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手繪服裝等】
顏料用上海馬利牌紡織染料,不會掉色,但剛畫上去的時候會有異味,所以手繪完一件衣服等它顏料幹了以後就要馬上把它洗了。調和劑在顏料裡面都有,類似於一瓶油的東西,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單買,只需7塊錢。
至於筆呢,要看你是畫什麼圖案了(有大小),這些基本材料到到書店或是專門賣書畫用品的店子里都有。
顏料價格不會高於22
手繪T恤的時候要注意在衣服夾層中間隔一個硬東西,免得顏料滲到後面去(我前天手繪的時候就因為馬虎忘記了,結果T恤背部面目全非了)
其他的就沒有了,恩...
B. 古代女子戴在頭上的斗笠還有一塊紗巾叫什麼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唐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帶的就是帷帽。唐彩繪釉陶戴笠帽(帷帽)騎馬女騎俑圓臉、闊眉、朱唇,頭戴緊裹髻發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頂時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的黃色半袖,下著淡黃色條紋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匹紅斑紋黃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文雅。
窄袖袍服和間裙都是受胡風影響產生的裝束,尤其便於騎馬出行等活動,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裝備。可以說這尊戴笠帽騎馬女俑是初唐時期仕女出行的真實寫照。
唐朝時一個寬容、開放、自由的時代,婦女擺脫了立交的羈絆,可以經常外出,拋頭露面,到郊外踏青遊玩。聽戲、看球、逛廟會,盡情玩耍,而且穿著、婚姻、表達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婦女出門已經不再坐在轎子里,而是很神氣地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在街市賓士穿行,享受自由的快樂。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眾多騎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實寫照。
C. 中國古代宮廷服裝的圖片
中國古代服裝資料
漢族民族服飾
滿清使漢族人的服裝面貌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將延續了兩三千年的漢民族冠冕衣裳送進了墳墓。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從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內要將全體男子統統剃去頭,改梳發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漢族對清政府的命令極力抵制,反抗活動彼伏此起。長期的抵制斗爭與滿清已統一全國的形勢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及:仕宦 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族衣裝中的特點。
一、漢族民族服飾的式樣
男裝的式樣:
1)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就是這種。
2)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
女裝式樣相對稍多些,但基本式樣大體也只有兩種
1)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同樣以秦漢服飾為代表)。
2)隋唐興起的大襟低胸這種,同秦漢深衣不同的是服飾分為上衣下裳,不在像深衣那樣衣裳連在一起。這兩種女服式樣對宋明時期以及日本朝鮮的民族服飾(女服)影響非常大。
隋唐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為流行
D. 中國傳統圖案紋樣有哪些都有什麼寓意
(一)、彩陶圖案
陶器上的裝飾圖案豐富多彩、變化無窮。在題材上,以幾何紋樣為主體,也有實體形,如魚、蛙、舞蹈的人等,這些圖案造型簡練,變形幅度大。在組織排列上,已能作對稱、連續的配置,具有強烈的節奏感。
在色彩方面,常使用紅、黑、白、橙黃、橙紅、褐、黑等色。彩陶具有質朴的藝術風格。
E. 中國傳統紋樣及寓意
中國傳統紋樣,從古老的青銅器到精美的玉器;從獨一無二的青花到繁復莊重的服飾;從建築上的雕琢到古門上的老鎖;來自東方的想像力全都凝聚在那纖細又曲折迂迴的紋路里,美得驚心動魄!
先來說幾個比較熟知的紋樣~~
1.雲雷紋
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有拍印、壓印、刻劃、彩繪等表現技法,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
2.祥雲紋
最早出現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從周代中晚期開始,逐漸在楚地形成了以雲紋,特別是動物和雲紋結合的變體雲紋為主的裝飾風格。寓意祥瑞之雲氣,表達了對生命的美好嚮往。
3.蟠螭紋
中國青銅器上的裝飾。螭是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張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連續排列,有的構成四方連續紋樣。盛行於戰國時期。在當時的玉器上,亦常見雕琢有蟠螭紋。
4.象紋
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上。《說文》:「象,長鼻牙,南越大獸。」殷商時期,中國中原地區尚有野象。甲骨文中,有殷王獵象的記錄。圖案特徵,長鼻、象牙表現明顯,象身飾螺旋紋,四周填以雲雷紋。通常作主紋應用。常施於方彝座部,盛行於商和西周初期。
5.如意紋
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紋樣,借喻「稱心」「如意」與「瓶」「戟」「磐」「牡丹」等縱成漢族民間廣為應用的「平安如意」「吉慶如意」「富貴如意」等吉祥圖案。
6.萬字紋
即「卍」字形紋飾,紋飾寫成「卍」為逆時針方向。「卍」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志,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卍」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種錦紋,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
豫游紀也同樣將民族藝術創新再創意,進行全新的設計和配色,美到驚艷!
F. 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品的類型
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品即中國民間手工藝品,是指我國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
類型、品種非常繁多,如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綉、藍印花布、蠟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美觀點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藝品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國手工藝術的風采。
按照材質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3] 。
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繪畫類、塑作類、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等等。
觀賞類的民間藝術品如年畫、剪紙、刻紙、花燈、扇面畫、炕圍畫、屏風、鐵畫、烙畫、彩繪泥塑、麵塑、裝飾性擺件、各種裝飾畫、裝飾掛件等,往往是那些以審美和裝飾為目的,滿足精神需求的比較純粹的美術類藝術品。
玩賞、游藝、表演類中的藝術如各類民間傳統玩具、皮影、木偶、風箏、空竹、風車,包括用於武術和競技、廟會和花會表演、遊街彩車使用的道具、器械、樂器、裝飾品等。
G. 求古代紅紗衣凄美的古風手繪..之類的圖片就行
如圖:
百姓多用棉製品,貴族人家用絲織品並在其上綉花。最有趣的是《遼代文物叢書》服飾篇中形容遼代女性「抹胸」為「一橫幅布帛,裹於胸部」;而契丹女子則大膽將「抹胸」作為 「女」(女子相撲運動員之稱)的比賽服裝;貼身內褲的「」(犢鼻褲),造型像牛頭,形象生動。
元代的內衣由後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形象地取名為「合歡襟」。其面料以織錦居多,四方連續為主要紋樣。文獻記載男子內衣以「白絹中單」為正宗。
漢朝制度規定:皇帝、太皇太後、太後、皇後的佩綬是赤黃色,侯王的佩綬是深紅色,諸國貴人、相國的佩綬是綠色,公、侯、將軍的佩綬是紫色,紫色以下的佩綬分別是青色、黑色、黃色。在漢朝官場里印綬及其色彩是官階的重要標志。
普通老百姓的服飾色彩只能用復色,如茶褐色、黃棕色、棕色、灰色、銀灰色和粉綠色。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
H. 牆體彩繪國畫步驟
牆體彩繪一般步驟:
1.先看風格後選圖,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類型,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室內牆繪的要考慮家居擺設和色調搭配。
2.牆面處理,牆面的基層處理比較重要,一般是在刷好乳膠漆的牆面上畫畫,所以牆面的找平、刷底漆、圖案規劃等要事先准備。
3.配顏料,對照所選圖案色彩購買所需顏料,有些色彩是不用購買的可以直接調出來,對於小面積非商業用途的用戶來說,建議買鋁管裝丙烯顏料。對於專業人士我想不用過多介紹哦!推薦品牌:馬利、溫莎牛頓、明華、滬廣、大衛。
4.准備上色。首先,在要塗鴉的牆壁下方地板鋪滿報紙或是其他隔離物,以免弄臟地面。如果在所畫區域有臟物請用濕毛巾輕輕擦洗。
另外一種是針對一些比較特殊的空間進行針對性繪制,比如陽光房可以在局部繪制與太陽、花鳥為主題的畫,在樓梯間畫棵大樹等等。顏料在落筆後幾分鍾即可乾燥,不必像油畫作品那樣完成後需等幾個月才能上光。
著色層干後會迅速失去可溶性,同時形成堅韌、有彈性的不滲水的膜。油畫中的油膜時間久了容易氧化,變黃、變硬易使畫面產生龜裂現象。手繪牆製作方法/步驟。
Step1:在牆面上根據圖案大致的形狀貼上膠紙,這是為了在上面畫圖案用的。然後沿著這些線條將圖形刻出。如果你繪畫功底夠厚,那麼可以直接在牆上作畫。
如果擔心自己的繪畫水平,還可以採用與廣告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總之,條條大道通羅馬,願你能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家。而這種風景並不局限於家裡的某個位置,像卧室、餐廳、甚至衛生間都可以選擇。
(8)中國風彩繪帽子圖案擴展閱讀:
牆畫的圖案和色彩要服從整體設計風格。北歐派簡約設計色彩上比較極端,遊走於黑白灰和超艷麗色彩兩端,因此相應的牆畫圖案多為經過處理的比較抽象的圖案。
所以以下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一定要注意!手繪牆畫的材料:各色環保塗料、毛筆、排筆、粉筆、鉛筆、涮筆筒、小面積的牆壁(初學彩繪且美術基礎弱的人最好選擇不怎麼顯眼的小塊牆壁)。
最初發明丙烯顏料是油溶性的,1947年出現於美國。它具有廣泛的使用范圍,已被世界各地的畫家廣泛採用。丙烯酸乳膠亦稱丙烯樹脂聚化乳膠。顏色飽滿、濃重、鮮潤,無論怎樣調和都不會臟;灰;的感覺。 丙烯塑型軟膏中有含顆粒型,且有粗顆粒與細顆粒之分,為製作肌理提供了方便。
I. 關於中國古代服飾樣式及其象徵意義
古代貴族男子的服飾裙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黃色(黃裳),以象地。也有淺絳色的。玄衣廣袖,上面用朱(赤紅)、白、蒼(青)、黃、玄(黑)五彩絲繪(綉或織)出日、月、星辰、山、龍、花蟲...
裙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黃色(黃裳),以象地。也有淺絳色的。玄衣廣袖,上面用朱(赤紅)、白、蒼(青)、黃、玄(黑)五彩絲繪(綉或織)出日、月、星辰、山、龍、花蟲等圖畫。裳畫也用五彩絲綉出宗彝(禮器)、藻(水草)、火等圖案。這些圖畫和圖案的花樣合稱為12章紋。裳前有皮製的芾,硃色。上面繪龍、火、山三章,系於腰間革帶,蔽之於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後系組綬(寬絲帶做成的花樣垂飾)。腰間還用大帶系束。
發束於頭頂,著冠(帽子),冠卷有紐,紐中貫以玉笄,扣緊冠與發。冠上加冕(一塊寬0.8尺、長1.6、前圓後方的平板,又稱冕延,板為木質,以玄布面上,赭布面里),冕延前後均勻地垂有12旒(用彩絲作繩,貫串五彩玉珠,稱為旒),每旒12玉,前後共24旒,共用玉珠228顆,稱為玉藻。冠冕旁懸玉,名「充耳」。足著赤舄(厚底鞋,以木復於履底做成,舄前頭上,寬翹,寬而且高,足可以把垂地長裙的前裾緣挑起,以便向前邁步)。
後世袞冕都遵照先秦制度,略有變化。其他諸候、公、卿、大夫之冕服,其冕旒數嚴格按等級規定依次減為9旒、7旒、5旒、3旒有差,每旒用玉數也依次減為9玉、7玉、5玉、3玉不等,衣裳上的章紋也嚴格按等級遞減,有9章、7章、5章、3章之別。冕服種類名稱,有袞冕、山冕等數十種。
衣與裳相連的深衣袍服用途最廣:可以作文武官員的次等朝服,也可以作諸侯士大夫燕居的晚禮服,還可以作帝王不視朝時的便服。深衣又是庶人參加祭禮時的惟一可穿的禮服,在婚、喪、賓禮中也可以穿,而且不分男女都可以穿。
平民日常著襦褲,襦是短衣。以短衣長褲為常服,不在外面系裙,據說始於趙武靈王。這是從北方少數民族引進的一種服式,最初是將左衽短夾袍套在長褲之上,稱為褲褶(音襲)服,後來適應漢族習慣而有所改變。貧者著褶,即粗布長襖,顏色多為青、黑兩色。喪服白色。
男子頭為束發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粱冠、籠冠、小冠、襆頭、幘、帽等。其細別的各種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遠游冠、進賢冠、大帽、圓帽、鵝帽、唐巾、席帽等,可達數十種。也有戴各式頭巾如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頭部分】
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後世所謂的帽子不同。據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寬,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後覆在頭發上。由此可見,上古的冠並不像後世的帽子那樣把頭全部蓋住。
冕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戴冕,所以後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喻「居於首位」。
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說就是沒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類似後世的瓜皮帽。
帽據說是沒有冠冕以前的頭衣,《荀子·哀公》:「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居領者矣」,楊倞注「務讀為冒」,意思是說務就是帽。後來帽成為正式的頭衣,杜甫《飲中八仙歌》說,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脫帽沒有禮貌,可見戴帽就有禮貌了。
【身體部分】
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詩經·邶風》說:「綠衣黃裳。」但是裳並不是褲而是裙。連在一起的叫做深衣。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絛系結,然後在腰間束帶。
帶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大帶,一種是皮做的革帶。大帶是用來束衣的,叫做紳,古人常說「縉紳」意思是把上朝時所執的手版插在帶間,而縉紳就成了仕宦的代稱,「紳士」的意義也就此發展而來。革帶是用來懸佩玉飾等物的。古人非常珍視玉。《禮記·玉藻》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裘和袍是禦寒的衣服。可見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則不容易看見裘毛的色澤。袍是長襖,據說裡面鋪的是乳麻。一般來說,窮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可見穿袍穿裘有貧富的差別。漢以後有絳紗袍、皂紗袍,袍成了朝服了。
(上古的布並不是棉織品,而是麻織品或葛織品。帛則是絲織的總稱。布與帛也形成了低級衣服與高級衣服的對比,貧賤的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穿麻織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稱。 )
『關於褲子的問題』上古所說的褲,並不等今天所謂的褲。《說文》:「絝,脛衣也。」可見當時所說的,很像今天的套褲,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褲子外面的。有襠的褲子叫褲,《釋名·釋衣服》說「褲,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種,類似後世的短褲叉,形似犢鼻,叫犢鼻褲,穿起來便於勞動操作。《史記》說,司馬相如「身自著犢鼻褲」,和奴婢們一起洗滌食具。
【足部分】
上古的鞋叫履,有麻履、葛履等。據說葛履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履。一般的履是用麻繩編織成的。編時要邊編邊砸,使之結實。
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商周時期人們穿的多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的衣裳。這是當時男人的常服。中古以後,分為上下兩截的衣裳變成了婦女專用品,男人們穿的多是連成一體的長衣了。這種重大改變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追本溯源,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種上衣下裳聯在一起的新衣裳,它就是促成這種變化的"深衣"。
深衣在當時確實有不少優點。它縫制容易,穿著方便,既利於活動,又能嚴密地包裹住身體,還可以充分利用布料。因此很快流行開來,無論文人、武夫、官員、平民,全都把它作為日常服裝,甚至作為禮服穿用。當時男深衣曲裾較短,只向身後斜掩一層。女深衣曲裾很長,繞著身體纏了好幾層,前襟下面還垂下一枚三角形的衣物,可能是右側衣襟的斜衽。由此看來,深衣這種式樣的最大特點,就是這條曲裾。
戰國時期,南北各國的文化出現了明顯的不同。深衣的具體式樣也是這樣。北方的衣著顯得衣袖窄長,上衣緊貼身體,下面的衣裾寬大。在上衣部分顯露出胡人服式的一些影響,可能吸收了胡服的特點。而在南方可以看到三種以上的不同深衣。一種深衣的式樣很特別,衣袖肥大而下垂,在衣袖口處突然收緊。衣裾長可拂地。人們稱它為"垂胡形衣袖"。這種衣袖可以兼作口袋使用,香袋、手巾、零錢等都可以放在裡面。這是當時貴族婦女穿用的常服。另一種服式的肩部、腋下比較寬松,衣袖從肩往下逐漸變窄,形成細長窄小的袖口。衣裾拂及地面,使足部不外露。還有一種深衣式樣顯得很簡陋。它衣袖寬松,像一隻圓筒,衣服上下寬窄相近,衣裾較短,露出了雙腳。前襟下面還露出了下垂的右內襟。這種形式簡陋,裁剪方便,適宜勞作的服裝就是漢代社會中下層勞動人民的日常衣著吧。
曲裾和直裾的長袍代替了褲子的遮蓋作用,使褲子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在流行深衣的地區,褲子還大多隻有雙腿的形式。
漢代,上身穿短襦,下身穿褲子或在腿上纏繞邪幅的服裝級合更為廣泛地流行開來。當時勞動人民赤裸身體,僅穿一條下裳勞作是很常見的。當時的那種短褲與今日的中式短褲相近,漢代人稱之為"褌",是下層勞動人民常穿的。"犢鼻褌"是貧賤勞動人們穿的另一種短褲。它十分短小,只是一塊三尺長的布帛圍在腰胯間,很像今天日本相撲運動員們比賽時穿的兜襠。犢鼻褌在當時的貴族富翁眼中是十分低賤的。
眾所周知,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期是漢唐。在同一歷史時期,漢唐都曾執世界之牛耳,「漢唐雄風」的精神內涵在於政治上天下大治、四方來朝,經濟上繁榮發達、百姓安樂,文化上煌煌大觀、彪炳史冊。我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是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染織工藝、剌綉工藝和金屬工藝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服裝裝飾的千變萬化; 而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令世人矚目。 「寬衣交領,袖寬且長;隱扣系帶,上衣下裳」這十六個字總體概括了漢服的特點。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也使得漢服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而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裙子也納有絲棉,質料用黃絹。
漢朝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以袖口有明顯收斂的大袖為主,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袍服下擺,常打一排密襇,有的還裁製成月牙彎曲狀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漢代以冠帽作為區分等級的主要標志,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武冠、法冠、進賢冠等幾種類型。按照規定,天子與公侯、卿大夫參加祭祀大典時,必須戴冕冠,穿冕服。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 漢朝的女式衣服,主要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袍服的衣襟繞轉層數加多,下擺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系扎腰間或臀部。裙子大多用四幅素絹拼合而成,上窄下寬,不加邊緣,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系結。漢代婦女的髻式五花八門,發髻的編梳一般是由頭頂中分為二,然後將它們各自編成束,再從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式樣。名稱有瑤台髻、垂雲髻、百合髻、同心髻等,她們常在髻後垂一束頭發,名「垂髾」或「分髾」,貴婦們在頭上插步搖作裝飾,這是一種附在替釵之上的首飾,上面飾有金玉花獸,還有五彩珠玉下垂,而奴婢則多數用巾子裹頭。 唐朝女性服飾向來以濃艷、雍容、奢華著稱,時尚潮流是遮蔽趨暴露、清秀趨豐腴,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裙子以下擺不齊整的長方形方片直裙為主,流行高腰或束胸、貼臀,寬擺齊地的樣式,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從盛唐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時常搭配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常在發簪上插花或珠翠,花鈿、面靨、斜紅構成了俏麗艷妝,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精緻的花鞋。 唐朝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是: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唐代女裝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製成。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女扮男裝也是唐代服飾的一大特點,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戴胡帽在盛唐蔚然成風。 唐時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其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 漢唐博大豪放的神韻氣魄足以令每一個中國人心馳神往,藉助漢風唐韻服飾展,我們得以一窺那種流光溢彩的盛世圖景,雖然其是漢唐全面繁榮的豹之一斑,卻已令我們心旌搖盪。也促使我們在走向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去開創令後世敬仰的文化繁榮。 春秋戰國貴族服飾
春秋戰國貴族冠帽與服飾 戰國白玉人像,頭戴冠,兩側有組纓下垂系於頜下,腦後辮發上挽,包入冠內;身穿窄袖長袍,腰系帶,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還有一種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於上衣下裳,是一種上下連在一起的服裝,這種服裝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深衣。 楚國男子服飾
楚國男子的曲裾深衣 左1、2圖為穿曲裾、繞襟、彩綉深衣的男子(彩繪木俑,傳世實物,原件現分別藏於何蘭萊登博物館及美國大都會美術館)。左3、4、5、6圖為穿曲裾、繞襟深衣的戰國男子(湖南長沙出土文木俑)。右圖穿大袖繞襟深衣的僕人(河北平山三汲出土托燈銅人)。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戰國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吻合。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形式。戰國時期的帶鉤比西周初時有很大進展,質地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貴重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嶄新手工藝,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除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外,工藝也屬上乘,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上雕刻有花紋,深受人們的喜愛,為它取名"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成份以裝飾取代了實用。《史記》中記載,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一樁有影響的事情。即趙武靈王實行的軍服改革,後來人們稱之為"胡服騎射"。其形制為身穿袴褶,短身廣袖,形若袍式,腰帶上以金玉為飾有帶鉤。後人評價這件服飾史上的創舉是實踐出真知。如果沒有戰爭的實踐,如果趙國在當時不是處在弱小地位,就不會有軍服改革。因此,有人說趙國後來由弱變強,這次果斷革服是重要條件之一。根據文獻記載:"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饐靴。窄袖利於馳,短衣長饐利於涉草。"此文說明革新後的服飾面貌,形象地描述了胡服的形式和它的功用。可見,歷史上對這次大膽的胡服革新漢裝的創舉是肯定和贊許的。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由於地處偏遠的西北地帶,所以在服飾上和禮儀上與其他六國相差較多。從記載得知秦的鬥士早期以旄頭作首服(即耗牛尾的毛作裝飾),武將用絳帕(紅巾)包頭,秦孝公用幘(古代一種頭巾)。而其他六國較之秦國地理環境有利,而在服裝上多有奢侈,另外服飾上也有差異。據記載,楚國有一種珠履(在鞋上綴寶石);齊國有千金白狐襲,而趙國則有數百婢妾服用綺縠襦裙和方履。此外楚制長冠、法冠、趙制高山冠等,均被後人延續傳用。以上諸項僅從文字記載中得知,而形象記載只能從漢以後的畫像中才能見之一二。
J. 中國有哪些民間藝術品
一、剪紙
又稱刻紙,具有悠久歷史和廣泛民眾基礎的民間藝術,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產,在民俗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流派:蔚縣剪紙、山西剪紙、陝西剪紙、山東剪紙、揚州剪紙、佛山剪紙、福建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