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的官帽基本變化不大,唐朝的服飾影響了多個朝代。
唐朝的帽子高度下降,發簪的樣式像兩個耳朵,樣子擺脫了誇張。
宋代帽子的高度又降了些,兩邊的耳朵加長了。據說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元代的官帽更像一個草帽,只是頂端高度增加了。蒙古人的統治,使得帽子的變化也沒有傳承性。
明代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使得官帽大體繼承了宋代的樣式只是有些小的變化:上部由方變園了,也叫烏紗帽。到了清朝又變成了和元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加了帽檐,帽子上也有了頂戴花翎。元代和清代沒有發簪的位置了,是因為男人不再束發。
2.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四腳頭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頭部時,每個人的折疊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襆頭形狀各異。隋朝時,禮部尚書牛弘上書朝廷,建議在襆頭內設置骨架,罩在頭上,以利於折出造型一致的襆頭,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襆頭的種類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軟腳襆頭;唐中後期的硬腳襆頭。
3. 隋唐五代時期有什麼樣的服飾習俗
男人佩飾:金龜、袍笏、金紫、黃綬、龜袋、金魚、珠囊、玉帶、同心帶、佩環、金裝刀、礪石、算袋
婦女佩飾:花冠、簪釵、玉搔頭、鈿、金步搖、雲篦、額黃、人勝、闔葉、花鬘、玉佩、假髻、玉梳、耳璫、垂珠
婦女發飾: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坐愁髻、九真髻、側髻、倭墮髻、高髻、低髻、鳳髻、同心髻、椎髻、囚髻、拋家髻、小髻、鬧掃妝髻、花髻、雙鬟
隋唐五代時代的眼飾呈現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從隋文帝開始,官宦服裝制度較多地取法於漢魏舊制,等級之分漸趨細密,而改變了北朝禮服兼用胡制情況。第二個特點是:唐代服飾深受「胡服」的影響。唐初統治者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漢族與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庶民百姓,無不傾心「胡俗」。在服裝款式上,漢民族原有的交領、右袵的寬衣樣式,此時為圓領或折領、窄身小袖的筒式胡服所取代。女著男裝亦成為唐代女子服裝的時尚,這種時尚乃來自胡人的馬上生活方式。
流行於中唐以後的「時世妝」、「回鶻裝」也是從吐番或回鶻等非漢族地區而傳入中土的。第三個特點是:空前發達的紡織手工業為服飾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無論在織造技術或是圖案紋樣上,都達到前人所無法比擬的水平。據《唐六典》記載,當時的紡織物有布、絹、絁、紗、綾、羅、錦、綺、綢、褐等。每一種紡織物又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不同的紋樣。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唐代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紡織品實物,完全證實了當時織物品種花色之豐富和染織技術之精湛。第四個特點是:隋唐時期是我國和其他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的時期。據史籍記載,和隋唐政府來往過的國家,約有300多個,最少時也有70多個。當時的長安是世界著名的都會和東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長安城居住的外國使者和商人很多。這些都為服飾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響創造了良好條件。燦爛的隋唐服飾文化傳到世界各地。
直到今天,我國東鄰地區的有些國家,仍把隋唐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流傳之廣。而對外來的衣冠服飾,唐朝政府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使這個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更富有時代的特色。
4. 隋唐頭飾特點
隋文帝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隋煬帝則根據不同場合戴通天冠、遠游冠、武冠、皮弁等。漢代的通天冠樣子和進賢冠相近,隋煬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裝飾。他戴的皮弁也用十二顆珠子(琪)裝飾(古時用玉琪,隋煬帝時改用珠),並根據珠子的多少表示級位高下,天子皮弁十二琪,太子和一品官九琪,下至五品官每品各減一琪,六品以下無琪。文武官朝服絳紗單衣,白紗中單,絳紗蔽膝,白襪烏靴。
所戴進賢冠,以官梁分級位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五品以下一梁。謁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隸等戴獬豸冠。祭服玄衣纁裳,冕用青珠,皇帝十二旒十二章、親王九旒九章、侯八旒八章、伯七旒七章、三品七旒三章、四品六旒三章、五品五旒三章、六品以下無章。
男子官服,在單衣內襟領上襯半圓形的硬襯「雍領」。戎服五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下緋與綠色、小吏青色、士卒黃色、商販皂色。隋文帝賜大臣束九環金帶,官員稱「以腰保領」,表示對皇帝的擁戴。隋煬帝所定皇後服制有褘衣、朝衣、青服、朱服。大業間(公元605年至617年)宮人流行穿半臂(即短袖衣套在長袖衣的外面),下著十二破裙,又名「仙裙」(為一種大下擺的長裙)。
民間婦女穿青裙。婦女外出戴冪羅,把面部罩住。這類打扮,都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時期胡服的藝術特色在內,對唐代女服有很大影響。隋代官員穿南北朝褲褶服可以從駕,唐初也可穿朱衣、大口褲入朝,但到貞元十五年(公元674年)因褲褶非古禮而被禁止。
隋朝居住在北方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多穿小袖袍、小口褲。
隋俑多小袖高腰長裙,裙繫到胸部以上。發式上平而較闊,如戴帽子,或作三餅平雲重疊、額部鬢發剃齊,承北周以來「開額」舊制,洛陽出土隋俑和敦煌壁畫所見大體如此。如敦煌莫高窟390窟隋婦女進香圖,貴婦著大袖衣,外披帔風或小袖衣,這種衣式早見於敦煌北魏以來佛傳故事畫中男子衣著,但那是內衣小袖而外衣大袖。衣袖大小正與隋代貴婦服裝相反。隋貴婦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領式。侍從婢女及樂伎則穿小袖衫、高腰長裙,腰帶下垂,肩披帔帛。頭梳雙髻。
5. 這個帽子叫什麼(唐朝)
唐代錐帽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