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元朝戴的帽子

元朝戴的帽子

發布時間:2022-05-17 12:20:59

❶ 不同朝代的帽子什麼區別

魏晉南北朝時期,帽子開始流行於民間的文人雅士。隋唐時期,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特別是盛唐時期的開放風氣,使帽子的特殊象徵逐漸淡化,但是仍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徵,逐漸流向民間。一般

讀書

人和有錢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是仍有區別,有規定的樣式,有典型的書生帽和商人帽。在五代和宋時期比較流行的是:一般老百姓還是用布把頭發包裹起來,叫「方巾」。元朝時,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開始逐漸流行於中原,有皮帽,氈帽。元朝皇帝戴的帽子也是珍貴的皮毛做的,上面鑲有珍珠。明朝的建立,叉恢復了漢人的「冠冕」制度。清朝入主中原以後,帽子真正流行起來,上至皇帝,下至貧民都可以戴帽子。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西洋帽子文化的傳入才使「帽子」在社會上普遍流行起來,上至官僚商人,下至車夫乞丐,會根據自己的身份選擇不同的帽子。可見,帽子已成為人們日常裝束的重要組成部分。

怎麼清朝的瓜皮帽和元代帽子那麼像

瓜皮帽確切的說還是起源於蒙古元朝,是明太祖根據蒙古族瓦楞氈帽設計出來的,明朝時雖有人佩戴但帶的人很少,大部分漢人還是帶儒巾,方巾,東坡巾這種漢族巾帽。直到清朝滿族人強迫漢人帶瓜皮帽,瓜皮帽又廣泛普及了。

❸ 宋朝.明朝.元朝.清朝具有代表性的帽子 宋朝.明朝.元朝.清朝具有代表性的帽子

宋朝的通天冠
明朝的四方平定巾
元朝的笠子帽
清朝的瓜皮小帽

❹ 各個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較低,但很講究簪的花紋,顯示了身份地位。

(4)元朝戴的帽子擴展閱讀: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官帽

❺ 「深檐胡帽」是元朝鐵騎中常帶的東西,這東西有什麼含義



2、帽笠的淡出與夷夏意識的消長

明朝成立後,面對著元代舊部的威脅,相出的解決策略之一,便是重新高舉「華夷之辯」的旗幟,明朝認為必須革除蒙元服飾,便發布禁令,去除蒙元,接受明代服飾,同時也出現了明朝新的帽式「明代瓦楞帽」,元代的帽笠逐漸淡出。幾十年之後,明朝人對深薝胡帽完全陌生。明麗關系確立後,高麗也向明朝表示「慕華向華」之心,革除蒙元服飾。帽笠也隨之淡出。

可以說,少數民族的文化特別是蒙古族文化因為明朝的「華夷之辨」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當初橫行在中原的蒙元文化在明朝建立後也大大削弱。從明朝人不理解帽笠是什麼這一小小方面,我們可得知,夷夏意識強烈,儒家文化再次遍布中原。

結論:

從小小的帽笠物件卻反應出來了大歷史,我們可以知道,蒙古族的帽笠原來起源於女真,元代時期帽笠變化多種多樣,並傳到了亞洲。新建元朝時提倡戴帽笠,掀起一股「蒙古風」。直到蒙古帝國的崩潰,也表示著多種文化融合並存的時代結束,明朝成立後,更是摒棄蒙元文化,並大力提倡夷夏文化,戴帽笠的觀念也隨之消失。

由此可知,小小的帽笠見證了蒙元時代前後的盛衰與文化的變遷。因此,對於少數民族的文化,我們應該保護,因為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都是我們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保護並傳播於世界各地,讓世界看到中華文化。




❻ 元朝頭盔長啥樣

相比過去的朝代來說,元朝的頭盔可謂是多種多樣,這其中有倆原因,第一是元朝疆域大,民族多,因此軍隊成分復雜,頭盔樣式就多,二是元朝離現代又近了點,那文物相對來說就比較好保存一些。

除了上述這些之外,還有一些盔型也被認為是元朝或蒙古樣式的,如歐洲收藏有一些蒙古人征戰時候的頭盔,日本的元寇博物館也藏有一些元軍頭盔,但前者可能是蒙古人西征時的繳獲物資或仆從軍裝備,後者則真假難辨,因此本文便不再贅述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❼ 元朝服飾的特點

元朝服飾的特點:

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

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朝皇帝所賜官服共有13套色種,每次參加國宴或大型國事活動,大家要穿一種顏色賜服除13種顏色衣外,另加一羚羊皮帶(金帶),上飾金銀絲甚奇,價值亦巨,又受有名曰不里阿耳之駝皮靴一雙。靴上綉以銀絲,頗為工巧。

總之,元朝之賜服,做工精巧,用料講究(錦袍),裝飾昂貴。但是,我們必須要弄清楚:元朝的官服並非每年賜服13次,而是一次性的。

元朝政府規定承襲前代的,如冕服、公服、儀衛服色、器皿、帳幕車輿、鞍轡等等,都有嚴格的等第,下不僭上。同時規定:「蒙古人不在禁限,及見當怯薛諸色人等亦不在禁限」等。

(7)元朝戴的帽子擴展閱讀

元朝服飾的種類:

1、腰線袍

腰線袍是一種常見的元代蒙古袍,帶有很強的草原風格。腰線袍其特點是交領窄袖,上衣和下裳縫在一起,下裳打有很多細密的褶子,而腰部則有很多細密的橫向褶子,因此得名腰線袍。腰線袍這種衣服一般都是便服,用於狩獵等活動。

2、海青衣

此外,蒙古人還有一種很有特色的服裝,元朝人們直接把袖子背在身後,這種衣服叫海青衣,最大特點就是袖子在袖根處開了兩個口。草原氣候早晚溫差大,氣溫高的時候就可以把手從口子里伸出來,把袖子扣到後背的紐扣上。

❽ 元朝人戴的是什麼帽子啊感覺和越南人的那種帽子很像有什麼來歷嗎

叫笠子帽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❾ 元朝人的瓦楞帽怎麼和現在越南的涼帽差不多

形似瓦楞的帽子。古庶民所戴,以別於士大夫之方巾。帽頂折疊似瓦楞,故名。或用牛馬尾編結。嘉靖初生員戴之,後民間富者亦戴。或即《留青日札》所說官民皆戴的形似古代兜鍪,其檐或圓、或前圓後方的帽子,也是元代帽式的流傳。

❿ 元朝皇帝還戴旒冕(就那個帶簾子的帽子)嗎

自唐代以後的歷朝帝王,就多已不帶旒冕了。
元朝亦然,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元朝皇帝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

與元朝戴的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被迫女裝永久絲襪 瀏覽:245
羽絨服清潔網球 瀏覽:921
紗布純棉裙子油漬用什麼洗 瀏覽:973
粉藍的鞋子配什麼褲子 瀏覽:701
超長牛仔風衣 瀏覽:509
旗袍的材質是怎麼做成的英語作文 瀏覽:411
校服能用洗衣機洗嗎 瀏覽:735
紅褲子男士搭配 瀏覽:615
皮衣穿著扎人怎麼辦 瀏覽:976
妻子短裙制服 瀏覽:16
上海襯衫加工費大概多少錢 瀏覽:208
因為愛情有多美同款襯衫 瀏覽:705
怎麼洗有反光條的外套 瀏覽:377
德國寶馬男裝羽絨服 瀏覽:59
白褲子泡了一夜為什麼發黃 瀏覽:246
黑工裝外套配啥襯衫 瀏覽:601
白色褲子上弄上鐵銹了怎麼洗 瀏覽:971
三葉草中國字外套 瀏覽:624
冬季經典羽絨服顏色好看 瀏覽:639
喜歡故意拉褲子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