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屈原穿的是漢服嗎
屈原愛好奇異服裝。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第一位服裝設計大師。
他在《九章•涉江》中開篇介紹了自己對奇異服裝的愛好:「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意思是:「我從小就愛好奇異而華麗的服裝,即使到了晚年,這愛好仍然沒有改變。」由此可見,屈原對服飾美的追求如同對真理的追求一樣,非常執著。
在人們的印象中詩人往往是不修邊幅的,但是屈原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他的服飾華美而高雅。他在《離騷》中是這樣描寫自己的穿戴:「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意思是:我的帽子高高正正,我的佩帶長而飄逸,我佩戴的服飾,五彩繽紛,琳琅滿目,而且還散發出陣陣芳香。人們各有自己的愛好,而我特別愛好修飾自己,並形成了習慣。」屈原之所以一生愛好奇異服裝,體現了詩人不波逐流的性格特徵。他注重自己的儀表,體現了詩人追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完美結合。
屈原在《九歌》中也為他崇拜的女神設計了奇異著裝和造型,如《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捋鳴兮琳琅……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滿堂。」如《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如《大司命》「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如《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如《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如《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屈原是楚國人,楚國服式也屬於華夏服式,楚人在服裝上注重鮮艷、華麗和式樣的創新。據《墨子•公孟篇》記載:「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絳衣博袍,以治其國。」連楚莊王這樣的一國之君,其朝服也不因循守舊,而是標新立異。可想而知,戰國時代的楚國一定是個絢麗多彩的服裝世界。
㈡ 屈原簡介
屈原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原姓羋(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
屈原從小就很勤奮,渴望學習。早年,楚懷旺信任他。他是左佐和三義醫生。他經常與王懷討論國家事務,參與制定法律,倡導規章制度,弘揚道德,改革政治,團結反秦。促進「美國政治」。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國的實力有所增強。
由於他自己的性格,他在修改規定時不願意聽上官醫生的話。此外,楚懷王的命令尹子蘭,上官的醫生,以及屈原的寵物鄭錚等人,受到秦國使者張毅的賄賂,不僅阻止了淮王接受屈原的意見,而且疏遠了淮安。來自屈原的王。 。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的聯盟,但楚完全投資於秦的擁抱。屈原也被楚懷旺驅逐出楚都並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結果,朱淮王在他年幼的兒子紫蘭等人的指揮下被秦國誘騙,並被關押在秦國。在楚王之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被流放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朝將軍率軍南下,打破楚國首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了,他對未來感到絕望。雖然他急於向國家報到,但他無法回到天空。他只能在同一年的五月才能死去。我不想在羅江自殺。它現在定於5月5日作為詩人節。
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屈原被流放後,在與漁夫的談話中,漁夫建議他「穿越世界」,不要「深思」,尋找苦毒。屈原說,他寧願死在河裡,也不會無辜,遭受世界塵埃的折磨。在漁民的眼中,沒有必要太高。世界是干凈的,世界是混亂的,它可以起伏不定。
公元前278年,秦國突破了楚國首都。那年5月5日,屈原在絕望,悲傷和憤怒的希望下去世。端午節也是這樣的結果。
(2)屈原的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一、文學成就
屈原是詩人,從他開始,中華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一篇,《天問》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遠游》《卜居》《漁父》各一篇。
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一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系。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裡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
二、政治成就
1、事戰略裝備:
商鞅和吳起的變法都是這一套路子,使百姓無論是務農還是出征,都有盼頭、奔頭和念頭,只有建立獎罰制度,臣工和百姓才會心甘情願的為爵位的驅使去竭盡全力。
2、舉賢能:
田齊的齊桓公辟稷下為學宮,招賢納士,到了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依然是超越大梁穩坐天下風華,成為天下士子趨之若鶩之地。屈原此時,這樣的改革也算是正當其時。不過與當時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來年後,趙國強勢的崛起為戰國強國的時候,楚國以文弱之勢卻日漸消沉了下去。
3、反壅蔽:
讓楚王與百姓互通有無,打破國王叛徒所包圍的局面;君主可以清楚明白地理解民生的艱辛,不偏聽偏信。而臣民的意見也可以高速地直達楚廷。
4、禁朋黨:
鑒於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5、明賞罰:
無論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吳起,都注重嚴格的律條來約束將士的功過。在變法這樣的問題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華而獨成一體。
6、移風易俗:
屈原對楚國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一個個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損害國家的主題利益來投機取巧。此次的變法也把楚國的不良之風用法律形式來約束。
㈢ 有關屈原的所有資料
屈原簡介:
屈原公元前340在楚國丹陽秭歸出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
(3)屈原的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赧王十一年,屈原流浪漢北(漢江以上,今河南南陽西峽、淅川一帶)。秦楚復合,與屈原謀劃相反,而奸人必有讒言害之,避地漢北,當有不得已之情在,故《九章·抽思》有欲歸不得之意。
周赧王十三年,齊、魏、韓三國聯軍攻打楚國,楚懷王派太子橫到秦國為人質,請求秦出兵援救。秦王命客卿通率兵救楚,擊退了三國聯軍。
次年,秦國一大夫與太子橫因為私事爭斗被殺死。太子橫懼怕秦昭王怪罪,私自逃回楚國。此事使秦、楚兩國關系惡化,導致了此後秦國對楚國的頻繁進攻。
屈原憎恨楚懷王聽信小人讒言,讓不真實的語言蒙蔽了正確的語言,這些謠言將會損害楚國的利益,是方正的人不能容忍的,所以屈原在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周赧王十六年,屈原此時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
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
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
㈣ 屈原的圖片
1、根據史書描繪出的簡筆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屈原的作品:
1、《離騷》
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2、《九歌》
《楚辭》的篇名,原為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戰國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改作加工而成,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多數篇章皆描寫神靈間的眷戀,表現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傷感。現代研究者多認為作於放逐之前,僅供祭祀之用。
3、《天問》
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凶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濃厚的道家色彩。語言別具一格,節奏音韻自然協調,內容奇絕,表現出超卓非凡的學識和驚人的藝術才華,被譽為是「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㈤ 屈原的外貌是什麼樣
屈原可謂至美之人。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文人的最高理想——相貌俊逸,玉樹臨風;氣質高貴,沉鬱凄美;個性超然,潔身自為;忠君愛國,以死明志。尤其是最後一點,為他花一般的陰柔之軀,平添一抹悲壯之色,更使後世士子驚羨有餘,效尤不足,空自嗟嘆。
外貌英俊,器宇軒昂,骨格清奇,豐神俊朗,風流瀟灑,一下子便顯露出一個高大完美的大詩人、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的奪目光彩。
在高中課本曾看過他的肖像畫。一幅是半身像,一幅全身像。再綜合他的作品,可以看到的整體形象是這樣的:都峨冠博帶(高高的帽子,寬寬的腰帶),長長的胡須,非常瘦的面龐。全身像佩帶寶劍(「帶長鋏之陸離兮」),腰掛美玉,正在澤畔行吟。半身像略顯胖,所以我覺得和
㈥ 屈原帶的帽子叫什麼
烏紗帽
㈦ 關於描寫屈原的外貌帽子,蛾眉,上衣,佩帶,下衣的作文100字左右
《離騷》課文解讀
長太息①以掩涕兮,哀民生②之多艱。(我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憐人民生活痛苦多災多難。①太息:嘆息。②民生:百姓的生活。一作「人生」,民生多艱,指人生遭際艱難。)[這兩個句子以「哀」字為中心,前面描寫哀痛的情狀,盡現哀痛之深,後面寫哀痛的原因,形象地概括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余雖①好②修姱③以鞿羈④兮,謇⑤朝誶⑥而夕替⑦。(我只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可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①雖:唯。②好:hào,愛慕、崇尚。③修姱:修潔而美好。姱,kuā。④鞿羈:jījī,喻指束縛、約束。鞿,馬韁繩。羈,馬籠頭。⑤謇:jiǎn,古楚語的句首語氣詞,無實在意義。⑥誶:suì,諫諍。⑦替:廢棄、貶黜。)[這兩句上是因,下是果。「朝誶而夕替」,早上還與君王共商國寔,進諫諍言,夕暮卻突然身遭廢棄。由「誶」而「替」,說明地位變化之劇,從「朝」而「夕」,說明變化之速。屈原品性高潔,才智非凡,又能嚴格約束自己,本該因此深得君王信任,為什麼反而因此獲罪,頃刻間雁落雲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屈原能承受得住嗎,他會有何作為?「朝誶夕替」四個字激起疑竇,開啟下篇。]既替余以蕙纕①兮,又申②之以攬③茝④。(既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而貶黜我啊,又因為我採集白芷而再次給我加上罪名。①蕙纕:「纕蕙」的倒文,即以蕙草做佩帶。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蘭」。纕,xiānɡ,佩帶,這里用作動詞。②申:重復,再三。③攬:採集。④茝:chǎi,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攬茝比喻修養高尚的德行,也比喻屈原推行的「美政」。)[申述自己被貶的罪名。以一「替」字承上,說明自己遭受廢棄的罪名竟然是因為「蕙纕」「攬茝」,竟然是因為自己「好修姱以鞿羈」,竟然是因為自己追求美政,竟然是因為自己擁有了太多的美德。一個荒唐的罪名,暴露了楚懷王不分賢愚忠奸的愚昧。詩用對偶的形式,節奏鮮明。用香草「蕙」「茝」比喻高潔的品德,比喻他心目中的美政,用「蕙纕」「攬茝」比喻自己對高尚美德和美好政治理想的嚮往和追求,形象生動。]亦余心之所善①兮,雖九②死其猶未悔。(只要是為這些心裡喜愛的東西啊,我即使九死一生也還是不後悔。①所善:所愛好的東西。指上句「好修姱」「蕙纕」「攬茝」。②九:極言多。)[表白自己雖遭重壓,但不改其追求理想、恪守節操的堅定態度。「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離騷》中的名句,「雖……猶」,假設關系的連詞,「九死」,數字誇張,極言其為美好理想、為正義事業,義無反顧,至死不渝的決心。]怨靈修①之浩盪②兮,終不察夫民心③。(怨我那君王實在荒唐啊,他始終不能把人心體察。①靈修:神仙,這里指楚懷王。②浩盪:荒唐,胡塗,沒有準則。③不察夫民心:指分不清誰忠誰奸、誰賢誰愚。民心,人心。)眾女①嫉余之蛾眉②兮,謠③諑④謂余以善淫⑤。(那班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造謠誹謗我好做淫盪的事情。①眾女:喻指許多小人。②蛾眉:像蠶蛾一樣細而長的秀美的眉毛,這是將自己比喻成美女,暗示自己有傑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德行。③謠:造謠,誹謗。④諑:用讒言誣陷。⑤善淫:善於以淫盪之姿取媚於人。淫,淫盪。)[這四句說明自己遭受貶斥的原因,一是楚懷王昏庸胡塗,「終不察夫民心」,二是朝中小人嫉妒而進讒言。賞析這幾句詩,要懂得《離騷》常用的表現手法。《離騷》一詩,詩人除了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將自己幻化為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了婚約,兩情依依,後來因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丈夫「二三其德」,她終於被狠心的丈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固①時俗②之工巧③兮,偭④規矩⑤而改錯⑥。(世俗本來是適合於投機取巧啊,違背規矩恣意胡為。①固:本來。②時俗:世俗。③工巧:善長於取巧。工,善於,擅長。④偭:miǎn,背向,「面」的反義詞,引申為違背。⑤規矩:圓曰規,方曰矩,喻指國家法度。⑥錯:通「措」,施政的舉措、措施。「偭規矩」與「改錯」二者同義反復。)背①繩墨②以追曲兮,競周容③以為度④。(違背准繩而隨順歪門邪道啊,競相把苟合取悅奉作法度。①背:違反。②繩墨:木匠劃直線用的工具,俗稱墨斗,比喻准繩、准則。③周容:苟合取容。④度:法度、准則。)[這四句揭露楚朝政的黑暗。由群小控制的楚國朝政風氣敗壞,人們的行為沒有準則、尺度,一味投機取巧,鑽營逢迎。詩人巧用比喻揭露這些小人的乖戾。「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言今世工匠,自以為乖巧,背棄規矩,更造方圓,必失堅固、敗材木,以喻佞臣巧於言語,背違先聖之法,隨心
㈧ 屈原的 《離騷》中哪兩句用帽子和佩帶比擬自己的美好品德,突顯了主人公形象的高大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他總愛把自己的帽子戴得高高的,把自己腰間的佩帶系得又美又長,用這樣的行為 來表明自己對高潔品德的培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離騷》中的抒情主人公注重儀表修飾,具有外在美。他很注重服裝的美。 他常常采來菱葉製成上衣,有摘來荷花編織成下裝。雖然沒人理解他的行為,但他 卻認為這是他美好性情的表現。 他在《離騷》中寫道: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同時,他還非常注重對服裝的修飾。他把江離和芷草披在肩上,又用秋天的蘭草連 綴成佩掛在自己的腰間: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 他總愛把自己的帽子戴得高高的,把自己腰間的佩帶系得又美又長,用這樣的行為 來表明自己對高潔品德的培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㈨ 了解屈原的情況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9)屈原的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屈原人格精神
一、屈原的生命意識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時光飛逝、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
面對大自然的四季變換,能引發人類共通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中國古代文人對美人遲暮之感的抒發,代不乏人,歷久彌新。但是還沒有誰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
二、屈原文學作品中的愛國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為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在政治斗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家作出了示範。在《離騷》中有許多表現屈原拳拳愛國之心的詩句。
㈩ 屈原怎麼畫一步一步教的圖片
如下:
1、在紙上畫出屈原的大致輪廓,方便後面勾線,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