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昆明哪裡有賣高達模型的店(就是我拿模型拼裝好後,再通過店鋪賣給收藏者的)
桃源街的模型工廠,鳳翥街上面有兩家,上面所說的三家基本上手辦、GK、機甲等都有賣,文林街上面有一家(國產、軍模比較多),滇池路青少年宮對面的藍宇模型(可以算是昆明市最大的模型店了吧,沒有在那裡買過模型,只買過工具)
『貳』 昆明哪裡有賣試管的
雙龍橋那邊,有一條街,一邊全是賣實驗儀器的,你可以去找一下。師大門口有兩家也有賣的,我表弟在那裡買過鍾罩。你自己看距離決定去哪吧。
沒買過,不知道價格。
『叄』 誰知道昆明建設路、龍翔街、鳳翥街、文林街、錢局街附近哪裡有教室出租,合適做教室的房子也可以
可以選擇師大,雲大,雲藝,當然都是老校區了,閑置的比較多
還有鳳翥街與建設路交叉口的地方,具體名字記不住了
還有很多寫字樓也有做教室出租的
『肆』 昆明文林街屬於哪個社區
昆明市文林街隸屬於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辦事處文化巷社區管轄。
『伍』 昆明哪裡有賣真宗古巴雪茄的啊
從文林街大坡上去(雲大旁邊),卡夫卡書屋對面的旮旯里,有一家很專業的雪茄品鑒吧。我個人認為是昆明最好的,他的雪茄都有專門的控溫機儲存,配有紅酒。環境也很安靜,去的人不多。
『陸』 小鍋是誰
昆明人最愛吃小鍋米線,小鍋米線已經成為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名片,昆明作為雲南省會城市,生活在昆明,或者來雲南旅遊,不吃小鍋米線是不完整的;但是開在昆明的小鍋米線店很多,想要吃到最正宗的實在很難,所以通過深度發現,仔細打聽,認真篩選後,我們整理出10家口味正宗,很受歡迎的小鍋米線店!
排隊是一種最自然不過的常態了!業界稱之為「現象級排隊」米線店!
以下10家廣大網民極力推薦,號稱昆明排名前十!
一、鐵朋小鍋米線
鐵朋小鍋米線剛開業時是沒有店名的,整家店都在一處小小的鐵棚里,來這里吃的客人喜歡上了這里的小鍋米線,便招呼朋友說:「走,去鐵棚吃小鍋米線去。」鐵棚的名稱由此而來,隨著時間變遷,鐵棚小鍋米線名聲遠播,來店裡吃小鍋米線的客人越來越多,許多人都喜歡上了這里最為醇正的小鍋米線,越來越多的陌生人成為了這里的常客,「鐵棚」也被改為了「鐵朋」。
他家的小鍋米線口味偏重,酥潤可口的米線配合著微咸中辣的湯底,吃起來相當過癮,如果再放入一根油條,蘸著湯底吃,滋味實在是妙不可言。店裡的面條也很不錯,有寬細兩種,推薦寬面,筋道,有嚼勁,滋味更甚。
米線所用的鮮肉都是選自土豬的後腿肉,不僅有嚼勁,並且量非常足。一大碗米線端上來,就能看到碗頂滿滿的一層鮮肉,管飽!管夠!管香!
地址:吳井路131號塘子巷口塘荷酒店旁
二、東春小鍋米線
昆明老派小鍋米線的代表之一,開了20多年了。晚一點去就沒座位,要排隊等候,環境很差,味道卻逆天,回頭客超多。來這里吃米線簡直就跟打仗差不多,人山人海的陣勢,搶停車位,人擠人,搶座位,身旁站滿各種等座的人!
第一眼的感覺是,盡管環境很一般,但到了11點中,一樓二樓開始爆滿。記得一個同事曾經對這家店進行過評價:「吃了那麼多小鍋米線,這是讓我最動情最信服的一家。」這個評價,簡直把它吹上了天,不過,直到我進店細細品味,才發現,跟他說的不相上下。
他家煮小鍋米線用的是銅鍋,受熱很均勻,其次是煮米線的湯用上好的骨料,經過10多個小時熬出來的。
小鍋粗米線和小鍋寬面必吃,加個臭豆腐帽子!爽!
看著就很好吃,站著吃也值得!
地址:西山區金碧路363號(時代廣場)
三、端仕小鍋
話說這是昆明小鍋米線的鼻祖!端仕小鍋的由來是民國中期,在昆明走街串巷挑著爐火賣米線、餌絲的幾家玉溪人,有了一點積蓄後先後在當時的端仕街經營起自己的堂口,由於口味不錯,當時昆明人想吃碗米線,就會說「走,去吃端仕小鍋。」據說端仕街的來由,是因為當時那條街是衙門的斷事司所在,斷事街叫著叫著就成了端仕街。
百年老店傳承至今,一直保留的就是對食物的認真和對口感的把控,在這點上,端仕家做的很好,但就是生意沒鐵朋和東春好,可能是大眾口味的變了吧!
口味在吃過的幾頓小鍋米線里確實不錯,湯口不至於過咸,醬料調味也不會喧賓奪主,葉子煮的很入味綿軟,火候控制好。價格中等貴,是能讓人吃幾代人的昆明味道。
現在去端仕小鍋,我更樂意吃的是他家的餌絲,而不是小鍋米線!
地址:文林街73號
四、盛鑫園
這家小店,一家人都在做小鍋米線,地地道道的昆明人,味道很正宗!他家的小鍋米線香氣撲鼻,湯汁濃郁,吃完後,有種回甜的感覺,這才是正宗的小鍋米線。
很多顧客都是從官渡區、西山區、呈貢……開車去吃,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從香港坐飛機去吃的。固很多去吃過的吃貨都說:「這才是昆明最正宗的小鍋米線,吃上一碗,湯渣都喝得干凈。」
食材簡單卻百倍用心,正是對每一個味道都嚴格要求,匠人精神,追求極致,才使得這簡單的一碗小鍋米線有了不一樣的光芒。
米線是溫和之物,它不像鹼面那樣經過碾揉摔打,勁道十足;也不像紅薯粉那樣有天生的膠質,Q彈人性,它由大米製成,性子謙和,柔軟吸味,老少皆宜。天生易消化,在胃裡自然受到熱烈的歡迎,胃舒服了,心情也就好了。
一燙抵三鮮,米線大柱大柱地甩,特別有滋味,各種香味相得益彰,混合出的味道妙不可言。
米線、臭豆腐、肉沫,它們揉進了各自的特色,就好像一支深得人心的樂隊,貝斯手、吉他手、鼓手、主唱默契度極高,彈唱著舌尖美食。
哧溜哧溜地吃著米線,雙手捧起碗,大喝一口湯,小鍋米線中那恰到好處的酸味、鮮味、甜味和辣味,深得中庸之道,吃一口,小時候的記憶簡直是呼之欲出。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鑫安路69號(金星園丁二期對面)
五、芳香小吃
一家破爛不堪的小店,卻有著極品美味的小鍋米線。
牆面上都是雨水流經過的痕跡,實在是太舊了!
店裡面的牆面都是用鐵皮「縫縫補補」,老闆說已經修了好多回了!但食客不嫌棄,就是覺得他家的好吃!
店雖小,每天要賣幾百碗,很忙很忙!
這是一家十多年的老店,開在官渡古鎮,有人說,環境很糟糕,但味道超級好。每次去吃都要排隊,擠啊擠,直接讓人難以呼吸,但也很值得!
味道板扎,還不貴!
地址:昆明市官渡古鎮旁古鎮老街
六、官渡李記小鍋米線
每次說到昆明小鍋米線,都有不同的呼聲,很多官渡人認為官渡小鍋米線才是昆明最正宗的,小編在眾多官渡小鍋米線中,挑選了一家叫做「官渡李記小鍋米線」吃了一下,味道確實很好。
地道農村口味的腌菜,精心熬制的排骨湯料,加上新鮮的韭菜,裡面還會放一點豆腐皮。
整體感覺很不錯,只是油水多了一點,湯汁相當夠味!值得一吃!
地址:關南大道玫瑰灣商鋪S308號(近美食一條街)
七、婷亭玉立
這家小鍋米線是黑馬,名字芳香誘人,味道也如其名,吃上一次,還想天天吃,日日夜夜都吃!
中午人非常多,很多人在等位,菜單上東西不多,就是一款小鍋,可選擇的就是煮品,米線、細面、寬面和餌絲,油辣子也可選擇多少,還有就是肉帽多少也可選!很香濃,非常不錯!
已經營八年有餘,食材新鮮,真材食料,專營小鍋米線、餌絲、面條,味道杠杠的,味道濃厚,也是用的豬油調味,用傳統的方式煮,值得一吃!
小鍋寬面,非常好吃!面條很有勁道,精華四溢,清香可口,湯汁濃郁厚重!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金實小區金菊路18號
八、青和小鍋米線
青和小鍋是雲南最具商業性的小吃之一,不斷蔓延,曾一度做到東南亞,在整體運作模式上,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觀點。作為一款比較時尚的小鍋米線,當然,年輕人最喜歡不過了!
臭豆腐,鮮肉,薄荷和米線的結合,總是看著琳琅滿目,吃著仙氣四溢。
九、萬豐小鍋米線
在小鍋米線這個行業,它的名氣很大,幾乎一度是代名詞,後來逐步被超越了!所以,做餐飲的,價值觀還是很重要,管理也更為重要,千萬別再出現類似於前段時間發生的問題了!!!用心做美食,才是真理!
萬豐在最鼎盛的時候,昆明有好多家分店,就因為他們家的小鍋米線是用醬油,酸菜和肉末調制出來的地道滇味而廣受歡迎。
與其他家相比較起來,他們家似乎更捨得加帽,肉末很多,吃起來超級香。剛剛出鍋時,熱氣騰騰,老遠就能聞到濃郁的香味。
他們家捨得放帽子,很多的肉帽子,可以超過很多家;肉帽子的製作有點意思。
地址:大觀路8號(近大觀商業城)
十、雲仕米線店(原雲山小鍋米線)
聽說過好多次這家米線了,今天有機會去吃了一哈,他家的油辣子確實很香,比較適合大眾口味,吃的人也挺多的!
『柒』 昆明哪裡有修表的地方
昆明市文林街上,有一家修表老店,店主人老鄧的手藝是從祖輩傳下來的。老鄧說,現在修表的人少了,這個行業也越來越冷清,修表手藝也難有傳承人。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市民的表如果有問題,能修理一下多用用;而年輕人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學一學修理,說不定哪一天,這個行業又會火起來。找到了這家「佳易鍾表商店」。店門口的牌子上寫著:「老昆明專修理世界名表」
『捌』 關於介紹一種吃食的散文(350字)
職業 汪曾祺寫的
文林街一年四季,從早到晚,有各種吆喝叫賣的聲音。街上的居民鋪戶、大人小孩、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小教堂的牧師,和這些叫賣的人自己,都聽得很熟了。
「有舊衣爛衫找來賣!」
我一輩子也沒有聽見過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個牙口極好的人咬著一個脆蘿卜似的。這是一個中年的女人,專收舊衣爛衫。她這一聲真能喝得千門萬戶開,聲音很高,拉得很長,一口氣。她把「有」字切成了「一——尤」,破空而來,傳得很遠(她的聲音能傳半條街)。「舊衣爛衫」稍稍延長,「賣」字有餘不盡:「一——尤舊衣爛衫……找來賣……」
「有人買貴州遵義板橋的化風丹?……」
我從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個一般地理書上所不載的地名:板橋,而且永遠也忘不了,因為我每天要聽好幾次。板橋大概是一個鎮吧,想來還不小。不過它之出名可能就因為出一種叫化風丹的東西。化風丹大概是一種葯吧?這葯是治什麼病的?我無端地覺得這大概是治小兒驚風的。昆明這地方一年能銷多少化風丹?我好像只看見這人走來走去,吆喝著,沒有見有人買過他的化風丹。當然會有人買的,否則他吆喝乾什麼。這位貴州老鄉,你想必是板橋的人了,你為什麼總在昆明呆著呢?你有時也回老家看看么?
黃昏以後,直至夜深,就有一個極其低沉蒼老的聲音,很悲涼地喊著:
「壁虱葯!虼蚤葯!」
壁虱即臭蟲。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這時候出來吆賣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著,不到快挨咬,或已經挨咬的時候,想不起買壁虱葯、虼蚤葯。
有時有苗族的少女賣楊梅、賣玉麥粑粑。
「賣楊梅——!」
「玉麥粑粑——!」
她們都是苗家打扮,戴一個綉花小帽子,頭發梳得光光的,衣服乾乾凈凈的,都長得很閆K鍬艫難蠲泛艽螅丈斕梅⒑冢凶觥盎鶥棵貳保旁謚窶豪錚旅娉淖判孿實穆桃丁S衤篝昔問悄塾衩啄ブ瞥傻聶昔危ɡッ魅私杏衩孜齲縟私杏衤螅亂壞閶危羰歟ㄕ舫齪篝昔紊匣姑饗緣乇A餱排鬧剖鋇氖種贛『郟謨衩椎哪燮だ錚兜狼逑闈逑愕摹U廡┟繾迮⒆影焉嚼鐧南奶旌統跚鐦攪死ッ韉慕滯妨恕!?
在這些耳熟的叫賣聲中,還有一種,是:「椒鹽餅子西洋糕!」
椒鹽餅子,名副其實:發面餅,裡面和了一點椒鹽,一邊稍厚,一邊稍薄,形狀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鐺上烙出來的,有一點油性,顏色黃黃的。西洋糕即發糕,米面蒸成,狀如蓮蓬,大小亦如之,有一點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這東西和「西洋」可以說是毫無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這兩種食品都不怎麼誘人。淡而無味,虛泡不實。買椒鹽餅子的多半是老頭,他們穿著土布衣裳,喝著大葉清茶,抽金堂葉子煙,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一邊嚼著這種古式的點心,自得其樂。西洋糕則多是老太太叫住,買給她的小孫子吃。這玩意好消化,不傷人,下肚沒多少東西。當然也有其他的人買了充飢,比如拉車的,趕馬的馬鍋頭①,在茶館里打揚琴說書的瞎子……
賣椒鹽餅子西洋糕的是一個孩子。他斜挎著一個腰圓形的扁淺木盆,餅子和糕分別放在木盆兩側,上面蓋一層白布,白布上放一餅一糕作為幌子,從早到晚,穿街過巷,吆喝著:「椒鹽餅子西洋糕!」
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歲,如果上學,該是小學五六年級。但是他沒有上過學。
我從側面約略知道這孩子的身世。非常簡單。他是個孤兒,父親死得早。母親給人家洗衣服。他還有個外婆,在大西門外擺一個茶攤賣茶,賣葵花子,他外婆還會給人刮痧、放血、拔罐子,這也能得一點錢。他長大了,得自己掙飯吃。母親託人求了糕點鋪的楊老闆,他就做了糕點鋪的小伙計。晚上發面,天一亮就起來燒火,幫師傅蒸糕、打餅,白天挎著木盆去賣。
「椒鹽餅子西洋糕!」
這孩子是個小大人!他非常盡職,毫不貪玩。遇有唱花燈的、耍猴的、耍木腦殼戲的,他從不擠進人群去看,只是找一個有蔭涼、引人注意的地方站著,高聲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華山西路、逼死坡前要過龍雲的馬。這些馬每天由馬夫牽到郊外去遛,放了青,飲了水,再牽回來。他每天都是這時經過逼死坡(據說這是明永胺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愛看這些馬。黑馬、青馬、棗紅馬。有一匹白馬,真是一條龍,高腿狹面,長腰秀頸,雪白雪白。它總不好好走路。馬夫拽著它的嚼子,它總是騕騕的。釘了蹄鐵的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邊看不厭,但是他沒有忘記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
餅子和糕賣給誰呢?賣給這些馬嗎?
他吆喝得很好聽,有腔有調。若是譜出來,就是:
556——532·——椒鹽餅子西洋糕放了學的孩子(他們背著書包),也覺得他吆喝得好聽,愛學他。但是他們把字眼改了,變成了:
556——532·——捏著鼻子——吹洋號昆明人讀「餅」字不走鼻音,「餅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們在他身後摹仿:「捏著鼻子吹洋號!」
這又不含什麼惡意,他並不發急生氣,愛學就學吧。這些上學的孩子比賣糕餅的孩子要小兩三歲,他們大都吃過他的椒鹽餅子西洋糕。他們長大了,還會想起這個「捏著鼻子吹洋號」,儼然這就是賣糕餅的小大人的名字。
這一天,上午十一點鍾光景,我在一條巷子里看見他在前面走。這是一條很長的、僻靜的巷子。穿過這條巷子,便是城牆,往左一拐,不遠就是大西門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飯去的(外婆大概燉了肉)。他媽已經先去了。他跟楊老闆請了幾個小時的假,把賣剩的糕餅交回到櫃上,才去。雖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頭(這孩子長得不難看,大眼睛,樣子挺聰明),換了一身干凈衣裳。我第一次看到這孩子沒有挎著淺盆,散著手走著,覺得很新鮮。他高高興興,大搖大擺地走著。忽然回過頭來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沒有人(他沒有看見我,我去看一個朋友,正在倚門站著),忽然大聲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聲:「捏著鼻子吹洋號!……」
(這是三十多年前在昆明寫過的一篇舊作,原稿已失去。前年和去年都改寫過,這一次是第三次重寫了。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記)
『玖』 職業 汪曾祺 答案
汪曾祺《職業》
--------------------------------------------------------------------------------
2007-06-14
文林街一年四季,從早到晚,有各種吆喝叫賣的聲音。街上的居民鋪戶、大人小孩、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小教堂的牧師,和這些叫賣的人自己,都聽得很熟了。
「有舊衣爛衫找來賣!」
我一輩子也沒有聽見過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個牙口極好的人咬著一個脆蘿卜似的。這是一個中年的女人,專收舊衣爛衫。她這一聲真能喝得千門萬戶開,聲音很高,拉得很長,一口氣。她把「有」字切成了「一--尤」,破空而來,傳得很遠(她的聲音能傳半條街)。「舊衣爛衫」稍稍延長,「賣」字有餘不盡:「一--尤舊衣爛衫……找來賣……」
「有人買貴州遵義板橋的化風丹?……」
我從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個一般地理書上所不載的地名:板橋,而且永遠也忘不了,因為我每天要聽好幾次。板橋大概是一個鎮吧,想來還不小。不過它之出名可能就因為出一種叫化風丹的東西。化風丹大概是一種葯吧?這葯是治什麼病的?我無端地覺得這大概是治小兒驚風的。昆明這地方一年能銷多少化風丹?我好像只看見這人走來走去,吆喝著,沒有見有人買過他的化風丹。當然會有人買的,否則他吆喝乾什麼。這位貴州老鄉,你想必是板橋的人了,你為什麼總在昆明呆著呢?你有時也回老家看看么?
黃昏以後,直至夜深,就有一個極其低沉蒼老的聲音,很悲涼地喊著:
「壁虱葯!虼蚤葯!」
壁虱即臭蟲。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這時候出來吆賣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著,不到快挨咬,或已經挨咬的時候,想不起買壁虱葯、虼蚤葯。
有時有苗族的少女賣楊梅、賣玉麥粑粑。
「賣楊梅--!」
「玉麥粑粑--!」
她們都是苗家打扮,戴一個綉花小帽子,頭發梳得光光的,衣服乾乾凈凈的,都長得很秀氣。她們賣的楊梅很大,顏色紅得發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籃里,下面襯著新鮮的綠葉。玉麥粑粑是嫩玉米磨製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為包穀,苗人叫玉麥),下一點鹽,蒸熟(蒸出後粑粑上還明顯地保留著拍制時的手指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裡的夏天和初秋帶到了昆明的街頭了。……
在這些耳熟的叫賣聲中,還有一種,是:「椒鹽餅子西洋糕!」
椒鹽餅子,名副其實:發面餅,裡面和了一點椒鹽,一邊稍厚,一邊稍薄,形狀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鐺上烙出來的,有一點油性,顏色黃黃的。西洋糕即發糕,米面蒸成,狀如蓮蓬,大小亦如之,有一點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這東西和「西洋」可以說是毫無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這兩種食品都不怎麼誘人。淡而無味,虛泡不實。買椒鹽餅子的多半是老頭,他們穿著土布衣裳,喝著大葉清茶,抽金堂葉子煙,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一邊嚼著這種古式的點心,自得其樂。西洋糕則多是老太太叫住,買給她的小孫子吃。這玩意好消化,不傷人,下肚沒多少東西。當然也有其他的人買了充飢,比如拉車的,趕馬的馬鍋頭①,在茶館里打揚琴說書的瞎子……
賣椒鹽餅子西洋糕的是一個孩子。他斜挎著一個腰圓形的扁淺木盆,餅子和糕分別放在木盆兩側,上面蓋一層白布,白布上放一餅一糕作為幌子,從早到晚,穿街過巷,吆喝著:「椒鹽餅子西洋糕!」
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歲,如果上學,該是小學五六年級。但是他沒有上過學。
我從側面約略知道這孩子的身世。非常簡單。他是個孤兒,父親死得早。母親給人家洗衣服。他還有個外婆,在大西門外擺一個茶攤賣茶,賣葵花子,他外婆還會給人刮痧、放血、拔罐子,這也能得一點錢。他長大了,得自己掙飯吃。母親託人求了糕點鋪的楊老闆,他就做了糕點鋪的小伙計。晚上發面,天一亮就起來燒火,幫師傅蒸糕、打餅,白天挎著木盆去賣。
「椒鹽餅子西洋糕!」
這孩子是個小大人!他非常盡職,毫不貪玩。遇有唱花燈的、耍猴的、耍木腦殼戲的,他從不擠進人群去看,只是找一個有蔭涼、引人注意的地方站著,高聲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華山西路、逼死坡前要過龍雲的馬。這些馬每天由馬夫牽到郊外去遛,放了青,飲了水,再牽回來。他每天都是這時經過逼死坡(據說這是明永胺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愛看這些馬。黑馬、青馬、棗紅馬。有一匹白馬,真是一條龍,高腿狹面,長腰秀頸,雪白雪白。它總不好好走路。馬夫拽著它的嚼子,它總是????的。釘了蹄鐵的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邊看不厭,但是他沒有忘記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
餅子和糕賣給誰呢?賣給這些馬嗎?
他吆喝得很好聽,有腔有調。若是譜出來,就是:
556--532.--椒鹽餅子西洋糕放了學的孩子(他們背著書包),也覺得他吆喝得好聽,愛學他。但是他們把字眼改了,變成了:
556--532.--捏著鼻子--吹洋號昆明人讀「餅」字不走鼻音,「餅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們在他身後摹仿:「捏著鼻子吹洋號!」
這又不含什麼惡意,他並不發急生氣,愛學就學吧。這些上學的孩子比賣糕餅的孩子要小兩三歲,他們大都吃過他的椒鹽餅子西洋糕。他們長大了,還會想起這個「捏著鼻子吹洋號」,儼然這就是賣糕餅的小大人的名字。
這一天,上午十一點鍾光景,我在一條巷子里看見他在前面走。這是一條很長的、僻靜的巷子。穿過這條巷子,便是城牆,往左一拐,不遠就是大西門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飯去的(外婆大概燉了肉)。他媽已經先去了。他跟楊老闆請了幾個小時的假,把賣剩的糕餅交回到櫃上,才去。雖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頭(這孩子長得不難看,大眼睛,樣子挺聰明),換了一身干凈衣裳。我第一次看到這孩子沒有挎著淺盆,散著手走著,覺得很新鮮。他高高興興,大搖大擺地走著。忽然回過頭來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沒有人(他沒有看見我,我去看一個朋友,正在倚門站著),忽然大聲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聲:「捏著鼻子吹洋號!……」
(這是三十多年前在昆明寫過的一篇舊作,原稿已失去。前年和去年都改寫過,這一次是第三次重寫了。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記)
『拾』 ·昆明哪有賣<全職獵人>的漫畫
文林街新建設電影院對面.是一個老民居,刷著綠漆的,很明顯.店面太小了,他們的漫畫就沒有放在架上,你要問店員,他們會拿給你
還有一家,也在文林街,文林街與文化巷的交口,叫漢得,有不少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