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劇變臉是怎麼變的
這是川劇的一種特有技法,只傳給川劇傳人,不外傳。
據分析:
1、是由一種薄模製成,上面根據化學反應圖畫的各種臉譜,表演時將化學葯粉撒在薄模上,依次變換。
2、川劇表演都戴帽子,肯定與帽子有關。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復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 「扯臉」有一定的難度。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乾凈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 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總之,變臉在川劇中是很絕的一門技藝,現在已被其它兄弟劇種所借鑒,並且已經流傳國外
⑵ 京劇臉譜上邊的頭飾叫什麼最好是能把帶頭飾的臉譜圖片的連接留給我!~謝啦
您說的是盔頭嗎? http://www.thefirst.cn/90/2006-08-14/11546.htm http://www.thefirst.cn/91/2008-04-07/198669_3.htm
⑶ 京劇臉譜的列表圖片帶臉譜人物名字的
紅色:象徵忠勇、正義、威武、庄嚴,大多用於富有血性的人物。如關羽。
⑷ 京劇臉譜圖片大全(帶名稱的)要快!!!~~
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外都很流行,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以下為京劇臉譜圖片大全:
⑸ 京劇臉譜中生、旦、凈、末、丑的臉譜是什麼樣的,希望有圖片
1、生行簡稱「生」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生行分為老生、紅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為京劇中的重要行當之一。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⑹ 求京劇臉譜大全357p大圖
中國戲曲臉譜專集。主要有《郝壽臣臉譜集》,吳曉鈴編纂,收43個劇中人物臉譜59幅,多為贗品,1962年出版;《湖南地方戲曲臉譜選集》,收湘劇、常德戲、祁陽戲、辰河戲等地方劇中臉譜568幅,1959年出版;《江西古典戲曲臉譜選集》,收輯饒河戲、青陽腔、宜黃戲、東河戲之臉譜119幅,1960年出版;《川劇臉譜選》,收輯臉譜112幅,1963年出版;《粵劇臉譜集》,收入臉譜141幅,1963年出版;《崑曲臉譜》,金紫光著文,收入侯玉山臉譜10幅,1963年出版;《劉奎官京劇臉譜集》,收入臉譜188幅,1963年出版;《京劇臉譜》,收入臉譜63幅,1963年出版。以上臉譜集,保留了多於一部劇種的臉譜資料,不算珍貴。
⑺ 京劇臉譜圖片大全
http://z..com/q?word=%BE%A9%BE%E7%C1%B3%C6%D7%CD%BC%C6%AC%B4%F3%C8%AB&lm=0&fr=search_0&ct=17&pn=0&tn=ikaslist&rn=10
也許沒有一家是大全,但常演的角色肯定都有了
⑻ 生旦凈末丑的京劇臉譜圖片(要分類的哦)
1.生:
生的名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指劇中男主角,與元雜劇的正末相當。清以後又衍化為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屬性、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類。
(8)京劇變臉臉譜帶帽子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旦行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為青衣(正旦):端莊嫻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
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打出手。刀馬旦: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不用打出手。老旦:老年婦女。彩旦:滑稽詼諧的喜劇性人物。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於一爐的全才演員等稱為花衫。
⑼ 變臉臉譜是怎麼變的
這是川劇的一種特有技法,只傳給川劇傳人,不外傳。
據分析:
1、是由一種薄模製成,上面根據化學反應圖畫的各種臉譜,表演時將化學葯粉撒在薄模上,依次變換。
2、川劇表演都戴帽子,肯定與帽子有關。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復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 「扯臉」有一定的難度。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乾凈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 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總之,變臉在川劇中是很絕的一門技藝,現在已被其它兄弟劇種所借鑒,並且已經流傳國外
⑽ 求京劇臉譜圖片,帶人物姓名
京劇臉譜圖片如下:
1、崔子健:
(10)京劇變臉臉譜帶帽子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京劇臉譜起源於生活。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規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生理、經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系,所以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為依據,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常說的人的臉色,曬得漆黑、嚇得煞白、臊得通紅、病得焦黃等,既是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的揭示和生理特徵的表現,又是確定臉譜色彩、線條、紋樣與圖案的基礎。臉譜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又是實際生活的放大、誇張。
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對歷史人物的誇張、形象的描寫,也是京劇臉譜的依據來源。如關羽的丹鳳眼、卧蠶眉,張飛的豹頭環眼,趙匡胤的面如重棗等,所有這些描寫,都被戲曲化妝吸取下來,在京劇舞台上的表現尤為明顯、突出。京劇臉譜在創造與發展的過程中,來源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