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帽子行業博客

帽子行業博客

發布時間:2022-06-18 09:19:18

『壹』 博客興起於什麼時候

「博客」一詞是從英文單詞Blog翻譯而來。Blog是Weblog的簡稱,而Weblog則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片語合而成。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為「網路日誌」,簡稱為「網志」。

Blogger即指撰寫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時候也被翻譯成為「博客」一詞,而撰寫Blog這種行為,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既可作為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為動詞,意思為撰寫網志這種行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Blog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為動詞,表示張貼的意思,作為名字,指張貼的文章)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為Blog的內容,它可以是你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對時事新聞、國家大事的個人看法,或者你對一日三餐、服飾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於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並不等同於「網路日記」。作為網路*記是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的,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為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

簡言之,Blog就是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博客(BLOGGER)概念解釋為網路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路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

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

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他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是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在網路上發表Blog的構想始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而2000年博客開始進入中國,並迅速發展,但都業績平平。直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讓中國民眾了解到了博客,並運用博客。2005年,國內各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博客業務,也加入博客陣營,開始進入博客春秋戰國時代。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他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目前,BSP商家風起雲涌,已有數十家大型博客站點。

也可以說 Blog是weblog的簡寫,有兩層意思:第一、Blog,即——日記/日誌,每天記錄的都算是日記/志,其的書寫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時間為順序,包括我們所寫的任何東西;第二、BLOG是以Web(網頁)方式顯示和發布,藉助於互聯網,人們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經驗、想法、感受等,並由此形成一種新型的網路虛擬社群和人際交往方式。

在外在形式上,Blog是個獨立的站點,相當於是一種個人主頁,不過無需學習什麼技術軟體,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來使用,就像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開始書寫一樣簡單。

博客的出現代替了以前的個人網站,任何人不需要懂得網頁設計製作技術,就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已的觀點,展示自己的風采,記錄自己的生活瑣事或工作經驗...讓自己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這也是博客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博客(BLOG)?

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詞彙之一——博客及其發展簡史

(網路營銷教學網站 www.wm23.com 2005-01-03)

「什麼是博客」成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之一(相關檢索關鍵詞還有「什麼叫博客」、「博客是什麼意思」、「博客中國」等),同時博客(BLOG)也被眾多機構和媒體評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BLOG也就是WEB 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網路日記。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都將BLOG作為2004年最熱門的詞彙,關於BLOG(博客)的介紹文章,網上已經非常多了,這里簡單摘錄部分的介紹。

【相關概念】:什麼是博客營銷 (馮英健對博客營銷的定義)

【相關研究】:博客與網路營銷專題研究 (網上營銷新觀察)

下面摘錄博客中國發起人、「博客」中文譯文的創始人方興東博士有關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的文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可以參考一下。原文的發表日期大約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國網站剛發布不久。

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www.blogchina.com 方興東)

誰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路「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並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http://www.links.net/vita/web/story.html)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

最早的博客預言家

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http://www.salonmagazine.com/weekly/gibson2961014.html):「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為你瀏覽網路,精選內容,並以此為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需求」。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www.scripting.com)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並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體「Frontier腳本環境」。不過,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從形式上說,是Jorn Barger於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http://www.robotwisdom.com/)。

網管人員使用log(log files)來指稱「系統記錄文件」,因此幾年前如果你用google來查weblog,查出來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這種網站流量分析軟體,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詞彙

1997年12月,Jorn Barger運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http://www.robotwisdom.com/netlit/index.html)第一次使用weblog這個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領域,他還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Jorn Barger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他將log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誌那種無人稱、擬客觀、機械式寫作,轉換成較接近旅遊日誌的「有人稱、有個性」的自由書寫。 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為批評,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詞彙「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彙「blog」,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http://www.peterme.com/archives/00000205.html)在1999年才命名的。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題為「詞彙游戲」的帖子中如此回憶道:

我一直很喜歡詞彙,喜歡一遇到生詞就鑽到詞典裡面。我喜歡詞彙游戲,詞源學更是有趣。沒有想到這種愛好居然產生了影響,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確切的時間已經記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頁上貼出一個帖子:「我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 blog,或者縮寫為『blog』」。我也沒有多想,就把這個詞彙用進了我的帖子中,後來大家發郵件也開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行話查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發布Blogger的話,這個詞彙可能就無疾而終。

Peter Merholz由此將blog變成動詞,後來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說法。

博客軟體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主要是由於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眾多自動網路出版發布的免費軟體的出現,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伺服器空間。有了這些,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發布、更新和維護自己的網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寫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務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個介面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感動。若是帶著一些經驗開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後,眼淚根本就是滴在鍵盤上。有點像是emacs當年給我的感覺:無所不能、輕松上手。我會將這些軟體與服務最主要歸功於(還是助長?)CSS以及CMS的發展。前者提供內容(content)與形式(layout)的分離基礎,後者促使程序設計師開始思考並提供一種讓更新網頁更簡單的介面。」

當時,Pyra公司有著一支網路出版軟體的「夢之隊」。但是,這種成功並沒有為公司帶來利潤,甚至由於財務壓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員,並一口氣裁到了極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員工Evan Williams,他是創始人之一。夢之隊也分崩離析,另一名創始人是新英格蘭人Meg Hourihan。不過,到2003年,Blogger.com被Google購並,終於算是苦盡甜來。

到底什麼叫博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到底什麼叫博客?它與個人網站、社區、網上刊物、微型門戶、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麼區別。由於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綜合了多種原有的網路表現方式,因此要嚴格界定這個「混血兒」不太現實,而且不能過於陷入形式主義。隨著演變,博客的形式會越來越多樣性。 有人寫道:「blog的確存在這種現象。許多新聞媒體(比方說華盛頓郵報)為了強調blog驚人崛起的現象,常用blogger.com的使用人數(目前為750,000)來作指針,而不管其內容特質是否符合blog。事實上,我們也很容易認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至此,blog有沒有特徵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他使用什麼軟體或服務。我甚至覺得,說這些軟體或服務助長了blog瘋基本沒錯,但其實整個數字與群眾也是因為這些軟體及服務,而將所有類似的活動(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質)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過那些曾經試圖分類的企圖。」

由於博客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路應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宗的博客先祖,也無法正式認定誰是「博客之父」。到了現在,想來也沒有人敢於戴上這頂帽子。否則,一定會被打得頭破血流。

博客簡單的編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網頁(http://archive.ncsa.uiuc.e/SDG/Software/Mosaic/Docs/whats-new.html),主要是羅列Web上新興的網站索引,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為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開辦「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個人網頁),不久裡面開始收集各種地下秘密的鏈接,這個重要的個人網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網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開始出版Scripting News。這個網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變而來,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有評論和鏈接,而且持續更新的個人網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開始出版網站peterme.com(根據他自己的檔案記錄)。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開始出版,最早的鏈接是關於「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縮略詞「blog」來命名博客,成為今天最常用的術語。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個人博客網站Camworld中寫道:「Dave Winer開始了最早的博客網站,Camworld無需隱瞞地表示,模範和追隨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郵件列表終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爭開始公開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郵件列表中貼出帖子,爆發爭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網站都不忍卒讀」。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網站,然後他優雅地將這項榮譽歸於他很尊重的前輩——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過Winer很快給自己找到了另一頂桂冠,Scripting News將網站的口號變為:互聯網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開始於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發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為目錄創建的事實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博客成為重要信息和災難親身體驗的重要來源。從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會的視野。

博客發展三階段(史前階段、初級階段、成長階段)

綜上所述,准確地說,博客的歷史與萬維網(WWW,或Web)的歷史一樣「悠久」。最早的博客應該就是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他開設的第一個網站http://info.cern.ch(當然已經不復存在,而被當作古董保存著)實際上就是第一個博客網站,因為裡面的內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現在網上的各類網站。而後的1993到1996年間,NCSA和網景的「What』s New」欄目,也有著博客網站的雛形。當然,這一切我們都把它歸於博客的「史前時期」,博客真正的歷史可以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

第一階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階段,或者稱為啟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頭,無疑是一件難事。有人認為1994年Justin Hall聲名狼藉的「網上日記」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這個傢伙在網上及時發布他對吸毒、做愛的赤裸裸體驗,吸引了不少眼球。有人說,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發表在Camworld的網路旅行日記,是點燃博客社區之火的導火索,從此博客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認為博客最正宗的源頭還是Pyra(就是現在Blogger.com的前身),這是一家小小的軟體公司,三個創始人為了開發一個復雜的「群件」產品,編寫了一個小軟體,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溝通與協同。後來,他們覺得這個簡單的小工具對別人也很有用處,於是,1999年8月,就在網上免費發布了Blogger軟體。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還只有幾打而已。結果,這樣一來,如同乾柴碰上烈火,許多人利用這個軟體作為武器,進入博客隊伍。博客隊伍開始迅速繁衍開來。Pyra也因為這個根本沒有上心的小軟體而名聲大振。 總之,這個階段主要是一批IT技術迷、網站設計者和新聞愛好者,不自覺、無理論體系的個人自發行為。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群體,也沒有具備一種現象的社會影響力。在悄悄的演變過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啟蒙與帶頭作用。為博客革命准備條件。

第二階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級階段,或者稱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開始成千上萬涌現,並成為一個熱門概念。在博客發展史上,911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正是這場恐怖的襲擊,使人們對於生命的脆弱、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最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一個重要的博客門類:戰爭博客(WarBlog)因此繁榮起來,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博客日誌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的普通博客當中。

據不完全統計,到今天,全世界自覺實踐的博客數量,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雖然與3億以上的網民相比,還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些博客的影響力,卻早已超出了他作為個人、甚至作為自己所在行業的原有范圍。開始引起主流的媒體的強烈關注,並明顯感受到博客崛起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同時,各個專業領域的博客如「雨後春筍」,紛紛浮出水面,越來越成為該專業關注的焦點。除了美國,英國、匈牙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博客也形成聲勢。亞洲,包括中國也開始感受到博客的脈動。估計,在最近一兩年內,博客將成為互聯網蕭條時期最重要的新現象之一,為全社會所關注。

第三階段(2006年—— ):成長階段,或者稱為發展期。

預測未來永遠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預測網路。對於博客的未來,現在要定論,的確太早!而且爭議性很大。但是,根據我們的研究和判斷,我們還是冒險地認同這樣的一些大膽的判斷:

到2006年左右,作為一種新的媒體現象,博客的影響力有可能超越傳統媒體;

作為專業領域的知識傳播模式,博客將成為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作為一種社會交流工具,博客將超越E-mail、BBS、ICQ(IM),成為人們之間更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

顯然,以上主要是對全球(美國為中心)博客發展階段的簡單劃分。在中國,與所有的網路革命一樣,繼續保持著一定的「滯後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國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差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現在中國的博客發展僅僅進入啟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進入真正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對網路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數字論壇」成員,從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覺察,並予以極大的關注。2002年,開始義不容辭地充當「博客思想」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博客中國」(www.blogchina.com)網站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

雖然給「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還是2002年剛剛完成的事情。但是在中國,最早關注、追蹤並系統闡述「博客」想像的,是一直研究新媒體的孫堅華。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經開始涉及許多博客現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論》,是國內第一篇系統、全面闡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貳』 什麼叫博客是干什麼的

中文「博客」一詞,源於英文單詞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簡稱。Weblog,其實是Web 和Log的組合詞。Web,指World Wide Web,當然是指互聯網了;Log的原義則是「航海日誌」,後指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合在一起來理解,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的一種流水記錄形式或者簡稱「網路日誌」。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習慣於日常記錄並使用Weblog工具的人。雖然在大陸早些時候或者台灣等地,對此概念的譯名不盡相同(有的稱為「網志」,有的稱之為「網錄」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統一到「博客」一詞上來。該詞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網路評論家王俊秀和方興東共同撰文提出來的。博客也好,網志也罷,僅僅是一種名稱而已,它的本義還是逃不過Weblog的范圍。只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詞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為的一類人;也可以作動詞用(相當於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採取的具有博客行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視覺感受到的行為,即博客們所撰寫的Blog。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麼客?」在中文語法與邏輯上都是正確的。只是不同場合的用法不同罷了.

博客是什麼意思?
博客weblog是怎麼回事呢?這個詞彙還真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說白了博客就是寫網上日記並向大眾公開的人。博客網站就是提供個場所讓博客發揮智慧的網上根據地。最簡單的說法是我的博客就是我的個人主頁。下面看看各個博客站對博客的解釋和定義:博客——獨立思想的棲息地,方興東 博客運動在中國的率先實踐者 ,木子美讓「博客」概念走向大眾,木子美對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沒。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國博客的發展歷史上必然是一個留下重要墨跡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攔也攔不住的。博客(BLOGGER)概念解釋 網路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路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網路上發表Blog的構想使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的博客網站有幫襯博客網址http://www.bangchen.com/bk/博客中國http://www.bangchen.com/bk/1.htm博客中國IT每一天http://www.bangchen.com/bk/2.htm博客動力博客專題http://www.bangchen.com/bk/8.htm海南天涯虛擬社區竹影青瞳http://www.bangchen.com/bk/10.htm傳媒博客媒體博客中國傳媒敏思博客敏思http://www.bangchen.com/bk/16.htm歪酷博客 Ycul Blog - 記錄我們的時代http://www.bangchen.com/bk/14.htm等等。目前博客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各大網站擠了進來,因為博客網站人氣最旺,大有取代論壇社區的架勢。
博客相關詞彙:幫襯博客,博客中國,博客日誌,歪酷博客,博客論壇,博客網站,什麼是博客,weblog,blog,博客是什麼意思,木子美,方興東幫襯網,什麼叫博客,博客日記,中國傳媒敏思博客,幫襯博客bt電影站,網友自拍博客,幫襯allbbs論壇城,http://www.bangchen.com/bk/等等
參考資料:http://club.fz111.com/cf2005021000702/3168.asp

Blog是什麼?從網上我們可以找到這樣的解釋:Blog是Weblog的簡稱,翻譯為中文即為「網路日誌」。在國內,有人給Blog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博客。說通俗點,Blog就好像一個網路日記本,它的擁有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體。

「什麼是博客」成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之一【網路搜索引擎中的相關檢索關鍵詞還有「什麼叫博客」、「博客是什麼意思」、「博客中國」等】,同時博客也被眾多機構和媒體評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BLOG也就是WEB 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網路日記。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都將BLOG作為2004年最熱門的詞彙,關於BLOG(博客)的介紹文章,網上已經非常多了,這里簡單摘錄部分的介紹。

下面摘錄博客中國發起人、「博客」中文譯文的創始人方興東博士有關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的文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可以參考一下。原文的發表日期大約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國網站剛發布不久。

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www.blogchina.com 方興東)

誰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路「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並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http://www.links.net/vita/web/story.html)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

最早的博客預言家

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http://www.salonmagazine.com/weekly/gibson2961014.html):「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為你瀏覽網路,精選內容,並以此為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需求」。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www.scripting.com)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並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體「Frontier腳本環境」。不過,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從形式上說,是Jorn Barger於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http://www.robotwisdom.com/)。

網管人員使用log(log files)來指稱「系統記錄文件」,因此幾年前如果你用google來查weblog,查出來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這種網站流量分析軟體,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詞彙

1997年12月,Jorn Barger運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http://www.robotwisdom.com/netlit/index.html)第一次使用weblog這個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領域,他還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Jorn Barger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他將log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誌那種無人稱、擬客觀、機械式寫作,轉換成較接近旅遊日誌的「有人稱、有個性」的自由書寫。 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為批評,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詞彙「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彙「blog」,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http://www.peterme.com/archives/00000205.html)在1999年才命名的。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題為「詞彙游戲」的帖子中如此回憶道:

我一直很喜歡詞彙,喜歡一遇到生詞就鑽到詞典裡面。我喜歡詞彙游戲,詞源學更是有趣。沒有想到這種愛好居然產生了影響,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確切的時間已經記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頁上貼出一個帖子:「我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 blog,或者縮寫為『blog』」。我也沒有多想,就把這個詞彙用進了我的帖子中,後來大家發郵件也開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行話查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發布Blogger的話,這個詞彙可能就無疾而終。

Peter Merholz由此將blog變成動詞,後來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說法。

博客軟體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主要是由於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眾多自動網路出版發布的免費軟體的出現,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伺服器空間。有了這些,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發布、更新和維護自己的網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寫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務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個介面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感動。若是帶著一些經驗開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後,眼淚根本就是滴在鍵盤上。有點像是emacs當年給我的感覺:無所不能、輕松上手。我會將這些軟體與服務最主要歸功於(還是助長?)CSS以及CMS的發展。前者提供內容(content)與形式(layout)的分離基礎,後者促使程序設計師開始思考並提供一種讓更新網頁更簡單的介面。」

當時,Pyra公司有著一支網路出版軟體的「夢之隊」。但是,這種成功並沒有為公司帶來利潤,甚至由於財務壓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員,並一口氣裁到了極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員工Evan Williams,他是創始人之一。夢之隊也分崩離析,另一名創始人是新英格蘭人Meg Hourihan。不過,到2003年,Blogger.com被Google購並,終於算是苦盡甜來。

到底什麼叫博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到底什麼叫博客?它與個人網站、社區、網上刊物、微型門戶、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麼區別。由於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綜合了多種原有的網路表現方式,因此要嚴格界定這個「混血兒」不太現實,而且不能過於陷入形式主義。隨著演變,博客的形式會越來越多樣性。 有人寫道:「blog的確存在這種現象。許多新聞媒體(比方說華盛頓郵報)為了強調blog驚人崛起的現象,常用blogger.com的使用人數(目前為750,000)來作指針,而不管其內容特質是否符合blog。事實上,我們也很容易認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至此,blog有沒有特徵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他使用什麼軟體或服務。我甚至覺得,說這些軟體或服務助長了blog瘋基本沒錯,但其實整個數字與群眾也是因為這些軟體及服務,而將所有類似的活動(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質)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過那些曾經試圖分類的企圖。」

由於博客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路應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宗的博客先祖,也無法正式認定誰是「博客之父」。到了現在,想來也沒有人敢於戴上這頂帽子。否則,一定會被打得頭破血流。

博客簡單的編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網頁(http://archive.ncsa.uiuc.e/SDG/Software/Mosaic/Docs/whats-new.html),主要是羅列Web上新興的網站索引,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為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開辦「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個人網頁),不久裡面開始收集各種地下秘密的鏈接,這個重要的個人網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網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開始出版Scripting News。這個網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變而來,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有評論和鏈接,而且持續更新的個人網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開始出版網站peterme.com(根據他自己的檔案記錄)。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開始出版,最早的鏈接是關於「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縮略詞「blog」來命名博客,成為今天最常用的術語。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個人博客網站Camworld中寫道:「Dave Winer開始了最早的博客網站,Camworld無需隱瞞地表示,模範和追隨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郵件列表終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爭開始公開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郵件列表中貼出帖子,爆發爭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網站都不忍卒讀」。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網站,然後他優雅地將這項榮譽歸於他很尊重的前輩——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過Winer很快給自己找到了另一頂桂冠,Scripting News將網站的口號變為:互聯網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開始於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發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為目錄創建的事實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博客成為重要信息和災難親身體驗的重要來源。從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會的視野。

博客發展三階段(史前階段、初級階段、成長階段)

綜上所述,准確地說,博客的歷史與萬維網(WWW,或Web)的歷史一樣「悠久」。最早的博客應該就是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他開設的第一個網站http://info.cern.ch(當然已經不復存在,而被當作古董保存著)實際上就是第一個博客網站,因為裡面的內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現在網上的各類網站。而後的1993到1996年間,NCSA和網景的「What』s New」欄目,也有著博客網站的雛形。當然,這一切我們都把它歸於博客的「史前時期」,博客真正的歷史可以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

第一階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階段,或者稱為啟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頭,無疑是一件難事。有人認為1994年Justin Hall聲名狼藉的「網上日記」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這個傢伙在網上及時發布他對吸毒、做愛的赤裸裸體驗,吸引了不少眼球。有人說,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發表在Camworld的網路旅行日記,是點燃博客社區之火的導火索,從此博客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認為博客最正宗的源頭還是Pyra(就是現在Blogger.com的前身),這是一家小小的軟體公司,三個創始人為了開發一個復雜的「群件」產品,編寫了一個小軟體,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溝通與協同。後來,他們覺得這個簡單的小工具對別人也很有用處,於是,1999年8月,就在網上免費發布了Blogger軟體。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還只有幾打而已。結果,這樣一來,如同乾柴碰上烈火,許多人利用這個軟體作為武器,進入博客隊伍。博客隊伍開始迅速繁衍開來。Pyra也因為這個根本沒有上心的小軟體而名聲大振。 總之,這個階段主要是一批IT技術迷、網站設計者和新聞愛好者,不自覺、無理論體系的個人自發行為。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群體,也沒有具備一種現象的社會影響力。在悄悄的演變過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啟蒙與帶頭作用。為博客革命准備條件。

第二階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級階段,或者稱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開始成千上萬涌現,並成為一個熱門概念。在博客發展史上,911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正是這場恐怖的襲擊,使人們對於生命的脆弱、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最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一個重要的博客門類:戰爭博客(WarBlog)因此繁榮起來,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博客日誌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的普通博客當中。

據不完全統計,到今天,全世界自覺實踐的博客數量,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雖然與3億以上的網民相比,還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些博客的影響力,卻早已超出了他作為個人、甚至作為自己所在行業的原有范圍。開始引起主流的媒體的強烈關注,並明顯感受到博客崛起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同時,各個專業領域的博客如「雨後春筍」,紛紛浮出水面,越來越成為該專業關注的焦點。除了美國,英國、匈牙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博客也形成聲勢。亞洲,包括中國也開始感受到博客的脈動。估計,在最近一兩年內,博客將成為互聯網蕭條時期最重要的新現象之一,為全社會所關注。

第三階段(2006年—— ):成長階段,或者稱為發展期。

預測未來永遠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預測網路。對於博客的未來,現在要定論,的確太早!而且爭議性很大。但是,根據我們的研究和判斷,我們還是冒險地認同這樣的一些大膽的判斷:

到2006年左右,作為一種新的媒體現象,博客的影響力有可能超越傳統媒體;

作為專業領域的知識傳播模式,博客將成為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作為一種社會交流工具,博客將超越E-mail、BBS、ICQ(IM),成為人們之間更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

顯然,以上主要是對全球(美國為中心)博客發展階段的簡單劃分。在中國,與所有的網路革命一樣,繼續保持著一定的「滯後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國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差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現在中國的博客發展僅僅進入啟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進入真正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對網路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數字論壇」成員,從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覺察,並予以極大的關注。2002年,開始義不容辭地充當「博客思想」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博客中國」(www.blogchina.com)網站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

雖然給「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還是2002年剛剛完成的事情。但是在中國,最早關注、追蹤並系統闡述「博客」想像的,是一直研究新媒體的孫堅華。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經開始涉及許多博客現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論》,是國內第一篇系統、全面闡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叄』 什麼是博客

「什麼是博客」成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之一【網路搜索引擎中的相關檢索關鍵詞還有「什麼叫博客」、「博客是什麼意思」、「博客中國」等】,同時博客也被眾多機構和媒體評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BLOG也就是WEB 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網路日記。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都將BLOG作為2004年最熱門的詞彙,關於BLOG(博客)的介紹文章,網上已經非常多了,這里簡單摘錄部分的介紹。

下面摘錄博客中國發起人、「博客」中文譯文的創始人方興東博士有關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的文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可以參考一下。原文的發表日期大約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國網站剛發布不久。

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www.blogchina.com 方興東)

誰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路「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並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http://www.links.net/vita/web/story.html)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

最早的博客預言家

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http://www.salonmagazine.com/weekly/gibson2961014.html):「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為你瀏覽網路,精選內容,並以此為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需求」。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www.scripting.com)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並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體「Frontier腳本環境」。不過,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從形式上說,是Jorn Barger於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http://www.robotwisdom.com/)。

網管人員使用log(log files)來指稱「系統記錄文件」,因此幾年前如果你用google來查weblog,查出來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這種網站流量分析軟體,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詞彙

1997年12月,Jorn Barger運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http://www.robotwisdom.com/netlit/index.html)第一次使用weblog這個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領域,他還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Jorn Barger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他將log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誌那種無人稱、擬客觀、機械式寫作,轉換成較接近旅遊日誌的「有人稱、有個性」的自由書寫。 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為批評,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詞彙「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彙「blog」,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http://www.peterme.com/archives/00000205.html)在1999年才命名的。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題為「詞彙游戲」的帖子中如此回憶道:

我一直很喜歡詞彙,喜歡一遇到生詞就鑽到詞典裡面。我喜歡詞彙游戲,詞源學更是有趣。沒有想到這種愛好居然產生了影響,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確切的時間已經記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頁上貼出一個帖子:「我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 blog,或者縮寫為『blog』」。我也沒有多想,就把這個詞彙用進了我的帖子中,後來大家發郵件也開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行話查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發布Blogger的話,這個詞彙可能就無疾而終。

Peter Merholz由此將blog變成動詞,後來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說法。

博客軟體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主要是由於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眾多自動網路出版發布的免費軟體的出現,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伺服器空間。有了這些,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發布、更新和維護自己的網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寫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務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個介面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感動。若是帶著一些經驗開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後,眼淚根本就是滴在鍵盤上。有點像是emacs當年給我的感覺:無所不能、輕松上手。我會將這些軟體與服務最主要歸功於(還是助長?)CSS以及CMS的發展。前者提供內容(content)與形式(layout)的分離基礎,後者促使程序設計師開始思考並提供一種讓更新網頁更簡單的介面。」

當時,Pyra公司有著一支網路出版軟體的「夢之隊」。但是,這種成功並沒有為公司帶來利潤,甚至由於財務壓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員,並一口氣裁到了極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員工Evan Williams,他是創始人之一。夢之隊也分崩離析,另一名創始人是新英格蘭人Meg Hourihan。不過,到2003年,Blogger.com被Google購並,終於算是苦盡甜來。

到底什麼叫博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到底什麼叫博客?它與個人網站、社區、網上刊物、微型門戶、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麼區別。由於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綜合了多種原有的網路表現方式,因此要嚴格界定這個「混血兒」不太現實,而且不能過於陷入形式主義。隨著演變,博客的形式會越來越多樣性。 有人寫道:「blog的確存在這種現象。許多新聞媒體(比方說華盛頓郵報)為了強調blog驚人崛起的現象,常用blogger.com的使用人數(目前為750,000)來作指針,而不管其內容特質是否符合blog。事實上,我們也很容易認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至此,blog有沒有特徵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他使用什麼軟體或服務。我甚至覺得,說這些軟體或服務助長了blog瘋基本沒錯,但其實整個數字與群眾也是因為這些軟體及服務,而將所有類似的活動(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質)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過那些曾經試圖分類的企圖。」

由於博客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路應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宗的博客先祖,也無法正式認定誰是「博客之父」。到了現在,想來也沒有人敢於戴上這頂帽子。否則,一定會被打得頭破血流。

博客簡單的編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網頁(http://archive.ncsa.uiuc.e/SDG/Software/Mosaic/Docs/whats-new.html),主要是羅列Web上新興的網站索引,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為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開辦「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個人網頁),不久裡面開始收集各種地下秘密的鏈接,這個重要的個人網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網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開始出版Scripting News。這個網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變而來,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有評論和鏈接,而且持續更新的個人網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開始出版網站peterme.com(根據他自己的檔案記錄)。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開始出版,最早的鏈接是關於「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縮略詞「blog」來命名博客,成為今天最常用的術語。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個人博客網站Camworld中寫道:「Dave Winer開始了最早的博客網站,Camworld無需隱瞞地表示,模範和追隨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郵件列表終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爭開始公開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郵件列表中貼出帖子,爆發爭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網站都不忍卒讀」。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網站,然後他優雅地將這項榮譽歸於他很尊重的前輩——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過Winer很快給自己找到了另一頂桂冠,Scripting News將網站的口號變為:互聯網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開始於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發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為目錄創建的事實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博客成為重要信息和災難親身體驗的重要來源。從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會的視野。

博客發展三階段(史前階段、初級階段、成長階段)

綜上所述,准確地說,博客的歷史與萬維網(WWW,或Web)的歷史一樣「悠久」。最早的博客應該就是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他開設的第一個網站http://info.cern.ch(當然已經不復存在,而被當作古董保存著)實際上就是第一個博客網站,因為裡面的內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現在網上的各類網站。而後的1993到1996年間,NCSA和網景的「What』s New」欄目,也有著博客網站的雛形。當然,這一切我們都把它歸於博客的「史前時期」,博客真正的歷史可以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

第一階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階段,或者稱為啟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頭,無疑是一件難事。有人認為1994年Justin Hall聲名狼藉的「網上日記」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這個傢伙在網上及時發布他對吸毒、做愛的赤裸裸體驗,吸引了不少眼球。有人說,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發表在Camworld的網路旅行日記,是點燃博客社區之火的導火索,從此博客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認為博客最正宗的源頭還是Pyra(就是現在Blogger.com的前身),這是一家小小的軟體公司,三個創始人為了開發一個復雜的「群件」產品,編寫了一個小軟體,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溝通與協同。後來,他們覺得這個簡單的小工具對別人也很有用處,於是,1999年8月,就在網上免費發布了Blogger軟體。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還只有幾打而已。結果,這樣一來,如同乾柴碰上烈火,許多人利用這個軟體作為武器,進入博客隊伍。博客隊伍開始迅速繁衍開來。Pyra也因為這個根本沒有上心的小軟體而名聲大振。 總之,這個階段主要是一批IT技術迷、網站設計者和新聞愛好者,不自覺、無理論體系的個人自發行為。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群體,也沒有具備一種現象的社會影響力。在悄悄的演變過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啟蒙與帶頭作用。為博客革命准備條件。

第二階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級階段,或者稱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開始成千上萬涌現,並成為一個熱門概念。在博客發展史上,911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正是這場恐怖的襲擊,使人們對於生命的脆弱、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最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一個重要的博客門類:戰爭博客(WarBlog)因此繁榮起來,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博客日誌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的普通博客當中。

據不完全統計,到今天,全世界自覺實踐的博客數量,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雖然與3億以上的網民相比,還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些博客的影響力,卻早已超出了他作為個人、甚至作為自己所在行業的原有范圍。開始引起主流的媒體的強烈關注,並明顯感受到博客崛起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同時,各個專業領域的博客如「雨後春筍」,紛紛浮出水面,越來越成為該專業關注的焦點。除了美國,英國、匈牙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博客也形成聲勢。亞洲,包括中國也開始感受到博客的脈動。估計,在最近一兩年內,博客將成為互聯網蕭條時期最重要的新現象之一,為全社會所關注。

第三階段(2006年—— ):成長階段,或者稱為發展期。

預測未來永遠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預測網路。對於博客的未來,現在要定論,的確太早!而且爭議性很大。但是,根據我們的研究和判斷,我們還是冒險地認同這樣的一些大膽的判斷:

到2006年左右,作為一種新的媒體現象,博客的影響力有可能超越傳統媒體;

作為專業領域的知識傳播模式,博客將成為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作為一種社會交流工具,博客將超越E-mail、BBS、ICQ(IM),成為人們之間更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

顯然,以上主要是對全球(美國為中心)博客發展階段的簡單劃分。在中國,與所有的網路革命一樣,繼續保持著一定的「滯後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國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差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現在中國的博客發展僅僅進入啟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進入真正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對網路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數字論壇」成員,從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覺察,並予以極大的關注。2002年,開始義不容辭地充當「博客思想」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博客中國」(www.blogchina.com)網站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

雖然給「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還是2002年剛剛完成的事情。但是在中國,最早關注、追蹤並系統闡述「博客」想像的,是一直研究新媒體的孫堅華。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經開始涉及許多博客現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論》,是國內第一篇系統、全面闡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肆』 請問什麼叫博客,他們是做什麼的

簡單的說博客就是blog,blog就是weblog,也就是網路日誌,就是在網上的日記

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詞彙之一——博客及其發展簡史

「什麼是博客」成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之一(相關檢索關鍵詞還有「什麼叫博客」、「博客是什麼意思」、「博客中國」等),同時博客(BLOG)也被眾多機構和媒體評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BLOG也就是WEB 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網路日記。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都將BLOG作為2004年最熱門的詞彙,關於BLOG(博客)的介紹文章,網上已經非常多了,這里簡單摘錄部分的介紹。

下面摘錄博客中國發起人、「博客」中文譯文的創始人方興東博士有關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的文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可以參考一下。原文的發表日期大約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國網站剛發布不久。

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www.blogchina.com 方興東)

誰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路「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並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http://www.links.net/vita/web/story.html)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

最早的博客預言家

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http://www.salonmagazine.com/weekly/gibson2961014.html):「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為你瀏覽網路,精選內容,並以此為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需求」。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www.scripting.com)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並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體「Frontier腳本環境」。不過,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從形式上說,是Jorn Barger於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http://www.robotwisdom.com/)。

網管人員使用log(log files)來指稱「系統記錄文件」,因此幾年前如果你用google來查weblog,查出來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這種網站流量分析軟體,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詞彙

1997年12月,Jorn Barger運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http://www.robotwisdom.com/netlit/index.html)第一次使用weblog這個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領域,他還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Jorn Barger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他將log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誌那種無人稱、擬客觀、機械式寫作,轉換成較接近旅遊日誌的「有人稱、有個性」的自由書寫。 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為批評,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詞彙「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彙「blog」,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http://www.peterme.com/archives/00000205.html)在1999年才命名的。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題為「詞彙游戲」的帖子中如此回憶道:

我一直很喜歡詞彙,喜歡一遇到生詞就鑽到詞典裡面。我喜歡詞彙游戲,詞源學更是有趣。沒有想到這種愛好居然產生了影響,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確切的時間已經記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頁上貼出一個帖子:「我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 blog,或者縮寫為『blog』」。我也沒有多想,就把這個詞彙用進了我的帖子中,後來大家發郵件也開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行話查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發布Blogger的話,這個詞彙可能就無疾而終。

Peter Merholz由此將blog變成動詞,後來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說法。

博客軟體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主要是由於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眾多自動網路出版發布的免費軟體的出現,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伺服器空間。有了這些,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發布、更新和維護自己的網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寫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務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個介面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感動。若是帶著一些經驗開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後,眼淚根本就是滴在鍵盤上。有點像是emacs當年給我的感覺:無所不能、輕松上手。我會將這些軟體與服務最主要歸功於(還是助長?)CSS以及CMS的發展。前者提供內容(content)與形式(layout)的分離基礎,後者促使程序設計師開始思考並提供一種讓更新網頁更簡單的介面。」

當時,Pyra公司有著一支網路出版軟體的「夢之隊」。但是,這種成功並沒有為公司帶來利潤,甚至由於財務壓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員,並一口氣裁到了極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員工Evan Williams,他是創始人之一。夢之隊也分崩離析,另一名創始人是新英格蘭人Meg Hourihan。不過,到2003年,Blogger.com被Google購並,終於算是苦盡甜來。

到底什麼叫博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到底什麼叫博客?它與個人網站、社區、網上刊物、微型門戶、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麼區別。由於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綜合了多種原有的網路表現方式,因此要嚴格界定這個「混血兒」不太現實,而且不能過於陷入形式主義。隨著演變,博客的形式會越來越多樣性。 有人寫道:「blog的確存在這種現象。許多新聞媒體(比方說華盛頓郵報)為了強調blog驚人崛起的現象,常用blogger.com的使用人數(目前為750,000)來作指針,而不管其內容特質是否符合blog。事實上,我們也很容易認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至此,blog有沒有特徵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他使用什麼軟體或服務。我甚至覺得,說這些軟體或服務助長了blog瘋基本沒錯,但其實整個數字與群眾也是因為這些軟體及服務,而將所有類似的活動(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質)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過那些曾經試圖分類的企圖。」

由於博客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路應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宗的博客先祖,也無法正式認定誰是「博客之父」。到了現在,想來也沒有人敢於戴上這頂帽子。否則,一定會被打得頭破血流。

博客簡單的編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網頁(http://archive.ncsa.uiuc.e/SDG/Software/Mosaic/Docs/whats-new.html),主要是羅列Web上新興的網站索引,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為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開辦「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個人網頁),不久裡面開始收集各種地下秘密的鏈接,這個重要的個人網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網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開始出版Scripting News。這個網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變而來,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有評論和鏈接,而且持續更新的個人網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開始出版網站peterme.com(根據他自己的檔案記錄)。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開始出版,最早的鏈接是關於「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縮略詞「blog」來命名博客,成為今天最常用的術語。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個人博客網站Camworld中寫道:「Dave Winer開始了最早的博客網站,Camworld無需隱瞞地表示,模範和追隨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郵件列表終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爭開始公開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郵件列表中貼出帖子,爆發爭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網站都不忍卒讀」。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網站,然後他優雅地將這項榮譽歸於他很尊重的前輩——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過Winer很快給自己找到了另一頂桂冠,Scripting News將網站的口號變為:互聯網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開始於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發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為目錄創建的事實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博客成為重要信息和災難親身體驗的重要來源。從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會的視野。

博客發展三階段(史前階段、初級階段、成長階段)

綜上所述,准確地說,博客的歷史與萬維網(WWW,或Web)的歷史一樣「悠久」。最早的博客應該就是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他開設的第一個網站http://info.cern.ch(當然已經不復存在,而被當作古董保存著)實際上就是第一個博客網站,因為裡面的內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現在網上的各類網站。而後的1993到1996年間,NCSA和網景的「What』s New」欄目,也有著博客網站的雛形。當然,這一切我們都把它歸於博客的「史前時期」,博客真正的歷史可以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

第一階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階段,或者稱為啟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頭,無疑是一件難事。有人認為1994年Justin Hall聲名狼藉的「網上日記」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這個傢伙在網上及時發布他對吸毒、做愛的赤裸裸體驗,吸引了不少眼球。有人說,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發表在Camworld的網路旅行日記,是點燃博客社區之火的導火索,從此博客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認為博客最正宗的源頭還是Pyra(就是現在Blogger.com的前身),這是一家小小的軟體公司,三個創始人為了開發一個復雜的「群件」產品,編寫了一個小軟體,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溝通與協同。後來,他們覺得這個簡單的小工具對別人也很有用處,於是,1999年8月,就在網上免費發布了Blogger軟體。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還只有幾打而已。結果,這樣一來,如同乾柴碰上烈火,許多人利用這個軟體作為武器,進入博客隊伍。博客隊伍開始迅速繁衍開來。Pyra也因為這個根本沒有上心的小軟體而名聲大振。 總之,這個階段主要是一批IT技術迷、網站設計者和新聞愛好者,不自覺、無理論體系的個人自發行為。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群體,也沒有具備一種現象的社會影響力。在悄悄的演變過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啟蒙與帶頭作用。為博客革命准備條件。

第二階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級階段,或者稱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開始成千上萬涌現,並成為一個熱門概念。在博客發展史上,911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正是這場恐怖的襲擊,使人們對於生命的脆弱、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最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一個重要的博客門類:戰爭博客(WarBlog)因此繁榮起來,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博客日誌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的普通博客當中。

據不完全統計,到今天,全世界自覺實踐的博客數量,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雖然與3億以上的網民相比,還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些博客的影響力,卻早已超出了他作為個人、甚至作為自己所在行業的原有范圍。開始引起主流的媒體的強烈關注,並明顯感受到博客崛起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同時,各個專業領域的博客如「雨後春筍」,紛紛浮出水面,越來越成為該專業關注的焦點。除了美國,英國、匈牙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博客也形成聲勢。亞洲,包括中國也開始感受到博客的脈動。估計,在最近一兩年內,博客將成為互聯網蕭條時期最重要的新現象之一,為全社會所關注。

第三階段(2006年—— ):成長階段,或者稱為發展期。

預測未來永遠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預測網路。對於博客的未來,現在要定論,的確太早!而且爭議性很大。但是,根據我們的研究和判斷,我們還是冒險地認同這樣的一些大膽的判斷:

到2006年左右,作為一種新的媒體現象,博客的影響力有可能超越傳統媒體;

作為專業領域的知識傳播模式,博客將成為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作為一種社會交流工具,博客將超越E-mail、BBS、ICQ(IM),成為人們之間更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

顯然,以上主要是對全球(美國為中心)博客發展階段的簡單劃分。在中國,與所有的網路革命一樣,繼續保持著一定的「滯後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國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差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現在中國的博客發展僅僅進入啟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進入真正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對網路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數字論壇」成員,從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覺察,並予以極大的關注。2002年,開始義不容辭地充當「博客思想」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博客中國」(www.blogchina.com)網站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

雖然給「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還是2002年剛剛完成的事情。但是在中國,最早關注、追蹤並系統闡述「博客」想像的,是一直研究新媒體的孫堅華。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經開始涉及許多博客現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論》,是國內第一篇系統、全面闡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伍』 為什麼我的360會禁止我下載金山網盾呢

只是禁止安裝吧,退出360就行了,金山網盾絕對比360好用,

『陸』 黑帽seo新型技術有哪些

10種常見的黑帽手法詳解(小雲seo):
1.關鍵詞堆積
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最常見的一種黑帽seo手法。在網站的內容中,我們講究的是自然出現關鍵詞,沒必要出現時就不要出現,而有些人單純的為了提升關鍵詞的「密度」在文章中刻意並大量出現關鍵詞,其引出的後果是語句不通順,嚴重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導致被搜索引擎懲罰。
常見的關鍵詞堆積手法有:標題、描述中堆積關鍵詞,網站首頁頭部和底部堆積關鍵詞,文章內容中堆積關鍵詞,關鍵詞標簽中(tag)堆積關鍵詞,鏈接錨文本中堆積關鍵詞,圖片alt屬性中堆積關鍵詞等等。
2.大量回鏈
一個頁面中出現多個鏈接向同一頁面的錨文本,常見於網站首頁底部,比如在首頁的底部給首頁的每個關鍵詞都加一個錨文本,然後鏈接到首頁,這就是回鏈。回鏈一旦超過2個,就很可能被認定為黑帽,從而被搜索引擎懲罰。
3.購買單項鏈接
有些老闆不懂seo,會要求手底下的seo人員大量購買單項鏈接,多出現於向高權重網站購買鏈接,大量高權重網站都鏈接(單鏈)向自己的網站,搜索引擎一看就知道是購買的,發現之後,沒有什麼好說的,直接懲罰。所以,若是遇到這種老闆,一定要說明其中的厲害關系。
4.隱藏文本和隱藏鏈接
從字面上也能看出這兩者的意思,就是通過某種手段把文字或者鏈接弄的只有搜索引擎能看見,用戶是看不見的。這種黑帽手法通常是將文字或者鏈接的顏色設置成和背景相近或一樣,亦或者是將文字或者鏈接設置的非常小,比如1px,這時肉眼就很難發現,而這種效果的實現通常是css(樣式)文件實現的。
隱藏鏈接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自己隱藏的鏈接,第二種是網站被黑了,被植入了大量的黑鏈,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經常檢查網頁源代碼,檢查源代碼中是否存在被植入的黑鏈。
5.鏈輪的實現
所謂的鏈輪,也常被稱為站群,是指通過大量網站來實現相互之間的鏈接,鏈輪可以有多組,每組鏈輪中都有1個主網站和多個次網站,次網站之間依次給下一個網站做單項鏈接,形成一個閉合的圈,然後,這些次網站再分別給主網站做一個單項鏈接。
鏈輪是一個比較高端的黑帽seo技術,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需要手上有很多資源。
6.外鏈群發
最常見的,如博客群發、評論群發等。多是通過群發軟體來實現的,如博客群發軟體、頂貼機等,通過這種方式做的外鏈都是垃圾外鏈,如今網路對垃圾外鏈查的非常嚴格,這種黑帽手法對網站百害而無一利。
7.網頁劫持
現如今,網頁劫持非常普遍,多見於一些醫療站,大家都知道醫療行業非常暴利,很多醫療公司都很願意做這方面的劫持,因為獲利非常多,即使被搜索引擎發現後懲罰了,他們依然可以繼續做其他站點的劫持,反正也是穩賺不陪。
常見的劫持行為有網路快照劫持和pr劫持。網路快照劫持指的是:當你搜索一個網站的關鍵詞時,如果該網站被劫持了,當你點擊的時候,會自動跳轉到另外一個網站,通常會跳轉到博彩這些違法行業的網站中,而直接輸入網站一般是不會跳轉的,還是原來的正常的網站。
PR劫持指的是:通過seo站長工具查詢到一些高權重的網站,然後將自己的網站301或者302重定向到這個高權重的網站上,等PR值更新時,就會顯示和高權重網站一樣的PR值。
8.購買目錄
這種黑帽手法,去年很常見,也是醫療行業比較多。通過購買別的高權重網站(新聞源網站)的目錄,來填充自己的內容,高權重網站很容易排名,目錄排名很快就上去了。然而,這種黑帽手法卻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進來之後不是用戶想要看到的內容,所以網路在去年對這一黑帽手法打擊的力度很大。
9.橋頁
所謂的橋頁,是指利用工具自動生成大量包含不同關鍵詞的網頁,然後做跳轉到主頁,或者在橋頁上放置一個主頁的鏈接,不自動跳轉。其目的是想通過大量橋頁在搜索引擎中獲得排名,橋頁的特點是文字很混亂,因為都是由工具生成的。
10.域名轟炸
域名轟炸指的是:注冊多個域名,每個域名對應的網站內容很少,然後將這些網站鏈到主站,以提高主站的權重。這是一種非常明顯的黑帽seo手法,被K的概率相當高。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各個域名有對應自己的獨立網站,且內容豐富,則不屬於域名轟炸。

『柒』 白帽黑帽的區別在seo中

簡單的說一下我知道的SEO白帽和黑帽的常見手法和區別。

黑帽的常見手法

1,橋頁、跳頁

為了某個特別的關鍵詞獲得好的排名而設計的網頁,這些網頁不在網站導航中出現,是用來引導用戶進入網站其他頁面。比如你搜黃色網站時,進入一個網頁,但點進去連接後出現的全是引導注冊、或跳轉到其他頁面,這些就是橋頁、跳頁的表現形式。

2,疊加關鍵詞

這種方法被很多SEO新手使用,比如在網頁的TITLE中堆砌大量相同關鍵詞,比如網頁中顯示:「網頁推廣,網站推廣,推廣網站,推廣,網站」。這些就屬於疊加關鍵詞。

3,隱藏文字

這也是常用的作弊方式,通常是某些黑客常用的方式,入侵某個網站後,為了不讓管理員發現,便把文字的顏色和網頁的顏色設置成一直,用肉眼無法看出,只讓搜素引擎看見而讓瀏覽者看不見。

4,極小文字

一些搞SEO的朋友明白「隱藏文字」會遭到懲罰,所以將文字的字體在網頁中設置到不起眼的地方,甚至小的看不見,一般會放在網頁頂端或底部。

5,障眼法

製作對用戶無用或看不到的網頁,裡面堆慢了關鍵詞,而搜索引擎卻能看到,搜索引擎對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對策就是一個字:封。

6,網頁劫持

有很多工具可以下載某個網站的所有頁面,通過這些軟體,把別人的網站都復制過來,這種做法已經被搜索引擎從多個方面來判斷重復網頁是不是原創,所以這種網頁劫持的方式用的也越來越少,目前我還不清楚RSS採集算不算網頁劫持一部分,至少我發現有好幾個網站都通過RSS同步了盧鬆鬆博客的內容。

7,鏈接工廠

這個手法我是在網路上看到的,它說是通過大量網頁交叉鏈接鏈接構成的網路系統,但最近流行的有「鏈輪(linkwheel)」、「博客群建」也近乎與黑帽與白帽之間,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判定為黑帽SEO、

SEO黑帽特點

站在黑帽SEO的角度,他們也有他們的道理。因為大部分黑帽SEO都是使用程序,他們建立一個幾萬幾十萬頁的網頁,不費吹灰之力,只要放他們的蜘蛛出去抓取就可以了。就算過幾個月他們的網站被懲罰,他可能已經賺了幾千幾萬美金了。對他來說,投資報酬率還是相當高的。

站在白帽SEO的立場上,這種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即使很正確,有的人也不願意這么做。認真建設一個網站,有的時候是一件很無聊的事。你要寫內容,要做調查,要做分析流量,要分析用戶瀏覽路徑,要和用戶交流溝通。

seo白帽的常見手法

白帽SEO,這類SEO起到了改良和規范網站設計的作用,使之對搜索引擎和用戶更加友好,並從中獲取更多合理的流量。搜索引擎鼓勵和支持"白帽SEO"。

1、遵循搜索引擎規律,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從網站框架、關鍵詞、網站內容、外鏈等各方面使用合乎搜索引擎規律的手段,做到合理優化網站,提高用戶體驗,合理與其他網站互聯。同時對網站內容持續不斷地更新。

2、優化時間較長,效果逐步顯現

正規白帽SEO優化需要時間較長,要對網站的內容、外鏈等進行持續不斷地更新。網站在展現效果、搜索引擎權重增長等方面增長速度比較穩定。

3、優化效果穩定,後期潛力巨大

白帽seo優化的網站排名相對穩定,浮動不大,能夠得到很好地流量。不用擔心因為SEO操作而降權。

白帽的好處

1、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永遠不會是無用功。不會立竿見影,但質變需要量變。

2、白帽SEO能夠建立一個能夠長遠發展的公司,而黑帽永遠只能是打醬油的。

3、白帽方法你是可以公開的,不用擔心被人抄襲而超越你。而黑帽方法你得藏著。一個是練內功,一個是學外功。你懂的。

4、優質原創的內容總是受用戶歡迎,製造垃圾信息總是會讓人反感。

5、白帽是幫你建立一個品牌的網站,用戶需求穩定,你不用擔心搜索引擎排名不穩定。

6、白帽的方法做的是一份事業,人不能沒有長遠的眼光!

白帽seo是一種公正的手法,是使用符合主流搜索引擎發行方針規定的seo優化方法。它是與黑帽seo相反的。白帽SEO一直被業內認為是最佳的SEO手法,它是在避免一切風險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的,同時也避免了與搜索引擎發行方針發生任何的沖突,它也是SEOer從業者的最高職業道德標准。

『捌』 什麼是白帽SEO和黑帽SEO怎麼區分

白帽SEO和黑帽SEO是兩種SEO優化方法的稱謂。白帽SEO是一種公正的手法,是使用符合主流搜索引擎發行方針規定的seo優化方法。白帽SEO採用SEO的思維,合理優化網站,提高用戶體驗,合理與其他網站互聯。而黑帽SEO正好與白帽SEO相反,其採用的是搜索引擎命令禁止的方式方法去優化網站,以不合理的或者缺乏公正性的手段,去影響和干預搜索引擎對網站的排名,以牟取利益。白帽SEO關注的是長遠利益,耗費的時間長、精力多,但效果穩定,而且不會因為搜索引擎的演算法改變而面臨懲罰的風險;而黑帽SEO使用作弊或者可疑的手段去提升搜索引擎的排名,可以認為是一種存在投機取巧嫌疑的手段,投入小,見效快,但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搜索引擎的懲罰。
常見的黑帽SEO手法有頁面跳轉、大量發布垃圾鏈接(垃圾鏈接,即為達到快速提升關鍵詞的搜索引擎排名目的,而在各大論壇、博客等發布的、和主題內容不相關的鏈接,以及自動生成的或者採集而來的網頁中含有的鏈接),隱藏網頁,橋頁(橋頁通常是用軟體自動生成大量包含關鍵詞的網頁,然後從這些網頁做自動轉向到主頁),關鍵詞堆砌等等。
從職業道德的角度上看,毫無疑問黑帽SEO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甚至是一種遭到唾棄、人人喊打的SEO手法,我們應該提倡白帽SEO,踏踏實實地做好網站SEO,維護行業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畢竟,估計沒有人喜歡那種滋味:自己堅持公平公正做白帽SEO,辛辛苦苦地付出,到頭來卻被黑帽SEO輕而易舉地擠佔了排名位置。並且,白帽SEO是「放長線釣大魚」,放眼長遠利益,對一家企業、一個網站幾乎是有利無害的,而黑帽SEO著眼當下利益、竭澤而漁的激進式手法,極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後果——K站,所有排名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一切重歸於零。
然而,假如撇開道德因素,從黑帽SEO的角度看,黑帽SEO對他們來說,投資報酬率還是相當高的。站在黑帽SEO的立場上,白帽SEO那種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即使很正確,他們也不願意這么做——認真做網站是一件吃力乏味的事情:你要堅持創作、要不厭其煩地做分析等等。並且,在黑帽SEO中有一個無法否認的論據是:你不能保證在完全遵守搜索引擎的規則的情況下,就能在十年以後得到一個受搜索引擎重視的網站——誰知道搜索引擎在什麼時候會對它的演算法做一個大的改變,讓成千上萬白帽網站從搜索引擎里消失呢?從這點來看,黑帽SEO賺錢的短平快方法,也有它的優勢和存在的理由。

『玖』 SEO 黑帽是什麼意思

黑帽seo就是作弊的意思,黑帽seo手法不符合主流搜索引擎發行方針規定。黑帽SEO獲利主要的特點就是短平快,為了短期內的利益而採用的作弊方法。同時隨時因為搜索引擎演算法的改變而面臨懲罰。
不論是白帽seo還是黑帽seo沒有一個精準的定義。籠統來說所有使用作弊手段或一些可疑手段的都可稱為黑帽SEO。例如隱藏網頁,關鍵詞堆砌,垃圾鏈接,橋頁等等。

與帽子行業博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背心馬甲裙哪個顏色減齡 瀏覽:83
亮橙色衣配什麼外套 瀏覽:101
女士最新款衣編織款式圖片大全 瀏覽:748
粉色鹿皮風衣 瀏覽:218
時尚小外套潮 瀏覽:375
系列男款雙面兩用羽絨外套 瀏覽:893
怎麼讓衣寬松 瀏覽:880
品牌女士皮羽絨服 瀏覽:691
白色旗袍設計圖 瀏覽:21
勁舞團男生黑色褲子搭配鞋子 瀏覽:490
睡衣最貴 瀏覽:935
土撥鼠羽絨服產品系列 瀏覽:511
紫色羽絨服搭什麼鞋 瀏覽:358
風衣結單結 瀏覽:401
酒紅色夾克如何搭配衣服好看嗎 瀏覽:333
卡其色衣配白色馬甲好看嗎 瀏覽:499
品牌睡衣家居服有哪幾個牌子 瀏覽:493
旗袍走秀主持台詞 瀏覽:657
長款短袖旗袍走秀版 瀏覽:627
純棉麻旗袍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