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建國以來有過多少帽子

建國以來有過多少帽子

發布時間:2022-06-16 19:38:28

Ⅰ 中國軍服用了60多年的軍帽,至今現在,為何仍在使用

在軍服的設計過程中,沿用了蘇式軍服很多特點。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那種常見的冬季帽開始進入中國軍隊。當時,到了冬季,官兵們都會戴上這種冬季棉帽子。在上世紀60年代,戴解放帽和冬季帽可是一種時尚,反應這類型的電視劇很多。在歷史的發展中,中國軍隊先後又換發了65式、85式、87式軍服,以至於現在使用的07式。很多老物件都已經退役,比如解放帽、領章、武裝帶等等,但是冬季帽至今仍在使用。

Ⅱ 中國從建朝以來各個朝代的發飾和服飾都是什麼樣的有太大區別嗎

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已知縫衣,周口店山頂洞人的文化遺存中曾發掘出骨針。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不同地區和族別的人們中間,服飾款式已各不相同。以發型為例,大地灣文化中有剪短的披發,馬家窯文化中有後垂的編發,大汶口文化中有用豬獠牙製成的發箍,龍山文化中則用骨笄束發,陝西龍山文化之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玉人頭像,頭頂有髻,可能就是用笄束發的反映。骨笄在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與東下馮類型諸遺址中均曾出土,形制與商代的同類器物相同。因此得知束發為髻在遠古時已是華夏族服裝的特徵。
[編輯本段]商西周
商與西周時的衣著無實物存世,據安陽侯家莊墓及婦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貴族上身穿交領衣,腰束紳帶,下身著裳,腹前系市(蔽膝)。西周時遺留下來的人像材料更少。從洛陽出土的玉人及銅制人形車轄來看,衣、裳、帶、市仍是貴族男裝的基本組成部分。其衣用正色,裳用間色,並特別重視裳前之市。西周銅器銘文記載周王在冊命典禮上頒賜的服裝中,常有「朱市、蔥黃」(《毛公鼎》)「市、黃」(《詢簋》)等物。市、 黃即古文獻中的、 衡,指蔽膝,衡則指包括系玉之組和玉件在內的整套佩飾。河南信陽長台關與湖北江陵紀南城戰國墓所出之俑,均在腹前系玉佩。貴族則在玉佩下襯以色彩特殊的,因而引人矚目,成為代表身份地位的一種標志。
[編輯本段]春秋戰國
這時深衣和胡服開始推廣。深衣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衣裳連屬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擺不開衩口,而是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即所謂「續衽鉤邊」。深衣在戰國時相當流行,周王室及趙、中山、秦、齊等國的遺物中,均曾發現穿深衣的人物形象。楚墓出土木俑的深衣,細部結構表現得更為明確。短袖衣是楚服的一項特徵。江陵馬山 1號楚墓曾出短袖的「衣」,衣即衣,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短衣。根據曾侯乙編鍾之鍾金人的服裝看,應即短袖之衣。
胡服主要指衣褲式的服裝,尤以著長褲為特點,是中國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裝。為騎馬方便,他們多穿較窄的上衣、長褲和靴。這種服制據《史記·趙世家》說,是趙武靈王首先用來裝備趙國軍隊的。山西長治分水嶺所出銅武士像,上身穿矩領直襟上衣,下身著長褲,腰系絛帶,佩劍,正是採用胡服的趙國戰士的形象。
「胡服之制,冠則惠文,帶則貝帶,履則靴,褲則上褶下褲。...... 自戰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褲褶傳人中國,歷代皆以為戎服,或用其冠,或用其履,或用其衣服及帶,或三者全用,晉代民間,始偶用之。南北朝之世,北朝以胡服定為常服,南朝系漢族,仍為戎服,比及隋唐,帝王定為田獵之服,或上下公服,民間則為時服流風最盛。溯其由傳人以至興盛,由軍用以至民服,歷史悠長,變化復雜,王(國維)氏《胡服考》言之最詳,不贅。唯唐代胡服,何以特盛,向來無人研究,王氏所考,亦未提及。依愚所見,不外以下三因:(1>唐代胡人,雜居內地,為數眾多;(2)貴族階級,廢古之席坐,而為胡人倚坐;(3)朝臣侍從,棄車而尚騎馬。
胡服之中,有所謂半臂者。古稱半臂,今言馬褂。《說文》無褂字,《玉篇》亦無之,恐即卦字,褂卦皆從圭得聲,俗作褂,但不能作「掛」或「掛」。無袖或半臂之衣,皆為胡服,《罪唯錄·冠服志》雲:「歷朝挎褶,戎服也,袖短,或無袖而衣中斷,下有橫摺,又下有豎摺。若袖長,則為曳撒,或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橫之,謂之程子衣,無線道,謂之道袍。」
似此褲褶,又變為胡服總名。凡無袖、短袖、長袖之衣,與腰中間有線道橫截或無線道橫截之袍,皆可稱為褲褶,因而今所論之半臂,其為胡服,決無問題。至其形制,宋曾三異《同話錄》「貉袖」條述之最詳:
「近歲衣制,有一種如旋襖,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以最厚之帛為之,仍用夾裹,或其中用綿者,以紫皂緣之,名日貉袖,聞之起於御馬苑圉人,短前後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短袖者以其便於控馭耳。」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緣邊用紫皂布,有夾衣,亦有綿衣,顯然為半臂制度。以其短前後襟,坐鞍上不妨脫,故亦可稱為馬褂,馬褂即對襟衣。明清之制猶然。《日知錄》卷二十八《對襟衣》所謂:「太祖實錄洪武二十六年三月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對襟衣,唯騎馬許服,以便於乘馬故也。」是也。」(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編輯本段]秦漢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大批陶俑的出土,為秦漢武士的服裝提供了較充分的例證。他們穿的半長衣所交掩之曲裾雖較淺, 但仍為深衣之屬, 其下身著長褲,腰系施鉤之革帶。這種裝束在西漢時仍廣泛流行,褲也逐漸向全社會普及。冠制的確立是在漢代實現的。上古時,華夏族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從屬於服制,是身份、官職以至官階的表徵。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幘則像一頂便帽。冠和幘原來互不相關,到了王莽時,據說因為他頭禿,所以先戴幘,幘上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因而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的冠,也都在下面墊著幘。冠和幘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屋頂狀的介幘,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頂的平上幘。進賢冠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外觀若斜俎形。冠前有「梁」,可根據梁數的多寡來區別戴冠者的身份。皇帝戴的通天冠和諸侯王戴的遠游冠也都是在進賢冠的基礎上增益華飾而成。武弁大冠又名「惠()文冠」,起初只是用(薄麻布)製作的下垂雙耳之弁,後來在弁下墊幘,進一步又在弁上塗漆,其狀遂若漆沙籠,故又名「籠冠」。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曾出土了紗籠冠。此外,武士也戴冠。執法的官員則戴獬豸冠。
在區別尊卑方面,進賢冠上的梁雖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數多不過三,等級的劃分較粗略。所以漢代又用綬作為官階的標志,不同等級的官員之綬的顏色、織法、密度和長度都不相同。這時的綬是系在官印上的帶子,但它和西周時佩玉之組實一脈相通。
漢代婦女一般將頭發向後梳成下垂的圓髻,名椎髻。常著深衣,女式深衣之華麗者名衣,它的曲裾不但在下身纏繞好些層,且在其斜幅上綴以三角形物及長飄帶,即文獻中所稱之與。其狀可在四川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上見到。
[編輯本段]魏晉南北朝
魏、 西晉時的服裝, 大體沿襲漢制。唯流行褶裝,且多戴當時稱之為小冠的平巾幘。南北朝時,由於北朝處在鮮卑或已鮮卑化的當政者統治之下,故流行鮮卑裝,少數鮮卑族男子多穿圓領或交領的褊衣,著長褲、長靴,腰系裝帶扣的革帶,頭戴後垂披幅的鮮卑帽。各民族長期雜處之後,這種裝束也在漢族平民中普及開來。另一方面,北魏的某些統治者出於政治需要,提倡漢化,於是皇帝和臣僚的祭服、朝服中又出現了峨冠博帶的漢魏「威儀」。這在響堂山石窟的《帝後禮佛圖》浮雕或《歷代帝王圖卷》的北周武帝像上可以看到。
[編輯本段]唐代
在南北朝胡、漢服裝相互影響而又各成系統的基礎上產生的唐代服制,出現了「法服」 與「常服」並行的局面。作為大禮服的法服仍是傳統的冠、冕、衣、裳,常服則是在鮮卑裝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唐代男子上自皇帝下至廝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常服,包括圓領缺袍、襆頭、革帶及長靴。缺袍即開衩的長袍。襆頭則是由鮮卑帽演變出來的,它本是一幅頭巾,系裹時兩個巾角向前抱住發髻,其餘兩個巾角在腦後結扎,多餘的部分自然垂下。襆頭的質料起初用黑色的繒或羅,所以垂下的巾角也是軟的,故稱「軟腳襆頭」。以後又在巾角中用銅、鐵絲作骨,將它撐起來,成為「硬腳襆頭」。由於硬腳的形狀及翹起的角度不同,又有「句腳」、「展腳」、「朝天」等式。唐代的革帶上起初裝有供系物用的窄皮條,故此種帶名帶。上面並固著若干方形飾牌,名。依官階之不同,分別用玉、金、犀、銀、瑜石、藍鐵等材料製作,從而使革帶也成為區別官階的標志。另外,北周時出現的「品色衣」,在唐代已形成制度,成為此後中國官服的一大特色。唐代官員自一品至九品,服色以紫、緋、綠、青為等差。
唐代女裝主要由裙、衫、帔組成。這時常將衫掩於裙內,所以顯得裙子很長。帔又名帔帛,像一條長而薄的披巾,是受了西亞佛教的影響才在中原流行的。唐代前期女裝中還流行卷檐虛帽、翻領外衣等胡服,安史之亂後,此風漸歇。
[編輯本段]宋代
宋代服裝大體沿襲唐制。這時的襆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宋人稱之為「襆頭帽子」,可隨意脫戴,與唐初必須臨時系裹的軟腳襆頭大不相同。這時,皇帝和高官戴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出,可達數尺。身份低的公差、僕役等,則多戴無腳襆頭。
宋代婦女也穿裙和衫,這時的衫子多為對襟,蓋在裙外。裙較窄,多施細摺,福州黃墓中除出羅裙外,還有開襠褲與合襠褲,可見宋代婦女在裙內著褲。起於五代時的纏足,至北宋晚期已逐漸流行。
[編輯本段]元代
元代蒙古男子所戴之帽圓形的名鈸笠,方形或多角形的名瓦楞帽,俗稱均為韃帽。前者在甘肅漳縣元汪世顯家族墓中有實物出土,後者則見於河南焦作元墓所出陶俑。元人之袍常在腰間施辮線,下身有褶,名辮線襖子,高官貴胄多以納石失(織金錦)製作。冬季常穿翻毛皮衣,名答忽。貴婦戴顧姑冠,以木為骨,高三尺許,外包紅絹,上綴珠玉,頂插木枝、翎毛,式樣極特殊。元初曾要求在京士庶均作蒙古裝束,大德以後則各任其便。所以元代漢族,尤其是居住在江南的漢族即所謂「南人」的服飾大體與宋代無別。
[編輯本段]明清
明代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襆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襆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公服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還在胸、背綴補子。文官補子中飾鳥,武官飾獸。為褒獎官員的功勛,另特賜蟒、飛魚、鬥牛等服。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鬥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
清代改著滿裝。官員在袍外所著之朝褂多為石青色,故不用品色之服。清代官服區別等級時,除繼續用補子外,還特別重視纓帽的頂子。一品官裝紅寶石帽頂,二品裝珊瑚頂,三品藍寶石頂,四品青金石頂,以下各有等差。武官中之親貴及有軍功者,還賞戴花翎,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因此清代官服遂以「頂戴花翎」為最顯赫的標志。
明、清兩代漢族女裝變化不大,仍著衫、裙,清代後期始以褲代裙。清中期以後女裝層層鑲邊,稱為「滾鑲」。清代滿族婦女著旗裝,她們不纏足,不束裙,皆穿旗袍,有時外加坎肩。乾隆以後,滿族女裝中出現高底的「花盆底」鞋。咸豐以後,又出現高大的「兩把頭」、「大拉翅」等發型,成為滿族女裝之突出的特徵。

Ⅲ 中國陸軍帽徽的演變,在建國後是怎樣的圖案

中國陸軍帽徽演變史

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以紅五星作為帽徽,這是一枚65式鋁質帽徽,當時紅軍的紅五星帽徽主要為布質,也有硬紙、油氈、樹皮、獸皮等材料製成的。

二、1930年龍州起義後,紅八軍等部隊就佩戴過銅帽徽。當然,受根據地經濟條件制約,金屬帽徽並不常見。大多為銅質、錫質,個別為銀質,形狀為圓形、橢圓形,一般都有凸起的斧頭、鐮刀和五角星圖案。

六、195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頒發了新的帽徽樣式,陸軍、海軍、空軍的帽徽為圓形,正中鑲嵌“八一”軍徽,分別以海藍、藏藍、天藍色墊底,周圍為麥穗和齒輪。海軍、空軍帽徽分別襯以鐵錨和飛鷹兩翼。

七、1965年6月,陸軍、海軍、空軍的帽徽統一改為全紅五角星。

八、1985年5月,陸軍、海軍、空軍帽徽又分別恢復1955年樣式,並分大小兩種。

九、1988年10月,在實行新軍銜制的同時,陸軍、海軍、空軍的帽徽進行了改革。

十、1997年和1999年,中國駐香港和駐澳門部隊,先後裝備97式服裝。
十一、2000年5月1日,全軍裝備99式夏服。99式貝雷帽所配貝雷帽帽徽,圖案與97式大帽徽相同。

十二、2007年建軍80周年之際,全軍裝備07式服裝。07式帽徽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第7代帽徽

十三、2017年8月1日,全軍統一換發佩戴夏常服帽,夏常服帽帽徽形制與貝雷帽帽徽相同。

新帽徽莊重嚴肅,美觀大方。象徵我國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與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同心同德,肩負著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光榮使命。長青松樹具有傲風雪、抗嚴寒的性格,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和當代軍人的不屈風范。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也佩戴帽徽,其圖案由國 徽、盾牌、長城和松枝組成。

Ⅳ 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特殊的帽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最特殊的帽子就屬於清朝的鐵帽子王,而鐵帽子王屬於世襲制,擁有鐵帽子王的人比一般的王爺擁有更豐富的物質待遇和政治待遇,在特權上也不同於其他王爺。

三、而到了清代末期,鐵帽子王更是屬於可無可有的角色了,雖然有一些將軍非常的有實力,文武雙全,並且在鎮壓太平天國和鴉片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依舊沒有將鐵帽子王重新回到清朝剛開國的時候的地位。雖然號稱鐵帽子王,但是清朝朝廷對他們管理的非常嚴格,一向是有錯必罰,所以很多的人都受到了處理,而隨著清朝逐漸的落寞,革命不斷地爆發,民國逐漸取代了落後的清朝,鐵帽子王也逐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Ⅳ 我國古代皇帝帽子有什麼變遷與特點

九旒冕。「旒冕」是古代天子、諸侯在重大儀式上戴的前後墜有玉珠的禮帽,在古裝劇中經常能夠看到。據《明史》記載,明朝天子之冕前後分別垂著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

(夏商周時代) 男子禮服 冕服: 是禮服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帶、舄(禮鞋)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黑色)衣、纁(黃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面繪綉有章紋、冕冠上則有旒。 天子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紋數與冕冠上的旒數是相應的。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稱為「舄」。 十二章紋中,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用繪。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綉。所有章紋均有取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一種雉鳥),取其華麗;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畫上一虎、一長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終追遠;藻,取其潔凈;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作「亞」字形),取其明辨。只有皇帝能用十二章,公爵能用九章,侯、伯只能用七章,以下遞減,這就當時祭服制度的基本內容。弁服: 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女子禮服 禕衣:為王後從王祭先王的奉祭服。褕翟:為王後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從夫助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雉鳥)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闕翟:為王後從天子祭群小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祭宗廟的祭服。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後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一般服飾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朝、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正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 深衣: 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逢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先的法度,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Ⅵ 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個朝代君與臣的帽子有什麼特點

帽子具有多種功能,例如遮陽,裝飾,保暖和保護。按用途分類,例如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行帽,禮帽等。使用對象和使用樣式分為男帽,女帽,兒童帽,少數民族帽,戀人帽,牛仔帽,水手帽,軍用帽,警察帽和專業帽等,其中包括裘皮帽,氈帽,毛線帽,毛線帽,天鵝絨帽,草帽,竹帽等,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形帽,三角帽,前鋒帽,青年帽,披肩帽,帽子,龍江帽,北京帽,山西帽,棉線耳帽,八角形帽子,甜瓜帽,老虎帽等。

從皇帝及其臣民所戴的冠冕來看,它們非常復雜。此時期使用的一些王冠是秦朝統一之前六個王國的前國王所佩戴的王冠,例如楚王所佩戴的法國王冠和趙王所佩戴的軍事王冠。秦始皇將這些國王的冠冕交給了他的部長,這無疑是秦始皇宣稱自己至高無上的一種方式。除了繼承,還有創新。秦在前秦國王戴的高山王冠的基礎上創造了天王冠。通天王冠是秦漢時期皇帝使用的主要王冠,但皇帝們偶爾會戴高山王冠。

Ⅶ 帽子一共有多少種類啊

按性別分:男帽,女帽,童帽
按材質分:毛呢帽,晴綸帽,棉帽,絲絨帽,亞麻帽,草帽,紙草帽,
按製作分:機織帽,棒針帽,鉤針帽,縫紉帽,編結帽
按款式分:棒球帽,護耳帽,雷鋒帽,壓舌帽,禮帽,盆帽,寬邊帽,睡帽,滑雪帽,游泳帽

Ⅷ 建國以來軍服的變遷

●1928年5月,桃寮被服廠成立,紅軍從此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裝。 ●抗戰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換國民黨軍服。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軍佩戴「八路」二字的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N4A」臂章。
●1949年,我軍服裝顏色確定為草綠色,材料為棉平布,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服裝樣式和色彩。
●1950年1月4日,中央軍委批准實行新的軍服樣式,簡稱50式軍服。這是解放後我軍第一次正式裝備的統一裝備、統一制式、統一標準的軍服。
●1955年10月1日,我軍正式實行軍銜制,著裝改為55式軍銜服。這套服裝初步建立了常服、禮服、工作服系列,確定了新的服裝樣式和用料,設置了寓意鮮明的標志符號,在中國軍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特殊意義。
●1965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製取消,軍銜服也隨即廢止,改穿65式軍服。全體官兵一律改戴解放帽,綴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從而體現官兵一致的革命傳統。 ●1973年5月,全軍正式換裝滌棉錦混紡布軍服,稱為71式軍服。71式軍服的質量和穿著性能均有較大提高,被稱為我軍服裝材料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 ●1988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新實行軍銜制。同時,全軍裝備新式軍服——87式系列軍服。這是我軍軍服涉及品種最多(400多個),水平較高、較為完整的一次改革,標志著我軍軍服已進入一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單一服制向系列化發展的新時期。
●從1993年起,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與國際先進國家軍服接軌的新一代軍服。從1997年5月1日起,駐香港部隊三軍官兵首先穿著我軍新一代軍服——97式;從2000年5月1日開始,全軍官兵統一穿著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和貝雷帽。新一代軍服更好地展現了軍人的陽剛之美和軍隊的群體美,對充分展示全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具有積極作用。
●從2007年8月1日起,全軍部隊陸續換穿07式軍服。這是我軍軍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統的改革,標志著我軍軍服建設水平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Ⅸ 帽子的種類有哪些(帶圖)

帽子的種類帽子的品種繁多, 按用途分,有風雪帽、太陽帽、安全帽、睡帽、禮帽等。

1、風雪帽

現代帽類名稱,又稱「羅宋帽」,是一種保暖性能特好的男式冬帽,尤為老年人所喜愛。用雙層駱駝絨製作,帽牆成三翻式,把帽牆翻下,前面臉部只露出一蛋形圓孔,耳朵、後腦、脖子等都可罩去。

Ⅹ 建國六十周年的變化

建國60周年的變化
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60年的個人經歷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60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國家經濟在三十年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三十年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哪一樣都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計劃經濟時期憑證供應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件新衣服,還是一般的平布。「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吧,如果能在沒有過年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年輕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小天使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媽媽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並要擔心輪到自己時還有沒有貨物可以買到。因為爭購食品引起大人們吵鬧甚至是相互抓扯讓孩子們驚恐不已,媽媽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孩子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間,幾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張床或一個大立櫃放在房屋的中間,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面是客廳兼飯廳,媽媽說,她們玩時只能以床入座,條件好些的能備上一兩只小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而床後面就是另一間卧室與儲藏室的統一。現在,條件好了,人們大多住上了單位分的三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興奮不言而喻。
且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辦公條件如何先進,單說喝開水一項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水只能是在早上鍋爐房供應時間打好以保證全天的需要。現如今,坐在辦工作旁,伸手就是飲水機加純凈水,冷熱自斟,好不自在。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搖式電話,每次需要聯系時頭疼不已,且不說先要接通郵電局的接線員,再轉接至某個地方或某個單位,若對方是信號不太好,得打上好幾個電話,有時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腰間跨著BB機,傳呼信號隨時呼叫,每每發出叫聲,還要故意裝作聽不見,讓它多響幾聲......,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持有者不僅要用上與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還得夾雜著地方語同時進行,才覺得在人前顯聖。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哪裡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六十年間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2009年,是我們偉大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的日子。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非比尋常的進步。60年的建國改革惠及了每個人的生活。

外婆是祖國的同齡人,她見證著祖國的成長。她經常對我說,你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的幸福,以前「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如果能在沒有過年時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我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外婆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還要擔心輪到自己時沒貨了。外婆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四五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我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六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是老木頭房子。每天一早起來,家家都要倒馬桶、燒煤爐,生活條件很差。外婆說,她們一家七口人住一間房和一個閣樓,轉身都不方便,吃飯要輪流吃,床設計成上下鋪。現在,我們家條件好了,三房兩廳的房子,煤衛獨用,窗明幾凈。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從人力傳話,八十年代的手搖式電話,九十年代的BB機,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哪裡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聽了外婆的講述,讓我感到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我的祖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神舟七號勝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員滿面笑容走出返回艙。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也是獻給偉大祖國60歲華誕的珍貴禮物和誠摯祝福。

今年,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很不尋常。面對嚴峻挑戰和困難,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共克時艱,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來自公\文:有約)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展開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斗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彌足珍貴,激勵著災區人民堅定信心勇氣,重建美好家園;鼓舞著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開、閉幕式表演、賽事組織工作、志願者服務、場館設施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給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更收獲了一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北京奧運會,使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滿懷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有多少悲壯,有多少感動,有多少夢想,有多少光榮,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裡,寫進了共和國的歷史畫卷。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沉著,統攬全局,駕馭各種困難和復雜的局面,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神七一飛沖天,奧運成功舉辦,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輝煌成就,令中國人民倍感自豪,人們發自內心地贊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
我們已經取得了光榮偉大的成就,我們必將書寫更加雄偉壯美的篇章。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對中華民族來說,抓住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符合億萬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祝願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祝願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與建國以來有過多少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酒紅呢大衣搭什麼顏色衣好看嗎 瀏覽:39
春夏女t恤裙多少錢 瀏覽:799
白色長羽絨服配長靴 瀏覽:751
淑女褲子搭配鞋子 瀏覽:10
風衣皮鞋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71
性價比高的童裝羽絨服 瀏覽:912
穿著條紋睡衣的女孩 瀏覽:928
短襯衣怎麼搭配褲子好看 瀏覽:490
新羽絨服的拉鏈太緊 瀏覽:973
春夏秋冬女裝開發思路 瀏覽:740
一男一女玩積木誰輸脫衣服褲子 瀏覽:457
灰藍色衛衣搭配什麼馬甲 瀏覽:849
好看的皮一體女裝 瀏覽:841
衣服掉色染襯衫怎麼辦 瀏覽:912
這帽子如何 瀏覽:855
佐丹奴跟優衣庫誰家羽絨服好 瀏覽:309
褲子扣子怎麼去掉 瀏覽:133
米白色西服配褲子和鞋子好看 瀏覽:754
米白色妮外套搭什麼色衣合適 瀏覽:804
黑色羽絨服搭配顯年輕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