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戴帽子的卡通人物是誰有動漫嘛
喀秋莎 出自動漫 少女與戰車
2. 喀秋莎的概述
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稱。20世紀30年代末,年輕的蘇聯火炮設計師利昂契夫發明了一種新式火炮,由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БМ-13,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採用滑軌定向器,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直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葯約需5-10分鍾,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
它由汽車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發射部分由滑軌床、炮架、回轉盤、底架、瞄準裝置、發射裝置等組成。在發射前,火箭彈是用定向鈕鉗在滑軌槽的定向溝內。火箭彈的戰斗部分的彈體內是TNT炸葯。葯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狀發射葯筒組成,汽車駕駛室內裝有發射裝置的發火轉輪。
主要諸元:彈徑132毫米,滑軌長5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3. 喀秋莎的故事
喀秋莎的故事:
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襲蘇聯。不到一個月,德軍中央集團軍的近百萬大軍,就擊潰了前蘇聯紅軍,直逼首都莫斯科。蘇聯全國軍民緊急行動起來,男人幾乎全部奔赴前線,留守的女人匆忙搬遷到後方的工廠中製造坦武器。
1941年7月的一個黃昏,在莫斯科城裡,新編的紅軍近衛軍第三師即將開赴第聶伯河前線。士兵都是生平第一次穿上軍裝,甚至連給家人寫一封告別信的時間也沒有,就要匆忙上路,市民們傾城而出為他們送行。
送行的人群里有一群妙齡少女,她們是莫斯科一所工業學校的女學生。此時,她們站在路邊,看著行進中的同齡人,忽然唱起了一首歌——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正在行進中的近衛軍第三師全體官兵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腳步,人人眼裡含著激動的淚水,齊刷刷地向姑娘們行了個庄嚴的軍禮。在姑娘們歌聲的感染下,市民們也都高聲唱起了《喀秋莎》。在歌聲的陪伴中,年輕的近衛軍第三師全體官兵雄赳赳地走向了保家衛國的前線……
隨後,在第聶伯河阻擊德軍最精銳的古德里安裝甲部隊的戰役中,雖然戰斗極為慘烈,但近衛軍第三師全體官兵卻高唱著《喀秋莎》,一次次沖向敵人,讓德軍不由得膽戰心驚。
阻擊任務完成後,全體官兵幾乎全部陣亡。他們英勇頑強的阻擊,給了不可一世的德軍以迎頭痛擊,更為紅軍建立保衛莫斯科的最後防線贏得了寶貴時間。
從聽到《喀秋莎》開始,近衛軍第三師全體官兵的生命只持續了短短一個月,但他們英勇殺敵的事跡,卻很快傳遍了全蘇聯。伴隨著他們事跡的,還有歌曲《喀秋莎》。
從此,《喀秋莎》便流傳開來,北到列寧格勒,南到基輔市,整個蘇聯到處都在傳唱著《喀秋莎》。
(3)喀秋莎的帽子擴展閱讀:
這首歌曲創作於1939年,但當時並沒有流行,是兩年後發生的蘇聯衛國戰爭使這首歌曲脫穎而出,並伴著隆隆的炮火流傳了開來。如此說來,恰恰是戰爭使《喀秋莎》
這首歌曲體現出了它那不同尋常的價值,而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首歌曲更是獲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恆的生命。
這首愛情歌曲竟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於,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這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系在了一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戰壕里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4. 請問她的頭飾叫什麼
喀秋莎
(這里的喀秋莎可不是火箭炮....)
喀秋莎是一種女僕頭飾,是女僕的重要標志之一,來源於托爾斯泰的《復活》中的女主角的名字,以前多是帽子,現在多是蝴蝶結,獸耳或者帶有蕾絲裝飾的發箍和發帶。
5. 《喀秋莎》對俄羅斯人的意義有多大
《喀秋莎》對俄羅斯人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這種武器的全稱是BM-13喀秋莎火箭炮。這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製作的,以共產國際的俄文首字母K命名,印在炮艦上。新武器在戰爭期間需要保密,當時使用的蘇聯紅軍並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根據字母K,士兵們將其命名為喀秋莎,一個女人的昵稱,這個名字很快在蘇聯紅軍中傳播開來。有趣的是,在德國納粹一方,它被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6. 喀秋莎的介紹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12。
7. 俄羅斯的喀秋莎是什麼意思
俄羅斯的喀秋莎原為一個蘇聯傳說中的美麗女人,有清純美麗的意思。喀秋莎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1938年,張鼓峰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8. 為什麼解放軍莫斯科綵排唱《喀秋莎》的神解釋
首先要了解《喀秋莎》的由來,
《喀秋莎》源於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種多管.連發型火箭炮,二戰前研發,二戰中期蘇聯為了應對德國的防禦陣地,選擇一種進攻性武器----即喀秋莎火箭炮.當時幾千部喀秋莎火箭炮同時開火,的確地動山搖,給德軍造成莫大的壓力,德國人把它稱為「呼嘯的死神」,由於密集的火箭彈在法發射飛行時發出刮風般的嘶鳴聲,因此又把它戲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故而使蘇聯戰士因之而揚眉吐氣(長期被德軍所壓制),為蘇聯軍人所喜愛.'
後來剛好有一首歌名字也為《喀秋莎》,故而開始被廣大蘇聯戰士傳唱.
另,喀秋莎在中國抗美援朝後期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故而被廣大志願軍戰士熟知,再加上當時中國和蘇聯的緊密關系,故蘇聯歌曲《喀秋莎》也經常出現在中國的各種演出舞台上.
此次軍演中國儀仗隊演唱《喀秋莎》,一是其為軍旅歌曲,二是中國和俄羅斯人民都熟悉,三,是彰顯出中國和俄羅斯緊密的歷史關系(意味著今後關系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