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剛成為孔子學生的時候帽子上插著的是雞毛。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路可謂不打不相識。司馬遷《史記》記載孔子與子路初次相遇,子路頭上插戴著雄雞的羽毛,身上佩掛著野公豬的牙齒,子路這身行頭夠威猛、奇異的,也難怪有典籍中稱子路為卞之野人。
兩人相見,也許是孔老夫子之前從沒見過這幅裝扮,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他竟對孔子拳打腳踢動起野來。司馬遷用了陵暴孔子四個字來描述打架過程,看來孔夫子明顯不是子路的對手啊。兩人打架的畫面想像都覺得好笑,誰能想到後世被稱為至聖先師的孔子會有這樣一番遭遇。
出身貧微
仲由少年時,從事各種勞作來維持家庭生活,甚至常吃野菜充飢。拜入孔門之前,《史記》記載,志氣剛強,性格直爽,頭戴雄雞式的帽子耍威風,佩戴著公豬裝飾的寶劍顯示自己的無敵,曾經瞧不起孔子的學說,屢次冒犯欺負孔子。為此孔子設計出少許禮樂儀式慢慢加以引導,後來,子路穿著儒服,帶著拜師的禮物,通過孔子學生的引薦,請求成為孔子的學生。
2. 孔子的72個徒弟中有幾個戴帽子幾個沒戴
30個帶 42個沒帶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3. 孔子像雕塑有沒有帽子
孔子時代,士人的標准穿戴是冠,包裹發髻,有不同的形制。不同於現代的帽子。
孔子是戴冠的
4. 孔子的帽子叫什麼
應該叫冕或冠,以前帽子是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中國據說是華夏始祖黃帝首先發明了帽子。奴隸社會時期帽子一開始只是在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不是為了防熱御熱,而是它的裝飾和標識作用。象徵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這是的帽子應該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標示其地位和權力的大小,形成一種科層官僚秩序,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冠冕制度,《釋名》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帶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沒有戴帽子的權利。最初的時候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後來互用,皇帝戴的一律叫「通天冠」當然還有其他細化的規定。春秋戰國時期,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學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頭」裹頭,而且教育學生要樹立「軒冕之志」,軒是車子,冕是帽子,就是當官走仕途,可見當時坐車子和戴帽子是官員僅有的的特權。一般平民老百姓只可以用「巾」把頭發束起來,窮人可以說是披頭散發或者用麻繩把頭發束起來。
帽子作為統治階級內部地位和權力的標示和象徵,雖經歷朝歷代的轉變,可以一直沒有改變過,樣式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標識更加細化,更加精確,直到清朝結束,民國建立才被取消。
5. 孔子一般穿什麼衣服都叫什麼
孔子一生有大才而不受重用, 游歷各國, 也只是穿普通的服飾
身上穿長袍, 頭上裹頭巾, 腳上穿布履
當時的平民穿戴和孔子差不多.
士大夫當時頭上戴冠, 身著錦袍, 腰扎玉帶, 腳穿長靴
6. 子路剛成為孔子學生的時候帽子上插著什麼
子路剛成為孔子學生的時候帽子上插著的是雞毛。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一次,孔子正在教室里給學生上課,突然,一個帽子上插著雞毛、腰裡佩著寶劍的小夥子大叫大嚷地闖了進來。只見他忽地拔出寶劍,狂舞起來,好幾次劍頭差點刺著孔子。
孔子站著動也不動,笑眯眯地看著他。等他舞完劍,孔子說:「真不錯,好劍法!小夥子,我想收你做學生,你願不願意?」不料,小夥子一板臉說:「哼,我才不讀書呢!我像一根筆直的竹竿,生來就可以做一支利箭,還讀書做什麼?」
孔子說:「讀了書就會有知識,好比竹箭前面安了金屬箭頭,這樣,箭不就更鋒利了嗎?」小夥子覺得孔子說得很對,低著頭走了。後來,這個小夥子便來到孔子門下,跟著孔子學知識,周遊列國。他就是孔子一生中最忠實的學生子路。
成就貢獻: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禮》 、《樂》,《四書》,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著《春秋》。
是傳統的土色布料
8. 古代男子為啥都喜歡戴帽子關於帽子的禮儀都有哪些
帽子對於現代人來說,雖然滿大街都是很常見,但主要功能就是裝飾品,可有可無,有時候的作用就是防曬、遮住沒洗頭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是在古代,帽子可不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有可無的穿搭,還儼然已經成為一種風潮,是人人必備的物件,是體現“禮的象徵”。
在早期的古羅馬,帽子甚至成為合法公民的象徵,可見頭部飾品的重要性。而在古時候的中國,帽子就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它除了裝飾作用,又能遮風擋雨防曬之外,更多的時候都是為了輔佐其它意義而出現的。
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子女在觀念上有了新一層的增進,雖然貴族階級社會還是很嚴重,但是對於當時的風氣而言,“禮”的重要性,最終成就了帽子在中國粉墨登場。都知道中國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需要舉行冠禮,就要戴帽子,表示自己成年了,那帽子究竟對古人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一、 帽子的發展
“冠者禮之始也。”——《禮記》
帽子的重要性,從中國古代成語中也能體現,比如衣冠楚楚、華冠麗服、怒發沖冠。這其中的冠字就是帽子的意思,當然有時候也可以充當頭名的意思,但大多數時候,冠就是帽子的意思。
帽子的種類發展大致就如上,雖然每個時代流行的帽子款式不一樣,但是官員們、在乎禮的男子們,生活中幾乎都會佩戴帽子。帽子從周朝開始流行,一直璀璨到清朝,是社會風尚的標志物,不得不說影響力之遠。
最後,帽子作為一種服飾,一直以來都被我國各個朝代作為“禮”而推廣,在周朝之後,帽子的實質意義就不完全是一種裝飾品了,更多時候帽子充當的是社交、地位、意義。
除此之外,帽子的功能變化,是在宋朝以後,才有了各式各樣,防曬、抵禦寒冬、裝飾性足的帽子出現。在不斷地文化傳承中,帽子儼然成為中國古人們的裝束規范,禮儀標准,源遠流長至今。
從覆滿神秘色彩的陶盆到“冠禮”的推崇,帽子在歷史片段上就一直佔有著獨屬於自己的發展片段,更有著別樣的意義。
在後代的不斷改良中,那一塊披在肩膀上擦拭汗水的毛巾,最終形成頭頂上的四角、草帽等多種樣式,帽子也星光熠熠的在歷史上,成為歷史文化里獨特的一員。
9. 為什麼柳州的孔子廟里的孔子像是帶皇帝帽子的
因為孔子曾被某朝皇帝封為文宣王,他有封建諸侯王的封號,所以他可以帶諸侯王的帽子。
10. 幾千年前,中國是禮儀之邦。什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都是野蠻人。但是現在怎麼好像倒個了
變遷的時代與不滿的心理
歷史時代的途程在於不斷地向前推進,而人類在時代的輪轉中,卻永遠不滿現實。不論任何時代,青少年固然如此,「迷茫,煩悶,。。。」,老年人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不必憂傷,不必感嘆,假如我們過去了,太陽照樣會從東方升起,歷史依舊會演變下去,後一代的人們,也許比我們活得更有趣,更快樂。
在人類的文化史上,過去的道德觀念,是基於宗教的因果觀念而定;教育的規范由此而教育,思想的習慣由此而思想。現代的道德觀念,由於物質文明的發達,工商業快速發展中的刺激反應,它逐漸接近以經濟的價值觀念而定,下意識的只有價值和無價值的辨別。過去的善惡觀念,是以人性本應善良,對於心理和行為的善惡,具有宗教性的報應而定論。現代的善惡觀念,由於科學促使物質文明的重要,同時曲解自由而又極度偏向個人的自私,幾乎走向以需要與不需要來決定善惡的標准。這樣的道德觀念,善惡觀念,雖然還未真正構成為現代人思想心理的定型,它的對與不對,是與否,實在是非常急切地等待著我們這一代去博學,審問,慎想。
西方文化的影響
從東西雙方古代文化的歷史哲學來說,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是退化和墮落的,那是從宗教性道德觀念的立場,看到精神文化的褪色,因此而使人類社會迷失方向,拚命追求物質慾望所生的過患而言(距離自然的境界愈來愈遠)。如果從人類社會發展趨勢來說,因為物質文明的日新月異,促進社會的發達,所以便認為歷史文明是進步的。
「文藝復興運動」掀起了西方固有文化思想的自由主義和民主思潮,因而促成了近世西方文化思想中的民主和自由新觀念。但是,由此一變再變,民主思想和崇拜英雄心理,互相矛盾。自由主義和自私心理,夾纏不清。於是便又形成歷史性反現實的行為,而產生西方歷史文化的第一股逆流,「外用強權,內唱公理」。同時又變民主專制為獨裁,假借公理的正義為侵略。工業革命促使經濟的繁榮,同時派生出剝削和貧富巨差,於是出現第二股反叛的潮流,資本論和共產主義,擴充古希臘的唯物思想。另一路反現實思想,由丹麥醫生Kier Kegard研究神學及哲學的結果。他認為機械文明桎梏了人性,為了拯救世人跳出機械文明的瘋狂病態中,倡言存在主義思想,配合Freud的性心理學,風靡世界,「外不足以救世,內不足以自救」,反作用較強。
人類心理思想總是那樣可憐和可笑,始終是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開場,而後卻自造成悲劇閉幕。初由不滿現實而反現實開始,最後再把它投向凶神惡煞的懷抱中而自悲自嘆。
望子成龍
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歲入學,先從「灑掃應對」開始學習。以現代語來講,便是先從生活的勞動教育入手,以養成清潔整齊的習慣;然後施以待人接物的禮貌教育,這便是所講「應對」的內涵。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養,和禮儀的規范,並非先以知識的灌輸為教育的前提。
孝和愛
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思想,並不須要過分急於全盤西化或半西化。事實上,一般的思想大體都已洋化。單從教育方面來講,無論是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乃至社會人心的觀念,都以西方文化教育思想中「愛」的教育為重心。「上帝愛世人」和「我愛你」、「父母愛子女」、「師長愛學生」,這許多的「愛」的概念,各有各的范疇,各有各的內涵。在西方,父母對子女的「愛」的教育,自有他的文化思想的習慣和范圍,並非一味的「溺愛」。他以「愛」為中心,培養後一代各自獨立奮斗的精神。並不象我們「拿到雞毛當令箭」,因此而產生新式家庭教育,一味地變成「溺愛」和「亂愛」為能事。
與此相對的,作為現代子女的中國青少年們,對於固有傳統的「孝道」,必須了解它便是「愛」的延伸,和「愛」的反應。因為大家只從表面去看西方的文化,只看見他們做父母的對子女盡心盡力地付出「愛」,並沒有象中國人一樣抱著「養兒防老,積谷防飢」的心理和目的。所以他們的老年父母,老無所歸,「不亡以待盡」地伶仃等死的情景,觸目皆是。其實,這是西方文化制度和社會習慣上最大的漏洞,並非是西方人在根本人性上就缺乏「孝」心、缺乏「愛」父母之心。其實,歐美的青年人思念父母之情,絕不亞於東方的「孝」心。
我們一般新式家庭的父母,外受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皮毛影響,對歐美家庭教育方式一知半解的崇洋心理的作崇,於是將錯就錯的仿照那些外國電影,而將不中不西的洋盤思想,奉為金科玉律。但在骨子裡,又潛伏著傳統文化思想的血液,「望子成龍」與「光耀門楣」的觀念,並未完全拋卻。於是便造成此時此地,在家庭教育方面,產生了問題兒童和問題青少年的事件。
舊八股與新八股
自孔子「刪詩書,定禮樂」修訂「六經」以後,縱羅上下三千年來教育之目的和精神,一言以蔽之,純粹為注重人格養成的教育。「自天子以及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但是這些觀念自春秋、戰國迄於秦漢之際,「六經」並未受重視。「智、力、勇、辯」之士競相以「縱橫捭闔」、兵謀、雜說、陰陽等學術,取悅人主而自求爵祿功名榮顯於當世,並即以此為天經地義的要務。「乃公居馬上而得之」
漢儒之學,上面頂著孔子的帽子,內在借題發揮,糅集道、墨、陰陽諸家之所長,從此曲學阿世,大得其勢,後世雖屢有變質,雖然或以「詞章、義理、記聞」等為儒林學者的內涵;以「君道、師道、臣道」為儒家學問的本質。但不管如何說法,總之,必須要以功名爵祿,入仕用世為目的。「不孝有二,家貧親老,不為祿士」
當前教育是真的普及了,一般國民的知識水準是真的提高了。但是知識的普及,使得一切學問的真正精神垮了。不但如此,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雖然接受西方文化熏陶而換舊更新,可是我們教育的「暗盤」思想,依然落在二千多年來的一貫觀念之中,只不過把「讀書做官」換成「教育即生活」。於是,新的「科學八股」的考試方法,但憑「死記」、「背誦」為學問的作風,依然猶如以往歷史的陳跡。
從處變自強說起
慷慨赴義易,「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從容適變難,必須厚積風力,然後「培風」而起飛,「措天下於衽席之上」。
我們青少年的學術思想,以及「見義勇為」、挺身而起「救亡圖強」的精神和心理卻遠不及上一輩的老少年們。因為我們模仿物質文明的進步,促使求安於現實生活的享受逸樂之中,已經心無旁騖。大家卻沒有看到未來世界的局勢,由於自然科學畸形的發達而更發達,進步而更進步的後果,它將促成人文文化的「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的悲慘局面。
六十年來教育的變和惑
鄭板橋「教讀原來是下流,傍人門戶過春秋。半飢半飽清閑客,無鎖無枷自在囚。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弟子結冤讎。而今幸作青雲客,遮卻當年一半羞。」
過去是「一席青氈」,罰坐在冷板凳上。現在是一張聘約,罰站在冷櫃台。況且一校一系一派,無形中各自形成圈圈,「左圈右圈圈不了,不知圈了有多少?而今跳出圈圈外,恐被圈圈圈到老。」
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與教育
當時嚴格執教「記誦」的作用,除了為「考功名」時所必要以外,在舊教育的理論上,認為它有一種「反芻」的妙用。因為從童年腦力健全、思想純潔時開始注入這些經書詩文,雖然當時理解力不夠,但一到中年,從人生行為的日用上,和人事物理的經歷體驗上,便可發生如牛吃草的「反芻」作用,重新細嚼,自然而然便有營養補益的用處了。
值得反省的代差與教育
橫亘在我們面前的東西文化交流、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等等,仍然逗留在將近百年以來的老問題上,到目前為止,並無特別翻新之處。並且由此可知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代差」、「代溝」等的存在。現在青少年所夢想以赴,憤慨以求的,也是上一代所希求的目的;現在青少年們的感受,也正是上一代慷慨悲歌的情形。只是時代環境的不同,彼此面對的景象各別而已。規規矩矩來說,上一代老少年們,由於年齡消失、意志凋逝,精神隨體力的衰竭,把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願望,寄託在下一輩後起之秀的身上。
必然承認新時代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對於開啟國民知識和普及教育的效果,的確迥非前代可比。但是知識並非就是「學問」,人格的養成和國家民族文化精神的栽接,並非有了知識就能成功的。尤其對於兒童教育說,問題更為嚴重。舊式的教育,雖然也沒有明文確定是為這一目的而教育,但幾千年來的一貫精神,實在是與此目的相契合的。
教育與文化的中空
舊式讀書受教育的方法,是「讀古文,背經史,作文章,講義理」,一勞永逸,由兒童時代背誦的「經」、「史」和中國文化等基本的典籍以後,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現在除了學生背考試題目、老師教「考」之外,就不知道什麼叫教育了。而且功課的繁重,根本沒有時間多讀課外的書。
舊式考試考「思想」,現在考試考「記誦」。《禮記》有言:「記誦之學,不足為人師」。
尊師重道
「尊師重道」,是人類文明共通德性,在五千年來中國文化傳統中,「師道」的尊嚴,儼然已與「君道」互相對對峙,構成「政」,「教」互助大特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事實上,自宋明以後,「師道」的尊嚴,並非只是對學生的要求,是師生互相尊重的禮儀。「不敬師尊,天誅地滅。誤人子弟,男盜女娼。」
「六親不和有孝慈」,如今「師道」淪夷,因此才重新號召。雖歷年提倡和號召,卻並未改進。由此可知一種優良的禮儀風氣,絕非制度或規定所能養成。它的基本根柢,仍然有賴於教育和學風的改正,以及整個社會風氣和全民思想的培植。
過去的「尊師」,因為由於某一個人「傳道、授業、解惑」之關系,所以對於傳授精神生命學問的老師,終身視之如父。現在是以「母校」為標榜,一切的榮譽歸之於學校,教師們只是學校中的一分子。所謂上課也者,也便是出賣知識而已。品行與人格的教導,當然由訓導處去負責,何必多事。學店的觀念和只要有學歷的思想,便普遍流行,誰還管你老師的好不好呢!
「學而優則商,商而不優則仕,仕而不優則教書」。
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
從文化的立場來說,學術思想為整個文化的中心。文學是文化的骨幹。而包括在文學范圍內的小說,又是人文思想和文學境界互相結合的前趨。「歷史的內容是小說,小說的內容是歷史」。
中國「武俠」,正式見於傳記的,是從司馬遷的《史記·游俠列傳》開始。「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舊時武俠小說,人物的邪和正以及人情事故的是和非,個人品行的善和惡,都是涇渭分明,一目瞭然,它的終結不外是注意正邪善惡的果報。一面籍此宣洩心中不平,一面以此敦正人心,並宣揚「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的信念。
倘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正好反映出十九世紀以後,東方「止戈為武」與西方「尚武好鬥」。西方文化以物質文明為本,所以便發展為槍炮機械。中國文化是以人文為本位和個人的精神為基礎,所以便把技擊(唐宋以後,中國文化的發展,處處進入藝術的境界,武功技擊便成了武藝)進入以氣馭劍,或心劍合一的幻想境界。
目前武俠電影流行,所有舞弄刀槍劍棒的武術技擊,一半以上都是東洋日本的武士道手法。可是這一流的電影不但大受男女老幼的歡迎,而且多少學者教授們,也都醉心欣賞,而大為贊賞。這不僅是中國文化中「武藝」的悲哀,而且還應該說是中國文化真正衰落的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