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描寫屈原的外貌帽子,蛾眉,上衣,佩帶,下衣的作文100字左右
《離騷》課文解讀
長太息①以掩涕兮,哀民生②之多艱。(我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憐人民生活痛苦多災多難。①太息:嘆息。②民生:百姓的生活。一作「人生」,民生多艱,指人生遭際艱難。)[這兩個句子以「哀」字為中心,前面描寫哀痛的情狀,盡現哀痛之深,後面寫哀痛的原因,形象地概括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余雖①好②修姱③以鞿羈④兮,謇⑤朝誶⑥而夕替⑦。(我只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可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①雖:唯。②好:hào,愛慕、崇尚。③修姱:修潔而美好。姱,kuā。④鞿羈:jījī,喻指束縛、約束。鞿,馬韁繩。羈,馬籠頭。⑤謇:jiǎn,古楚語的句首語氣詞,無實在意義。⑥誶:suì,諫諍。⑦替:廢棄、貶黜。)[這兩句上是因,下是果。「朝誶而夕替」,早上還與君王共商國寔,進諫諍言,夕暮卻突然身遭廢棄。由「誶」而「替」,說明地位變化之劇,從「朝」而「夕」,說明變化之速。屈原品性高潔,才智非凡,又能嚴格約束自己,本該因此深得君王信任,為什麼反而因此獲罪,頃刻間雁落雲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屈原能承受得住嗎,他會有何作為?「朝誶夕替」四個字激起疑竇,開啟下篇。]既替余以蕙纕①兮,又申②之以攬③茝④。(既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而貶黜我啊,又因為我採集白芷而再次給我加上罪名。①蕙纕:「纕蕙」的倒文,即以蕙草做佩帶。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蘭」。纕,xiānɡ,佩帶,這里用作動詞。②申:重復,再三。③攬:採集。④茝:chǎi,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攬茝比喻修養高尚的德行,也比喻屈原推行的「美政」。)[申述自己被貶的罪名。以一「替」字承上,說明自己遭受廢棄的罪名竟然是因為「蕙纕」「攬茝」,竟然是因為自己「好修姱以鞿羈」,竟然是因為自己追求美政,竟然是因為自己擁有了太多的美德。一個荒唐的罪名,暴露了楚懷王不分賢愚忠奸的愚昧。詩用對偶的形式,節奏鮮明。用香草「蕙」「茝」比喻高潔的品德,比喻他心目中的美政,用「蕙纕」「攬茝」比喻自己對高尚美德和美好政治理想的嚮往和追求,形象生動。]亦余心之所善①兮,雖九②死其猶未悔。(只要是為這些心裡喜愛的東西啊,我即使九死一生也還是不後悔。①所善:所愛好的東西。指上句「好修姱」「蕙纕」「攬茝」。②九:極言多。)[表白自己雖遭重壓,但不改其追求理想、恪守節操的堅定態度。「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離騷》中的名句,「雖……猶」,假設關系的連詞,「九死」,數字誇張,極言其為美好理想、為正義事業,義無反顧,至死不渝的決心。]怨靈修①之浩盪②兮,終不察夫民心③。(怨我那君王實在荒唐啊,他始終不能把人心體察。①靈修:神仙,這里指楚懷王。②浩盪:荒唐,胡塗,沒有準則。③不察夫民心:指分不清誰忠誰奸、誰賢誰愚。民心,人心。)眾女①嫉余之蛾眉②兮,謠③諑④謂余以善淫⑤。(那班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造謠誹謗我好做淫盪的事情。①眾女:喻指許多小人。②蛾眉:像蠶蛾一樣細而長的秀美的眉毛,這是將自己比喻成美女,暗示自己有傑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德行。③謠:造謠,誹謗。④諑:用讒言誣陷。⑤善淫:善於以淫盪之姿取媚於人。淫,淫盪。)[這四句說明自己遭受貶斥的原因,一是楚懷王昏庸胡塗,「終不察夫民心」,二是朝中小人嫉妒而進讒言。賞析這幾句詩,要懂得《離騷》常用的表現手法。《離騷》一詩,詩人除了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將自己幻化為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了婚約,兩情依依,後來因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丈夫「二三其德」,她終於被狠心的丈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固①時俗②之工巧③兮,偭④規矩⑤而改錯⑥。(世俗本來是適合於投機取巧啊,違背規矩恣意胡為。①固:本來。②時俗:世俗。③工巧:善長於取巧。工,善於,擅長。④偭:miǎn,背向,「面」的反義詞,引申為違背。⑤規矩:圓曰規,方曰矩,喻指國家法度。⑥錯:通「措」,施政的舉措、措施。「偭規矩」與「改錯」二者同義反復。)背①繩墨②以追曲兮,競周容③以為度④。(違背准繩而隨順歪門邪道啊,競相把苟合取悅奉作法度。①背:違反。②繩墨:木匠劃直線用的工具,俗稱墨斗,比喻准繩、准則。③周容:苟合取容。④度:法度、准則。)[這四句揭露楚朝政的黑暗。由群小控制的楚國朝政風氣敗壞,人們的行為沒有準則、尺度,一味投機取巧,鑽營逢迎。詩人巧用比喻揭露這些小人的乖戾。「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言今世工匠,自以為乖巧,背棄規矩,更造方圓,必失堅固、敗材木,以喻佞臣巧於言語,背違先聖之法,隨心
Ⅱ 屈原的 《離騷》中哪兩句用帽子和佩帶比擬自己的美好品德,突顯了主人公形象的高大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他總愛把自己的帽子戴得高高的,把自己腰間的佩帶系得又美又長,用這樣的行為 來表明自己對高潔品德的培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離騷》中的抒情主人公注重儀表修飾,具有外在美。他很注重服裝的美。 他常常采來菱葉製成上衣,有摘來荷花編織成下裝。雖然沒人理解他的行為,但他 卻認為這是他美好性情的表現。 他在《離騷》中寫道: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同時,他還非常注重對服裝的修飾。他把江離和芷草披在肩上,又用秋天的蘭草連 綴成佩掛在自己的腰間: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 他總愛把自己的帽子戴得高高的,把自己腰間的佩帶系得又美又長,用這樣的行為 來表明自己對高潔品德的培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Ⅲ 屈原愛國的故事
Ⅳ 屈原小時候的小故事50字左右
相傳屈原從小就養成愛好潔凈的習慣。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請她給自己梳頭、洗臉、整容。姐姐總是一面給弟弟梳洗,一面給弟弟講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長月久,小屈原逐步懂得了,不但要講究外形的整潔,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的純正。
屈原逐步長大了,他不再耽誤姐姐的時間了,自己每天早起後就來到香爐坪坎下的響鼓溪畔,對著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臉、梳頭、整容。有一天,小屈原在溪邊梳洗完畢,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象姐姐說的那樣,既能照出臉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塵,該多好啊!
想到這里,他就回家去,扛來一把小鋤頭,爬到三星岩邊挖起井來。屈原年紀小,氣力也小,挖著挖著,呼哧呼哧地喘氣了,挖著挖著,唰唰唰地流汗了。一連挖了兩天,才只挖了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
他的行動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山神爺爺就變成一個白眉白須的老樵夫,挑著柴走下岩邊,問道:「小屈原,挖水井嗎?」「是的,老爺爺,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澆田、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有志氣呀,孩子!
可挖這井,你沒選准位置呵,你聽著:三星岩,三星岩,對准三星引泉來。折斷龍骨泉眼開、照面照心滌塵埃。」說罷,眨眨眼睛,捋捋胡須,挑著柴擔子走了。小屈原心眼機靈,一下就明白了老爺爺的意思。
夜裡,他站在香爐坪,對准三星,選好了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選好的位置上挖起來了。挖著挖著,手打泡了;挖著挖著,臂震酸了。一連挖了兩天,才挖出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
姐姐原以為弟弟每天爬上三星岩是去采山花玩。這個天她悄悄地跟在屈原後面,爬上三星岩一看,弟弟是在挖井。便連忙上前幫忙。姐弟倆又挖了兩天,井面還不過簸箕大,深不到兩尺。
這情形,又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他又變成老樵夫下山來了。「小屈原,鋤頭磨鈍了吧?我借給你一把小鎬!」小屈原接過一看,嗨!明晃晃,金閃閃,原來是一把金鎬。老爺爺笑著說道:「金鎬一點石岩開,碰到龍骨我再來;心誠感得天地動。
(4)屈原小時候的帽子擴展閱讀
屈原軼事典故: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意思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
東漢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徵;「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徵,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的天地人三統。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司馬遷曾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國王室為羋姓熊氏,羋姓是就母系而言,熊氏是就父系而言。
屈原系王族之後,和楚懷王熊槐為本家。春秋時期,楚武王封兒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領,因為瑕王子本來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錯,就讓他去享用屈邑的物產,人們於是稱他為「屈瑕」。由此,楚王為羋姓熊氏,屈氏就成為了熊氏的一個支氏。
Ⅳ 屈原在離騷中借寫自己的帽子表現自己的崇高品德的名句是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不知道你想問的是不是這一句。。。
Ⅵ 屈原小時候是做什麼的
相傳屈原從小就養成愛好潔凈的習慣。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請她給自己梳頭、洗臉、整容。姐姐總是一面給弟弟梳洗,一面給弟弟講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長月久,小屈原漸漸懂得了,不僅要講究外形的整潔,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的純正。屈原漸漸長大了,他不再耽誤姐姐的時間了,自己每天早起後就來到香爐坪坎下的響鼓溪畔,對著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臉、梳頭、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邊梳洗完畢,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象姐姐說的那樣,既能照出臉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塵,該多好啊!想到這里,他就回家去,扛來一把小鋤頭,爬到三星岩邊挖起井來。屈原年紀小,氣力也小,挖著挖著,呼哧呼哧地喘氣了,挖著挖著,唰唰唰地流汗了。一連挖了兩天,才只挖了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
Ⅶ 請問誰知道關於屈原小時候的故事
屈原小時候的故事
在屈原的老家秭歸香爐坪的正對面,有座三星岩,三星岩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象一面菱花鏡子。井邊有塊古碑,刻著「照面井」三個大字。屈原家鄉的人民愛護這口井,世世代代傳誦著屈原少年時代的一個故事。
相傳屈原從小就養成愛好潔凈的習慣。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請她給自己梳頭、洗臉、整容。姐姐總是一面給弟弟梳洗,一面給弟弟講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長月久,小屈原漸漸懂得了,不僅要講究外形的整潔,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的純正。屈原漸漸長大了,他不再耽誤姐姐的時間了,自己每天早起後就來到香爐坪坎下的響鼓溪畔,對著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臉、梳頭、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邊梳洗完畢,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象姐姐說的那樣,既能照出臉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塵,該多好啊!想到這里,他就回家去,扛來一把小鋤頭,爬到三星岩邊挖起井來。屈原年紀小,氣力也小,挖著挖著,呼哧呼哧地喘氣了,挖著挖著,唰唰唰地流汗了。一連挖了兩天,才只挖了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他的行動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山神爺爺就變成一個白眉白須的老樵夫,挑著柴走下岩邊,問道:
「小屈原,挖水井嗎?」
「是的,老爺爺,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澆田、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
「有志氣呀,孩子!可挖這井,你沒選准位置呵,你聽著:
三星岩,三星岩,對准三星引泉來。
折斷龍骨泉眼開、照面照心滌塵埃。」
說罷,眨眨眼睛,捋捋胡須,挑著柴擔子走了。
小屈原心眼機靈,一下就明白了老爺爺的意思。夜裡,他站在香爐坪,對准三星,選好了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選好的位置上挖起來了。挖著挖著,手打泡了;挖著挖著,臂震酸了。一連挖了兩天,才挖出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
姐姐原以為弟弟每天爬上三星岩是去采山花玩。這一天她悄悄地跟在屈原後面,爬上三星岩一看,弟弟是在挖井。便連忙上前幫忙。姐弟倆又挖了兩天,井面還不過簸箕大,深不到兩尺。
這情形,又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他又變成老樵夫下山來了。
「小屈原,鋤頭磨鈍了吧?我借給你一把小鎬!」
小屈原接過一看,嗨!明晃晃,金閃閃,原來是一把金鎬。
老爺爺笑著說道:
「金鎬一點石岩開,碰到龍骨我再來;
心誠感得天地動,定有明鏡鑲山崖!」
說罷,打著哈哈,飄然而去。
屈原姐弟倆高高興興地干起來,小屈原在井裡挖土,姐姐在井邊提土;姐姐在井下創石,小屈原在井上拉繩。那金鎬真怪,舉起來,四兩輕;落下地,千鈞重。他倆挖呀挖呀,只挖了七天,那水井就有九尺九寸深,周圍就有三丈三尺長。誰知就在這時,屈原猛力一鎬掘下去,只聽得叮當一聲響,火星直冒;再一敲,石頭蹦蹦直響,紋絲不動。小屈原急了,姐姐也急了。
這時,一曲山歌忽然從三星岩的雲霧中飄下來,姐弟倆順著聲音一望,那位童顏鶴發的老樵夫又下山了。
「哈哈,遇上龍骨石了吧?小屈原!這山裡伏著一條千年老龍化成了青石,壓住了地脈,把泉眼封死了,讓老爺爺給你砸開吧!」
說罷接過鎬,輕輕一舉,「轟——」,第一鎬下去,老龍骨酥筋麻,塊塊龍骨石都飛出了井口。山神再叫小屈原用鋤頭輕輕一點,泉眼開了,泉水汨汨地直往上翻花,那水又清又涼,又甜又香,真跟瓊漿玉液一般。
小屈原和姐姐正要向老爺爺道謝呢,可山神爺爺唿地一聲,便駕著青雲,往三星高照的空中飛去了。
鄉親們聞訊趕來,紛紛向屈原姐弟倆祝賀。石匠把龍骨石鑿成半月扇面,鑲作井沿。小孩子們從向王寨山采來芝蘭,小夥子們從北風埡(方言,兩山之間的狹窄地方)移來常青柞樹,栽在井邊,這眼照面井,就這樣嵌在屈鄉,照著香爐坪的天,照著香爐坪的山。
從第二天起中,小屈原每天清早就來到井邊,用清清的泉水沖洗散開的長發,濯洗鮮紅的帽纓。長發、帽纓浸在水裡,泉水就打起漩渦,跳起來為他洗臉。每次梳洗完畢,他就對著明亮的井水,察看自己心地里有沒有私心邪念,行為上有什麼不夠檢點,省察自己對楚國忠不忠,對百姓愛不愛,從此,這照面井就象一面明鏡,朝朝暮暮照著他那幼小的心靈,把心兒照得鮮紅透亮,跟珍珠水晶一般。
這井水也怪,好人喝它,清爽津甜,不生疔瘡;壞人喝它,五內俱焚,腹如刀絞。好人愈照愈美,壞人愈照愈丑,最後現出醜惡的原型。有一回,從郢都(當時楚國的京城,在今湖北省江陵一帶。)有一回,來了一幫貪官,游山逛景,逛到香爐坪,聽說三星岩有一眼寶井,一個個跑來盜寶。他們趴到井邊朝水裡一望,井底立刻現出一群牛頭馬面、白粉骷髏,一個個嚇得口白沫,眼珠子直翻,抬回去,都病得掉光了頭發、脫了層皮。所以古人留下有「照面井寒奸侫膽」的詩句。
千百年來,屈鄉的人民出坡下田,收工路過,都要繞到井邊照一照,洗凈眼裡的灰塵,滌去臉上的臟污。在明月當空之夜,姑娘們常常相約,來到井邊對月綉花。有時失手,花針落地,不用費神,借著井裡的月光,很快就可以揀起來再綉。所說在這里綉出來的花卉,格外鮮,格外美,蝴蝶飛來也不願離開。老人們還說;當三星高照的時候,你伏在井台邊等巧了,興許還能從井底看到屈大夫那憂國憂民的容顏哩!
Ⅷ 屈原當官時頭上應戴什麼冠
戰國時期楚人好用「峨冠」
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屈原形容這種高冠「切雲之崔嵬」。
戴高冠、穿長袍的貴族男子(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帛畫)。
畫面繪一有須男子,側身而立,手執韁繩,作馭龍狀。龍紋繪成舟形,上有輿蓋,下有游魚,表示龍在水中急馳。馭龍男子處於中心位置,神態自若,氣宇軒昂,似墓主人形象。盡管畫面內容帶有神話色彩,但人物服飾的處理還是比較接近現實:頭戴峨峨高冠,冠帶系於頜下,身穿大袖袍服,衣襟盤曲而下,形成曲裾,是典型的深衣樣式。在同時期的木俑、銅人身上,也能見到同樣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