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剪紙資料
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先進知識分子蔡元培、魯迅、劉半農、周作人等倡導下,建立了中國民俗學的雛形。
他們廣泛收集民間文學資料,同時也努力收集民間美術作品,其中就有民間剪紙這一項。30年代,藝術家陳志農在北京開始了民間剪紙的研究與創作。他用速寫和剪影的形式描繪了老北京大量的風俗民情,串街小販、作坊工匠、食攤茶挑、集市廟會、市井閑人等。
20世紀40年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剪紙開始出現。1942年,毛澤東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
此後,延安魯藝的藝術家陳叔亮、張仃、力群、古元、夏風等人開始學習當地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剪紙,對民間剪紙進行了搜集、發掘、整理和研究,並創作出了一大批反映邊區人民生產、生活、戰斗的新剪紙。
(1)剪紙古代帽子擴展閱讀:
單色剪紙是剪紙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紅色、綠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種顏色剪成,主要用於窗花裝飾和刺綉的底樣。主要有陰刻、陽刻、陰陽結合三種表現手法。
用於刺綉底樣的剪紙,常用剪刺結合的手法。刺是以針尖在花紋的細部刺出小型圓點,在一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為刺綉時套針換線的依據。折疊剪紙、剪影、撕紙等都是單色剪紙的表現形式。
❷ 中國剪紙的歷史有多久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兩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 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 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南北朝對馬團花。南北朝對猴團花.南北朝金銀花團花。南北朝菊花團花。南北朝八用形團花。
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將剪紙圖案應用於其它工藝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人勝」剪紙。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圖案是鏤空花樣。
③自漢至唐現了一種金銀鑲嵌技術工藝,是將刻鏤的金銀箔粘貼在漆器或銅鏡的背面,經填漆磨干,在漆地上顯出金光燦爛的花紋。河南省鄭州出土的唐代金銀平脫鏡(直徑36.2cm)
④現藏於日本正倉院唐代的「人勝」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長沙出土的漢代金箔刻花圖樣。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宋代關於剪紙的記載就很多了。有的將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裝飾燈彩,還有的剪成所謂「龍虎」之類。在南宋時期,已出現了以此為職業的藝人,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這時,皮影盛行,雕鏤皮影的材料,除了動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紙製作的。
宋代剪紙用於工藝裝飾的一個重要創造,是吉州窯的瓷器,產品有茶盞和花瓶等,圖案題材很多,有鳳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動、活潑,它是作者在施釉過程中,貼上剪紙,入窯燒制而成的。
現代民間藍印花布,是用鏤花紙板刮漿後仿染而呈現花紋的,這種印染工藝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明代(公元1368一1644年)的夾紗燈是很有名的。它是將剪紙夾在紗中。用燭光映出花紋,這是剪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應用,現在人們叫它「走馬燈」。 清代(公元1644一1911年)剪紙流傳下來的入少,北京故宮博物院坤寧宮,室內頂棚和宮室兩旁過道壁間均用白紙襯托出黑色龍鳳雙喜的剪紙圖樣。
剪紙在有關史籍中的記載:
唐朝 崔道融所留傳的詩中,有這樣的詞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里所講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藝術作品」唐代詩人李商隱《人曰》詩:「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也是寫此。段成式《酉陽雜俎》說:「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蟠,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勝以戲之。
南宋 周密所著《志雅堂詩雜鈔》中寫有:「舊都天銜,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又中原有餘承志者,每剪諸家書字,畢專門。其後有少年能於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極精工。」即是「開封」府,「剪花樣」指的自然是「剪紙」。
剪紙藝人有姓名可考的,除上面提到的余承志外,還訂林文輝。廣州建德縣志雲:「林文輝,字綱齊,剪紙為字,飛動如龍蛇,點差不差毫發,室人裝璜成軸,易薪米以自給,人稱之曰剪」楊誠齊集子里,也曾提到一位「剪字道人」,說他「取義山經年別遠公詩,用青紙剪字,什米元章體逼真」。
❸ 剪紙折紙心得,令我滿意的狂加分!!!
剪紙藝術雖是根植於民間,但其文化底蘊是相當深廣的。要學習它、掌握它,需要具備多方面素質,諸如要有敏感的審美情趣,了解一定的繪畫知識,懂得藝術造型構圖原理,並有嫻熟的操作刀法等。下面,從初學者需要的角度,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剪紙知識與技法。剪紙必備的材料和工具常用的剪紙材料是紙,有單色紙、彩色紙、金箔紙、銀箔紙、絨紙、電光紙、薄紙、厚紙等等.特殊情況下,還有用錦帛的。初學者可先用一般單色紙,剪熟練了,搞創作了,再用貴重一些的好紙。
所用工具也很簡單,主要是剪刀,要求鋒利有尖。其他如訂書器、橡皮、鉛筆和尺子等。在此基礎上,再逐步添置一些刻紙、燙紙和染色的工具,使司己的剪紙藝術發展更全面。剪紙符號的識別與剪制要領
大家知道,學習漢字書法,都是先從學習筆畫開始的。而剪紙符號就如同書法中的筆畫,在剪紙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未剪紙之前,先要了解、識別每一個剪紙符號的形狀及用途(見圖1)。由圖得知,剪紙符號大致分為:小圓孔、月牙形、柳葉形、鋸齒形、花瓣形、逗號形、水滴形等等。一幅吉祥如意的團花,或一隻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等剪紙,都是由這些剪紙符號組合而成的。初學者,要仔細觀察、辨認每一種符號的造型與區別,先默記,後臨摹,練熟了就能運用自如,組合成變化萬千的花樣。臨摹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畫再剪;另一種是不用畫稿直接下剪,這樣效果更好,只是難度大些。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先簡後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下面,具體介紹幾種常用剪紙符號的剪制要領。
1.小圓孔
小圓孔在剪紙中是常見常用符號(見圖2),例如:人物、動物的眼睛, 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剪小圓孔時,首先對准圓孔中心空白處輕輕扎一個眼,然後順著眼往邊沿剪,即逆時針方向轉360度。線條要流暢圓滑,不留茬口(見圖3—圖5)。剪紙的圖案圖紋是剪紙創作不可缺少的裝飾手法,主要用來表現作品的完美氣韻。就拿花邊來說,無論窗花、喜花、景物、動物,加上一條或一圈精美的花邊,常常會給人增添一種藝術的完美感。花邊的變化多種多樣,有單面不對稱的,有對折的,有多折形的,有花紋、雲紋、梅花紋、蝴蝶紋等。例如:圖19為對折花邊(一)、圖20為對折花邊(二)。折疊剪紙技法通常把一張紙對折或多折疊起,剪出的圖案叫折疊剪紙。一般折疊方法是:取一張正方形色紙,把帶顏色的一面向里對折,每折一次就隨即把折線壓平,用訂書器訂好。然後,在折疊好的紙面上畫好圖稿,再按畫好的線條剪去要剪的部分即成。常用的四瓣形折疊法見圖2l,實例使用見圖22~圖24。五瓣形折疊法見圖25,實例使用見圖26、圖27。六瓣形折疊法見圖28,實例使用見圖29、圖30。其餘折疊法以此類推。一般創作,紙的層數不宜太多,以四層為佳。如果想多折幾次,最好選擇軟且薄的紙。剪紙畫面的組合畫面的組合是剪紙的關鍵環節,就像機器製造,各種零件都備齊了,最後工序就是組裝。剪紙符號、圖紋、對折方法和剪紙實例等,都臨摹熟練以後,就可以設計構圖,組成完美的剪紙畫面(見圖31)。 剪紙的構圖,突破了繪畫的比例、透視及近大遠小的關系,形成一種特有的表現方法:形象誇張、簡潔明快、圖幅飽滿、對稱平衡。要善於抓住物像的主要部分,大膽捨去次要部分,同時又要表現畫面組合與裝飾的自然美。例如,把天上的彩雲、飛鳥與地上的人群、房屋組合在一個畫面上;把春夏秋冬安排在一個時間出現;把四季花果組合在一棵樹(藤)上等等,大膽組合,隨意誇張,形成了剪紙的獨特風格。正所謂:「千剪不斷,萬剪不亂」。學會了符號剪法,掌握了剪紙構圖特點,就可以學習剪紙創作了。剪紙同其他造型藝術一樣,創作時首先應進行巧妙的構思,然後用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現以7種類型的10幅剪紙作品為例,逐一進行分析。 1.扭秧歌 用剪紙表現扭秧歌的場面,可採取橫隊式或縱列式排列組合,動作多以平舉雙手舞動綵綢為主。表現人物排列圖形時,因為動作基本一致,所以要在衣服、頭飾上做些變化,如加花、點、線作裝飾等(見圖32),秧歌隊伍的後面常化妝表演老倆口,或化妝表演古時的判官,在行列中起逗笑作用,他們的動作及手中拿的道具可與眾不同,比較自由些。這些構圖中的判官,頭表現為正側面,帽子則表現為正立面,這也是民間藝術造型中特有的求全特性。 表現兩人對舞的形式,則採取對折剪法比較合適(見圖33),舞者的發式採取花形裝飾,身體上以月牙紋、鋸齒形花紋及雲勾等各種紋樣做陰剪點綴。這樣與流動線條表現的陰剪綢帶形成對比,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 剪紙中人物的手腳,大多採取整體外形輪廓造型,不加或少加裝飾點綴,以突出要表現的主體部分。2.豬
生活中最常見的豬,在十二生肖中是具有福氣的,吉祥語叫「福豬」。豬生性好靜,憨態可愛。為反映豬的習性、特徵,則要誇張圓頭、圓身、小短腿,顯示肥壯富態。身體上,若整體突出大面積就顯得太死板,故應加花草點綴,如用鋸齒形表現豬身上的毛,周圍也可隨意添加花紋、小鳥做裝飾(見圖34)。
❹ 剪紙的起源到底是哪兒呢有很多種類吧
關於剪紙的起源
剪紙,作為以紙為加工對象的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民間廣為流傳。要追溯剪紙的起源,必須從其材料和工藝的歷史說起。
剪紙的就基本材料是紙,紙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在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地區放馬灘5號漢墓出圖的麻紙,被確認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紙(圖9)。這些西漢麻紙「質甚粗糙,不勻凈,紙面尚存麻筋。蓋為初造紙時所作,故不精細也」。,其應用的范圍也很有限。1977年,在甘肅省金塔縣金關西漢烽塞遺址中發現了兩片麻紙(圖10),是漢宣帝時期的遺物,色澤白凈,薄而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到東晉時,紙的種類已相當豐富,多種規格齊全,還出現了色澤瑰麗的彩色紙。由於造紙原料的拓展,到隋唐以後,又開始有了質地油潤的椿皮紙和桑皮紙。各種質地相異的紙為後來剪紙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材料。剪紙的基本加工技藝是鏤空雕刻,是用剪刀或刻刀來進行的,這樣的裝飾工藝在紙的發明以前已得到廣為應用,如用作裝飾的雕刻金銀箔片、皮革和絲織物等,都是鏤空加工的藝術,其技法與作品產生的效果,與後來的剪紙藝術是頗為接近的。
從考古發現的資料來看,在商代(公元前1600—前1100年),已有用黃金和白銀捶打成薄片的裝飾品。1955年,在河南省鄭州市附近的商代墓葬中清理出一件鳳紋金箔片(圖11),使用鏤空工藝來造型的。原來有可能是鑲綴在某種物品上的,因年代久遠,物品朽蝕,而金質的鳳紋片卻保留了下來。這也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的環境藝術品。50年代初,在河南省輝縣固圍村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墓中出土的一件戰國鏤花弧形銀飾片(圖12),是由流暢而復雜的渦線紋構成的紋樣,雖然是某件飾物的殘片,但從其鏤空加工的工藝來看,已相當成熟。到了漢代,用鏤雕的金、銀薄片對器物進行裝飾已是非常普及,並且金銀薄片的造型也相當流暢精美。在湖南長沙、江蘇連雲港、廣西合浦和內蒙古等地出土的西漢時期的金箔刻花(圖13),已有多種造型。在陝西省新平縣茂陵漢墓中出土的一組金箔片(圖14),其造型則更為生動精巧。1969年在河北省正定縣東漢墓中出土的金、銀飾片,圖案更為復雜,線條也更為流暢挺拔。到了唐代,金銀平托工藝的應用更為普遍,而製作工藝也較之前代有所發展。
在皮革上進心鏤刻加工,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技術。1966年,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件鏤空刻花的皮革,是戰國時期的遺物。皮革呈茶褐色,上刻有幾何形的連續花紋,有細密的圓、方和三角形成。1973年,陝西省禮泉縣出土了一件唐代的皮帽,帽子的邊飾(圖17)滿刻著鏤空纏枝花卉圖案,所刻紋樣對稱勻整,結構非常復雜。其展開後的藝術效果與剪紙相當接近。
在歷史上,皮影(圖18)是與剪紙更為接近的藝術,除使用的材料不同外,其雕鑿方法及產生的藝術效果均與剪紙大同小異。
皮營早先是用素紙多層粘合雕形,後來改用羊皮、驢皮,現在則多用牛皮。製作過程是,先將牛皮刮光,泡製,過稿雕鏤,染色潤平,再出水膠定、用線穿連起來。製作皮影是辛苦而細致的勞動。一張粗糙的牛皮,要製成薄而均勻透明的牛皮,得經過反復的刮泡。刻制時要大面積或多處鏤空(特別是面部,圖19),線與線、線與面都要相互連接。皮影染色是以紅、黃、綠、黑和青蓮為主,染色的方法有平塗、暈染、勾線。
由此看來,剪紙藝術的發展並非是孤立的。在作為主體材料的紙出現以前,鏤空刻畫的工藝已經存在,並以創造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當紙發明以後,即以其價廉物美而受到歡迎,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里得到廣泛的運用,推動了文明和文化的進程。而紙作為鏤空刻畫工藝的加加工對象時,其輕、潤、滑、薄的質地使得工藝的施展更為自如,也給以人們留下了較多的創作空間,從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剪紙藝術。
❺ 剪紙是哪個地方的傳統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全國各地都有剪紙藝術。
如今城裡只有在美術館或美術工藝品商店才能欣賞到剪紙藝術,但在廣大農村,剪紙仍是最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過年,人們都喜歡買些窗花,貼在窗戶上。過去玻璃很金貴,普通老百姓家的窗戶都是用高麗紙糊上。雪白的窗紙,貼上鮮紅精緻的窗花,頓時滿室生輝,洋溢出節日的歡快氣氛。這窗花,便是一種剪紙作品。還有一種習見的剪紙作品,叫"門簽"或"吊簽"。門簽用紅紙或其它彩紙剪出,貼在門楣上,為節日增色。有的地方,不僅過年貼門簽,端午節也貼。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一邊寫童話,一邊搞剪紙。從十八世紀起,剪紙一直在歐洲風行,大詩人歌德曾熱情地贊美過它。德國洛特·賴尼格爾更是從中國、印度的剪紙和皮影中得到啟發,創造了近代電影動畫片。美國不僅出版介紹中國剪紙的讀物,還將歐洲的剪紙專著譯成英文在美國再版。這一切都說明剪紙已在當今世界更大的范圍里受到重視,有著蓬勃的藝術生命力。
❻ 在我國民間,有哪些手工藝令人贊賞的
我國的藝術文化一向源遠流長,書法、舞蹈、建築、手工、瓷器等各方面都成果斐然,極具東方古國的特色,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在我國民間,有那些令人稱贊的手工藝。
三、陶瓷中國陶瓷的發展歷史是漫長的,從新石器時代最原始的陶器開始,幾千年來人類的進化和生活的需求,使得陶瓷技術不斷進步。
唐代包容博雅,因此陶瓷也渾厚有力,華麗豐滿。宋代的“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以及磁州窯、吉州窯、龍泉窯及景德鎮窯可謂瓷器發展的高峰,也一如宋代纖巧清雅的文化風格,瓷器也有這種氣質。明代有龍泉青瓷、德化白瓷、山西琺華彩瓷等,氣質敦厚端莊。清代陶瓷成就非凡,以“纖巧華美,質精藝重,精巧華美”而著稱。
❼ 古代剪紙的材料有哪些
中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從許多相關資料來看,其發源地在中原。阜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氛圍濃郁,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剪紙藝術,並以傳統多樣的題材,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享有盛譽。
剪紙的發展歷史
剪紙的發展歷程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 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 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南北朝對馬團花。南北朝對猴團花.南北朝金銀花團花。南北朝菊花團花。南北朝八用形團花。
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將剪紙圖案應用於其它工藝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人勝」剪紙。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圖案是鏤空花樣。 ③自漢至唐現了一種金銀鑲嵌技術工藝,是將刻鏤的金銀箔粘貼在漆器或銅鏡的背面,經填漆磨干,在漆地上顯出金光燦爛的花紋。河南省鄭州出土的唐代金銀平脫鏡(直徑36.2cm) ④現藏於日本正倉院唐代的「人勝」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長沙出土的漢代金箔刻花圖樣
❽ 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它的形式多種多樣,那麼它究竟具有哪些基本形式呢
雍紙包括窗花,門檻,壁花,天花板花,燈籠,圖案,花朵,春天的花朵,哀悼的褲子等。剪紙也是一種流行的藝術,其生產和流通與鄉村的季節性習俗密切相關。例如,窗戶欄,門檻和燈籠會加入春節或元宵節。
在北部的鄉村,新年結束時,窗戶重新覆蓋了白色的窗戶紙,頂部有紅色和綠色的窗戶條,門窗,元宵節的貼紙和燈籠,元宵節變厚。當我們結婚,張貼在室內,傢具和器皿時是新房的地方。
南京剪紙又厚又聰明,宜興剪紙又漂亮又整潔,南通剪紙又漂亮又精緻,廣東 佛山剪紙的色彩豐富,方法多樣,裝飾力強,山東 高密剪紙細膩,細致。
❾ 中國剪紙藝術
中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從許多相關資料來看,其發源地在中原。阜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氛圍濃郁,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剪紙藝術,並以傳統多樣的題材,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享有盛譽。
剪紙的發展歷史
剪紙的發展歷程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 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 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南北朝對馬團花。南北朝對猴團花.南北朝金銀花團花。南北朝菊花團花。南北朝八用形團花。
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將剪紙圖案應用於其它工藝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人勝」剪紙。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圖案是鏤空花樣。 ③自漢至唐現了一種金銀鑲嵌技術工藝,是將刻鏤的金銀箔粘貼在漆器或銅鏡的背面,經填漆磨干,在漆地上顯出金光燦爛的花紋。河南省鄭州出土的唐代金銀平脫鏡(直徑36.2cm) ④現藏於日本正倉院唐代的「人勝」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長沙出土的漢代金箔刻花圖樣。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關於剪紙的記載就很多了。有的將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裝飾燈彩,還有的剪成所謂「龍虎」之類。在南宋時期,已出現了以此為職業的藝人,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這時,皮影盛行,雕鏤皮影的材料,除了動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紙製作的。 宋代剪紙用於工藝裝飾的一個重要創造,是吉州窯的瓷器,產品有茶盞和花瓶等,圖案題材很多,有鳳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動、活潑,它是作者在施釉過程中,貼上剪紙,入窯燒制而成的。 現代民間藍印花布,是用鏤花紙板刮漿後仿染而呈現花紋的,這種印染工藝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