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材料:毛線、剪刀、記號筆、水筆、刻度尺、20cm*20cm的紙盒。
1、在距離紙盒頂部3cm的地方,用記號筆畫一條橫線。
『貳』 老人帽子的編織方法及圖解
給我媽媽新織的老年帽,跟去年的款式稍有不同。 材料:安伯士段染毛線
用量:100G
工具:5.00CM棒針
一、先上一個完成的帽子
(這個咖灰色的是送給我姐婆婆的)
二、帽子由7片組成,這是一片織完的樣子,每片是次隔行正面減針,每次織到帶有線頭的那端減針(倒數第2針和第3針相並),最後一針織下針,每行第1針挑下不織,從第2針開始織。
編織方法:每片先織四行反平針,也就是來回織8行,然後地九行開始織6行平針,第七行開始織花,織三針,將第4針脫掉,拆5行,與拆掉的五行線一起並織,每個花相隔三針。然後在織5行平針,第六行挑花,注意:第二組花是與第一組花錯開的。織完第二排花後將左側斜尖部分每個小辮挑一針,大概挑11針或10針,挑完針數又恢復到起針的針數四十針,開始織第二片花,以此類推織七片花。
三、帽身完成,合邊時,圖片標注部分為帽檐部分需要折過來的,所以需要在正面縫合。
四、帽身織完頭圍平鋪測量是25CM多,拉平是27CM,正好夠我媽的頭圍52-54CM。
五、帽子完成了,我媽喜歡鉤針花邊,我鉤了三圈花邊。
六、2兩線織完帽子還剩這么一點點
七、我覺得還是有花邊的帽檐好看
八、看看戴在頭上的效果,老人不喜歡帽身太深的帽子,這個帽子折完帽檐正好在眉毛上面。
九、正面效果
十、帽頂,一共七片
十一、順便來張給自己織的螺旋帽子
十二、側面效果,
十三、去年鉤的白色瓜皮帽子
十三-1、戴在頭上的樣子,不好意思見人,光看帽子就行,遮著點吧
十四、肉粉色的瓜皮帽,本想鉤帶帽檐的鴨舌帽,線不鉤了,就著剩的線頭鉤了三朵裝飾花。
十四-1、喜歡帽子上的花朵
『叄』 織帽子的方法與圖解
工具:棒針、棉線。
具體步驟如下:
1、准備好棒針和棉線。
注意事項
1、編織帽邊:根據需要帽子帽子的大小來起針,起針後圈織上下針,這樣織出的帽邊很有彈性。
2、編織帽身:帽身編織下針,織到需要帽子的長度即可。
3、編織帽頂:織帽頂時先織兩針下針,然後兩針並一針收針。重復編織到棒針上還有10來針即可。然後穿上線頭在反面系好拉緊即可。
『肆』 貝雷帽怎麼織
1、准備好編織貝雷帽的毛線。我們先來做個編織示範;起42針從帽邊開始編織;在具體編織中,要根據需要帽子的大小來起針。
『伍』 織帽子都有什麼花樣和針法
具體方法如下:
1、第一圈:先用粉色的線進行鉤織,環形起針,在線圈裡鉤織6個短針,抽緊線頭,與第一個短針做引拔針連接,完成第一圈的鉤織。
『陸』 戴帽子的毛衣,帽子怎麼織
連帽子的毛衣都是編織好毛衣後再加上帽子的,具體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6)怎樣織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帽子編織
『柒』 老人帽子怎麼織
具體方法如下:
1、准備好棒針和棒針線。起40針來作示範。
『捌』 怎麼織女士帽子
貝雷帽編織方法:
1、起針,環形起針法起短針6針,拉緊起針後擰緊線圈,拔出連接,完成第一輪。
『玖』 怎樣編織老太婆帽子
材料:
悉尼樂譜線2兩、5.5cm圍針1根。8針起頭只適合悉尼樂譜線粗細的絨線
織法:
1、起頭8針,織15行,完成第一個橫條。
注意:在編制過程中,由於需要用到剪刀、毛線簽等尖銳物品,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如果對圖中毛線顏色不滿意,也可以更換其他合適的顏色,織法和上述操作步驟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