故有「士冠庶人巾」之說,顏色為黑或青。約東漢以後,貴族以幅巾裹發稱巾幘,因其前高後低而中間露發,恰可用於冠下。約從晉代開始,巾幘戴用時折出稜角,稱角巾或方巾,成為文人學士的象徵,後稱儒巾。隋代將巾幘定入輿服制度。唐宋元明各代,巾幘成為成年男子的普通用帽。其間唐代帝王始用的唐巾,宋代文學家蘇軾所創的東坡巾,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命制的四方平定巾,都是著名的巾幘品種。
包頭的軟布。有四帶,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襆頭始於北朝。隋以桐木作骨子,使頂高起。唐以羅代繒。皇帝用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宋代襆頭有多種式樣,其直腳式樣不同階層都可戴用。
古代帝王、諸侯、大夫的禮儀用帽。冕是最尊貴的一種冠,冕上面有一幅長方形的版,稱?,?前沿掛一排串珠(稱旒)。周代天子十二旒,諸侯以下旒數各有等差。後來只有帝王戴冕,所以「冕旒」又作帝王代稱。弁分爵弁和皮弁。爵弁即無旒之冕。皮弁用白鹿皮做成,其縫合處名會。會有結飾,綴五彩玉石。
古代貴族使用的束發物,先將長發綰起再用冠束住。冠初始時,主體只是一條冠梁,不寬而有褶,兩端連於冠圈,像弧形帶子從前向後覆發。冠圈兩旁有絲的纓帶,結於頦下。秦漢以後,冠梁漸寬,與冠圈連成覆杯狀,其形制漸趨帽形。冠名目繁多,著名的有漢代梁冠。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古代「頭衣」包括帽子、巾、襆、頭、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這個字,可見帽是出現於東漢以後的字。
古代的帽子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定義,有時和其他「頭衣」外形相近,沒有一個特別嚴格的界限,但一般說來,帽子是圓頂形的,能覆蓋整個頭部,且易戴易脫,為人們日常所戴。
我國戴帽子的歷史很久了,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都是戴帽子的,並且是皮帽子。只是後來隨著封建制度的建立,,等級制度的出現,一般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轉而戴弁、冠、冕等,帽子轉而成了小孩的專用品。到晉代已經要求不是那樣很嚴格了,一般士人亦可戴帽子。實際上在三國時期,凡不做官的士人就可以戴帽子,有名的高士管寧就在家中戴黑布帽子,但在正式場合是不允許戴帽子的,而要按規定戴冠和幘等。
由於帽子有其方便的一面,因而北魏以後,士大夫階級也逐漸戴起了帽子,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打扮。到隋唐以後,由於民族的大融合,帽子成為人們日常普遍的一種服飾,並且和現代的帽子一樣,容易脫掉。
古代人戴帽子也和現在一樣,喜歡趕時髦,後周時獨孤信打獵時帽子稍微斜了點,結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學他將帽子斜戴上,以為時髦。隋文帝楊堅未當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長有一肉瘤,怕人看見,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而為時尚。
帽子的類很多,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突孫帽、大帽子、白紗帽、烏紗帽、皂帽等;唐宋時代有席帽、渾脫帽、氈帽、壓耳帽、風帽、婦女戴的帷帽、胡帽等;明清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鵝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氈帽、小帽、卷檐氈帽、皮帽、狗頭帽、涼帽等等。它們因材質、形狀等的不同,而分別具有防風、遮陽、保暖、美飾等功用。這其中最負盛名的乃是烏紗帽。
❻ 為什麼古代的人都喜歡戴帽子
帽子的基本功能是在冬天的時候防寒保暖、夏天的時候遮陽擋雨。
《後漢書?輿服志》一語道破發明人類發明帽子的最本原初衷:「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即原始人在刀耕火種時代,就把獸皮、樹葉蓋在頭上作為帽子使用了。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文明的發展,帽子除了保護頭部的功能外,還成了裝飾打扮、區分身份的一種道具。
古時幼兒的頭發都紮成兩個小髻,像一對牛角似的,稱總角,不戴帽子。等成年了,就舉行冠禮,由父親或是族中長輩給他戴上一頂帽子,即《禮記?曲禮》上所記的:「男子二十冠而字」,這意味著該小夥子可以負起家庭、宗族和國家責任了。《六藝綱目》因此稱:「冠禮,人倫之所重者也。」柳宗元也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
不過,帽子最初不叫帽子,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沒有「帽」字,帽子之稱,那是東漢以後的事。東漢以前,把戴在頭上的東西統稱為「頭衣」,其中包括帽子、巾、襆、頭、冠、冕、弁等。
舉行弱冠禮的冠,其實和帽子還是有區別的。冠,只是一道狹窄的冠梁,單單遮住頭頂的一部分,帽子呢,則罩著整個頭部。
普通人家的子弟,舉行弱冠禮是一種儀式,其實,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是不能隨便戴冠的。平時,只有貴族士大夫才有資格戴冠,而且這冠還分不同式樣、不同功能:覲見皇帝的冠稱為弁冠,即官帽。參加重要典禮的冠稱進賢冠,進賢寇中,如果是王爺所戴,稱遠游冠;御史大夫、中丞、御史所戴,稱法冠;重臣所戴,則稱高山冠。如果是在重大祭祀場合所戴,稱冕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為古代士大夫比較清閑,精力都投入到禮儀上,不但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而且,在縫制冠帽過程中,一個鈕扣、一條布條、幾道針線腳的走向有稍稍改變,都會被視同一個不同的款式,冠以不同的名稱,應用於不同的場合。作為現代人,如果不是專業研究古代服飾的,實在沒有必要在對這些細節關注過多。
與貴族士大夫相對,沒有身份、沒有地位的貧賤之人不準胡亂戴冠的。實際上,漁樵農耕等等勞動人民酷暑天在野外勞作,就算你讓他們佩冠戴帽,他們也不肯干,最多就用一塊黑巾包裹著頭,所以這些人就被統稱為「黔首」。
「黔首」們沒有冠戴,而用毛巾裹頭,是不讓頭發散落——古代認為頭發是父母賜予的精血,輕易是不肯剪掉、或剃掉的,在中國古代,剃頭主要盛行於清朝,但那也是「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血腥政策才推行起來的。在清朝以前,一個人如果以「披頭散發」的面目示人,要麼是要顯示自己的倨傲、無禮,要麼就是要表示自己自甘墮落,不願當世為人。
歷史上的大賢人、大聖人周公聽說有賢士來了,「吐哺握發」出來相見,那是吃著的東西來不及吞咽、就先吐了出來,正在洗濯頭發來不及戴冠,就用手緊緊握著,不能讓頭發散落失禮於客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謝安和謝萬兄弟去拜訪王導的兒子、時任吳郡太守的王恬,王恬披頭散發出來相見,神色冷淡、語氣生硬,那是根本沒把謝氏兄弟放在眼裡。氣得謝萬大罵王恬不是東西。
而宋朝名將狄青和岳飛都曾披散著頭發上在戰場,那也是對敵人的一種蔑視、仇視。
至於唐朝的李白曾發牢騷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那就是純粹的憤世嫉俗的極端表現了。
❼ 古人沒有棉衣,到了冬天他們是如何禦寒的
古人沒有棉衣,到了冬天他們有很多辦法來禦寒,比較常見的就是利用動物的皮毛來保暖,還有一種就是用動植物的絮狀物如柳絮等來製成衣物來保暖,當然了還可以生爐子。
還有一種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生爐子,不過這種禦寒方法只適合於室內,出了室內可就不合適了。不過這種卻是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現在也有許多人在用。當然了,古人為了禦寒還可以戴帽子戴手套。畢竟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天生就是要適應環境的,所以禦寒這點小事又有什麼難的。
❽ 古人在沒有暖氣的時代,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會怎麼做
詩人白居易寫下詩句「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以此感嘆深夜漫漫、大雪壓竹,可見天氣之冷。此情此景下,躲在溫室里,有棉被蓋著,有炭火燒著,或許是最好的禦寒方式。
因而在古代,壁爐、火牆都是極好的取暖方式。古人把房屋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內留出火道,火道盡頭做上氣孔用於排放煙氣;添火的炭口在房屋廊檐下,炭火燒起來後,熱量可以順著夾牆傳遞到整個房屋,這種夾牆就叫「火牆」。
寒冬漫漫
頭部的保暖措施更是花樣百出。在唐代,有一種從西域舶來的「蕃帽」比較流行,又稱「搭耳帽」,帽子兩邊縫制著護耳的棉布,冬天垂下來正好護住耳朵。元代,家境富裕的女子會用抹額保暖,還有「卧兔兒」「昭君套」等,名稱不同,但功能基本相似。
不管今天還是古代,屋裡再暖和,人們總是要出門的。在古代,騎馬或者坐馬車是比較快的交通方式,冬天出行,人們會戴上風帽遮擋風沙。據說,忽必烈就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出門的時候用來防寒御暖,效果很是不錯。
此外,還有一種叫「暖耳」的東西,多用狐皮類製成,有點像現代人使用的耳套。
❾ 古代人冬天如何取暖宮廷又是怎麼取暖呢
1、古代人用火或者火塘來取暖。
(1)燒火取暖
其實,遠在舊石器時代,北京人就已經會使用和控制火了,考古學家曾經發現,北京人用火來燒烤食物、照明和取暖。在這一時期的居住遺址內,還發現過用火的燒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斷,那時候的人們主要是通過燒火取暖。
(2)火塘取暖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國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
窮人在家裡只能用灶灰取暖,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
2、宮廷利用」夾牆「來取暖
中國古人的智慧是值得尊敬的,早在秦朝,就已經有「高速公路」「下水道」等等基礎設施了。古代的宮廷建築師們,採取了更多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
具體做法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火牆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西安閻家村漢代建築遺址的爐灶,其排煙道先曲折,後直上通於戶外,近似後世的火牆。火牆由爐膛、火牆體和煙囪三部分構成。熱煙氣在牆內流程長,則蓄熱時間長,散熱均勻。煙囪是火牆的排煙通道。火牆的爐灶可以做飯,熱煙氣則通過火牆體供暖。
(9)中國古人帽子保暖擴展閱讀:
古代也有"取暖費"
中國封建時代公務員的工資收入中,主要由俸銀、祿米、柴直(值)銀三大部分組成。柴直銀,就是包括冬天的薪炭費用在內的生活補貼。
早期烤火費多是實物發放,如宋代,每年從陰歷10月到次年正月發炭,宰相、樞密使每人發200秤,其餘官員從100秤、30秤、20秤、10秤不等。主要用來做飯、燒水的薪柴,則是常年按月發放。
❿ 古代冬天怎麼保暖
一、用火取暖
其實,遠在舊石器時代,北京人就已經會使用和控制火了,考古學家曾經發現,北京人用火來燒烤食物、照明和取暖。在這一時期的居住遺址內,還發現過用火的燒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斷,那時候的人們主要是通過燒火取暖。
二、器具取暖
古人沒有現代的電熱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爐子一類,其中手爐、足爐、熏爐是中國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手爐是用來暖手的小火爐,精巧玲瓏、形狀多樣,里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手爐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稱為暖手爐、火籠。
三、紙衣取暖
紙,發明於漢代,到東晉時取代了簡帛,成為書畫的載體。到南北朝開始制紙衣,唐宋時期,制紙衣、穿紙衣更為流行。由於戰亂,加之官府橫行暴斂,人民缺衣少食,只好以紙為衣,漸漸的,貧民用紙衣蔽體,僧隱用紙衣修身,士兵有衣紙套穿甲胄的,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紙衣的。唐代用麻紙,纖維強度高,抗老化,防蛀蟲。宋代用樹皮紙,拉力強,耐折磨,所以麻紙衣、皮紙衣耐穿。
四、用炭取暖
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階段,經濟和科技都達到了一定高度,因此在取暖設備上也有了較大改進。那時連皇宮中的炭都很傲嬌。唐代時,人們還發明了手爐,橢圓形的銅質爐內放火或者尚有餘溫的灶灰,爐子外加罩。
五、花椒取暖
古代花椒已被視為一種防寒保暖材料,搗碎和泥,製成牆壁保溫層。椒房殿的牆壁還掛有錦綉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間里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這種奢華的保暖建築方法,也被後人效仿。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