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賀東生的賀東生軼事
紅12軍在福建上杭地區時,賀東生作戰特別勇猛,綽號「賀猛子」。1932年攻打黃陂時,他單槍殺敵30人。抗日戰爭時期,賀東生歷任115師教導大隊隊長、團參謀長、團長、抗大1分校團長、師參謀長。
賀東生擔任過著名的「老6團」團長。他打仗勇敢靈活,從不蹲指揮所,一會兒跑到突擊連,一會兒跑到機槍連,抓起機槍掩護部隊沖鋒。大家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毛猴子」。他有個毛病,急躁、脾氣暴,一生氣,使勁拽自己的帽檐,急了乾脆把帽子甩了。他當團長時,全團都知道這條,營連幹部要找賀東生,先問:「團長的帽檐在什麼地方?」警衛員說:「在眼皮上」,一個個溜得老遠;要是警衛員說:「團長的帽檐在後腦勺上」,大家什麼玩笑都敢和他開。賀東生膽子挺大,有一次他和頂頭上司軍區司令員陳士榘吵了起來,他主張要用步兵炮把敵人的碉堡轟掉,陳士榘說:「我們總共十幾發炮彈,解決不了問題」。賀東生的脾氣上來了:「你捨不得那幾發炮彈,可捨得我那些勇敢的戰士?炮兵連長,給我轟!」進入東北後,賀東生先後擔任1縱2師參謀長、副師長,是師長羅華生的助手。
1947年羅華生他調,賀東生接任師長。1縱2師改稱38軍113師,賀東生仍任師長。攻打天津,113師是左翼主攻師,38軍副軍長曹里懷來到113師指揮所,叫賀東生陪他到前面去。曹里懷和賀東生乘坐一輛坦克進了市中心,開到一座大樓前,看到我軍進攻受阻,曹里懷對駕駛員說:「來,我們替他們開路!給敵人一點厲害。」駕駛員擔心首長的安全,賀東生說:「我們這些人都是硬骨頭,就是從飛機上摔下來也散不了架!」曹里懷和賀東生乘坐的坦克把敵人防守的大樓撞開了一個大窟窿。
1949年,賀東生升任38軍副軍長。賀東生的戰斗積極性非常高,每次戰斗總是身先士卒。
他常說:隊列沒有對的,戰術沒有不會的。能不能打仗,不是在操場上學的,是在戰斗中學的。
建國後,賀東生歷任21步兵學校校長、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1962年到1964年,他擔任廣東省軍區司令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授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98年8月27日因病於長沙逝世,終年87歲。
② 長征中的故事
小英雄的不多哦
---- 紅軍長征的故事
-- 紅軍長征的故事
我們的賀主席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時分,賀龍率領的第二軍團部分主力,從管竹進入岩石鄉。三個穿灰布軍衣、身背短槍的戰士來到三房院子,見一婦女抱著小孩慌慌張張走進自己家裡。戰士跟著走進她家堂屋,見她房門緊閉,便輕輕地敲門說:「嫂子,請你不要害怕,我們紅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請你開開門,我們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婦女叫歐陽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聽到敲門的聲音不是很
急,喊話的聲音也很平和,就開了房門。戰士見她屋內還有一間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這間空房搭個鋪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歐陽香元雖沒有完全聽懂他們的話,但知道他們是要借房子住,於是臉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過了一會兒,有位戰士領著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蘭布長衫、留有八字鬍子的人來到了歐陽香元的家門口,後面跟著二三十個穿灰布軍衣、背短槍的戰士,在禾坪里整整齊齊地站成兩排。那個八字鬍子對大家講:「我們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人民求解放的,我們有鐵的紀律,大家千萬要注意,不能進年輕婦女的卧室內;」接著又講,「我們紅軍無論走到那裡,都要關心群眾,愛護群眾,群眾家裡的東西未經主人同意不能搬動,借東西一定要還,損壞和丟失東西一定要照價賠償,這樣我們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才能團結群眾去打倒蔣介石賣國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歐陽香元從戰士們的表情上,看出八字鬍子是個大官。聽他講話句句為老百姓著想,認定紅軍是好人。她懷著興奮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個八字鬍子講的話告訴別人,直到天快黑時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門口見地上搭起了鋪,那個八字鬍子和另外兩個人在煤油燈下看地圖,一邊看一邊比比劃劃。她想知道那個大官是個什麼官,於是走到門外悄悄地問一個小戰士:「那個穿蘭布長衫、留著
鬍子的是你們的什麼人?」小戰士輕聲地告訴她:「是我們的軍團長,蘇維埃政府的賀主席,我們都喊他賀老總。」她聽後心裡嘀咕,原來他是個大官,難怪戰士們都規規矩矩聽他講話。
她走到房內,一位女戰士非常和氣地請她坐下,像親姐妹一樣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談中她問女戰士:「你是哪個的老婆?」女戰士很爽快地告訴她:「我是賀龍同志的愛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煩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裡的是紅軍的大官賀龍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說:「這房子不好,沒有好好收拾,真對不起你們,」女戰士說:「等打完仗以後,窮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隊要走了,有些戰士在收拾行裝,有些在打掃衛生,有個戰士走到歐陽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對門)再三詢問是否有損壞和丟失的東西,雷青菊講:「只有一個木臉盆沒看到。」那個戰士不一會拿了一個銅臉盆對她說:「如果找不到就用這個臉盆,找到了就留做紀念,紅軍的紀律都是賀主席規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賀主席和戰士們走時,群眾都含著熱淚相送,戰士們
也不時地回頭,依依惜別。 『
幾十年過去了,歐陽香元沒有忘記當年的「賀主席」。1956年,她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的掛像時,一眼就認出了當年住在自己家裡的賀主席,高興地說:「你們看,我們的賀主席又回岩山來了,又到我們家裡來了。」
可敬的先烈
第二、六軍團自從撤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後,國民黨的軍隊始終跟蹤他們、搜索他們,妄圖把他們消滅在長征途中。12月21日中午,從高沙開往花園的第六軍團,有的在李家渡一帶休整,有的在行進途中。戰士們雖然頭上都用樹枝、綠葉作了偽裝,但國民黨飛機還是發現了目標,喪心病狂的投下了6顆炸彈,20位戰士當場光榮犧牲,數十名戰士受傷。
當時年僅12歲的王康元正趕著牛回家,一位紅軍戰士見狀,急忙跑過去,屍把將王康元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他。王康元安然無恙,而那位戰士卻血流如注。王康元的叔父王仁德知道後,深為紅軍戰士舍已救人的精神所感動,為了報答紅軍戰士的救命之恩,他冒險同李明生、劉大炳等20多個貧苦農民一道,將烈士的遺體安葬在蛇形山一塊空地上。但紅軍走後不久,一些土豪劣紳心懷鬼胎煽動說,「紅軍葬的地方是『風水寶地』,是李家渡的『龍脈』所在。現在『龍脈』挖斷了,『龍神』不安,只有把紅軍的屍體挖出來,丟到河裡去,才能保住『龍脈』,恢復『風水』。」為了粉碎土豪劣紳的陰謀詭計,貧苦農民鄧成竹等人連夜將紅軍烈士的棺木移葬到松濤滾滾的長嶺界,周圍栽上蒼松翠柏。被紅軍救了命的王康元,每年清明節去烈士墓前祭掃。1972年他擔任西中大隊黨支部書記後,積極倡議並在公社黨委的領導下,帶領本大隊和李家渡的幹部群眾,整修了烈士墓,在墓前豎起一塊烈士紀念碑,刻上「長征烈士之墓」六個大宇,兩側刻有兩副對聯,一副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另一副是「繼承先烈志,永作革命人」。洞口縣委和縣政府已將烈士墓做為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幾
十年來,幹部、工人、農民、學生經常去墓前瞻仰、憑吊學習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做貢獻。
討還血淚債
舊社會的廣大農民,飽受土豪劣紳的壓迫和剝削,掙扎在死亡線上。紅軍打擊土豪劣紳,為貧苦農民求解放,因而得到他們的真誠擁護。
岩山鄉沙坊院子有個土豪叫付升庭,長有一臉麻子,為人專橫殘忍,欺壓窮人,群眾都叫他升麻子。他的五個兒子個個兇殘如虎,群眾稱他們是「五老虎」。1931年,升庭麻子准備修新屋,找來新化方師傅給他燒磚瓦。可憐方師傅辛辛苦苦一場,不但未得分文工錢,還要倒貼伙食。一氣之下他推倒磚瓦垛子,滿腹怨恨回新化去了。1935年,他參加了紅軍。12月19日,部隊在岩山宿營,他
把當年在付家的遭遇和當地農民受付家欺壓的情況,向部隊首長做了匯報,首長同意他帶三名戰士去找升麻子算帳。他們操小路走到沙坊院子,把正准備逃跑的升庭麻子抓住。附近群眾聽說紅軍抓住了作惡多端的升麻子,喜得奔走相告,紛紛向紅軍首長揭發升麻於的罪惡。首長派出一位戰士領著貧苦農民到升麻子家裡,打開了付家的糧倉,把糧食分給了群眾。第二天紅軍離開岩山時,把升麻子
押到綏寧縣李熙橋處決。
紅軍第六軍團在石江處決了一貫包攬訴訟、敲榨勒索的王文祥;鎮壓了高沙鎮街上被稱為「三王五霸」之一的大惡霸、土匪袁寬:將石背鄉的土豪財主尹成哉、花園鄉罪大惡極的鄧星芳、拒絕給紅軍派糧的反動保長鄧陳卓三人,押到綏寧縣武陽處決。廣大群眾拍手稱快,感謝紅軍為自己伸了冤,討還了血淚債。
軍民魚水情
紅軍到洞口之前,國民黨反動派與地方反動勢力製造了很多謠言,不少農民躲進山裡。紅軍以遵紀愛民的實際行動,解除了群眾的顧慮,很快,大家都回來為紅軍戰士解決吃住問題,十分親熱。
開始岩山街上很多店門都關得緊緊的,後聽到紅軍戰士親切地喊:「老鄉們不要怕,我們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不會拿你們的東西,如果你們有什麼吃的就賣給我們一點,我們照價付錢。」有些人從門縫中看到紅軍戰士規規矩矩,蹲在街上,誰也不去敲店門。於是有的就拿出煮熱的紅薯放門口賣,戰士們不講價,說多少就是多少,只多交不少交。消息傳開後,店門都開了,能吃的東西都擺出來了,附近群眾家裡有能吃的,都拿到街上賣。有幾位戰士走到林玉元老大娘面前輕聲說:「大娘,天氣太冷,今晚上我們想到你家裡避避風寒。」大娘滿臉笑容表示歡迎,戰士們放下背包,就動手打掃衛生,挑水劈柴。晚上,林大娘見幾個戰士在燈下擺著白布比劃,她猜想是把布剪做包腳布,就把「坐月子」的媳婦喊來一起幫忙,母女倆人熬了一整夜,共做好10雙布襪子,正好每人一雙。第二天戰士們臨走時再三向林大娘道謝,送給他一些白布、一床印花被面和兩個圓瓷缸作為紀念。
紅軍關心群眾,愛護群眾的感人事跡,深深地感動了群眾,廣大農民群眾從各個方面關心、愛護紅軍。石江縫紉師傅邱國才與其他11位師傅一起,連夜趕制軍帽120頂。紅軍給他們每人一塊銀元,他們心情非常激動,你一言我一語,湊成一首詩:「紅軍來到石江鎮,痛打土豪和劣紳,財主心怕膽又驚,窮人精神大振奮,軍民連夜作軍帽,同心協力殺敵人。」花園馬家院子鄧大媽同兒媳曾冬娥在山邊土裡鋤草,聽到山中有微弱的呻吟聲,鄧大媽立即放下鋤頭去山中尋找。果然發現一個約20歲年紀、頭帶八角帽的紅軍戰士(瀏陽人)躺在地上,她用手一摸額頭,好燙手,又見他右腳傷口已開始流膿。她心想不能讓親人在野外活活凍死、痛死、餓死,一定要想辦法救他。她喊來兒媳一起扶著傷員回到家裡,讓他躺在兒媳床上,兒媳拿出丈夫的藍布舊衣服給他換上。大媽告訴傷員安心養傷,如發現有外人來就裝啞巴,要兒媳認他是自己的丈夫(兒媳的丈夫在貴州做挑夫)。安排好後,大媽每天上山采葯,精心護理,一周後戰士的傷基本治好,他告訴大媽要去趕部隊。臨走那天,天剛亮大媽就起床為他准備好路上吃的東西。戰士對大媽說:「大媽,你就是我的親娘,我一定永遠記住你的恩情,革命勝利了,我一定來看望你老人家。」戀戀不舍,揮手告別。
跟著紅軍走
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紅軍是自己的隊伍,是自己翻身求解放的靠山,紅軍的道路就是自己走向解放的道路。於是,不少貧苦農民紛紛送子弟當紅軍,中青年更是積極踴躍,要求跟著紅軍走。李家渡的貧苦農民,看到20個紅軍戰士在敵機轟炸下光榮犧牲,滿懷為烈士報仇的憤怒心情和為自己求解放的強烈願望,積極報名參加了紅軍。西中村的鄧星怡、鄧正仁、吳老曬,盲田村的鄧星開,新興
村的劉老細,木井村的陳松青,圳上的羅玉等都跟著紅軍走了。洞口街上鄒玉和、王順生兩位縫紉師傅,被請到花園給紅軍製作軍服,他們深為紅軍的精神所感動,毅然跟著紅軍走上了長征路。
據解放後全縣初步統計,當年跟著紅軍走的有20多人。他們為革命做出了貢獻。其中:有壯志未酬而犧牲在長征途中的革命烈士,有在抗日前線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民族英雄,有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貢獻畢生精力的人民功臣,如石江鎮的王振貴,當年30歲,參加紅軍後編入第六軍團保衛局,在17年的戎馬生涯中南征北戰,榮獲「人民功臣」、「解放華北」、「解放西北」的紀念勛章各一枚,1952年轉業到新疆工作,1965年離休,1966年元月回洞口老家定居,撰寫了「夜渡金沙江」、「翻過大雪山」、「六十年春秋話往日」等革命回憶錄。
③ 讓子彈飛最後黃四郎在碉樓上開了一槍,再喊了一聲:「張麻子」,然後把帽子飛出去,是什麼意思
開一槍是引起張的注意,帽子飛出去,是黃四郎向張麻子致敬。棋逢對手,輸的心服口服…
④ 求一部男主角道具有槍和刀,男主角帶一頂帽子,可以叫喚機械的動漫
槍與劍
類型 冒險 狀態 完結 原作 中川幸太郎 上映 2005 . 7 總共 26 集
不是地球,不是太陽系。也不是現代。文化、文明比現代要落後。市的概念不同於現代的日本,更接近與美國或RPG的世界。相鄰的兩座城市相距數十甚至數百公里以外的世界。但是經濟、語言卻是共同流通的,歷制也相同。這是個在宇宙邊際的某個國家,滿了荒野上的夢和暴力、愚人們的理想鄉……
人們稱這個行星為 ENDLESS ILLUSION,流浪的男子范、...
槍與劍的血色傳奇——《GUN×SWORD》展現哥特式復仇之旅 當范與新娘還沉浸在婚禮帶來的喜悅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將范立刻從天堂打入地獄——心愛的女人被一個擁有鉤手的男人暗殺!陷入巨大悲痛的范四處打探消息,一個人開始復仇之旅。。。。
⑤ 在這個和平年代,你們覺得需不需要哨兵
在很多人看來,哨兵跟保安沒什麼區別。也有人說,現在是和平年代,哨兵就是花瓶,那麼我只能說,你不夠資格評價,年看到的只是一個人,看不到這個人的形象,這個象徵著什麼。和平年代,更需要哨兵,因為哨兵不僅代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代表著部隊的每一個窗口。
哨兵的權利來自他的神聖職責,可以說,在哨兵的領域,即使是司令,你還的聽人家的,但是對於哨兵來講,最重要的還是手裡的強。在我們這,你得時刻准備著,在我們這你得時刻保持槍里有子彈,在我們這兒,你得保證槍不離身。某部團長直接把車開到哨兵面前,示意哨兵開門,哨兵沒來得及問,直接叫他下車接受檢查,在檢查中才知道此人是某部團長
不知道是有意而為之還是氣在頭上,這位團長直接下了哨兵的槍,並告訴他回頭到團部辦公室處領取。帶著槍,團長帶著槍進門了。來到團部辦公室,團長處理完手頭事物示意哨兵過去,並告訴哨兵,把你的連著叫過來,你也跟著過來,哨兵叫來連著。團長問連長:「這是你帶的兵嗎」?,連長回應團長的問答,並承認這是他手下的一位哨兵,今天早上執勤被團長下了槍。
團長直接職責連著,你的士兵竟然在執勤中被人下了槍,這就是你們的職責?嚴格執勤,不要有麻痹和鬆懈的思想。但是丟了槍。對於哨兵來講,守住自己的槍應該跟守住自己的生命一樣,不要有絲毫的鬆懈。這件事,不僅哨兵背了一個失責的責任,他的連長也戴了一個工作失責的帽子。如果哨兵喊出口令而對方沒有反應的話,哨兵首先應命令對方停止活動,如果對方不聽其勸阻,則鳴槍示警阻止其下步行動。
⑥ 飛奪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要用僅有的幾只小船將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峻。當急之下,於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羅瑞卿匯報後,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決定。其部署是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一軍團一師和陳賡、宋任窮領導的幹部團為右路軍,由中央縱隊及1、3、5、9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左路軍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攻擊前進,5月28日,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王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路軍於明天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你們要在此戰斗中突破過去奪道州和五團奪鴨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記錄」。接令後紅四團後晝夜兼行240華里山路,於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現在瀘定橋西岸並與敵軍交火。
當時百餘米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並以機槍、炮兵各一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幹部會議,進行戰斗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雲率領的23名奪橋突擊隊。下午四點,23名勇士身掛沖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後,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高喊「同志們,這是勝利的最後關頭,鼓足勇氣,沖過去!莫怕火,沖呀!敵人垮了,沖呀!」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沖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整個戰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把藉助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共產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為實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合,最後北上陝北結束長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鐵鏈劈開了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壯美贊譽,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其中就有七位元帥長征時經過了瀘定橋。當時在激戰後的瀘定橋上,劉伯承元帥曾用腳重重地在橋板上連跺三腳,感慨萬千地說「瀘定橋,瀘定橋,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朱德總司令在長征回憶中題詞「萬里長江猶憶瀘關險」的詩句,充分說明了紅軍長征飛奪瀘定橋的艱險與壯烈。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城。中央紅軍主力隨後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比起紅軍強行軍創造的奇跡,22勇士飛奪瀘定橋更是奇跡中的奇跡。22勇士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早已為人們熟知,然而,在22個勇士中,如今只有5個人的名字被後人得知,其餘的大多數人,我們甚至連他們的名字是什麼都已不知道。
強渡大渡河17勇士的名字,是因為《戰士報》一八六期上的記載而被後人得知。然而,飛奪瀘定橋22勇士的名字,卻沒有得到這樣幸運的記載。
同為紅一軍團所屬的部隊,為什麼紅一軍團政治部編印的《戰士報》只登載了17勇士的名字卻沒有登載22勇士的名字?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心中的一個困惑。王永棉老人給出了這樣的猜測:目前人們所能找到與紅軍大渡河戰役有關的《戰士報》,只有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第一八四期和1935年6月3日出版的第一八六期,它們的原件都收藏於中國軍事博物館。強渡大渡河戰斗是5月25日打響的,而飛奪瀘定橋戰斗是5月27日打響的。一八四期《戰士報》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前一天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的戰斗,而到了一八六期《戰士報》,內容已經是介紹大渡河全部戰役的情況,頭條標題就是《大渡河沿岸勝利的總結》。這樣我們自然就可以想到,這中間一定還有《戰士報》第一八五期,而且這張報紙的內容差不多可以肯定就是介紹飛奪瀘定橋的戰斗。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合理地猜想,飛奪瀘定橋22勇士的名單就登載在一八五期的《戰士報》上?而一八六期《戰士報》登載17勇士的名單,是對一八四期《戰士報》應該登而未登的內容的一個補充?
這僅僅只是一個猜測。當然,也存在著另外的可能,就是因為報紙版面所限,它們來不及去登載那22個勇士的名字了。《戰士報》第一八五期已經缺失,給紅軍歷史研究帶來太多的問號。
22名勇士是怎麼選出來的?
事實上,關於飛奪瀘定橋的勇士,到底是21名,還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比如一八六期的《戰士報》,上面寫的就是「二連21個英雄首先爬鐵鏈冒火過河」。現在,根據時任紅四團政委的楊成武將軍發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憶文章《飛奪瀘定橋》,人們把飛奪瀘定橋的勇士定為22名。
1986年,王永棉在瀘定縣委派下,趕赴北京拜訪當年紅四團黨總支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鐵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員的羅華生將軍。羅將軍告訴王永棉,當年的22勇士,是他親自到二連挑選出來的。當時他挑人的標準是,凡是幹部,包括連長、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及排長,首先要挑出來。曾經是戰斗英雄的,比如在渡烏江戰役中立過功的,也要挑出來。平時作戰勇敢的,挑出來。挑選出來的人,必須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起碼也要是入黨入團積極分子。突擊隊的任務是二連連長廖大珠搶下來的,就由廖大珠擔任突擊隊的隊長。
1985年,瀘定縣籌備「飛奪瀘定橋」勝利50周年紀念慶典,王永棉受縣里委派赴北京邀請楊成武將軍參加慶典,曾當面向楊將軍詢問有關22勇士的線索。楊將軍告訴王永棉,當年戰事非常緊張,打完瀘定橋,部隊又繼續向前打,22勇士的名字沒有來得及記下來。後來在長征路上,他們多數同志都先後犧牲了。當時,楊成武將軍說到這些時,情緒十分激動,他一遍一遍地呼喚——我的22名勇士,你們在哪裡,在哪裡啊,說著說著,竟老淚橫流……
根據楊成武、羅華生等老將軍們的回憶,飛奪瀘定橋22勇士中,有4個人的名字是可以記起來的,他們是:二連連長廖大珠,二連政治指導員王海雲,二連支部書記李友林,及抽調支援的三連支部書記李金山。
瀘定縣的同志們在解放後的追訪中,還找到了第5位勇士的下落,那就是副班長劉梓華。
第5位勇士的下落是怎樣找到的?
在瀘定橋邊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里,庄嚴肅穆地豎立著22根方柱子,它們代表著當年飛奪瀘定橋的22位勇士。它們絕大多數是無字碑,只有5根柱子上刻有名字,而在這5根柱子中,只有一根上面雕刻有頭像,這根柱子代表的勇士就是劉梓華。
22名勇士中,惟一留下下落和相片的勇士就是劉梓華,劉梓華的雕刻頭像就是根據他本人的相片製作的。關於劉梓華下落和相片的獲得,有一個曲折艱難的尋訪過程,而我們的采訪對象王永棉就親身參與了這個過程。
在王永棉的日記本上清楚地記著,1974年10月19日,當時的四川省文化局副局長朱丹,在一次會議上提出,新中國成立這么多年,紅軍飛奪瀘定橋22勇士的情況和下落,還一直搞不清楚,實在說不過去,瀘定縣的同志們要下力氣搞點調查。朱丹是一位演員,曾經在電影《達吉和她的父親》中扮演父親。也許與朱丹的這次講話有關吧,也許還有別的什麼推動力量,1975年,瀘定縣所在的甘孜州成立了一個紅軍長徵文物調查小組,由三人組成,王永棉擔任了組長。
從1975年5月到9月,近5個月的時間里,調查小組從四川到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江西、湖南、貴州、廣西,差不多繞半個中國走了一圈,搜集有關的紅軍長徵文物,其中調查22勇士下落是他們時刻放在心頭的一項重要任務。
1975年8月,調查組來到江西南昌,在參觀江西的革命烈士紀念館時,在一個大陳列廳里,看見掛著很多相片,上面都是在各個歷史時期參加革命戰爭的江西籍的烈士,下面還有他們的簡單生平。
王永棉一個一個認真地看,突然他眼前一亮,心中一陣狂喜。他發現了一個叫劉梓華的相片,他的生平介紹中寫著,「劉梓華同志是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英雄之一。」
王永棉連忙叫來一起去的同志,但一個同志提醒他:「你看清楚了沒有?前面寫的是強渡大渡河啊。」自從楊得志將軍寫了《強渡大渡河》、楊成武將軍寫了《飛奪瀘定橋》兩篇文章後,這兩個詞幾乎成了專用片語,分別特指發生在安順場和瀘定橋的戰斗。
但這畢竟是個重大發現,他們立即去找紀念館的管理同志,但對方告訴他們紀念館所知的情況也只限於展覽內容這么多,不過他們告訴王永棉,這些材料的來源是河北省廊坊軍分區。
1976年1月26日,瀘定縣方面給廊坊軍分區去信去函,了解有關劉梓華同志的情況。1977年1月15日,瀘定縣方面收到了回信,信中肯定劉梓華就是當年飛奪瀘定橋的英雄,並說明劉梓華生前系天津廊坊軍分區的副參謀長,1951年患惡性淋巴腫瘤去世。
廊坊軍分區的來信雖然令人鼓舞,但也很簡單抽象。為了進一步了解求證事實,1978年5月,瀘定縣方面派出鄭發榮、文榮普兩位同志前往廊坊軍分區調查。那時候,劉梓華同志的妻子還在,他的兒子也在。他們分別從軍分區方面和劉梓華家中借來了劉梓華的「軍人登記表」和日記本。而在王永棉手中,至今仍保留著當年劉梓華「軍人登記表」的抄錄件。
在這份抄錄件上,記者看到,其中幾項是這樣寫的:
劉梓華。籍貫:江西萍鄉縣安源區二鄉梓木村。1929年入伍,1931年6月參加共產青年團,1933年8月轉黨,介紹人:肖華。作戰次數:無數。負傷次數:9。殘廢等級:二等。在受過何種獎勵一欄中,說明系長征渡過烏江和大渡河十七、十八勇士之一。在受過何種處分一欄中,說明因1936年丟掉18英雄獎章,而受到黨內警告一次。特別關鍵的一點是,在履歷欄中清楚填寫著,1935年2月起,在紅軍一軍團二師四團一營二連任副班長。而這正是擔負飛奪瀘定橋任務的連隊!
22勇士為何只是18枚獎章?
這里還有一個疑問,飛奪瀘定橋是22勇士,為什麼在劉梓華的軍人登記表中,寫的卻是18勇士,丟失的也是18英雄獎章?王永棉告訴我們,據楊成武將軍回憶,飛奪瀘定橋戰斗結束後,點名時發現,22勇士在戰斗中犧牲了3名或4名同志,具體是3名還是4名,楊將軍也記不清了。如果是犧牲了4名同志的話,那麼剩下的剛好是18勇士!我們可以想像,在長征的特殊環境下,對犧牲同志的獎勵既無法記入檔案,也無法寄往家中,也許就只把獎章頒給活下來的同志,那麼獎章也就只是18枚英雄獎章了。
回到北京後,記者在美國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寫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找到了旁證,書中在寫到飛奪瀘定橋戰斗時說道:「在這場拚死的攻擊中,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人活下來了,而且沒有受傷。」
大渡河上的紅軍勇士們,我們今天已經難以找到他們的完整下落,但是他們的精神,已經深刻感染、影響了無數後來人,包括我們面前那些可愛可敬的采訪對象們。http://ke..com/view/120260.htm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http://www.xici.net/b5126/d27490002.htm
⑦ 鐵血使命野村被打掉帽子在第幾集跪求謝謝
貌似是14集差不多,他要抓小凳子,冷月把野村的帽子打飛
⑧ 鄒兆龍用槍打死一個戴著粉色帽子小女孩是什麼電影記得裡面還有一個女人叫好像是叫辣椒
是不是新英雄本色
⑨ 找一個有關革命戰爭的故事.別太長!!!!!
長征故事--飛奪瀘定橋
光榮的任務
五月二十五日,紅一師第一團在安順場勝利地渡過了大渡河。但是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橋,渡口又只有幾只小船,往返一次需要數十分鍾,數萬大軍如果只靠這幾只小船來渡河,不知要花費多少時日。同時,蔣介石正在命令四川軍閥楊森等部堅堵大渡河,並命令薛岳、周渾元部銜尾猛追。太平天國石達開就是在安順場被清兵最後消滅的。蔣介石也夢想著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當時,很多愛國進步的人們也都在憂慮:紅軍會不會走石達開的道路?
為了迅速渡過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後夾擊合圍的陰謀,必須火速奪下瀘定橋。我們左路軍前衛紅四團,就是在這緊急的情況下,迅速接受奪取瀘定橋的任務的。紅一師為右路軍,渡過大渡河後沿東岸北進,策應我二師四團奪取瀘定橋。
勝利的第一天
二十七日清晨,我團從安順場出發,沿大渡河西岸,奔向瀘定橋。全程三百二十里,命令規定三天趕到,路,是婉蜒曲折、忽起忽伏的單邊羊腸小路,左邊是高入雲霄刀劈一樣的峭壁,山腰上是終年不化的積雪,銀光耀眼,寒氣襲人;右邊是深達數丈、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稍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險。但大家並沒有把這危險放在心上,只有一個想法:加速前進,快些拿下滬定橋。
大概走了三十多里路的光景,河對岸的敵軍便開始向我們射擊了。為了避免無謂傷亡,只得繞路爬山,繞出十多里。這樣花費了不少時間。
走了約六十里路,前面隆起了一座大山。先頭連忽然和敵人一個連遭遇,勇土們好象猛虎見了群羊,只一個錳沖,就把敵人打垮了。這山有十多里高,翻過山是一條小河,橋已被敵人毀掉了。河雖然不寬,但很深,徒涉不能過去。一營立刻組織部隊砍樹架橋。
打了勝仗,跑路更有勁了。我們迎著零星的槍聲,繼續爬山。突然,偵察員飛奔回來報告:在我左前方的一個大山場里,發現約有一個營的敵人把守,堵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和團長王開湘同志領著幹部跑步前進,去偵察地形。這座山中間只有一條小路,陡得象座天梯,仰頭向上看,這帽子都要掉下來。山頂和隘口上,築了碉堡。右邊靠河,無路可繞。看樣子,正面和右面是無論如何沖不上去的。左面也是凌空直立的懸崖,崖壁上稀落地長著一些小樹和荊棘。崖頂連接著更高的山峰。經過仔細偵察後斷定:爬上左面的懸崖定可抄到敵人的側背,從敵人的屁股後面襲取這個隘口。我們立即命令三營長曾慶林和總支書記羅華生同志帶一個連堅決從左邊爬上去,並組織其他兩個連從正面佯攻。
敵人瘋狂地打著機槍,封鎖著路口。不到一個鍾頭,就從敵人後面傳來了槍聲。我們乘勢從正面發起猛攻,前後來擊,敵人很快便被打下去了。接著一個猛追,敵人三個連完全被消滅在山崖腳下,活捉營、連長各一,俘虜二百多人。敵人本想憑險堅守,阻擋我們前進,但我們發起猛追以後,前進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一天二百四十里
第二天,我們比原來命令規定的時間提前一小時吃飯,五點鍾就出發了。才走了幾里地,軍委又來了命令,限我們二十九日奪下瀘定橋。
「二十九號!」二十九號就是明天!從這里到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也就是說兩天的路我們必須一天走完。誰也沒料到任務會變得這樣緊急二百四十里路就是一個大難題!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而且還要突破敵人的重重堵擊。但這關系全軍的重大任務,一定要堅決執行,不容許一分鍾、一秒鍾的遲疑。
瀘定橋本來有敵人兩個團防守,現在又有兩個旅正向瀘定橋增援。他們以一部兵力阻止我紅一師前進,大部分沿河東岸北上,跟我們隔河齊頭前進。如果我們比敵人早到瀘定橋,勝利就有希望,不然,要想通過瀘定橋就很困難,甚至不可能了。我們要和敵人搶時間!要和敵人賽跑!我們邊行軍邊召集營、連幹部和司令部、政治處幹部,共同研究怎樣完成這一緊急任務。我們提出的動員口號是:「紅四團有光榮的戰斗歷史,堅決完成這一光榮任務,保持光榮傳統!」「向奪取安順場的紅一團學習,和紅一團比賽,堅決拿下瀘定橋!」「任務是光榮的,又是十分艱巨的,我們要經得起考驗!」要求部隊在明天六時前趕到瀘定橋。會後,大家便分頭深入連隊進行動員。
我和總支書記羅華生同志,飛跑到行軍隊伍的最前頭,站在一個小土墩上,向急行軍的隊伍進行政治鼓動。隊伍象一陣風一樣迎面卷來,又象一陣風一樣從我們身邊刮過去。但每一張臉,每一雙眼睛,我都看得非常清楚。在走過的隊伍中,「堅決完成任務,拿下瀘定橋」的口號聲,此伏彼起。這聲音壓倒了大渡河的怒濤,震撼山嶽。隊伍前進的速度更快了。
在行軍縱隊中,忽然一族人湊攏在一起:這群人剛散開、接著出現了更多人群,他們一面跑,一面在激動地說著什麼。這是連隊的黨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在一邊行軍,一邊開會啊!時間逼得我們不可能停下來開會,必須在急行軍中來討論怎樣完成黨的任務了。
緊急任務的動員工作剛做完,部隊已接近猛虎崗。
猛虎崗是一座上三、四十里下三、四十里的險惡高山,右傍大渡河,左面是更高酌山峰,中間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這是從安順場到滬定橋的咽喉,山頂的隘口上有一個營的敵人扼守。這時候,正是大霧迷濛,五步以外什麼也看不見。敵人看不清我們在哪裡,只是在工事里恐慌地、盲目地向我們前進方向亂放槍。我們利用大霧掩護著,組織部隊摸上山去,並命令他們:不許放一槍,接近敵人後,用刺刀、手榴彈解決敵人。不多時,只聽得「轟隆、轟隆……」一連串的手榴彈爆炸聲,接著便殺聲四起。嚇破了膽的敵人,只好向後潰逃了。我先頭營即向潰敵猛追,一直追擊到接近摩西面村時,又同駐在該村的敵人一個營和一個團部遭遇。在我勝利矛頭的沖擊下,又把敵人打垮了,我們又佔領了摩西面村。可惡的敵人又將村東河上的大橋破壞了,這使我們的行動增加了新的困難,耽誤了兩小時才架起橋。繼續前進,一口氣又跑了四、五十里。等我們趕到大渡河岸一個約有十多戶人家的村子時,已是傍晚七點了。從這里到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
困難一個接一個地來了。天不由人,突然大雨傾盆,電閃雷鳴,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部隊一天沒有吃上飯,肚子餓得實難支持。道路泥濘,更是走不快,牲口、行李都跟不上。在下猛虎崗的時候,我們已清楚地看見對岸的敵人仍然還和我們並肩前進。
困難越是嚴重,越需要加強政治工作。我們向黨支部,向所有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積極分子說明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切困難,也說明了必須爭取明天六時前趕到瀘定橋。號召每人准備一個拐杖,走不動的扶著拐杖走;來不及做飯了,要大家嚼生米、喝涼水充飢。這號召,象一把火點燃起部隊熾烈的戰斗情緒。看樣子,哪怕前面盡是刀山,他們都可以闖過去。然而,在這伸手不見掌的黑夜裡,怎能走完這泥濘油滑的一百一十里路呢?這個問題象一塊千斤重石壓在我的心頭。
忽然,對岸山坳上出現了幾點火光,剎那間變成了一長串的火炬。是敵人在點著火把趕路。敵人的火把給了我們啟示。「我們也點火把走」,我腦子里閃出這樣的想法,打算立即去同團長、參謀長、總支書記研究,但又一轉念「敵我僅一河之隔, 如果敵人向我們聯絡,暴露了我們是紅軍,跟我們干起來,如何是好?」
「事到萬難須放膽」,我們決定利用今昨兩天被消滅和打垮的三個營敵人的番號偽裝自己,欺騙敵人。立即命令部隊將全村老鄉家的籬笆全部買下,每人綁一個火把,一班點一個,不許浪費,爭取每小時走十里以上;並布置司號員先熟悉繳獲的敵人的聯絡信號,准備在必要時同敵人「聯絡」;故人的部隊都是四川人,我們也選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剛捉來的俘虜,准備來回答敵人的問話。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把所有牲口、行李、重武器連同團長和我的乘馬在內,一律留下,由管理處長何敬之、副官鄧光漢帶一個排掩護,隨後跟進。
當時,我腿上的傷口還沒有全好,走路有些不大方便,同志們——特別是團長都勸我騎著馬走。這正是需要幹部起模範作用的時候,哪能再騎馬?我以挑戰的口吻向大家說:「同志們,咱們一塊走吧!看看論走的快!誰先走到瀘定橋!」
部隊興高采烈地高舉火把向前挺進。兩岸敵我的火把,交相輝映,遠遠望去,象兩條飛舞的火龍把大渡河的河水映得通紅。透過大渡河的波濤聲,從對岸傳來了清脆的軍號聲和微弱的喊聲。「啥子部隊啊!」敵人在向我們聯絡了。我們的司號員按敵人的聯絡信號,吹起了嘹亮的軍號;四川籍的同志和俘虜也吊起嗓子大聲作答。蠢豬似的敵人萬想不到,大搖大擺地跟他們並排走的,就是他們所日夜夢想著要消滅的英雄紅軍,糊里糊塗地同我們一道走了二、三十里。後來,雨下的更大,到深夜十二點鍾,對岸的那條火龍不見了,他們大概是怕苦不走了。這一情況立刻傳遍全團,同志們紛紛議論著:抓緊好機會啊!快走,快走啊!一個跟著一個拚命地向前趕路。
暴雨沖打著戰士,山洪從峰頂宜瀉大渡河,本來已經難走的羊腸小道,此刻被雨水沖洗得象澆上了一層油,滑的實在厲害。拐杖也不靈了,一不留神就來個倒栽蔥,真說得上是三步一摔,五步一跌,隊伍簡直是在滾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不斷有人打瞪睡。有的人走著走著就站住了,後面的推他:「走呀!前面的走遠了!」這才恍然驚醒,又趕快跟上去。後來,大家乾脆解下了綁腿,一條一條的接起來,前後拉著走。
經過整夜的急行軍,在第二天早晨六點多鍾勝利地趕到了瀘定橋,並佔領了西岸及西橋頭。這一天,除了打仗、架橋外整整趕了二百四十里路,真是飛毛腿呀!
要橋不要槍
我們佔領了橋西的幾座建築物和一座天主教堂。戰士們忙著做戰斗准備,王團長和我領著營、連幹部去察看地形。
瀘定橋真是個險要所在。就連我們這些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見關奪關的人,都不禁要倒吸一口涼氣。往下看,褐紅色的流水象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間傾瀉下來,沖擊著河底參差聳立的惡石,濺起丈多高的白色浪花,流水聲震耳欲聾。在這樣的河裡,就是一條小魚,也休想停留片刻,徒涉、船渡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看看橋吧。既不是石橋,也不是木橋,而是一條鐵索橋。從東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鐵環一個套一個聯成的長鐵索,每根有普通的飯碗粗。兩邊各兩根,做成橋欄,底下並排九根,作為橋面。原來橋面上橫鋪著木板,現在,木板已被敵人搬到城裡去了。只剩下懸掛著的鐵索。在橋頭的一塊石碑上刻著兩行詩句:「瀘定橋邊萬重山,高峰入雲千里長。」
瀘定橋東端就是瀘定城。這座城一半在東山上,一半貼著大渡河岸,城牆高兩丈余,西城門正堵住橋頭,過了橋,必須通過城門,別無他路。城裡駐著兩個團的敵人,山坡上修築了嚴密的工事,機槍集中在橋頭附近,不斷地向我們掃射,迫擊炮彈也連珠般地飛過來。敵人憑著這樣的天險,瘋狂地向我們大聲喊叫:「你們飛過來吧!我們交槍啦!」我們的戰士則大聲回答:「不要你們的槍,只要你們的橋。」
看完地形以後,我們立即組織了一個營的火力,封鎖河東岸敵人增援的道路。因為東岸和西岸一樣,也只有一條依山傍水的小道,敵人只有經過那條路才能到瀘定橋。
緊按著,我們分頭到連隊進行奪橋的戰斗動員。部隊掀起了爭取當奪橋突擊隊的熱潮。各連都送來了突擊隊的名單,要求批准他們擔任突擊任務。
中午,我們在天主教堂召開了全團幹部會議,研究、批准突擊隊。會議剛開始,對岸打過來一排迫擊炮彈,天主堂的屋頂被炸開了一個大窟窿,彈片、瓦片宜瀉而下。大家卻一動不動。我乘機進行鼓動:「敵人來給我們動員了,我們必須立即打過橋去。現在大家說說法讓哪個連擔任突擊。」我剛說完,平時不愛說話的二連長廖大珠刷地站起來,他那矮而結實的身子激動得有點發抖,黝黑的臉一下子紅到耳根,吃力地說:
「一連過烏江立了功,成為渡烏江模範連, 我們要向一連學習,爭取當奪取滬定橋的英雄連。」
「奪橋任務非給我們三連不可,」急性子的三連長王有才沒等廖大珠說完,就站了起來,他站在那裡象座小鐵塔,嘴巴象打機關槍:「我們三連哪一次戰斗都沒落後過,這次保證把橋拿下來。」最後,他又說:「不叫我們當突擊隊,我這個連長沒法向戰士們交代。」往後是一場激烈的爭論,看樣子誰也不願意把這個任務讓給別人,需要我們領導上指定了。我和團長研究後,王團長向幹部們交代了奪橋的任務並指定二連任突擊隊。接著我站起來補充說:「要打仗有的是,咱們輪著干,上次接烏江是一連打頭,這次輪到二連,由二連的二十二個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突擊隊,廖大珠同志任突擊隊長,我看很好,看大家有沒有意見?」會場上響起了一片掌聲,廖大珠高興地跳起來。只有王有才垂著頭,嘴裡在叨咕著什麼。「三連的任務也不輕,」我指著王有才說:「你連擔任二梯隊,跟著突擊隊沖,還要擔任鋪橋面的任務,讓後續部隊迅速沖進城去,看你還有什麼意見?」這時候王有才才露出笑容。最後我們命令各連,讓部隊吃飽飯好打仗。會後,總支書記羅華生又親自到二連去幫助進行突擊准備工作。
總攻在下午四點開始。團長和我在橋頭指揮戰斗。全團的司號員集中起來吹起沖鋒號;所有的武器一齊向對岸敵人開火,軍號聲、槍炮聲、喊殺聲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擊英雄手持沖鋒槍或短槍,背掛馬刀,腰纏十二顆手榴彈,在廖大珠連長的率領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去。跟著他們前進的是三連長王有才率領的第三連。他們除攜帶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塊木板,邊鋪橋,邊沖鋒。
當突擊隊剛沖到對面橋頭,西城門突然燒起沖天大火。敵人企圖用火把我們擋在橋上,用火力消滅我們。火光照紅了半邊天,橋頭被熊熊大火包圍住了。
這正是千鈞一發的時刻。二十二位英雄看到城門口漫天大火,似乎愣了一下,站在我和團長身邊的人一齊大聲喊道:「同志們!這是勝利的關鍵!沖進去呀!不怕火呀!遲疑不得!沖啊!敵人垮了。」這喊聲給了英雄們勇氣、決心和力量,在宏亮的沖鋒號聲中,他們神速地向著火里沖去了。沖在前面的廖大珠的帽子著了火,他扔掉了帽子,光著頭繼續往前沖,其餘的突擊隊員們也緊跟著廖連長穿過火焰一直沖進街去。巷戰在街口展開了。敵人集中全力反撲過來,二十二位英雄的子彈、手榴彈都打光了,形勢萬分緊急,眼看支持不住了。正在這個嚴重關頭,王有才連長帶著三連沖進去了,接著團長和我率領著後續部隊也迅速過橋進了城。經過兩小時的激戰,兩個團的敵人被消滅大半,剩下的狼狽逃竄。黃昏,我全部佔領滬定城,牢靠地控制了瀘定橋。
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防止敵人的反撲,確保瀘定橋的安全。我們立即派出配屬我團指揮的軍團教導營向打箭爐方向警戒,因為那裡尚有敵人的幾個團。為了對付向瀘定橋增援的兩旅敵人,我們派出一個營沿河向南發展。
晚上十時,尖兵排打響了,當時,我們估計是敵人的援兵趕到,准備再作一場苦戰。該營一部分部隊佔領了陣地,組織了一個沖鋒,遇到了一個傷兵,一問卻是我紅一師三團的同志,這才知道一師已經趕到。准備同敵人作殊死戰的緊張心情,頓時輕松下來。原來敵人的兩個旅被我紅一師追上,在城南六十里竹林坪地區打了一仗,後來敵人怕我們兩面夾攻,慌張地向化林坪方向跑了。我們立即派人迎接隨紅一師前進的劉伯承總參謀長和聶榮臻政委進入滬定城,大家見了面,十分歡喜。
已經是下半夜兩點鍾了,劉伯承總參謀長仍興致勃勃地要我帶他和聶政委去看瀘定橋。我提著馬燈,陪著他們從橋東走向橋西。劉伯承總參謀長對每根鐵索甚至鐵環都看的十分仔細,好象要把整座瀘定橋印在自己的腦海里。從橋西折回橋中央的時候,他停住腳步,扶住橋欄,俯視大渡河的急流,著力地在橋板上連蹬三腳,感慨地說:「瀘定橋!瀘定橋! 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
從繳獲到的敵人文件中,蹈出了一份劉文輝拍發的緊急通報。這份通報說,我軍己面臨石達開第二的危境;說前有大渡河,後有金沙江,消滅共軍,在此一舉。敵人的這種幻想,很快就徹底破滅了。我們走的雖然是石達開走過的舊路,但我們不會陷入歷史的覆轍。因為我們是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人民武裝。
第三天,軍團的主力來到了。接著,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總司令帶著中央機關上來了。千軍萬馬從這英雄的瀘定橋渡過了天險大渡河。
⑩ 名偵探柯南人物介紹
工藤新一
帝丹高中二年極學生。與小蘭是青梅竹馬,兩人感情很好。有敏銳的觀察力、過人的推理能力,是位高中生偵探。他喜歡看推理小說,偶像是柯南.道爾所創造的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喜歡的人是青梅竹馬的毛利蘭。自父母3年前到美國居住,獨自一人住在「推理之家」中。首次偵辦的案件是在前往洛杉磯的飛機上。住址是東京都米花市米花町2丁目21番地。
名字的由來:「工藤」俊作。
初登場:001 雲霄飛車殺人事件
名言: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工藤優作
他是工藤新一的父親,推理能力超強,首屈一指的推理小說家。是目暮警官遇到瓶頸時諮商的對象。 20年前在一家高級義大利餐廳向有希子求婚。後來新一變小後住到小蘭家,結果新一家就空關著。
毛利蘭
蘭是故事裡的女主角,新一的青梅出馬,帝丹高中2年級生,和新一是同班同學,血型和新一相同,對他有著超越一般朋友的感情但又不願承認。好友為園子及和葉,堅強又溫柔的女孩, 對空手道有著濃厚的興趣,工夫也不淺,為空手道社的主將。 她曾經多次懷疑過柯南和新一是同一個人,但是陰差陽錯的被柯南瞞過去了。希望分居的父母能和好,經常計畫一起碰面,但總是被拆穿。
名字的由來:「莫理(mo ri)」士.盧布「朗(ran)」。
初登場:001 雲霄飛車殺人事件
毛利小五郎
小蘭的父親,職業是偵探,推理能力奇差,自行推理出的案件約不到十件,但一關繫到英理就變的非常精明,大多都由柯南的暗示才得以破解。所以每回柯南都把他麻醉後再用他的聲音揭破案件的真相,所以大家送這位毛利偵探一個"沉睡的小五郎"的名號。整天喝啤酒泡電視。特技:柔道,射擊。他原來是一名優秀的警局刑警,和目暮十三是同事,後來因為一起事件而辭職。小五郎一見漂亮女性就眼睛發直,最喜歡的偶像是歌星沖野洋子小姐。另外他的吃相非常不好,沒事喜歡去打麻將,或是喝啤酒,經常喝醉。因受不了小五郎的種種不良嗜好,老婆妃英理因此受不了他,於是在十年前就與他分居。
名字的由來:明智「小五郎」。
初登場:001 雲霄飛車殺人事件
妃英理
小蘭的母親,是個有名的律師,開了一家"妃法律事務所"。因受不了小五郎的種種不良嗜好,所以目前處於分居狀態。與小蘭的感情很好,經常連絡。有精密的分析頭腦,比小五郎能幹許多。因為新一和小蘭小時候出去探險而被她罵,故新一便不由得對她產生一種恐懼感。她燒的飯菜超級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