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紅軍的帽子是誰設計的

紅軍的帽子是誰設計的

發布時間:2022-06-28 18:41:58

⑴ 中國軍隊軍服歷時沿革

紅軍時期我軍的軍裝

工農紅軍最早的統一著裝是在1929年。當年3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軍進入福建汀州城後,准備用打土豪等籌集到的2萬余元做紅軍的軍裝。因考慮到紅軍要經常在山地行軍作戰,灰布衣服在山區不易暴露目標,所以紅軍的軍裝、帽子和綁腿都選用灰布製作。上衣為中山裝,下衣為西裝褲。軍衣領上縫兩塊紅布領章,象徵紅旗普照全國;八角帽前縫上紅布五星,象徵工、農、兵、學、商團結一心向革命。

紅軍把汀州城內的縫衣工人全部組織起來,成立了第一個臨時被服廠。這個臨時被服廠,後來發展成為中華蘇維埃被服廠。當時正值列寧逝世5周年,為了懷念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故在紅領章周圍,鑲上了黑布邊。這是紅軍第一次在一個軍的范圍內有了統一的自製的服裝。

1931年底至1932年初,中央蘇區紅軍軍校成立之初,校長劉伯承指示時任學校俱樂部主任的趙品三為紅軍學員設計服裝。趙品三反復繪制草圖,決定軍帽採用八角,以表明紅軍是擁戴列寧的工農群眾的武裝。並認為大八角與中國人的身材不相稱,最後確定了小八角軍帽。軍服開始是仿照蘇聯紅軍的套頭樣式設計的,經學員試穿後感到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就又改成開襟敞口。劉校長看到頭戴小八角軍帽、身穿新式軍裝的學員後感到十分滿意,當即決定給全校學員每人做一套。當時正值三次反「圍剿」勝利之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已宣告成立,紅軍的後勤供應條件也有所改善。學員們很快就穿上了新式的統一軍裝。不久,中央蘇區各部隊都紛紛效仿紅軍學校,穿上了這種式樣的軍裝。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統一的軍裝。這套軍裝為八角帽(各部隊帽子的角大小有差異,如:紅四方面軍的帽子就是大八角),灰色中山裝(部分部隊是青色或藍色),佩戴紅領章、紅五角星帽徽,打綁腿,穿布鞋或草鞋。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軍裝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12日,又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1938年初,在南方堅持了3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至此,全部紅軍都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隊列後,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志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國民黨政府象徵性地發給軍服、薪餉和槍械、彈葯,八路軍、新四軍改穿國民革命軍軍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並佩戴部隊番號臂章。八路軍軍服為土黃色中山裝,新四軍為灰色中山裝,軍帽為直筒加帽圍的圓頂帽,八路軍左臂佩戴「八路」、新四軍左臂佩戴「N4A」臂章。

皖南事變後,我黨從抗戰大局出發,豁達大度,仍保持了與國民黨的統戰關系,新四軍也繼續佩戴國民革命軍帽徽。但由於國民黨不再發軍服,而新四軍部隊不斷發展壯大,於是新四軍部隊逐步不戴帽徽。另外,皖南事變後,國民黨當局也停止了對八路軍的各種供應。但因為當時八路軍還被國民黨當局承認,所以,根據統戰的需要,八路軍部隊仍佩戴國民革命軍帽徽。而新組建的部隊和新參軍的戰士,我軍不再發給國民革命軍的帽徽。因此,當時八路軍幹部戰士中,戴不戴國民革命軍帽徽並不統一。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軍裝

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新四軍與留在山東的八路軍部隊改編而成的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部隊不戴帽徽。由各解放區抽調部隊進軍東北而組成的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四野戰軍前身),也不戴帽徽。其餘部隊中,有國民革命軍帽徽的,戴不反對,不戴也無妨。而確定全部摘掉國民革命軍帽徽的時間是1946年11月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到1947年3月中共代表團全部撤離南京期間。

解放戰爭後期,我軍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顏色有土黃色和灰色兩種,胸前佩戴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個黑字的白底紅邊胸章,帽子改為有一個小帽檐的解放帽,佩戴「八一」銅質紅五角星帽徽。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由原來的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由此,中國軍隊的軍服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先後經歷了多次改革,其中變化較大的有6次:

一、1950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統一了全軍的軍服制式和供給標准,樣式分為幹部、戰士、男女服幾種。單衣,幹部為開襟式,戰士為套頭式。女軍人為連衣裙,均戴大檐帽。用料為棉平紋布。顏色:陸軍為綠色,海軍單衣為上白下藍色、棉衣為藍色,空軍為上綠下藍色。統一佩戴「八一」五星帽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

二、1955年實行軍銜制時,參照蘇軍服裝樣式,對全軍軍服進行了全面改革。全軍軍官和士兵配發常服,校以上軍官配發禮服。常服樣式,男軍官為立翻領四個挖袋,西式褲,夏季戴大檐帽(1958年加發解放帽),冬季戴栽絨帽。男士兵為立翻領兩個上挖袋,西式褲,夏季戴船形帽(1958年改戴解放帽),冬季戴栽絨帽。海軍士兵為披肩領套頭式,褲子旁開口。女軍人夏服為小翻領兩個挖袋,戴無檐軟帽。

顏色:陸軍為棕綠色,海軍夏服為上白下藍色、冬服為藏藍色,空軍為上棕綠色下藏藍色。軍官佩戴肩領章,士兵佩戴領章,官兵均佩戴各軍兵種符號和圓形「八一」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裝帶。校以上軍官為毛料,尉官為斜紋布,士兵為平布。

60年代初期,針對冬季只有棉衣,夏季只有單衣,脫了棉衣換單衣,不利隨氣候調節的問題進行了改進。在小改變制式的原則下,對冬服的結構配套進行了改革。用罩衣、緊身棉衣、絨衣和襯褲取代了老式棉衣,並普遍配發了大衣,較好地解決了服裝換季問題,提高了軍服的實用性及衛生性能。

三、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制,全軍官兵一律改為配戴紅五星帽徽、紅領章,戴解放帽,海軍軍服樣式與陸軍、空軍相同,顏色為灰色。

1968年,全軍軍服就化纖材料用於軍服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與試驗。從1971年開始,逐步將單衣、罩衣和大衣用料改為滌棉混紡織物,提高了軍服的質量。

四、1985年,全軍換發了「八五」式服裝,與原來服裝相比,主要變化是:幹部、戰士配發了制式襯衣、大檐帽,圓形「八一」五星帽徽和各軍種的肩領章。冬服、夏季、大衣,軍以上幹部改用純毛料製作,師團幹部改用混紡毛料製作。

五、1988年,實行新的軍銜制度,全軍換發87式軍服。

87式軍裝,官兵夏常服、女軍人冬常服都由立領改為開領,士兵常服由兩個口袋改為4個口袋,官兵著夏常服時配襯衣扎領帶。作訓服、迷彩服樣式新穎,有時代感。大衣、襯衣、軍帽、軍鞋等也作了相應改進,都有較大創新。尉官常服、士官夏常服用料由滌棉布改為混紡毛料。軍官的硬肩章、官兵的軟肩章,其樣式均威嚴、莊重、大方,銜級標志清晰,區分明顯。軍種符號設計簡明新穎,便於區分,綴釘也較方便。大帽徽加設松枝葉和天安門圖案,象徵明顯,寓意深刻。文職幹部的肩章、符號,軍官禮服的領花,大檐帽的飾帶等,都與87式軍裝相匹配。

1994年,軍服著裝實行區分種類統一編號,夏常服裝分三種(後改為五種),冬常服著裝分四種,作訓服著裝分四種。

六、新一代軍服。從1993年開始,我軍開始研製新一代軍服。

(1)1997年5月1日,駐港部隊試穿新一代軍服——97式軍服。

97式軍服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軍服的基本顏色體系。

由駐港部隊試穿的97式軍服,主要設置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4個系列。具體又分為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絨)衣、大衣、作訓服、體能訓練服及其配套的軍鞋(靴)和服飾等9個部分。

在穿著97式新軍服時,軍官仍配戴87式肩章(即現行的軍官軍銜標志不變),但士官、士兵的肩章則有所變化,增加了硬肩章。士兵硬肩章為寶劍頭式,上綴銀白色V型金屬杠,士官V型金屬杠上加紅色標塊。

此外,新一代軍服還增加了軍種胸標、綬帶、姓名牌等服飾。軍種胸標和姓名牌均為金屬製品。其中陸軍胸標圖案中間為盾牌和長城,五角星鑲嵌在盾牌之中,以橄欖葉環繞在盾牌和長城周圍;海軍胸標圖案中間為五角星和鐵錨,下面是艦艇行駛的海浪;空軍胸標圖案中間為五角星和盾牌;左、右為雄鷹翅膀。

(2)2000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官兵開始裝備新式夏服。

這次換裝主要包括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99式軍官短袖茄克襯衣和貝雷帽。

陸、海、空三軍襯衣面料科技含量很高,顏色為各軍種的基本色,體現了三軍特色,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為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

99式襯衣款式採取了束腰式、茄克式、開關領等設計,增設了胸袋明襇,主要縫制部位還使用了雙明線。99式襯衣在87式軍服號型的基礎上吸取了國家服裝號型標准(GB1335)的優點,增設了人體控制部位的尺寸數值,該號型標准設5個號,每個號設5個型。

我軍此次的貝雷帽分陸、海、空三種,為國際通用式樣。陸軍為深棕綠色,海軍為深藏青色,空軍為深蔚藍色,分別綴釘陸、海、空軍的電腦提花布質帽徽,用料為進口澳毛。

(3)2004年12月,全軍士兵換發改進面料後的新式冬常服。

新式冬常服在保持87式常服樣式的情況下,重點改進了服裝面料,使用加厚仿毛嗶嘰。主要特點是毛感強,抗皺保型,可水洗,幹得快,穿著挺括,舒適。

(4)2005年「五一」全軍士兵正式換裝04式士兵夏常服。

新式夏常服由過去的3型系列改為5型系列,面料由的確良改為「多重多異復合化纖長絲織物」,外觀、質感與毛料無異,保暖性、防風性、透氣性都達到毛料的指標,而且有很好的抗皺保型性,抗靜電,可水洗,易干,耐磨。樣式與87式常服相同,但服裝板型有一定改進,腰身比較明顯。

(5)2005年12月,空軍正式啟用新式軍裝。

05式空軍常服由上棕綠、下藏青統一改為藍灰色。

⑵ 八路軍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扣子,紅軍的帽子上是紅星

基本信息:

早期八路軍、新四軍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換帽徽(原紅軍純紅五星布制帽徽)時,由於戴上了昔日「敵人」的象徵,兩支軍隊均發生過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離部隊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國共合作協議,由南京(重慶)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於發生了皖南事變,引起新四軍全軍極大憤怒,新四軍殘部和重建後的新四軍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

與之不同,八路軍由於1940年後兵員大幅擴充,遠遠超過3個師的協議規模,加上國共合作時好時壞,無法獲得國統區工業部門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琺琅帽徽,越來越多的官兵軍帽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僅有兩粒仿德國山地帽式紐扣,這並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實上,1940年後的八路軍軍人是否佩戴帽徽相當自由,無任何規定或推薦,亦不納入班兵風紀考評,有的軍人將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國共破裂的1948年。

(2)紅軍的帽子是誰設計的擴展閱讀

八路軍:

八路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隸屬國民革命軍戰斗序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同意設立總指揮部。

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

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八路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部改為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但由於八路軍的稱號已經在各級部隊中廣泛傳播,且八路軍內部對此叫法已成習慣,因此,在一定的范圍內仍沿用八路軍番號,人民群眾亦習慣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在非正式場合,八路軍這個稱號一直沿用。因此八路軍的稱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戰爭後期。

⑶ 紅軍服裝的設計師及設計過程是怎樣的

紅軍服裝,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整個紅軍部隊的統一的軍裝。這套軍裝是在紅軍學校成立後,劉伯承擔任校長之初產生的,時間是1931年底或1932年初,設計者是當時任紅軍學校俱樂部主任的趙品三。

紅軍學校成立之初,學員來自紅軍各部隊。由於紅軍尚無統一的軍裝,因此學員的著裝也是五花八門的。有穿過去的白軍軍裝的,有穿普通百姓裝的,有穿工人裝的,也有穿早期紅軍服的,甚至還有人穿上了打土豪時搞來的女上裝。

因此,隊列顯得很不整齊。劉伯承到任後注意到這一點,他了解到俱樂部主任趙品三善書畫,精工藝,就指示他為紅軍學校學員設計一套校服,以統一全校的著裝,並吩咐總務科長楊至成從物資上給予保障。

趙品三經過精心構思,反復繪制草圖,決定軍帽採用八角,以表明紅軍是擁戴列寧的工農群眾的武裝。不過他認為大八角與中國人的身材不相稱,幾經琢磨,最後確定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小八角軍帽。

軍服的樣子,開始是仿照蘇聯紅軍的樣式,設計成緊口套頭,然後將裁好的衣服樣子交給楊至成,由楊至成找裁縫先做了幾套樣服由學員試穿。試穿感到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就又改成開襟敞口,然後請劉伯承前來審定。劉校長看到頭戴小八角軍帽、身穿新式軍裝的學員後感到十分滿意,當即決定就按這個樣子給全校學員每人做一套。

當時正值三次反圍剿勝利之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已宣告成立,紅軍的後勤供應條件也有所改善。學員們很快就穿上了新式的統一軍裝。紅軍學校當時是中央蘇區的文化中心,紅軍學校學員整齊威武的隊列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不久,中央蘇區各部隊都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這種式樣的軍裝。從此,紅軍就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統一的軍裝。

⑷ 綜合實踐探究紅軍帽的意義及製作過程

摘要 親~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

⑸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的標志

決裂舊時代的服飾
人民軍隊在成立之初,並沒有自己的軍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起義部隊大多數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為和舊軍隊區別開來,起義部隊官兵每人系一條紅領巾。同年的秋收起義中,由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安源路礦工人,平江、瀏陽農民義勇軍組成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穿著各式服裝,但都佩戴著紅布袖章。紅領巾、紅袖章,代表著與舊時代的決裂,象徵紅色的軍隊。
創造新歷史紅軍的象徵
中國工農紅軍初期的服裝主要靠自製或從敵人手中繳獲而解決,沒有統一的樣式。紅軍製作軍服的材料來源:一是從城裡買來;二是把打土豪沒收來的衣服和布料加以改裝。
紅軍軍裝和小八角帽的設計者是山西省榆次市西赫村人趙品三,他是榆次最早的黨員之一。第3次反「圍剿」後,趙品三調到中央紅軍學校任俱樂部主任,時任中革軍委總參謀長、瑞金衛戍區司令、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的劉伯承,有感於紅校學員著裝的雜亂,把設計軍服的任務交給了他。趙品三開始時仿照蘇聯紅軍軍服樣式設計,上衣是緊口套頭的,很不適合南方的氣候。後改為開襟敞口的,並綴上紅領章,軍帽用適合中國人臉型的「小八角」式列寧帽,帽中央綴一顆紅五角星。趙品三設計的軍服,得到了劉伯承的認可,並隨之普及開來。
抗日精忠情 臂章標身份
抗戰全面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服裝、標志基本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卻清楚地標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軍佩戴「八路」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N4A」的臂章。八路軍的軍服顏色多為黃綠色,新四軍多為灰色。幹部與戰士的衣服樣式僅在口袋上稍有區別。八路軍、新四軍軍服服裝基本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軍軍裝多為黃綠色,新四軍一般為灰色(現代影視作品中經常誤將兩支軍隊的軍裝都做成灰色),臂章上清楚地標明了自己的身份,又因八路軍兵員大幅擴充,部分官兵軍帽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僅有兩粒紐扣,這並非政治原因所致。
戰略反攻後首統服樣式
在解放戰爭後期,軍需工廠已粗具規模,為全軍統一服裝樣式、統一生產、統一供應提供了物質條件。1948年12月,軍委後勤部召開全軍後勤會議,將軍服確定為黃綠色棉平布中山裝,標志符號由臂章改為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黑字白底紅邊的布胸章,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服裝樣式和色彩。1949年10月參加開國典禮閱兵式的部隊,穿的就是這種軍服。

⑹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扣子,到底是干什麼用的

首先,八路軍帽子上的這兩顆扣子並不是普通的「裝飾品」。在國共合作後被改編前,八路軍也屬於紅軍的主力部隊,帽子上都別有一顆「紅星」帽徽。而國共合作時期,由於八路軍的軍服由國民黨軍方提供,自然帽子的形狀也就和國民黨軍隊使用的帽子一樣了,改成了「青天白日」帽子的形狀。為了與國民黨軍隊的軍服區分開,同時也因為拿不到「晴天白日」徽章的原因,八路軍用兩顆扣子取代了國民黨的黨徽。
其實八路軍戴的這種帽子是國民黨軍方仿造德國軍帽的設計製作的。這兩顆扣子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護布,這種帽子的護布一左一右被扣在帽子上,形狀像兩只「耳朵」,只要解開扣子就可以放下護布,冬天有防寒保暖的作用,而夏天則能夠阻擋蚊蟲。對於軍人來說這種帽子是非常實用的護具,對於需要長期執行潛伏的士兵來說能夠阻擋蚊蟲,從而 防止蚊蟲叮咬帶來不良狀態。而在沙塵天氣中也能保護耳道不進沙子,非常實用。

⑺ 紅軍八角帽由來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
關於紅軍八角帽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較廣的至少有四種。
第一種說法,前面提到過,l929年3月,紅四軍打下長汀後。趕制了4000套新軍裝,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第二種說法,是尹德明設計的。尹德明,l909年7月7日出生於湖南茶陵縣火田鄉麻芙村。只上過半年學,9歲起跟叔叔學裁縫。3年後出師,憑著超群的手藝獲得「尹一剪」的名號。1929年,尹德明跟隨毛上了井岡山,編入譚余保(當時湘贛游擊隊司令員)的游擊隊。那時游擊戰士們沒有統一的著裝,戴的是「老帽」(即當時的學生帽)。1930年2月,當時的湘贛游擊隊司令員譚余保專門召開軍容整肅會議,主要精神就是怎樣讓隊伍成為「正規軍」,並將製作標志性制服的任務交給了尹德明。3天內,尹德明從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當地有八角樓等得到啟發,很快裁出第一頂紅軍八角帽。譚余保拿著帽子愛不釋手,連聲稱:「棒!棒!真棒!」兩個月後,全縣兩千多名戰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內,中國工農革命軍全部戴上他設計的八角帽。被通報表揚的「尹一剪」當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尹德明還先後擔任新四軍軍需科長兼服裝廠廠長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尹德明帶著妻子回到家鄉,積極參加生產和建設,曾被評為生產標兵。「打了無數次仗,立了那麼多功,可我始終認為做出第一頂八角帽和管理服裝廠是我一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尹德明自豪地說。
第三種說法,是趙品三設計的。l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他到任後,看到在出操或集合時,從各部隊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五花八門,隊列很不整齊,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製作統一的校服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趙品三領命後,經仔細琢磨,覺得還是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比較好,衣服採用套頭緊口。帽子嘛,考慮布瓊尼式的軍帽不適合我國南方氣候,其他軍帽多是白軍的,不便參照。部分學員戴的那種大八角帽帽型太大,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他考慮來考慮去,畫了許多張草圖,覺得還是要採用八角式,以示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不過將帽型大大縮小,改變成小八角,這樣看起來與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比較般配。他還找來負責總務的楊至誠給提提意見,楊至誠看了草圖後也贊成小八角這種。於是,楊至誠買來布料,趙品三剪裁成型。帽子由趙品三自己手工縫制,頂上綴上一顆紅五星。衣料叫裁縫依樣製作,取回後趙品三在領子上縫上兩只紅領章,這也是參照蘇聯紅軍的樣式。衣服制好後,找來學員試穿,穿後覺得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於是就又改成開襟敞口。做了幾套讓學員穿上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劉伯承看後非常滿意,立即指示楊至誠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員、學員每人做一套。
紅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整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這么多種說法,到底以哪個為准?可以肯定地說,八角帽列寧確實戴過。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戴過,這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八角帽不是紅軍首創,應該是借鑒或仿製的;也不完全是哪一個人設計的。1929年紅四軍的八角帽和l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趙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麼說,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呢?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一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

⑻ 紅軍帽為什麼是八個角,有什麼寓意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也是紅軍軍裝佩飾最顯眼的部分之一。關於紅軍八角帽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較廣的至少有四種。
第一種說法,前面提到過,1929年3月,紅四軍打下長汀後。趕制了4000套新軍裝,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第二種說法,是尹德明設計的。尹德明,1909年7月7日出生於湖南茶陵縣火田鄉麻芙村,只上過半年學,9歲起跟叔叔學裁縫。 3年後出師,憑著超群的手藝獲得「尹一剪」的名號。 1929年,尹德明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編入譚余保(當時湘贛游擊隊司令員)的游擊隊。那時游擊戰士們沒有統一的著裝,戴的是「老帽」(即當時的學生帽)。 1930年2月,當時的湘贛游擊隊司令員譚余保專門召開軍容整肅會議,主要精神就是怎樣讓隊伍成為 「正規軍」,並將製作標志性制服的任務交給了尹德明。 3天內,尹德明從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當地有八角樓等得到啟發,很快裁出第一頂紅軍八角帽。譚余保拿著帽子愛不釋手,連聲稱:「棒!棒!真棒! 」兩個月後,全縣兩千多名戰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內,中國工農革命軍全部戴上他設計的八角帽。
第三種說法,是趙品三設計的。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 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他到任後,看到在出操或集合時,從各部隊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五花八門,隊列很不整齊,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製作統一的校服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
趙品三領命後,經仔細琢磨,覺得還是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比較好,衣服採用套頭緊口。帽子嘛,考慮布瓊尼式的軍帽不適合我國南方氣候,其他軍帽多是白軍的,不便參照。部分學員戴的那種大八角帽帽型太大,不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他考慮來考慮去,畫了許多張草圖,覺得還是要採用八角式,以示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不過將帽型大大縮小,改變成小八角,這樣看起來與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比較般配。衣服制好後,找來學員試穿,穿後覺得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於是就又改成開襟敞口。最後,做了幾套讓學員穿上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劉伯承看後非常滿意,立即指示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員、學員每人做一套。紅軍學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振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這么多種說法,到底以哪個為准?可以肯定地說,八角帽列寧確實戴過。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戴過,這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八角帽不是紅軍首創,應該是借鑒或仿製的,也不完全是哪一個人設計的。 1929年紅四軍的八角帽和1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趙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麼說,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呢?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二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

⑼ 紅軍帽是三角帽還是八角帽

是八角帽。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也是紅軍軍裝佩飾最顯眼的部分之一。

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振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歷史由來:

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

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二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八角帽

⑽ 紅軍的帽子上有幾顆紅角星

紅軍的帽子上有1顆紅角星,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也是紅軍軍裝佩飾最顯眼的部分之一。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
紅色五角星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俄國內戰,設計者不明。有關紅色五角星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是當時俄國軍官為了區分莫斯科的駐軍和從德國和奧地利前線回到俄國的士兵,就要每一個駐軍的士兵在帽子上戴上一顆五角星。後來這些部隊加入了蘇聯紅軍,於是就把五角星塗上了代表社會主義的紅色,這就是紅色五角星的起源。另一個說法是指紅色五角星起源列夫·托洛茨基和克雷連科的相遇,當時克雷連科戴著一個象徵世界語的綠色五角星。當托洛茨基得知綠色五角星的五隻角分別代表著五大洲,便產生了以紅色五角星作為共產主義的標志的念頭。

與紅軍的帽子是誰設計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士羽絨服哪個品牌的好看 瀏覽:493
李紅襯衫制服 瀏覽:557
店裡褲子賣不出去有什麼點子 瀏覽:724
墨綠和藍色羽絨服哪個顏色好看 瀏覽:408
軍綠色棉衣配什麼包 瀏覽:436
個子高肩寬外套好看圖片 瀏覽:504
小班語言兒歌織衣教案 瀏覽:985
褲子襪子屬於什麼類 瀏覽:626
呢大衣如何搭配褲子 瀏覽:851
工裝配什麼褲子男生 瀏覽:435
套頭夾克外面搭配什麼 瀏覽:513
體育中心睡衣店商鋪出租信息 瀏覽:674
森馬男裝羽絨服短款 瀏覽:348
裙子衣服搭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440
男士t恤長袖圓領 瀏覽:901
黃衛衣配什麼打底衫 瀏覽:284
秋冬外套上衣這么選尺碼 瀏覽:23
山上植物扎褲子 瀏覽:343
男士春季風衣搭配圖片 瀏覽:709
摩托皮帶怎麼調松緊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