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帽子
在日本叫烏帽子,上身是圓領袍
中國有烏紗,「所謂『烏紗』,即黑色的麻紗所織的布,古代常作為頭巾或襆頭(一種冠名),『烏紗帽』之名,最早見於南朝劉宋時……《宋書》的作者沈約是將它列入『服妖 』即奇裝異服之內,予以抨擊的。在這以後,除了隋代初年曾因『高祖常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隋書·禮儀志七》),成為官帽之外,長期都不是官帽,而是平民所用的便帽……在白居易的《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一詩中,妓女頭戴烏紗帽;在《水滸傳》第七十回中,梁山好漢之一的聖手書生肖讓也戴著烏紗帽。只是在明代,烏紗帽才成為官帽」
② 原神烏帽子觸發條件
原神遊戲中有主線任務,也有支線任務,在支線任務中也會有很多的隱藏任務,但是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隱藏支線任務怎麼觸發,怎麼觸發支線隱藏任務?支線隱藏任務怎麼觸發?支線隱藏任務觸發條件是什麼?下面就來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游戲中支線隱藏任務是需要通過特定的條件才會觸發的,在游戲中支線隱藏任務大概有以下幾個,分別是 被遺忘的苦心,輕策只藏,冒險從捉迷藏開始,林中小書,守橋之責,三束火光照亮前路,寶藏歸離,舊味難尋,懷寶應自珍,霧海雲間尋訪記,太山寶貝滿船歸。
這些支線隱藏任務的觸發條件都不相同,
被遺忘的苦心這個任務和明蘊鎮有關,去了明蘊鎮以後就像一個小屋,在這里可以獲得一個老人的遺囑。這個任務的觸發條件就是這么的簡單。 冒險從捉迷藏開始這個任務是和輕策庄有關的,玩家們到達輕策庄,然後去東邊的山的後面的鬼城,在鬼城中找到小九九。舊味難尋是要去雲來海岩像對面,然後再去山後側去小小餐館的朱老闆,這就是這個完成方法。
每個支線隱藏任務的觸發條件都不一樣,但是都會有提示,玩家慢慢的跟著提示去完成就可以觸發支線隱藏任務了。
③ 一從烏帽自欹斜的意思
一從:任從。
烏帽:指烏紗帽,就是官帽。
欹:傾斜,歪向一邊。
就是說,任從這頂官帽自由傾斜,管他有官當還是沒官當,只做自己認為對的和有意義的事情。說明了心胸開闊,不以世俗權貴為追求的灑脫心靈。
④ 求庾信《哀江南賦》全文注釋
譯文:
梁太清二年十月,大盜篡國,金陵淪陷。我於是逃入荒谷,這時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途炭火。不想後來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卻有去無歸。可嘆梁朝的中興之道,竟消亡於承聖三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內痛哭三日的羅憲,又如被囚於別館三年的叔孫婼。按照天理,歲星循環事情當能好轉,而梁的滅亡卻物極不反了。傅燮臨危只悲嘆身世,無處求生;袁安居安常念及王室,自然落淚。以往桓君山的有志於事業,杜元凱的生平意趣,都有著作自敘流傳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風,陸機的辭賦而先陳世德。我庾信剛到頭發斑白之歲,即遭遇國家喪亂,流亡遠方異域,直到如今暮年。想起《燕歌》所詠的遠別,悲傷難忍;與故國遺老相會,哭都嫌晚。想當初自己原想像南山玄豹畏雨那樣藏而遠害,卻忽然被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以後又想像伯夷、叔齊那樣逃至海濱躲避做官,結果卻不得不失節仕周,終於食了周粟。如同孔嵩道宿下亭的旅途漂泊,梁鴻寄寓高橋的羈旅孤獨。美妙的楚歌不是取樂的良方,清薄的魯酒也失去了忘憂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賦,聊以記錄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關自身的危苦之辭,但以悲哀國事為主。
我年已高而歸途遙遠,這是什麼人間世道啊!馮異將軍一去,大樹即見飄零。荊軻壯士不回,寒風倍感蕭瑟。我懷著藺相如持璧睨柱之志,卻不料為不守信義之徒所欺;又想像毛遂橫階逼迫楚國簽約合縱那樣,卻手捧珠盤而未能促其定盟。我只能象君子鍾儀那樣,做一個戴著南冠的楚囚;象行人季孫那樣,留住在西河的別館了。其悲痛慘烈,不藏於申包胥求秦出兵時的叩頭於地,頭破腦碎;也不減於蔡威公國亡時的痛哭淚盡,繼之以血。那故國釣台的移柳,自非困居玉門關的人可以望見;那華亭的鶴唳,難道是魂斷河橋的人再能聽到的嗎!
孫策在天下分裂為三之時,軍隊不過五百人;項藉率領江東子弟起兵,人只有三千。於是就剖分山河,割據天下。哪裡有號稱百萬的義師,竟一朝卷甲潰敗,讓作亂者肆意戮殺,如割草摧木一般?長江淮河失去了水岸的阻擋,軍營壁壘缺少了藩籬的堅固,使得那些得逞一時的作亂者得以暗中勾結,那些持鋤耰和棘矜的人得到乘虛而入的機會。莫不是江南一帶的帝王之氣,已經在三百年間終止了嗎!於此可知並吞天下,最終不免於秦王子嬰在軹道旁投降的災難;統一車軌和文字,最終也救不了晉懷、愍二帝被害於平陽的禍患。嗚呼!山嶽崩塌,既已經歷國家危亡的厄運;春秋更替,必然會有背井離鄉的悲哀。天意人事,真可以令人凄愴傷心的啊!何況又舟船無路,銀河不是乘筏駕船所能上達;風狂道阻,海中的蓬萊仙山也無可以到達的希望。因躓者欲表達自己的肺腑之言,操勞者須歌詠自己所經歷的事。我寫此賦,為陸機聽了拍掌而矣,也心甘情願;張衡見了將輕視它,本是理所當然的
【注釋】
〔1〕粵:發語辭。戊辰:梁武帝太清二年(548)歲在戊辰。建亥之月:陰歷十月。〔2〕大盜:竊國篡位者,此指侯景。移國:篡國。《後漢書·光武帝紀》贊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金陵:即建鄴,今南京市,梁國都。《南史·梁武帝紀》:「太清二年八月戊戌,侯景舉兵反。十月,……至建鄴。」〔3〕竄:逃匿。荒谷:《左傳》杜預註:「荒谷,楚地。」此指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古楚地)。《北史·庾信傳》:「侯景作亂,梁簡文帝命信率宮中文武千餘人營於朱雀航。及景至,信以眾先退。台城陷後,信奔於江陵。」公私:公室和私家。塗炭:謂陷於泥塗炭火。《尚書》:「有夏昏德,民墜塗炭。」〔4〕華陽:華山之南。陽,山南。此指江陵。奔命:奉命奔走。梁元帝承聖三年(554),庾信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信遂留長安未歸。〔5〕中興:指梁元帝於承聖元年(552)平侯景之亂,即位江陵。道銷:中興之道銷亡。甲戌:承聖三年歲在甲戌。《南史·元帝紀》:「承聖三年,魏使於謹來攻。……十一月,魏軍至柵下,帝見執。魏人戕帝。」〔6〕「三日」句:《晉書·羅憲傳》:「魏之伐蜀,憲守永安城。及成都敗,知劉禪降,乃率所部臨於都亭三日。」臨,《左傳》杜註:「哭也。」都亭,都城亭閣。〔7〕「三年」句:《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晉人來討,叔孫婼如晉,晉人執之,……乃館諸於箕。」按「三年」不知所指,或信為此賦時被羈已三年?俟考。〔8〕天道:天理。周星:即歲星,也稱太歲,木星,因其一十二年繞天一周,故名。物極不反:指梁朝就此一蹶不振、再難恢復。〔9〕傅燮:字南容,東漢末年人。無處求生:據《後漢書·傅燮傳》載,燮為漢陽太守,王國、韓遂等攻城,城中兵少糧乏,其子勸燮棄城歸鄉,燮慨嘆:「汝知吾必死耶!……世亂不能養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遂令左右進兵,臨陣戰死。〔10〕袁安:字邵公,後漢時人。自然流涕:《後漢書·袁安傳》:「安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權,每朝會進見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11〕桓君山:即桓譚,字君山,後漢時人。著《新論》二十九篇。志事:一作「志士」。〔12〕杜元凱:即杜預,字元凱,晉代人,有《春秋經傳集解》。其序雲:「少而好學,在官則觀於吏治,在家則滋味典籍。」〔13〕自序:古人著書往往有自序記述身世和寫作旨意。桓譚《新論》自序今佚。〔14〕潘岳:字安仁,晉代詩人。始述家風:潘岳有《家風詩》,自述家族風尚。〔15〕陸機:字士衡,晉代詩人。先陳世德:陸機有《祖德賦》、《述先賦》,又《文賦》:「詠世德之駿烈。」〔16〕二毛:指頭發有黑白二色。喪亂:指侯景之亂和江陵淪陷被留西魏。時信年四十左右。〔17〕藐:遠。「藐是」一作「狼狽」。暮齒:暮年。〔18〕《燕歌》:指樂府《燕歌行》。《樂府詩集》引《廣題》曰:「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於燕而為此曲。」《北史·王褒傳》:「褒作《燕歌》,妙盡塞北苦寒之言。元帝及諸文士和之,而競為凄切。」今《庾子山集》中亦有此作。〔19〕楚老:代指故國父老。舊說引《漢書·龔舍傳》,謂楚人龔勝於王莽時不願「一身事二姓」,「遂不復開口飲食,積十四日死」,庾信世居楚地,故引此事深慚自己身事二姓。泣將何及:《後漢書·逸民傳》:「桓帝世黨錮事起,守外黃令陳留張升去官歸鄉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因相抱而泣。老父趨而過之,植其杖,太息言曰:『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龍不隱鱗,鳳不藏羽,網羅高懸,去將安所?雖泣何及乎!』」〔20〕南山之雨:《列女傳·賢明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遠害。」一說以山高在陽喻君主,謂迫於君命不敢不使魏。踐秦庭:《左傳·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師,……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七日,……秦師乃出。」此喻己出使求和救急。〔21〕「讓東海」二句:據《史記·伯夷列傳》載,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因相互推讓君位,先後逃至海濱。武王滅紂,二人以為不義,遂不食周栗,餓死於首陽山。二句言己本以謙讓為懷,卻不能如夷、齊那樣殉義。一說讓東海句用《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齊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遷康公海濱」事,指魏、周換代。〔22〕下亭:《後漢書·範式傳》載孔嵩應召入京,道宿下亭,馬匹被盜。高橋:一作「皋橋」。《後漢書·梁鴻傳》:梁鴻「至吳,依大家臯伯通,居廡下。」臯家傍橋,在今江蘇蘇州閶門內。二句言其旅途勞頓。〔23〕楚歌:楚地民歌。《漢書·高帝紀》:「帝謂戚夫人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24〕魯酒:魯地之酒。許慎《淮南子注》:「楚會諸侯,魯、趙俱獻酒於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於趙,趙弗與。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趙酒薄,故圍邯鄲也。」〔25〕記言:《漢書·藝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據此可知庾信為此賦,非惟慨嘆身世,亦兼記史也。〔26〕「不無」二句:本嵇康《琴賦》序:「稱其材幹,則以危苦為上:賦其聲音,則以悲哀為主。」〔27〕日暮途遠:謂年歲已老而離鄉路遠。《吳越春秋》:「子胥謝申包胥曰:『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遠一作「窮」。人間何世:《莊子》有《人間世》篇,王先謙《集解》:「人間世,謂當世也。」二句感慨年老世變。〔28〕「將軍」二句:《後漢書·馮異傳》:「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此以馮異自喻,言己去國,梁朝淪亡。〔29〕壯士:指荊軻。《戰國策·燕策》記太子丹送荊軻易水上,「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二句言己出使西魏,一去不歸。〔30〕荊璧:即和氏璧,因楚人和氏得之楚山而名。睨:斜視。連城:相連之城。二句典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之遺趙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此指自己使魏被欺。〔31〕載書:盟書。珠盤:諸侯盟誓所用器皿。《周禮·天官·冢宰》「若合諸侯,則共珠盤玉敦」鄭註:「合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盤以盛牛耳。」二句用毛遂事。《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與楚合縱,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進之,……於是定縱。」此言己出使西魏,未能締約,梁朝反遭攻打。〔32〕「鍾儀」二句:《左傳·成公七年》:「楚子重伐鄭。……囚鄖公鍾儀,獻諸晉。……晉人以鍾儀歸,囚諸軍府。」九年,「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與之琴,操南音,……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此以鍾儀自比,謂己本楚人而羈留魏、周,有類南冠之囚。〔33〕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西河:今陝西省東部。《左傳·昭公十三年》載諸侯盟於平丘,邾、莒告魯朝夕伐之,因無力向晉進貢。晉遂執季孫。後欲釋之,季孫不肯歸。叔魚遂威脅說:「……鮒也聞諸吏將為子除館於西河,其若之何?「季孫懼,乃歸魯。二句自比季孫而稍變其意,言己被留難歸。〔34〕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頓地:叩頭至地。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吳伐楚,申包胥至秦求兵,「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二句謂己曾為救梁竭盡心力。〔35〕「蔡威公」二句:劉向《說苑》:蔡威公閉門而泣,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曰:「吾國且亡。」此言己對梁亡深感悲痛。〔36〕釣台:在武昌。此代指南方故土。移柳:據《晉書·陶侃傳》,陶侃鎮武昌時,曾令諸營種植柳樹。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此代指北地。二句謂滯留北地的人是再也見不到南方故土的柳樹了。〔37〕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晉陸機兄弟曾共游於此十餘年。河橋:在今河南孟縣,陸機在此兵敗被誅。《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二句謂故鄉鳥鳴已非身處異地者所能聞。〔38〕孫策:字伯符,三國時吳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陽)人。先以數百人依袁術,後平定江東,建立吳國。三分:指魏、蜀、吳三分天下。一旅:五百人。《吳志·陸遜傳》:「遜上疏曰,昔桓王(孫策謚號長沙桓王)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39〕項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江東:長江南岸南京一帶地區。《史記·項羽本紀》記項羽兵敗烏江,笑謂亭長曰:「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40〕「遂乃」二句:本賈誼《過秦論》:「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1〕百萬義師:指平定侯景之亂的梁朝大軍。卷甲:卷斂衣甲而逃。芟夷:刪削除滅。據《南史·侯景傳》載,侯景反,梁將王質率兵三千無故自退,謝禧棄白下城走,援兵至北岸,號稱百萬,後皆敗走。又景曾戒諸將曰:「破城邑凈殺卻,使天下知吾威名。」〔42〕江淮:指長江、淮河。涯岸:水邊河岸。〔43〕亭壁:指軍中壁壘。藩籬:竹木所編屏障。〔44〕頭會箕斂:《漢書·陳余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服虔註:「吏到其家,以人頭數出谷,以箕斂之。」合從締交: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相與為一。」原為戰國時六國聯合抗秦的一種謀略,此指起事者們彼此串聯,相互勾結。〔45〕鋤耰(yōu優):簡陋的農具。棘矜:低劣的兵器。賈誼《過秦論》:「鋤耰棘矜,不敵於鉤戟長鎩也。」因利乘便:「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以宰割天下。此指陳霸先乘梁朝衰亂,取而代之。〔46〕江表:江外,長江以南。王氣:古以為天子所在地有祥雲王氣籠罩。三百年:指從孫權稱帝江南,歷東晉、宋、齊、梁四代,前後約三百年的時間。〔47〕六合:指天地四方。賈誼《過秦論》:「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軹道之災:《史記·高祖本紀》記高祖入關,「秦王子嬰素車白馬,……降軹道旁。」軹道,在今陝西咸陽市西北。〔48〕混一車書:指統一天下。《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平陽之禍:據《晉書·孝懷帝本紀》,永嘉五年劉聰攻陷洛陽,遷懷帝於平陽。七年,懷帝被害。又《孝愍帝本紀》記建興四年劉曜陷長安,遷愍帝於平陽。五年,愍帝遇害。平陽,在今山西臨汾縣。〔49〕「山嶽」二句:《國語·周語》:「山崩川竭,亡之徵也。」〔50〕春秋迭代:喻梁、陳更替。去故:離別故國。〔51〕凄愴傷心:阮籍《詠懷詩》其九:「素質游商聲,凄愴傷我心。」〔52〕楫:船槳。星漢:銀河。槎:竹筏木排。張華《博物志》:「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53〕飆:暴風。蓬萊:傳說中的三座神山之一。無可到之期:《漢書·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患且至,則風輒引船而去,終莫能至雲。」〔54〕窮者:指仕途困躓的人。達:表達。《晉書·王隱傳》:「隱曰:蓋古人遭時則以功達其道,不遇則以言達其才。」何休《公羊傳解詁》:「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二句說明自己作賦是有感而發。〔55〕陸士衡:陸機字士衡。撫掌:拍手。《晉書·左思傳》:左思作《三都賦》,「初陸機入洛,欲為此賦。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曰:『此間有傖父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復酒瓮耳。』及思賦出,機絕嘆伏,以為不能加也,遂輟筆焉。」二句謂己作此賦即受人嘲笑,也心甘情願。〔56〕張平子:張衡字平子。陋:輕視。《藝文類聚》:「昔班固觀世祖遷都於洛邑,懼將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聖之正法也。故假西都賓,盛稱長安舊制,有陋洛邑之議,而為東都主人折禮衷以答之。張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二句謂己賦為人輕視,也是理所當然的。
⑤ 描寫人物的句子
童
1、 他大約有十三、四歲。又黑又胖的小臉上,嵌著一個尖尖的翹鼻子。長長的頭發,好久沒理了。濃濃的眉毛下閃著一對大眼睛,烏黑的眼珠挺神氣地轉來轉去。
2、樹叢被撥開了,一個小孩的腦袋鑽了進來,這是個男孩子,大約有十二、三歲,又黑又瘦的小臉上,滿是灰塵,頭發約有二寸多長,亂蓬蓬的,活像個喜鵲窩。
3、翠兒是這里遠近山區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價雨淋日曬,就是淋不萎,曬不黑,臉盤白白凈凈,眉眼清清亮亮。一笑起來,嘴瓣兒像恬靜的彎月,說起話來,聲音像黃鶯打蹄。
4、一進園門,就有個男孩子粘上我了。他大約十一、二歲,穿著紅背心、藍短褲,腰帶耷拉著一截;渾身是土,像個小土地爺。毛茸茸的小平頭,襯著一張白皙的小圓臉兒,使我聯想到蒲公英。他像飛蛾見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後轉悠,伸著脖子看我的鎂光燈。
5、這一來,倒嚇 我一跳,仰頭一看,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樹杈上,手裡還拿著一隻口琴,正准備吹哩。她穿著火紅色的絨絨衣,套一條豆綠色的短裙子。兩只穿著力士鞋的小腳懸空的搭拉著,怪自在的。她那梳著小辮子的腦袋歪倚在右肩頭上,水靈靈的大眼睛向我玩皮地眨巴著,鼻子略顯有些上翹,顯露出一副淘氣相。只要你一看見她,就會從心眼裡喜歡她。
6、小菊到今年已經十四歲了,但是她的身體長得不高,手臂依然那麼細小,顴骨照舊凸出,十個指頭像一束枯竹枝,彷彿一折就會折斷似的;因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來她的身體輕飄飄的。
7、建華同學身材均勻,不胖不瘦,烏黑的頭發梳成兩條細長的辮子,紅潤的瓜子臉,圓圓的大眼睛,臉頰上有兩個深深的酒窩,顯得活潑可愛。
8、我們院里來了兩個鄉下小孩。一個是姐姐,梳著小辮,穿著小花褂。一個是弟弟,腦門上留的頭發,就像扣了個茶壺蓋。
9、小瑪拉哈(蒙古族),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圓臉蛋,高鼻樑,一腦袋烏黑捲曲的頭發,挺俊氣的。只是耳朵長得老長,真難看 ,可老人們說,那是「佛相」,有福氣。
10、那是個十來歲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卻長得眉清目秀。特別是那雙長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閃動著聰慧的光芒。他拖著木屐,一件破舊的綠軍服垂到膝前。
11、妹妹今年十歲,讀小學三年級。她那紅撲撲的臉蛋上,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適著聰明伶俐的神色。烏黑的頭發下,兩條彎彎的眉毛,像那月牙兒。她那一排雪白的牙齒當中,缺了顆門牙,一笑起來,就成了個豁牙巴,十分逗人喜歡。
12、二道杠周莉,是我們班最厲害的女同學了。她長得黑黝黝的,一雙小圓眼總是靈活地轉來轉去,小嘴唇很薄。我奶奶說嘴唇薄的人會說話,這不假,周莉說起話來像打機關槍。每當她說話時,腦後那把蓬鬆松的大刷子還神氣地一擺一擺的。她看見我和施同在一起,就把小嘴一撇,毫不客氣地說:「施同在打保鏢呢。」
13、我的弟弟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臉,一對大眼睛烏黑發亮,一笑,嘴邊還有兩個小酒窩。他的個兒跟我差不多,有人還以為我們是雙胞胎哩。其實,他才剛過十歲,比我小三歲。
14、我上下打量著這位小強哥,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頭。黑黑的臉膛上長著一雙小眯縫眼,呆頭呆腦。媽媽問他話時,他還紅了臉,顯得土裡土氣的,因此,我打心眼兒里瞧不起他。
15、我叫張新霞,今年十一歲了,上小學五年級。
我梳著一束烏黑的馬尾辮,走起路來一甩一甩的。我的眉毛彎彎的,像把鐮刀。一雙黑黑的大眼睛,看人可厲害呢,紅紅的嘴唇,就像抹過口紅一般。一雙嫩嫩的小手,十指細長。人們都說:「十指長靈巧。」我才不相信呢!有一次,我學釘扣子,扎破了手指,使我煩惱了好幾天。
16、妹妹剛上小學一年級,既聰明又懂事,能歌善舞,可愛得很。也的小辮子向上翹著,兩只黑亮的眼睛盪漾著微波,兩個臉蛋紅紅的,兩條眉毛又變小細。她唱起歌來,細黑眉毛一挑一挑的,黑黑的眼睛深情地望著遠方,張開的兩只小手,彷彿是一雙翅膀,欲飛上九霄雲外。
17、張要是我的同學。他很活潑,很機靈,一頭烏黑的頭發,圓圓的臉上帶著頑皮的神色,一雙黑黑的大眼睛,天真地朝你看。他得意的時候,輕輕地搖晃著腦袋:被你批評得不好意思的時候,也輕輕地搖晃著腦袋。
18、我的表兄旭旭,今年才十歲。他長得白胖胖的。圓圓的臉蛋上掛著一對好看的小酒窩,一雙水汪汪的眼睛,不時滴溜溜地轉動著,顯示也一股機靈而淘氣的勁兒。聰明的一休比起他來還要甘拜下風呢!對了,我的表兄還挺要強呢!
19、他瘦得很,好像骨頭比肉多。那雙與身高極不相稱的大腳丫子,勾著一雙比腳還大的天藍色拖鞋,兩條像仙鶴一樣的長腿從凳子上垂下來,一條壓著一條。兩眼眯成一條縫,書里的知識就是從那一條縫里被「吸收」進去 的。
20、小光是五年級的學生,圓圓的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他學習不錯,就是不愛幹活兒。偶爾讓他干點活兒,他就噘著嘴,耷拉著腦袋,老大的不高興,走起路來也懶洋洋的,所以,爸爸總是喊著「小懶貓」,媽媽也常說:「小懶貓啊,小懶貓,你什麼時候才能變成小蜜蜂啊!」說來也奇怪,沒多久,他真的變人。
21、我的妹妹今年剛上二年級。我根據平時的觀察,給她總結出一個字,那就是「懶」。甭說別的,單說放了學,爸爸叫她掃掃地,她便會不樂意地搖搖頭,噘起小嘴;再不就指指我這個當哥哥的「我還小,怎麼不叫他去。」哎,我只得放下作業去掃地,甘認倒霉。
22、我的姐姐叫王曉梅,她個子不高,但身材十分苗條。在她那面如桃色的瓜子臉上,有一雙閃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下面,嵌著一張櫻桃小嘴。她比我大四歲,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耍,她總是說我不好,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她。
23、下課了,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兒,像一陣旋風似的從桌旁急走而過。他胖乎乎的身體,又圓又大的腦袋,短而黑的眉毛下鑲嵌著一對機靈的大眼睛,總讓人感到是那樣的機靈、俏皮、活潑。如果他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立刻發出一陣歡叫,那歡叫聲是那樣清脆、響亮。一次,他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了,老師讓他到前邊站著。他挺起胸脯,來到教室中央,向全班同學做了個鬼臉,然後似羞似愧地笑著。窗外明媚的陽光斜照在他的臉上,看,怪有趣的,他多麼像一隻調皮的小企鵝!
24、陽光下,只見一個身量不高,面色黑紅的小男孩,濃眉下的一雙大眼睛格外有神。左臂上戴著紅袖章,上面那「值日」兩個字十分顯眼。
老 年
1、爺爺今年七十三歲,平時,他見人總是樂呵呵的,光禿禿的頭頂上經常扣著一頂黑色的小氈帽。爺爺總是背著手走踣,那模樣真算個「大官」。爺爺是個老鞋匠,平時掙下的錢都花費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爺爺對我的關懷與疼愛,令我終生難忘。
2、我的爺爺是個農民,我很喜歡丫在他的身邊,數他額頭上像小溪似的皺紋,更喜歡他那乾裂、粗糙得像松樹皮一樣的手在我光滑的腦袋上撫摸。平時爺爺沉默寡言,只知道幹活。他勤勞、朴實,種了一輩子地。嚴寒酷暑,風里雨里,他總是天下亮就起來幹活,太陽落了才帶著滿身泥土回來。爺爺辛辛苦苦養大了5個孩子。打我記事起,難得聽他說上幾句話,就是高興時,遇到我這個最小的孫子只是笑笑。
3、我的爺爺——是一位畫家,他四方的臉,滿頭是銀發,雖然沒有白鬍掛頷的風度,卻有那種鶴發童顏的相貌。他呀,一談起畫,總是那麼津津有味,還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劃著。他說的那些詞我聽不大懂,或登門求教的畫家們都說,爺爺說的跟他所作的畫一樣高超。
4、由於多年的操勞,爺爺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樹皮,裂開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幾個厚厚的老繭;流水般的歲月無情地在他那絳紫色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他那原來是烏黑烏黑的頭發和山羊鬍子也變成了灰白色,只有那雙眼睛依舊是那麼有神,盡管眼角布滿了密密的魚尾紋……我想念爺爺。
5、爺爺長著一副古銅色的臉孔,一雙銅鈴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鬍須。他高高的個兒,寬寬的肩,別看他已年過古稀,可說起話來,聲音像洪鍾一樣雄渾有力;走起路來「蹬、蹬、蹬」他,連小夥子也追不上呢。
6、吉老秤已經五十幾歲,可是身體硬實得像一座石碑;從口外剛趕來的兒馬蛋子,一噘子踢到他的胸脯上,就像被跳蚤彈了一下。他的手藝高超,遠近馳名,卻只能混個半飢不飽;用他的話說,一輩子沒吃撐著過。他脾氣暴,不娶家小,不信鬼神,只好喝烈酒聞鼻煙;喝醉了就睡覺,扯起鼾聲像打雷,打起噴嚏像放炮。
7、爺爺退休已有兩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臉的魚網紋。頭頂上灰白的頭發,好像戴著一頂小氈帽。笑起來下巴頦高高地翹起,因為嘴裡沒有幾顆牙了,嘴唇深深地癟了進去。
8、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9、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頭聽見狗叫,從屋裡出來。他年紀六十上下,一頭淺褐色的頭發保養得很好,只是鬍子已經花白。這就是勃洛耶爾教授。
10、我的奶奶今天的穿戴與平時大不相同:頭戴絨線帽,身穿一件嶄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條混紡呢褲子,腳上穿著一雙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滿臉洋溢著喜氣,手裡拿著一張的紅紙,出了門。
11、我的外公六十多歲了,兩 斑白,頭頂中間光禿禿的,像個小球場,周圍是稀稀的幾根頭發,臉龐圓圓的,整天笑眯眯的,肚子挺得高高的,像個彌佛。他整天離不開一隻小茶壺,走路的時候捧著,看報的時候摸著,就連睡覺的時候也要把茶壺放在頭邊,好像怕人偷走似的。
12、我的外公矮矮的個子,平時總愛穿一件深藍色的衣服。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積蓄了他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外公雖然是六十八歲的人了,可是總也捨不得離開他那寶貝的工作崗位——眼鏡廠。舅舅、外婆三番五次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退休,可外公總是一個勁地搖頭。
13、我的外公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老漢。古銅色的臉上,深深地刻著一道道皺紋;兩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長滿了老繭。雖說外公今年已六十多歲了,可干起莊稼活來,居然還敢跟年輕人從個高低。
14、還是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家來了個陌生的老頭。他瘦高瘦高的個頭,額頭和臉上的皺紋像刀刻的一樣,鼻樑上架著一副又黃又小的破舊眼鏡,身上穿著一件罩住腳跟的黑色棉大衣。大衣好像從來沒洗過,變得油亮油亮的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電影上那些小店小鋪里的管帳先生。我躲在爸爸的身後偷偷地瞅著他。爸爸和他說著話,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一把將我拉到「管帳先生」的跟前,滿臉笑著要我稱那位「管帳先生」「師爺」。我壯著膽子輕輕叫了聲「師爺」,又趕忙躲到爸爸的身後去。
15、我的奶奶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頭上布滿了銀發,抬頭紋和眼角紋都很重。她平時總穿著一件藍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奶奶的頭發是自然捲曲的,看上去中真美;慈祥的眼睛總是笑眯眯的,說起話來又清脆又好聽。
16、我的奶奶年已七旬,一頭的短發像罩一了一層白霜,一雙大眼睛已經深深地陷了下去,嘴裡的牙也已經快脫光,一雙粗糙的手爬滿了一條條蚯蚓似的血管,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皺紋,像是記載著她70年來的千辛萬苦。
17、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小老頭,戴著一副深度近視鏡,走起路來一步一晃,慢悠悠的,就像是在醞釀一篇大作,加上平時說話滿嘴「之乎者也」,以及那幽默詼諧的語言,倒真有點老夫子的味道。別看他這樣,但上課真有兩下子。
18、劉奶奶在我的印象中總是乾乾凈凈的,走到她身邊總會聞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她的頭發總是梳得那樣好,沒有一絲亂發。她不但自己干凈,而且家裡的一切都被她收拾得一塵不染。兒子、兒媳婦和孫子的衣服從來都是她洗,他們總是穿得板板正正。我去她家沒見她閑著過。
19、肖伯伯是我們區二輕局的離休幹部。他中等身材,身體很硬朗。和藹可親的臉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夏天,上穿白襯衣,下穿一條西裝短褲,顯得樸素大方。肖伯伯雖然年過六旬,但還是那麼青春煥發,好像在他那強健的體內,蘊藏著用不完的勁兒。別人都說,退休後無聊,他卻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是追求盆景藝術的強者,是酷愛生活的典範。
20、外祖父是一位年過六旬的白發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顴骨上架著一副老花鏡,堆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外祖父從十幾歲起就從事修鞋工作。他長年勞作,左手的大拇指已經彎曲變形了。
21、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雖然刺得鼻孔生疼,但空氣很清新,使人感到格外清爽舒服。這時我看見一位滿面紅光的老大爺,他雖然滿頭銀發,鬍子斑白,卻顯得精神抖擻,他像年輕小夥子一樣,利落地跳入冰水之中,揮動著那有力的雙臂,飛快地向前游去,在他身後擴散出一圈圈發亮的水紋。他遊了幾個來回以後,只見他用兩手在冰岸上一撐,就輕松地跳上了冰岸,大顆的水珠從兩頰流下來,鬍子和眉毛上沾著晶瑩的水滴。一陣寒風吹來,我又打了個冷戰,老人卻抹了把臉上的水,又躍入冰水中。
22、他年逾六旬,軍帽下露出了花白的鬢發,在帽徽領章的襯托下,顯出一種不言而喻的身份。雖然公共汽車上喧鬧擁擠,但他依然挺直身坐著,兩只手放在膝蓋上,保持著軍人特有的一種風度。在他的眼皮下藏著一雙炭火似的光點,在默默地燃燒著……
23、今天是星期日,我剛從書店出來,迎面走來了一個50上下,背著大小兩個包的瘦老倌。他頭戴草帽,黧黑的兩頰深陷進去,滿臉深深的皺紋和衣服皺褶連成一片。那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舊上衣,並且紐扣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我把眼光移到他的腳上,呀,怎麼連鞋也不穿,光著兩只像醬豆腐般的顏色的腳丫子,還直跺著腳哩 !哈,是個鄉巴佬!
24、我家住胡同口,有一個公用知來水龍頭,看水龍頭是一位老大爺。他矮墩墩的身材,胖乎乎的面孔,紅茶色發亮的額頭下面,兩條彎彎的眉毛,一雙細長的眼睛,那面相就像一尊彌勒佛。
25、我不由自主地來到麥田前。一位老農正在割麥子。他中等個兒,臉色黑黝黝的,他直起身來,用毛巾擦著汗,望著面前這豐碩的果實,他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是啊,嚴寒的冬日積肥備耕,溫馨的春日搶時播種,酷熱的盛夏揮汗鋤草……這一切還不是個盼著秋日的收獲嗎?
26、白發蒼蒼的鄰居張奶奶拄著拐杖,臉上笑得像一朵綻開的菊花。她眯起眼睛翻來覆去地看著玉雲姐那張錄取通知書,好像手裡捧的不是錄取通知書,而是一件稀罕的寶物。
張奶奶拉著玉雲姐的手,用昏花的眼睛把她從頭望到腳,又從腳望到頭。望著望著,她那眼裡的淚水便順著皺紋的溝道,,一串一串地落下來。
27、瞧這位老奶奶,她坐在桌子的最右端,頭上蒙著一塊白頭巾,身上穿著的夾襖已經打滿了補丁。她微低著頭,兩手熟練地纏著紗布。你雖然看不見她的眼睛,但從她那神情專注的臉上,可以看出她彷彿正在聆聽著什麼。
28、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三歲了,她個兒不高,頭上全是白發,臉上布滿了皺紋,牙齒全落光了。她的背有些駝,小腳只有3寸長,但走起路來還很有精神。
29、他頭上裹著白毛巾,身上披著老羊皮襖 ,腰裡別著煙袋 ,活像童話里的老仙翁。
30、每天放學時,走進宿舍小廣場,我總能看到王凶爺在那間小板房前忙碌著。王爺爺個兒不高,背有點駝,滿頭銀發,鬍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藍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還是挺精神的。
31、李大爺個子不高,頭發花白,飽 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留下的皺紋。那雙溫和的眼睛總是閃爍著慈祥的光芒。李大爺是個老軍人,在戰斗中左腿負過傷,所以走路地有點兒跛,可是這一點兒也不影響他為大家服務。
32、他是個矮小結實的老頭兒,走起路來一抽一抽的,像個孩子玩的穿線木偶。柔軟褐色的頭發稀拉拉地蓋在頭上,他的前額特別大,簡直和面部不太相稱。臉盤的輪廓也很怪,因為所有的牙齒全部脫落了。眼睛裡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又敏銳,又細致,使你幾乎覺得他有妖法。
33、我校附近有個敬老院,聽說在那兒的爺爺奶奶雖然無依無靠,但他們生活是很好很好。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們去敬老院一起歡度節日,才知所說的都是直的。
那些老人們聽說我們小朋友來看望他們並為他們表演節目,人人臉上泛起了紅光,精心地梳妝打扮起來。你瞧那位爺爺已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裝,顯得精神多了,走起路來也輕盈了不少!
34、離我不遠的花園邊上,蹲著一個老農民,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兩只小小的眼睛有點渾濁,他的手,有小薄扇那麼大,每一根指頭都粗得好像彎不過來了,皮膚皺巴巴的,有點兒像樹皮。
35、對岸渡口,有幾個人正從提上走下河灘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著一根手杖,鍵步走在前頭。夕陽灑在她的滿頭銀發上,顯得神采奕奕。
36、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頭發很卻很整齊。他穿著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沒有別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別人,只是面對烈士陵園,凝視著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⑥ 日本古代官員和貴族戴的帽子(不是烏帽子)叫什麼,就是那種頭頂像一張圓餅,腦袋後邊吊一個類似唐朝官帽
⑦ 以帽字開頭的詩句
1、帽今在頂上
唐
白居易
《感舊紗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贈。》
2、帽轉金鈴雪面回
唐
白居易
《柘枝妓》
3、帽暖覆我頭
唐
白居易
《新沐浴》
4、帽逐秋風吹
唐
李白
《九日登山》
5、帽落宮花
宋
晁沖之
《上林春慢·帽落宮花》
6、帽敧斜
宋
侯置
《鷓鴣天·夢想當年姚魏家》
7、帽花顛仆
宋
張鎡
《賀新郎·桂隱傳杯處》
8、帽墮笑憑纖手取
宋
吳文英
《蝶戀花·明月枝頭香滿路》
9、帽壓半檐朝雪
宋
吳文英
《西江月·添線綉床人倦》
10、帽風回馬旋
宋
彭元遜
《臨江仙·紅袖烏絲失酒》
11、帽裹半頭絲
宋
朱繼芳
《有嘆》
12、帽沖殘雪度危山
宋
周弼
《送陳雲崖游三衢》
13、帽落龍山意更真
宋
趙孟堅
《十日同憲僚登高》
14、帽束雲鬟亂
宋
無名氏
《詠美人騎馬》
15、帽拂果下鞚
宋
蘇軾
《次韻李公擇梅花》
16、帽破衣寬骨相寒
宋
葉茵
《少陵騎蹇驢圖》
17、帽寬頻落驚僮僕
宋
蘇軾
《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
18、帽邊隨意領山川
宋
陸游
《夜聞雨聲》
19、帽曾壓耳隱山林
宋
陸游
《詠史》
20、帽邊忽墮吹香句
宋
陸游
《自漢州之金堂過沈氏竹園小憩坐間微雨》
21、帽委西風判一醉
宋
陳造
《九日登樓》
22、帽欹同伴龍山醉
宋
陳造
《襄陽賦秋日江梅菊花》
23、帽無緣落任西風
宋
陳造
《重九山陽儀真兩使君送酒》
24、帽欹驢瘦盡詩狂
宋
楊萬里
《題族弟道卿貧樂齋》
25、帽任回風急雪飄
宋
董嗣杲
《離江城遇雪》
26、帽不禁吹怯酒觴
宋
方岳
《重陽》
27、帽上看看有落花
宋
傅誠
《妙庭觀》
28、帽破與衣鶉
宋
顧逢
《寄蔣自庵》
29、帽覆烏龍頂
宋
胡寅
《禱雨》
30、帽側林枝礙
宋
梅堯臣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韻次而和之》
31、帽雲行雨意
宋
蒲壽宬
《東曾梅坡二首》
32、帽側無人知
宋
蒲壽宬
《九日簡留松澗》
33、帽落初不羞
宋
錢億年
《重陽》
34、帽任欹斜雙鬢白
宋
楊公遠
《次韻鄭山長九日》
35、帽復奚數
宋
蘇軾
《龍山補亡》
36、帽落無人拾
宋
蘇轍
《九日三首》
37、帽屋釵梁剪綵新
宋
魏了翁
《次韻楊尚書立春》
38、帽塵便可臨水濯
宋
曾鞏
《南源庄》
39、帽敢蛔鶼嗑鴕
宋
鄭獬
《菊》
40、帽峨高屋古袍寬
宋
朱翌
《寄向伯恭》
41、帽為迎霜戴
唐
白居易
《初冬即事憶皇甫十》
42、帽前搜景岳雲生
唐
杜荀鶴
《行次滎陽卻寄諸弟》
43、帽縟粑摶
宋
陳普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44、帽插宮花瓊宴罷
宋
高選
《題家信後》
45、帽峰冠朝霞
宋
胡融
《登石台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46、帽慍憑郵
宋
康孝基
《游虎邱》
47、帽落秋風隨意適
宋
宋攄
《和祖無擇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48、帽墜山風破一舟
宋
梅堯臣
《九日次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