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太空中像小丑帽子神秘星體

太空中像小丑帽子神秘星體

發布時間:2022-06-19 05:06:16

『壹』 來自太陽系外的神秘星體是什麼,它究竟帶著什麼樣的使命

來自太陽系之外的神秘星體,究竟帶著什麼樣的使命?科學家對此困惑不已

眾所周知,人類現在的科技是沒有辦法達到太陽系以外的距離的。唯一所能在太空中所探尋的,只是對於太陽系中的星球發掘活動。即使人類無法去達到太陽系以外的世界,去看一看太陽系以外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但是這不代表著太陽系以外世界的星體,不會出現在太陽系當中。

不過說太多都沒有用,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沒有辦法對這個星體進行具體的探究,而奧陌陌也不會因為人類的科技,沒有達到可以將它研究的高度,而停留在太陽系中很長的時間,供人類進行研究。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顯然人類沒有足夠的准備去把握這個機會。

『貳』 太空神秘「小綠人」的真相是什麼

伯內爾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她通過無線電陣列的數據發現一個類似、經常重復的信號,這個信號來自於銀河系的一個完全不同區域,信號表明這是一個「星體家族」,而不是試圖接觸人類的一支地外智慧文明。

北京時間1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50年前,幾位天文學家獲得了一項革命性宇宙發現,有助於解釋最初猜測的智慧地外文明現象。

1967年11月,當時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生喬斯林·貝爾(Jocelyn Bell)首次揭曉了脈沖星的真實面紗,當一顆超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並且自身坍塌,它將形成一個非常密集的球狀物質。在發現脈沖星之後,該天體提供了對恆星生命周期和物質極端狀態的觀察,並提供了支持愛因斯坦引力理論的證據。目前科學家正在努力使用脈沖星探測引力波,或者宇宙結構中的漣漪,同時使用脈沖星作為太空導航系統的一部分。

脈沖星快速旋轉,同時,向外輻射電波至太空。該情況類似於上下軸旋轉的燈塔,能夠從第二個軸輻射兩束光線。當燈塔光線照射在水面時,穩定光束看上去就像一個光脈沖時而打開,時而關閉。脈沖星也是如此,如果一束光線掃過地球,對於天文學家觀測而言就像某個天體閃爍或者脈動。

在導師安東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的指導下,貝爾·伯內爾(Bell Burnell)在英國穆拉德射電天文觀測台使用射電望遠鏡研究天體,據悉,休伊什設計了穆拉德射電望遠鏡,並且他是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獲獎原因是發現了脈沖星。

穆拉德射電望遠鏡的目的是使用一種叫做「行星際閃爍(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的技術研究射電宇宙,休伊什打算使用這種方法觀測類星體,或者被黑洞周圍物質照亮的大型星系超級明亮中心區域。類星體的亮度各不相同,他認為「行星際閃爍」技術適用於識別這些亮度變化。

休伊什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采訪時說:「我和同事正在觀測穆拉德射電望遠鏡,我們的目光遠遠超出光學望遠鏡所能看到的,實際上,我將感到非常榮幸,這就像打開一扇宇宙之窗,我是窺探宇宙謎團的第一人,並能看到宇宙存在的神秘景象。」

伯內爾負責操控望遠鏡和分析數據,依據伯內爾在上世紀70年代《宇宙搜索雜志》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她使用「行星際閃爍」技術,發現了一顆閃爍周期僅1.3秒的天體,這種類型情況持續了好幾天才結束。這顆天體似乎與類星體不匹配,後期研究人員解釋稱,這一信號與大多數宇宙現象的普遍混沌屬性相沖突。此外,光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射電頻率,然而多數自然來源會在一個更大范圍內輻射。

上世紀70年代,休伊什、伯內爾和其他研究同事聲稱,他們可能發現一個人造信號——由一支地外智慧文明釋放的。伯內爾甚至將發現的第一顆脈沖星稱為「LGM1」,這是「小綠人1號(little green men 1)」的縮寫。

出於這些原因,伯內爾、休伊什和其他天文部門的其他成員不得不承認他們可能發現一個人造信號——由一支地外智慧文明釋放的。伯內爾甚至將第一顆脈沖星稱為「LGM1」,這是「小綠人1號(little green men 1)」的縮寫。

之後伯內爾在報告中指出,休伊什在沒有她的情況下召集了一次會議,會上與其它部門成員討論了他們應當如何向世界展示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表示,雖然他們的同行科學家可能持有懷疑態度,但很可能探測到一支智慧外星文明會對公眾媒體製造軒然大波。媒體也很可能將這樣的故事誇大化,最終焦點會關注這些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甚至一位研究員提議(在一定程度上是個玩笑)銷毀他們的數據,忘記整件事情。

數年之後,伯內爾表示,她對奇怪信號的出現感到迷惑不解,另一方面,作為一名研究生,她試圖在資金耗盡之前完成論文工作,但對於脈沖星的研究正逐漸從她的主要工作中消失。

伯內爾在《宇宙搜索雜志》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猜測一些愚蠢的小綠人會選擇我們的太空信號和頻率,與地球人類進行通訊。」

天文學家觀測的多數中子星都是脈沖星,它們釋放較窄的輻射光束。它們能兩個太陽質量的天體壓縮成一座城市大小,將物質壓縮至最高穩定密度狀態。

伯內爾在2010年拍攝的一部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中說:「這項研究最終排除了『小綠人』的假設,因為不太可能在宇宙兩個不同的區域存在兩支類似的外星文明,他們不會同時決定向地球發送信號,使用一種簡單技術和非常普通的頻率。它應當是一種新類型的恆星,此前未發現過的,之前的研究有助於我們正式公布此類恆星的發現。」

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休伊什,以及射電天文學家馬汀·賴爾(Martin Ryle),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獎勵他們在射電天體物理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賴爾在天文觀測和技術發明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孔徑綜合技術(aperture-synthesis),同時,休伊什在發現脈沖星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雖然伯內爾沒有公開質疑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但是不可否認她在脈沖星發現中所做的貢獻,伯內爾的研究觀點引起了科學界和公眾媒體的爭議。

『叄』 宇宙中這一神秘物質,沒有人知道它長什麼樣嗎

我們常說宇宙是非常龐大的,但光是這樣來形容宇宙,相信很多人都是沒有概念的。據悉宇宙的最新研究數據表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而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在930億光年之外,還有很大的范圍在等待了人類探索,因此人類觀測的宇宙只是冰山一角。

根據當前的主流觀點來看,宇宙是起源於137億年前的一場宇宙大爆炸,後來在科學家的研究下,在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假說提出星系的紅移量與星系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推導出星系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說,並得出結論:整個宇宙在不斷膨脹,星系彼此之間的分離運動也是膨脹的一部分,而不是由於任何斥力的作用。


盡管暗物質令科學家十分抓狂,但是科學家對暗物質的探索依然孜孜不倦,那麼既然確定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為什麼科學家還在不斷探索它們呢?因為這些理論的成立,意味著宇宙未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根據精質等動力學標量場模型,宇宙未來或許會繼續加速膨脹下去,也許會減緩膨脹的速度,甚至走向收縮,導致宇宙最終以與大爆炸相反的“大坍縮”收場。

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大撕裂理論,認為167億年後地球將被“暗能量”撕裂,暗能量將摧毀宇宙每個區域,在宇宙終結之前的3290萬年前銀河系將產生引力崩潰。而“大坍縮”理論表示,宇宙會不斷膨脹,當達到一定時間後,宇宙中所有普通物質如恆星和行星的能量,包括太陽都將被消耗殆盡。在數萬億年後,宇宙將空無一物,只有無所不在的“暗能量”。

『肆』 宇宙中有哪些令人感到恐懼的天體

宇宙中確實存在著許多奇藝令人恐懼的天體,有的是因為難以想像的性質,有的則是因為誇張的外表。

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下宇宙中那些令人恐懼的天體。

外表奇異

1.J1407b

我們都知道土星有著迷人的行星環,但是不管怎麼說行星環都是土星的裝飾品,土星才是主體。但宇宙中卻有天體行星環大到遮掩住行星。

盡管宇宙天體大都十分致命,但它們要麼離我們很遠,要麼有著固定的運行軌道,所以它們並不會對我們的生存造成威脅。

『伍』 宇宙中各種天體的特點

天體,又稱星體,指太空中的物體,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個體。天體的集聚,從而形成了各種天文狀態的研究對象。天體,是對宇宙空間物質的真實存在而言的,也是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人類發射並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實驗室、月球探測器、行星探測器、行星際探測器等則被稱為人造天體。
如在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際物質,銀河系中的恆星、星團、星雲、星際物質,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星系際物質等。通過射電探測手段和空間探測手段所發現的紅外源、紫外源 、射電源、X射線源和γ射線源,也都是天體。
天體的類型
1、恆星世界
凡是由熾熱氣態物質組成,能自行發熱發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體都可以稱為恆星。
自古以來,為了便於說明研究對象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把天空的星斗劃分為若干區域,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就把星空劃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在西方,巴比倫和古希臘把較亮的星劃分成若干個星座,並以神話中的人物或動物為星座命名。
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定全天分為88個星座。宇宙空間中估計有數以萬億計的恆星,看上去好象都是差不多大小的亮點,但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恆星最小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百分之幾,最大的約有太陽的幾十倍。
由於每顆恆星的表面溫度不同,它發出的光的顏色也不同。科學家們依光譜特徵對恆星進行分類,光譜相同的恆星其表面溫度和物質構成均相同。
恆星的壽命也不一樣,大質量恆星含氫多,它們中心的溫度比小質量恆星高的多,其蘊藏的能量消耗比小的更快,故過早地戕折,只能存活100萬年,而小質量恆星的壽命要長達一萬億年.
恆星有半數以上不是單個存在的,它們往往組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其中兩個在一起的叫雙星,三、五成群的叫聚星,幾十、幾百甚至成千上萬個彼此糾集成團的叫做星團,聯系比較鬆散的叫星協。
2、另一類天體——「黑洞」
太陽系引力場最大的是太陽,而銀河系則早在一百億年前就形成了一個引力場極高、密度極大的漩渦中心。通過科學界的研究認證,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密度和引力場非常強的「黑洞」天體,致使大量的恆星系不斷地向銀河系中心聚集。在銀河系核心強引力的作用下,一些不斷聚集在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系又被不斷地壓縮,使銀河中心的超大質量天體密度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將導致銀河系中心的引力場越來越強。由於銀河中心劇烈的物質核聚變,使銀河系中心的溫度繼續急劇增高,引力也繼續急劇加大。其又會將大部分靠近的恆星繼續壓縮成為一個密度不斷增高、引力不斷加大的新天體。此時,銀河中心也就形成了連光線也都難以逃脫的強引力「黑洞」類天體。其實,這個「黑洞」並不黑,只是因為銀河系內的所有物質射線全都被它吸引了,連光線也不再折射出來,所以我們就不會看到這個天體的存在,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黑色。 銀河系既然如此,而其它的星系和浩瀚的宇宙中心也是一個樣子的。宇宙中數不清的「黑洞」類天體繼續不斷地增大,最終使宇宙各星系的所有物質被自身的「黑洞」吞並,然後再由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天體將所有的小質量的「黑洞」吞並成為一個奇點,宇宙又回到了大爆炸的初期狀態。
現代科學家將宇宙黑洞定性在超新星爆炸坍塌後,在不斷地進行壓縮成為高質量的「黑洞」類天體。究竟一顆恆星在坍塌過程中,是什麼物質產生的密度極高、引力場極強的類天體呢?我們知道,恆星是由物質的核聚變形成的,是否是由不同的物質粒子在不斷地被引力場壓縮重組後形成一種我們人類還不能解釋的一種新的物質體系呢?也有可能會形成一個超級的原子,在超級引力場的作用下,空間所有物質的原子都被壓縮在一起。這個巨無霸的超級宇宙原子具備了所有物質原子的形態,內核是由所有物質的質子和中子形成的正電荷中心,核外圍繞著所有被壓縮物質的負電子荷雲團。這個宇宙原子構成了空間強大的電力場,在電力場的周圍構成了強大的宇宙磁場。在經過數十億年後,這個不斷運動著的超級宇宙原子的核心溫度在不斷地增長、裂變、膨脹,最終走向大爆炸極限,而後又形成了一個嶄新的物質宇宙時空系。當宇宙構成一個巨大的原子後,宇宙空間已不復存在,沒有了物質的分類,也不再會有光線的存在,只有電場和磁場,這就是宇宙的循環過程。
3、太陽系
是由受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組成的系統,它的最大范圍約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陽系的主要成員有:太陽(恆星)、八大行星(包括地球)、無數小行星、眾多衛星(包括月亮),還有彗星、流星體以及大量塵埃物質和稀薄的氣態物質.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其它天體的總和不到有太陽的0.2%。太陽是中心天體,它的引力控制著整個太陽系,使其它天體繞太陽公轉,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圓軌道上,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
八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稱為類地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半徑和質量較小,但密度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顆行星。 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具有規律性,即從離太陽由近到遠計算,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單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遠第n個行星(詳見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周期為12小時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自轉周期很長,分別為58.65天、243天,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 (最新研究顯示,冥王星屬於矮行星,不屬於行星)
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大多數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但也有逆向公轉的。彗星繞太陽運行中呈現奇特的形狀變化。 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極微小部分,它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一個,它離銀河系中心約8.5千秒差距,即不到3萬光年。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 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塌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
4、所以,天體的類型有: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陸』 在宇宙中,哪個天體有可能是外星飛船的遺留物

關於外星生命,我們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探索,現如今已有一些太空項目掃描恆星,以此來尋找智慧生命存在的蹤跡,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事情是,我們人類,苦苦搜索幾十年,依舊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外星人的聯系信號,雖然,有很多人說他們曾經看到過外星飛船,不過,其中絕大多數都純粹是造謠,完全是嘩眾取寵,外星生命到底是否存在?對於現在的人類而言,依舊是一個難解的謎題。

『柒』 宇宙中有什麼星球

宇宙的誕生

我們現在觀察到的宇宙,其邊界大約有100多億光年。它由眾多的星系所組成。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而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恆星。我們所觀察到恆星、行星、慧星、星系等是怎麼產生的呢?

宇宙學說認為,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於一個很小、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奇點。在150億年到200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從此開始了我們所在的宇宙的誕生史。

宇宙原始大爆炸後0.01秒,宇宙的溫度大約為1000億度。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是電子、光子、中微子。以後,物質迅速擴散,溫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後1秒鍾,下降到100億度。大爆炸後14秒,溫度約30億度。35秒後,為3億度,化學元素開始形成。溫度不斷下降,原子不斷形成。宇宙間彌漫著氣體雲。他們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恆星系統,恆星系統又經過漫長的演化,成為今天的宇宙。

物質現象的總和。廣義上指無限多樣、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狹義上指一定時代觀測所及的最大天體系統。後者往往稱作可觀測宇宙、我們的宇宙,現在相當於天文學中的「總星系」。

2003年2月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向全世界公布他們有關宇宙年齡的研究成果。根據其公布的資料顯示,宇宙年齡應該為137億歲。2003年11月份,國際天體物理學研究小組宣稱,宇宙的確切年齡應該是141億歲。地球的形成大約是距今45億年。

詞源考察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這個詞的是《莊子·齊物論》。「宇」的含義包括各個方向,如東西南北的一切地點。「宙」包括過去、現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體時間。戰國末期的屍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後來「宇宙」一詞便被用來指整個客觀實在世界。與宇宙相當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這些概念僅指宇宙的空間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詞,「宙」指時間,「合」(即「六合」)指空間,與「宇宙」概念最接近。

在西方,宇宙這個詞在英語中叫cosmos,在俄語中叫кocMoc ,在德語中叫kosmos ,在法語中叫cosmos。它們都源自希臘語的κoσμoζ,古希臘人認為宇宙的創生乃是從渾沌中產生出秩序來,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語中更經常用來表示「宇宙」的詞是universe。此詞與universitas有關。在中世紀,人們把沿著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標共同行動的一群人稱為universitas。在最廣泛的意義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現成的東西所構成的統一整體,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義,所不同的是,前者強調的是物質現象的總和,而後者則強調整體宇宙的結構或構造。

宇宙觀念的發展 宇宙結構觀念的發展 遠古時代,人們對宇宙結構的認識處於十分幼稚的狀態,他們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環境對宇宙的構造作了幼稚的推測。在中國西周時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提出的早期蓋天說認為,天穹像一口鍋,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後來又發展為後期蓋天說,認為大地的形狀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紀 ,巴比倫人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環繞,而其中央則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像成以天為盒蓋、大地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則是尼羅河。古印度人想像圓盤形的大地負在幾只大象上,而象則站在巨大的龜背上,公元前7世紀末,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圓盤,上面籠罩著拱形的天穹。

最早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人。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從美學觀念出發,認為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張天體和我們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這一觀念為後來許多古希臘學者所繼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麥哲倫率領探險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後 ,地球是球形的觀念才最終證實。

公元2世紀,C.托勒密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這一學說認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動,月亮、太陽和諸行星以及最外層的恆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繞著地球旋轉。為了說明行星視運動的不均勻性,他還認為行星在本輪上繞其中心轉動,而本輪中心則沿均輪繞地球轉動。地心說曾在歐洲流傳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學的日心說,認為太陽位於宇宙中心,而地球則是一顆沿圓軌道繞太陽公轉的普通行星。1609年,J.開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諸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同年,G.伽利略則率先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用大量觀測事實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1687年,I.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力學原因,使日心說有了牢固的力學基礎。在這以後,人們逐漸建立起了科學的太陽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圖像中,恆星只是位於最外層恆星天上的光點。1584年,G.布魯諾大膽取消了這層恆星天,認為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18世紀上半葉,由於E.哈雷對恆星自行的發展和J.布拉得雷對恆星遙遠距離的科學估計,布魯諾的推測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同。18世紀中葉,T.賴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測說,布滿全天的恆星和銀河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F.W.赫歇爾首創用取樣統計的方法,用望遠鏡數出了天空中大量選定區域的星數以及亮星與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獲得了一幅扁而平、輪廓參差、太陽居中的銀河系結構圖,從而奠定了銀河系概念的基礎。在此後一個半世紀中,H.沙普利發現了太陽不在銀河系中心、J.H.奧爾特發現了銀河系的自轉和旋臂,以及許多人對銀河系直徑、厚度的測定,科學的銀河系概念才最終確立。

18世紀中葉,康德等人還提出,在整個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像我們的天體系統(指銀河系)那樣的天體系統。而當時看去呈雲霧狀的「星雲」很可能正是這樣的天體系統。此後經歷了長達170年的曲折的探索歷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視差法測仙女座大星雲等的距離確認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個世紀,人們通過對河外星系的研究,不僅已發現了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更高層次的天體系統,而且已使我們的視野擴展到遠達200億光年的宇宙深處。

宇宙演化觀念的發展 在中國,早在西漢時期,《淮南子·俶真訓》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認為世界有它的開辟之時,有它的開辟以前的時期,也有它的開辟以前的以前的時期。《淮南子·天文訓》中還具體勾畫了世界從無形的物質狀態到渾沌狀態再到天地萬物生成演變的過程。在古希臘,也存在著類似的見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於原子在空虛的空間中作旋渦運動,結果輕的物質逃逸到外部的虛空,而其餘的物質則構成了球形的天體,從而形成了我們的世界。

太陽系概念確立以後,人們開始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太陽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爾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旋渦說;1745年,G.L.L.布豐提出了一個因大彗星與太陽掠碰導致形成行星系統的太陽系起源說;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則各自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現代探討太陽系起源z的新星雲說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1911年,E.赫茨普龍建立了第一幅銀河星團的顏色星等圖;1913年,H.N.羅素則繪出了恆星的光譜-光度圖,即赫羅圖。羅素在獲得此圖後便提出了一個恆星從紅巨星開始,先收縮進入主序,後沿主序下滑,最終成為紅矮星的恆星演化學說。1924年 ,A.S.愛丁頓提出了恆星的質光關系;1937~1939年,C.F.魏茨澤克和貝特揭示了恆星的能源來自於氫聚變為氦的原子核反應。這兩個發現導致了羅素理論被否定,並導致了科學的恆星演化理論的誕生。對於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較遲,目前普遍認為,它是我們的宇宙開始形成的後期由原星系演化而來的。

1917年,A.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運用他剛創立的廣義相對論建立了一個「靜態、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1922年,G.D.弗里德曼發現,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靜態的,它可以是膨脹的,也可以是振盪的。前者對應於開放的宇宙,後者對應於閉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個膨脹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發現了星系紅移與它的距離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這一發現是對膨脹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紀中葉,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模型,他們還預言,根據這一模型,應能觀測到宇宙空間目前殘存著溫度很低的背景輻射。1965年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證實了伽莫夫等人的預言。從此,許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標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國的古斯在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暴漲宇宙模型。這一模型可以解釋目前已知的大多數重要觀測事實。

宇宙圖景 當代天文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層次結構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體系統。太陽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衛星繞其運轉,地球有一個衛星 月球,土星的衛星最多,已確認的有17顆。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太陽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其直徑約140萬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徑約14萬千米。太陽系的大小約120億千米。有證據表明,太陽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統。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中大部分恆星和星際物質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內,從側面看很像一個「鐵餅」,正面看去�則呈旋渦狀。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距銀心約3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現已觀測到大約有10億個。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平均而言,每個星系團約有百餘個星系,直徑達上千萬光年。現已發現上萬個星系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約40個星系構成的一個小星系團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團集聚在一起構成更大、更高一層次的天體系統叫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往往具有扁長的外形,其長徑可達數億光年。通常超星系團內只含有幾個星系團,只有少數超星系團擁有幾十個星系團。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約50個星系團構成的超星系團叫做本超星系團。目前天文觀測范圍已經擴展到200億光年的廣闊空間,它稱為總星系。

多樣性 天體千差萬別,宇宙物質千姿百態。太陽系天體中,水星、金星表面溫度約達700K,遙遠的冥王星向日面的溫度最高時也只有50K;金星表面籠罩著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和硫酸雲霧,氣壓約50個大氣壓,水星、火星表面大氣卻極其稀薄,水星的大氣壓甚至小於2×10-9毫巴;類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都有一個固體表面,類木行星卻是一個流體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為0.70克/厘米3,比水的密度還小,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平均密 度略大於水的密度,而水星、金星、地球等的密度則達到水的密度的5倍以上;多數行星都是順向自轉,而金星是逆向自轉;地球表面生機盎然,其他行星則是空寂荒涼的世界。

太陽在恆星世界中是顆普遍而又典型的恆星。已經發現,有些紅巨星的直徑為太陽直徑的幾千倍。中子星直徑只有太陽的幾萬分之一;超巨星的光度高達太陽光度的數百萬倍,白矮星光度卻不到太陽的幾十萬分之一。紅超巨星的物質密度小到只有水的密度的百萬分之一,而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分別可高達水的密度的十萬倍和百萬億倍。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6000K,O型星表面溫度達30000K,而紅外星的表面溫度只有約600K。太陽的普遍磁場強度平均為1×10-4特斯拉,有些磁白矮星的磁場通常為幾千、幾萬高斯(1高斯=10-4特斯拉),而脈沖星的磁場強度可高達十萬億高斯。有些恆星光度基本不變,有些恆星光度在不斷變化,稱變星。有的變星光度變化是有周期的,周期從1小時到幾百天不等。有些變星的光度變化是突發性的,其中變化最劇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在幾天內,其光度可增加幾萬倍甚至上億倍。

恆星在空間常常聚集成雙星或三五成群的聚星,它們可能占恆星總數的1/3。也有由幾十、幾百乃至幾十萬個恆星聚在一起的星團。宇宙物質除了以密集形式形成恆星、行星等之外,還以彌漫的形式形成星際物質。星際物質包括星際氣體和塵埃,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個原子,其中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形狀各異的各種星雲。宇宙中除發出可見光的恆星、星雲等天體外,還存在紫外天體、紅外天體、X射線源、γ射線源以及射電源。

星系按形態可分為橢圓星系、旋渦星系、棒旋星系、透鏡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類型。60年代又發現許多正在經歷著爆炸過程或正在拋射巨量物質的河外天體,統稱為活動星系,其中包括各種射電星系、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馬卡良星系、蠍虎座BL型天體,以及類星體等等。許多星系核有規模巨大的活動:速度達幾千千米/秒的氣流,總能量達1055焦耳的能量輸出,規模巨大的物質和粒子拋射,強烈的光變等等。在宇宙中有種種極端物理狀態:超高溫、超高壓、超高密、超真空、超強磁場、超高速運動、超高速自轉、超大尺度時間和空間、超流、超導等。為我們認識客觀物質世界提供了理想的實驗環境。

運動和發展 宇宙天體處於永恆的運動和發展之中,天體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例如自轉、各自的空間運動(本動)、繞系統中心的公轉以及參與整個天體系統的運動等。月球一方面自轉一方面圍繞地球運轉,同時又跟隨地球一起圍繞太陽運轉。太陽一方面自轉,一方面又向著武仙座方向以20千米/秒的速度運動,同時又帶著整個太陽系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運轉,運轉一周約需2.2億年。銀河系也在自轉,同時也有相對於鄰近的星系的運動。本超星系團也可能在膨脹和自轉。總星系也在膨脹。

現代天文學已經揭示了天體的起源和演化的歷程。當代關於太陽系起源學說認為,太陽系很可能是50億年前銀河系中的一團塵埃氣體雲(原始太陽星雲)由於引力收縮而逐漸形成的(見太陽系起源)。恆星是由星雲產生的,它的一生經歷了引力收縮階段、主序階段、紅巨星階段、晚期階段和臨終階段。星系的起源和宇宙起源密切相關,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發生熱大爆炸後40萬年,溫度降到4000K,宇宙從輻射為主時期轉化為物質為主時期,這時或由於密度漲落形成的引力不穩定性,或由於宇宙湍流的作用而逐步形成原星系,然後再演化為星系團和星系。熱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繪了我們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我們的宇宙起源於20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當時溫度極高、密度極大。隨著宇宙的膨脹,它經歷了從熱到冷、從密到稀、從輻射為主時期到物質為主時期的演變過程,直至10~20億年前,才進入大規模形成星系的階段,此後逐漸形成了我們當今看到的宇宙。1980年提出的暴漲宇宙模型則是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補充。它認為在宇宙極早期,在我們的宇宙誕生後約10-36秒的時候,它曾經歷了一個暴漲階段。

哲學分析 宇宙概念 有些宇宙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在宇宙空間的哪一點爆炸,而是整個宇宙自身的爆炸。但是,新提出的暴漲模型表明,我們的宇宙僅是整個暴漲區域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暴漲後的區域尺度要大於1026厘米,而那時我們的宇宙只有10厘米。還有可能這個暴漲區域是一個更大的始於無規則混沌狀態的物質體系的一部分。這種情況恰如科學史上人類的認識從太陽系宇宙擴展到星系宇宙,再擴展到大尺度宇宙那樣,今天的科學又正在努力把人類的認識進一步向某種探索中的「暴漲宇宙」、「無規則的混沌宇宙」推移。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而是某種更大的物質體系的一部分,大爆炸不是整個宇宙自身的爆炸,而是那個更大物質體系的一部分的爆炸。因此,有必要區分哲學和自然科學兩個不同層次的宇宙概念。哲學宇宙概念所反映的是無限多樣、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自然科學宇宙概念所涉及的則是人類在一定時代觀測所及的最大天體系統。兩種宇宙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隨著自然科學宇宙概念的發展,人們將逐步深化和接近對無限宇宙的認識。弄清兩種宇宙概念的區別和聯系,對於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宇宙無限論,反對宇宙有限論、神創論、機械論、不可知論、哲學代替論和取消論,都有積極意義。

宇宙的創生 有些宇宙學家認為,暴漲模型最徹底的改革也許是觀測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從無中產生的觀點,這種觀點之所以在以前不能為人們接受,是因為存在著許多守恆定律,特別是重子數守恆和能量守恆。但隨著大統一理論的發展,重子數有可能是不守恆的,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說是負的,並精確地抵消非引力能,總能量為零。因此就不存在已知的守恆律阻止觀測宇宙從無中演化出來的問題。這種「無中生有」的觀點在哲學上包括兩個方面:①本體論方面。如果認為「無」是絕對的虛無,則是錯誤的。這不僅違反了人類已知的科學實踐,而且也違反了暴漲模型本身。按照該模型,我們所研究的觀測宇宙僅僅是整個暴漲區域的很小的一部分,在觀測宇宙之外並不是絕對的「無」。現在觀測宇宙的物質是從假真空狀態釋放出來的能量轉化而來的,這種真空能恰恰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和能量形式,並不是創生於絕對的「無」。如果進一步說這種真空能起源於「無」,因而整個觀測宇宙歸根到底起源於「無」,那麼這個「無」也只能是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②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暴漲模型所涉及的宇宙概念是自然科學的宇宙概念。這個宇宙不論多麼巨大,作為一個有限的物質體系 ,也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暴漲模型把傳統的大爆炸宇宙學與大統一理論結合起來,認為觀測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形式不是永恆的,應研究它們的起源。它把「無」作為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把「無」和「有」作為一對邏輯范疇,探討我們的宇宙如何從「無」——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轉化為「有」——已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這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有一定意義。

時空起源 有些人認為,時間和空間不是永恆的,而是從沒有時間和沒有空間的狀態產生的。根據現有的物理理論,在小於10-43秒和10-33厘米的范圍內,就沒有一個「鍾」和一把「尺子」能加以測量,因此時間和空間概念失效了,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物理世界。這種觀點提出已知的時空形式有其適用的界限是完全正確的。正像歷史上的牛頓時空觀發展到相對論時空觀那樣,今天隨著科學實踐的發展也必然要求建立新的時空觀。由於在大爆炸後10-43秒以內,廣義相對論失效,必須考慮引力的量子效應,因此有些人試圖通過時空的量子化的途徑來探討已知的時空形式的起源。這些工作都是有益的,但我們決不能因為人類時空觀念的發展或者在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上無法度量新的時空形式,而否定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時間、空間的客觀存在。

人和宇宙 從本世紀60年代開始,由於人擇原理的提出和討論,出現了人類存在和宇宙產生的關系問題。人擇原理認為 ,可能存在許多具有不同物理參數和初始條件的宇宙,但只有物理參數和初始條件取特定值的宇宙才能演化出人類,因此我們只能看到一種允許人類存在的宇宙。人擇原理用人類的存在去約束過去可能有的初始條件和物理定律,減少它們的任意性,使一些宇宙學現象得到解釋,這在科學方法論上有一定的意義。但有人提出,宇宙的產生依賴於作為觀測者的人類的存在。這種觀點值得商榷。現在根據暴漲模型,那些被傳統大爆炸模型作為初始條件的狀態,有可能從極早期宇宙的演化中產生出來,而且宇宙的演化幾乎變得與初始條件的一些細節無關。這樣就使上述那種利用初始條件的困難來否定宇宙客觀實在性的觀點失去了基礎。但有些人認為,由於暴漲引起的巨大距離尺度,使得從整體上去觀測宇宙的結構成為不可能。這種擔心有其理由,但如果暴漲模型正確的話,隨著科學實踐的發展,一定有可能突破人類認識上的困難。

宇宙

宇宙,是我們所在的空間,「宇」字的本義就是指「上下四方」。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

而地球僅是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

而太陽系又僅僅定居於銀河系巨大旋臂的一側;

而銀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許很不起眼……

這一切,組成了我們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體共同的家園。

宇宙,又是我們所在的時間,「宙」的本意就是指「古往今來」。

因為,我們的宇宙不是從來就有的,它也有著誕生和成長的過程。現代科學發現,我們的宇宙大概形成於二百億年以前。在一次無比壯觀的大爆炸中,我們的宇宙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論。)

宇宙一經形成,就在不停地運動著。科學家發現,宇宙正在膨脹著,星體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宇宙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沒有邊界,更沒有誕生與毀滅,只有一個個階段的結束與開始,我們現階段的宇宙大概形成於二百億年以前。在一次無比壯觀的大爆炸中,這階段的宇宙開始了!最新研究表明,大爆炸孕育於黑洞中,黑洞將所有物質,包括光子在內壓到一個點,這時連電子,中子,質子等都已不存在(究竟是什麼物質比電子還小呢?當代科技無法解釋,暫稱為誇克),這時發生了比核聚變更高等級的爆炸,這種爆炸的范圍至少波及數十億光年,又一個新的宇宙紀元就誕生了.題名]:宇宙
[英文縮寫]:
[英文]:universe;cosmos
[解釋]:
物質現象的總和。廣義上指無限多樣、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狹義上指一定時代觀測所及的最大天體系統。後者往往稱作可觀測宇宙、我們的宇宙,現在相當於天文學中的「總星系」。
詞源考察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這個詞的是《莊子·齊物論》。「宇」的含義包括各個方向,如東西南北的一切地點。「宙」包括過去、現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體時間。戰國末期的屍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後來「宇宙」一詞便被用來指整個客觀實在世界。與宇宙相當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這些概念僅指宇宙的空間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詞,「宙」指時間,「合」(即「六合」)指空間,與「宇宙」概念最接近。
在西方,宇宙這個詞在英語中叫cosmos,在俄語中叫кocMoc ,在德語中叫kosmos ,在法語中叫cosmos。它們都源自希臘語的κoσμoζ,古希臘人認為宇宙的創生乃是從渾沌中產生出秩序來,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語中更經常用來表示「宇宙」的詞是universe。此詞與universitas有關。在中世紀,人們把沿著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標共同行動的一群人稱為universitas。在最廣泛的意義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現成的東西所構成的統一整體,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義,所不同的是,前者強調的是物質現象的總和,而後者則強調整體宇宙的結構或構造。
宇宙觀念的發展 宇宙結構觀念的發展 遠古時代,人們對宇宙結構的認識處於十分幼稚的狀態,他們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環境對宇宙的構造作了幼稚的推測。在中國西周時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提出的早期蓋天說認為,天穹像一口鍋,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後來又發展為後期蓋天說,認為大地的形狀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紀 ,巴比倫人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環繞,而其中央則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像成以天為盒蓋、大地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則是尼羅河。古印度人想像圓盤形的大地負在幾只大象上,而象則站在巨大的龜背上,公元前7世紀末,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圓盤,上面籠罩著拱形的天穹。
最早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人。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從美學觀念出發,認為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張天體和我們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這一觀念為後來許多古希臘學者所繼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麥哲倫率領探險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後 ,地球是球形的觀念才最終證實。
公元2世紀,C.托勒密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這一學說認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動,月亮、太陽和諸行星以及最外層的恆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繞著地球旋轉。為了說明行星視運動的不均勻性,他還認為行星在本輪上繞其中心轉動,而本輪中心則沿均輪繞地球轉動。地心說曾在歐洲流傳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學的日心說,認為太陽位於宇宙中心,而地球則是一顆沿圓軌道繞太陽公轉的普通行星。1609年,J.開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諸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同年,G. 伽利略 則率先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用大量觀測事實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1687年,I. 牛頓 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力學原因,使日心說有了牢固的力學基礎。在這以後,人們逐漸建立起了科學的太陽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圖像中,恆星只是位於最外層恆星天上的光點。1584年,G.布魯諾大膽取消了這層恆星天,認為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18世紀上半葉,由於E.哈雷對恆星自行的發展和J.布拉得雷對恆星遙遠距離的科學估計,布魯諾的推測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同。18世紀中葉,T.賴特、I. 康德 和J.H.朗伯推測說,布滿全天的恆星和銀河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F.W.赫歇爾首創用取樣統計的方法,用望遠鏡數出了天空中大量選定區域的星數以及亮星與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獲得了一幅扁而平、輪廓參差、太陽居中的銀河系結構圖,從而奠定了銀河系概念的基礎。在此後一個半世紀中,H.沙普利發現了太陽不在銀河系中心、J.H.奧爾特發現了銀河系的自轉和旋臂.
我好不容易搜集到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宇宙神秘黑洞是什麼

黑洞[1]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恆星的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但在黑洞情況下,由於恆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像的物質。由於高質量而產生的力量,使得黑洞
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黑洞開始吞噬恆星的外殼,但黑洞並不能吞噬如此多的物質,黑洞會釋放一部分物質,射出兩道純能量——伽馬射線。

『玖』 為什麼黑洞是最神秘的天體

黑洞:宇宙中的另類多年來,神秘的黑洞理論令眾多頂級科學家心馳神往,為如何描述它而費盡心力。然而,一批美國科學家日前卻提出全新的看法,認為所謂的黑洞根本是子虛烏有。據《衛報》7月29日報道,提出該理論的是科學家席爾德領導的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他們觀察到在距離地球9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間有一個類星體,它有很大的紅移(光源遠離觀測者時,接受到的光波頻率比其固有頻率低,即向紅端偏移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宇宙中隱藏黑洞的圖片,其中黃色亮點表示一個內含「類星體」黑洞的遙遠星系,它的外圍被一層宇宙氣體塵埃緊密環繞。

近日國際天文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一項最新觀測結果,在宇宙中某一狹窄區域范圍內,首次同時發現了多達21處卻一直深度隱藏著的宇宙「類星體」黑洞群。

這一重大發現第一次從正面證實了多年來天文學領域有關宇宙中有數目眾多的隱身黑洞廣泛存在的推測。充分的證據使人們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確充滿著各種各樣未被發現的巨大引力源泉--"類星體"黑洞群體。有關該項最新發現的詳細內容,研究人員已撰文正式刊登在了2005年8月4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中。

「深藏不露」的類星體

我們知道在現實中的宇宙黑洞,由於其巨大的引力作用,連光線都被緊密吸引束縛,因而無法被人們直接觀測發現。為確定黑洞天體存在的證據,天文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黑洞周圍的物質行為具有其特定行為:在黑洞周圍的宇宙空間中,氣體物質具有超高的溫度,並且在被黑洞強大引力場吸引劇烈加速後,這些物質在徹底消失之前均會被提升到接近光速。而當氣體物質被黑洞徹底吞噬後,整個過程都會釋放出大量的X-射線。通常正是這些逃逸出來的X-射線,顯示出此處有黑洞確實存在的跡象。這便是以往人們發現黑洞的最直接證據。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格外活躍的超大型宇宙黑洞周圍,由於其對周邊物質劇烈的吸引和吞噬行為,還會在黑洞星體外圍產生一層厚重的宇宙氣體和塵埃雲層,這便進一步增大了對黑洞體附近區域的觀測難度,阻礙了天文學家對這些超大黑洞存在的發現工作。天文學上將這些極度活躍的黑洞定義為"類星體"。普通情況下,一個類星體平均一年總共吞噬的物質質量,相當於1000個中等恆星質量的總和。一般情況下,這些類星體距離太陽系都非常遙遠,當我們觀測到他們時已經是億萬年以後的現在,這說明此類黑洞的活動出現在宇宙誕生初期。科學家推定,這種黑洞正是在成長壯大中的宇宙星系前身,所以將其命名為"類星體"。

到目前為止,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類星體"黑洞被發現,在浩瀚的宇宙深處,是否還有數量眾多的其它類星體存在,仍有待人們進一步去發現,而天文學家在該領域的研究工作則完全依靠對宇宙內部X-射線的全面觀測研究來予以證實。

「充滿」了黑洞的宇宙

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阿里耶-馬丁內茲-聖辛格教授在介紹其首次對宇宙間隱藏黑洞的發現時說,"從以往對宇宙X-射線的觀察研究中,本希望能找到宇宙中大量隱藏類星體存在的證據,但結果確都不盡如人意,令人失望。"而近日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最新觀察結果,天文學家則成功穿透了遮蔽類星體黑洞的外圍宇宙塵埃雲層,捕捉到了其中一直暗藏不露的內部黑洞體。由於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能夠有效收集能穿透宇宙塵埃層的紅外光線,使得研究人員順利地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宇宙空間區域內,同時發現了數量多達21個早已存在卻又"隱藏不露"的類星體黑洞群。

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大學斯皮策科學中心的研究小組成員馬克-雷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同時也表示,「如果我們拋開此次發現的21個宇宙類星體黑洞,放眼宇宙中的其它任何區域,我們完全可以大膽預測,必將有數量眾多隱藏著的黑洞將會被陸續發現。這意味著,一如我們原先推測的那樣,在不為人知的宇宙深處,一定有數量眾多、質量超大的黑洞巨無霸,正藉助著星際塵埃的隱蔽,在暗地裡不斷發展壯大著。」

『拾』 介紹太空星體的視頻介紹星體的視頻

有,而且漢語版的.科普系列片《天地科學季》 我看過其中的《斗轉星移》和《日月星宿》有很多集的.網路視頻可搜索到.合適的話就給分咯.

與太空中像小丑帽子神秘星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紫色羽絨服搭什麼鞋 瀏覽:358
風衣結單結 瀏覽:401
酒紅色夾克如何搭配衣服好看嗎 瀏覽:333
卡其色衣配白色馬甲好看嗎 瀏覽:499
品牌睡衣家居服有哪幾個牌子 瀏覽:493
旗袍走秀主持台詞 瀏覽:657
長款短袖旗袍走秀版 瀏覽:627
純棉麻旗袍 瀏覽:130
商丘市一高有統一的校服嗎 瀏覽:401
秋裝中長款風衣外套女裝 瀏覽:333
皮帶被咬了怎麼修復 瀏覽:632
花花公子禮盒領帶多少錢 瀏覽:80
錦州哪家羽絨服做得好 瀏覽:740
校服後怎麼印圖案 瀏覽:92
杏色褲子藏青色上衣好看 瀏覽:461
瘦人買什麼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416
男士肥佬牛仔褲 瀏覽:719
出名的淘寶女裝店鋪 瀏覽:259
網紅女裝店性價比 瀏覽:248
男士圍巾有流蘇好嗎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