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威風鼓服裝帽子

威風鼓服裝帽子

發布時間:2022-06-26 19:29:11

Ⅰ 關於霍州威風鑼鼓的文章

威風鑼鼓
1988年以來,山西的威風鑼鼓從農運會到亞運會,從省城的民間藝術節到天安門廣場的四十周年大慶,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間藝術的威風,譽享全國,聲聞世界。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相傳,公元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進退有序,取得了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這種鑼鼓的特色就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

第一,音響威風。看威風鑼鼓,在未見其形時,早聞其聲廠,而且如雷貫耳,非同凡響。其實它所使用的樂器很單純,只有鼓、鑼、鐃、鈸四件。傳統配置比例是鼓2鑼8鐃4鈸2。現在人數擴大,多到四、五百人,加大了鼓和鑼的比例,使音響更加突出。演奏方法是鼓指揮,鑼主奏,鐃和鈸分成兩個聲部,交替對奏。樂句處理多以「句句雙」出現。上百面鼓,幾百面鑼,成百付鐃鈸,共鳴齊奏,音響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李世民領兵征戰的威風。由於節奏變化多樣,有2/4 3/4 4/4, 還有 3/8 5/8出現,因而呈現多種色彩,讓人感覺到趣味無窮,宏亮而不單調,剛勁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風。威風鑼鼓的曲牌,既獨立成章,又聯綴成套。其多段體套曲一般分「帽頭」「主體」「收尾」三個部份。曲式、句式、節奏多為行進式;曲牌名稱亦大多從軍事而來:「單刀赴會」、「三戰呂布」、「四面埋伏」、「五馬破曹」、「六齣祁山」、「七擒孟獲」等,演奏多從「擂鼓」開始,起伏相間,張弛結合,但又不離氣勢雄宏的主題,造成一種刀光劍影,兵刃相交的戰場意境。

第三,場面威風。威風鑼鼓的演奏多到幾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裝束,擺開一個接一個的戰陣,前後進退,左右開合;一忽而風卷殘雲,一忽而雨打枯葉;分開的象八卦,雲集陰陽雙合。那場面實在驚人,也著實感人。

第四,舞姿威風,隊員在表演時,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沖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鐃鈸手有「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里也變成刀槍劍,演奏員已成為將尉卒,威武雄壯,一股殺氣,「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鐃花」,加之棰腕上的綵帶裝飾,整個場面又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悅目舒暢之感,「武」又成了「舞」。

Ⅱ 微風鼓舞有哪些

鼓舞在陝西民間舞蹈中流傳最廣,形式最多,計40多種。略陽羊皮鼓,華陰背花鼓,寧強羊角鼓,山大鼓,八仙鼓,老鼓,合陽撂鼓,合陽上鑼鼓,十面鑼鼓,洛川蹩鼓,神社鼓,有反映慶典的牛拉鼓,韓城百面鑼鼓,勉縣對鼓,靖邊踢鼓,宜川胸鼓,洛川花鼓,臨潼牛拉蹩鼓,黃陵抬鼓。
威風鼓屬於中國傳統打擊樂器,作為威風鑼鼓舞蹈中廣泛使用的一種主要樂器,鼓身高27CM,鼓面直徑55CN。70年代之前的威風鼓面是用黃牛皮製成,近些年由於黃牛皮的緊缺,大部分威風鼓都使用水牛皮製作。鼓箱一般由桐木,柳木,椿木,製作而成,其質量桐木最差,椿木最好。鼓身中部有鼓環四個,其兩個鼓環之間距離為25CM--27CM,兩對鼓環成對角。其鼓環作用是用來系鼓帶子,鼓帶子需250CM長80CM寬,用來挎在表演者左肩進行表演。

Ⅲ 晉南威風鑼鼓的代表人物

楊迎棋,是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威風鑼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對威風鑼鼓的主要貢獻是搜集並整理相關的資料,由他創作的威風鑼鼓曲牌《農家樂》曾獲創作獎,並第一次將臨汾地區的鑼鼓歸類統稱為「威風鑼鼓」。1987年和臨汾地區電視台合作編創的短片《天下第一鼓》,曾在山西電視台評為二等獎;1988主編了臨汾地區民間器樂曲選《威風鑼鼓音樂》;1991年參與編寫出版的《山西民俗》、《山西民間藝術》,1999與賈紅躍和崔義生編寫出版了《怎樣敲威風鑼鼓》一書,為廣大鑼鼓愛好者,提供了具體的、實用性強和通俗易懂的教材。他先後發表著作有:《威風鑼鼓真威風鏗鏘有力激人心》、《鏗鏘有力振奮人心——臨汾地區鑼鼓表演側記》、《別開生面的威風鑼鼓》、《威風鑼鼓的演變》等。
王振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威風鑼鼓代表性傳承人,是威風鑼鼓傳承中極為重要的一位學者,他曾任臨汾地區文化局副局長,並一直擔任鑼鼓協會會長。對威風鑼鼓的良好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著作有《威風鑼鼓》是最早介紹威風鑼鼓的書籍;《威風鑼鼓的發展》一書重點介紹了改革開放以後的三十年裡威風鑼鼓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對其收集的重要信息做了整理。《威風鑼鼓的保護》主編出版《臨汾民間藝術叢書》、《鑼鼓藝術研究論文集》等10多部。
單紅龍,其重要著作是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山西威風鑼鼓研究》,文中主要從音樂社會構成、物質構成、形態構成三方面做了論述,並在最後一章里將其之前對近20個村莊考察的內容做了詳細的報告,包括收集了許多即將失傳的珍貴鼓譜,特別是對威風鑼鼓民間鑼鼓符號譜手抄本的收集和整理,成為此書中的點睛之筆,並進一步推進了威風鑼鼓的傳承發展。
張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一,對威風鑼鼓的貢獻除了編排和收集鼓譜外,主要體現在創作方面,創作有《隆鑫魂》、《雲維歡歌》、《沂蒙頌》、《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黃河魂》等,笛子與鼓的曲牌《堯鄉敘事曲》,由其參與創作的《丁陶鼉鼓》還獲得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2005年參與演奏的《黃河雄風》獲得了民間藝術最高獎項「山花獎」。2008年創辦了臨汾市堯都區舞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有效的為威風鑼鼓打造了一套包括曲牌挖掘整理、表演編排、曲牌創新為一整個體系的傳承方式。2010年應洛斯拉格斯大學的邀請赴南美洲智利進行「威風鑼鼓」的教學,從而使「威風鑼鼓」第一次傳播到了國外。

Ⅳ 濟南濼口服裝批發市場有賣威風鑼鼓服裝的嗎

威風鑼鼓服裝?是指類似表演穿的衣服嗎?如果是建議你去山師,山師正門對面那裡有個和聲書店,你進去問一下她就會告訴你租衣服的地點,各種表演服都有,價格便宜可定做。還有就是在山師正門東差不多200米左右文化東路路北有個商店,你進去就能看到租衣服的了,也賣,也定做,別看店小東西很全,價格也便宜。還有就是泉城路芙容街裡面有個海佑戲劇服裝廠,裡面這樣衣服也很多也可定做。

Ⅳ 威風鑼鼓的器樂種類

不論什麼劇種,戲曲鑼鼓都不外乎鑼、鈸和鼓這兩大類。其中,因各類樂器的形狀、型制與製做、使用上的不同,而又有許多品種。鑼鈸類有:鉦鑼、篩鑼、大鑼、小鑼(手鑼)、馬鑼、鏜鑼、雲鑼;大鐃、鈸、大鈸、水鈸、齊鈸、鑔鈸、小鈸、鉸子、碰鍾等。鼓類有:單皮鼓(班鼓)、懷鼓、堂鼓(唐鼓)、大鼓、盆鼓等。作為打拍子用的尚有檀板、梆子、木魚等。每種樂器以其音調高低寬窄的不同,又有著許多品種及其名稱。

Ⅵ 威風鼓釵教學篇怎樣打威風鼓釵

敲鼓,不論什麼音符,都是右手打強拍,左手打弱拍。如四分音符,|X   X|(俗稱一點子)如用單棰,即右手打,如用雙棰,左右手同時打;八分音符|XX XX|(俗稱二點子),則右手先後均勻地各打一下;前八後十六分音符|XXX  XXX|(俗稱三點子),則右手手連續打二下,左手打一下;前十六後八分音符|XXX  XXX|(也稱三點子)則右左手各打下後,右手再打一下;再如十六分音符,|XXXX  XXXX|(俗稱四點子),即在一拍時間里,右左手均勻地交替各打兩下,而陰陽鼓則不完全相同,一般情況下按照大鼓的要求去打就可以,而遇到鈸鑼交錯節奏緊湊的地方,就得左手壓過右手去打

Ⅶ 威風鑼鼓介紹詞

晉南威風鑼鼓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威風鑼鼓作為民間鑼鼓藝術的一個品類,在臨汾市不僅有 威風鑼鼓
長遠的歷史淵源,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俗稱「傢伙」,主要分布在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浮山等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威風鑼鼓汲取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使自身漸趨完美。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由於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常見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亂如麻》、《風攪雪》、《銀扭絲》、《倒垂簾》等。威風鑼鼓是由鑼、鼓、鐃、鑔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打擊樂藝術形式,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威風鑼鼓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北方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學、歷史學、社會學、美學的研究中,威風鑼鼓都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Ⅷ 山西的《威風鑼鼓》有哪些表演特色

《威風鑼鼓》主要流行在晉南的洪洞、霍州、臨汾、浮山、襄汾、河津等地。最早表演人數一般為30人,分工是4人挎扁鼓,3人拍鐃,4人擊鈸,1人敲小斗鑼,18人敲鑼鼓,表演時可原地、可行進,姿勢變換靈活。

後來人們逐漸擴大陣容,由30人發展為百餘人,重大節日還專門組織幾百人的大型表演。參加人員除青壯年外,還有老年和少年。

表演時演奏者身著民族服裝,或黑色武士服,跨開雙腿,挺起胸膛,彷彿有使不完的力量,氣勢磅礴,威武雄壯,擂出了黃河的「威風」。

其曲牌也根據需要不斷變換翻新,有以花草命名的,如《刺帶花》、《亂插花》等;有模擬自然音響的,如《風攪雪》、《七虎下山》、《獅子滾綉球》等;有以鼓點和曲牌順序取名的,如《一點子》、《五點子》、《七點子》、《七排》、《十三排》等,還有借歷史故事命名的,如《單刀赴會》、《六齣祁山》、《七擒孟獲》、《金沙灘》等。

威風鑼鼓

Ⅸ 威風鑼鼓在現代和古代的作用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威風鑼鼓都起到了活躍氣氛的作用。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以三縣交接的下團柏村為中心的漢族民俗文化藝術,作為一種漢族傳統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
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據傳,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Ⅹ 晉南威風鑼鼓的歷史淵源

威風鑼鼓演奏始於堯、舜時代,帝堯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舜作妻子,從二女便以夫舜所在萬安村為婆家,以父堯所在羊獬村為娘家。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時,萬安村部落民敲鑼打鼓送行,羊獬村部落民敲鑼打鼓迎接。這種儀式經過數千年流傳,演變成今天的威風鑼鼓。在臨汾地區,大的村子幾乎都有威風鑼鼓隊,大的鑼鼓隊多達上百人。
晉南威風鑼鼓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威風鑼鼓作為漢族鑼鼓藝術的一個品類,在臨汾市不僅有長遠的歷史淵源,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俗稱「傢伙」,發源地是汾霍洪三縣交界的下團柏村,主要分布在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汾西等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威風鑼鼓汲取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使自身漸趨完美。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由於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 新中國成立後,威風鑼鼓有了很大發展,演奏人數增加到數十人甚至數百人,樂器配置仍是鑼最多,鼓次之,鈸又次之,鐃最少,大體為14、8、6、4之比例。演奏形式基本是鑼與鐃、鈸的相互交替,鼓從中起聯結作用。表演時,演奏隊伍列成方陣、圓陣或梅花陣等圖形,鼓手身挎扁鼓,兩只鼓槌頭上嵌紅綜,在擊鉸的空隙可使出「單挽花」、「雙挽花」、「交替挽花」和「拋鼓槌」的絕技。鑼手則緊握中間和兩頭均嵌有紅綜毛的木槌,繞槌或拋槌擊鑼。到高潮時,拍鈸者便將鈸舉過頭項,相擊後翻腕45度,再擊再翻腕,使鈸不停轉動。鈸碗後所飾紅、黃綢布不斷飄飛,與嵌紅纓的鑼槌、鼓槌緊相呼應,甚為壯觀。所穿服裝不追求細小裝飾,而注重大片色彩,以形成總體隊伍的塊狀組合。
1988年霍縣(今霍州市)300人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為首屆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進行了精彩表演。
1989年臨汾地區的威風鑼鼓隊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國慶40周年文藝表演——中央電視台組織的大型文藝節目《我愛你,中國》的拍攝。
1990年由410人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運動會開幕式上首先登場獻藝。它陣容宏偉,隊列整齊,成風凜凜,氣勢磅礴,展示了中華兒女頂天立地、威武雄壯、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民族性格。

與威風鼓服裝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真絲女裝中袖襯衣 瀏覽:892
校服怎麼搭衣服好看圖片 瀏覽:663
寬松黑色褲子搭配什麼外套好看嗎 瀏覽:173
帶帽皮風衣搭配衣服 瀏覽:391
范思哲皮帶如何查詢正品 瀏覽:780
帶來一些帽子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200
丹尼愛特品牌專櫃女裝拿貨 瀏覽:118
褲子的襠深是什麼意思 瀏覽:875
春季女裝如何穿出瀟灑的感覺 瀏覽:929
翻領中老年羽絨外套 瀏覽:372
匯聚國內暢銷中山裝男裝品牌 瀏覽:52
keep馬甲線要練多久 瀏覽:13
樂山波司登羽絨服店 瀏覽:100
最火的提褲子舞 瀏覽:58
裙子褲搭配上衣圖 瀏覽:906
緊身短袖男配啥褲子好看 瀏覽:713
清代帽子頂怎麼拆卸 瀏覽:573
中老年女士短風衣圖片價格 瀏覽:119
女裝格子呢怎麼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118
燙中長發婦女旗袍圖片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