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位高手,我想需要帽子的生產成本核算表或者成本分析表之類的。麻煩提供參考一下。謝謝!
成本計算表、成本費用控製表、製造(管理)費用明細表、產品生產銷售成本表、產品成本分析表(自動計算).XLS及成本計算方法和程序
B. 如何看公司基本面
司基本面是指公司財務狀況,發展潛力,成長性及質地如何?政策變化指管理層的政策,技術面指技術走勢影響。
[編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項目[1]
投資者在基本面分析中要研究分析哪些項目和內容呢?它們是:
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
公司所在行業的分析
公司產品和市場的分析
公司文化和管理層素質的分析
公司的實地考察
[編輯]一、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
按中國股票市場監管層的規定,上市公司每年要提供年報、中報和季報。在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中,投資者要重視下面幾個重要的技術指標和項目:
(1) 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 = 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這是股市投資者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它代表市場上投資者對公司每股盈利付出的價格。如:公司的市盈率高於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代表投資者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成長性,反之是並不看好該公司的成長性。公司的市盈率也是一個評價該股票投機和泡沫成份的指標。如果市盈率高並超出該股票的成長性,這是莊家和跟庄者的投機操作,這時投資者要離開該股票,防止掉入莊家和跟庄者的多頭陷阱。
(2)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 = 凈利潤 / 總股本
每股收益是評價上市公司財務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標。它體現了公司的經營能力、管理能力和對股東的回報能力。該指標可以用逐年進行對比的方法來評價一個公司的成長性,也可以和其他公司進行對比,找出公司之間的經營差距。
要了解和研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的構成情況。上市公司利潤包括主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利潤。只有主營業利潤收入才是決定公司長期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靠買賣股票、資產置換、政府補貼、一段時期的稅收返還和減免、處置固定資產的投資收入以及其他營業外收入都不能代表公司的持久經營能力和獲利能力。如果一個公司的主營業收入利潤長期處在總利潤的50%以下,那麼這個公司的獲利能力和長期投資價值就值得懷疑。
防止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陷阱和虛假利潤。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將呈幾十倍地影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就像力學中的杠桿作用一樣,杠桿一頭的長度就是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個市盈率為30的上市公司,每股的凈利潤是1元,它的股價就可賣到30元。很多上市公司和莊家正是利用這個市盈率杠桿在股票市場上興風作浪,搞虛假資產重組和控制股價。例如流通股(總股本沒有不流通股)是1億股的上市公司,由於連年虧損進入ST行業,股價下降到每股5元。第二年,該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從它的母公司無償地獲得了一個億的利潤,這一年達到每股1元的收益。上市公司在拿到1億元的利潤後,母公司便與莊家聯手玩「重組」概念。在劃出1億元利潤之前,他們在股票市場上早就投機收購了 5 000萬股的流通股。這時得到一個億利潤的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中反映出該公司已「扭虧為盈」,每股有1元的「盈利」,莊家和跟庄者與上市公司聯手把股票價格從每股5元投機拉升到30元。當莊家和跟庄者與母公司將把這5 000萬籌碼賣出後,他們在股市上的投資收益再達到12.5億元。這個巨額收益遠遠超過母公司無償劃出的那1億元的利潤。投資者如果僅以凈利潤的增加為標准來購買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將是一種嚴重失誤,最終掉進了上市公司的報表陷阱里。
財務報表中的利潤包裝和陷阱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反映出來:
上市公司可以利用會計政策合法地增加利潤和減少利潤。如改變公司固定資產的折舊率、延長或減少折舊率的年限,可使折舊費用減少,成本降低,利潤增加,反之利潤減少。上市公司的應收賬、呆賬和壞賬的處理也可用來調節公司的利潤。如產品庫存、原材料庫存的過低和過高估價也是上市公司增減利潤的手段。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借款數額巨大,借款利息的資本化成為調控利潤的手段。會計賬目中的巨額沖銷可以把公司以後的損失提前確認並把現在的損失延後確認。總之,利用會計政策調節公司利潤的名目繁多,投資者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上市公司可通過關聯交易來改變上市公司的利潤。他們通用的手法是與母公司及相關的子公司搞合作投資,最後達到配股和影響股價的目的。關聯的購銷業務可以在產、供、銷各個環節中用轉嫁成本的方法調控利潤。關聯的資產租賃和資金拆借也是一個重要的調控利潤手段。
地方政府的扶持和財政補貼可增加公司的利潤。地方政府為了讓一些公司達到上市標准、上市公司的配股標准以及上市公司摘掉ST和PT的「帽子」,地方政府通過採用財政補貼、減免利息、降低稅收和低價給予土地資源等手段達到增加公司利潤的目的。
(3) 每股股息的分配
每股股息的分配是評價一個上市公司對股東回報的一個重要指標。股息的分配包括現金分紅、送紅股和配股,股東從這些回報中得到投資的增值。盡管一些公司年年盈利,但從來不給股東回報,這些公司的投資價值會大打折扣,投資者最好遠離。每股股息的分配也應該從縱向和橫向進行對比,挖出它的投資價值。每年回報遞增的公司股票是長線投資的首選股票。
(4) 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 = 年末股東權益 / 總股本
每股凈資產體現上市公司的資本擴張能力。每股凈資產逐年增加說明上市公司不斷擴張壯大,反之不斷縮小。
(5) 市凈率
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
市凈率把股價和每股凈資產聯系起來,市凈率越高,資產越優良。高科技股、IT行業和新興行業都有較高的市凈率。
(6)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 / 平均股東權益
凈資產收益率是評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說明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給投資帶來的收益就越高。
(7) 成本費用率
成本費用率 = 利潤總額 / 成本費用總額
成本費用率反映每花掉1元費用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對於投資者來說,該指標越高,給投資者帶來的利潤越高。
(8) 銷售凈利潤
銷售凈利潤 = 凈利潤 / 銷售收入
銷售凈利潤反映每1元銷售收入給公司帶來的凈利潤量,評價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該指標越高,公司的銷售能力越強。
(9)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付擔保。這一比例越高,債權人的安全性越高。但這個比例過高,則表明上市公司的資產利用率較低,流動資金閑置嚴重。一般流動比率為2左右較為合適。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不同,流動比率也不同,商業類公司可偏低。
(10) 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應收賬款周期越短,資金回收越快。否則上市公司的資金過多地滯留在應收賬上,會影響資金正常的周轉。
(11) 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負債比率反映的是償還債務的保險程度。從債權人來說,這一比率越高,償還債務能力越差。但對於投資者來說,負債比率高,表明當上市公司資本利潤率大於借款支付的利率時,股東所得利潤將增加。
(12) 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 = 現金余額 / 現金負債
現金比率直接反映企業的短期償付能力,也是盈利的資本。過高的現金比率將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如新股上市,新上市公司的現金比率很高,長期保持在過高的水平,說明現金並沒有投到新的項目中去。
[編輯]三、公司所在行業的分析
(1) 行業的劃分
公司所在行業的分析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上市公司所在行業的整體分析;二是上市公司所在行業的地位分析。
上市公司所在行業的分析對長線投資相當重要。行業的當前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該行業上市公司的影響巨大。當某個行業處於整體增長期間,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該行業的所有上市公司都有較好的表現和較大的發展空間。例如深滬兩市的通信行業、電腦軟體行業和高科技行業,整體公司業績要高於其他行業。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行業劃分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它是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劃分的。
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林、牧、副、漁和農業人口發展的產業,統稱農業。
第二產業主要是製造業、電力、紡織、石化、采礦、鋼鐵、建築、造紙、印刷等,統稱工業。
第三產業主要是金融保險、交通運輸、通信郵政、商業、教育文化、廣播電視、餐飲旅館等,統稱服務業。
股票市場上對行業的劃分是:農業、工業品製造業、商業、交通運輸、旅遊、網路電信、高科技、家用電器、金融、化工、石油、建材、醫葯、紡織、外貿、生物工程、地產、汽車、綜合類、食品加工、鋼鐵冶金、電力行業、造紙印刷、軟體、電腦等。
(2) 行業的成長分類
每一個行業都有四個發展時期:形成時期、成長時期、穩定時期和衰退時期。處在下降衰退時期的行業稱為夕陽行業;處在形成和成長時期的行業稱為朝陽行業。當大盤從底部啟動後,投資者最好挑選朝陽行業的股票,不要進入夕陽行業的股票。
朝陽行業和夕陽行業的劃分是相對的,並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某一個國家的夕陽行業可能是其他國家的朝陽行業,如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幾年前已決定不再新建,與高速公路建設有關的行業也處在夕陽時期,但高速公路建設在中國卻處在朝陽時期。又如美國的汽車工業已處在下降的夕陽時期,而中國的汽車工業仍處在上升朝陽時期。某一個時期是朝陽行業,而在另一個時期可能就變成夕陽行業。五十年前中國的紡織和鋼鐵行業處在上升朝陽時期,現在卻處在下降夕陽時期。
每一個行業內部也有處在上升朝陽時期企業和下降夕陽時期企業之分。如紡織行業在中國處在下降夕陽時期,而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企業卻處在上升朝陽時期。例如採用納米技術的紡織企業卻處在形成時期,一旦納米技術首先在我國的紡織行業應用,中國的紡織行業可能又會處在上升朝陽時期。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應用不僅可以改變企業本身的狀況,也可能改變整個行業的狀況。
[編輯]四、公司的產品和市場分析
(1) 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分析
產品的市場佔有應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這是指該公司的產品在同類產品市場中所佔有的份額;二是指產品的市場覆蓋率,也指產品在各個地區的覆蓋和分布。兩者的組合分析可得到以下四種情況:
市場佔有率和市場覆蓋率都比較高。這說明該公司的產品銷售和分布在同行業中佔有優勢地位,產品的競爭能力強。
市場佔有率高而市場覆蓋率低。這說明公司的產品在某個地區受歡迎,有競爭能力,但大面積推廣缺乏銷售網路。
市場佔有率低而市場覆蓋率高。這說明公司的銷售網路強,但產品的競爭能力較弱。
市場佔有率和市場覆蓋率都低。這說明公司的產品缺乏競爭力,產品的前途有問題。
(2) 公司產品的品種分析
公司產品的品種分析是指公司的產品種類是否齊全、在同行業生產的品種中持有的品種數、這些品種在市場的生命周期和各品種的市場佔有分析。例如電視行業,模擬電視品種已在走下坡路,大屏幕的數字電視和壁掛式電視將要取代模擬電視。一個沒有新品種的電視生產公司將成為「昔日黃花」。在大屏幕的數字電視和壁掛式電視品種中,大屏幕液晶壁掛式數字電視將成為市場的主流。在大屏幕液晶壁掛式數字電視中,與電腦合二為一的品種又將成為主流。
(3) 產品價格分析
產品價格分析是指公司生產的產品和其他公司生產的同類產品的價格比較。如產品價格是高還是低,產品是否有競爭力等。同時還應分析產品的價位和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產品價位變化所引起的供需變化和市場變化等。
(4) 產品的銷售能力
主要考察上市公司的銷售渠道、銷售網路、銷售人員、銷售策略、銷售成本和銷售業績。銷售環節的成本極大地影響公司的利潤。雖然上市公司在建立銷售網路的初期將投入巨資,但在以後的經營中可減少中間環節的費用,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但同時管理費用又將大大增加。如果藉助另一個公司的網路銷售產品,又必須讓出一定的利潤空間給銷售公司、使管理費用大大降低。這兩種銷售方法各有利弊,要進行綜合比較分析。
(5) 公司原材料和關鍵部件的供應分析
公司的原材料和關鍵部件的供應與產品的銷售一樣,同樣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包打天下,產品的上游原材料和關鍵部件全部由自己供應和生產,它的好處是原材料和關鍵部件供應穩定,這一部分利潤由該公司獨自獲得。但缺點是它的戰線長,初期投資增加,管理費用增加,產品抗風險性差。另一種情況是原材料和關鍵部件由專門的原材料公司供應和生產,公司讓出一部分應得的利潤。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例如,電視生產的模式就是顯像管由另外的廠家獨立生產來供應主機生產廠家的。由於技術的不斷發展,隨著顯像管向液晶和超大屏幕發展,就會使生產顯像管廠家的生產線改動非常大,而主機生產廠家的生產線改動卻非常小,這時生產傳統的真空顯像管廠家的生產線就面臨報廢的風險。
(6) 公司產品知識產權的研究和分析
一個上市公司的產品是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指標,它可以衡量該產品的技術含金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市公司的利潤高,且來源穩定,在該行業中將成為龍頭老大。在我國的家電生產企業中,很多生產企業都在使用外國公司的知識產權。家電行業的利潤依靠大規模生產和勞動力換取,總體利潤偏低就是由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因。
自主知識產權是一個上市公司發展和壯大的基礎,是穩定利潤來源的保證。一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市公司,無論它現有的利潤有多高,這個利潤是不會長久的,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市公司是不適合長線投資的。
[編輯]五、公司文化和管理層素質的分析
公司文化是指公司全體職工在長期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共同遵循的規則、價值觀、人生觀和自身的行為規范准則。對公司文化的分析應著重了解公司文化對全體員工的指導作用、凝聚作用、激勵功能和約束作用。
管理層素質的分析應包括對公司管理層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內部協調和溝通能力,公司管理層第一把手的個人經歷、工作經歷及文化水平,公司管理層的開拓精神等的分析。一個好的管理層在管理公司時,每一年公司都應有很大的變化,最終的結果應從公司的成長性、主營收入、主營利潤和每股收益的變化中體現出來。
[編輯]六、公司的實地考察
對公司的實地考察對於長線投資尤為重要。對中小散戶長線投資者來說,由於資金和實力有限,實地考察難度較大。但這一項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如一個上市公司已經年年虧損,資不抵債,企業已經停產,但該公司的股票在股市上卻受到投資者追捧而不斷攀升。這方面的內容和怪圈,媒體曾多次跟蹤報道,曝光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虛假信息。長線投資者在投資前必須親自地考察公司的現狀,公司的生產和銷售情況,公司文化、公司管理層的能力,公司的規章制度、生產規模、生產效益、生產秩序,投資資金的實際執行情況,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確情況和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投資機構和基金在進行投資和決策前有專門機構到上市公司進行全面的實地考察。中小散戶如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去進行考察,可以採用幾個中小散戶聯合起來派代表去上市公司進行考察,也可以調查基金對哪些上市公司進行長線投資,根據您自己的判斷和分析,跟隨基金進行長線投資操作。
一般像大智慧這樣交易軟體,選中一隻股後,按F10可以看到公司基本面情況。
C. 帽子的生產成本核算
非專業為業余制,僅供參考...
D. 在一房間里有4個小孩,2個戴黑帽子。
A,在別人沒猜之後,不可能猜中,因為他什麼都看不見。
B,在別人沒猜之後,不可能猜中,因為他也什麼都看不見。
如果B和C戴同樣顏色的帽子,那麼D一定能猜中自己帽子的顏色。
如果B和C戴不同顏色的帽子,那麼D一定不能猜中自己帽子的顏色。
這個題目的題意明顯有問題,因為4個小孩怎麼猜?是用嘴說嗎?如果一個小孩用嘴說,評判人回答有沒有猜中,那麼其他3個小孩根據聽到的話,也可能猜中自己帽子的顏色。如果4個小孩,只是把自己猜的答案寫在紙上,同時交給評判人,那麼除了D把握性大一些之外,其他3人都是亂猜的呀。
帽子只有兩種顏色,任何人猜,都有50%的命中率呀。
如果是說出來,那麼我想是這樣的:由於沉默片刻,說明D猶豫了一下,C根據D的猶豫,判斷出自己帽子的顏色跟B不同,所以C第一個猜中了,緊接著B,由於聽到C猜中的結果,又根據D的表現,只要說一下相反的顏色,就可以猜中,所以B第二個猜中了。而A和D,誰第三個猜,誰都可能猜錯,而最後一個猜的人,也輕松的猜中了。
如果評判人說,如果你覺得能猜中,就請你大聲說你能猜中,但不要說出猜中結果,只要把結果寫在一張紙上,給我看,就行了。如果這樣,C猜中後,B就要亂猜了。
但是也不能認為C就是有根據的猜,因為按照題意,沉默片刻,難道D就不能故意這樣的表現嗎?D如果一眼就能猜中,而他一說能猜中,那麼緊接著C就能猜中,這是不說出猜中結果的情況,如果D說出猜中結果,被ABC聽到了,那麼他們三人也很快能猜中了。D完全可以故意,表現不那麼急著猜,沉默片刻呀。
既然是有意識的猜,為什麼D就那麼傻,如果能一眼猜中,就不能沉默片刻了嗎?如果D一眼猜不中,為什麼就要沉默片刻呢,就不能故意表現出很快猜中的樣子嗎?
這個題目,也太小兒科了吧,也太沒什麼意義了吧。設置的條件,讓A和B,如何猜,完全有利於C和D嘛。沉默片刻,就說明人家猜不中嗎?沒聽過兵不厭詐嗎?難道D不可以故意第一個胡亂的說猜中,以干擾C作判斷嗎?
E. 大衛李嘉圖為什麼提倡對外貿易
在李嘉圖看來,在商品的交換價值由生產中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條件下,每個人都會致力於生產對自己說來勞動成本相對較低的商品。他舉例說,「如果兩個人都生產鞋和帽子,其中一人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比另一個人具有優勢,不過在帽子生產上只領先於其競爭對手1/5或20%,而在鞋的生產上卻要領先於其競爭對手1/3或33%;那麼,這個具有優勢的人專門生產鞋,而那個處於劣勢的人專門生產帽子,難道不是對於他們雙方都有利嗎?」
既然國際間生產要素的不流動性打斷了各國間利潤均等化的進程,既然基於各種原因,每一個國家都可能有「某種具有優勢的產品」,而且「這種優勢還相當可觀」,那麼,「各國都更為合理地分配它的勞動資源,生產這種具有優勢的產品」,並「將其用於相互交換,各國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同斯密相反,李嘉圖強調的是在相互比較的基礎上,兩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所處優勢或劣勢程度的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貿易機會和貿易利益。因為葡萄牙在葡萄酒的生產上優勢更大(葡萄牙葡萄酒的生產成本為英國的2/3,毛呢的生產成本為英國的4/5),而英國在毛呢生產上劣勢較小(英國毛呢的生產成本為葡萄牙的1.1倍,葡萄酒的生產成本為葡萄牙的1.5倍)。就像生產鞋和帽子的兩個工匠一樣,只要葡萄牙致力於生產葡萄酒,英國致力於生產毛呢,然後進行相互交換,兩國就都能獲得貿易利益。
由此可見,「兩優擇其甚,兩劣權其輕」,是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則。「正是這樣一條原則,決定了葡萄酒應該在法國或葡萄牙生產,玉米應該在美國或波蘭生產,而機器和其他商品應該在英國生產」。比較成本學說
李嘉圖剛剛開始進入經濟學界的時候,英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限制穀物貿易的《穀物法》。李嘉圖鼓吹自由貿易,但《穀物法》最終還是通過了。這促使李嘉圖更深入地思考貿易問題,從理論上駁斥貿易限制的荒唐。
他的國際貿易學說可以被稱為「比較成本說」或「比較成本規律」。他模仿同亞當·斯密斯關於個人勞動分工的理論來分析兩個國家間貿易的好處。假定製一單位布,英國需要50個勞動日,葡萄牙需要25個勞動日;制一單位酒,英國需要200個勞動日,葡萄牙只需要25個。可以看出,葡國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英國絕對低,即都處於絕對優勢。不過,葡萄牙在酒的生產中表現出的優勢更大,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對低,處於比較優勢,制布成本相對高,處於比較劣勢。而英國制布成本相對低,處於比較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放棄生產比較劣勢的酒,專門生產比較優勢的布。如此分工,兩國合起來不僅可以生產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國還可以用布換到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換到更多的布。兩國同時獲得國際分工與國際交換的好處。
這種理論為自由貿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李嘉圖認為,國際分工與國際交換的利益,只有在政府不幹涉對外貿易,實行自由貿易的條件下,才能最有效地實現。「在一個具有充分商業自由的體制下,每個國家把它的資本和勞動置於對自己最有利的用途」。因此,他是堅定的自由貿易論者。
李嘉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在斯密奠基的基礎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經濟學的大廈。他的勞動價值論在新古典興起之後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了,但他的比較優勢理論對於自由貿易的貢獻卻是不朽的。
F. 戴安全帽識別系統能實現哪些目標
安全帽識別系統基於智能視頻分析,自動對視頻圖像信息進行分析識別,無需人工干預;對監控區域內的未戴安全帽行為進行識別,及時發現監控區域內的未戴安全帽行為,以最快、最佳的方式進行預警,有效的協助管理人員處理,並最大限度地降低誤報和漏報現象;同時還可查看現場錄像,方便事後管理查詢。
安全帽識別系統通過安裝在建築施工作業現場的各類監控裝置,構建智能監控和防範體系,能自動識別監控區域的人員未戴安全帽行為,對視頻檢測畫面進行實時分析、突發狀況實時告警,有效彌補傳統方法和技術在監管中的缺陷,解決傳統依賴於人工巡視的工作方式,極大的節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智慧工地安全帽識別系統基於智能視頻分析,自動對視頻圖像信息進行分析識別,無需人工干預;對工地監控區域的人員安全帽佩戴進行檢測,以最快、最佳的方式進行預警,有效的協助管理人員處理,同時還可查看現場錄像,方便事後管理查詢,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施工現場智能化管理。
G. 14元一頂帽子 以18元一個賣出,剩餘10頂。本錢收回,盈利60。求一共進了多少頂
一共進了60頂
分析:已知,14元一頂帽子 以18元一個賣出,一頂帽子利潤4塊錢。
60÷4=15
15+10=25
一共進了60頂帽子。
(7)帽子生產成本分析擴展閱讀:
單價、總價、數量的關系:
1、單價X數量=總價
2、總價÷數量=單價
3、總價÷單價=數量
要想快速解答出小學生應用題,讀題審題思考題意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在做題之前首先就要注意題目的意義何在,題目的目的又是什麼,只有在了解了題目的意思之後學生才會知道自己該從哪一步開始解答,又能運用到哪方面的知識點。
如果學生對於題目沒有好好理解,那麼對於解題的思路也會是一片混亂,也就不會有一個很完整的思考體系,也甚至可以說從剛開始也就意味著最後結果的錯誤。
H. 經濟學中的成本有哪些
經濟學上,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成本極其重要,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3個成本中的概念:機會成本、邊際成本和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有句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熊掌的代價就是要放棄掉魚,所有的選擇都有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當前選擇最大的那個代價,而且機會成本必然會產生,比如,你不讀這篇文章,錯過了解機會成本的機會,就會產生機會成本,從而影響你的一生,因此,對於我們個人來說,要充分考慮機會成本,做出明智的選擇,畢竟選擇大於努力,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在經濟學里,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多生產一單位產品需要付出的成本,其中,有3個概念,規模經濟,減低邊際成本;互聯網經濟,邊際成本趨向於零;零邊際成本社會,協同共享。邊際成本在企業和創業過程中非常重要,規模經濟中,邊際成本趨向於零的大多都是大生意,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富豪榜上,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互聯網,在創業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這一點,做創業方向上做好選擇。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但是人並不總是理性的,在做決策時往往會受過去已經發生的成本所影響。面對沉沒成本,我們要學會3點,敢於半途而廢,該放棄時要懂得放棄;在商業上,有時可以製造沉沒成本,讓人慾罷不能;創造覆水難收,逼自己一把,如果你確定要翻過一面牆,先把帽子扔過去。
I. 誰問做一個帽子的成本價是多少
看看你要做什麼樣的帽子了,自己織的毛線帽子?還是別的什麼?
成本初略分析如下,以普通流行的帽子為例: 賣出一件的收入:ebay上平均出售價格:13-16¥(我發現中國賣家很多人以4.99-5.99起拍,運費設置為:8-10$),以平均價14$計算,按現行匯率7.1計,約收入100元。 需要支付的費用: 1、商品批發進價+運費:10-20元,以平均15元計。 2、以美國平台為例,以成交率為20%計。賣出該件的上傳費用0.35$,約2.45元。還需付未成交的另4件成本,計:0.35*4=1.4$,計9.8元。 3、成交後付給paypal 8.75%,14*8.75%=1.22*7=8.5元。 3、運費:打折後約25元。 總計支出:15+9.8+8.5+25=58.3 不計人工的收入:40元左右。
J. 比較成本論的應用案例
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舉了一個通俗的例子:「如果兩個人都能製鞋和帽,其中一人在兩種職業上都比另一個人強一些,不過制帽子時只強1/5或20%,而製鞋時則強1/3或33%,那麼這個較強的人專門製鞋,而那個較差的人則專門制帽,豈不是對雙方都有利么?」
李嘉圖也採用了斯密由個人推及國家的方法,認為國家之間如能按上述個人之間的分工原理進行國際分工,也必將會使各方獲得利益。他以英國和葡萄牙為例,論證了他的比較成本原理。 1、英國和葡萄牙進行國際分工之前,在毛呢和葡萄酒這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各自具有相對優勢。
葡萄牙生產每噸酒需要花費勞動時間80天,生產每噸毛呢需要花費勞動時間90天,而英國則分別需要120天和100天。
按照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在上述情況下,英葡兩國之間是不會發生貿易的,因為英國兩種產品的勞動成本都絕對高於葡萄牙。但是,李嘉圖通過分析認為,兩國仍能進行對雙方都有利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葡萄牙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雖然都比英國有絕對的成本優勢,但優勢的程度並不相同。
葡萄牙的毛呢成本為英國毛呢成本的90%,酒的成本為英國的67%,其兩種產品的絕對成本均比英國的要低。但相對而言,酒的成本更低,優勢更大,所以應該分工生產酒,以酒交換英國的毛呢更為有利。英國兩種產品的成本都處於絕對劣勢,但毛呢的劣勢較小一些,所以應分工生產毛呢,以毛呢交換葡萄牙的酒更為有利。這種「兩優取其重,兩劣擇其輕」的思想,是李嘉圖比較成本論的核心。依據這一思想進行國家間的分工和貿易,對各方都有利。 首先,比較成本理論的分析方法屬於靜態分析。該理論認為世界是永恆的,是一個靜態均衡的世界,是一個各國間、各經濟集團間利益和諧一致的世界。李嘉圖提出了九個假定作為其論述的前提條件:
一是只考慮兩個國家兩種商品;
二是堅持勞動價值論,以英葡兩國的真實勞動成本的差異建立比較成本說,假定所有的勞動都是同質;
三是生產是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
四是沒有運輸費用;
五是包括勞動在內的生產要素都是充分就業的,它們在國內完全流動,在國際之間不能流動;
六是生產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
七是收入分配沒有變化;
八是貿易是按貨物交換的方式進行;
九是不存在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國際經濟是靜態的。
其次,李嘉圖解釋了勞動生產率差異如何引起國際貿易,但沒有進一步解釋造成各國勞動生產率差異的原因。
第三,該理論的一條重要結論是:各國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將進行完全的專業化生產。現實中,難以找到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進行完全的專業化生產。一般來說,各國多會生產一些與進口商品相替代的產品。
同時,根據其結論進行推導,兩國比較優勢差距越大,則貿易的空間越大。那麼,當前的國際貿易應該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國際貿易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不過,該理論對國際經濟發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較優勢原理,在現實經濟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2、英葡兩國進行國際分工後,產品總產量增加了。
英葡兩國依據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進行國際分工,英國分工生產毛呢,葡萄牙分工生產葡萄酒,所生產出的產品總量增加了。可見,分工生產後,勞動總量沒有增加,產品總量卻增加了。葡萄牙把170天的勞動全部用於生產酒,生產出2.125噸酒;英國則把220天的勞動全部用於生產毛呢,生產出2.2噸毛呢。英萄兩國的勞動總量沒有增加,僅僅由於進行了國際分工,就比以前多生產出0.125噸酒和0.2噸毛呢。 3、英葡兩國進行產品交換,對雙方都有利。
在分工的前提下,英葡兩國進行產品的國際貿易。如果用1噸毛呢交換1噸葡萄酒,其結果是葡萄牙換得1噸毛呢後還有1.125噸的酒,相對於沒有實行國際分工前得到的比較利益是0.125噸的酒;英國換得1噸酒後還有1.2噸的毛呢,相對於沒有實行國際分工前得到的比較利益是0.2噸的毛呢。由此可見,按比較成本理論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使各參加國,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還是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比斯密的絕對成本論更具有普遍意義。斯密理論只論證了一部分在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參加國際分工的必要性,而李嘉圖理論則論證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參加國際分工的必要性。所以,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被稱作是國際貿易的一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