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貝雷帽配發,除常見的軍帽中國軍隊還裝備過什麼軍帽
據武警政治部電視宣傳藝術中心「人民武警」消息,今年5月1日前為全部隊統一配發16武警貝雷帽。從今年5月1日起,官兵著夏常服時,通常戴貝雷帽;擔負固定警衛目標執勤的哨兵和大型集會時,可以戴大檐帽(女兵卷檐帽)。
(街頭維護治安的香港警察佩戴的貝雷帽)
B. 中國建軍以來共有幾種制式軍服分別是什麼
2004年12月1日後,我國解放軍三軍將士換著新軍裝。 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後勤部在新式士兵常服換發後,對常服、作訓服的穿著方法進行了重新調整規定。按照規定,師以下作戰部隊士兵在作戰、訓練、執勤、工作和日常生活等時間與場合,應當著作訓服或工作服;常服一般只在節假日和非作戰、訓練、執勤時間和場合著穿。除師以下作戰部隊以外其他軍隊單位的士兵,在工作、日常生活等一般時間與場合,以及慶典、集會、集體學習、節假日等特殊時間與場合,應當著常服;作戰、訓練、執勤和體力勞動等時間和場合,應當著作訓服或工作服。士兵著夏常服時要戴大檐帽,穿制式皮鞋;著冬常服時要戴冬帽或大檐帽,穿制式冬鞋或皮鞋。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曾更換三批軍裝。 第一批軍服 即民主革命時期的軍服。1927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南昌領導有原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2萬餘人參加的起義,起義部隊仍用原番號,著國民革命軍服裝,加系紅領巾。同年9月,湘贛邊界舉行了秋收起義,參加者大部分是農民自衛軍、工農義勇隊,穿的是農民、工人自己的便服。參加秋收起義的原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仍著原軍裝,只是在臂上佩帶了紅布袖章,以示區別。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的服裝主要靠自帶、自製、打土豪和戰場繳獲敵人軍服,沒有統一的樣式。 1929年,紅軍用2萬余元製作紅軍制式服裝。軍裝、帽子、綁腿都選用灰粗布,上衣為中山裝,下衣為西裝褲,衣領綴一副紅布製成的平行四邊形領章。之後, 又在紅領章周圍鑲上了黑布邊。紅軍的帽子為八角帽,上綴紅布五角星帽徽。幹部、戰士的服裝樣式相同。之後,紅四軍指戰員穿上了嶄新的軍裝,並在長汀城南寨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這是紅軍第一次在一個軍的范圍內有了統一的、自製的軍裝。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和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和新編第四軍。在服裝樣式上採取左臂佩帶長方形「八路」、「新四軍」臂章,服裝顏色為草黃色,戰士為4個貼袋,幹部為兩個貼袋、兩個吊袋。1947年3月,我軍正式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取消「八路」、「新四軍」臂章,各部隊分別佩帶標有番號的臂章或胸章。軍服顏色也不一致,多數是土黃色,中原部隊則是灰色。1949年1月,軍委後勤部規定了全軍統一的服裝樣式。軍服為草綠色棉平布中山裝,胸前佩帶長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頭戴解放帽,帽徽為「八一」紅五角星,1949年10月參加開國典禮閱兵式的部隊穿的就是這種軍服。 第二批軍服 即社會主義時期的軍服。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從1950年統一軍服制式,經歷了1955年軍銜服裝和1965年的改裝,1987年形成定型系列化多功能軍服這樣幾個階段的變化。 「五〇」式軍服。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快由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根據部隊正規化建設的要求,總後勤部組織專門人員對軍服制式進行了研究,設計出新的軍服和帽徽。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批准1950年軍服(簡稱「五〇」式軍服)裝備部隊,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在全軍范圍內統一了軍服樣式。「五〇」式軍服按陸、海、空軍幹部、戰士和女軍人區分,並有夏服和冬服之分。帽子、服裝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服相同。 「五五」式軍銜服裝。1953年1月9日,總後勤部擔負研製軍銜服裝的任務。軍銜服裝參照了蘇聯和東歐國家軍服樣式,結合我國服裝特點進行了設計。於1955年10月1日起實行,簡稱「五五」式軍銜服裝。 「五五」式軍銜服裝首次突破了單一制式軍服,分禮服和常服兩類,禮服主要配發給校級以上軍官,用於重要場合和出國訪問時穿著。同時還設有海軍艦艇尉官和士兵禮服,以及軍樂團、儀仗隊、文工團、體工隊禮服等。 「六五」式軍服。60年代中期,由於黨和國家指導思想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擾,我軍的軍銜制度也遭到了否定。1965年5月24日,國務院公布了關於我軍新的帽徽、領章和部分軍裝樣式的決定。官兵一律戴解放帽、佩帶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海軍軍服樣式改為與陸、空軍相同,顏色為深灰色。當時,全軍幹部和戰士,男、女軍人軍服衣料、式樣基本相同,人們只能從上衣口袋區分幹部和戰士,以領子區分男服女服。這是我軍軍服發展史上的一個倒退。 「八五」式軍服。1985年新式服裝裝備部隊,簡稱「八五」式軍服。「八五」式軍服主要沿用「五五」式軍服樣式。幹部、戰士增發制式襯衣,增發大檐帽,解放帽作為工作帽予以保留;圓形「八一」徽和軍種肩章、領章取代了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師、團職幹部配發了混紡毛料夏服、冬服和大衣,軍職以上則為純毛料。營職以下幹部和戰士服裝仍有滌棉織品。 但是,「八五」式軍服無常服、禮服之分,也沒有制式的作訓服,仍是單一軍服體制,尚待進一步改進,於是有了「八七」系列軍服。 「八七」系列軍服除了禮服、作戰服和訓練服三大類服裝外,還包括大衣、風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裝所配套的針織衫、針織襯衣、襯褲、絨衣褲、棉衣褲、棉背心和各種特種服裝等。該系列軍服裝備部隊後,改變了我軍服裝長期以來體制單一的落後狀況,對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三批軍服 即新時期軍服。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於1997年7月1日進駐香港,其新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駐香港部隊試穿新一代軍服。新一代軍服的研製是面向 21世紀的,設計目標是2000年開始裝備全軍。其研製主要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2000年全國人民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部隊的服裝也應有所提高;二是當前各國軍隊都在研製新一代服裝,我軍的服裝應與世界軍隊服裝接軌;三是為適應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需要,我軍應以嶄新的面貌進入 21世紀。這不僅可以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軍服的差距,適應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和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需要,而且還能提高我軍在世界軍事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新一代軍服主要設置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4個系列。 此外,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也佩帶帽徽,其圖案由國徽、盾牌、長城和松枝組成。 198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全軍官兵改佩軍種(專業技術)符號或領花,軍人常服和制式襯衣綴軍種或專業技術符號,軍官禮服綴領花。 1992年5月,文職幹部統一配發服裝,佩帶文職幹部領花。 2004年11月29日之後,我軍換上新裝。這是我軍陸海空三軍建軍以來換上的最「靚」裝束,也是中國空軍50年來第一次更換服裝。我軍除駐外武官和儀仗部隊之外,目前駐港澳部隊是惟一一支佩有服飾軍服的部隊。它之所以好看,不僅因為它在款式上進行了改變,更重要的是它佩帶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和臂章等服飾。與駐港澳部隊相比,我軍大多數部隊的服飾只有帽徽、肩章和領章。雖然這些服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軍官兵的威武形象,但隨著世界軍事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軍單調的服飾已經遠遠落後於外國軍隊,並且滿足不了現在的審美需求。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由於武器裝備偵察手段的變化,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我軍未來服裝要有防護的功能,防核生化、防熱輻射等等。
C. 貝雷帽和奔尼帽以及作訓帽
樓上提到了貝雷帽,而且僅是貝雷帽民用歷程
樓主真正想見到的是關於軍用貝雷帽、奔尼帽以及作訓帽的介紹吧
貝雷帽的樣子不用多說了,歷史淵源可以參考樓上的,至於應用於軍隊,目前可考最早的應是二戰期間的英軍「康曼德」採用的褐色貝雷帽,這支部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之後世界各國成立特種部隊也紛紛效仿之戴上貝雷帽。
如今貝雷帽已經成了精銳部隊的象徵,如英國SAS的紅色貝雷帽,蘇聯海軍陸戰隊的黑色貝雷帽,而美國的「綠貝雷」乾脆就以帽子命名。所以上個世紀末美國准備給全軍裝備貝雷帽的時候,就遭到了激烈反對,因為軍人尤其是精銳部隊軍人看來,貝雷帽可不是隨便哪個平庸之輩就可以戴的。
貝雷帽應用於軍隊除了因為其獨特的造型外,使用方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它便於攜帶、戴著舒適,還可以盛水甚至能擦汗、止血。當然隨著後面提到的奔尼帽的普及,貝雷帽更多將應用於常服而非作戰
奔尼帽是英語「圓邊帽」的音譯,外形類似我們熟悉的禮貌,但是軟的。奔尼帽可以說是近年來軍帽領域的一匹「黑馬」,在實戰中大有取代傳統戰斗(作訓)帽和貝雷帽的趨勢。其原因就是奔尼帽更方便,其寬大的圓邊在沙漠可以遮陽、在雨林可以擋雨甚至避免飛蟲落入衣領,不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帽繩將兩側的圓邊捲起,頗有牛仔之風。奔尼帽已經成為很多國家軍隊的必備。
作訓帽這個詞應該說是我軍的「獨創」,但在帽型和使用上非常接近美軍的戰斗帽,是一種傳統的軍帽。這種帽子究竟是脫胎於圓帽頂的棒球帽、還是緣於帶有護耳的山地毛、或者乾脆是自有淵源尚不得而知,至今仍大量應用。
D. 中國軍隊,一共穿過多少種軍裝
圖為2007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
E. 中國人民解放軍女軍的帽子有船形的嗎
目前沒有
1955年10月1日,我軍實行軍銜制,開始配發55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按照軍銜等級區分,極大改善了我軍的軍人形象。當時我軍正在全面學習蘇聯,所以55式軍服的設計很大程度上受到蘇軍的影響,我軍陸軍和空軍的士兵佩戴船形帽,就是直接學習的蘇軍。
55式軍服採用船形帽作為士兵的制式軍帽。這種帽子與蘇聯的M44式士兵版土黃色pilotka式船形帽類似。解放軍在建國初期的建軍戰略是全面學習蘇軍,從裝備到服裝無一不如此。因此,早期的解放軍軍服帶有強烈的蘇聯風格。船形帽在我軍的出現,和學習蘇軍有很大關系。
船形帽,也稱為國際帽。是一種形似船隻的軟體制式軍帽,打起仗來很方便,利於在外面佩戴鋼盔,不易被勾掛,士兵既可當帽子戴,又能當毛巾擦汗洗塵。最早的船形帽是西方近代軍隊的軍官制式軍帽。由於設計簡潔、功能實用,長期以來都是世界上很多國家軍隊的標准軍帽。
後來分蘇式和美式兩種,蘇聯紅軍從1935年開始戴用船形帽,陸軍只在士兵、軍士、軍校學員和軍事建築人員中戴用,海軍除上述人員外,軍官亦可戴用。
圖片:許世友將軍下連隊時所佩戴的士兵船形帽。
55式軍服士兵所佩戴的船形帽,很可能由國內審美觀不同,遭到大多數官兵差評,不久又改回了解放帽。1955年改用蘇式新軍服以後,士兵的船形帽曾經遭到我軍基層戰士的極大反對,為此軍隊曾經專門組織過思想動員工作。
這種流行國際的軍帽在我軍水土不服,圍繞船形帽的佩戴問題,引發過一場涉及全軍的爭論。一是當年美國大兵和國民黨兵歪戴船形帽、窮凶極惡的丑態,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大家都十分討厭。據說當時有戰士戴船形帽上街,被小孩子追著喊「美國兵」。氣得回到領導面前,把帽子一摔說;再也不戴這牛B帽了!
二是船形帽需要歪戴,即稍向右傾斜,這種戴法不符合中國正衣冠的傳統審美習慣,給人的感覺是吊兒郎當、滑稽可笑。
很多戰士表示船形帽不僅不適用,而且不好看。戴正了像和尚,歪著戴像流氓。有的戰士寧願光著頭,夏季戴冬帽或是戴過去的舊式軍帽,也不願戴新配發的船形帽。1958年7月22日,對軍服式樣再次進行修改,終於明確陸軍、空軍士兵取消船形帽,改為解放帽。
1959年春天,經國防部批准,陸、空軍士兵夏季改發解放帽,不發船形帽。改發解放帽後,陸、空軍士兵一律不再戴船形帽。至此塵埃落定,船形帽也成為我軍歷史上佩戴時間最短的制式軍帽。
58式軍服,硬肩章取消,改為軍銜領章,軍官大檐帽與士兵船型帽均改為解放帽,軍服布料改為廉價耐用的平紋布。
我軍取消船形帽以後,在個別部隊還有少量佩戴。例如80年代我軍藍軍部隊身穿的蘇聯軍服。對,你沒看錯,我軍配發過敵軍的軍服。1986年南京軍區為三界基地編配了解放軍第一支專業敵軍模擬部隊。多年來的嚴格保密措施使得人們對這支部隊的認識僅限於傳聞,只有寥寥無多的幾張照片證明這支部隊的建設情況。
首支藍軍部隊的官兵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一支「形神兼備」的敵軍模擬部隊。他們的服裝都是專門定做的,當時的藍軍官兵總是身著蘇軍制服,以至於有老鄉經常報警說有外軍的入侵。一些官兵甚至以刀叉代替筷子用餐,飲食起居習慣也盡量模仿俄國人。
2015年年9月10日,中國空軍「追夢空天」航空開放活動在吉林長春空軍航空大學大房機場拉開帷幕。在開放活動上,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隊員們都佩戴著一頂類似美國空軍的船形帽,神采奕奕。這是我軍在飛行表演部隊配備的船形帽式樣的工作帽。
其實這種船形帽已經在空軍配發四年。 2011年9月在長春舉行的首屆空軍航空開放日上,空軍三支特技飛行表演隊首次集體亮相。兩支新建飛行表演隊隊員就身穿新式連體飛行服,佩戴新型船形帽正式公開亮相。
空軍和海軍屬於特殊作戰崗位,由於戰機和戰艦內部空間狹小,官兵佩戴的工作帽,應該輕巧無牽掛,平時與常服一起配發的普通大檐帽並不適合空軍和海軍等有特殊要求的部隊使用,為此中國軍隊單獨設計配發了工作帽。
1985年,海軍為組織北海艦隊核潛艇支隊的403艇進行90晝夜長航試驗,特別試制了一批船形帽,配發給403艇和參加試驗的官兵,這種船形帽採用藍色呢子布料,相當高檔,僅試制了一批,現在已成文物。
據人民海軍報報道,從2011年10月份開始,海軍新一代的潛艇工作防護服系列已經選定由北艦某潛支的363艇艇員試穿。該系列服裝主要包含12個品種18種款式。工作帽主要有船型帽和棒球帽。
2013年,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率先為艦上官兵配發棒球帽。海軍核潛艇部隊則繼續佩戴船形帽。空軍也少量配發船形帽,但官兵反映還是棒球帽最好看、最符合審美觀。
如果考慮工作崗位的特殊環境,如船艙等狹窄空間,可以採用短檐帽,如紅軍帽或者65式軍服的解放帽。以今天審美眼光,65式軍服依然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軍服,缺點只是配飾太簡單。那頂極具我軍特色的解放帽,可加以改進,更新面料,使用現役軍服的仿毛嗶嘰面料,增加帽徽配飾,作為海空軍工作帽,在指定場合選戴。
F. 如何評價解放軍新式夏常服軍帽
這帽子不倫不類,四六不靠,什麼玩意,還不如貝雷帽好看呢!打仗時就知道符不符合作戰需要了,士兵還得把大又長的檐翻上去才能看準星!
G.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帽徽是什麼標志
自解.放戰爭初取消國.民革.命軍帽徽到1949年上半年,我軍都沒有帽徽。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樣式,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為鑲有金黃.色邊之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兩字。
帽徽,是近代以來軍.隊的重要標識,在軍服的各種識別標志中處於首要地位,也代.表著一支軍.隊的性質。在人.民軍.隊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具有不同特點的帽徽,見證著人.民軍.隊的不斷壯.大。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以紅五星作為帽徽。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潘冬子在竹排上拿出一枚紅軍留下的紅五星。其實,這是一枚65式鋁質帽徽,當時紅軍的紅五星帽徽主要為布質,也有硬紙、油氈、樹皮、獸皮等材料製成的。
不過,紅軍也有一些金屬帽徽,大多為銅質、錫質,個別為銀質,形狀為圓形、橢圓形,一般都有凸起的斧頭、鐮刀和五角星圖案。1930年龍州起.義後,紅八軍等部.隊就佩戴過銅帽徽。當然,受根據地經濟條件制約,金屬帽徽並不常見。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統.一佩戴國.民革.命軍陸軍帽徽,即「青.天.白.日」帽徽。
有觀點認為,「皖南事變」後,八路軍和新四軍便取消該帽徽。歷.史上,確有新四軍官兵在事變發生後,出於義憤不戴國.民革.命軍帽徽的情況,但八路軍、新四軍領.導機.關並未明令取消。因為,八路軍、新四軍在當時已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帽徽是我軍合法化標志之一,不取消帽徽,就不會給國.民.黨造成口實。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通.過「政協決議」,規定中.共武.裝納入「政.府軍」,八路軍、新四軍此時也未取消國.民革.命軍帽徽。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後,八路軍、新四軍番號相繼取消,國.民革.命軍帽徽在我軍中也陸續被取消。
自解.放戰爭初取消國.民革.命軍帽徽到1949年上半年,我軍都沒有帽徽。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樣式,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為鑲有金黃.色邊之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兩字。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以軍徽為帽徽,稱為49式帽徽,1949年下半年開始配發。由於執行作戰任務,不少部.隊在當年底才配發。
1997年8月11日的《解.放軍報》曾刊登一篇署名「惠彤」的文章,談到1949年11月,他和兩名戰友奉命去上.海購.買文化用.品,在大街上因未佩戴帽徽而被請到軍管會。當時,他們所在部.隊在浙東南,尚未配發帽徽。他們在軍管會領.取了3枚帽徽綴在帽子上。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全軍裝備50式軍服,佩戴制式帽徽和胸章。50式帽徽式樣與49式相同,為鑲有金黃.色邊的紅五角星,正中嵌金黃.色「八一」字樣。但海軍軍官所戴大檐帽沿用傳統桃形帽徽,圖案是「八一」軍徽加藏藍色底襯和銀灰色鐵錨,海軍戰士所戴水兵帽則佩戴和陸軍一樣的「八一」紅五角星帽徽。
1951年,空軍軍官帽徽改為與本軍種軍徽樣式相同,即「八一」軍徽加金黃.色飛鷹雙翼。至此,陸、海、空三軍都有了各自的帽徽。空軍所戴解.放帽仍佩戴「八一」紅五角星帽徽。
1955年,全軍換裝55式服裝,佩戴新式帽徽、肩章和領章。55式帽徽有大小兩種,均為圓形。大帽徽用於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於無檐帽、解.放帽。
陸軍帽徽主體圖案為「八一」紅五角星,外圍為齒輪、麥穗,海、空軍帽徽分別加鐵錨和飛翅圖案。防空軍、公.安軍帽徽與陸軍相同。存放於原總後勤部軍需生產技術研究所的55式三軍大帽徽標樣,也只有陸海空軍3種。
除大、小帽徽外,還有船形帽帽徽,圖案為「八一」軍徽底襯草綠色。1957年後,船形帽帽徽改為與陸軍大帽徽同樣的圖案,「八一」軍徽底襯海藍色,外圍有齒輪麥穗。中.國人.民志願軍因其特殊性,帽徽五角星里沒有「八一」兩字。
1965年6.月1日,全軍取消軍銜制,統.一更換新帽徽、領章。65式帽徽、領章不分軍種、不分等級,全軍上下無論男女官兵,一律佩戴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將之稱為「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從而體現官兵一致的革.命傳統。65式紅五星帽徽材質分鋁質和塑料兩種,尺寸相同,鋁質較為多見。
1⑨85年我軍裝備85式服裝,取消紅五角星帽徽,恢復以「八一」軍徽為主體、底襯金黃.色飛翅的圓形帽徽。85式帽徽也分大小兩種:大帽徽用於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於無檐帽、解.放帽。
85式陸軍、海軍、空軍帽徽,與55式帽徽圖案相同,但區別是55式帽徽五星的角在麥穗內.側,而85式帽徽五星的角在麥穗外側,即整個帽徽外側。
1⑨88年為配合新軍銜制,全軍裝備87式服裝。87式帽徽分大小兩種,大帽徽用於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於作訓帽、女軍人無檐帽。大帽徽主體為「八一」紅五角星,周圍、下部有金黃.色麥穗、天.安門、松枝葉和齒輪圖案,海軍帽徽底襯藏藍色和金黃.色鐵錨,空軍帽徽底襯天藍色和金黃.色飛翅。小帽徽為圓形,中.央有「八一」紅五角星,周圍有金黃.色麥穗和齒輪,海空軍底襯色和標志與大帽徽相同。
1997年和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和駐澳.門部.隊,先後裝備97式服裝。97式大檐帽帽徽,樣式為桃形,主體圖案為「八一」紅五角星,周圍、下部有金黃.色麥穗、天.安門、松枝葉和齒輪圖案,總體尺寸比87式大帽徽大1厘米,陸軍底襯海藍色,海軍底襯藏藍色和金黃.色鐵錨,空軍底襯天藍色和金黃.色飛翅。
2000年5月1日,全軍裝備99式夏服。99式貝雷帽所配貝雷帽帽徽,圖案與97式大帽徽相同。
2007年建軍80周.年之際,全軍裝備07式服裝。07式帽徽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第7代帽徽。帽徽品種包括金屬帽徽、貝雷帽帽徽和作訓帽帽徽3種。外形為桃形,圖案為松枝葉、天.安門、齒輪、麥穗環繞「八一」軍徽。
金屬帽徽,分大帽徽和小帽徽兩種,男軍人.大檐帽、水兵帽、栽絨帽和皮帽配大帽徽,女軍人卷檐帽、栽絨帽、皮帽綴配小帽徽。貝雷帽帽徽與金屬帽徽形制、圖案相同,背景按陸、海、空分別襯以松枝綠、深藏青、深藍灰底色。作訓帽與金屬帽徽形制、顏色相同,綉片顏色陸軍為灰綠色、海軍為藏青色、空軍為藍灰色,帽徽圖案為黃.色。
2017年8月1日,全軍統.一換發佩戴夏常服帽,夏常服帽帽徽形制與貝雷帽帽徽相同。
H. 為什麼現在有些部隊戴的那種帽子叫做「貝雷帽」
貝雷帽是一種扁平無沿軟呢帽,亦稱軟帽,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ere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陽擋雨,摘下來可以擦汗,或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了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還是在二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顯著標識,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志。
繼英國之後,1942年7月,美國組建了一支以綠色貝雷帽為標志服飾的特種部隊。此後,許多國家的不同特種部隊都採取佩戴不同顏色貝雷帽的方式來區分。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貝雷帽中,藍色貝雷帽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它象徵著和平。一提起藍色貝雷帽,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聯合國維和部隊。從1948年聯合國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第一次採取維和行動以來,藍色貝雷帽就與國際人道主義行動緊密聯系在一起。
I. 現代軍隊常服的帽子是怎麼發展過來的它們叫什麼帽
官方名稱叫做大檐帽。 歐洲騎兵長期以來是穿舊時槍騎兵服,戴高筒軍帽。當時為了備馬秣,各分隊都輪流割草,曬成乾草,打好捆後運走,而戴高筒軍帽干這些活很不方便。因此當戰士去備馬秣時,便發給一種比較矮的、輕便的帽子。騎兵中根據工作而發的這種帽子被稱之為「備馬秣帽」,即大檐帽。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軍服的樣式也逐漸跟著變化(大約在19世紀後期)大檐帽成了制服帽。
J. 部隊首長的帽子和兵的帽子有什麼不同
1、大檐帽
樣式:活帽套,立帽牆:帽前後增加了翹度。
顏色:帽檐:軍官飾金黃色檐花,士官、士兵為黑色光麵塑料帽檐。
帽絲帶:將官為金黃色;校尉官和士官為銀灰色;士兵為黑色人造革帶。
帽牆絲帶:陸軍軍官、士官為正紅色,士兵為深草綠色;海軍官兵均為藏青色;空軍為蔚藍色。
帽牆、帽罩: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帽牆為藏青色、帽罩為本白色;空軍為蔚藍色。
2、貝雷帽
樣式:國際通用貝雷帽帽形,帽左前方帽牆上綴有機銹軍種帽徽。
用料:帽面為純羊仔澳毛起絨毛紗;帽里為黑色滌綿平布。
顏色:陸軍:深棕綠色;海軍:深藏青色;空軍:深蔚藍色。
3、頭盔
頭盔是軍人訓練、作戰時用於保護頭部的一種防護器具,通常呈半球形,主要由外殼襯里和懸掛裝置組成。其外殼用特種鋼、強化塑料、皮革等材料製成,能有效的抵禦彈頭、彈片及其他打擊對頭部的傷害。
4、迷彩作訓帽
帽牆該為立帽牆、圓冒頂,大帽檐。
5、水兵帽
水兵帽是指海軍士兵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者藍色,帽檐為硬圈,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後方有兩條黑色緞帶,有的飄帶上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印有勛章的綬帶標志。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在各國海軍流傳開來。後來,由於飄帶具有側風向和裝飾作用,因此成為水兵帽的組成部分。
(10)全軍新式帽子擴展閱讀:
軍帽的徽章標志象徵,軍隊的標志之一。有些國家的軍隊各軍種都有自己的軍徽。把具有一定意義的圖案製作成徽章作為某一軍事集團的象徵和軍事首領的標志在古代已有之。
公元前5世紀,歐洲一些國家的軍隊中出現裝飾有神祗和動物小雕像或刻繪著特殊象徵性圖案(公牛、貓頭鷹和互握的手等)圓盤的矛和桿。同時,還出現了軍事首長、高級官員的個人標志。10世紀一13世紀,西歐騎士的盔甲和旗幟上出現了區分穿戴這樣甲胄的騎士的貴族家族紋章,這是紋章主人力量、勇敢、敏捷和機智的象徵。
同時,還出現了軍事首長、高級官員的個人標志。10世紀一13世紀,西歐騎士的盔甲和旗幟上出現了區分穿戴這樣甲胄的騎士的貴族家族紋章,這是紋章主人力量、勇敢、敏捷和機智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