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地人去沙漠徒步旅行應該注意什麼
既然是徒步,那麼一些通用的技巧在沙漠也是適用的,比如調整好節奏和呼吸,調整背包背負系統,及時補充水、能量及電解質,注意休息等。當然,沙漠作為一種特殊地形,對技巧也有著特殊的要求。服裝:做好防曬、防風、防沙處理。穿高邦徒步鞋,穿透氣速乾的長衣袖,戴墨鏡(護目鏡),口罩,減小皮膚的暴露感。戴帽子保護頭部,圍巾護住頸部。線路:選擇迎風面靠近沙樑上部行走。風是塑造沙漠地面形態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區的沙漠由於盛行西北風,沙丘一般形成東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風面,坡度較小,沙質較硬,走起來會輕松很多。背風面的沙坑比較軟,走起來比較麻煩。遇到障礙物時,要選擇繞著過而不是越過,遇到陡坡時不要直上直下,要走之字線路以防止過度消耗體能,盡量沿著峽谷和溝渠走。行進:攜帶登山杖,並且帶上雪托,這樣可以減小對沙面的沖擊力,減小膝蓋負擔,提升行進效率。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活動(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保持乾爽:盡量讓自己少出汗,在陰涼處脫下鞋襪晾曬一下,保持足部乾爽。
這里有一些衣服顏色的搭配,可以參考一下:
1、紅色配白色、黑色、藍灰色、米色、灰色。
2、粉紅色配紫紅、 灰色、墨綠色、白色、米色、褐色、海軍藍。
3、橘紅色配白色、黑色、藍色。
4、黃色配紫色、藍色、白色、咖啡色、黑色。
5、咖啡色配米色、鵝黃、磚紅、藍綠色、黑色。
6、綠色配白色、米色、黑色、暗紫色、灰褐色、灰棕色。
7、墨綠色配粉紅色、淺紫色、杏黃色、暗紫紅色、藍綠色。
8、藍色配白色、粉藍色、醬紅色、金色、銀色、橄欖綠、橙色、黃色。
9、淺藍色配白色、醬紅色、淺灰、淺紫、灰藍色、粉紅色。
10、紫色配淺粉色、灰藍色、黃綠色、白色、紫紅色、銀灰色、黑色。
11、紫紅色配藍色、粉紅色、白色、黑色、紫色、墨綠色。
在配色時,必需注意衣服色彩的整體平衡以及色調的和諧。通常淺色衣服不會發生平衡問題,下身著暗色也沒有多大問題,如果是上身暗色,下身淺色,鞋子就扮演了平衡的重要角色,它應該是暗色比較恰當。
3. 去沙漠需要做哪些准備
去沙漠需要做的准備:
1、防曬
在沙漠中比較暴曬,去沙漠旅遊要帶上防中暑的葯物。以防中暑之後耽誤治療發生大事。
巴丹吉林沙漠,主要位於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旗、阿拉善右旗,是中國第三大沙漠,總面積約4.92萬平方公里,其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卻多達100多個,高聳入雲的沙山,神秘莫測的鳴沙,靜謐的湖泊、濕地,構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了上萬名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巴丹吉林」系蒙古語,以一居民點得名,該沙漠中有解放軍的戰機訓練基地「綜合性導彈試驗靶場」。
4. 准備去沙漠玩請問需要准備什麼要小心什麼要准備多少錢
一、充分的行前准備
探險總是和危險聯系在一起,但周密的計劃、細致的准備會將風險降低到最小,這也是探險者在困境中求生存的信心所在。
1.探險季節的選擇
我國沙漠多分布在西北地區,屬於乾燥氣候帶,晝夜溫差大,夏季酷熱,溫度高達攝氏50~60度,冬季嚴寒,溫度低達攝氏零下20~30度;雨量極少,大多數地區全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風多而大,特別是風口地帶,狂風到來時飛沙走石,內蒙至新疆一帶的沙漠每年4月有季節性強風,常形成沙流。鑒於這些氣候特徵,選擇探險旅行季節時應盡量避開炎熱的夏季和風季,通常9月至來年3月之間比較合適。
2.制定線路和戰術
制定探險路線和戰術時首先要尊重客觀事實,在確保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制定出力所能及的探險方案。
全自助式沙漠探險
制定這類探險方案的原則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或集體協作在沙漠中有限度地探險。如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冬季探險,白天平均氣溫在零下10度左右,一般探險者攜帶所有裝備、食品、水在沙漠中生存活動也不能超過7天,行軍距離在100公里左右。由於這是全自助式無後援沙漠探險,探險者出發時要背負所有的裝備和給養,第一天是在高負重情況下行走,對探險者的體能和毅力都構成嚴峻的考驗,根據探險行程,可以在宿營地有計劃地預留部分食品,作為返程時的補給。
協作式沙漠探險
協作式探險可分為無後援式和有後援式。無後援式是指進入沙漠後,就失去了後方的一切人力、物力的支援,只是在駝隊的協作下縱深沙海,大多數探險隊採用這種方式。但這種探險也是有限度的,因為駱駝在沙漠中負重也不能超過200公斤,在冬季,駱駝每隔7~10天也要飲一次水,一次飲水量也在100公斤左右,所以一般探險天數應控制在10天之內,行程在100~200公里之內。有後援式沙漠探險適用於長距離的沙漠穿越,屬於「大兵團協同作戰」,耗資巨大。比如,90年代初期,中日和中英聯合探險隊兩次縱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小規模穿越隊伍在駝隊的協作下,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100公里處東西向穿越,數支後援隊用上百峰駱駝,從沙漠南緣的國道出發,每隔150公里向沙漠縱深100公里處投放補給品。
二、沙海行進
1.正確地判斷方向 在廣闊的沙漠上行走,因為視野空曠,難以找到定向的參照物,加上起伏的沙丘、高大的沙山和窪地,人們一般不可能走直線,所以,沙漠行軍中正確地判斷方向是沙漠探險的先決條件。
用儀器判定方向
用羅盤和地圖標定方向是早期沙漠探險中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首先要知道自身所處的位置,根據地圖標定目標地區的位置和方位角,然後根據羅盤所指的方位角行進。由於沙漠中不可能沿直線行軍,用這種方法時要不斷地校正方位,不然的話很難到達預定目標。在長距離沙漠探險和穿越中,准確到達目的地或在茫茫沙海中找到預投的補給品是非常困難的。80年代後期,個人衛星導航系統(GPS)在民間的普及,將在沙漠中迷途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目前所有的沙漠探險隊幾乎都使用GPS導航。
利用自然特徵判定方向
⑴用北極星判定方位 北極星是正北天空中一顆較亮的恆星,夜間找到了北極星就找到了正北方。北極星是小熊座的a星,大熊座(主要是北斗七星)和仙後星座位於北極星的兩側。我國位於北半球,終年夜間都可以看到北極星。
⑵利用太陽判定方向 太陽東起西落是最可靠的「指北針」。太陽由東向西移動,而影子則是由西向東移。例如,在我國西部的沙漠,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切物體的陰影都倒向西方,中午時太陽位於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下午,太陽到正西,影子則指向正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世代生活的維吾爾族駝工就是靠這種方法在沙漠中行走,絕不會迷失方向。當然還有一些較精確的方法判定方向,如「立竿見影」法、手錶判定法等都是在沙漠探險中很有用的(此法可參看《戶外探險》2002年第10期P.65)。
⑶利用沙丘走向判定方向 風是塑造沙漠地面形態的重要因素,在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盛行西北風,沙丘一般形成東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風面,坡度較小、沙質較硬。東南面背風,坡度大、沙質松軟。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紅柳、梭梭柴、駱駝刺等都向東南方向傾斜。但這里還是要說明的是,上述是沙漠地區的一般特點,風向還因地區的不同而異,沙丘的走向也有所不同,要得出正確的判斷,須事先掌握目標地區的氣象和地貌。
2.學會在沙漠中走路
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
在沙漠中徒步要想走得舒服,就得准備一雙合適的鞋子,鞋底太軟,在沙漠中行走很不舒服,時間長了腳會很難受。防沙套(雪套)是不可缺少的,一旦鞋子里進了沙子,不一會兒腳就會被磨破。
學會用雙杖走路
負重在沙漠中行軍,上下翻越松軟的沙丘,對膝蓋構成很大的壓力,很容易造成損傷。用雙杖行走能減輕膝蓋的壓力,也能節省很多體力。
不要怕走彎路
一望無際的沙海,並不是一馬平川。在沙漠中會遇到許多大的沙丘或沙山,一定要繞過去,切忌直越陡坡。要避開背風面松軟的沙地,盡量在迎風面和沙脊上行走,因為迎風面受風蝕作用,被壓得很實,比較硬,在上面行走比較容易,也省力氣;而背風面主要是風積形成的,比較鬆散,在上面行走,陷入較深,比較消耗體力。如果有駝隊的話,踏著駱駝的蹄印走,可以節省很多體力。在沙漠探險中,在前面帶路的人很重要,要能找出好走的路,並且採用慢行、每小時休息10分鍾的方法。一般隊伍一天行走不要超過直線距離20公里。
晝伏夜出避高溫
在陽光的直接照射下,即使不運動,所消耗的水分也是陰影下的三倍。在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最熱的季節,如果不帶水,在有遮陰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左右。如果在白天的太陽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在特殊的情況下,也要學會「夜行曉宿」方法。另外,在炎熱、缺水、乾渴、焦慮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被海市蜃樓的假象所迷惑。
3.沙漠露營 在沙漠露營和在其它地區露營還是有區別的。通常要注意兩點:一是營地要選在避風的地方,又要防止流沙的掩埋,這類地方往往是在沙丘之中的平地上;二是營地萬萬不可扎在紅柳、胡楊樹等植物附近,因為在有植物的地方,往往寄生著一些有毒的蟲子,如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有一種「塔里木蜱」,通常生活在紅柳和胡楊樹下,這種「蜱」攜帶一種病毒,人一旦被咬後,往往會引發一種致命的病(塔里木出血熱),在十幾小時內死亡。
在冬季,不會有大風,也沒有咬人的毒蟲,露營地點的選擇也比較隨意。冬季的夜晚非常寒冷,即使用雙層帳篷,帳內也會結很厚的霜。在沙漠中有許多枯死的樹木,在最寒冷季節也可自己動手打造「火炕」,也就是挖一席之地,在上面燒火,然後用沙子掩埋,人睡在燒熱的沙子上。這種方法很適用於全自助極限探險,探險者可以不帶帳篷,以減輕重量。
三、處理緊急情況
1.尋找水源 在沙漠中,炎熱、乾旱對探險者來說是第一大殺手,沙漠探險遇難者大都是缺水中暑所致。在沙漠中一旦迷失方向,在走出困境之前,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干凈的水喝,不然生存下來的希望很渺茫。在沙漠中,地表是沒有水的,大部分地區也很難挖出水來。但沙漠大都是盆地,裡面也有很多季節性河道。
在沙漠中如果發現了茂密的蘆葦,就意味著在地下一米多深的地方能挖出水來;如果看到芨芨草,在地下二米左右就能挖出水來;如果看到紅柳和駱駝刺,就意味著我們下挖6~8米就有地下水;如果發現胡楊林,則意味著地下8~10米的地方有地下水。1990年冬天,日本NHK廣播公司探險隊從克里雅河的大河沿鄉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時,就採用了這種方法解決了近百峰駱駝的飲水問題。他們走了28天,途中挖了一次水,挖了一個15米長、5米深的溝,將駱駝牽下去飲水,在沒有任何後援的情況下,成功穿越了三百多公里的沙漠,最終抵達沙漠北緣的塔里木河畔。
另外,在沙漠中如果發現了潮濕的沙土或苦水,也可以挖一個坑,用透明塑料布將坑罩住,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簡易的太陽蒸餾器。在坑裡的空氣和土壤迅速升溫,產生蒸汽。當水蒸汽達到飽和時,會在塑料布內面凝結成水滴,滴入下面的容器,使我們得到寶貴的水。用這種方法每天可以取1升多的蒸餾淡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沙漠中多數地下水含鹽鹼很高,人不能直接飲用(駱駝可以飲用),必須用蒸餾等方法處理。
2.躲避沙暴 風沙的運動有其固有的運動規律,萬一在沙漠中遇見沙暴,首先要憑目力的觀察選擇逃避的方向,只要避過風的正面,大都能化險為夷。同時,千萬不要到沙丘的背風坡躲避,否則有被沙暴埋葬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是把駱駝牽到迎風坡,然後躲在駱駝的身後。
沙漠溫差很大,以IO月、 11月為例,白天地表溫度可達 5OC上下,夜晚則可降至OC以下,11月如遇寒流溫度可降至一 1OC以下,因此沙漠探險中,冬季、夏季服裝應——一具備,白天沙漠的陽光會灼傷皮膚,你可以選擇長衫、長褲,但長褲在艱難的行進中會大大消耗你的體力,因而筆者個人認為寧可腿部曬脫皮,也要選擇短褲。最難忍的灼傷皮膚情況將會出現在後脖頸上,你的衣領摩擦在脖子上會疼痛無比,最簡易的辦法是帶頂遮陽帽,並在帽子的後面壓一塊白手帕以阻擋強烈的陽光。
防曬油在沙漠中是不適用的。沙漠中的沙和海灘上的沙完全不同,它是極細的微塵,微弱的風和輕輕的腳步就會把它揚起,假如你擦了防曬油,這些沙塵會讓你的皮膚變成細沙紙。
一雙合腳的沙漠靴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高腰,柔軟,如果是新鞋,最好在進人沙漠前,先在城市中穿一兩個星期,「磨合」好了再穿進沙漠。
太陽鏡最好有兩副,一副是平時使用,另一種是防風沙的,可用摩托鏡或滑雪鏡。
一個大號水壺、一簡爽身粉、手電筒、寬膠帶、小圓鏡、塑料袋等等小物品都會在沙漠中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方便。比如爽身粉可以擦在你運動時經常被摩擦身體部位;小圓鏡用於求生時反射信號;塑料袋用於防塵。
與駱駝為伍
一個人進行沙漠探險是危 險的,所以沙漠探險多數情況 下是團隊行為,因而每一個人 都要發揚團隊精神,也只有如 此,你才能體會到沙漠探險的 樂趣。
如果參加前面所說的第三 種旅行,那麼你做為團員之一二 要盡快向駝工學會裝卸駱駝, 平均每一位團員大約要裝配三 峰駱駝,這些駱駝要背著進人 沙漠的裝備、食品、飲用水以及 駱駝自己的飼料,大約要有四 個人一起工作才能裝卸好一峰駱駝,所以每天早上裝和晚上卸駱駝是團隊精神最集中的體現,以兩名駝工帶八名探險隊員為例,大約需要3O峰駱駝,將物品捆上駝背,在大家熟悉操作方法以後大約需50分鍾時間,這是你一天中最繁忙緊張的時刻。
挖井找水做飯
第二次團隊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晚上露營後挖井工作。假如是一次10天時間的沙漠探險活動,大約要挖三次並,這些「井水」是給駱駝飲用的,在沙漠中生長植物的地方,如蘆葦、胡楊生長較多的地方,一般下挖到 2.5米左右可以出水,這就需要大家輪流挖井,這項工作大約需2-3個小時。
至於沙漠烹飪,這其實是你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大家各顯其能,共同完成一頓美餐,以回報各自一天來的辛勞。
飲水備忘錄
水,是沙漠探險中永恆的主題,關於沙漠中如何飲水最好、最科學有諸多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可以常飲,但每次只喝一小口,這是最利於人體吸收的方法;但也許人的生理機能有所不同,筆者在一次徒步 6O天的沙漠探險中,學會的飲水方法與上述截然不同,就是每天大約4七次飲水,其中s次大量飲水1-2次是補充;早上出發時猛喝一次水,直喝到喝不下為止。這樣一直行進到中午,期間不再飲水Z在中午簡單的午餐後再次飲水,但不像早上這樣多。下午行進中由於氣溫較高再少量補充一兩次水;晚上晚餐時再大量飲水一次。
1、沙漠旅遊宜在夏秋兩季開展,冬春兩季多沙暴,容易迷途並危及生命。
2、參加沙漠旅遊切莫單獨行動,請隨身備足飲用水,並與駱駝建立良好的關系,駱駝是你在沙漠中最可信賴的朋友。
3、萬一在沙漠中遇見沙暴,千萬不要到沙丘的背風坡躲避,否則有被窒息或被沙暴埋葬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是把駱駝牽到迎風坡,然後躲在駱駝的身後。
4、沙漠中晝夜溫差很大,白天的陽光會把人烤得皮膚紅腫,夜晚的寒涼則猶如冬季。所以夏季和冬季的服裝都要准備。此外防曬油塗在身上後,會粘上沙子,使皮膚很難受,不如穿上淺色長衣,以抗拒紫外線,臉部可適當使用防曬油。
5、沙漠探險旅遊是一項集體活動,集體勞動是旅遊中的重要內容,導游、駝工、遊客三方面要精誠團結、顧全大局,旅遊活動才能錦上添花。
6、不要忘記沙漠也是地球的一部分,在沙漠中也要有環保意識,盡量把垃圾帶出沙漠,至少是就地掩埋,否則我們的子孫有一天推開家門也許就會看見沙漠了。
7、騎駝時,要防止駱駝站起來和卧倒時將人甩下,在這時要抱緊駝鞍或駝峰。平時不要靠近駱駝的後腳和頭部,以防它踢人和用嘴噴人。駱駝雖然溫順,但受驚後卻很危險,要防止突然的響聲(如突然的喊叫)和刺目的顏色(如突然打開色彩艷麗的自動傘)刺激駱駝。長途騎駝不要綳勁,要順著駱駝的步伐自然騎坐,隨時調整坐姿,並適時下來步行一段。
准備個10000塊足夠了,沙漠有以下幾個:
一、塔克拉瑪干沙漠
面積為33.76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65萬平方千米),它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沙丘最高達200米。有人說「塔克拉瑪干」是維吾爾語,其義是死亡之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死亡之海是瑞典人斯文·赫定提出來的,不是維吾爾語。「塔克拉瑪干」是波斯語,是「就連無葉小樹也不能生長」的意思。在乾旱區由於自然選擇的結果,樹葉很小,甚至不長葉子。「就連無葉小樹也不能生長」,是指氣候特別乾燥而言。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5~50毫米,有的地方只有10毫米,植物非常稀少,屬於生命的禁區。
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面積為4.88萬平方千米,在新疆准格爾盆地中。「古爾班通古特」是蒙語,「古爾班」表示三個的意思;「通古特」義不詳。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自1958年開始出現流動沙丘。
三、巴丹吉林沙漠
原來面積為4.43萬平方千米,在內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巴丹吉林」舊作「巴丹扎蘭格」,為蒙語,其義不詳。巴丹吉林沙漠幾乎全是流動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近500米,是我國最高大的流動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很早即見於記載,《山海經》稱之為流沙。但近幾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已經超過了4.9萬平方千米,比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還要大。
四、騰格里沙漠
面積為4.27萬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東南部。「騰格里」為蒙語,義為天。當地蒙古牧民認為,巴丹吉林沙漠是母親,騰格里沙漠是兒子,巴丹吉林沙漠從天上飛到東南,形成了騰格里沙漠。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騰格里沙漠以流動沙丘為主,是我國流動速度最快的沙漠。
五、柴達木沙漠
面積為3.49萬平方千米,在青海柴達木盆地中,以流動沙丘為主。其分布比較零散,多與戈壁相間,多新月形沙丘,高5~10米,少數高20~50米。
六、庫姆塔格沙漠
面積為2.28萬平方千米。在新疆東部、甘肅西部、羅布泊以南,阿爾金山以北。「庫姆塔格」為維語,「庫姆」為沙漠,「塔格」為山。「庫姆塔格」即為沙山。多流動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動,有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會合的趨勢。
七、烏蘭布和沙漠
面積為0.99萬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東北部,在蒙語中,「烏蘭布和」為紅色的公牛,用以表示沙漠的破壞力特別強大。以流動沙丘為主,高10~30米,最高部高50~100米。
八、庫布齊沙漠
面積為1.61萬平方千米,在鄂爾多斯北部。臨近黃河。以流動沙丘為主,高10~15米,少數高達50~100米。
九、毛烏素沙地
面積為3.21萬平方千米,在鄂爾多斯南部。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多新月型沙丘,高5~10米,個別的高10~20米。
十、渾善達克沙地
面積為2.14萬平方千米,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南部。清代稱伊哈雅魯沙地,是指大榆樹而言。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其南部多倫縣流沙移動較快,故又稱小騰格里沙地。
十一、科爾沁沙地
面積為4.23萬平方千米,在西遼河流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高10~20米,最高達50米。庫侖旗流動沙丘特別高大,蒙族稱作「塔敏查干」,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
十二、呼倫貝爾沙地
面積0.72萬平方千米,在呼倫貝爾西南部。多固定半固定沙丘,高5~15米,以滿洲里至海拉爾鐵路沿線最為典型。
5. 3 3頂帽子和3條圍巾,有幾種搭配方法
33頂帽子和3條圍巾的搭配方式有很多,第一種:33頂帽子和3條圍巾各搭一遍,也就是一條圍巾搭33頂帽子,3個一直循環,一共可搭配99套;第二種:用兩條圍巾循環著搭配33頂帽子,一共66套,而且現在用兩條圍巾也是蠻時尚的。
6. 有帽子的長圍巾的系法
系圍巾方法- -
寂寞寒冷的冬日中,給自己一份靚麗心情。
打法一......套舌結
step 1:將繞在脖子上,右邊的那頭在上。
step 2:將右端從中間的空隙中穿過。
step 3:將這段再從空隙中穿回,留一部分重疊。
特別提醒: 如果圍巾長的話,就把那條"舌頭"拖長一些。 這種打法比較適合活潑可愛的人哦!
打法二......輕盈結
step 1:把圍巾在脖子上繞一圈。
step 2:將左右兩段圍巾交叉打結。
特別提醒: 這是最基本的打法,很簡單吧~ 特別適合早晨匆匆忙忙地去上班前打。
打法三......法國結
step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打一個結,打結處要留一點空隙。
step 2:把右邊那段圍巾繞過左邊那段,再從空隙中穿過。
step 3:把圍巾從空隙中抽出來。
特別提醒: 這種結給人重重的感覺,適合高高大大的男生或女生。
打法四......不對稱結
step 1:把圍巾交叉繞在脖子上,左邊在上,然後將右邊那段沿箭頭方向穿過空隙。
step 2:把圍巾從空隙中抽出來。
特別提醒: 這種結給人以反叛不羈的感覺,如果你覺得夠cool的話,這種打法可以試試看。
打法五......領帶結
step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右邊在上,把後邊那段圍巾沿箭頭方向在左邊那段上繞一圈。
step 2:繞好後,再將圍巾從空隙中穿出。
step 3:把圍巾從空隙中抽出來。
特別提醒: 打法和打領帶差不多,不過打出來的結會顯得有寫臃腫,用薄一點的絲巾。
打法六......平衡結
step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前後交叉打個結。
step 2:將前面那段圍巾從脖子後面繞過去。
step 3:把從後面繞過來的圍巾沿箭頭方向穿過空隙。
打法七......小蝴蝶結
step 1:把圍巾在脖子上繞一圈,交叉打一個結。
step 2:把打好的結調整到前後方向,然後再打一個結。
特別提醒: 這個結的打法也很容易,感覺很很大方,又不像大蝴蝶結那麼女性化,很適合愛漂亮的女生!
打法八......大蝴蝶結
step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左右打個結,左邊在上,右邊在下。
step 2:把右邊的那段圍巾對折重疊。
step 3:把重疊的圍巾放在左邊那段下面,把左邊的圍巾沿箭頭方向繞在另一段上。
step 4:把結抽緊就可以了。
特別提醒: 這種打法也可以用在絲巾上。
7. 夏天去敦煌徒步穿什麼衣服比較好
8月份的敦煌,氣溫在16到36度之間,白天非常炎熱,晚間涼爽。敦煌少雨,氣候乾燥,熱而不潮,日曬強烈。
穿衣參考:
8月期間去敦煌旅遊,短衣短褲(短裙)即可,最好有件防曬衣或長袖薄衫遮陽,去沙漠玩的時候,最好穿長袖衣褲,可以更好的防曬,如果穿長褲的話,一條寬松輕薄的休閑褲就好(騎駱駝最好穿長褲,不磨腿),推薦一下速干褲,穿著舒服,還容易排汗。另外,建議帶件薄外套,可以晚間防涼。鞋子方面,可以穿雙輕便徒步鞋,但要注意,不要粗網眼的,不然進沙子會很難受。沙漠地區,防曬非常重要,最好帶大沿太陽帽,帶太陽鏡,另外准備一條戶外頭巾,可以套在脖子上防曬,拉上來罩住嘴可以防沙,女生可以帶薄圍巾或頭巾。
裝備參考:
去鳴沙山玩的時候,要帶小背包,不要帶挎包,爬沙丘時,上上下下不方便。多帶幾個塑料袋或防水袋,沙漠里的沙粒很細小,刮進手機、相機等設備就不好了。記得帶把小手電筒,去莫高窟時用的上。
特別提示:
西部旅遊,與平日的餐食不同,且以牛羊肉居多,帶些常用腸胃葯。沙漠地區風大,打太陽傘不方便,所以不如使用圍巾、披肩、防曬衣等防曬防沙。防曬非常重要,要提前擦好防曬霜,如果戶外活動的時間長,還要反復擦。
最後祝你擁有一個快樂舒適的敦煌之行!
8. 沙漠探險攜帶什麼裝備注意哪些
沙漠探險可以攜帶水壺、指南針、戶外專業GPS、防曬油、遮陽帽、墨鏡、防曬頭巾、長袖上衣、食物、醫葯急救包、車輛應配備副油箱或攜帶備用油桶、救援工具。
注意事項:
1、在沙漠中行進,路途是遙遠的,沒有汽油、冷卻水等供應,更沒有維修服務點。所以,必須保證車輛一切正常,加滿汽油。
2、注意身體保健。沙漠探險是十分艱苦的,又受醫療條件限制。所有將在沙漠中跋涉的人,身體必須健康。體質弱者、年老者不應冒險,不應過高估計自己的體力。
3、准備充足的飲水。在沙漠中,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飲水。在沙漠中旅行、要根據所制定的計劃要求,帶足所需要的水。盛水容器要輕便、不易破碎;為保險起見,要多帶幾個容器。
沙漠旅遊會出現的問題
沙漠面積大,又缺乏遮擋物,大太陽會赤果果的出現天空。強烈的陽光也會讓你無處可逃,稍不留神,就可能黑了一圈,甚至還有曬傷、灼傷的危險。
沙漠過夜當然要帶一件厚衣服或者厚毛毯了。眾所周知,沙漠晝夜溫差大,日落晚間後天氣涼的很快,晚上就會很冷,所以一定要備一件稍厚的衣服。
和平原不一樣,沙漠太大,而且氣候多變,方向難辨,有沒有信號,一旦迷失,很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千萬不要一個人離開團隊。
9. 帽子和圍脖一體的圍巾的圍法
若是「帽子連圍脖」是圓圈,只能是二種套法:
戴好帽子:一種是 繞脖子一圈
另一種 繞脖子二圈(圍脖的周長要有160cm 以上)
若是「帽子連圍巾」就有多種圍法:
戴好帽子:
1)圍繞脖子:在正中、後面、左邊、右邊都可打一個蝴蝶結或八字結。
2)圍繞脖子:在左邊、右邊 繞一圈後分成二片搭在肩的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