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日本軍人的帽子怎麼做

日本軍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5-04-24 01:33:45

① 為啥日軍帽子都會垂兩塊布

唐代詩人楊巨源在《上劉侍中》一詩中寫道:「軍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可見自古以來,國家對軍威軍容都十分看重,軍隊制式服裝便是軍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軍裝象徵了國家的精神風貌,以實用美觀為最佳標准,每一處設計都極富深意,其中當然也包括軍帽。

軍帽不僅是軍隊制式裝備的一部分,更是軍容禮儀的象徵。所以一般來說,每個國家都會盡量將軍帽設計得比較威風好看,最大程度地體現士兵的精氣神。但是由於各國的審美標准不同,所以有一些軍帽的款式,乍一看會讓人感覺十分迷惑。

▲日本軍帽垂布畫像

那麼這種軍帽垂布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遮陽擋雨以及防蚊蟲,至於其他的保護功能就微乎其微了。因為士兵的後頸是在烈日下最容易被灼傷的位置,所以加上兩片布會有很好的防曬效果,減少士兵的非戰斗損傷。

結語

日軍在二戰期間軍帽上的這兩片布,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個原因是,戴著這種軍帽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日本軍人,大多是二戰時期的侵華日軍,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它真的太丑了。

②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在《鐵十字的秘密:鋼盔降低了德軍傷亡率,等於提升戰鬥力》一文中,我們了解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鋼盔作為歐洲戰場中的必要裝備,被各國軍隊所採用。

由於裝備了鋼盔,使大量軍人免於傷亡。鋼盔降低了德軍傷亡率,等於有效地提升德軍戰鬥力。

然而日軍的90式鋼盔曾十分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薩蘇《國破山河在》

作家薩蘇曾在《國破山河在》一書中描述:

1939年的諾門坎之戰,日軍又發現大量日本兵盡管戴著鋼盔,依然在作戰中頭部中彈而死,反而是不戴鋼盔的士兵沒有如此高的陣亡比例。
今天《一世明哥私家歷史》來聊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的鋼盔和戰斗帽。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抗戰時期的中國軍人

在《這款中國發明,德國1924年定型的武器讓中國軍人熬到抗戰勝利》一文中,我們知道整個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一共使用了三千萬枚手榴彈(國軍二千二百多萬枚),這些手榴彈都是M24或者其的改進型,大約40萬左右日軍士兵傷亡在手榴彈上,這基本佔了侵華日軍傷亡的接近三分之一。

手榴彈讓大量侵華日軍傷亡,主要還是日軍作戰不太願意戴鋼盔的關系。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淞滬戰役中使用化學武器的日軍

日語中把鋼盔叫做「鐵帽」。192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自主研製鋼盔,參考了國外的多款鋼盔式樣,充分考慮亞洲人的頭型,以及性能、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最終於1930年正式定型並裝備。

為什麼稱90式鋼盔?那是因為1930年是日本皇紀2590年,所以該鋼盔被命名為「90式鐵帽」,即90式鋼盔。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日本陸軍的鋼盔

日本陸軍的鋼盔前部正中印有陸軍的五角星徽記,海軍的鋼盔則在同樣位置印有鏈條纏繞的鐵錨標記。

90式鋼盔盔口圓形,整體更接近鍾型,前後左右對稱,有著良好的被彈曲面,鋼盔下緣稍寬,形成一個略微突出的帽檐,在盔頂上部有4個小氣孔用來通風。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騰沖村民使用的日軍鋼盔糞瓢

「90盔」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日軍的普遍裝備,一直使用到日軍投降為止。

作為滇西戰場的軍事要地,騰沖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駐守的城鎮。

戰後這里遺棄了不少日軍鋼盔,當地百姓將這些「戰利品」用作他途,有的村民索性在鋼盔裝上一根木柄,把它當作糞瓢。

這頂舊鋼盔就是村民使用的鋼盔糞瓢。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德國M1935型頭盔

德國M1935型頭盔的內部具有一個新設計的可調懸掛系統,懸掛系統由原來的三襯墊襯里系統邊為全皮革「籃子」形式的襯里系統。

與德國M1935型頭盔相比,90式鋼盔有些low,一個大缺陷就是鋼盔內襯太薄。這個內襯太薄麻煩挺大,其中在嚴寒季節最尷尬,很容易出現腦袋和鋼盔凍在一起的情況。

假如強行摘取90式鋼盔,常常會連頭皮一起扯下,成為日軍中特有的「鋼盔頭」傷。日兵形容宿營時,經常聽到頭和鋼盔被凍在一起的新兵摘鋼盔時發出的陣陣哀號。

據統計,1931年冬季日軍攻打齊齊哈爾陣亡僅300餘人,而因為凍傷減員卻幾乎達到2000人,其中不少就是這種「鋼盔頭」傷。

「鋼盔頭」傷怎麼防?日本軍人還是有點小聰明的:裡面墊個帶屁簾的戰斗帽。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日本兵帶屁簾的戰斗帽

一提起日本兵,第一印象就是帶屁簾的戰斗帽,戰斗帽可以說是當年「大日本皇軍」的典型標志了。

戰斗帽最具特色的是帽子後面那四片晃來盪去的布片,這種布片叫作「軍帽垂布」,簡稱「帽垂」。

帽垂最早是在1899年配發給佔領台灣的日軍,用於遮陽防暑,此後便陸續開始在日軍中推廣。

由於90式鋼盔的內襯太薄,光著頭直接戴不很舒服,而戰斗帽又軟又透氣,於是很多士兵就先戴有屁簾的戰斗帽再戴90式鋼盔。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諾門坎事件蘇軍繳獲的日軍鋼盔以及飯盒

前面提到的諾門坎事件,最終以日軍慘敗求和收場(詳見《放牧引發的「屏障」之戰:第1次諾門罕事件》)。
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諾門坎事件中,90式鋼盔這次在實戰中暴露出更為嚴重的缺陷:

90式鋼盔採用碳素鋼製造,工科的大學生都知道碳素鋼質地硬度較大而韌性不足。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蘇軍狙擊手

這個碳素鋼製造的90式鋼盔,對於步槍子彈直接射擊的防禦效果很不理想:7.92毫米步槍子彈可以在1000米的距離輕松穿透90式鋼盔。
作家薩蘇書中稱:

日軍研究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日軍使用的鋼盔前面正中有一個小紅太陽,那是日軍的標志,因為小紅太陽正好在頭盔正中,容易成為瞄準目標而遭一槍命中。此役之後,吃了大虧的日兵被迫取下鋼盔前面的小紅太陽標志。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戴著鋼盔的日軍指揮官

應該指出的是,薩蘇的描述有誤,至今沒有發現有小紅太陽標識的日軍鋼盔。

那時的90式鋼盔的日本陸軍的五角星徽記是金黃色的,而不是小紅太陽標志。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戴著90式鋼盔的日軍

日軍綠色鋼盔的金黃色徽記成為蘇軍狙殺最好的瞄準點,不少日軍就是戴著金黃色徽記的90式鋼盔被一槍擊穿斃命,以致於日本陸軍的五角星徽記成為讓日軍膽寒的喪門星,因此出現了棄用90式鋼盔的情況。

歷史的細節:日軍90式鋼盔如何有效地提升日軍的陣亡率

日軍的90式鋼盔

日本之後的98式鋼盔,在加裝了前鐵之後,雖然可以有效抵禦7.92毫米步槍子彈在300米距離的直接射擊,但是日軍的五角星徽記還是塗裝成與鋼盔同色了。

③ 抗戰時期的日本軍人,為何要在帽子上掛兩片醜醜的「破布」

對於日本士兵我們都是比較熟悉的,畢竟看了那麼多的抗日戰爭大片。有一點不解的,就是日本人的軍帽兩邊都掛了一張布。其實這兩張不看起來特別的丑,而且還有一點滑稽,這又是為什麼?

第三、防蚊。自然環境下天氣特別的惡劣,尤其是夏天的時候,他們有可能睡在樹林裡面,這個時候就需要防蚊。蚊子可以帶來很多的疾病,所以防蚊也是為了自身安全著想。


帽子旁邊兩塊布可以遮擋他們的臉部,而且在行走的時候帽子不晃來晃去的就可以打走蚊子。就像牛的尾巴一樣,在屁股上面扇來扇去的,這也是一種防蚊的措施。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他們的聰明才智,可以把這些小細節做得這么好。

④ 為什麼日本人帽子上有一顆五角星代表著什麼

一說起日本人,大多想起的就是小日本,日本鬼子等稱呼,用以表明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憎惡。然而現在電視劇中會經常看到日本人的軍帽上都有一顆五角星,這五角星代表著什麼呢?

五角星在近代被歐洲管飯應用在軍隊標志上,當然來自於其文化傳統,日本軍人只是有樣學樣,而五角星的顏色,是因為黃色是代表他們天皇的菊花顏色。現在電影和電視劇中通常出現五顆五角星,這似乎是二戰日本軍隊的標准,其實這並不是真的,在第二次戰爭的時候,日本人就發瘋了,有的日本人為了強調自己的堅韌,帽子不是五角星,而是類似日本國旗升起的太陽。一個紅色的太陽,在戰場上那是相當醒目的,簡直就是狙擊手的命中目標。所以頭上掛著國旗,無疑是自殺行為。於是很多日本人私下裡就把帽子變成了五角星,在這種情況日本高官也是沒有辦法。

⑤ 頭盔上的圖案是怎麼噴上去的

先把圖案印在一層很薄的薄膜上。貼花前會先在頭盔上噴一層底漆,然後把印有圖案的薄膜貼在頭盔的適當位置。最後再噴一層透明的亮光漆或是磨砂漆,等最後一道漆幹了以後圖案就封固在頭盔表面了。

頭盔頭盔是保護頭部的裝具 ,是軍人訓練、作戰時戴的帽子,是人們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多呈半圓形,主要由外殼、襯里和懸掛裝置三部分組成。外殼分別用特種鋼、玻璃鋼、增強塑料、皮革、尼龍等材料製作,以抵禦彈頭、彈片和其他打擊物對頭部的傷害。中國古代稱為胄、首鎧、兜鍪或頭鍪。

⑥ 在電影里為什麼日本軍人的帽子兩邊吊著兩塊布子是干什麼用的啊

是遮太陽用的,這種軍帽最先是法國北非軍團使用的,在沙漠地區對防止陽光灼傷後頸效果不錯
還有一種說法是防蚊蠅叮咬的
比較希奇的說法是凡是有防蠅簾的都是野戰部隊,沒有的是憲兵
日本創立近代陸海軍,分別以西方法、英等國為藍本的,在制度和服飾方面有明顯的繼承性。其中陸軍的服裝與法國19世紀60年代相似,圓錐形的野戰帽,侵華戰爭時廣東老百姓稱之為蘿卜仔。梁搭法軍非洲殖民地駐軍帽子後面有一圈布。渣正
不過日本在引進同時有創新,改為兩塊布,視為天皇賜予每個士兵的護身符,大意:一塊是八橡梁拿宏一宇,一塊是四海一體。

海灣戰爭時美軍也用過。
考慮到海灣環境,防曬說較可信。

與日本軍人的帽子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next高領衣批發 瀏覽:801
巴西手工帽子圖片 瀏覽:788
咖啡色百褶裙冬裝搭配圖片 瀏覽:779
橙色運動上衣配什麼褲子好看圖片欣賞 瀏覽:575
百模旗袍秀 瀏覽:655
求購旗袍 瀏覽:291
衣邊收口怎麼縫視頻 瀏覽:994
在哪裡批發男裝便宜 瀏覽:905
如何撤掉疫源地帽子 瀏覽:509
她裙子的顏色是他領帶的顏色 瀏覽:659
在家穿睡衣怎麼了 瀏覽:543
海邊穿什麼顏色的裙子好看 瀏覽:792
日本軍人的帽子怎麼做 瀏覽:586
兒童手工編織衣圖案圖片 瀏覽:775
穿風衣配什麼帽女 瀏覽:987
植發以後可以戴帽子嗎 瀏覽:121
艾灸馬甲背有什麼樣的 瀏覽:469
金苑女裝幾折拿貨 瀏覽:769
黑衣服帶白色帽子 瀏覽:246
駝背老頭穿什麼牌子的上衣外套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