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第安人的習俗
1、婚禮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公共建築物里舉行,一般是一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裡,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
2、印第安人崇奉萬物有靈的圖騰信仰,各部落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圖騰崇拜的宗教儀式,一些儀式流傳演化下來就成為至今魅力猶存的非常獨特奇異的節日。印第安人的節慶多與宗教節日融合在一起,如墨西哥的亡靈節、秘魯印第安人的太陽祭等。
3、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徵,榮譽的標志,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擁有鳥羽象徵著勇敢、美貌與財富。此外,根據顏色及佩戴方式,鳥羽也象徵不同的社會地位和情感狀態。
4、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已經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在今天的美國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一種奇怪的宗教信仰。
5、落基山脈以東到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廣大地區,是平原印第安人的居所,驍勇善戰的阿帕克騎兵,他們基本上以捕獵大動物為生。在這片平原上有成千上萬頭野牛,縱橫馳騁,勢不可擋,而生活在這里的印第安人就是靠英勇戰勝牛群而生存下來的。
(1)印第安人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1941年,美對日宣戰後,許多印第安人蜂擁而至,要求參加美國軍隊。隨著美國捲入二戰,戰時經濟出現空前繁榮,在保留地以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機會。大量印第安人在戰時源源不斷地離開保留地,就使二戰成為印第安人融入美國社會的重大契機。
二戰之前,保留地居住著大約四十萬名印第安人,幾乎與美國其他群體隔絕。大戰打開了保留地的大門,成千上萬名印第安人自願或非自願地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到大戰結束之時,許多印第安人已經融入美國社會生活的進程,其經濟、社會與文化地位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轉變。
戰爭中印第安人士兵與白人並肩作戰,享有同等的待遇,負擔共同的責任,逐漸接受了美國主流社會的物質文明和價值觀念,有些甚至接受了白人的生活方式。二戰成為印第安人同化並融入美國社會的重大契機。
②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服飾有著怎樣的演變
古代的北美印第安人,大致還處在氏族公社的狀態,紡織業還沒有產生,沒有布匹,大多是以獵獲的獸皮遮身。在歐洲人沒有進入美洲以前,易洛魁人基本上沒有縫制過衣服,大都是以加工過的淺色鹿皮遮身。夏季里,他們的上身,都把一整塊地鞣皮披在肩上,披成一種斗篷狀。也有的時候,他們把斗篷的一端,落在一個肩頭的下邊,再用結把它和另一端,扣在另一隻肩膀上。男人身上披著一塊長到股骨的鞣皮帶,在腰間再用一條窄帶子束起,鞣皮帶的前後兩邊,就成了兩塊正方形的圍裙垂搭到下面。這種鞣皮,寬約40厘米到50厘米。女人則是用一塊長方形的鞣皮圍在下身,成為一件皮裙。冬季里,易洛魁人的服飾便豐富起來,他們用熊皮、狐皮、水獺皮、海狸皮和灰鼠皮做成斗篷,把茸茸的毛面暖著身體。腳上都穿著鞣皮靴和綁腿套,男人的綁腿套很長,一直長到腰帶處,在膝蓋下用帶子束緊,下端扣在鞣皮靴上。長綁腿套主要是為了打獵,防在森林裡頭,被灌木叢或樹枝等物劃傷。女人因為不進行打獵,身上的綁腿套便短一些,只垂到膝蓋,將下端扣到鞣皮靴子上,在膝蓋下用結系緊。
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易洛魁人都帶有頭飾。男人要剃去頭發,只留下中間的一溜長發(或披散著,或盤在頭頂結成一束),頭上戴上一頂圓皮小帽(多用貂皮製成),帽子上面飾有很多的小羽毛,其中有一、二根直立的老鷹羽毛(其式樣和位置代表著他的軍功)。頭上還要帶上頭箍,頭箍上插有一圈的豎羽毛;女人的頭發要編成兩條辮子,只戴一個頭箍,還有用貝殼或骨頭做成的耳環和項圈。
③ 庫納印第安人為什麼不帶羽冠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美洲的一樣(除了少數例外),捕捉鳥類、佩戴羽飾和舉行羽毛儀式等活動都只專屬於男人。
羽冠是印第安人的一種獨特的頭飾。直到今日,印第安人在重要場合還是戴著一種鷹羽冠。鷹羽冠上的每根羽毛都是用鳥類中最兇猛的鷹、雕尾部長羽做成的。這種羽毛具有很高價值,原始時期,工具落後,得到這種羽毛很不容易,後來工具發展了,但這些鳥類也越來越少,羽毛也隨之珍貴,要做成一頂完美的鷹羽冠往往要很多年的時間。
戰士們戴鷹羽冠是它代表著某些戰功,沒有戰功的人沒有資格戴這種鷹羽冠。冠上的每根羽毛都與自己的確定的戰績相一致,所以冠上的羽毛越多,他的功勞就越大,越受人尊敬。當然,這種冠上的羽毛也不可能全是用鷹羽作的,有時找不到鷹羽,印第安人也用鴦和火雞的長尾羽代替,但它所代表的意義是不變的。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徵,榮譽的標志,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
擁有鳥羽象徵著勇敢、美貌與財富。此外,根據顏色及佩戴方式,鳥羽也象徵不同的社會地位和情感狀態。比如在卡希納華部落,男子會在他所鍾情的婦女面前佩戴鳥羽裝飾品以表達熱切的情感,有效地防止了對方的敵意。神鷹的黑羽使人聯想到權貴和死亡,而南美金剛鸚鵡的紅羽則表達了善意、能力和富饒。如果當地居民都有資格佩戴紅羽,那麼黑羽將凸顯其尊貴。
④ 這個LOGO是啥牌子的棒球帽
這個帽徽"很像"是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的克里夫蘭印第安人隊.
為何說"很像"~該隊隊徽是印地安人卡通頭像,雙眼眼球是在"右下角",似乎正視著人.
而這張圖片...好像是在看他處.
⑤ 美國印第安人不同的頭飾及面部彩繪的具體含義!越細節越好!!!急求!
居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阿米休人的穿戴一直保留著古代的習俗。男子平日穿黑衣,戴黑帽,蓄長鬢。女子也穿黑衣,但戴白帽。分布在哥倫比亞南部的深山裡的布埃勃里託人不論男女都是上身披藍色斗篷,下身穿深色袍裙,腳蹬靴子,頭戴灰褐色禮帽。外界人一般很難分出當地人的性別來。居住在墨西哥山區的惠喬爾人,不論男女,均穿白色粗布衣褲。上衣袖子肩部隆起,邊上綉有多種動物和花草圖案,褲子僅長及小腿,腰間往往纏著一條色彩鮮艷的羊毛織帶,頭上戴著一種用仙人掌的纖維編織的帶有十字圖案的帽子,帽子周圍垂著許多墜子。墨西哥盛產一種小蜥蜴,形似鱷魚,又像一條小龍,外貌美觀,當地一些印第安婦女把它作為吉祥的標志,將這種性情溫順的小蜥蜴用金絲銀線捆起來,使它不能動,然後插在發髻中作為裝飾。
⑥ 印第安人的服飾特點是什麼
印第安人的服飾特點是羽毛和頭飾鷹羽冠。
居住在大草原地區的印第安人制衣材料主要是野牛皮。婦女們把做衣服的野牛皮加工成熟皮,用圓石子將皮揉軟,再用骨頭錐子和野牛腱製成的線把鞣皮縫合起來。
男子的服裝最初是一個鞣皮小圍裙、一件直系腰間的長綁腿套和一件野牛皮斗篷或披肩,婦女們的服裝主要是披肩,裝飾和男子不同,飾有各種刺綉、小玻璃珠穿成的彩花。
不論男女都留長發,男子在頭頂留一束長發,其他均剃掉,那一束長發或披散著,或編上盤在頭頂結成一束,婦女們則將長發編成辮子。
頭飾鷹羽冠,是印第安人服飾的一大特色,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徵、榮譽的標志,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
在一些莊重場面,一些顯要的人物都要戴上用鷹羽和貂皮製成的禮帽,婦女則用貝殼和骨頭做成的各種耳環和項圈。
(6)印第安人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印第安人原本是兩萬多年前從亞洲遷徙到美洲的一個古老民族,經過漫長的歲月,印第安人遍布於北美大陸,並在那裡繁衍生息。
各民族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及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北美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也不例外。
印第安人的住屋長30米,通稱長屋。許多其他印第安人的住屋是圓形木頭結構,屋頂用樹皮覆蓋。一些印第安人,像曼丹人,則居住在用泥被覆的棚屋裡。
錐形帳篷是印第安人的另一種住屋,黑足印第安人就居住在這種帳篷中。在西班牙人把馬群帶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靠步行四處游動。
在馬匹出現前,一些印第安人用狗拖曳支搭帳篷的桿子來攜帶東西。沿河湖而居的印第安人則用獨木舟作為交通工具。
⑦ 印第安人著裝是什麼樣的
就這樣
⑧ 印加人有哪些服飾
印加部落由於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服飾等差異很大。在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南美洲以後,印加人在服飾上,也出現了一些變化。生活在庫斯科的印加人,無論男子還是女子,都戴身著印加式披肩的秘魯男子著相同的帽子。男人都穿家織毛料的短毛衣,過膝的長褲子,頭戴寬邊的淺頂帽(用紅氈塊和黑棉線製作而成);女人愛穿裙子,但裙子穿得極特別,她們一次要穿好幾條裙子,最里邊的一條最長,越往外越短,一條比一條短,每一條長裙子都恰好只露出一條彩邊。
奇楚亞人生活在谷地里,很多的人都光著腳,或者是穿著一雙草鞋,只有酋長在盛大的節日里,才能穿上一雙皮鞋。男人們都披著斗篷,這種斗篷,是用兩塊方形的毛料縫制而成。縫制這種斗篷時,中間不縫,只縫沿邊。穿的時候,要套頭而穿,斗篷的邊翼便自然地披落下來。天熱的時候,人們常常把斗篷撩起一邊,搭掛在肩上。蓋丘亞族(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婦女和孩子。女人用毛料做成披肩,穿披在身上的時候,要用一個銀胸針別在胸前。身後的披肩,則折疊成一個口袋狀,可以用來背小孩或東西。為了漂亮、美麗,女人們穿的白色短上衣,喜歡用一些金屬的飾物裝飾。
艾馬拉人居住在高原,他們和居住在谷地、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都有不同的穿戴。男子一般都是穿緊身的短內衣,褲子長到腳踝骨,扎腰帶,外面再披上一件斗篷。女子們則穿著束腰的緊身衣服,上面是扣在肩上的,腰間再束一條寬而長的帶子,一幅披巾披肩似的罩在肩上,其一頭束在頭上系成個蝴蝶結。這些衣服的料子,都是羊駝和駱馬的毛紡織而成。
總之,印第安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服飾間有很多差異,形成了印第安人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民族傳統服飾,這些有鮮明民族特點的服裝,對現代服飾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毛披肩和斗篷,是印第安人最典型的服飾,現在已經成為太平洋沿岸各族人的服裝,在後來,幾乎是影印加男子的耳飾響到了整個美洲。婦女們身穿裙子,把披巾披在肩上或戴在頭上,別有一種韻味;而斗篷,披罩在短的外衣上,即美觀,又避寒,還利於騎馬馳騁。另外印第安人肥大的燈籠褲,寬寬的腰帶,寬檐帽或窄邊的黑軟帽,黑、紅、黃等色的皮靴,都已成為拉美各國的民族節日盛裝。
身著印加式披肩的秘魯男子
⑨ 印地安人為什麼戴帽子
一提到印第安人的服飾,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獨特的頭飾鷹羽冠了,這的確是印第安人服飾的一大特色。印第安人衣著裝飾非常簡單,甚至不穿衣服,但是許多印第安人服裝的色彩、款式各不相同,裝飾品的材質、樣式多種多樣,充滿了民族特色,也稱得上絢麗多姿。
鷹羽冠隨著社會的發展印第安人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一些社會經濟較發達和人數較多的印第安人的支系部分地保住了自己的風俗和傳統文化。一些生活在偏遠森林山區的印第安人部落至今仍保留著獨持的風俗和傳統文化。許多地區的印第安人還保留著古代印第安人的衣飾習俗,他們至今仍喜歡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戴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飾物。
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徵,榮譽的標志,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擁有鳥羽象徵著勇敢、美貌與財富。
此外,根據顏色及佩戴方式,鳥羽也象徵不同的社會地位和情感狀態。比如在卡希納華部落,男子會在他所鍾情的婦女面前佩戴鳥羽裝飾品以表達熱切的情感,有效地防止了對方的敵意。神鷹的黑羽使人聯想到權貴和死亡,而南美大鸚鵡的紅羽則表達了善意、能力和富饒。如果當地居民都有資格佩戴紅羽,那麼黑羽將凸顯其尊貴。
他們至今喜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尤卡坦半島的瑪雅婦女不分老幼都身著寬松的白色綉花裙,頭戴色彩艷麗的鮮花;而男人則身穿寬松的白色衣褲,頭戴草帽,腳上穿草編涼鞋。而中部高原上的印第安婦女愛穿綉花罩衫和豎條紋的寬大長裙,上身披一種叫「雷博索」的多用披巾,這種披巾可遮陽、禦寒,還可背小孩、包東西。極富民族特色的服飾成為印第安人一個明顯標志。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10100.htm?fr=aladdin#4_4
⑩ 印第安人為什麼要頭帶羽毛
印第安人,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義大利航海家C·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土著居民稱作「indians」,以後雖然發現他的錯誤,但習慣稱法已經普及了,所以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稱印地安人為「西」印度人,在必要時,為了區別,稱真正的印度人為「東」印度人。漢語翻譯時直接把「西印度人」這個單詞翻譯成「印第安人」 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煩。此人種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屬蒙古人種美洲支系。使用印第安語,包括十幾個語族,至今沒有公認的語言分類。
人種體質:
印第安人,黃種人,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據傳在15000—25000年前由亞洲經白令海峽陸續遷入,分布南北美洲。在極北部有埃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在北美有阿塔巴斯幹人、阿爾貢金人、易洛魁人、蘇人和馬斯科基人等;在中美有阿茲特克人、瑪雅人、加勒比人、奇布查人等;南美有印加人、瓜拉尼人和阿拉烏幹人等。語言屬印第安語族。最先種植玉米、馬鈴薯、向日葵、棉花、金雞納樹等作物,對人類作出貢獻。16世紀前,多半尚處於母系氏族階段,也有少數象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等已形成早期奴隸制國家和有相當高的文化。16世紀起遭歐洲殖民者的摧殘和殺戮,發展中斷,人口下降。現有3200餘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北美約剩80餘萬人,大都被趕入保留地,生活艱苦。在中美和南美一般都受所在國統治者的歧視和同化。
婚俗
酋長印第安人的婚禮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婚禮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公共建築物里舉行,一般是一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裡,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雖然印第安人性情開朗,但婚禮場合卻顯得非常安靜,即使說話也是輕言細語。
其他
由於歷史原因,現在大多數印第安人都生活在偏僻的農村地區。和瑪雅人一樣,其他印第安民族也大都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生活習俗。印第安人做飯時,仍喜歡使用質地粗糙的陶罐、石碗、木勺。有人生病時,他們采來草葯,或將其點燃對病人進行煙熏,或煮湯為病人沐浴。他們至今喜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尤卡坦半島的瑪雅婦女不分老幼都身著寬松的白色綉花裙,頭戴色彩艷麗的鮮花;男人則身穿寬松的白色衣褲,頭戴草帽,腳穿草編涼鞋。中部高原上的印第安婦女愛穿綉花罩衫和豎條紋的寬大長裙,上身披一種叫「雷博索」的多用披巾。這種披巾既可遮陽,也可禦寒,還可背小孩、包東西。極富民族特色的服飾成為印第安人一個明顯標志。許多印第安人仍住在原始的房屋裡。在尤卡坦半島,瑪雅人在樹林中開出一塊平地,就地取材,把粗樹枝一根根固定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圓圈,把棕櫚樹的大葉子搭在上面,房子就蓋好了。
文化:
其實,瑪雅人就是印第安人大家庭的一員。墨西哥一共有56個印第安民族,總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10%,大約有1000萬人。過去,印第安人一直是墨西哥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們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奧爾梅克、瑪雅、特奧蒂瓦坎、托爾特克、阿茲特克等古代印第安文化,墨西哥因此而成為印第安古文化的一個中心。只是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墨西哥後,由於被屠殺和混血,印第安人才成了墨西哥的少數民族。
瑪雅文化是世界最著名的古代文化之一,有美洲印第安文化搖籃之稱。瑪雅文化發展的地域包括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瓜地馬拉的提卡、宏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瓦薩克通(已知最古老的瑪雅城市)、以及貝里斯和薩爾瓦多部分地區,共約32.5萬平方公里。
瑪雅文化的發展分三個時期:前古典時期(約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古典時期(公元317-889年)和後古典時期(889-1697年。1697年最後一批有組織的瑪雅人被西班牙人征服)。
玉米農業是古代瑪雅人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他們採用原始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最早培植了玉米和甘薯等農作物,並掌握了飼養火雞、狗和密蜂的技術,織布用龍舌蘭纖維和木棉,並能製作彩陶。在商業上,瑪雅人主要進行以物易物的貿易活動,有時以可可豆作為通用貨幣。 瑪雅人還在建築、雕刻、繪畫藝術、象形文
字、天文、歷法和數學等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約在公元前1500年初,瑪雅人進入定居的農業生活時代。公元前後,逐步形成城邦。公元300-900年左右是瑪雅文明發展的鼎盛時期,先後出現了大小 100多個城邦。這些城市人口眾多,組織完善,建築宏偉,文化豐富。宗教在瑪雅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舉行盛大祭祀活動的廟宇建築在作為祭壇的金字塔上,蔚為壯觀。供奉犧牲品是瑪雅人祭拜的重要形式,包括食品、飾品乃至活人。
一一瑪雅人無論在半身雕塑還是在淺浮雕方面都取得了較高造詣。瑪雅繪畫一般採用壁畫形式,其中人物的刻畫富有表現力。此外,陶器和金屬盤上也有絢麗的畫面。
公元前後,瑪雅人獨立創造了象形圖畫文字,他們將樹皮條壓平並浸透樹膠,然後塗上一層熟石灰,在樹皮條上繪畫,書寫象形文字、數字、眾神和動物形象。古瑪雅文由800多種圖形和符號組成,文字與彩色圖畫並列在一起,圖文並茂。許多抄本中記載了瑪雅人的歷史、神話傳說和歷法等,但絕大多數被西班牙殖民者當作 「魔鬼的
作品」付之一炬。迄今僅保存下來三本瑪雅文古抄本,均被收藏在歐洲的博物館中。除抄本外,古瑪雅文還保存在石柱、石碑和古建築的銘文之中。瑪雅人十分重視歷史,每隔20年並在一些城邦內樹立一個石柱,用瑪雅文記載重大事件。因此,瑪雅文化是美洲古代歷史上唯一有明確紀年可為依據的文化。瑪雅人立柱記史的傳統綿延1200多年,後因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中斷。
瑪雅歷法產生於公元前,該歷法以13天為一周,20天為一月,18個月為一年,外加5天為禁忌日,一年365天,52年為一輪回。瑪雅歷法比古希臘歷法和羅馬歷法更精確。瑪雅人還建造了一些天文觀象台,可以推算出日蝕時間以及月亮和行星的運行周期。
一一瑪雅人在數學方面成就顯著,他們通過手指和腳指的共用來進行計算,採用二十位計演算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瑪雅人懂得應用零的概念比歐洲早七、八百年。
在瑪雅文化的後古典時期,由於颶風、瘟疫和戰亂等天災人禍,古瑪雅文明迅速衰落,所有大城市都被遺棄。當西班牙人入侵時,尤卡塔半島上的瑪雅城邦已是支離破碎、衰微破敗的景象。
一一如前所說,瑪雅文化是美洲最先進的古文化之一,它在物質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十分可觀,至今仍對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國家產生著重要影響。但與同時代的歐洲大陸先進文明相比,顯得原始而落伍。因此,16世紀西班牙入侵時,脆弱的瑪雅文化遭到嚴重的摧殘
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已經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在今天的美國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一種奇怪的宗教信仰。卡耶特說,宗教信仰在印第安人生活中占據很高地位,最重要的部落首領是宗教領袖,他在內部事務上的權力高於部落首長。在大多數部落,部落首長僅負責對外事務,主要是與聯邦或當地政府打交道,他對外代表部落,但他的任命權在宗教領袖,他在對內事務上更要聽宗教領袖的。
1831年,法國青年托克維爾來到美國,被這個新興國家蓬勃的朝氣所吸引。他回國後寫了一本名為《美國的民主》的書,對美國在政治制度和社會進步上的成就贊不絕口。但在講到印第安人問題時,他的筆調抑鬱了起來,「歐洲人從各個方向把印第安人包圍在一個日漸縮小的地域內,印第安人在一種自己並不擅長的競爭中被侵害,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被孤立,成為強大的、人數占優的外族人海中弱小的異類。」
事隔170年,美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印第安人今天的處境如何呢?4月底,記者借參加印第安「帕瓦節」的機會,到印第安部落較為集中的新墨西哥州進行實地采訪,目睹了一個徘徊在傳統與現代邊緣的矛盾的民族。
政府特許開賭場 族人大多還很窮
在飛往新墨西哥阿爾布科克的飛機上,記者身旁正好坐著一對印第安夫婦。他們住在紐約州水牛城的印第安保留區內。他們也是去參加「帕瓦節」的。夫婦兩人保持了印第安人淳樸、熱情的性格。他們說,在阿爾布科克會住凱悅酒店。記者頗感驚奇,凱悅酒店消費頗高,房費都在200美元以上。他們說,他們的部落是一個比較富裕的部落,丈夫在賭場工作,妻子開了一個網上香煙店,每年收入很高。為了幫助印第安人發展經濟,美國政府特許印第安人在保留區內開賭場,對煙酒等專賣商品不徵收聯邦專賣稅,因而很多印第安人在網上開煙酒店,賣的香煙、名酒特別便宜。一些州還對印第安人實施特惠免稅政策。
然而,夫婦兩人說,大部分印第安人還是很窮,像他們在阿爾布科克的親戚經濟條件非常不好,經常沒有工作。雖然那裡也有賭場、煙酒店,但新墨西哥是個偏遠州,生意不好,又找不到其他事做,只能靠政府救濟過日子。
形象遭媒體扭曲 自治權仍不完整
在印第安村落文化中心,記者有機會與幾位當地負責印第安社區報道的記者交談。其中,布萬妮和舍貝拉都是印第安人,布萬妮現在新墨西哥大學當兼職講師,舍貝拉在美洲本土人記者聯合會任職。在交談中,記者明顯感到兩人作為印第安知識分子,對印第安文化及自治權的強烈意識。布萬妮激烈地批評美國媒體和影視作品對印第安形象的扭曲,她對印第安文化歷經這么多年仍不為美國社會所了解和尊重感到不解。
舍貝拉則更多地從政治自治權的角度談印第安人目前的處境和困難。美國的法律規定,印第安人享有獨立的對保留區內事務的管轄權,印第安部落有獨立的行政和司法體系,各部落政府與州政府平行,其與聯邦政府的關系是政府與政府的關系。部落內的司法管轄權在部落法院,但聯邦法院對部落內的法律事務仍有管轄權,印第安人受雙重司法管轄,涉及非印第安人的案件由聯邦法院審理。舍貝拉認為,在這樣的政治體制下,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權是不完整的,印第安部落的許多事務仍受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制約。
文化符號抽象化 歷史傳統在消亡
布萬妮和舍貝拉都說,印第安要保留自己獨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是由於政治和經濟等條件的制約,印第安人的文化正面臨消逝的危險。她們說,美國政府沒有真正關心印第安人的生存問題,更沒有關心印第安文化的保留問題。印第安文化僅僅被符號化、抽象化,而印第安的語言、歷史和傳統正在失去。
在阿爾布科克的印第安村落文化中心,新墨西哥大學美洲本土人研究所主任卡耶特教授介紹印第安文化與傑出的手工藝品。在談到印第安人的信仰時,卡耶特說,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度。但是卡耶特承認,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今天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一種奇怪的宗教信仰。
在阿爾布科克市郊印第安阿寇瑪保留區的一個村落,眼前已經完全是一片荒涼的景象。現代文明的蹤跡在遠離阿寇瑪部落的地方停住了腳步,大片的荒漠橫亘在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巨大的岩石在千百年風雨剝蝕下呈現出破敗零落的模樣。阿寇瑪的村落就在這片荒野的一座平頂山上。這里的房子都用石頭砌成,讓人感到回到史前遺跡中。村裡有30來戶人家,由於近來這里被開辟成旅遊點,許多居民都已搬走。同行的印第安導游說,印第安人歷史上飽受外族入侵,相對比較封閉。他們不願陌生人打擾他們的生活,因而在旅遊點建成時,就紛紛搬走了。
導游說,直到今天,印第安許多村落還沒有電、自來水和電話、電視等現代生活設施。印第安人拒絕這些現代文明的東西進入他們的生活,毀壞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
新墨西哥州勞工部長康羅伊·齊諾是目前參政的印第安人中官職最高的。但他也認為,印第安文化正在面臨滅絕的可能。他來自阿寇瑪,他說,他現在還經常回阿寇瑪去看看,但他的孩子已經不能流利地說阿寇瑪的語言了。這一情況在美國的印第安部落中不是少數。美國的560多個印第安部落有無數種語言,雖然美國政府從1934年通過《印第安重組法》以後,規定印第安部落可以實行雙語教育,但現在的情形是有好幾種印第安語言已經滅絕了。
無奈賺錢買土地 生活方式轉型難
印第安人仍然是遊走於現代與傳統邊緣的游牧民族。1950年以來,美國政府對以往侵佔的印地安領地逐步進行了清償,先後撥出上億美元的經費償付給當年被侵佔土地的印地安部落。然而今天,具有反諷意味的是,各地的印地安部落反過來正在與聯邦政府談判,用錢購買聯邦土地用以自身的經濟發展。阿寇瑪印第安保留區政府現在正在用博彩業賺來的錢向州政府購買荒漠以外的土地,用來發展農業和其他產業。300年來,印第安人與美國政府的兩大矛盾,土地和自治權,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雖然聯邦政府並不向保留區收稅,每年還對保留區內的教育和衛生項目給予補助,但對印第安部落來說,傳統的農業生活、游牧生活和打獵生活在現有土地資源和經濟制度下被摧毀殆盡,本著保持傳統文化的強烈意念,又無法發展工業和商業經濟,印第安人在生活方式轉型上處於一種兩難地位。土地、自治權只是表象問題,生活方式與文化問題成為阻礙印第安人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
在新墨西哥采訪的最後一天,記者參觀了「帕瓦節」。為期兩天的節日,引來了遠近無數印第安部落的人。他們身著飾滿羽毛和珠帶的傳統服裝,歌唱、舞蹈、演奏,表現出對本民族文化的強烈熱愛。在現場有許多小孩,當印第安傳統音樂聲起時,他們情不自禁地開始跳舞,讓人感受到這種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仍堅韌地一代代流傳。他們的舞蹈與歌聲把人帶入悠遠、古老的年代裡,可能千百年來,這種舞蹈和歌聲就沒有改變。印第安人能帶著這些舞蹈和歌聲走出今天的困境嗎?再過千百年,這舞蹈和歌聲還能如此悠揚、高亢嗎?(徐逸鵬)
相關鏈接
印第安人現狀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資料,目前美國有印第安人253萬多人,分屬560多個部落,居住在200多塊印第安保留區內。
印第安人的總體收入水平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年收入25000美元以下的佔41.7%,高於美國28.7%的平均水平。印第安人中,中低收入的人口占總人數的絕大多數。
印第安人的教育水平也是全美最低,大學以上文化的為7.6%,而美國的平均水平為15.5%,比印第安人高出一倍多。碩士以上學歷的印第安人比例不到4%,美國的平均水平為9%,也是高出一倍多。
印第安人的失業率也是全美最高的,一般高於平均水平二三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