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皇帝戴著的「帽子」前有一串珠簾,一眼便知這個角色是皇帝。但是你仔細想想,這個東西美觀歸美觀,難道不會擋住皇帝的視線嗎?走起路來不怕珠子甩臉嗎?
也有人認為,這種視線遮擋的作用是雙向的。玉階之下,百官拜跪,但被珠簾遮擋得若隱若現,這種畫面其實是在為當權者警醒——身居天子之位,宮內宮外許多事情其實看不全面,切不可偏聽偏信。
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總有看不到的地方,聽不到的聲音,若為江山社稷考慮,一個明君應該善於撥開心中的珠簾。這便是冕旒這一服飾為統治者帶來的提示。
B.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著的那個有好多珠子的帽子叫什麼啊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的帽子,稱為冕冠。
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冕的頂部叫「綖板」,綖板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塗黑漆,以示莊重。板前後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視非,不視邪,是非分明。旒的多少視佩戴者的身份決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為尊貴,是帝王的專用。
板下有玉衡,連接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系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寓意帝王不聽讒言,求大德不計小過,有所聞,有所不聞,從而衍化出一個成語「充耳不聞」。
(2)影視皇帝戴的帽子擴展閱讀:
冕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
冕服之制,傳說殷商時期已有,至周定製規范、完善,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范圍、章紋的分布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復,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因服飾政策變更冕服制度在中國亦隨之終結。
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紋」清代仍飾於帝後禮服、吉服等服飾上,民國三年定製的「祭祀冠服」亦將「章紋」施於上衣圓補,作為區分等級的標志。
赤舄,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C. 皇帝的帽子叫啥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
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D. 古裝劇里君王上朝總會戴上有珠簾的帽子,這帽子如何稱呼
古代君王上朝時總帶有珠簾的帽子稱為冕。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一個成語冠冕堂皇,其實冠和冕都是帽子的一個稱呼,代表的是這個人光鮮亮麗擁有著很高的權利。愛看古裝劇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皇上上朝的時候總會帶一個有珠簾的帽子,不是為了遮陽其實就是有很深刻的儒家寓意。首先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冠,也就是說當古代的男子成年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加冠禮,也就是說代表這個人已經長大成熟了,冠是普通人就能夠戴的,而冕就不一樣,必須是有官職的人才能夠帶的帽子,如果普通老百姓也帶冕的話,那將引來殺頭之罪,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的講解一下這個故事。
對於這些事情你要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我們一起討論吧。
E.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
周朝天子的禮冠叫作冕,冕板前後掛著用玉珠串成的「旒」,一串玉珠為一旒。最高級別的禮冠前後各有十二旒,每旒要串十二顆玉珠。雖然皇帝的帽子垂下的珠子很多,但也足夠皇帝看清道路。
F.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冠
東漢輿服的情況,從明帝永平改制,恢復、損益周代六冕開始,由於司馬彪《續漢書@輿服志》有載,其所撰各志(包括《輿服志》在內)被後人與范曄《後漢書》合刊而得以保存,再參以流傳下來的大量的漢代畫像資料而有較為明確的認識。 皇帝的六冕中,最尊貴者為大裘冕,但其旒數不詳,且服用場合也有限,僅用於冬祭昊天上帝和五帝時服用。次於大裘冕者為袞冕,冕為十二旒,前後邃綖,就間一寸,每旒綴白玉珠十二顆,與周代綴五彩玉石略有不同。再次者為鷩冕(九旒,享先公、饗射時服用)、毳冕(七旒,祀四望山川時服用)、絺冕(五旒,祭社稷五祀時服用)、玄冕(三旒,祭群小祀時服用),各有等差。其中影視劇中出現最多,而被濫用了的,就是袞冕。由於「袞」是指「畫卷龍於衣」,故而服用袞冕時,戴十二旒冕,著玄色袞衣和纁色下裳,故而俗稱「龍袍」。但袞冕所用的場合,其實也不太多,僅在祭祀先王,以及一些頂級的隆重禮儀場合(如冬至、元旦的大朝會)時才服用。
G. 古代時期皇帝帽子垂著珠簾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古代時期皇帝帽子垂著珠簾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在歷史上你知道古代時期皇帝帽子垂著珠簾的主要作用是什麼?一起來聊聊吧。
冕旒其實是皇帝專屬的"帽子",它是由"旒"、"纓"、"冕板"等組合而成,頂端是一塊長形冕板,前後垂有多串珠玉,以綵線穿起。其中,我們從影視劇中看到的秦漢時期的皇帝帽子造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相傳帽飾起始於黃帝,也並不像如今的帽飾是為保暖或裝飾,而是權力和尊貴地位的象徵,平民自然不能隨意佩戴。到了周朝時期,隨著禮教等級秩序的建立,也逐漸形成了整套的服飾制度。尤其是在盛大活動如祭祀以及某些大典場合,上至帝王,下至諸侯、卿大夫等都必須帶上冕旒。屬於一種禮冠。玉珠簾子擋住視線,是在提醒皇帝什麼事情不必看的太清,否則會造成法令嚴苛。耳朵用玉質的黈纊蓋住,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輕信溜須拍馬之人,也體現出古代對皇帝的要求。
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xì,鞋)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據說冕旒還能夠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對言行舉止有警醒規范作用。因為,冕旒前後的玉珠很容易晃動並發出聲響,無論說話時的動作還是走路甚至坐姿都要端莊穩重,若動作幅度太大走路太急,就會被打臉;如果坐姿不端正,頭歪身斜則冕旒就會滑落。如此一來,佩戴者就會逐漸養成抬頭挺胸大氣威嚴的氣派。
經過以上大概了解你明白了嗎。
H. 清朝皇帝戴的叫什麼帽子,為什麼要這么設計
清朝皇帝戴的叫夏朝冠。因為滿族人前身是女真族,源自金人在帽上裝飾頂珠習慣,再由元人的鈸笠冠演革而成的。
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圓錐形,下檐外敞呈雙層喇叭狀。是由一種滿洲人稱為「得勒蘇」的草桿編成,此草產在清人興起的東北地方,清廷特稱其為「玉草」;帽上面鋪飾朱緯,頂平覆錦,植冠頂,冠額綴金佛,後飾舍林;冠形斗笠狀,有短冠檐平敞。
以紅紗或紅織金為里,外層綴朱緯,內層安帽圈,圈上綴帶。冠前綴金累絲鏤空金佛,金佛周圍飾東珠十五顆,冠後綴金累絲鏤空舍林,有東珠七顆。冠頂部再加金累絲鏤空雲龍,嵌大東珠寶頂。
清代凡由內務府發交江南江寧蘇州二府、浙江杭州府及兩淮織造司、局織造的御用冠服、妃嬪暨皇子、公主朝冠朝服,均依禮部定式或皇上命題由內務府或如意館畫師繪制重彩工筆小樣和墨線勾勒局部加彩的衣服裁剪大樣,交總管太監呈皇帝御覽。
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織造,織成匹料後再送到裁作、綉作、衣作分別在衣料上綉花、裁剪、縫制。
完成之後,凡上用者陸路運送進京,宮用者水運進京,於限期內送交內務府廣儲司的緞庫驗收,這些小樣都附有白紙或黃紙墨跡題簽,有些並署有畫畫者的真實姓名,如「臣沈振麟恭畫」、「臣謝醇恭畫」、「臣沈世俊恭畫」等。
I. 在影視劇皇帝戴著的「帽子」前有一串珠簾,這有什麼含義嗎
珠簾若隱若現看不清皇帝的臉,說明皇帝的內心也是讓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