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歐洲第一帽子王

歐洲第一帽子王

發布時間:2022-06-25 02:35:24

Ⅰ 史歷史上哪些「鐵帽子王」被奪爵

奪爵的「鐵帽子王」很多:
1、禮親王系:2人被奪爵
巽親王 順治十六年降爵為貝勒。康熙四年薨。
禮親王昭槤,嘉慶十年,襲爵。嘉慶二十一年,坐陵辱大臣,濫用非刑,奪爵,圈禁。

2、鄭親王系:5人被奪爵
簡親王喇布:濟度二子,後追封革爵
簡親王雅爾江阿:後追封革爵
簡親王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後追封革爵。
鄭親王端華:烏爾恭阿子,襲親王位,後革爵。
鄭親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碩鄭親王,後革爵。

3、豫親王系:2人被奪爵
豫親王裕豐;修齡長子,乾隆五十二年襲豫親王。嘉慶十八年奪爵。
豫親王裕興;修齡次子,嘉慶十八年襲豫親王。後奪爵,幽禁。

4、庄親王系:2人被奪爵
庄親王奕鎛:綿課十三子。道光六年七月,襲庄親王。後降為郡王。道光十一年,復親王。道光十八年,削王爵,發配黑龍江。咸豐十年(1860年)卒。
庄親王載勛:奕仁次子。光緒元年襲庄親王。光緒二十七年,革爵,賜自盡。

5、 克勤郡王系:3人被奪爵
平郡王訥爾圖,1683襲爵,1687削爵。
平郡王訥爾蘇,納爾福之子,1701年襲平郡王,1726年削爵。
克勤郡王恆謹,雅朗阿之子,1795年襲克勤郡王,1799削爵。

6、 順承郡王系:3人被奪爵
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勒克德渾子,襲多羅順承郡王(後革爵)
多羅順承郡王布穆巴:勒爾錦四子,多羅順承郡王(後革爵)
和碩順承親王錫保:諾羅布子,和碩順承親王(後革爵)

Ⅱ 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否存在親王這個爵位

●親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國封建制度中,為王爵的第一等。
公侯伯子男為貴族稱號,而親王屬於王室成員。

中國封建制度中的親王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南朝梁、陳封爵有親王。隋煬帝定製,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為親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為親王。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

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王,其封地稱國,王璽稱「某國之寶」。爵號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滿語稱「hošo i cin wang」。

有關清朝親王的問題

1、清代親王的兒子可以被封為親王嗎?
清代親王的兒子可以被封為親王,但要有條件,無非就是軍功、其他讓皇帝賞識的東西。
清朝的王,叫「出將入相」,還可以做軍機大臣,做議政王,做攝政王。「遞降」: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
2、親王參與早朝嗎?
親王參與早朝。
清代的早朝,宮廷的專用詞稱「叫起」,是皇帝或垂簾聽政的皇太後召見軍機大臣、王公、滿漢大學士或六部堂官以及封疆大吏等傳達諭旨、聽候奏對、接受覲見等的最高形式。經常是在早晨7點至8點以後,大約用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左右。這在宮廷里是最隆重的事。
3、親王分為幾種?分別是幾品?
親王的種類比較復雜:
分滿族和非滿族,分鐵帽子王和非鐵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後期的成分還有所區別。
清代的爵位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皇族的爵級,分為親王、郁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計10級(其中鎮國公、輔國公又有「入八分」、「不入八分」之別,故又可計為12級)。二是皇族之外的爵級,由分為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以上各級又分為三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9級。
清代的皇族宗室爵位在清崇德元年定製為九等,順治六年,更定為十二等:
1.和碩親王。2.多羅郡王。3.多羅貝勒。4.固山貝子。5.奉恩鎮國公。6.奉恩輔國公。7.不入八分鎮國公。8.不入八分輔國公。9.鎮國將軍。10.輔國將軍。11.奉國將軍。12.奉恩將軍。
軍功民爵。這是專門為酬勞功臣勛舊,推恩外戚,褒獎陣亡。
努爾哈赤的時候,列有總兵、副將、參將等五等,皇太極天聰八年,加上公爵,更設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蘭章京、牛錄章京。順治元年,加上公、侯、伯,並且正式更定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為阿思尼哈番,扎蘭章京為阿達哈哈番,牛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增加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比照漢稱,更定精奇尼哈番為子爵,阿思尼哈番為男爵,阿達哈哈番為輕車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為騎都尉,拖沙喇哈番為雲騎尉。乾隆十六年,定製世襲七品為恩騎尉,這樣,正式確立了清代的世爵制度,分為九級二十七等,它們是:
公爵,分為一到三等,超品。
侯爵,分為一等侯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侯,超品。
伯爵,分為一等伯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伯,超品。
子爵,分為一等子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子,正一品。
男爵,分為一等男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男,正二品。
輕車都尉,分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騎都尉,分為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一到二等騎都尉,正四品。
雲騎尉,正五品。
恩騎尉,正七品。
一雲騎尉在清代俗稱「半個前程」。
4、親王的兒子可以再被封為親王(非郡王)么?
可以,但基本上還是要經歷郡王這個階段。破格提拔的也許有。
例如,清軍南下時,大將阿濟格、多鐸、豪格等都是努爾哈赤之子,故直接封為英親王、豫親王和蕭親王。博格是努爾哈赤之孫,故先封貝勒,再加封端重郡王,再進為端重親王。另一大將圖賴不是皇族,就只能封一等公。張勇是漢族,被封為一等侯。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曾封一等公,在四川鎮城市白蓮教起義的額勒登保和德楞泰都曾封三等公,名將常遇春曾封二等男。清末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國藩部曾封一等侯(清代的漢族文官無封公者,封侯者也以曾國藩為第一人),左宗棠曾一等伯,進二等侯,李鴻章也曾封一等伯。按清朝的官職制度。漢族是不能封王的,唯有清初時例外,就是原為明朝大將,後又降清,成為清朝大將的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清廷為了招誘更多的明將降清,特地破例封漢族將領為王,吳三桂為平西王、孔有德為恭順王(後改定南王)、尚可喜為智順王(後改定平南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後改靖南王),故而時人以藩王視之。(摘自《檔案大觀》)
有清一代,軍功世爵也不是都可以世襲的,只有少數滿洲世家才可以享受這個特殊待遇,像努爾哈赤的親密戰友額亦都、費英東、揚古利,猛將圖魯什、葉臣、阿山等,漢人最初除了佟家一族以外,包括很早歸順的八旗漢軍石廷柱等,此外連額駙李永芳都無緣。直到清軍入關後,一大批南明降將得以用民族利益換取了這個世爵,像田雄、許定國等人。「三藩之亂」起,康熙重用綠營將帥,張勇等「河西四將」得以晉封。雍正朝,為了緩和明朝遺老遺少的矛盾,雍正正式為朱元璋立嗣,選派朱之璉(正白旗漢軍)為朱元璋後裔,打掃明孝陵,晉封一等侯,世襲。張廷玉以宣力有年,謹慎勤勞,被雍正封為一等伯,這是漢人中在清代唯一不是以軍功封爵的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此人也是漢人中唯一一位得以不需要軍功就能夠配享太廟的大臣,這個榮譽連曾國藩等人都無緣得到,滿洲貴族能夠配享太廟的也只有15人而已)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漢人封爵的沒有,等到太平軍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以軍功封爵才又出現。

清朝的王不是這樣,叫「出將入相」,還可以做軍機大臣,做議政王,做攝政王,那明朝沒有,那麼清朝這么多的王,我算了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兒子是113個,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個辦法,叫做「遞降」,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為當時他考慮到大清王朝億萬斯年,要萬歲,一萬年,這一萬年,他這個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後,叫閑散宗室,就沒有爵位了,這是一般情況。有的例外,叫做世襲罔替,八個不降。這八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郎,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還有敬謹親王尼堪,還有兩個郡王,一個是克勤郡王岳託,還有一個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就是六個親王,兩個郡王當年開國的時候,他們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他們就是世襲罔替,就是親王有一個人繼承,還是親王,一直到清朝末年,始終是親王,這八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和郡王,俗稱「鐵帽子王」,這么來的。另外四個親王世襲罔替,一個是怡親王允祥,就是幫助雍正取得皇位那個,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這四個親王世襲罔替,所以清朝世襲罔替的王,前面是六個親王,兩個郡王,後面是四個親王,一共是12個王,世襲罔替,就是他們有一個兒子可以繼承親王,其他的不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繼承親王,只有一個。清朝有一個特點,就是只有宗室才可以做親王,宗室里頭做親王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看報紙登了一篇文章,說某一個人是慈禧的娘家的後裔,他一上班別人就說「親王駕到」,他下班要走,也喊一聲「親王再見」,這當然是玩笑話了,不可以,那拉氏也不能做王,也不能做親王。慈禧的父親惠征僅僅是個「承恩公」,公、侯、伯、子、男,那個「公」,慈禧的弟弟桂祥、照祥後來承襲一個「公」,所以清朝的王是很嚴格的,但是開國的時候例外,你比如說「三順王」: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那是開國時期,屬於例外,正常封王,就必須是宗室,「覺羅」都不可以。
清朝的王,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明朝特別是永樂之後,他對王有非常嚴格地限制,主要怕他們搞宮廷政變,奪權,清朝把這方面好的經驗,把這方面對他們有益的經驗也吸取了,但是清朝的王和明朝相比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外領兵,清朝王對外統兵,對內干政。清朝以攝政王開始,入關之後,多爾袞是攝政王,以攝政王告終,最後還是攝政王。清朝的親王做議政王,做攝政王,做大學士,做大將軍統兵,它意思是發揮滿洲宗室王的作用,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過於重用愛新覺羅的親王,沒有在愛新覺羅家族之外廣泛地搜集人才,重用人才,特別是後來清朝的軍機大臣,滿人比較多,這是清朝後來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的諸王管理得比較嚴格,太胡作非為,不能說沒有,比較少,規矩很大,舉一個例子,乾隆的時候,山西的巡撫叫喀寧阿,給一個王,過年上個奏摺表示祝賀,附帶了送的魚,數尾魚,就是幾條魚,到北京之後,不敢收,就報告了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對這個山西巡撫是大加申斥,就是幾條魚呀,就受到申斥,所以清朝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管教的應當說是比較嚴的。

清朝所有的親王名單

除了鐵帽子王外,其他王爵都要世代遞降到一定爵位才不再往下降。如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以此類推。
清朝所封的親王(追封的不算,只要是封過親王的,包括後來曾被革爵或降爵過的都。鐵帽子王下面另述)
敬謹親王尼堪(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第三子),成親王岳托(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長子)、安親王岳樂(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第四子)、端重親王博洛(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第三子)、英親王阿濟格(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皇太極第十一子)、裕親王福全(順治第二子,其子保泰、孫廣寧、廣祿相繼襲親王)、恭親王常寧(順治第五子)、純親王隆禧(順治第七子)、理親王允礽(康熙次子,其子弘晳曾襲親王)、誠親王允祉(康熙第三子)、雍親王胤禛(即雍正)、恆親王允祺(康熙第五子,弘日至襲親王)、淳親王允佑(康熙第七子,子弘襲親王)、廉親王允禩(康熙第八子)、履親王允祹(康熙十二子)、果親王允禮(康熙十七子)、諴親王允秘(康熙二十四子)、和親王弘晝(雍正第五子,子永璧襲親王)、榮親王永琪(乾隆第五子)質親王永瑢(乾隆第六子)、儀親王永璇(乾隆第八子)、成親王永瑆(乾隆十一子)、嘉親王永琰(乾隆十五子,即嘉慶)、慶親王永璘(乾隆十七子,其孫奕劻時爵晉為鐵帽子王)、定親王綿德(乾隆長子永璜次子)、敦親王綿愷(嘉慶第三子)、瑞親王綿忻(嘉慶第四子)、惠親王綿愉(嘉慶第五子)、敦親王奕諄(道光第五子)
禮親王系:承序:代善、滿達海、常阿岱、傑書、椿泰、崇安、巴爾圖、永恩、麟趾、全齡、世鐸、誠厚,歷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碩禮烈親王
滿達海:代善七子,和碩巽簡親王(改號,後追降為貝勒)
常阿岱:滿達海子,和碩巽親王(後降為貝勒)
傑書:代善孫,和碩康良親王(改號康)
椿泰:傑書子,和碩康悼親王
崇安:傑書子,椿泰弟,和碩康修親王
巴爾圖:傑書子,椿泰、崇安弟,和碩康簡親王
永恩:崇安子,和碩禮恭親王(復號禮)
昭槤:永恩子,和碩禮親王(後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碩禮親王
麟趾:永諲子,和碩禮安親王
錫春:麟趾子,追封和碩禮親王
全齡:錫春子,和碩禮和親王
世鐸:全齡子,和碩禮恪親王
誠厚:世鐸子,和碩禮敦親王
鄭親王系:承序:濟爾哈朗、濟度、德塞、喇布、雅布、雅爾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豐訥亨、積哈納、烏爾恭阿、端華、承志、慶至、凱泰、昭煦,歷十代二十六王
濟爾哈朗:顯祖孫,太祖三弟舒爾哈齊六子,和碩鄭獻親王
濟度:濟爾哈朗二子,和碩簡純親王(改號簡)
德塞:濟度三子,和碩簡惠親王
喇布:濟度二子,和碩簡親王(後追革爵)
雅布:濟度五子,和碩簡修親王
雅爾江阿:雅布長子,和碩簡親王(後革爵)
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碩簡親王(後革爵)
費揚武:濟爾哈朗八弟,追封和碩簡親王
傅喇塔:費揚武四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德沛:福存子,和碩簡儀親王
巴爾堪:濟爾哈朗四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巴賽:巴爾堪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奇阿通:巴賽子,和碩簡勤親王
豐訥亨:奇阿通長子,和碩簡恪親王
積哈納:豐訥亨子,和碩鄭恭親王(復號鄭)
烏爾恭阿:積哈納子,和碩鄭慎親王
端華:烏爾恭阿子,和碩鄭親王(後革爵)
經訥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伊豐額:經訥亨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西朗阿:伊豐額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碩鄭親王(後革爵)
松德:積哈納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慶至:松德子,和碩鄭順親王
凱泰:慶至子,和碩鄭恪親王
昭煦:凱泰子,和碩鄭親王
睿親王系:承序:多爾袞、多爾博、淳穎、寶恩、瑞恩、仁壽、德長、魁斌,歷十一代十二王
多爾袞:太祖十四子,和碩睿忠親王
多爾博:多鐸五子,出為多爾袞嗣,和碩睿親王(後削爵),追封
蘇爾發:多爾博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塞勒:蘇爾發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淳穎:如松子,出為多爾袞嗣,和碩睿恭親王
寶恩:淳穎子,和碩睿慎親王
瑞恩:淳穎子,寶恩弟,和碩睿勤親王
仁壽:瑞恩子,和碩睿僖親王
德長:仁壽子,和碩睿 親王
魁斌:德長子,和碩睿親王
豫親王系:承序:多鐸、多尼、鄂扎、董額、德昭、如松、修齡、裕豐、裕興、裕全、義道、本格、懋林,歷九代十七王
多鐸:太祖十五子,和碩豫通親王
多尼:多鐸長子,多羅信宣和郡王(改號信,原親王)
鄂扎:多尼子,多羅信郡王
董額:多鐸三子,多羅信郡王
德昭:鄂扎子,多羅信郡王
多爾博:多鐸五子,追封信郡王
蘇爾發:多爾博子,追封信郡王
塞勒:蘇爾發子,追封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如松:功宜布子,多羅信恪郡王
修齡:德昭子,和碩豫良親王(復號、爵)
裕豐:修齡子,和碩豫親王(後革爵)
裕興:修齡子,裕豐弟,和碩豫親王(後革爵)
裕全:修齡子,裕豐、裕興弟,和碩豫厚親王
義道:裕全子,和碩豫慎親王
本格:義道子,和碩豫誠親王
懋林:本格子,和碩豫親王
庄親王系:承序:碩塞、博果鐸、允祿、永獻、綿課、奕鎛、綿護、綿深、奕仁、載勛、載功,歷八代十一王
碩塞:太宗五子,和碩承澤裕親王
博果鐸:碩塞長子,和碩庄靖親王(改號庄)
允祿:聖祖十六子,出為博果鐸嗣,和碩庄恪親王
永獻:允祿孫,和碩庄慎親王
綿課:允祿曾孫,和碩庄襄親王
奕鎛:綿課子,和碩庄親王(後革爵)
綿護:允祿曾孫,和碩庄勤親王
綿深:綿護弟,和碩庄質親王
奕仁:綿深子,和碩庄厚親王
載勛:奕仁子,和碩庄親王(後革爵)
載功:奕仁子,載勛弟,和碩庄親王
肅親王系:承序:豪格、富綬、丹臻、衍潢、蘊著、永錫、敬敏、華豐、隆勤、善耆,歷九代十王
豪格:太宗長子,和碩肅武親王
富綬:豪格子,和碩顯懿親王(改號顯)
丹臻:富綬子,和碩顯密親王
衍潢:丹臻子,和碩顯謹親王
蘊著:富綬孫,和碩肅勤親王(復號肅)
永錫:丹臻孫,和碩肅恭親王
敬敏:永錫子,和碩肅慎親王
華豐:敬敏子,和碩肅恪親王
隆勤:華豐子,和碩肅良親王
善耆:隆勤子,和碩肅忠親王
怡親王系:承序:允祥、弘曉、永琅、奕勛、載坊、載垣、載敦、溥靜、毓麒,歷七代九王
允祥:聖祖十三子,和碩怡賢親王
弘曉:允祥七子,和碩怡僖親王
永琅:弘曉子,和碩怡恭親王
奕勛:永琅孫,和碩怡恪親王
載坊:奕勛子,和碩怡 親王
載垣:奕勛子,載坊弟,和碩怡親王(後革爵)
載敦:允祥五世孫,弘皎四世孫,和碩怡端親王
溥靜:載敦子,和碩怡 親王
毓麒:溥靜子,和碩怡親王
恭親王系:承序:奕欣、溥偉,歷三代二王)
奕欣:宣宗六子,和碩恭忠親王
溥偉:奕欣孫,載瀅子,出為奕欣長子載溦後,和碩恭親王
醇親王系:承序:奕譞、載灃,歷二代二王
奕譞:宣宗七子,和碩醇賢親王
載灃:奕譞子,和碩醇親王

外國親王

●菲利普親王
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The 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 (1921年6月10日——)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

菲利浦親王1921年6月生於希臘科孚島,原名菲利普•馮•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宗德堡-格呂克斯堡。 為希臘和丹麥王子。他父親安德烈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四子,祖父則是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九世,母親黑森-巴騰堡郡主艾麗絲則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曾孫女。

1947年改姓名為菲利普·蒙巴頓。

1947年11月20日和第三代表妹伊麗莎白公主結婚,兩人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玄孫. 岳父英王喬治六世授於他愛丁堡公爵、梅里奧尼思伯爵(Earl of Merioneth)和格林威奇男爵(Baron Greenwich)等爵位。1953年他被授於英國皇家海軍元帥、陸軍元帥和空軍元帥等職
尤金親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 1663-1736)

生平:

●尤金親王在奧地利歷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原籍為法國,因為個子矮小,被法國軍隊拒絕入伍。一六八三年,歐根親王加入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作一名往返於前線和皇宮之間的通訊兵。這一年,奧圖曼帝國的土耳其士兵卷土重來,再一次對維也納市發動攻擊。年僅二十歲的尤金親王參加了解放維也納的決一死戰,並且表現出驚人的果敢與智能。十年之後,他被封為元帥,一六九七年,尤金親王在和土耳其人的較量中,奠定了在軍中的統帥地位。之後,無論是在西班牙皇位繼承戰中還是在和法國路易十四的談判中,都為哈布斯堡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一七一四年至一七一八年的土耳其戰爭中,老練的元帥把土耳其人打到巴爾干半島的貝爾葛來特。尤金親王曾經服務於哈布斯堡的三朝皇帝,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日不落帝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可惜,終其一生都沒有結婚的尤金親王死後,美景宮就被沉溺於賭博的侄女變賣了。後來哈布斯堡王朝才出資把這座宮殿贖回。哈布斯堡王朝中,其中一任皇儲費迪南把此宮作為他的居住地,一九一四年,費迪南和他的妻子從這里出遊不久後即遇刺,因而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五日,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和奧地利的外交部長在上美景宮的大理石廳簽署奧地利國家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奧地利才重新取得了獨立。 現在的美景宮已經改建成美術館。

戰功: (尤金親王戰功可不少, 以下摘其中一二, 其餘你可在hyperlink再細看)

公元1701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有著極其明顯的兩重性。從政治方面來說,它是戰爭史上一個很希罕的現象,其目的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對於加強或者削弱路易十四世在法國的統治地位來說,同時又是一場具有決定性的斗爭。從戰略方面來說,這場戰爭基本上是採取沒有多大成果的直接路線,作戰行動千篇一律,很少深思熟慮的迂迴機動。當然,戰爭過程中也還有幾個採用間接路線的出色例證。而且主要是同馬爾波羅的鼎鼎大名聯在一起的。由於這些行動都成了戰爭中的轉折點,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

當時參加反法同盟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大不列顛帝國、幾個日耳曼小國、荷蘭、丹麥和葡萄牙。而路易十四世的同盟者,只有西班牙和巴伐利亞,在戰爭開始之初,還有一個小國薩伏依。

這場戰爭,最初是在義大利北部打起來的。但是其它各國的軍隊,同時都在進行戰爭准備。奧國的軍隊由尤金親王率領,當時已在提羅爾進行集中,表面看來,似乎很快就要轉入進攻。為了與之進行對抗,法軍派出了一支由卡提拉特率領的部隊,在利佛里的隘路上佔領陣地,其目的是要擋住敵人的進路。然而,尤金親王早就作了秘密偵察,知道在深山之中還有一條很難通行的小道,而且長時期以來未被部隊使用。於是,他率領部隊從小道進軍,實行深遠的迂迴機動,向東方開進,前出到達平原之上。爾後,他又不斷進行機動,繼續發展已經獲得的優勢,並以此迷惑敵人,使敵人摸不準他的真正意圖。最後,終於引誘法軍在奇阿里(布里西亞附近)對他發動一次盲目的進攻。尤金在這次作戰中打敗了法軍,從而牢牢地鞏固了自己在義大利北部的立腳點。

這些間接路線行動的成果,在同「偉大君主」進行戰爭的初期,對於同盟者來說,是一種很有價值的精神刺激因素。在此以前,人們還在認為,「偉大君主」的部隊是不可戰勝的。同時,這些間接性的行動還對法國和西班牙在義大利的影響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其重大後果之一,就是向來趨炎附勢的薩伏依公爵馬上調轉了方向,參加到反法同盟的陣營里來了。

歐根親王

原名薩伏伊·歐根(Savoy Eugene)(1663-1736)奧地利元帥。他原是薩伏依的王子,人稱「歐根親王」。1683年維也納被圍困時,他加入奧地利軍隊,率軍打敗土耳其,成為奧地利軍中名將。1697年任住匈牙利奧軍總司令,在曾塔戰役中取得對土耳其的決定性勝利,升為元帥。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同英國名將馬爾勃羅統領的英軍合作,連連打敗法軍,佔領義大利北部。1716-1718年再次擊敗奧斯曼土耳其,佔領貝爾格萊德。

Ⅲ 鐵帽子王都有誰

鐵帽子王有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豪格等。
1、代善:愛新覺羅·代善,滿洲正紅旗人,和碩禮烈親王。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嫡次子,母為元妃佟佳·哈哈納扎青。
2、濟爾哈朗: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碩庄親王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第六子,母為五娶福晉烏喇納喇氏,清太祖努爾哈赤之侄。
3、多爾袞:愛新覺羅·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4、多鐸:愛新覺羅·多鐸,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襲罔替,清朝名將。
5、豪格:愛新覺羅·豪格,清太宗皇太極之長子,母為繼妃烏喇納喇氏(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滿洲正藍旗人。
分封爵位: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並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勛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Ⅳ 十八歲的鐵帽子王為何拒絕向德國皇帝下跪呢

1900年5月22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街頭與清軍洋槍隊發生沖突。在沖突中,克林德被亂槍打死。

「克林德事件」震驚中外,直接導致八國聯軍侵華。後來,西方列強向清朝政府提出12款《議和大綱》。其中第一款就寫明:「戕害德使一事,由中國派親王專使代表中國皇帝致慚愧之意,並於被害處樹立銘志之碑。」

載灃通過有理有節的外交手段,捍衛了愛新覺羅家族僅有的一絲尊嚴,也贏得了德國皇帝的尊敬。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很傲慢的人。他在接見了載灃一行後,送了載灃紅鷹大十字頭等寶星。

這次德國之行,載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啟程回國。載灃自己在日記中寫道,此行「大局保全,國體無傷」。國內媒體也予以高度評價,稱「醇邸此行其關系既大且重,而豈得僅視為星軺來往之常哉!」將載灃視為晚清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Ⅳ 八大鐵帽子王延續多少代每代都是誰

禮親王代善(太祖子)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侄)
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
庄親王碩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
順承郡王薩哈璘(代善子)
此後 雍正年間 又增加了怡親王

同治年間 又增加恭親王

光緒年間 又增加醇親王和慶親王

總共12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太祖時期,以滿語定爵,如「台吉」、「貝勒」、「和碩貝勒」等。崇德元年(1636)四月,太宗皇太極借用了明代宗室的名號,列爵九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入關之初,為了鼓勵宗室為國立功,以戰功而封爵,此為功封。後來,歷朝皇帝又不斷封爵,此為「恩封」。

至於襲封制,順治初年,曾規定:「和碩親王一子襲封親王,其餘俱封郡王;郡王一子襲郡王,其餘俱封貝勒;貝勒之子封貝子……郡王以上准襲封,貝勒以下不準襲封。」但後來並為嚴格執行,如睿親王多爾袞死後被削爵,其睿親王爵停封。
爬梳八大鐵帽子王的文獻,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是所有王爺的爵號都有所改動,甚至有所降襲。(以下數字為第幾代)

1、禮親王 ①禮親王,②巽親王,③巽親王,④巽親王,⑤康親王,⑥康親王,⑦康親王,⑧康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復禮親王。(此後9——13代均為禮親王)

2、鄭親王 ①鄭親王,②簡親王,③簡親王,④簡親王,⑤簡親王,⑥簡親王,⑦簡親王,⑧簡親王,⑨簡親王,⑩簡親王,11簡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復鄭親王。(12——17代均為禮親王)

3、睿親王 ①睿親王,②親王,③貝子—鎮國公,④鎮國公,⑤輔國公,⑥輔國公(信郡王),⑦輔國公,乾隆四十三年睿禮親王。(此後8——12代均為睿禮親王)

4、豫親王 ①豫親王,2——6代為信郡王,6代乾隆四十三年復豫親王。

5、肅親王 ①肅親王,2——5代為顯親王,5代乾隆四十三年復肅親王。

6、庄親王 爵號無變化

7、克勤郡王 ①克勤郡王,2—3代衍禧郡王,3—9代平郡王,9代乾隆四十三年復克勤郡王。此後至17代均為克勤郡王。

8、順承郡王 爵號無變化

爬梳清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為表彰開國諸王,決定把功封與恩封區別開來,始定「世襲罔替」之制。乾隆四十一年:「諸王襲爵,經朕酌定,由軍功封晉者世襲罔替,其餘恩封諸王襲爵時,皆應以次區分。」乾隆四十三年,為多爾袞翻案昭雪,並復八大鐵帽子王復爵號。這時才形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

老豫王多鐸、岳托及阿齊格等為奠基清業曾立下汗馬功勞,被太祖封為鐵帽子王。所謂鐵帽子王就是子孫後代輩輩為王,見了皇帝不參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懶王。

清朝不像明朝,在封贈爵位上失於濫!清代最重軍功,就是太祖、太宗之後若無軍功,也將流於凡品。清初,共封八個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他們分別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庄親王(原名承澤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

雍正朝,封皇十三子允祥為怡親王,雍正八年,親王死,特旨加恩賞給世襲罔替。

清制:非軍功、非特旨不得賞給親王世襲罔替,但是,慈禧主政後亂了祖制,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此三王都榮獲親王世襲的榮耀,前兩者倒是身份淵源不同,唯獨這慶親王奕劻是個頂頂無能之輩,又是貪財亡命之徒,而且,是遠支貴族,就是他私相授受,讓袁世凱鑽了空子,人稱:慶記公司,把國家當兒戲。

清初,封了八個鐵帽子王,後來到雍正朝又封了怡親王,我覺得到這時,清朝整體的分封制度是完全可以和宋代相提並論的,也就是很公平的。這九個鐵帽子王都是確實爵應上賞的。

--------------------------------------------
九王分別是:

禮親王代善(太祖子,子巽親王滿達海襲,子常阿岱襲巽親王,後廢,弟康親王傑書襲,其子孫襲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復號禮親王)、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無子,以豫親王子多爾博為後,襲親王,俸視諸王三倍,順治親政,旋即廢爵,乾隆四十三年以多爾博五世孫輔國公淳穎襲爵)、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順治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子多尼襲郡王,子有罪,以弟郡王董額襲,乾隆四十三年以多爾博四世孫輔國公修齡襲爵)、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弟舒爾哈齊第六子,多爾袞死後進封叔和碩鄭親王,子濟度襲爵,改號簡親王,孫雅爾江阿奪爵,以濟爾哈朗弟貝勒費揚武曾孫德沛襲,乾隆四十三年,復號鄭親王)、

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被多爾袞陷害入獄而死,順治親政後雪,子富綬襲顯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復號肅親王)、

庄親王碩塞(太宗子,封承親王,子博果鐸襲,改號曰庄親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崇德元年四月,封成親王,八月有罪降貝勒,死後詔封為克勤郡王,子衍禧郡王襲,子平郡王襲,至乾隆四十三年,復號克勤郡王)、

順承郡王薩哈璘(代善子,封穎親王,子襲順承郡王),
怡親王允祥(聖祖子,雍正元年封親王,三年復加封郡王,任王於諸子中指封,王事雍正八年如一日,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雍正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命復其名上一字為「胤」,命王爵世襲。)。

-----------------------------------------

這里,我們看出:太祖努爾哈赤首創滿洲,可謂滿清的開天闢地第一人,所以,有三個兒子封鐵帽子王,是應該的。

清太宗是繼太祖之後,開創滿清進關坦途的第一人,所以,有兩個兒子封鐵帽子王也是合理。

代善是太宗的長兄,要不是他主張擁立太宗,那麼,以當時「三尊佛」、「四大貝勒」的局面,領導層的問題就可能要拖得很久才能解決。所以,有兩個兒子封王,況且,岳托、薩哈璘都是開國軍功最盛的諸王之一,尤其是岳托,首封成親王,功勛不下多爾袞。

努爾哈赤開基創業,多虧乃弟速爾哈赤(又稱:舒爾哈齊)輔佐,可是後來,努爾哈赤翻臉殺掉了其弟,所以,以開國功勛論,哈齊也應佔有一席之地,故而,其子濟爾哈朗得封鄭親王也是合理(肅順就是濟爾哈朗的後裔)

清史稿》稱頌康熙:名曰守成,實同開創!故而,康熙也有一子得封鐵帽子王,其實,嚴格說來,康熙應該是有兩個兒子封鐵帽子王的,因為,庄親王博果鐸無子,雍正做主讓其弟,康熙的兒子允祿襲爵,那麼,庄親王這一支也就從太宗系統轉到聖祖系統來了。

至於晚清時候封的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很多水分在裡面,恭親王是1861年政變的主謀,慈禧為了酬謝他,上來就封親王世襲。好在,這個鬼子六還有自知之明,沒敢接受,直到他死後,才又追封的。

醇親王因為是光緒的生父,故而加尊,更主要的是他很聽慈禧的話,又是慈禧的親妹夫,這也算勉強說的過去。

到了慶親王奕劻這里就很說不過去了,老慶是乾隆的兒子永璘的後裔,支派已經很遠了,就是因為他對慈禧的娘家有恩,才一步一步爬上來,最後,居然封了親王罔替,實在是滑稽。就算是從乾隆那裡論起來,也不該封,乾隆是使得清朝由盛及衰的第一人,也是造成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罪人之一,他的子孫何以能夠封鐵帽子王呢?

不過,請你看看,那位讓「大清王朝」蒙受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的道光,不也是有兩個兒子封了鐵帽子王嗎?那麼,也就不奇怪了,(恭親王、醇親王是道光的第六子、第七子),這也是清朝的氣數將盡的表現吧!

Ⅵ 第一個上演歐洲金球獎帽子戲法的是誰分別是那幾年

是迪特爾-穆勒啊。 迪特爾-穆勒: 迪特爾-穆勒:第5屆歐洲杯半決賽 德國4-2南斯拉夫 迪特爾-穆勒是德國足球歷史上歐洲杯進球效率最高的球員,在第5屆南斯拉夫歐洲杯半決賽中,時年22歲的穆勒的他的國家隊處子秀中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一個帽子戲法。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穆勒在下半場第80分鍾才替補登場。上場後1分鍾,穆勒就為德國隊將比分將比分扳為2-2平,隨後在加時賽的最後5分鍾內,穆勒又為德國隊連進兩球,德國隊最終4-2逆轉東道主南斯拉夫挺進歐洲杯決賽。 歐洲杯自1960年舉辦以來,48年間共出現了8次帽子戲法。(到目前為止) 迪特爾-穆勒:第5屆歐洲杯半決賽 德國4-2南斯拉夫 迪特爾-穆勒是德國足球歷史上歐洲杯進球效率最高的球員,在第5屆南斯拉夫歐洲杯半決賽中,時年22歲的穆勒的他的國家隊處子秀中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一個帽子戲法。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穆勒在下半場第80分鍾才替補登場。上場後1分鍾,穆勒就為德國隊將比分將比分扳為2-2平,隨後在加時賽的最後5分鍾內,穆勒又為德國隊連進兩球,德國隊最終4-2逆轉東道主南斯拉夫挺進歐洲杯決賽。 阿洛夫斯: 第6屆歐洲杯小組賽 德國3-2荷蘭 四年後的義大利歐洲杯小組賽中,另一位西德人在那不勒斯的聖保羅球場復制了迪特爾-穆勒的神奇。阿洛夫斯在德國同荷蘭的小組賽中上演帽子戲法。阿洛夫斯完成這些僅僅在比賽前66分鍾之內完成,他的三粒進球為德國隊取得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即便後來荷蘭隊連扳兩球,也無法避免失利的悲痛。 普拉蒂尼: 第7屆歐洲杯小組賽 法國5-0比利時 普拉蒂尼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歐洲杯歷史上兩度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這位法國傳奇球星完成兩座帽子戲法僅僅用了3天時間。在第7屆法國歐洲杯小組賽中,法國隊在比烏約雷球場迎戰比利時隊,普拉蒂尼在第4分鍾為法國隊打破場上僵局;第74分鍾,他用一粒點球將比分改寫為4-0;終場前,普拉蒂尼再用一粒進球成就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三個帽子戲法。 普拉蒂尼:第7屆歐洲杯小組賽 法國3-2南斯拉夫 普拉蒂尼在完成自己歐洲杯上第一做帽子戲法之後第三天,他在聖埃蒂安的吉奧弗洛伊-古伊查德球場迎來了其第二座歐洲杯帽子戲法。法國隊在1球落後的情況下,由隊長普拉蒂尼分別在59、62、77分鍾三度建功,將比分改寫為3-1。雖然南斯拉夫在比賽第84分鍾,由斯托伊科維奇罰進一粒點球,也難免被逆轉的命運。 范巴斯滕:第8屆德國歐洲杯小組賽 荷蘭3-1英格蘭 第8屆歐洲杯冠軍是近些年「無冕之王」荷蘭在國際大賽中唯一斬獲的冠軍頭銜。當時由荷蘭三劍客領銜的荷蘭隊在小組賽中同英格蘭相遇,這是一場只有獲勝才能晉級的比賽。現任荷蘭國家隊主帥范巴斯滕在杜塞爾多夫的萊茵球場成為了橙衣軍團的英雄。中場休息前,范巴斯滕為荷蘭隊打破場上僵局;盡管英格蘭隊隨後將比分扳平,但是范巴斯滕在比賽第71、75分鍾的兩粒進球,讓英格蘭的努力付之東流。 康西卡奧:第11屆荷蘭比利時歐洲杯小組賽 葡萄牙3-0德國 這屆葡萄牙國家隊由「黃金一代」坐鎮,來自拉齊奧的康西卡奧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葡萄牙隊在小組賽的前兩場比賽中的勝利,給了康西卡奧登場機會。在鹿特丹的德-庫伊普球場,已經確定出線的葡萄牙隊遣上了大批替補球員,康西卡奧就是其中的一位。結果誰也未能想到,頂替菲戈出場的康西卡奧在比賽第35、54和71分鍾,為葡萄牙隊三度建功。上屆衛冕冠軍德國隊小組賽後僅積1分無奈回家。 克魯伊維特:第11屆荷蘭比利時歐洲杯1/4決賽 荷蘭6-1南斯拉夫 前巴薩落寞射手克魯伊維特將他的進攻天賦在這場比賽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鹿特丹的德-庫伊普球場,克魯伊維特在比賽前54分鍾,僅僅用了30分鍾就完成了帽子戲法。他分別在比賽第24、38和第54分鍾各進一球,隨後南斯拉夫球員的烏龍球,以及隊友的梅開二度,讓這場比賽徹底的變成了一場血腥的屠殺。他是歐洲杯足球歷史上第二位在決賽階段上演帽子戲法的球星。 比利亞: 第13屆瑞士-奧地利歐洲杯小組賽 西班牙4-1俄羅斯 來自瓦倫西亞的比利亞有幸在昨晚的因斯布魯克的新蒂沃利球場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8座帽子戲法。這位賽前在最佳射手賠率中名列第4次的前鋒用一頂帽子戲法宣布自己才是本屆歐洲杯射手王的最大熱門。比利亞分別在第20、44、75分鍾,三度射穿由俄羅斯妖人門將阿金費耶夫把守的大門。 ~~期待滿意啊~~

採納哦

Ⅶ 英國古代爵位排名是怎樣的

分五等,依次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1、公爵

歐洲國家貴族爵位中,從最低級貴族爵位以上的第五級一般在中文裡譯作「公爵」,在王或親王之下,在侯爵之上。是爵位中最高一級。

歐洲諸國近代的「公爵」稱號比較統一,大多可以歸為三類:從拉丁文x衍生出的爵位名,此詞源原義是「領袖」。

與德語Herzog同源的稱號,詞源是日耳曼語,「領軍」的意思;此外部分斯拉夫國家有Voivode稱號,是相似的「戰士領袖」的意思。一般歐洲國王死後大部分是近親的公爵即位。

2、侯爵

歐洲國家貴族爵位中,從最低級貴族爵位以上的第四級一般在中文裡譯作「侯爵」,在公爵之下,在伯爵之上。

近代歐洲各國的「侯爵」名稱相對統一,多數與法語的Marquis同源(例如英語Marquis或Marquess),一部分國家保留了與德語Markgraf同源的名稱(但在德國也通用與第一組同源的Marquis)。

法語Marquis等稱號來自拉丁文marca(邊疆),原意為封於邊疆的諸侯。歐洲中世紀邊疆與內陸的概念區別源自於古羅馬帝國時期對帝國行省管理的劃分,比較穩定的內陸省份歸於元老院管理,而不穩定的邊疆省份歸於皇帝管理。

中世紀以後,則把封疆貴族按照相似的概念分作最受君主信賴、管理邊疆的「侯爵」,和管理內地的「伯爵」。

3、伯爵

歐洲國家貴族爵位中,從最低級以上的第三級一般在中文裡譯作「伯爵」,在侯爵之下,在子爵之上。

歐洲大陸部分國家的伯爵爵位名稱出自拉丁文的comes,意為「侍從」。例如,法語「伯爵」為Comte,出自拉丁文comitem,即comes的賓格。

而在北歐國家,則有不同源的爵位名稱Jarl,原意是「部落首領」,與此同源的是英國的「伯爵」:Earl。

德國的伯爵則稱為Graf,使用這一名稱的還有奧地利、匈牙利等其他曾經受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直接統治的國家。

4、子爵

子爵是歐洲貴族爵位之一,一般高於男爵,低於伯爵。這一爵位在英國出現於1387年。

英文的viscount來自古法文的visconte(現代法文為vicomte)。而這一詞來自中世紀拉丁文vicecomitem,即vicecomes的賓格,vicecomes本意為「副(vice)侍從(comes)」。

而「侍從」(comes)則在中世紀也發展成爵位(一般譯作伯爵)。同源的爵位稱號還有法文vicomte和義大利文visconte等。

另外一組也稱作「子爵」的歐洲爵位稱號是德語的burggraf,以及同源的荷蘭語Burggraaf,英語burgrave等。

5、男爵

歐洲各國貴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一般在中文裡稱作「男爵」。多數國家在男爵以下還有其他世襲稱號、職位,但此類身份一般不被認為屬於貴族。

西南歐諸國的「男爵」一般來源於拉丁語的「per baroniam」,是歐洲封建制度下土地權的一種,意思是由國王直接分封的土地使用權,使用者對國王負有相應的義務。

例如英國英格蘭的男爵稱為「baron」,最早是指1066年諾曼征服以後由國王直接授予土地的貴族。

因為這一身份是進入議會貴族院的最低資格,男爵被視為貴族中的最低一級。以後,此爵位逐漸發展成為純粹的頭銜,與封地性質沒有一定的聯系。

需要注意的是,西歐一些國家同源的稱號有時不被認為是貴族頭銜,而是貴族以外的世襲平民頭銜,例如蘇格蘭和法國的「baron」。

所以蘇格蘭的男爵稱號不是「baron」,而是「Lord of Parliament」,意即「入議會的勛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爵位

Ⅷ 阿濟格是不是鐵帽子王

不是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其身份高貴且封爵像鐵般牢固,在清朝國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關外時期約近三百年的漫長歲月之中,獲此殊榮的滿清貴胄僅有十二家,分別為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庄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以及慶親王。

在上述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中,頭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開國以及入關統一時期立下汗馬功勞而受封,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這是因有軍功而受封;其他四位則是因為與皇帝有著特殊親密關系中受封,屬於恩封。

以下略述十二家鐵帽子王的來歷:禮親王,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公元一六一六年,努爾哈赤稱汗,封代善為和碩貝勒,到皇太極繼位獲進封為和碩禮親王,後順治年間代善病逝,獲朝廷立碑記述他早在關外就隨乃父起兵,東征西討驍勇善戰,在對葉赫、明軍等諸役立有軍功,到乾隆四十三年更獲配享太廟。禮親王一支王爵共傳十世,共十二王,其中有兩人曾被削爵,可見鐵的帽子也不一定牢固。

鄭親王,始封祖為鄭獻親王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兒,小時候就跟隨伯父打天下,同樣立功無數,早已獲封和碩鄭親王,在順治年間去世,也獲朝廷立紀功碑,以及同樣在乾隆年間配享太廟。鄭親王一支王爵共傳十世,有十七王,當中亦有五人遭削去爵位。

接著的睿親王、豫親王,兩者始封祖為多爾袞與多鐸,皆為努爾哈赤晚年最後一位大妃所生的同母兄弟。多爾袞曾在皇太極死後顯赫一時,為攝政王總領天下軍政大權,後來卻被順治皇帝廢尊號、黜宗室、毀墳墓,到乾隆年間方獲平反,還其封爵,也獲配享太廟,多鐸的情況與乃兄相差不遠。這兩兄弟所立的「軍功」包括揚州十日慘殺、嘉定三屠,是當年滿清入關的征剿東南隊伍。

另一支滿清入關後征剿西南的隊伍,其領軍者為皇太極長子豪格,他自幼隨父出征,多有戰功,及後在征西南時大破流寇張獻忠,獲封肅親王;豪格因系皇太極長子,對皇位有威脅性,為當時權臣多爾袞所忌,孝庄皇後與其聯手,合捧皇太極第六子福臨繼位,以絕豪格登龍之路。豪格不服,鬱郁寡歡,更被多爾袞迫害至死,到順治皇帝(福臨)漸長親政,除去多爾袞後才為其兄豪格平反,恢復原先爵位。

其餘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其始封祖分別為代善長子岳托,代善孫子勒克德輝。代善雖未能繼承其父努爾哈赤的皇位,但他自己以及後世子孫卻是獲封鐵帽子王最多的,共三個王爵三支世系,有王者逾三十人。

清朝最後一位獲封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是慶親王奕劻,他是乾隆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的孫子,初承襲受封輔政將軍,咸豐時獲封貝子、貝勒,光緒年間受命總理衙門,封慶郡王,慈禧六十歲生日時受封親王。但因清朝於一九一一年被推翻,而慶親王則病死於一九一三年,他的鐵帽子也就無法世襲下去了

Ⅸ 八大鐵帽子王實力排名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親王,二、郡王,三、貝勒,四、貝子,五、鎮國公,六、輔國公,七、不入八分鎮國公,八、不入八分輔國公,九、鎮國將軍,十、輔國將軍,十一、奉國將軍,十二、奉恩將軍。其中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又各分一、二、三等。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大清會典》所列宗室爵位有十四等級,即親王嫡子在未襲封以前應封世子,郡王嫡子在未襲封以前應封長子,但這一制度並沒有實行,所以將其略去。

清朝初年的八大鐵帽子王

在清代眾多的親王、郡王中,最為顯赫的當屬「八大鐵帽子王」。這八大鐵帽子均為開國元勛,戰功卓著,為清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是:

1、禮親王:代善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是最長壽的一個。努爾哈赤長子褚英只活了36歲,三子阿拜64歲,四子湯古代56歲,五子莽古爾泰46歲,六子塔拜51歲,七子阿巴泰59歲,八子皇太極52歲,九子巴布泰64歲,十子德格類40歲,十一子巴布海48歲,十二子阿濟格47歲,十三子賴慕布36歲,十四子多爾袞39歲,十五子多鐸36歲,十六子費揚古21歲
2、鄭親王: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從呱呱落地時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願,希望他一生快樂幸福。他37歲受封和碩鄭親王,45歲與睿親王多爾袞同為輔政叔王,輔佐幼帝福臨。福臨親政後,又晉封叔和碩鄭親王。

他經歷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歲壽終正寢時,其他同輩諸王早已先他而去。濟爾哈朗的晚年,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前死後,備極榮光。在清初諸王中,他雖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運的一位。

3、睿親王: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生於明萬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卒於清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第一代睿親王,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聰慧多智,文武雙全,助皇太極成大業,功勞卓著。清朝入關,為攝政王,當時順治帝福臨只有6歲,多爾袞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高領導者。

360年前,多爾袞是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指點江山的主角,360年後的今天,在人們耳熟能詳的清宮戲中,他仍舊是最令觀眾感慨系之的人物。多爾袞的人生短暫,在歷史的時空中卻得到了永恆。他無疑是清朝王爺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

4、豫親王:多鐸
愛新覺羅 ·多鐸(1614年—1649年)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與阿濟格、多爾袞都是大妃烏拉納喇氏阿巴亥的同胞兄弟。多鐸秉性剛毅,能征慣戰。14歲時,隨兄皇太極出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此後屢破明軍。21歲為帥,攻錦州擊潰大明一代名將祖大壽。努爾哈赤死後,1636年皇太極當了皇帝,封他為和碩豫親王並掌管禮部。此後又出征朝鮮,掌兵部事。1642年在著名的松錦大戰中,他俘獲明總督洪承疇和遼東巡撫丘民仰,威震八方。1644年他隨多爾袞率兵入關,擊敗李自成起義軍,建立大清王朝,封定國大將軍。緊跟著他率軍至潼關與李自成決戰,大勝。5月攻破南京,在蕪湖俘獲福王,一舉掃平了剛剛建立不久的南明弘光王朝。得勝回京後順治帝晉封他為德豫親王,賜冠服及金5000兩,銀5萬兩,又封他揚威大將軍。此後他又連續出征討伐蒙古蘇尼特部、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和碩雷車臣汗兵5萬,穩定了初期的清王朝。當他凱旋迴京時,他的侄子順治帝福臨親自出安定門迎師慰問,極盡彰顯情意。多鐸功高爵顯卻不自傲,1649年多鐸患天花突然病逝,時年35歲。

5、肅親王:豪格
愛新覺羅·豪格,第一代肅親王。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死於清順治五年(1648),母葉赫那拉氏。豪格一生戎馬倥傯,17歲封貝勒,24歲進和碩貝勒,28歲晉封和碩肅親王,青雲直上,位極人臣。傳說豪格為人勇武,力大無比,有「神力王」的美譽。

皇太極共有11個兒子,豪格居長,但作為皇長子,他活得卻並不輕松。他一生受過四次大挫折: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錯失皇位;第三次,順治元年(1644)被廢爵號,貶為庶人;第四次,順治五年(1648),以微罪黜爵入獄,因此殞命。

6、庄親王:碩塞
7、克勤郡王:岳托
8、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其中,代善、多爾袞、多鐸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豪格、碩塞為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濟爾哈朗為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岳托為禮親王代善的兒子,勒克德渾為禮親王代善之子薩哈林的兒子。

八大鐵帽子王為清代分封的最高賞賜,其王位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說,這些王的子孫每一代都有一個人襲封為王。如果襲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別的後裔承襲。而其他諸王卻要世降一等,如始封為親王,其子只能襲為郡王,其孫只能襲為貝勒。始封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就不再降了,以此爵傳世。整個清代除了八大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外,雍正以後的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訁斤),以及清末的慶親王奕(匡力)、醇親王奕(xuan)也被皇帝恩准為世襲罔替之王。

以八大鐵帽子王為首的開國諸王,人人能征善戰,個個勇略過人,為清代創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遠不是那些無職無權、養尊處優、碌碌無為的後世諸王能比的。比如,禮親王代善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封為大貝勒,與後來稱帝的皇太極(四貝勒)齊名。他輔助父汗努爾哈赤,帶領眾兄弟南征北戰。在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功占遼沈地區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睿親王多爾袞為努爾哈赤第14子,17歲起就跟隨父兄轉戰南北,屢建戰功。特別是他親率八旗兵入主中原,為清王朝建立全國政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清初,他被封為「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掌有清代全國的最高權力。

開國諸王不僅膽略超人,而且享有特權。他們有軍事權,禮親王、睿親王、鄭親王本身就是一旗之主,分掌正紅旗、正白旗、鑲白旗、鑲藍旗。其他一些王也有不少佐領。他們有參政權,禮親王、肅親王、順承郡王、庄親王等人,都是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議政王」,直接參與清王朝的軍政大事。正因為如此,這些開國之王才得到清廷的重視,並且往往委以重任。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了「八大鐵帽子王」。

另外
中清鐵帽子王
怡賢親王允祥
愛新覺羅·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1686年11月16日),卒於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1730年6月18日),康熙帝第十三子,第一代怡親王。

胤祥的一生頗具戲劇性。前36年,他一直默默無聞,且因捲入康熙晚年的儲位之爭受到圈禁。後8年,是在其兄長胤禛(雍正帝)即位後度過的。他從一個閑散皇子驟升親王,得到了各種特權和殊榮,長期受到壓制的才華也得到充分施展。可惜他只活了45歲,在歷史舞台上來去匆匆。他身後備極哀榮,追謚「賢」。這是對一位死去王爺品行的最高評價。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觀眾,對劇中性情豪放耿直、清正廉潔的十三爺胤祥印象深刻。不過,歷史上的真實是另一回事。胤祥的人生為何出現如此大的起落?與其父(康熙帝玄燁)兄(雍正帝胤禛)又有什麼關系?這些問題,自然引起人們的興趣。

晚清三大鐵帽子王
恭忠親王奕欣
醇賢親王奕枻
庄親王奕劻

與歐洲第一帽子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紫色衣配啥色的圍巾 瀏覽:261
男生穿褲子圖片大全圖片搜索 瀏覽:502
時尚搭配女裝冬天圖片 瀏覽:918
洗碗手套買什麼好 瀏覽:370
羊剪絨大衣時尚女裝外套搭配 瀏覽:489
卡其色風衣配什麼鞋子男 瀏覽:154
水貂絨短白外套怎麼搭 瀏覽:789
黑球鞋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383
這衣摸起來柔軟 瀏覽:513
泡泡袖小西裝短外套搭配 瀏覽:868
優衣庫褲子褲長 瀏覽:115
旗袍的演變過程卡通圖 瀏覽:577
巴厘島穿什麼裙子 瀏覽:400
胖女孩帶什麼帽子好看 瀏覽:371
款衣開衫怎麼樣 瀏覽:355
不要戀愛要結婚拉褲子在哪幾 瀏覽:583
黃色外套裡面搭配內衣 瀏覽:578
焦糖帶帽風衣搭配 瀏覽:340
風衣式雨衣外套的特點 瀏覽:418
新百倫藍色搭配黑褲子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