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關於帽子的成語故事

關於帽子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2021-06-03 04:35:57

1. 成語故事

成語「水滴石穿」的來歷

宋時,崇陽有一縣令名叫張乖崖,為人正直,潔身自好,且辦事認真,一絲不苟,頗有政績,深受全縣人民愛戴。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原出自崇陽,就是他在崇陽當縣令時所發生的故事。
一天,張偶爾抓住了管錢庫的小吏偷了一文錢,連忙追問。管錢庫的小吏見縣令不可休止的追查到底,竟滿不在乎地回答說:「老爺啊,你也太認真了,一文銅錢算得了什麼,我想拿去給孩子買個燒餅吃吃。」張怒道:「一文銅錢有什麼要緊?這是國家的錢,你還了得!」立即吩咐擊鼓升堂,他猛地拍了一下驚堂木:「將這奴才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打完板子,張問:「奴才,你已知罪嗎?」小吏不服氣,回答說:「為了一文錢,實在打得太冤枉!」
張大怒:「你還叫冤枉,再打二十!」打完板子,張又問:「你再知罪嗎?」小吏大叫:「打得太冤枉,打由你,可你總不能殺我!」張更怒:「好,我要叫你死得不冤枉。」於是馬上揮筆寫了判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他乃親自揮劍誅小吏於階下。「水滴石穿」的這個成語故事,便一直廣泛流傳到現在。
這個「水滴石穿」的成語,很有哲學道理,所以直到如今有不少報刊還引用其出處。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成語故事》中就有記載:「『水滴石穿』 出處:《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張乖岸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岸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見761頁)。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四日,《湖北日報》在成語故事中也有記載:「宋時,崇陽縣衙中有個管理錢庫的小吏,從庫中偷一枚小錢被抓住。他滿不在乎地說:『我只順手拿一枚小錢,難道還能治罪不成嗎?』縣官張乖崖卻出乎意外地判他極刑,並書判詞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特別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成語》雜志中,更有明確的記載:「『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原出自崇陽……」。

2. 有一個成語故事,說的是有人救了一個落水的人,但是卻被那個人的母親責怪說把他的帽子弄丟了

陰溝里翻船拼音yin gou li fan chuan,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問題。出自《三俠五義》第八十八回:焉知他(蔣平)不是藝高人膽大,陰溝里會翻船,也是有的。可憐一世英名,卻在此處傾生

3. 一個人頭上有一頂帽子 並舉著雙手打一成語

成語為:

怒發沖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指激於義憤。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正音】發;不能讀作「fā」;沖;不能讀作「chònɡ」;冠;不能讀作「ɡuàn」。

【辨形】沖;不能寫作「忡」;冠;不能寫作「寇」。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例句】戰士們看到班長犧牲了;一個個~;發誓為班長報仇。

【英譯】beinatoweringrage

拓展資料:

【成語故事】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壁玉。這塊壁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壁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麼辦?」
「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壁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壁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壁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已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壁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4. 一個帽子上面有長兩棵樹啥成語故事

答案是:怒發沖冠?
可以的話,請及時採納滿意答案哈^O^

5. 張冠李戴的成語成語故事

沒找到故事
張冠李戴
zhāngguānlǐdài
[釋義] 冠:帽子。把姓張的帽子給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錯了事實或對象。
[語出] 明·田藝蘅《留青曰札》第二十二卷:「諺曰:『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
[正音] 冠;不能讀作「ɡuàn」。
[近義] 破綻百出 似是而非
[反義] 無可非議 毫釐不爽
[用法] 用作貶義。比喻無意中弄錯了事實或對象。一般作謂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6. 帽子的由來或者歷史

一、帽子
據史書《玉篇》記載: 「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由此可見,巾原是勞動時圍在頸部擦汗用的布。由於自然界中風沙、酷熱,寒流對人類的襲擊,人們將巾從頸部逐漸裹到了頭上。在保暖、防暑,擋風,避雨,護頭等實用功能的基礎上,逐漸演變成為帽子的形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帽子逐漸具有裝飾人體的美觀功能。在歷代服飾的演變中,衣冠配套構成了中國傳統衣著風尚的一大特點。
二、歷史:堂皇的冠、冕
在形容衣著端莊體面的成語中,如「冠冕堂皇」和矗衣冠楚楚」等都強調了「冠」在服飾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所謂的「冠冕」是指我國古代帝王,官吏們戴的禮帽。古代的冠並不象今天的帽子,將頭頂全郎蓋住,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兩旁用絲線系在領下,並打結固定住。古代的男子,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戴冠,戴冠時,要首先舉行矗冠禮」,以表示成年的開始。
「冕」的出現要早於「冠」。 「冕」的頂部,有一塊長形冕板,前低後高,稱作「冕」,表示恭敬。冕的前沿,一般用綵線穿成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串珠垂面,使目不斜視。冕旒的數量以及所用的材料,是區別貴賤尊卑的標志。冕冠的兩旁,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等物,以便於發髻相系。另在兩耳之處,各垂一顆珠寶遮耳,稱為「充耳」。表示不聽信讒言。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們參加重大祭祀典禮時所用的冠帽。除此之外,在皇子繼位時,也要進行加冕(見圖l—1)。
現在人們的衣著習慣,以脫帽表示禮貌。而在我國古代,脫帽則是無禮冒犯的舉動。 「脫帽露頂王公前」,這在當時是很失體統的。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服飾配套。在歷代的禮制中就講究一個人的衣帽要整齊,要「衣冠楚楚」,也就是說,一個人身上穿的和頭上戴的都要搭配合體,特別是對頭上戴的「冠」非常重視,把「冠」放在服飾中的首位,認為「冠」可以顯示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在千姿百態的服飾中,如果忽視帽子的配套,那麼,即使址精關絕倫的服裝,也會黯然失色。因此,在服飾結構上,衣冠一體,不可分割,已構成我國傳統的服飾風尚。

7. 戴高帽子的成語典故

老父聞說此處最喜奉承,北邊俗語叫做愛戴高帽子。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7回

8. 成語故事大全20首

①南柯一夢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於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樹影婆婆,晚風習習,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於尊過生日的那天,親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貪了幾杯。夜晚,親友散盡,他一個人帶著幾分酒意坐在槐樹下歇涼,醉眼膝俄,不覺沉沉睡去。 夢中,他到了大槐安國,正趕上京城會試,他報名入場,三場結束,詩文寫得十分順手,發榜時,他高中了第一名。緊接著殿試,皇帝著浮於弊生得一表人才,舉止惆院,親筆點為頭名狀元,並把公主許配給他為妻,狀元公成了駙馬郎,一時成了京城的美談。 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淳於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於尊在太守任內經常巡行各縣,使屬下各縣的縣令不敢胡作非為,很受當地百姓的稱贊。皇帝幾次想把淳於尊調回京城升遷,當地百姓聽說淳於太守離任,紛紛攔住馬頭,進行挽留。淳於尊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並上表向皇帝說明情況。皇帝欣賞淳於尊的政績,賞給他不少金銀珠寶,以示獎勵。有一年,敵兵入侵,大槐安國的將軍率軍迎敵,幾次都被敵兵打得潰不成軍。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兵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田養尊處優,享盡榮華,朝中一旦有事,你們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一句話都不說,要你們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薦淳於尊。皇帝立即下令,讓淳於尊統率全國精銳與敵軍決戰。 淳於尊接到聖旨,不敢耽擱,立即統兵出征。可憐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兵剛一接觸,立刻一敗塗地,手下兵馬被殺得丟盔解甲,東逃西散,淳於尊差點被俘。皇帝震怒,把淳於尊撤掉職務,遣送回家。淳於尊氣得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但見月上枝頭,繁星閃爍。此時他才知道,所謂南河郡,不過是槐樹最南邊的一枝樹干而已。
②後生可畏
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干練,善於決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有位御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書,准備頒發下去。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法的人還要多。」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裡非常不願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只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後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③後來居上
汲黯是西漢武帝時代人,以剛直正義、敢講真話而受人尊重。他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節,講求實效。雖然表面上不那麼轟轟烈烈,卻能把一個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朝廷把他從東海太守調到朝廷當主爵都尉——一種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職。 有一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為老百姓辦好事了。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裡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布罷朝,滿朝文武都為汲黯捏著一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里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他當主爵都尉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一個勁兒住上升,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還蹲在原地沒動窩。有一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使用群臣,跟碼劈柴一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是發牢騷。於是,轉臉對臣下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你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④各得其所
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漢武帝的外甥,隆慮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權勢,經常為非作歹,難免要惹出大事。她擔心自己死後,昭平君會犯死罪無人救他,便在病重時對武帝說:「陛下,我願以一千斤黃金和一千萬錢,為昭平君預贖死罪。」這種事沒有先例,但漢武帝見她病生得很重,為了安慰她,也就點頭應允了。隆慮公主死後,昭平君因沒有人管束他,日益驕橫。一次他酒後殺人,被捕入獄。武帝非常難過,嘆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這個兒子,死前把他託付給了我,現在要判他死罪,我實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們都說:「公主早已替他贖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搖搖頭說:「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須遵守。如果因為我的親屬而破壞法令,豈不失信於民?」最後,武帝狠了狠心,還是下詔處死了昭平君。處死了昭平君,武帝心裡很難過。但是,太中大夫東方朔卻向武帝祝酒說:「賞功不避仇敵,罰罪不考慮骨肉,這兩點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內的百姓就會各如其所願。」
⑤汗流浹背
漢大將軍霍光,是漢武帝的託孤重臣,輔佐八歲即位的漢昭帝執政,威勢很重。霍光身邊有個叫楊敞的人,行事謹小慎微,頗受霍光賞識,升至丞相職位,封為安平候。其實,楊敞為人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根本不是當丞相的材料。公元前74年,年僅廿一歲的漢昭帝駕崩於未央宮,霍光與眾臣商議,選了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作繼承人。誰知劉賀繼位後,經常宴飲歌舞,尋歡作樂。霍光聽說後,憂心忡忡,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大司馬田延年秘密商議,打算廢掉劉賀,另立賢君。計議商定後,霍光派田延年告訴楊敞、以便共同行事。楊敞一聽,頓時嚇得汗流浹背,驚恐萬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楊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兒,頗有膽識。她見丈夫猶豫不決的樣子,暗暗著急,趁田延年更衣走開時,上前勸丈夫說;「國家大事,豈能猶豫不決。大將軍已有成議,你也應當速戰速決,否則必然太難臨頭。」楊敞在房裡來回酸步,卻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時田延年回來,司馬夫人迴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與田延年相見,告知田延年,她丈夫願意聽從大將軍的吩咐。田延年聽了後高興地告辭走了。田延年回報霍光,霍光十分滿意,馬上安排楊敞領眾臣上表,奏請皇太後。第二天,楊敞與群臣遏見皇太後,陳述昌邑王不堪繼承王位的原因。太後立即下詔廢去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君,史稱漢宣帝。
⑥取長補短
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⑦雪中送炭
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⑧畫餅充飢
曹操的孫子曹睿當上皇帝後急於找一個「中書郎」,讓大臣盧毓推薦一個真有本事的人,並告誡他推薦人才不能只看名聲,名聲就像畫在地上的一張餅,飢餓時不能吃。盧毓經過仔細挑選為曹睿選中中書郎。
⑨九牛一毛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裡很高興。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於用人。後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直爽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後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里。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餘,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於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裡,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於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歷史的著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孌的情況告訴他的好友任少卿,後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裡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復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嘩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現少什麼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乾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著,把畫撕個粉碎。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十一 囫圇吞棗
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人們吃梨子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子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十二 水落石出
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軾生性豪放,學識淵博,很有文采。他不願屈服權貴,被貶到黃州,兩次游歷黃州城外的赤壁,寫出兩篇《赤壁賦》。他借著酒興,在《後赤壁賦》中描繪赤壁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十三 一葉障目
有個書獃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一葉障目,你們能看見嗎?」
十四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閔(min)王繼承了王位。齊閔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閔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十五 東張西望
湖廣襄陽府棗陽縣蔣興哥娶本縣王公女三巧兒,兩人十分恩愛,興哥到廣東去收帳,一年多沒有回家,三巧兒請算命先生算卦說近日就會回家。她一心盼丈夫回來,每天外出東張西望,卻引來青年陳商,最終把蔣興哥的幸福家庭拆散。
十六 嫦娥奔月
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後羿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葯。他的妻子嫦娥趁後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葯,突然她就成仙飛向天宮,王母娘娘懲罰她,讓她在廣寒宮里思過。
十七 門庭若市
戰國時,齊國的相國鄒忌,身材高大容貌端莊。他為勸說齊威王放開言路,鼓勵群臣進諫,就給齊威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對著鏡子端詳一番,然後問他的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較起來,誰長得英俊。「你英俊、極了,徐公怎麼比得上你呢?」妻子說。 徐公是齊國出名的美男子,鄒忌聽了妻子的活,並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於是他又去問他的愛妾,愛妾回答說:「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鄒忌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鄒忌又問了客人,客人說:「徐公哪有你這樣俊美呢?」過了幾天,正巧徐公到鄒忌家來拜訪,鄒忌便乘機仔細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較。結果,他發現自己實在沒有徐公漂亮。 於是,他對齊威王說:「我本來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說我比他漂亮,這是因為妻偏護我,妾畏懼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們都恭維我,不說真話。而我們齊國地方這么大,宮中上下,誰不偏護你,滿朝文武,誰不畏懼你,全國百姓誰不希望得到你的關懷,看來恭維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嚴重了!」鄒忌又勸諫說:「現在齊國地方千里,城池眾多,大王接觸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開誠布公地徵求意見,一定對國家有益。」齊威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說「無論是誰,能當面指出我過失的,給上賞;上奏章規勸我的,給中賞;在朝廷或街市中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中的,給下賞!」命令一下,群臣前去進諫的,一時川流不息,朝廷門口每天像市場一樣熱鬧。
十八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十九 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可是卻沒有兔子再撞到樹上。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二十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9. 形容「浴缸猴子衣服帽子」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浴缸猴子衣服帽子」的成語是:沐猴而冠

10. 20個成語故事

①南柯一夢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於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樹影婆婆,晚風習習,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於尊過生日的那天,親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貪了幾杯。夜晚,親友散盡,他一個人帶著幾分酒意坐在槐樹下歇涼,醉眼膝俄,不覺沉沉睡去。
夢中,他到了大槐安國,正趕上京城會試,他報名入場,三場結束,詩文寫得十分順手,發榜時,他高中了第一名。緊接著殿試,皇帝著浮於弊生得一表人才,舉止惆院,親筆點為頭名狀元,並把公主許配給他為妻,狀元公成了駙馬郎,一時成了京城的美談。
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淳於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於尊在太守任內經常巡行各縣,使屬下各縣的縣令不敢胡作非為,很受當地百姓的稱贊。皇帝幾次想把淳於尊調回京城升遷,當地百姓聽說淳於太守離任,紛紛攔住馬頭,進行挽留。淳於尊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並上表向皇帝說明情況。皇帝欣賞淳於尊的政績,賞給他不少金銀珠寶,以示獎勵。有一年,敵兵入侵,大槐安國的將軍率軍迎敵,幾次都被敵兵打得潰不成軍。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兵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田養尊處優,享盡榮華,朝中一旦有事,你們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一句話都不說,要你們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薦淳於尊。皇帝立即下令,讓淳於尊統率全國精銳與敵軍決戰。

淳於尊接到聖旨,不敢耽擱,立即統兵出征。可憐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兵剛一接觸,立刻一敗塗地,手下兵馬被殺得丟盔解甲,東逃西散,淳於尊差點被俘。皇帝震怒,把淳於尊撤掉職務,遣送回家。淳於尊氣得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但見月上枝頭,繁星閃爍。此時他才知道,所謂南河郡,不過是槐樹最南邊的一枝樹干而已。

②後生可畏

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干練,善於決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有位御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書,准備頒發下去。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法的人還要多。」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裡非常不願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只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後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③後來居上
汲黯是西漢武帝時代人,以剛直正義、敢講真話而受人尊重。他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節,講求實效。雖然表面上不那麼轟轟烈烈,卻能把一個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朝廷把他從東海太守調到朝廷當主爵都尉——一種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職。

有一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為老百姓辦好事了。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裡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布罷朝,滿朝文武都為汲黯捏著一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里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他當主爵都尉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一個勁兒住上升,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還蹲在原地沒動窩。有一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使用群臣,跟碼劈柴一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是發牢騷。於是,轉臉對臣下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你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④各得其所
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漢武帝的外甥,隆慮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權勢,經常為非作歹,難免要惹出大事。她擔心自己死後,昭平君會犯死罪無人救他,便在病重時對武帝說:「陛下,我願以一千斤黃金和一千萬錢,為昭平君預贖死罪。」這種事沒有先例,但漢武帝見她病生得很重,為了安慰她,也就點頭應允了。隆慮公主死後,昭平君因沒有人管束他,日益驕橫。一次他酒後殺人,被捕入獄。武帝非常難過,嘆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這個兒子,死前把他託付給了我,現在要判他死罪,我實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們都說:「公主早已替他贖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搖搖頭說:「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須遵守。如果因為我的親屬而破壞法令,豈不失信於民?」最後,武帝狠了狠心,還是下詔處死了昭平君。處死了昭平君,武帝心裡很難過。但是,太中大夫東方朔卻向武帝祝酒說:「賞功不避仇敵,罰罪不考慮骨肉,這兩點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內的百姓就會各如其所願。」

⑤汗流浹背
漢大將軍霍光,是漢武帝的託孤重臣,輔佐八歲即位的漢昭帝執政,威勢很重。霍光身邊有個叫楊敞的人,行事謹小慎微,頗受霍光賞識,升至丞相職位,封為安平候。其實,楊敞為人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根本不是當丞相的材料。公元前74年,年僅廿一歲的漢昭帝駕崩於未央宮,霍光與眾臣商議,選了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作繼承人。誰知劉賀繼位後,經常宴飲歌舞,尋歡作樂。霍光聽說後,憂心忡忡,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大司馬田延年秘密商議,打算廢掉劉賀,另立賢君。計議商定後,霍光派田延年告訴楊敞、以便共同行事。楊敞一聽,頓時嚇得汗流浹背,驚恐萬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楊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兒,頗有膽識。她見丈夫猶豫不決的樣子,暗暗著急,趁田延年更衣走開時,上前勸丈夫說;「國家大事,豈能猶豫不決。大將軍已有成議,你也應當速戰速決,否則必然太難臨頭。」楊敞在房裡來回酸步,卻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時田延年回來,司馬夫人迴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與田延年相見,告知田延年,她丈夫願意聽從大將軍的吩咐。田延年聽了後高興地告辭走了。田延年回報霍光,霍光十分滿意,馬上安排楊敞領眾臣上表,奏請皇太後。第二天,楊敞與群臣遏見皇太後,陳述昌邑王不堪繼承王位的原因。太後立即下詔廢去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君,史稱漢宣帝。

⑥取長補短
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⑦雪中送炭
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⑧畫餅充飢

曹操的孫子曹睿當上皇帝後急於找一個「中書郎」,讓大臣盧毓推薦一個真有本事的人,並告誡他推薦人才不能只看名聲,名聲就像畫在地上的一張餅,飢餓時不能吃。盧毓經過仔細挑選為曹睿選中中書郎。

⑨九牛一毛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裡很高興。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於用人。後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直爽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後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里。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餘,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於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裡,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於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歷史的著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孌的情況告訴他的好友任少卿,後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裡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

十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復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嘩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現少什麼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乾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著,把畫撕個粉碎。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十一 囫圇吞棗
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人們吃梨子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子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十二 水落石出

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軾生性豪放,學識淵博,很有文采。他不願屈服權貴,被貶到黃州,兩次游歷黃州城外的赤壁,寫出兩篇《赤壁賦》。他借著酒興,在《後赤壁賦》中描繪赤壁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十三 一葉障目
有個書獃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一葉障目,你們能看見嗎?」

十四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閔(min)王繼承了王位。齊閔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閔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十五 東張西望
湖廣襄陽府棗陽縣蔣興哥娶本縣王公女三巧兒,兩人十分恩愛,興哥到廣東去收帳,一年多沒有回家,三巧兒請算命先生算卦說近日就會回家。她一心盼丈夫回來,每天外出東張西望,卻引來青年陳商,最終把蔣興哥的幸福家庭拆散。
十六 嫦娥奔月
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後羿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葯。他的妻子嫦娥趁後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葯,突然她就成仙飛向天宮,王母娘娘懲罰她,讓她在廣寒宮里思過。

十七 門庭若市
戰國時,齊國的相國鄒忌,身材高大容貌端莊。他為勸說齊威王放開言路,鼓勵群臣進諫,就給齊威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對著鏡子端詳一番,然後問他的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較起來,誰長得英俊。「你英俊、極了,徐公怎麼比得上你呢?」妻子說。

徐公是齊國出名的美男子,鄒忌聽了妻子的活,並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於是他又去問他的愛妾,愛妾回答說:「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鄒忌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鄒忌又問了客人,客人說:「徐公哪有你這樣俊美呢?」過了幾天,正巧徐公到鄒忌家來拜訪,鄒忌便乘機仔細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較。結果,他發現自己實在沒有徐公漂亮。

於是,他對齊威王說:「我本來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說我比他漂亮,這是因為妻偏護我,妾畏懼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們都恭維我,不說真話。而我們齊國地方這么大,宮中上下,誰不偏護你,滿朝文武,誰不畏懼你,全國百姓誰不希望得到你的關懷,看來恭維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嚴重了!」鄒忌又勸諫說:「現在齊國地方千里,城池眾多,大王接觸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開誠布公地徵求意見,一定對國家有益。」齊威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說「無論是誰,能當面指出我過失的,給上賞;上奏章規勸我的,給中賞;在朝廷或街市中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中的,給下賞!」命令一下,群臣前去進諫的,一時川流不息,朝廷門口每天像市場一樣熱鬧。

十八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十九
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可是卻沒有兔子再撞到樹上。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二十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與關於帽子的成語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衣搭配牛仔褲 瀏覽:923
寬松中老年女裝秋裝外套 瀏覽:411
真空少婦透明睡衣圖 瀏覽:498
藍色西裝配格子襯衫 瀏覽:725
東風起亞正時怎麼對皮帶的 瀏覽:134
男女褲子可以互穿嗎 瀏覽:887
藍色褲子卡其色上衣好看嗎 瀏覽:627
穿校服適合扎什麼頭發好看嗎 瀏覽:802
金絲絨男士夾克 瀏覽:827
男士真皮皮帶啄木鳥 瀏覽:546
褲子都脫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81
粉色搭配軍綠色褲子和鞋子 瀏覽:133
森馬專賣店女裝衣 瀏覽:407
羽絨服四五十歲女裝 瀏覽:844
短款和中長款風衣搭配圖片 瀏覽:396
新疆的帽子有什麼講究 瀏覽:624
女士入門襯衫 瀏覽:665
怎麼折帽子漂亮吧 瀏覽:395
燈芯絨男生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466
藍色高領子衣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