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春秋平頂帽子

春秋平頂帽子

發布時間:2022-06-06 01:51:10

㈠ 歷代每朝每代官帽的特徵(簡略)

由於中國古代的男人都留發,所以必須給男人的長發有一個去處,於是古代各個朝代的官帽都有一個作用:束發和固定頭發。一個橫的簪就是起到固定頭發作用的。春秋的帽子高而狹長,樣式也簡朴些。秦朝的官帽高度下降,但很講究簪的花紋。
漢朝的官帽又恢復了簡朴但提高了高度。三國的帽子典型的是諸葛亮式的。突出了冠,發簪幾乎不見。
晉朝又恢復了突出發簪的樣式,總體看比三國時期美觀。唐朝的帽子高度下降,發簪的樣式像兩個耳朵,樣子擺脫了誇張
宋代帽子的高度又降了些,兩邊的耳朵加長了。據說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元代的官帽更像一個草帽,只是頂端高度增加了。蒙古人的統治,使得帽子的變化也沒有傳承性。
明代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使得官帽大體繼承了宋代的樣式只是有些小的變化:上部由方變園了,也叫烏紗帽。到了清朝又變成了和元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加了帽檐,帽子上也有了頂戴花翎。元代和清代沒有發簪的位置了,是因為男人不再束發。唐、宋、明的官帽基本變化不大,唐朝的服飾影響了多個朝代。

㈡ 春秋時期得人頭上帶的是什麼

主要有:冠、冕、弁、幘四種。
1、冠只是用以包裹發髻,人們戴發冠只是為了生活方便,同時也有一定的美觀裝飾作用,至於發冠的樣式則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大約在商朝,開始出現冠服制度。
2、冕,古代漢族冠飾之一。為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3、古代一種尊貴的冠,為男子穿禮服時所戴。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
4、幘,又稱巾幘。古代漢族男子包裹鬢發、遮掩發髻的巾帕。

㈢ 請問古代各朝代(特別是魏晉南北朝)的帽子是什麼樣的最好有圖釋

反正很酷!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古代「頭衣」包括帽子、巾、襆、頭、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這個字,可見帽是出現於東漢以後的字。
古代的帽子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定義,有時和其他「頭衣「外形相近,沒有一個特別嚴格的界限,但一般說來,帽子是圓頂形的,能覆蓋整個頭部,且易戴易脫,為人們日常所戴。
我國戴帽子的歷史很久了,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都是戴帽子的,並且是皮帽子。只是後來隨著封建制度的建立,,等級制度的出現,一般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轉而戴弁、冠、冕等,帽子轉而成了小孩的專用品。到晉代已經要求不是那樣很嚴格了,一般士人亦可戴帽子。實際上在三國時期,凡不做官的士人就可以戴帽子,有名的高士管寧就在家中戴黑布帽子,但在正式場合是不允許戴帽子的,而要按規定戴冠和幘等。
有趣的是,在漢族已不是很講究的時候,作為習慣於戴帽子的少數民族,一面推行漢化制度,一面卻嚴格要求不得戴帽子,還有人為此丟了官。北魏孝文帝一次南征回京,見城裡婦女仍有戴帽子穿小襖的,就責備留守的任城王元澄,問他為何不管,元澄辯解說,戴帽子穿小襖的只是少數。孝文帝很生氣,質問他:「你是否覺得全城人都應該戴帽子穿小襖呢?」結果將任城王及其他留守的官員全罷免了,演出了我國歷史上為帽子而丟官的一幕,可見戴不戴帽子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此事在《魏書》《北史》上都有記載。而據《宋書·禮志》記載,當時的南方,百姓已普遍戴帽子,且士大夫也逐漸以帽子為常服,這對推行漢化的北魏不啻是一個諷刺。
由於帽子有其方便的一面,因而北魏以後,士大夫階級也逐漸戴起了帽子,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打扮。到隋唐以後,由於民族的大融合,帽子成為人們日常普遍的一種服飾,並且和現代的帽子一樣,容易脫掉。
古代人戴帽子也和現在一樣,喜歡趕時髦,後周時獨孤信打獵時帽子稍微斜了點,結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學他將帽子斜戴上,以為時髦。隋文帝楊堅未當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長有一肉瘤,怕人看見,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而為時尚。
帽子的類很多,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突孫帽、大帽子、白紗帽、烏紗帽、皂帽等;唐宋時代有席帽、渾脫帽、氈帽、壓耳帽、風帽、婦女戴的帷帽、胡帽等;明清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鵝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氈帽、小帽、卷檐氈帽、皮帽、狗頭帽、涼帽等等。它們因材質、形狀等的不同,而分別具有防風、遮陽、保暖、美飾等功用。這其中最負盛名的乃是烏紗帽。
烏紗帽,顧名思義就是用黑色的紗製作的帽子。它不是嚴格的一類帽子,而是將凡是用烏紗製作的帽子都可稱為烏紗帽。在隋以前,帝王戴白紗帽。宮官和官宦有戴烏紗帽的。隋唐時烏紗帽成為朝中官員的一般頂戴。到宋代,四腳襆頭興起,原來式樣的烏紗帽逐漸廢止,但由於襆頭亦多用烏紗製作,故仍將襆頭稱為烏紗帽。宋代烏紗帽多為展腳,即帽翅平展,據說這樣可以防止大臣們在朝上竊竊私語。在明代,官員戴的烏紗帽的定製是前低後高呈台階形,兩翅為牛舌形,寬寸余,長五寸,但亦有戴其他樣式者。由於明代只有官吏才能戴烏紗帽,故後世將烏紗帽作為官帽的代稱。後世在舞台上出現的官員所戴的烏紗帽就是明代的式樣。烏紗帽到清代即廢止了。

㈣ 法國軍帽為何不是大檐帽而是平頂帽裡面有何淵源

根據歷史記載自從有了戰爭後軍帽就出現在戰場上士兵們的頭上,在我國古代軍帽也被稱之為胄或者是頭盔,主要的作用就是內亂保護戰士們的頭部。軍帽按照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銅制、鐵制和皮製,青銅制的頭盔主要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後期由於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涉及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又出現皮製的,在南方也出現藤條編制的頭盔。

平頂軍帽的來源

法國的平頂軍帽也被稱之為kepi,平頂帽的由來要從法國的陸軍說起,法國陸軍由於作戰要求將原先的高筒帽替換為矮小卻又貌似高筒帽的平頂帽,而原先的平頂帽被降級為用作閱兵是的裝飾軍帽。後來這一做法得到了空軍及海軍的認可紛紛改換了裝飾,就連金蟬也認為帽子太高無法乘坐警車而改為平頂帽,於是法國軍隊為實用與便紛紛改換為平頂帽。

㈤ 各個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較低,但很講究簪的花紋,顯示了身份地位。

(5)春秋平頂帽子擴展閱讀: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官帽

㈥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服裝的特點有哪些

各家各異,各國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制度已經走向衰落,諸子百家湧起爭鳴,各家論著皆提及服飾講究——墨家提倡“節用”“尚用”,不必過分奢華“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長安,然後求樂”;儒家強調“文質彬彬”“憲章文武”;而道家則強調“被褐懷玉,甘其食,美其服”;法家則是“崇尚自然,反對修飾”……這是根據各家思想決定的。屈原《離騷》中講“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可見君子須戴冠佩玉。

㈦ 古代帝王的帽子,各個朝代大有不同,那清朝帝王的帽子象徵了什麼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與狩獵民族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內涵。如帝後朝袍上的馬蹄袖、披肩領和皇後兩肩所飾被稱為「緣」的半月形裝飾,分別象徵著馬蹄、弓和馬鞍的形象,將滿族騎射征戰「馬上得天下」的輝煌歷史充分表現了出來。尤其是滿族傳統服裝的箭袖,入關後雖然失去實際作用,但箭袖卻作為滿族的行禮動作(即滿語中的「放哇哈」)得以保留。箭袖又稱馬蹄袖,平時挽起成馬蹄形,一遇到行禮之時,敏捷地將「袖頭」翻下來,然後或行半禮或行全禮。這種禮節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已不限於滿族,漢族也以此為禮,以示注重守禮。因此馬蹄袖以遮手可禦寒,挽起放下可行禮,既具有實用功能,又有很好的裝飾效果,而被人們譽為「反映清代歷史的象形文字」。清代帝王服飾正是這樣,把傳統特色與本民族元素完美的融合,而除了在服裝的方寸之間,滿、漢兩種文化也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和平共處。
大約在商朝,開始出現冠服制度。到了漢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過冠帽就可以區分出一個人的身份和等級。漢代主要的冠帽有:冕冠、通天冠、長冠、進賢冠、武冠和法冠等等。不同身份、不同場合所戴冠帽有嚴格規定,帝王在參加祭祀大典的時候要戴冕冠;在朝會和宴會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長冠是參加祭祀時官員所戴的冠帽。武冠是各級武職人員在朝會時所戴的禮冠;進賢冠專門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里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註:「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1)皇帝冬朝冠:冠體為圓頂呈斜坡狀,冠周圍有一道上仰的檐邊。冬用薰貂製作,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毛皮製作,冠體上綴朱緯,長出冠檐,頂上加金縷絲鏤空金雲龍嵌東珠寶頂,寶頂分為三層,底層為底座,有正龍四條,間飾東珠四顆,第二、三層各有升龍四條,各飾東珠四顆;每層間各貫東珠一顆;共飾東珠十五顆。頂部再嵌大東珠一顆,梁二,在頂左右,檐下兩旁垂帶交於項下。
(2)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圓錐形,下檐外敞呈雙層喇叭狀。用玉草(玉草產於東北,滿族叫德勒蘇草,進關以後,視此草為發祥之物)或藤絲、竹絲做成,外裱以羅,在兩層喇叭口上鑲石青色織金邊飾;以紅紗或紅織金為里,外層綴朱緯,內層安帽圈,圈上綴帶。冠前綴金累絲鏤空金佛,金佛周圍飾東珠十五顆,冠後綴金累絲鏤空舍林,有東珠七顆。冠頂部再加金累絲鏤空雲龍,嵌大東珠寶頂,寶頂形式與冬朝冠相同。
(3)皇帝吉服冠:冠形似朝冠,冬用海龍、薰貂、紫貂,上綴朱緯,冠頂滿花金座,上銜大珍珠一顆。滿花金座有的是鑲嵌寶石的。夏吉服冠也用玉草或藤絲、竹絲編織,紅紗綢裱里,石青織金緞或織金綢、紗緣邊。上綴朱緯,頂滿花金座上嵌大珍珠一顆。
(4)皇帝常服冠:冬為有折檐的圓形帽,滿綴紅纓、紅絨結頂。用皮或青絨製作。夏常服冠形同夏朝服冠,以玉草或藤、竹絲編織,紅紗、綢里,石青織金緣邊。上綴朱緯、紅絨結頂。
(5)皇帝行服冠:冬行服冠形如冬常服冠,用黑狐、黑羔皮或青絨為之,滿綴紅纓、紅絨結頂。夏行服冠形同夏常服冠。
(6)皇帝雨冠:冬季冠形為高頂式,前有深檐。夏季為平頂式,前檐展敞。按不同季節表用明黃色氈、油綢或羽緞製作,月白緞里。
(7)翎子:翎子分花翎、藍翎、染藍翎,花翎為貴,花翎即孔雀翎,又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三眼最貴。花翎原有例戴、賜戴之分。例戴如宗室貝子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戴雙眼花翎。鎮國將軍、輔國將軍,戴單眼花翎。品宦例戴花翎的有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直省將軍內大臣、各城參贊辦事領隊大臣、散秩大臣、武備院卿、上駟院卿、頭、二、三、四等侍衛及前鋒營、火器營、護軍營、鑾儀衛等滿員五品以上、統領、參領、前鋒侍衛、諸王府長史、散騎郎、二等護衛均戴單眼花翎,翎根綴藍翎,插入用翠玉、白玉、碧玉、碧璽、琺琅、瓷等質材製成的翎管內,綴於冠後。雙眼和三眼翎,就是拿兩個和三個孔雀尾羽後梢的彩色翎斑垂直排列,連接而成。藍翎是用鶡羽製成,藍色無翎斑,故名藍翎。染藍翎是用靛藍染天鵝毛而成。在明代都督江彬等就已在白紅笠上植染藍翎為飾,貴者三英、初者二英、最次者一英,已於前述。清代花翎以三翎為貴,但康熙時,因某皇子想戴花翎,康熙帝曾特賜五眼花翎;後福文襄公立大功,曾獲四眼花翎,屬於特例。皇室子弟年十二能賜射箭者,也給花翎,但無冠頂,名「空花翎」。清末漢人中李鴻章曾獲戴三眼花翎,賜雲龍補服。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獲賞戴雙眼花翎。當時漢人獲封爵賜戴花翎及文臣兼提督巡撫銜者都得賞賜,這在清前期是很少有的。即宗室親郡王為大臣者,也必奉旨恩賞才能戴花翎,如未奉旨擅自戴用者,要交宗人府議處。
皇帝朝冠分為冬朝冠和夏朝冠兩種:冬朝冠冠體為圓頂呈斜坡狀,冠周圍有一道上仰的檐邊。用薰貂或黑狐毛皮製作;夏朝冠形作圓錐狀,下檐外敞呈雙層喇叭狀。用玉草或藤絲、竹絲作成,外面裱以羅,以紅紗或紅織金為里,在兩層喇叭口上鑲織金邊飾;內層安帽圈,圈上綴帶。冠前綴「鏤空金佛」。
皇帝朝冠,冬用薰貂,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龍四,餘東珠如其數,上銜大珍珠一。夏織玉草或藤竹絲為之,緣石青片金二層,里用紅片金或紅紗。上綴朱緯,前綴金佛,飾東珠十五。後綴舍林,飾東珠七,頂如冬制。
吉服冠,冬用海龍、薰貂、紫貂惟其時。上綴朱緯。頂滿花金座,上銜大珍珠一。夏織玉草或藤竹絲為之,紅紗綢里,石青片金緣。上綴朱緯。頂如冬吉服冠。
常服冠,紅絨結頂,不加梁,餘如吉服冠。
行冠,冬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絨,餘俱如常服冠。夏織藤竹絲為之,紅紗里緣。上綴朱氂。頂及梁皆黃色,前綴珍珠一。
雨冠之制二:冬頂崇,前檐深;夏頂平,前檐敞。皆明黃色,月白緞里。氈及油綢、羽緞惟其時。

男士平頂帽什麼牌子最好

熱銷排名第一正品圖片 #服飾#帽子 平頂帽子 韓版男士褶皺棉質時尚潮流休閑男帽 2013春秋帽子"(銷量:9565件)提示: 注意網友購買使用後的評論,就知道什麼牌子好了,自己相中的就記下 貨號和品牌 到附近商場去對比購買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

㈨ 春秋時期的帽冠是什麼樣子的

說點我知道的,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貴族都是要戴冠的,那時的冠叫做「冕」,但是各個階層的貴族戴冕各不相同,天子的冕有珠簾,耳朵邊有倆條帶子垂下來叫做充耳,意思是充耳不聞,珠簾則表示非禮勿視,珠簾的數量也不同,周天子12根,諸侯9根,上大夫6根,下大夫3根,士沒有珠簾。

㈩ 春秋戰國時期服裝有何特色請舉出代表。

考古發現的服裝實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裝是很難長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款式,除出土服裝實物外,還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繪畫等間接資料作為補充。

1.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的服裝實物:

(1)袍類裁法有正裁、斜裁兩種。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兩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寬各32厘米,雙袖各3片,寬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後,再從下邊縫合。在雙袖與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塊長37厘米、寬24厘米的長方形,便於手臂上下活動。領緣用緯起花的絛帶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兩片各寬45厘米,其他三片各寬41厘米。裾緣下擺緣直裁另拼縫。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雙袖均斜裁,共8片,寬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緣、領緣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寬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種類型。

第一型後領下凹,前領為三角形交領。兩袖下斜向外收殺,袖筒最寬處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較小,比較實用。

第二型兩袖平直,寬袖口,短袖筒。後領直起,前領為交領(三角形)。衣身較寬松,為罩於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長袖,袖下部呈弧狀(袖下面的弧線稱為「胡」,據《後漢書·輿服志》說它是仿效牛的頸項下有垂胡之形而設計的)。衣身寬松,有華貴的風度。此種款式至西漢仍繼續流行。

以上三種類型,均為交領、右衽、直裾式,上衣與下裳連為一體。另外觀察長沙戰國楚墓出土帛畫人物與木俑,尚有衣襟右側向後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實物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有所發現。

(2)禪衣交領、右衽、直裾,上衣與下裳相連,雙袖呈胡狀。

(3)夾衣衣長及膝,交領、右衽、直裾,上衣與下裳相連。

(4)〓(qiū音秋)衣是一種短袖式對襟衣,〓字可與裯字相通。用整塊衣料上部左右剪開,疊成雙袖,下部左右內折成兩襟,再用綉絹鑲領,兩襟、下擺、袖口等緣而成。兩襟對中(對襟式),腰與下擺等寬,凹後領。原件尺寸很小,是為殉葬所特製,置於小竹笥中,外系竹簽自名〓衣。

(5)單裙下擺稍大於裙腰,裙面用8片縫拼,寬分別為27厘米、27厘米、27.5厘米、26厘米、27厘米、24厘米、27厘米、26厘米,下擺緣寬12.5厘米。

(6)綿袴由袴腰和袴腳兩部分組成,袴腰4片,每隻袴腳連上2片,每片寬30.5厘米,長45厘米。袴腳左右各2片,其中1片用整幅絹,寬50厘米,長61厘米。另1片用半幅絹,寬25厘米,長59厘米。袴腳上部一側拼入1塊長12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袴襠,1條寬邊與袴腰相接。1條邊縫在袴腳上,折疊成三角形,展開呈漏斗狀。袴腳下部拼有1塊長32厘米,寬9厘米的條紋袴邊,做成小袴口,袴腳的各拼縫處均鑲嵌絲絛。綉絹作面料,深黃絹里。袴腳上部與袴腰相連。但兩襠不相連。後腰敞開形成開襠。袴腰寬0.5厘米,袴長116厘米。

(7)帽展開呈不規則圓台形,折疊時呈前高後低,頂部外凸,上有圓孔。帽後里側裝有組帶兩束,應是帽系。幅高18.5厘米,前邊長25厘米,後邊長40厘米。面料紅棕色絹,里料深黃色絹;大菱形紋錦鑲邊。

(8)麻鞋前端尖頭半圓形,側視呈緩坡狀,里層用草編,表層用麻布髹黑漆;再在外包錦面。鞋底用麻線編結,從中向外逐圈編繞27圈。底下編成許多乳釘狀線結。長23厘米,高5厘米。

2.各地出土有關春秋戰國時期服飾的間接材料。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服飾的間接資料很多,現在選擇一些服裝結構比較清晰的人物雕刻、繪畫形象,供讀者參考。

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漆奩裝飾人物紋,所繪人物雖極簡練,但作風非常寫實。其在中間坐者在室內,為觀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寬下擺、V字形交領長袍,腰間緊束腰帶,體態秀美。《屍子》:「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此漆奩人物畫所表現的,也正是細腰的裝束。此外,所有人物衣著領口、袖口、下擺及腰帶均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內襯穿白色襯衣。頭冠雖不清楚,但都有纓帶下垂,系於頜下。

河南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兩件戰國長袖曲裾袍舞女玉雕,式樣均為交領、右衽,袍長曳地,腰束大帶。

湖南長沙仰天湖戰國楚墓出土女木俑,穿繪綉交領右衽曲裾袍,領及衽邊均飾以較寬的錦緣。

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多數穿直裾袍,只有一個穿曲裾袍。袍式長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邊均鑲錦緣。袍身紋飾為雷紋和重菱紋,重菱紋又稱為「杯紋」,因它形似雙耳漆杯,或稱為「長命紋」,取長壽吉利的含義。

河南洛陽金村韓墓出土戰國青銅玩雀女孩,上衣為立領式,立領是在領窩加領座才能製成的。裙裳長僅及膝,為中短裙。腰間束有璫的革帶,革帶上掛著懸有組玉佩的組帶。足穿革靴,發分左右梳兩條長辮。用現代人的審美眼光來看,也是頗為時髦的。圖中柱上的小雀是後人加上去的。

河北燕下都戰國遺址出土銅人,穿右衽矩形交領長袍,腰束革帶,用帶鉤扣接。

湖南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出土馭龍升天圖帛畫,畫著一個男子駕一條龍,龍前是魚,龍後是鷺鶿鳥,表示能入海或升天。男子頭戴切雲冠,長纓結於頜下,腰束大帶,袍式寬松、廣袖、曲裾,長可掩足。即當時的深衣。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戰國楚墓出土少女龍鳳帛畫。畫一女子合手祈禱,身穿廣袖寬松曳地曲裾長袍,袖身肥大,袖口縮斂,下側弧線成垂胡狀,腰束大帶,與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所出土帛畫中駕龍男子的袍式基本相同。

《爾雅·釋衣》謂袖身擴大部分為「祛」,袖口縮斂部分為「袂」,這種袖式後來稱為「琵琶袖」。袍與衫的區別,在於有沒有袖口,有袖口的為袍,無袖口的為衫。

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編鍾虡(jù音據)中層的銅人,上衣是矩形交領、緊身、窄袖、衣襟下擺左長右短呈曲波形彎曲,領緣有幾何花邊為飾。下穿折襇裙裳,裙裳左右兩側各有一條幾何紋直條圖案為飾。裙的長度短者及膝,長者及地。均穿於上衣之內。腰間束革帶,掛有垂纓及心形囊。腰右側佩短劍。頭戴上寬下緊的平頂帽,為儀仗樂隊的裝束。

幾組戰國楚墓出土的組佩俑,當時諸侯禮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禮服都佩玉,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河北平山三汲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均穿左衽、矩形交領、窄袖上衣,大方格紋面料中長裙,裙長及踝。發式或總發於頂,在頂上梳髻。或作披發式,頭發後垂於背。有的在頭上插戴高高的牛角形梳冠為飾,頗與今苗族姑娘的角形銀冠相似。為古代鮮虞族人服飾。

商代以馬駕車,古代以馬狩獵或驅逐侵犯牛羊的狼群,戰國七國中原戰爭中才有大規模騎兵,故以為起始於戰國趙武靈王,騎兵代替戰車,象徵運動速度增強,《簡子》議兵說楚軍「輕利僄遬(速),率(驟)如飄風」。「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從出。」《戰國策·齊策一》齊軍「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孫子兵法》「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始(靜)如處女……後(動)如脫兔」。《史記·白起列傳》:「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楚亦有騎兵一萬,《古禽經》「鶡冠,武士服之,像其勇也」。應劭《漢官儀》:「虎賁,冠插鶡尾,鶡,鷙鳥中之果勁者也,每所攫撮應爪摧碎。尾上當所貢」。《續漢書》:「羽林左右監皆冠武冠,加雙鶡尾」。穿虎紋錦褲。

與春秋平頂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市龍翔高中校服 瀏覽:693
無錫八佰伴女裝便宜嗎 瀏覽:231
波點褲子搭配什麼鞋子 瀏覽:689
各種紅色風衣 瀏覽:2
縫制皮衣在合肥什麼地方 瀏覽:282
冬裝寬短上衣如何搭配 瀏覽:8
褲子里穿黑褲襪 瀏覽:43
花中旗袍美句 瀏覽:664
牛仔風衣沒腰帶 瀏覽:674
穿上你的褲子的英文怎麼讀 瀏覽:404
s碼睡衣適合多少斤穿 瀏覽:65
男生黑褲子和上身搭配 瀏覽:944
黑色金絲絨褲子掉顏色怎麼辦 瀏覽:876
黑色衛衣黑色馬甲黑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359
北面雪山羽絨服介紹 瀏覽:147
鴨鴨羽絨服女土中長款 瀏覽:454
亮亮校服有限公司 瀏覽:601
外套皮衣配什麼褲子鞋子好看嗎 瀏覽:9
婉約旗袍風畢業照 瀏覽:672
深圳女裝最大批發市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