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兒童製作孔子紙帽子

兒童製作孔子紙帽子

發布時間:2021-06-04 05:52:32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一、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1、激發幼兒興趣,合作能力的意識

2.教幼兒學會交流、溝通進行合作

二、提供機會,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1、要提供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合作機會。

2、要提供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機會。

3、要提供家長與幼兒之間的合作機會。

三、創設問題,提高幼兒合作能力

1、有意識製造矛盾,讓幼兒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合作能力。

2、適時適度創設問題,讓幼兒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合作能力。

3、有針對性創設問題,讓幼兒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合作能力

四、讓幼兒體會到與人合作的快樂

(1)兒童製作孔子紙帽子擴展閱讀:

當孩子在交流中逐漸學會與夥伴合作後,他們會在交流中感受到合作的樂趣,並繼續有合作的需要,並有與他人積極合作的態度。幼兒之間的合作經常會帶來積極和愉快的結果:成功的活動,完成的事情,以及友誼的增進。如何鞏固和加強合作行為,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對幼兒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但年幼的孩子常常不能的感覺,因此,老師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與同伴友好合作,或談判,或問,或建議,或共享,或給予幫助,或者尋求幫助,我們應該注意引導孩子的工作的感受,體驗合作的快樂,激發兒童的內在動機的進一步合作,更穩定的合作行為和意識。

特別是與成功的合作和最後一次不合作或合作不太好的不成功的人相比,更多的孩子可以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和必要性。

⑵ 孔子的小故事

1、發憤忘食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2、鳴鼓而攻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3、以強凌弱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

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


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4、東家之丘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⑶ 孔子那個時候有紙嗎,他們寫東西用什麼啊、還有,屏風這個東西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篇 [編輯本段] 〖上篇:燦爛文明〗 當場地上巨大的卷軸慢慢拉開時,全場人為之震撼。這幅147米長、27米寬的巨大LED屏幕,是展現中國五千年歷史的長卷,開幕式的演出從此開始。 「太古遺音」、四大發明、漢字和戲曲,中國燦爛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在悠揚的樂曲中,長卷上浮現出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的商隊和地圖,上千名水手,手持黃色巨槳,組成巨大船隊,再現鄭和下西洋的盛況。 音樂聲中,巨槳翻飛,海天一色,驚濤駭浪中,兩條船隊如巨龍般飛舞,全場觀眾歡聲如潮。 畫卷 「畫卷」表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起源和發展。筆墨紙硯更是中國的「文房四寶」 1.一幅真正的中國畫卷打開了。它告訴人們,今晚的演出將從一幅中國畫卷開始。 2. 畫卷中央,鋪放著一張白紙。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3.畫紙四周的綾子上,流淌著中國文化起源和發展的圖案,有岩畫、陶器和青銅器.... 4.一張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為「太古遺音」。 5.演員們獨特的身體語言,蘊涵了中國水墨畫的意趣和韻味。 6. 演員在紙上畫了朵朵祥雲,畫了山川、河流、太陽。祥雲神奇地消散,只留下山水和太陽。 7.地面上,是中國古代名畫《千里江山圖》。 文字 中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漢字承載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 1.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員們吟誦著《論語》中的名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弟子們手持竹簡。這是用竹片穿成的書,竹片上刻著文字。 3.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4.「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盤,又像現代的電腦鍵盤。 5.897塊活字印刷字盤變換出不同字體的「和」字。表現了中國漢字的演化過程,也表達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為貴」。 6.以線條的形式表現長城,簡潔而鮮活。 7.朵朵桃花,浪漫、寫意,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 8.這897位演員,整整訓練了10個多月,每一個人的動態程序都不一樣,全憑熟記和苦練才能完成。 戲曲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品種繁多。 1.中國傳統的京劇打擊樂表演。京劇被稱為「東方歌劇」。中國地域廣闊,方言眾多,戲曲也衍生出數百種。 2.舞旗的演員身著兵俑服飾。移動的戲台上,在京胡、鑼鼓伴奏下,4個京劇木偶和800名演員表演喜悅的凱旋場面。 絲路 「絲綢之路」是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演員們舉起這張紙前行。地面上是「絲綢之路」的地圖以及沿途的文化標志。 2. 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2000多年前,中國的商隊就經常帶著貴重的絲綢由長安(今陝西西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進入歐洲大陸。「絲綢之路」成為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表演「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情境。 4.600多年前,明朝的鄭和7次率領27000人的船隊遠航,從中國的泉州出發,到達西亞、東非地區,開創了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遼遠無邊的沙漠、波濤洶涌的海洋,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艱苦跋涉、破浪前行。 5.演員手舉古老的指南針。指南針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禮樂 五幅中國長卷畫,配以演員們的古典舞,再現了古代中國禮樂之邦的盛世氣象。 1.演員演唱崑曲。崑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地面上,是中國最有名的五幅長卷畫。它們分別來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 〖下篇:輝煌時代〗 《星光》一幕中,銀白色鋼琴彈奏出優美浪漫的旋律,古老的畫卷在星光中延展,1000名身穿綠衣的表演者,湧向場地,現代部分表演開始。 突然,一幕人們意想不到的場景出現:綠衣人周身亮起銀光,宛若萬點繁星,組成一支振翼欲飛的和平鴿,晶瑩剔透、滿場生輝。繼而,演員們身形一變,翠綠如初,瞬間在場中央搭起一個巨大的「鳥巢」,閃爍著綠銀交織的光芒。這一幕聲、光、電在人體上的曼妙變化,充滿靈性和神奇,給人留下難忘印象。 星光 無垠的星光,浪漫的旋律,古老的畫卷在新時代延展,寓意今天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諧。 1.鋼琴家和孩子彈奏出浪漫的旋律,迎來了嶄新的時代。這是中國的青年鋼琴家郎朗。和郎朗一起彈琴的這個小女孩只有5歲,她從4歲開始學琴。 2.古老的畫卷在無垠的星光中延展,寓意今天的道路更加美麗寬廣。 3.現代部分的表演,從黑白跳躍到彩色,風格絢麗。 4. 1000名演員搭建了一個「鳥巢」,空中飛來

⑷ 孔子發明了作業本

要回答你的問題需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請讓我慢慢解析
首先,蔡倫不是造紙術發明人

多年以來,中國使用的教科書告訴人們,東漢時期(注意時間)蔡倫開始造紙。而二十世紀以來幾項考古發現表明,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紙」,這兩種觀點引起了學術界40多年的爭論。日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紙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紙。
「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根據來源於《後漢書》。由於《後漢書》作者對這一事件的紀錄非常明確,且《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所以在沒有其他歷史文獻為證的情況下,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1957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1978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這些考古發現使學術界對蔡倫造紙的觀點提出了異議。一派專家認為,經過考證,這些紙的年代都比東漢早,因此可以說,在蔡倫之前中國就有紙,蔡倫不應是造紙術的發明人。另一派專家則對出土這些紙的古墓或遺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的紙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雖然在西漢時期中國已造出了植物纖維紙,但紙質地較粗糙,結構也比較鬆散,造紙技術處於初級階段,而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紙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今天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紙。因此,部分專家指出,蔡倫對紙向中國、向世界的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紙的人,也可以算作「造紙術」的發明人。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當時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惟一物證。
近日,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發現,甘肅省考古所研究員何雙全告訴記者,該遺址出土了200多片紙文書殘片和麻紙,成為目前中國考古發掘中發現古紙最多的地方。根據同時出土的簡牘和地層分析,這些古紙的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東漢初到西晉都有。古紙的顏色和質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黃色厚等8種。從殘留在紙面上的殘渣看,這些古紙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何雙全說,此次敦煌出土古紙的數量之大、品種之繁多、時代跨度之久,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這些古紙的發現不但有力地印證了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人,也為中國研究紙的歷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證。

而孔子又名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是春秋晚期(接近東漢中期)人,已具備了製作作業本的基本物質條件

孔子是首創私人講學的人,講課都已傳授為主,據《孔子家語》和《史記》記載,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今濟寧市汶上縣一帶),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長兼檢查部長兼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准,因此為代理宰相)。孔子執政時,立即將擾亂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殺掉,以嚴肅法紀,因而名動一時,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後世某些人認為的迂腐不堪的學究,而是敢作敢為但不暴虎馮河的偉丈夫。孔子執政僅三個月,就使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通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 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
所以,盡管孔子周遊列國處處碰壁,但他是完全有能力出資製作給學生用的紙張的。

而作業本是指學生或其他學習的人專門用來做作業的本子~現在學校所發的稱之為
練習本,數學本,外語本,有的被用作草稿本。 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工作,或較為復雜的工種,都需要詳細的記錄數據,操作規程完成記錄的專用記錄本也稱「作業本」

從以上的資料我得出以下的結論:
孔子是私人講學的首創者,是中國第一位職業教師(但是不是第一位教師就不可得知,至少在西漢時已出現貴族講學,孔子就是例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孔子的偉大就是他把教育帶到了民間,為教育的普及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他因此出名,而名聲也帶給他許多東西。從真正的歷史來講,孔子不太可能是作業本的發明者。但為了找一個根據,也出於對孔子的崇敬,大家把這個「發明家」的稱號給了他。
以上的材料都是事實依據,議論為個人觀點。如果有更多的問題,請向我的團隊求助。

⑸ 每年的祭孔大典是幾月幾號

祭孔大典一般從每年9月26日持續到10月10日

祭孔,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主要在孔廟(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是世界祭祀史、人類文化節史上的一個奇跡。祭孔大典是山東省曲阜市專門祭祀孔子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亦稱「丁祭樂舞」或「大成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於每年陰歷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時舉行。祭孔大典一般從每年9月26日持續到10月10日。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來,至2015年已是第12次祭祀孔子。

(5)兒童製作孔子紙帽子擴展閱讀:

祭孔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後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辟為壽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孔廟。

漢高祖劉邦過魯,以「太牢」祭祀孔子,開歷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各地紛紛建孔廟,至直縣縣有孔廟的盛況,孔廟逐漸演變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

⑹ 文明禮儀的做法

本介紹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文明用語:1、您好! 2、請坐!3、請問! 4、請稍候! 5、對不起!6、請原諒! 7、很抱謙!8、沒關系!9、不客氣!10、謝謝!11、請不要著急!12、對不起,讓您久等了。13、您請講! 14、請問您有什麼事?15、請出示您的《××證》。16、我會盡量幫助您。17、為您服務是我應該做的。18、有不懂的地方您盡管問。19、請您單位按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和繳費申報手續。20、請您單位如實申報繳費基數。21、請簽訂還款計劃。22、請您提供單位正確帳號。23、請您配合我們做好繳費工作。24、請您單位及時發放對帳清單。25、請及時上報(××情況、××表格、××資料)。26、真抱歉,請您補齊手續。27、請稍等,我幫您查。28、請收好您的證件及有關資料。29、歡迎您再來!30、再見!
個人禮儀
(一)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並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鍾」。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見面禮儀
握手禮
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序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士。

鞠躬禮
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西,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鞠躬前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
致意
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種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里,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公共禮儀
(一) 特定公共場所禮儀
影劇院
觀眾應盡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想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著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應注意衣著整潔,即使天氣炎熱,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觀的.在影劇院萬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嘩,也鐵把影院當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結束後觀眾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

圖書館、閱覽室
圖書館、閱覽室是公共的學習場所。
①要注意整潔,遵守規則。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內。就座 時,不要為別人預佔位置,查閱目錄卡片時,不可把卡片翻亂或撕壞,或用筆在卡片上塗抹劃線。
②要保持安靜和衛生。走動時腳步要輕,不要高聲談話,不要吃有聲或帶有果殼的食物,這些都是有悖於文明禮貌的。
③對圖書館、閱覽室的圖書桌椅板凳等等屬於公共財產,也應該注意愛護,不要隨意刻畫,破壞。
文明大意
簡介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它的含義有時與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學和人類學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義)。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的聯系。文明一詞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義。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范、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1.文明的出現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現在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裡出現的。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統治階級,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就稱做是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為發源地。不同的時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據,以地域環境大致分為:
兩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底格里斯河(Tigris)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兩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於約公元前3500年。當時生活在兩河流域的是蘇美爾人,建立了蘇美爾文明。之後陸續有閃米特人、赫梯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繼入侵。兩河流域繼蘇美爾人之後最偉大的文明就是由閃米特人漢穆拉比建立的巴比倫。
尼羅河文明:發源於非洲尼羅河(Nile)流域,又稱古埃及文明,其歷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的埃及王朝時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開始。
印度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印度河與恆河(Ganges)流域。文明的開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終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
愛琴文明:發源於希臘愛琴海地區,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諾斯文明發源於歐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島(Crete),又稱克里特文明,後被麥錫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發源於亞洲黃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證據)的夏文明據推測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奧爾梅克文明:發源於中美洲,形成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時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這段時期,許多文明進入繁盛時期,通常也被稱做古典時期。
古希臘文明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間達到鼎盛,創造了燦爛的古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臘文化被傳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和中東
古羅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間達到輝煌,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帝國。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時期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紀前後的笈多王朝。
瑪雅文明的輝煌時期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間。
中華文明在大約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漢王朝時期,帝國達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些只是傳說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陸文明
亞特蘭蒂斯大陸文明

2.關於文明出現的理論
文明是怎樣出現的?這對於哲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課題,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論來闡述各自的觀點。大部分的觀點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文明存在的起點。因而研究中央集權的出現成為了一個焦點。但是所有的理論都還不能解釋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統(或者稱為水利系統)
卡爾·威特福格爾使這一理論的最有力的支持者。這種理論認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認識到洪澇災害雖然會毀壞莊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開始修建水壩。然後用來灌溉農田。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便開始出現了專門負責管理灌溉系統的人。通過這種灌溉系統的集中管理,逐漸發展出最初的統治階層,文明由此產生。但是反對意見認為,當時一些興盛的城市,其灌溉規模很小;如果由國家管理灌溉,考古發掘的資料應該會更多,而實際情況相反。而且文獻中記載,當時的灌溉系統是有神廟管理,而不是政府機構。也有觀點說,灌溉工程是文明發展的結果,而不是起因。
貿易網路
有種理論認為貿易在文明的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在生態多樣化的地區,要獲得稀少的資源,就需要貿易機構來組織貿易,這樣就需要某種中央集權的形式。但是這種理論對於某些文明是正確的,對於另外一些文明卻不正確。
環境與社會的限制
這是羅伯特·卡內羅提出的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山脈、海洋對人類的阻隔,才產生了文明。由於人口增長而沒有擴張的餘地,從而開始爭奪稀少的資源。這樣就導致在內部出現了階級,其中由統治者控制稀少的資源。對於外部就有了擴張的需要,這些都需要有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來嚴密組織。
宗教信仰

這種理論認為宗教信仰對於文明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文明所帶來的問題
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衛生問題。還有傳染病的問題。此外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以及文明內部的斗爭使戰爭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文明內部則還有一個階級之間的沖突問題。
文明的解釋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包含心性智慧與思想知識;
物質文明包含工藝性文物與無意識文物;
在此,我們當贊嘆西方文明的思想知識與無意識文物;
但是,東方文明的心性智慧與工藝性文物,卻是人類的生存發展的————根。
讀音:wénmíng
(1) [civilization;culture]∶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 [modern]∶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一詞在國外辭書中的含義
「文明」一詞,在世界各國出版的辭書中,對其含義的解釋不盡相同。
1961年,法國出版的《法國大拉羅斯網路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
1973年至1974年,英國出版的《大英網路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歷史階段中顯示出來的特徵之總和。
1978年,蘇聯出版的《蘇聯大網路全書》認為「文明」一詞的含義指:社會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繼野蠻時代之後社會發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聯邦德國出版的《大網路詞典》認為「文明」一詞從廣義來說,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從狹義來說,指社會脫離了人類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後,通過知識和技術形成與起來的物質和社會狀態。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
現代社會中禮儀的含義
說實際,對於旨在維護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的禮儀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後的繁文縟節,新的社會制度和價值體系非但無法接納,而且必須堅決予以拋棄。自辛亥革命徹底否定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後,伴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根本改變,禮也被賦予了全新的現代意義。
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禮是一種涵蓋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會行為規范的話,今天的所謂禮則僅僅是對禮貌和相關活動的禮儀形式而言的,這也是我這一組話題所要討論的主要范疇。
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如果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但所謂五大分支,因為禮儀是門綜合性的學科,所以又是相對而言。各分支禮儀內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禮儀內容都大體相同。禮儀的主要功能,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還有助於凈化社會風氣。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附著點。大凡國際化的企業,對於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獲得國際認證的重要軟體。
文明禮儀也就是:人們在社會中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
以下是社會中的不文明現象:
1:食堂——浪費糧食
2:景點——亂丟垃圾
3:辦公室——沒人在辦公還開著空調點著電燈
4:河流——亂排污水,隨意添堵
5:候車室——吸煙喧嘩
6:公交車——不讓座位,逃票
7:圖書館——大聲喧嘩,借書不還
8:住宅小區——晚上開音響,高層亂丟垃圾
9:公園——踐踏草坪,爬樹 ,採摘花朵
10:森林——隨意砍樹
名人名言
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迪生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知恥近乎勇。 —— 孔子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子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 —— 薩迪
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 孟德斯鳩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孟德斯鳩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 岡察爾
脾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荀 況
文明作文
注重我們的禮儀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具備的是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小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八榮八恥」牢記心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⑺ 孔子的帽子叫什麼

應該叫冕或冠,以前帽子是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中國據說是華夏始祖黃帝首先發明了帽子。奴隸社會時期帽子一開始只是在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不是為了防熱御熱,而是它的裝飾和標識作用。象徵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這是的帽子應該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標示其地位和權力的大小,形成一種科層官僚秩序,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冠冕制度,《釋名》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帶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沒有戴帽子的權利。最初的時候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後來互用,皇帝戴的一律叫「通天冠」當然還有其他細化的規定。春秋戰國時期,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學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頭」裹頭,而且教育學生要樹立「軒冕之志」,軒是車子,冕是帽子,就是當官走仕途,可見當時坐車子和戴帽子是官員僅有的的特權。一般平民老百姓只可以用「巾」把頭發束起來,窮人可以說是披頭散發或者用麻繩把頭發束起來。
帽子作為統治階級內部地位和權力的標示和象徵,雖經歷朝歷代的轉變,可以一直沒有改變過,樣式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標識更加細化,更加精確,直到清朝結束,民國建立才被取消。

⑻ 孔子像雕塑有沒有帽子

孔子時代,士人的標准穿戴是冠,包裹發髻,有不同的形制。不同於現代的帽子。
孔子是戴冠的

⑼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一定要短

1、孔子行禮

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

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好啊!」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你行大禮干什麼呢?」母親問他。「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2、評贖奴隸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

孔子知道之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被贖出來。

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3、落水救人

有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4、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這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復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5、孔丘在游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丘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裡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准備動身的孔丘讓路。孔丘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裡面,為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丘非常驚訝,覺得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贊嘆他說:「你這么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丘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與兒童製作孔子紙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嫂子透明性感睡衣 瀏覽:679
中老年春天褲子 瀏覽:451
薄外套的英文 瀏覽:638
遮太陽的帽子什麼顏色好 瀏覽:96
拼多多男睡衣 瀏覽:507
採集旗袍美女 瀏覽:670
而褲子為什麼多數穿長褲 瀏覽:200
玫紅色t恤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194
女裝小外套裁剪紙樣 瀏覽:320
賣韓國童裝批發 瀏覽:231
廣東女裝批發一般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919
肯德基前台制服 瀏覽:764
參加校服招標的公司 瀏覽:366
薄上衣外套女 瀏覽:241
胖人頭大帶什麼帽子好看嗎 瀏覽:460
藍灰色呢子衣怎麼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690
白yeezy500配什麼褲子 瀏覽:605
都敏俊風衣搭配 瀏覽:618
中老年人適合戴什麼樣帽子 瀏覽:119
織的帽子如何收針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