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主題牆設計特點介紹 充滿童趣的設計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於孩子的重視度非常高,從孩子上幼兒園就得到了一家人的關注。家長對幼兒園的環境是十分看重的,幼兒園通常都有主題牆,它是對孩子有著其他的作用,所以家長對主題牆的關注度也算是比較高的。各個幼兒園的主題牆都是不一樣的,它能突出一個地方的特色,不管是從選材還是到色彩方面,主題牆都有一定的設計特點,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幼兒園主題牆設計特點
豐富性
主題牆作為幼兒開展活動的足跡呈現平台,教師在創設時要有全盤考慮的眼光,呈現的主題應該具有課程連續性。可以有三個主題安排,一個是剛剛過去的,但孩子還有延伸或思考的活動,一個是正在進行的主題,另一個是將要進行的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中,教師要有選擇的選取內容進行布置,主題要有脈絡,有標題,人一看就非常清楚和明了。
藝術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種「活動」牆面裝飾,要賦予創意的設計、智慧的裝扮,而不僅僅只是散落的將幼兒的作品、教學掛圖進行張貼,就算完成了主題牆的布置,這樣的教育價值是微小、顯而易見的。教師怎樣做到創意的設計,其中離不開對整個主題位置的思考:採用何種圖案、怎樣擺放等,讓活動的意義真正體現。有時教師的一點小裝飾、小說明,一個小標記,就能讓整個主題煥發光彩,達到視覺和教育的「雙贏」。
互動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部分,隨時和幼兒在進行著「溝通」與「交流」。主題牆上呈現的材料應該是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讓孩子也參與到創設中來。這樣既可以讓幼兒關注主題牆,而不僅僅是「擺設」,也可以讓幼兒的智慧和教師共享,教師還可以減輕一定的工作負擔,兩全其美。
設計是十分難做的一件事情,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有整體的思路,還要有一些准備和後期的工作。對於主題牆的把握最難的就是色彩,因為孩子的腦海中對於色彩的認知還沒有完全的發揮出來,主題牆的色彩也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再有就是它的主題立意上面,雖然孩子的年齡都比較小,可能看的並不太懂,但是對於它的意義家長們還是很看重的。
『貳』 求幼兒園科學主題的主題牆牆圖片
飛機、火箭、輪船、小汽車等等活潑類型的。
『叄』 幼兒園環境創設主題牆飾畫
有助孩子識圖認字,但必須是健康的牆面畫
『肆』 幼兒園作品展示創意牆名稱有哪些
1、春天的池塘
『伍』 幼兒園主題牆畫的主題有哪些
幼兒園主題牆畫的主題可以是風景、人物、花草、樹木、建築、動物、車輛等等。
『陸』 幼兒園主題牆貼畫怎麼布置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題」,在開發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環境創設已成為幼兒園工作的熱點。我國幼教先驅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幼兒園環境是幼兒所接觸的,能給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質。正是由於環境是幼兒每天所處,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一不受到他的影響。 一、環境創設的目標 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要注重環境為教育目標服務,應該考慮兩點:1.環境創設要有利於教育目標的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2.依據幼兒園教育目標,對環境設置作系統的規劃。 室外環境的變化常常能引起幼兒積極的關注。我們環境中的許多作品,不僅是裝飾幼兒園環境的上乘之作,還可為教育教學所用。有了實物的觀察,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就有了時間經驗,能夠加深他們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率。 還有,我們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不難看出,新教材《學習活動》中的活動內容是以主題的形式呈現的,主題活動的開展尤為注重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在主題情景下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因此,我在設計過程中,根據主題的核心內容與要求,來確定主題展開的基本 線索與內容。變以往裝飾性的環境為富有挑戰性的環境,將主題活動的內容融入到整個活動環境之中,並根據各個主題的要求創設與主題相關的各類環境。 二、用剪貼畫裝飾室外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有噴漆的、繪畫的、雕刻的、懸掛的。。。。。。由於我園在節假日時期是相對開放的,群眾可以自由的在園內活動,立體的、懸掛式的裝飾容易招受不同程度的損壞,噴漆畫的更新程度慢且價格較貴,一旦日久失修,油漆變淡或剝落,整個幼兒園會隨之變得殘舊暗淡,根據對種種情況的考慮和分析,我決定採用剪貼畫的形式對我園進行室外環境裝飾。 1、 選材料 色彩鮮艷的顏色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於是我選擇用海綿紙、卡紙來做原材料,用這些材料製作出來的剪貼畫更好看也更有靈性。 2、 選主題 針對不同的季節,確定不同的主題。做到每一幅剪貼畫都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感受到作品所表達的情感體驗,如:在秋季,我做了一幅小松鼠和小白兔在草叢里玩耍的剪貼畫,讓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到色彩搭配的神奇和美麗,也體會到小動物間的友誼。 3、製作 因為是室外環境布置,剪貼畫比例不能太小。一般情況下,根據牆壁實際,我選擇做長2~3米,寬80~100厘米的剪貼畫。在剪貼之前,先選好底色,把做底色的紙鋪好,然後選圖案,把要剪成圖案的海綿紙鋪在底紙的上面,目的是定好圖片的比例,接著,用牙簽等材料作筆,在海綿紙上輕輕勾畫圖形,根據色彩的需要以及在平面中尋求立體感,我利用不同的色紙對圖形進行切割和組拼,接著,用雙面膠把裁剪好的紙按一定的先後順序粘貼到底紙上。 4、 粘貼 一幅完整的剪貼畫做好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把它裝裱到牆壁上。首先,用一點雙面膠把整幅畫固定在牆壁上,該怎樣做好剪貼畫的防雨防曬、防撕毀等工作呢?我利用透明膠把整幅畫封起來,就這樣,即使經過一個漫長的暑假,我們貼出去的剪貼畫也絲毫未損,色彩鮮艷。 5、 利用 我們花費這么多的心意去裝飾幼兒園,目的當然不是僅僅為了美觀而美化。環境的布置與裝飾目的是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對圖片的共鳴,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習更多更廣的知識,做到潤物細無聲。於是,教師們會帶領幼兒去領略畫中的意念,讓幼兒說說從畫中看到的景象,體驗畫中的情感,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語言的表達能力、審美能力和活潑、樂觀、積極向上、豁達的人格魅力。
『柒』 幼兒園大班卡紙做壯族帽子
活動設計背景
帽子是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幼兒又喜歡動手製作手工製品。
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廢物利用,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的能力,能基本掌握帽子的製作步驟,能夠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幼兒能掌握 製作帽子的步驟;
教學難點是幼兒在製作帽子的過程中的粘貼部分。
活動准備
空的礦泉水瓶(已經打好了孔),長方形彩色卡紙,彩色即時貼,幼兒手工剪刀,彩色絲帶,雙面膠,數碼相機,。
活動過程
1,出示製作好的帽子展示給幼兒看,引起幼兒學做帽子的興趣。
2,教幼兒製作帽子:首先跟幼兒一起認識材料,當認識到剪刀時,跟幼兒講使用剪刀要注意的安全,並朗誦關於使用剪刀的兒歌;其次教師邊製作邊講解製作帽子的步驟 ,(先把彩色絲帶穿進礦泉水瓶,再把彩色即時貼剪成條,分別貼在長方形彩色卡紙的兩邊和中間,用雙面膠把貼好的長方形彩色卡紙貼在礦泉水瓶上,最後用彩色即時貼裝飾礦泉水瓶的邊緣,戴在頭上展示給幼兒看。)最後請幼兒製作帽子,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3,作品展示:請幼兒把自己製作好的帽子戴在頭上,擺出自己最滿意的姿勢,老師分別給幼兒拍照。
『捌』 幼兒園圖文並茂的美術區活動規則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朋友也不例外,他們不僅也愛美。而且表現美的方法比我們更為獨特、富有創造性。那怎樣才能將幼兒美的創造性得以迅速提高呢?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在幼兒自身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環境的影響,著力培養和加強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活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美術活動組織形式 (一)美術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綱要》在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中明確規定:「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二)組織形式 因此,美術活動採用區域小組形式開展,能夠很好地體現幼兒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頭腦、眼睛、雙手、嘴、空間、時間),使幼兒獲得最好的樂趣和滿足。區域小組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活動。在區域小組活動中孩子真正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美術活動通過區域小組學習,引發幼兒自主參與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敏感性,提升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欣賞美,表現美展示童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 (三)美術活動採用區域小組形式開展的價值 美術活動採用區域小組形式開展,能夠給予幼兒一個自由的時間和空間,使幼兒獲得更大的樂趣和滿足。對幼兒健康個性的形成,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因此,老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特有的功能,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形、色、材料等美術基本元素和造型規律。 二、美工區的創建 鑒於《綱要》的指導及幼兒美術活動的特徵,我覺得教師應把美工區創設成為一個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小天地。為他們的游戲、學習與創作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條件,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使幼兒自由地觀察,欣賞各種不同的藝術品,任意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有條理地進行各種美術活動,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認識,從而塑造幼兒的審美能力,在美工區的創設過程中,應考慮以下幾點: (一)位置與空間 在美工區的建立上,我認為最好選在靠窗檯、近水源的地方,便於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取、換水,更重要的是採光好,利於保護幼兒視力,有條件的教室內,還要考慮其空間位置應利於幼兒進行個體活動,自由組合活動,稍作調整,又可進行小組活動。區內除了設置工具、材料櫃外,應保留有一定位置的牆壁圖板,供兩名以上幼兒自由組合進行各種粘貼或繪畫活動(插入圖片:如「塗鴉」牆,幼兒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欣賞、共同提高),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提供空間環境上的有利條件。 (二)有序地提供材料與工具 材料櫃可以選擇一米以下的櫃子(但是要避免使用兩邊穿透型櫃子),櫃子可分3-4層,分門別類擺放工具與材料,大家可以參考《寶安區幼兒園教育教學指引》對於美工區投放材料的指引。 投放的工具與材料的應有相對固定的位置,不同的工具筐設有不同的標記,且與櫃子擺放位置上的標記相同,以利於幼兒按標記所示,有序地取放,養成良好的自我服務能力,及做事有條理的習慣(如:標志可以根據需要用圖片、數字、字母及孩子認識的漢字等)。 (三)材料的安全性 當然,我們在投放材料時,首先要考慮到的是材料的安全性,材料的安全性關乎幼兒的身心健康,他們對危險認知的缺乏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供的設施必須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生產的,材料要排除安全隱患或老師要指導幼兒如何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 美工區的設置除了空間位置,材料,藝術氛圍的創設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創造一種自由、愉快、和諧的民主氣氛,使他們能在自由的游戲中學習和創作,從而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發展自我。 三、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角色定為不當,不會指導 在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材料,自主選擇活動方法,甚至到不同的區域選擇需要的材料加以綜合,分工合作,進行自製表達。但是往往在開展區域活動過程中,常常是我們的老師在做主人,老師說,孩子做,重結果、輕過程。老師沒有按綱要精神做好觀察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 (二)材料投放中存在的問題 1.活動材料單一。 單一的材料不僅游戲性不強,不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具了解,我們部分幼兒園或班級有的材料一放就是 一、二個月,甚至一學期毫無變化。材料缺少經常性的更新和變化不能使孩子產生興奮情緒和操作的慾望,也就談不上主動參與活動了。 2.活動材料只注重美觀,操作性不強。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設計的操作活動材料只注意外形的美觀和情節性而做得很復雜,不便於幼兒操作,甚至忽視了材料中干擾幼兒的不利因素,這樣的操作活動材料也不利於幼兒的發展。 3.材料提供無層次性,滿足不了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不少教師提供的材料往往是「一刀切」,整個操作活動材料都一樣,或者材料不一樣,但體現的要求同一層次。有的幼兒能很快理解新活動的玩法,積極投入到操作過程中去,而有的幼兒則感到困難,甚至無從下手。 4.操作活動材料過多,目的性不明確,不利於幼兒探究能力的發展 活動區材料投放豐富程度直接關繫到幼兒活動的質量,但是,投放的材料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幼兒的注意力具有不穩定性。過多過雜的材料投放,盡管能吸引幼兒,但也容易讓幼兒分心,不能專一地進行活動。 5.廢舊物品和一物多用的材料較少,對部分操作材料的教育價值挖掘不夠。 老師現在就知道要引導幼兒廢物利用,但是老師在廢舊材料的投放中具有盲目性,只是隨便投放,孩子不會利用,最後只能當作垃圾丟棄。 (三)幼兒的進區常規沒有得到有效培養 如今,老師都知道孩子的常規培養很重要,經常會花心思來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有些老師喜歡當嚴格的領導者、控制者,要孩子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只能「我說你做」。一學期、一年或三年下來,老師還說時間白白浪費了,孩子的常規還是「不好,」原因在哪,這是一個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 四、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應對策略 (一)幼兒自主選擇,教師隨機指導 《寶安區幼兒園教學教學指引》清楚地告訴我們,重點區域指導的原則是:幼兒操作在前,教師指導在後,即幼兒應先運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觀察孩子、給與適當的指導。進區過程中,教師不必要求幼兒一定要完成什麼任務,而是重視活動過程中,幼兒是否能運用已有經驗與技能進行新的探索活動,活躍其思維發展,加強想像與創造力的開拓。在此過程中,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應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 例如:大班在開展區域美術活動粘貼《花瓶》中,能力強的孩子進區後可自由結伴選擇材料開始製作,老師應把提高幼兒的表現慾望放在首位,引導他們逐步學會討論製作的主題,協商分工與合作,以及如何分配材料與工具等,指導他們粘貼或畫出不同樣式的花瓶,配上不同種類的花,共同協商畫面構圖、組合與布局,然後添畫其它東西和背景,啟發他們分享合作與成功的喜悅。能力一般的孩子可安排進行個別指導,鼓勵他們互相觀摩、互相啟發學習,大膽嘗試。可以讓他們部分模仿局部,然後進行自己的拼貼。能力較弱的孩子(完全不會模範、困難較多或不敢動手的孩子),教
『玖』 如何開展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
一、轉換思想,更新理念 教師要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觀念,滿足不同差異幼兒的需要,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動手,鼓勵引導他們擁有獨立的自發的藝術傾向和創造。同時教師有計劃地教導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製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為幼兒更好地自由表達而插上的飛行翅膀。 以前教師准備的材料較單一,除了紙就是顏料,現在的教學中,各種廢棄材料:紙巾筒、紙盒、一次性筷子、冷飲棒、廢報紙、塑料袋、塑料杯等都變成了我們的教學內容,為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教師要注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兒創造性思維品質和習慣的培養,豐富幼兒經驗,擴大幼兒知識面;可利用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引導欣賞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擴展幼兒視野;在美術活動引導中鼓勵幼兒盡情插上想像的翅膀來飛翔,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二 、營造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環境。 創設具有開放的、新形態的、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教育環境是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的切入點。重視環境的潛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創意作品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在每班的門口裝置了作品展示欄;並且每個班在園里有對外開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這些框架後,我們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這兒,這是孩子們階段性美術成果的最好展現,也為孩子們創設一方藝術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長的設計靈感來為孩子開辟一個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長也是我們藝術環境的參與者,我們每年都組織家園教玩具製作大賽,作品要求是家長和孩子們用生活中的廢棄環保材料構思、製作的,我們有個作品展示廳,裡面陳列了家長與孩子的智慧結晶,有的新奇製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啟迪。孩子們參觀時都津津樂道的向同伴講解自己的作品和與父母製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藝術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創設了優美、生動、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環境,我們的藝術走廊上畫著世界著名畫家的抽象畫作品,給幼兒欣賞人類最優秀的藝術精品,讓幼兒直接與大師對話,直接感知藝術的魅力,使之從小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力。 (四)用個性化創意美術環境誘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力圖讓幼兒園的每一幅畫、每一棵樹、一顆草,每一件設施,每一個空間設計都能給幼兒以美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我園的美術創意活動室中有多種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紙工坊等。每個工作坊里都有一張大工作台,放著各種不同材料,有顏料、毛筆、繩、珠、棒等,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內心感受。幼兒對美術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樣的,而經常變換的,不同的美術材料能激起幼兒的興趣和熱情。提供多樣的、開放的材料工具,讓幼兒有選擇的機會,有助於創造出多樣的表現形式,有助於他們在操作中學會使用多種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帶來的不同效果,增添樂趣,增加美感。 孩子們會用短繩、稻草、舊光碟、鈕扣拼貼成小鳥,會用紙巾、漿糊、顏料做成臉譜,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們大膽想像,富有個性的創造。老師們把這些作品掛在牆壁上,放在架子上,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創作的過程和喜悅。在美術室的書架上,擺放著著名世界畫家的畫冊,幼兒可以隨意翻閱、欣賞。每班的個性化班級布置也是我園在美術創建中的一個亮點。老師們有充分的自主權,老師們會根據每個教學主題活動設計出不同的主題牆飾,如:大班主題《動物世界》《臉譜》,中班主題《海底世界》小班主題《樹葉畫》。 (五)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鼓勵自由的創作形式 寬松的心理環境、自由的作畫方式,有利於兒童思維的激活和表現的大膽;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幼兒樹立自主表現的意識,使作品呈現的個性化。泥工吧、創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寬松自由的氛圍,濃郁的創意環境,有利於幼兒的大膽表達與表現。 三、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指導策略 為了讓孩子更快樂的接受美術教育,讓創意美術教學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我們關注以下幾方面教學策略: (一)激發幼兒創新思維 1、新穎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歡捉迷藏了,我們老師就抓住孩子的這種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變色游戲;油水分離畫:孩子們先用油畫棒畫網,再用水粉塗色,一張網馬上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畫棒塗底色,再蓋上一層黑油畫棒色,再用牙簽刮畫,一種全新的畫躍然紙上。我們還嘗試著用透明膠先在紙上勾勒出想要的圖案,再上色,撕去膠紙;幼兒們發現原來做畫並不拘於油畫棒,他們在老師新穎手段的啟發下體會到美術創作的樂趣。 2、獨特的方法:平時我們都是畫平面的圖片,現在我們還可以創作成立體的造型,我們先用報紙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膠紙加以固定,最後用餐巾紙加乳膠定型上色。一件立體造型展示在孩子們面前,他們都為這種表現手法而驚訝,在這種獨特方法的指引下,我們製作鱷魚、機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師要把「創新」具體化、明確化。 有的教師常會要求幼兒做的作品要「跟老師的不一樣」、「跟小朋友的不一樣」。這個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兒束手無策。我認為所謂「不一樣」,首先應提倡幼兒創新,使作品不同於自己以前的創作,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如「城市的建築」,我給孩子們提議評選優秀建築設計師活動,激起幼兒的興趣,並讓他們觀看一張張世界各地建築的課件,還特地精選了一組具有典型建築特徵的照片貼於牆上,請孩子們欣賞,引導幼兒了解建築的主要特徵。然後提議:「你們把自己想像成參加競選的設計師吧,來設計與眾不同的建築造型,要有各式屋頂,門、窗戶,還可以有陽台,孩子們觀看了各種各樣的建築課件,觀察了五顏六色的圖片,一個個歡呼雀躍,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設計師的爭奪。不僅可以畫建築,還可以用廢紙盒做立體城堡。他們以自己的理解,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別具一格的建築,教師也就用不著擔心出現「千篇一律」的結果了。 四、創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 既然是多元表現創意活動,那材料的多元是無疑的。如創意活動「京劇臉譜」,孩子可以選擇用陶泥捏塑;可以選擇用畫筆塗鴉;也選擇用生活材料製作。特別是生活材料的收集更是非常豐富,如盒子、紙板、瓶子、蛋殼、種子、布頭、吸管、彩紙等等,都是製作的好材料。 但材料多元並不等於越多越好、越雜越好。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在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孩子,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面對繁雜的材料反而無從下手。因此,在材料的准備上我們要做到有針對性。在決定投放材料之前,我們要思考這些材料可能會對幼兒的智力、情感和審美等方面產生怎樣的影響,然後再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准備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操作材料不同;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因各班的情況不同,有時准備的材料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個班級的孩子,能力情況也有差異,所以材料的提供上教師也要考慮周全。要兼顧每一個孩子的能力,有選擇地准備材料,爭取讓每個孩子都能動手,都願意動手,要讓孩子體驗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玩常新。如我們給孩子一個飲水瓶,先問問孩子,你們想這瓶有什麼用?再和他們商量你可以把它設計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有的孩子說我要做個娃娃,有的孩子說我要做風車,還有的說我就把他做花瓶。最後每個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這製作過程中,他們不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另外,又可以把材料的運用從單一向豐富過渡。如在玩紙盒中,我們一開始只是單一的將兩三個紙盒粘在一起,只要接近實物就可以,慢慢的,我們建議將幾個紙盒作品聯系在
『拾』 如何布置幼兒園主題牆
在教育發展的長河中,幼兒園的主題牆飾作為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期課改把幼兒的所有活動都納入了教育的范疇,幼兒參與的成分越來越多,主題牆面環境在內容上不像以前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環境創設使幼兒的思維和行為依附於教師的思維和行為。而今,主題牆面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飾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幼兒園的環境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環境,二是心理環境。作為物質環境的牆面環境它和我們是朝夕相處的,它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悅感。從某種程度上講,牆飾創設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有效手段。但是,實踐發現其實環境創設特別是主題牆飾環境的創設,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比如,幼兒園的慣例要求教師開學初布置好環境,進行環境評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師設想計劃多、幼兒設想計劃少。純粹追求環境布置的結果。又如存在著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動手動腦少,牆面環境創設在內容上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師策劃、設計的現象普遍。再有,由於開學初花了大氣力精心布置的環境,因此捨不得更換,常常存在著牆飾整個學期無變化。既固定的多、變化的少等問題。應飾呢? 一、讓環境創設中的主題牆飾「說話」 「環境是可以說話的」,因為其中的關鍵,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誘發孩子積極行為的作用,環境的作用常常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斷重復的,所以有時它的效果比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得更實在。比如:小班和小小班的時候我們結合「我的家」主題,在牆面上貼上全家福這樣減少了小班幼兒在剛入園時存在的焦慮和不安,讓孩子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爸爸媽媽與他們在一起;另外我們活動室的牆上,還布置了「我的媽媽」牆飾。瞧,「媽媽」的眼睛多漂亮,臉上還帶著笑,彷彿在說:「寶寶別害怕,媽媽在這兒呢!每當孩子們想家想媽媽了,就可以看看這面牆,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媽媽一樣。教師用心去體會幼兒走出家庭來到幼兒園這一陌生的環境,在環境創設中努力激起幼兒對班級多一分牽掛,多一點來園的願望。教師在牆面環境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把教師對幼兒的關懷藉助環境去表達,使幼兒如沐春風,如潤春雨。由此可見,教師在選擇環境中牆飾的內容時更多的考慮內容隱含的教育價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緻、美觀。例如,中班的主題」大人的世界」,我們將孩子們自己寫的畫的父母工作的調查表貼在主題牆上,使孩子們從牆上不僅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他爸爸媽媽的工作,從而了解大人們的世界裡的各行各業。又如,大班的主題「我從哪裡來」,我們從一位做醫生的家長那兒收集來了大幅十月懷胎母孕照片貼在牆面上供幼兒欣賞,讓他們不僅知道了自己從哪裡來的,更感受到了母親的辛苦!……其實這些東西收集起來並不困難,老師既沒化太大工夫,又體現了以孩子為主的環境,只要我們做有心人,一定能讓環境「說起話來」! 二、交還幼兒的主動權 長期以來,在環境創設方面,只要老師精心打造的環境常常難以引起幼兒共鳴。原因何在?因為在這樣的環境里,有著太多的成人意志,哪裡有幼兒的自主與創造?要想讓幼兒學會自主創造,老師首先要放手,要將主動權還給孩子。 在環境創設方面,我們一改傳統的做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班級環境設計與製作的全過程,使幼兒體驗設計與製作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如:我們中班在創設「有趣的昆蟲」主題牆飾時,先是師生共同討論牆飾布局,然後由老師創作大背景:遠處的藍天、黃綠相間的公園、茂盛的樹林,以及肥沃的黃土地,讓孩子們在其中豐富內容。可以將畫的,做的,收集來得貼在上面,掛在上面。孩子們享受到了這個過程,是多麼高興!又如,圍繞「漂亮的服裝」的主題,我們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大量的運用廢舊材料,然後搭出一個舞台……讓孩子們自己設計衣服,畫出來,貼出來,剪出來,樣樣「絕活」孩子們都使用出來了,在舞台表演時,孩子們自發拿著我的照相機拍照,照片洗出來後,他們把照片統統貼在了舞台背後的牆面上,頗有點像劇照,看著他們的認真的樣子。才發現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現在,每一面牆壁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經驗提升的具體體現,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學習、參與的寫照。幼兒是環境的主人,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來創設環境,這樣的環境不是對幼兒來說更具有教育意義嗎! 三、牆面環境創設的動態化 這里所說的動態化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指主題牆面的創設的內容不是一呈不變的,可以隨時的變化,增減。如隨著幼兒興趣需要布置牆飾,而又隨著季節的變化或是主題的變化而變化。每次都要重新布置,可能對老師的工作量是一個挑戰,所以我覺得可以創設一個大環境然後逐步的深入與豐富。大班主題「特別的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主題,也是孩子們進入大班後,經常討論的話題,比如幼兒園的最後一次生日啊!還有自己的喜好啊!這些牆飾都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不斷豐富和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收集、儲存、整理、交流與分享信息,他們的觀察、思維、交往以及表達的能力均獲得了提高。小的內容經常在換,但大的主題,我們還是保留了!第二:動態化也表現在牆面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因為教師在環境牆面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裡面蘊含著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牆面上寄託自己心願,宣洩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環境變了,體驗成功的喜悅。如:大班小主題牆面「我的夢」讓幼兒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牆飾中,讓牆飾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近距離的「對話」。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也指出:創設和幫助兒童注意四周的環境,可以發展兒童的各種興趣,滿足兒童的求知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總之,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雖是隱性的,卻是巨大的。幼兒園主題牆面環境創設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個人的手工勞動,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趨勢。我們應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主題牆面環境。使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