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1、爹為了生計去孤島割蘆葦,我和我娘去接他,卻發現爹被凍死,而把唯一的厚棉被蓋在毛驢身上。
2、突出家庭的貧困。家人熱切的希望和悲涼的結局形成強烈對比,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也為父親把棉被蓋在毛驢身上、自己死於風雪之中這個結局的出現做了鋪墊。
3、擬人(環境描寫),寫出了雪大風狂的情景。動作描寫,寫出了我們在大雪中行走艱難緩慢的情景,也突顯了雪大風狂、天氣惡劣。
4、前文極寫天冷、家貧和我們對生活的熱望為文末爹寧可自己凍死卻把棉被蓋在毛驢身上的情節做了鋪墊;這一床棉被見證了爹的選擇,也突出文章的主旨——這令人心酸的偉大的愛,讓我們從徹骨的悲涼里感受到一種生命的熱量。
5、示例一:文中的爹不傻。這是對親人的愛和對家庭的高度責任感的體現。因為家庭極端貧困,那頭毛驢成了全家的希望。所以爹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也要把這厚厚的棉被給毛驢蓋。爹的選擇,顯示出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包含了愛的情感、承擔苦難的勇氣和延續生活的信念。
示例二:文中的爹很傻。把那頭毛驢看得很重,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輕。那頭毛驢雖是全家的希望,但用犧牲生命的代價換來家人的所謂的活路是不值得的。
2. 閱讀題《會打噴嚏的帽子》答案
1.閱讀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聯繫上下文,回答括弧中的問題。(1)父親並不在意,他濕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著衣袖,笑著聽母親叨嘮,彷彿挨罵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為什麼挨了罵父親也不在意,彷彿是件快樂的事?)(2分)(2)山塘像個氣球,一下子就給吹脹了。(山塘給「吹脹」了是什麼意思?)(2分)2.請任選一個角度(如修辭手法、詞語運用、描寫方法、描寫角度)賞析文章第④段中劃波浪線的句子。(3分)3.文章以「父親的雨」為題有哪些作用?說說你的看法。(3分)4.你認為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情節和文章具體內容做簡要分析。(6分)答案:1.(1)因為父親還沉浸在為村民攔到水的快樂與滿足中。(或因為叨嘮是母親對父親的心疼表現)(2)意思是山塘的漲滿了水。(或山塘一下子水靈豐活起來)2.示例①: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動形象第描摹了雨水的形態;②:運用了動作描寫,「跑」「拾」「甩」,表現出父親的快樂(不畏風雨);③:動詞使用生動,如「飄」字,形象寫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轉的樣子;④:用「四射」「濺」,形象寫出了雨水四散、紛紛點點灑落在身上的動態過程;⑤: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寫父親「跟著」風跑,「終於」跑在風前面,側面寫出風大的特點,從而襯托出父親不畏風雨的精神。(明確角度1分,具體聯系詞句分,分析表達效果1分)3.①「雨」是文章線索,貫穿全文。或製造懸念,吸引讀者興趣(結構作用1分)②表現文章主要內容(揭示主題),寫的是關於父親與雨的故事(內容作用1分)③透露情感主旨,表達了父親對雨的深厚感情,形象地借「雨」來表現父親的精神品質。(情感主旨1分)4.(1)責任心強:來雨時,村人都樂得什麼都忘了,只有父親還記得要往山塘補水。(意思對即可)(2)甘於奉獻:風雨越大,父親越快樂,因為可以為村民儲蓄的水(3)顧全大局:面對村人天旱時拚命往自己家的田裡放水,不懂節約的自私行為,父親雖然想撒手不管給他們一個教訓,但為了大夥的利益還是忍不住又沖了出去攔水。
3. 平秤閱讀理解答案
對鏡•梳妝
只有面對明鏡,我們才能發現自己臉上的污漬與泥垢;只有理智地生活,我們才能認識自身的不足,才能清醒地面對社會,對待他人.於明鏡前,我們如何修飾自 己,讓自己也有一張妙美的容顏,這就需要情感的指引,審美的啟發.就如一個人與社會,需從精神上的健全與發展,以完善自身內在的靈魂.
理智是一種力量,個人與勇氣與動力.理智,叫人劍指生活中的假丑惡,直面自己的弱點.媒體的工作需要理智,在揭露現實的戰斗中,要正確,要精準,要立足證 據與現實.如果只受情感支配,便會大加主觀判斷,隨便往報道上扣上「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帽子,挖掘「八卦」點以滿足「社會需求」.理智告 訴我們,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媒體只有用理智行動,才能負起傳遞精確信息、揭露社會問題的責任,否則之於「狗仔」有何區別?學士研究更需要理智,只有在理 智地明鏡下,我們才能不沾染上虛榮和金錢的污垢,才能保持一顆純粹的,執著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知道的心.當今學術界浮躁現象的盛行,究其根本是打碎了理智 地明鏡,任由情感在身上塗抹「頭銜」、「獎金」、「名氣」的庸脂俗粉.只有立起理智的明鏡,才能解決學術界的「錢學森之問」.
情感是一種智慧,詩人能夠實現追求,充滿創造力.如果一個人完全受理性支配,那麼他是死板的,將無所作為,頑固不前.情感植於精神,善於運用情感的人才能 從精神上得到發展.情感讓人天馬行空,源源不斷地湧出創造靈感;情感讓人追求,讓人內心堅定.杜尚就是一個在運用情感上爐火純青的藝術家,他那自由不羈的 情感給予他無窮的奇思妙想,在不受束縛的情感下,他的畫筆為他梳妝,讓他出落成一代奇跡,讓他的作品美不勝收,成為傳奇.也有一下人以精神自首,以情感自 勵.在情感的陪伴下鍛造自己的靈魂,堅持自己的追求,就像陳寅恪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他在各種危機與黑暗中依然開一代新風,成就學術著作,受 盡萬人敬仰與贊頌.
我們只有把握了理智與情感的平衡點,才能既不荒唐,又不死板無味地生活.莎士比亞的理智需要情感來調味,朱光潛的情感也應由理智制約.像莫言那樣能夠把握二者之間微妙的關系,既能劍指現實的黑暗,又能寄託奇妙的願望,這樣大概就是諾獎得者的不平凡的能力.
以理智對鏡,直面不足,正確行動;以情感梳妝,創意不斷,堅持追求.這樣我們才能到達生活的理想之巔.
4. 《背水的日子》閱讀理解答案
背水的日子
桃花
(1)懷念背水的日子。
(2)一路咕咚、咕咚背回來的水多甜啊!
(3)水井為一林老樹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綠樹蔥蘢。初夏時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風中搖曳飄香。秋天黃昏,那一樹一樹的黃連樹葉,宛如天邊的晚霞,紅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寧靜。冬天下雪時,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積雪彷彿百合又開花。
(4)背水,要清晨去。那時,井邊好熱鬧,木水桶一溜兒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們在井邊嬉鬧著。只有舀水的的人靜靜地蹲在井邊,埋下身子,用木瓢從井裡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裡晃晃悠悠。待舀滿一桶,輕輕地跳下井台,將麥秸編的墊圈放在桶底和後腰接觸的部位,桶繩往肩上一掛,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將井水背回去了。
(5)父親總是去得最早。背回一桶一桶的水倒進水缸,家裡便有了一天的清涼。
(6)待井邊慢慢地靜了下來,寨子里升起了裊裊炊煙。孩子們陸陸續續從家裡出來,背著各色小花布書包,唱著歌上學去了,學堂里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
(7)這時,寨子里開始鬧起來了。放牛的將牛群趕到水井岩邊,用木瓢將井裡的水沿著井沿邊的一個暗槽潑出去,井水從這水槽里流到岩邊路下一個大水塘里,牛群便滋滋地喝著這甜甜的井水。
(8)磨豆腐不用這井水。離寨子更遠的一個山崖下有一股細細的泉水,得到那裡去背水。沿著細細的山路盤旋而去,那有一個小小的山洞,水就從洞里星星點點地浸出來。把木桶接到下面,一會兒,桶就滿了,背回去用來泡黃豆,磨出來的豆花特別甜、特別香。
(9)很多年都過去了,井水總也舀不完。
(10)記不清是從哪一年,我們那裡開始修盤山公路,整天都能聽到隆隆的土炮聲,那是在炸山開路。人們都盼望著那長長的、寬寬的路從自己門前經過,終於一條大路繞著我們這個山寨又蜿蜒著向更高的山寨盤去了。通車典禮那天,各寨的人都跑去山頂上的那個寨子。好鬧熱啊,大人們唱著歌,圍著火堆、咂酒跳起歡快的鍋庄。那天放了好多部電影,大家坐在曬場上,看到大半夜。天上的星星特別多,我們一大幫孩子,就在那寨子瘋跑了一個通宵。第二天早晨,站在山頂看下去,一條大路象一條銀蛇,盤旋在山腰。過年的時候,更鬧熱了。隊里買了一輛手扶式拖拉機,村裡的舞獅隊舞得更勤了,白天,在曬場上搭幾張桌子,那獅子居然跳到桌上去翻滾。然後,由拖拉機開路,笑頭和尚牽著獅子在後面隨著鑼鼓隊有節奏的舞擺,孫猴子一會兒跳到車上去搶了敲鼓人的帽子,一會兒跑到後面來抱起一個孩子,長長的隊伍沿著盤山公路舞著、鬧著、唱著、笑著。
(11)日子,好像就這么熱熱鬧鬧地過著,有甜甜的井水潤著,有長長的盤山公路繞著,唱不完的山歌,喝不夠的咂酒。
(12)當水井岩上的百合越來越多,黃連葉越來越紅的時候,大家突然發現,井裡的水不夠了。有一天早晨,聽父親在對母親說:怪了,今天早晨誰比我去得早呢?我去背水的時候,井裡的水怎麼少了呢?
(13)慢慢的,放牛的把牛趕到山樑深處那條小溪里去飲水了。井邊那個大水塘也慢慢的幹了,長了一片野草起來,倒也茂盛。早晨起來排隊背水的人越來越多,輪到最後的,桶也裝不滿了,只得到那個小小的山洞去接水,可那裡的水很少,再走一個來回,一個早上背回兩桶水,太陽就出來了。
(14)父親說,也許是修公路的時候,放石炮驚了水路,水浸往其它地方去了。有一陣子,村裡吃水很緊張,早晨,一家人合用一盆水洗臉,姑娘們也不敢三天兩頭都洗頭了,小夥子臉上好象也沒那麼光彩了。
(15)後來,鄉政府從山樑深處引出一股水,在村後修了一個大水塔,為每戶村民安上了自來水,日子好像又滋潤起來了。
(16)從水籠頭里放出來的水總有一股鐵味,沒了井水的甘甜。但是,不用起那麼早去排隊舀水、背水了。水井邊那林老樹終日靜悄悄的,只有不時跑過的拖拉機吵吵鬧鬧,井裡慢慢地生出一些蝌蚪和小水蟲。
(17)日子也變得靜悄悄的了,往日那個大曬場冷清了,舞獅的好象也累了,過年的時候,只能聽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聲了。
(18)學堂里,依然常響起琅琅的讀書聲。
11.文章第①段十分簡潔,這樣的開頭有什麼作用?(4分)
12.第③段描寫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④段描寫背水的生動畫面。這兩段文字在描寫上各有什麼特色?(6分)
13.文章以「背水的日子」為題,第⑩段卻以較長的篇幅寫「鬧熱」的場景。請對內容上的這種安排作簡要分析。(4分)
14.作者對背水的日子深深的眷念,請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蘊。(6分)
11.①開門見山,點明題旨;②總領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④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4分。每層意思1分)
12.第③段:①採用了比喻等修辭手法;②從視覺、嗅覺多角度描寫;③反映了不同季節景物色彩的豐富多變。(3分。每層意思1分)
第④段:①運用了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等方法,(2分)②把背水的情景描寫得惟妙惟肖。(1分)
13. ①「鬧熱」場景的描寫與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②通過描寫「鬧熱」場景表達了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生活改善後的喜悅;③與下文出現缺水的生活狀態形成鮮明的對比;④使文章有波瀾,避免平鋪直敘。(4分。每層意思1分)
14.①美好的生活離不開美好的環境;②改善生活的同時也要尊重和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③人對自然哪怕是不經意的傷害也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④生活應該安穩、寧靜、和諧、甜美;⑤對未來的日子應充滿希望。(6分。每層意思2分,答對任意3層即得滿分)
5. 兔兒爺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①元宵節晚上上了燈,三星出齊,街上的玩意兒都擺出來了。北市有個吹糖人的,手很巧,關公舞刀、猴子撈月,捏得纖毫畢現。西四牌樓門前有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天嗡子蠻牛似的叫。拉得更響,圍觀的人就多給一點錢。從大街小巷出發的姑娘、媳婦,成群地走動,忙著把平時悶乏的日子補回來。
②人群里有個簡陋的燈火攤,兔兒爺就在那裡做燈。
③他做燈很有辦法。挑幾根竹篾捏著,手掌靈巧地翻動兩下,兔子模樣就出來了。糊紙最講究,沒有錢的普遍用紅紙,有錢的可以要加細的染布。兔臉總是等交付時才畫上。他打量幾眼小孩的樣貌,一面蘸墨,一面偏著頭想。忽而臉上微露一點笑意,提起筆畫下去。五官總畫得七分肖似,添作三分討喜神色,眼角眉梢皆透著福氣。若是不能面對著孩子,兔兒爺就問前來的人,落筆同樣精準,看不出什麼分別。孩子們都喜歡,做母親的每逢節會也一定要買。
④平兒拉上燈軲轆沿街走了幾圈,又轉回來蹲在燈市口土牆根下,他眼珠不動,盯著兔兒爺做工:那翻飛的雙手簡直就是蝴蝶!他多喜歡一隻會跳舞的蝴蝶啊。
⑤鎮上頂大的孩子游盪過燈火攤,用詫異的眼光燒著他:「哎呀!你在這兒躲閑?」這樣說著,下巴還倨傲地抬起來發威。平兒說:「我學做兔子燈。」頂大的孩子驚得眉毛跳起來,不敢想像了。他忽而感覺自己落了地位,揪起平兒的耳朵,抬手掀翻了平兒的帽子。「胡說!」平兒跳起來打大孩子,他跑得非常之快。但那大孩子跑得更快,一溜煙逃走了。
⑥家裡開大磨坊的小少爺進過縣城,挺著腰板來回踱步:「哼!縣城裡賣的花燈挺括得多!顏色好,會說話,這算什麼東西……」平兒不理他。昨天眼見磨坊的下人對兔兒爺嘰咕比畫,買下個頂大的兔子燈。那臉畫的可不就是這少爺?
⑦老媽媽來找平兒了。他很固執,仍說:「我長大了要賣兔子燈。」恰巧旁邊有鄰人在,老媽媽的臉立刻就紅得掛不住了,伸出手就去打平兒:「才這么大一點,就說喪氣話。」於是他一邊哭著一邊跑回家裡去了。這場打小孩的鬧劇被賣涼粉的看了去,走街串巷傳播開了。他看買涼粉的女人很有興趣,於是說:「這是萬萬要不得的啊!」老媽媽進屋去,麻利地搶了平兒的花燈,拿起燒火的鐵叉子來,向著平兒就招呼去了。平兒蒙受了無妄之災,哭得一塌糊塗。
⑧平兒挨完結實一頓打,還是照舊蹲回攤旁牆根下。兔兒爺把平兒迷糊忘掉的破帽子補綴好,掛在道邊低矮的楊樹枝上。平兒臉上還爬著眼淚,小心提著帽子挾在腋下,又張著嘴笑了。
⑨來買燈的人漸漸少了,兔兒爺有了大把的空閑時間。他告訴平兒,淡季到了。平兒不大曉得賣燈的事情,總覺得似乎不大有道理。兔兒爺開始每天教他念詩——早晨念詩,中午念詩,等到星子起了還念詩。講到「少小離家老大回」一詩,平兒小小的心忽然惶惑不安了。他問兔兒爺:「那人為什麼小時候離家?」「因為要去很遠的地方當官……只有離開家才能賺錢糊口,旁人才肯尊重他。所以『兒童相見不相識』——小孩子哪裡能認識從前的人呢?」平兒仍很恐慌,絞著他冰涼的手指:「兔兒爺也要離開嗎?要是你頭發都白了,我也會不認識你嗎?」兔兒爺聽了就笑,卻並不給答復。他只說:「我哪裡還熬得到那麼老。」他說完,看平兒還是不很高興,又趕快說:「快再念一首詩吧!再一首!」
⑩在平兒能把那本《唐宋詩詞》滿口背誦後,最終他也得去上鎮上唯一的學堂了。學堂很簡陋,僅有的桌椅、磚塊攤作一處,沒有什麼樂趣。家裡開大磨坊的小少爺也在學堂念書,時常要把先生問住。據他說縣城與小鎮有大不同,所有東西一概是機器做的。「手工做的要被地鄰笑話。」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先生總很尊敬他。
⑾他說這話的時候,平兒可以聽見小鎮那邊建造貿易市場的響動。工頭遠遠地用喉音喊勞動號子,推擠得人心裡鬧哄哄的。市場是由鎮里集資建造的,可算是前所未有的壯舉。又過了些時日,市場啟用了,開業典禮辦得十分體面和熱鬧。貨台上擺著成百上千種貨物,俱是從縣城運來的。省道上的車輛多得數不清。人像蝗蟲一樣擁來,把這里掃盪干凈。平兒終於信服小少爺的話了。否則,市場上的物什怎麼都千篇一律呢?美則美矣,卻實在單調乏味得緊。念及此,他心裡忽地掠過去一個身影。
⑿當平兒再次來到燈市口時,他幾乎不敢相信——小攤幾乎銷聲匿跡,只餘一個擺賭攤的坐在地上,寂寞地抱著膝蓋發呆。兔兒爺呢?兔兒爺呢?平兒奔走到熟悉的、只屬於他的位置。那裡沒有人了。平兒蹲下去,他嗓子發干,只能嘶啞著哼出鼻音。他的眼眶裡已然含滿淚水了。
⒀道邊上那棵楊樹翻擺著葉子,枝條沉甸甸的,彷彿在受什麼壓迫。平兒抬頭瞧去,心驀地緊縮了——是個兔子燈。他小心翼翼把它取下來,在袖口上蹭去灰塵。他驚異地發現,這兔子燈的面孔,極像兔兒爺。他的手猛地一抖,琉璃泡子落地,咔嚓一聲碎了。燭火脫了控制,猖獗地燒盡了一切。
⒁兔子的臉孔迅速皴皺起來,落了一地焦黑的紙淚。
《燈市口的兔兒爺》閱讀試題:
19.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麼?圍繞它寫了哪些事?(4分)
20.第③自然段寫了兔兒爺做燈的過程,哪些細節讓你感覺到傳統工藝的精妙?請結合具體詞句加以分析。(3分)
21.聯繫上下文,結合加點詞語說說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頂大的孩子驚得眉毛跳起來,不敢想像了。
22.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夾縫中,「兔兒爺」尷尬存在又悄然隱去。閱讀全文,體會兔兒爺的內心世界有哪些無奈。(3分)
23.吹糖人、抖空竹、做兔子燈等等,在平兒的世界裡都已銷聲匿跡;一老一小相互陪伴,「教念詩」「看做兔子燈」的溫馨畫面也悄悄遠去。面對這些變化,平兒的內心有怎樣的感受?文章以兔子燈粉碎為「一地焦黑的紙淚」結尾,想告訴我們什麼?(4分)
《燈市口的兔兒爺》閱讀答案:
19. 兔兒爺。(1分)兔兒爺做燈很有辦法;兔兒爺給平兒補好破帽子;兔兒爺每天教平兒念詩;市場啟用後,兔兒爺離開,臨走給平兒留了一個畫著自己面孔的兔子燈。(3分,意思對即可酌情給分)(共4分)
20. 「挑」「捏」「翻動」,一系列動作描寫,傳神地寫出兔兒爺做燈籠動作的靈巧嫻熟。(1分)「打量幾眼」和「七分肖似」、「問前來的人」和「落筆同樣精準」形成對比,突出了兔兒爺畫人像的惟妙惟肖,生動傳神,(1分)表現出兔兒爺手工技藝的高超。(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1. 神態描寫,(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孩子聽到平兒想學做燈時內心的吃驚,(1分)側面表現出他對傳統手工藝人的瞧不起。(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2. 做燈是他養家糊口的手段,卻逐漸被現代機械化製造工藝取代;(1分)他熱愛這種傳統手藝,但卻深深感到世人對這種工藝的不尊重。(1分)對此,他雖然難過卻無可奈何。(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3. 為兔兒爺的離去而難過,為再也看不到兔子燈而失落。(2分)這種傳統手工技藝如果不加珍惜保護,必將消失,成為民族和熱愛這些傳統文化的人的永久遺憾。(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6. 失帽記的 閱讀答案
答案:
1.(2分)乾坤:原指天地,在這里指作者戴帽時感受到父親傳遞給的愛及對父親的思念。(意近即可)
2.(2分)通過詳寫,極力渲染出了這頂帽子的不同尋常;是「我」身為人子繼承得來的,是父親的遺物,帽子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結構上設置懸念,引出了下文。
3.(3分);因為「我」對不起父親。年輕時因忙於工作,與父親交流不多;父親年老體衰之時,「我」不常在他身邊,即使在身邊,也未能很好盡孝;以愧疚之心戴父親的帽子表達對父親的追念(意近即可)
4.(3分)能只寫作者與父親在春天或秋天的讀書場景,描寫具體,語言表達流暢,字數符合要求。
5.(3分)父母愛子女的方式雖有不同,但都包含了對子女的深情;子女應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日
7. 埃菲爾鐵塔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埃菲爾鐵塔沉思
張抗抗
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一座比電視塔略高些的大鐵架;而在視線所及的圖像中,它又淹沒在巴黎擠擠撞撞的建築物中間,只露給你一個纖瘦的頂部。即使是在它對面的人類博物館廣場的噴泉邊上眺望它,它也似乎只是一個小擺設,甚至,有那麼一點被壓抑的冷峻。
我總沒有想到它竟會如此之高--當你來到它的面前,站在它的腳下的時候;當你尚未抬頭,僅僅感覺到它籠罩的陰影的時候;當你完全抬起頭,卻望不到它的全部,而要向後仰著身子,扶住你的帽子或眼鏡兒,眯著眼尋找天空的時候,你才會確實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氣勢,明白它的驕傲。
這是一個廣場,一塊空地。它從一個平凡的基點拔地而起,不需要鋪墊和過渡,那麼輕易而又無情地①甩下了世俗和浮塵,傲慢地兀立雲端,俯視全城……
我是要登塔的。②上去尋覓它的眼睛、窺視它的靈魂。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難以與它平行。我是要上去的,默默企望一次沒有國界的超越,一次沒有階梯的升華。
我凝視它,仰望它,唯獨沒有、沒有膜拜它。我相信它不是不可企及的。它只是有點兒象一座火箭發射基地,不知要把它的客人們送往哪裡。
我聽到耳邊的風呼呼響,緊張地抽搐著的風,拍打你,推動你,如巨鳥撲翼,直貫長空。你是一記雷聲,一道陽光,一束電波,一條飛船,輕輕揚揚卻又閃電般地穿過大氣層,突破大氣層,拋開大氣層。我睜開眼,密封的電梯艙內,四周是人。風被隔絕在遠遠的腳下與上天,只是在鞭笞我的神經。風在這里變成了速度,變成了暈眩--我只覺得地面迅疾地脫離我的腳跟,向一個無底的深淵墜落。筆直地、赤裸裸地墜落下去,如懸崖上墜落的石塊,無遮無攔,無法無天地要去撞擊地層深處。地殼在下陷,在沉沒。而四處空盪盪,一片汪洋,一個無可攀掛,無可扶靠、無可呼救的絕境。人竟是如此孤立無援,如此微不足道么?我有些懼怕,又有些憐憫自己。我為瞻仰它的偉大與雄奇,才執意匯入登塔的人群,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覺不到電梯的上升。我只是覺得從我登上鐵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開始庄嚴地降落。它瘋狂地鑽入地底。我透不過氣來,這透明的鐵盒子,快閉上你惡魔的眼睛,我想出去!
巴黎依然在飛速下沉。我無可逃遁。藍天在黑色的雲縫里閃爍--那些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鋼架,從我的頭頂兩邊炸裂開去。是用那透明的鐵盒子撞開的么?就象汽車的窗玻璃掠開路旁的樹枝。藍天忽然近了,又忽然遠了,遠得更加冷酷。永遠被那一雙雙黑色的手臂阻攔著。時而又是無數根鋼纜鐵索,纏繞你,勒緊你,使你永遠無法到達那個超然於一切之上的境界。
無意間,我抬頭仰視,怦然心跳--我忽然發現了自己是在上升,那鋼纜掙斷了,那黑手垂落了,那雲朵變得濃亮了,可是,透明的鐵匣子還在瘋狂地往上升,一個勁地向上升,象是要沖破什麼,又象是要掙脫什麼,咯咯地向上,象是咬著牙根的聲音,象是綳緊骨骼的聲音,固執而又痴迷地向上升。它象是永遠也升不到頭了,永遠也不會停下來了。因為它無論升得多高,仍然無法接近它--那個藍色的夢想。
我曾以為自己象火箭一樣被發射出去了呢;我曾以為我離開了地面;我曾以為我離天空很近很近了--當我同隔絕的風在一起的那些瞬間。
我們走出透明的鐵匣子,陽光似乎仍然是那麼不冷不熱。天空仍然是那麼不遠不近。巴黎城,安然無恙地靜卧在綠叢帶似的塞納河兩岸。只有小轎車變成了玩具;房屋變成了模型,人呢?可惜我沒有帶望遠鏡。
於是我知道鐵塔究竟有多高了(雖然我永遠也弄不清那個數字),--③我有多高鐵塔就有多高。那是一座有彈性的鐵塔呀。
於是我知道鐵塔究竟有多大了,--「那是巴黎聖母院!」「那是蓬皮杜藝術中心!」「那是蒙馬特教堂!」「那是小紐約!」
巴黎多大鐵塔就有多大。也許還不止。一本書上說過,萬里無雲時,塔頂上可望到外省……
從神經中解放出來的風,無忌地挑逗著鐵塔,搖憾它、敲打它。
我曾以為那歷經一百多年風雨的銹鐵會呻吟,會晃悠顫栗……據說它的最大擺度是十八厘米,此時它卻紋絲不動,不必擔心它會斷裂倒塌。這在工業革命的輝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邊席捲而來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較量。它不會退出,不會退出的,雖然它已是上一個時代的標記,一百年前它卻曾經是作為一個標新立異的怪物,在一片噓聲里,誕生於巴黎城的古跡之中的。
塔頂平台上遊人如雲,這威嚴古板的鐵塔,我原以為你是拒人千里之外,高傲無情的--我卻發現你是一個不露聲色的老父,將那各種膚色各種頭發的孩子都擁在你的懷里,一任他們縱情玩樂、觀賞,又走散去,天涯海角,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影,在你的視野里……
有一對少年在塔頂的窗邊接吻,多麼高的吻。有一對青年在電梯里接吻,多麼快的吻。鐵塔是仁慈的,溫暖的。假如我不到鐵塔來,我將永遠對它存有那麼無知的偏見和戒心……
我不知我應該怎樣下去,或者說,我希望永遠也不要再下去。人到達過那樣的高處,對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過那樣的恐懼,對安全便有了蔑視;人走近過那藍色的夢想,又不得不回到原處,便償到探險的悲哀。因為那不是山的高度,不是懸崖的恐懼,而是人在一個世紀之前的真實創造,是一個永遠矗立的豐碑。你沒有接近過它,你便沒有權利輕視;有一日它終會化成一堆廢鐵,但它曾獨一無二地存在過。
當它存在的時候,在巴黎城擠擠撞撞的建築物中,它雄奇,卻也孤獨。它沒有對話者。只有風,只有雲,只有鳥,是它寂寞的伴侶。無數雙溫熱的手撫摸它冰涼的鐵桿,它的內心卻依然孤獨。
16.作者寫登鐵塔,寫出了自己情感和心理怎樣的變化?
答案 ①登塔前,有偏見,有戒心 ②在鐵塔下,凝視、仰望,開始仰視,但未膜拜 ③登塔中,受到震撼,思想上升 ④塔頂,超越,升華
17.①「甩下了世俗和浮塵」②「上去尋覓它的眼睛」③「我有多高塔就有多高」分別是什麼意思?
答案 ①突出了塔的高度,高到了遠離塵世,傲慢地兀立雲端;②登上塔頂去俯視全城;③那是一座有彈性的鐵塔,雖然我永遠也弄不清那個數字,但是它高到了你想認為它有多高就有多高的程度。
18.文中說,「我」想上去窺視埃菲爾鐵塔的靈魂,最後有沒有窺視到?如果窺視到了,那它的靈魂是什麼?
答案 找到了靈魂(1分)①慈祥,寬容,博愛——鐵塔是仁慈的,溫暖的 ②堅毅,頑強,支持執著(著)③獨特,雄奇,孤獨 ④不抗拒世俗的偏見
19.請理解本文「寫實藏虛,虛實相生」的特點
答案 本文由登臨鐵塔「所見」,觸發作者的「沉思」,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①就寫全文而言,寫埃菲爾塔和作者的登鐵塔是「實」,寫作者感情和心理變化是「虛」
②就寫鐵塔而言,寫鐵塔的特點是「實」。喻生活中像鐵塔一樣的人是「虛」
③就是鐵塔的特點而言,寫其高大雄奇的外形是「實」,寫其超塵脫俗、孤獨寂寞、堅韌寬厚的內蘊是「虛」。本文就是這樣「寫實藏虛,虛實相生」。使鐵塔的形象更豐滿,使作者的感情表達得更充沛,營造了一種朦朧迷離,亦真亦幻的絕妙意境。
8. 奇怪的帽子故事讀後感300字第一篇奇怪的帽子
奇怪的帽子故事的讀後感種知了
童話——純潔、美好.就像一顆甜甜的糖果,充滿特別、幸福的味道.淡淡墨香的書頁在我指間翻動著,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躍入我的眼簾,紙張偶爾會濕,故事中,當薔薇花最後一片花瓣落下時,我似乎也明白了什麼,是那麼傷感.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總是充滿作者所有的情感.我想,或許擁有童真的人永遠不會老吧?
童話,一個美麗的夢.在童話世界中,一切都附有生命:會到處演講的黑貓;擁有長長的鬍子的蘿卜先生;在圖書館里閱讀的狗熊;想要發明洗衣機的黑色鼴鼠米加翻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薔薇別墅的老鼠》:有一隻不受歡迎在外流浪的老鼠班米被薔薇小姐好心收留了,薔薇小姐不計較班米的缺點,還為它而流淚.當薔薇小姐在收留黑貓皮拉的時候,它離開了薔薇小姐.當班米再回到薔薇別墅時,只看見黑貓拉皮靜靜坐在薔薇花瓣下.花落了,班米流淚了,就像當年薔薇小姐為它流淚一樣我想,薔薇小姐一定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而正是那份純潔、那份包容在悄悄地感動著我.雖然故事的結果是悲傷的,但忽然間,我發現不知不覺沉靜在了於作者筆下一個個童話故事,隨著故事的情節我的心也在顫抖著,薔薇花輕輕地凋落了,滿天飛舞著,淚水打濕了紙張
童話,像一杯濃濃的咖啡,充滿著幸福、溫暖的濃香,需要你去細細地品味,愛童話吧,擁有童真的人永遠不會老
9. 六頂帽子思考法是什麼
六頂帽子思考法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維」的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
六頂思考帽是一個操作簡單、經過反復驗證的思維工具,給人以熱情,勇氣和創造力,讓每一次會議,每一次討論,每一份報告,每一個決策都充滿新意和生命力。
六頂思考帽是德·博諾博士在創新思維領域的研究成果,一經發表便得到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應用流程:
1、白帽:陳述問題。
2、綠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黃帽:評估該方案的優點。
4、黑帽:列舉該方案的缺點。
5、紅帽:對該方案進行直覺判斷。
6、藍帽:總結陳述,做出決策。
10. 請問誰有鄧康延的《情感帽子》這篇文章
7月1日 16:39 男孩昆
在以後的幾十年的回顧中,我始終認為對昆的愛護是我一生情感的啟蒙。它使我第一次知道,愛一個人很幸福,愛一個人很痛苦。在人生漫長的情感經歷中,我愛過許多次。但惟有對這個僅僅相處了一個星期的五歲小男孩的愛,最為完整地體現了愛的本質:真誠、忘我、全部付出。
那年夏天,我還是個半大孩子,赤腳、長腿、短發蓬亂、功課稀糟,被母親打發到郊外姨媽家「收收心」。其實,這不啻是放虎歸山。姨媽家的小表姐珍珍、珠珠和我,一夏天爬樹下河,連鄰家的雞見我們都「咯咯」飛逃。
就是在那時,我見到男孩昆。
那天一大早,姨媽家的堂屋便響起怪腔怪調的南京話,是個戴眼鏡的男人帶個小男孩在說話。姨媽說,這是寧叔叔和他弟弟。我們大感驚訝了:這小孩絕對是該當兒子的,怎麼倒當起了「弟弟」?
他大約五歲的樣子,小魚兒樣安靜。纖細的五官是用最軟的炭筆畫上去的,稍不小心,就蹭暈了。一頭茸茸的頭發像一蓬煙會隨時飄散。他全身似都在輕聲說:「小心!小心!我會碎。」
老天!全屋子人都齊刷刷顯出一副小心翼翼的表情,發出各種輕嘆。
「你叫什麼呀?」姨媽俯身問。
「kun。」聲音小小的。
「是這個字嗎?」我在紙上寫了個「昆」,他看了一下,拿起筆在上面加了個「山」,於是,這個字變得很長。
「啊,原來你叫『昆』啊。」大家歡笑起來,昆也笑了一下,臉紅了。
很快,我們知道寧叔叔只在這里呆一天便轉車去外地,昆要在這里住上一個星期,然後去有名的翠山慈幼院,他是在那兒長大的。
「這一星期,昆就交給你們了!」每天要上班的姨媽當眾託付我們。
「噢!」我們三個齊聲歡呼起來。抱洋娃娃的時代已經久遠,誰承望天上掉下個活娃娃!
晚上臨睡,我們又聽到了姨媽對昆身世的如下簡述,這段話是低聲說的。
昆和寧叔叔是一個父親,但不是一個母親。昆的母親很年輕,很美。
這對老夫少妻感情卻異常之好。後來,昆的父親去外地開會突發病死去。
昆的母親思念過甚一年後也去世。這時,昆才一歲半,被送到翠山慈幼院。
直到寧叔叔大學畢業在南京安了家,才每逢寒暑假接昆去有京。寧叔叔說,昆是個脾氣古怪的小孩,不大說話,也不愛笑。
我們以極大的熱情開始了對昆的看顧,決心讓昆過上幸福生活。
中午一頓飯是我們大展奇才的時候:山楂糕餡餃子呀,大餅卷江米條呀,蛋炒飯呀,果醬拌涼粉呀……昆總是紅著臉兒,興奮而多少有點小心地全盤接受我們的食譜,這種對我們廚藝毫無保留的肯定態度,使我們大受感動。
昆的到來,也意想不到地改變了我們——一夜之間,強盜變書生。
我們很快補起了我們的暑期作業,並且好生淵博地在昆面前大講這樣的英語:
「快點拿rag(抹布)來,我要擦table(桌子)啦!」
為了不讓昆粘上細菌得病,我們把屋子收拾得玻璃球兒樣光溜,忙得鬥嘴的工夫都沒有了。自昆來後,我們竟然一次架也沒吵過。
昆喜歡畫畫。他的畫總是一樣的:當中一所房子,天上一個大紅太陽,地上一棵大綠樹。土地顯然是透明的,因為看得見地下大團的樹根。
門前一條小路,一個背書包的男孩,一手拉著一個男人,一手拉著一個女人。後來我想,昆大約畫的是他自己和想像中的爸爸、媽媽吧。
我們還帶昆去看過一次電影《紅與黑》。本以為是彩色動畫片,誰想到卻是些莫名其妙的外國人,在講些莫名其妙的話。
我們都大失所望地出來了,天卻下起了雨。各人忙脫下全部外衣,將昆從頭到腳層層密密裹住,輪流背他。雨越下越大,昆也越來越沉。正是這背上溫軟的重負,使我們充滿了從未有過的豪勇在雨中前行。
我們將大蠶繭樣的昆小心立在床上,輕輕揭開一層層衣服,便聽得細細勻長的鼻息。原來,昆睡著了。此時,他睜開眼睛,睡眼惺忪地對我們一笑,滿面緋紅,散發著孩子濃睡的芳香。
真是奇跡!穿過那樣的雨幕,他竟然渾身上下沒有淋濕一點兒。燈下,他像從另一個星球上掉下的孩子,乾爽、溫暖、芬芳、閃閃發光。我們望著他,挪不開眼地望著,心軟軟地疼著。盡管我們三個渾身精濕、頭發滴水、臉色烏紫、牙打著戰,那一刻,我們眼裡都不由得蓄滿了無限溫情的淚水。
十幾年後,當這種表情重現於我們的眼裡,世人稱之它——母愛。
數著過的日子最快。七天看著將盡,我們每人都在另兩人眼裡,看到明顯的不安。昆開始不愛理我們。
由於開學日程的安排,姨媽最後決定由我送昆去翠山慈幼院。知道慈幼院的紀律,我們沒敢給昆帶太多的東西,但送他許多紀念品和美麗的畫片。當在上面留言時,我們才恍悟:小小的昆,還是我們的「叔叔」輩呢!這點諧謔多少沖淡了那天早晨沉重的氣氛。
昆很溫順地與大家告別,給長輩鞠躬。但堅持不吃早餐,並閃躲我們三人的目光。
上路了。昆保持著他的沉默,不和我牽手,只緊緊跟著。我一路討好他,東拉西扯,又不斷將各種零食塞滿他的口袋。昆沒有任何反應。
我從小方位性差,不記路。下了長途汽車沒走多遠,我便轉向了。記得寧叔叔說過,昆特別地記路,他是在這里長大的。我請昆指個方向,昆倒不有意為難,小手一指;我們走了一陣,昆又一指。如此幾指,一通猛走後,我發現,我們又回到了原地。我不再相信昆,憑著直覺,我選了個方向,一把揪住昆走起來。這時,昆的小手在我手裡不住地翻動,一意要掙扎擺脫;於是,我知道路走對了。沒一會兒,果然看到指示路牌,慈幼院的大門豁然在望。
昆的神情明顯緊張而帶些凄然。我心有些酸,在路邊買了一支昆喜歡的橘予棒冰,塞在他手裡。
「昆,走不動了吧?我背你。」
昆搖搖頭,隨我走進了大門。
翠山慈幼院的建築高大氣派,庭院蒼翠,開滿花朵。在明亮寬敞的活動室里,許多孩子在玩玩具。幾個穿白大褂的老師熱情地迎過來,向昆問長問短。昆有禮貌地問好,一路不肯跟我相握的小手,此時卻一把揪住了我的裙子。
「昆,和姐姐再見,說再見呀。」老師微笑地不斷說。
昆意識到,最後告別的時刻到了。他沒有哭,只是仰起頭,仔細地、非常仔細地看我的臉。他的臉白得透明。我突然感到——一個清晨,有霧的河邊,一支長笛在輕輕地吹……他將他那柔美的童稚,就這樣永遠地印在了我的記憶里。
一個機靈的老師朝我使了個眼色,我知道應該擺脫昆的手了。突然,昆自己松開裙子,緊緊擁抱我,把臉深深地埋在我的衣服里。他的臉滾燙,無聲地沾滿淚水,那種又燙又濕的悲哀,那種孩童的悲情的擁抱,令人終身難忘。
機靈的老師不失時機地敏捷地抱起昆,從側門拐向一條走廊。這時,我聽到了昆的哭聲。昆身體弱,他的哭聲不亮不脆不潑,並且漸漸遠去。但那種哭聲,是會讓空氣都留下碎痕的。
我低下頭,看見地上有汪水漬,那是那支一口沒吃的橘子冰棒,旁邊有根細稜稜的木棍。我拾起了那根木棍。
歸途,我又迷路了。一條山路又細又直,路的盡頭是一輪焦紅的落日。這景色使我想起了昆的畫。我望著那根棒冰細棍,望了一會兒,突然哭起來。聲音越哭越大,直到漫山遍野全是我的哭聲。淚水從指縫里流下來,指縫間的太陽咸鹹的,跌跌撞撞的,又抖抖地裂成了好幾個,於是每個指縫里,有一個流淚的太陽。
我哭了好久。當我哭夠了,我抬頭發現,我的身前身後飛舞著蜻蜓:紅的、黃的、深藍的、黑的,如同空中一朵朵顫動的、透明的花朵。在黃昏的寧靜里,幾乎可聽到她們翅膀擦過空氣的聲音。在那些紗樣的翅膀上,夕陽折射、變幻出彩虹般眩目的光輝。
我久久地望著,久久地望著,不知為什麼打了個寒噤。我感覺這個黃昏對於我絕不是平白無故的。它對我的一生是個啟示,它是某種結束,也是某種開始。
在以後的幾十年的回顧中,我始終認為對昆的愛護是我一生情感的啟蒙。它使我第一次知道,愛一個人很幸福,愛一個人很痛苦。在人生漫長的情感經歷中,我愛過許多次。但惟有對這個僅僅相處了一個星期的五歲小男孩的愛,最為完整地體現了愛的本質:真誠、忘我、全部付出。
常有些慚愧地想起當初講給昆的一個故事:狗熊掰玉米。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漸漸丟失了我們最初的、最大的一個玉米——一顆簡單的、很軟的、容易愛別人的心。
昆後來在南京上小學、長大。那以後,我們再沒見過他。許多年前,突然接到一張寄自國外某著名旅遊地的風景明信片,上面的署名是一個長長的「昆」。之後,又許多年沒有消息。
我時常帶著沉沉的憂郁,想起這個面貌嬌柔、內心纖細的男孩。不知他將如何避開人生的各種鋒刃,又如何得到那七天中他最依戀的、也是人生中人人尋找的東西。
昆,我親愛的男孩,願你今生找到它——愛。
後來證實,那個山路上蜻蜓飛舞的黃昏,不僅結束了那個夏季。也從此結束了我玩劣嬉戲的童年。暑假後,我升入了中學,並留起了文靜的長發。
我的母親對此十分滿意,從此,我開始了我人生的另一階段。
是這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