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帽子文化
諺語道:打人不打臉,為嘛?也簡單,臉者臉面,那是一個人全部尊嚴的底線。你膀大腰圓來勢洶洶,咱自然不是你的對手,挨些皮肉之疼咱認,動物界最基本的規則嘛;可你要當著眾人面專對著灑家臉來,老子就跟你豁出去了,哪怕以一條命換爾一條斷臂也算。
臉面很重要。而帽子呢,在傳統文化里就是臉面的代名詞之一。這就是俗語「欺人不欺帽,欺管不欺竅」,「欺山不欺水,欺身不欺帽」。還有一條諺語更有意思:「如果你想翻牆而過,就先把帽子給扔過去」,意思是,帽子已然在那邊了,因此你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過去;因為帽子才是真正的你,帽子之下的從頭到腳不過帽子的附屬品而已。
記得幼時,很多時跟依然垂垂老矣的爺爺在一起。床頭書櫃里的書冊和筆墨紙硯,屁大點的孫子可以隨便亂翻瞎折騰,但臨時放置於桌上的一頂瓜皮帽卻不可隨便,幼小的筆者此前曾把此物戴在自家頭上做鬼臉瘋玩,結果遭到了爺爺的嚴厲呵斥。小孩子的邏輯很簡單:衣帽鞋襪,不都一回事嘛。不想到帽子這兒,卻是另一條規則。
就說適才的那頂瓜皮帽吧——首先(現在)從名稱上來說應該屬於一種帶點貶義的俗稱吧,迅侍而其最早也最正統的名稱叫「六合一統帽」。而對於爺爺,此物卻是自己自視清高,非世俗之流的一個標志,故而連小孫子也不能隨意挨著碰著,像頑童間將彼此的帽子扔來扔去玩那就更不可能了。許多年後爺爺過世,入殮時就是戴著瓜皮帽,著一身老式長袍躺在門板上被人抬著進入棺材的。後來漸大方知,一頂瓜皮帽不僅僅只是爺爺的至愛和作為讀書人的標志,且那一代人里與類似畝汪吵的情形多著呢。這就是民國的幾十年以及新中國成立後一二十年裡,瓜皮帽仍然踞於許多光禿頭頂原因。
說陵信來許多人都有點不注意甚至不相信,中國的封建社會長達兩千餘年,其間,帽子自始至終是一種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的象徵,其名稱叫「冠」和「冕」,也就是說,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並由此形成一種科層官僚秩序,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冠冕制度。那一般般的草民百姓呢,壓根兒就沒有戴帽子的資格,天氣太冷或風沙太大呢,也只能裹巾,這就是現在「光頭百姓」一語的來歷。「平頭百姓」里的「平頭」更是跟帽子無關,戴帽子就會增加視覺上的身高呀。你要昂首了,官人門當然不幹。《釋名》中記載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玉篇》則記載: 「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擦汗方便吶。
這也是現代漢語里有很多帶有「冠」「冕」「帽」的詞語,成語(譬如「褒衣危冠」、「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彈冠相慶」等)和俗語的緣故所在。有意思的是,帶有「冠」和「冕」的成語少說也有數百上千吧,而「戴」「帽」者就少多了,而「帽」本身打一開始(清朝建立後)就僅僅只是裹巾的一種方法和一種衣飾,更主要是登不上文化舞台。
下面就隨手來幾個與「帽」相關的民間口頭語來為本文增添點活力吧:
亂扣帽子,戴高帽子,戴綠帽子,烏帽紅裙(類似男女鬼混),頭不正卻怨帽子偏。帽子沒沿 ——頂好。和尚的帽子——平不塌。石臼做帽子——頂不起來。三頂帽子四人戴——難周全。戴著帽子鞠躬 ——豈有此理(禮)。隔牆扔帽子——見不著頭(兒).......
「烏紗帽」最早是民間的一種便帽,興於隋,盛於唐——這沒什麼奇怪對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有點身份的朋友間,相互贈送一頂烏紗帽也是習俗。其意表祝福呢?認可抑或尊敬呢?大概都有吧。
知道了此古俗,讀白居易的一首《感舊紗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贈)》(李白也有一首《答友人贈烏紗帽》)就不會發生誤會了:
昔君烏紗帽,贈我白頭翁。帽今在頂上,君已歸泉中。
物故猶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墳樹正秋風。
大意為:當初你我交往,我還是一介普通百姓時,你贈給了我一頂烏紗帽。此帽呢還是真是個靈物,得到贈物後不久我也成了個官員。可如今吶,我戴著一頂真正具有權力效應的烏紗帽站在你的身旁,你卻已然歸於泉下。當初作為禮物贈給我的那頂烏紗帽還被我保存著,它將伴我一生;可作為朋友的你呢卻永遠見不著了。時下正秋,今晚相伴孤獨秋月,颯颯秋風的大概只有你孤零零的墳頭了吧。
想當初白居易寫罷詩作,回頭再看最為標題的「感舊紗帽」四字,覺得少了點什麼:千年後的後人讀起來時別會發生誤會以為我白居易是死者李侍郎提攜起來的唄。於是加進去「帽即故李侍郎所贈」八個字。
B. 這是個什麼帽子帽子名稱是什麼
套頭毛線帽
自古以來,我國在統服飾的穿著打扮上有許多要求和忌諱。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服飾禁忌已在文明社交中褪去,但有一條卻亘古不變的流傳下來,那就是“綠帽子”,男人戴上它,就象徵著“老婆跟別人偷情”。
就連備受年輕人喜愛的聖誕老人帽,起初也是綠色的。所以說,很多時候,所謂的忌諱乃至文化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是人類賦予它意義,是歷史讓它們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D. 古代官員佩戴的烏紗帽有何寓意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在多數人的眼裡,「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袍,腰掛玉帶,足蹬皂靴」,這就是封建時代官僚階級的標配。
因此,古代官員佩戴的烏紗帽,它自然是寓意著其與眾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自夏開啟了「家天下」以來,歷代統治者為了加強封建專制、君主專制,都喜用服飾來對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進行劃分,藉助允許統治階級使用某些服飾,而禁止被統治階級使用某些服飾,繼而加強被統治階級的服從心態。如西周,朝廷不允許百姓帶冠冕,所謂「士冠,庶人巾」;西漢,朝廷不允許商人穿絲制的衣服,也不允許百姓穿有顏色的衣服(西漢末年,允許百姓穿青綠色的衣服);唐代,朝廷不允許百姓穿黃、紫色的衣服。
到了唐代,唐初,烏紗帽曾短暫的被唐高祖所限制,只允許皇帝以及皇太子使用。但是,到了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隨著唐太宗李世民下詔:「自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宮士庶皆同服之」,烏紗帽就不再限制,依舊允許民間戴烏紗帽,唐白居易在《感舊紗帽》一詩中曾寫道:「昔君烏紗帽,贈我白頭翁」,此時的烏紗帽都可以用作親朋好友之間的饋贈。同時,這時無論是何種人,只要喜歡,他或她就能戴上烏紗帽,就連娼妓亦可以,如白居易在《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一詩中,就寫道一位「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頭戴烏紗帽的歌妓。
當然,為了區分官員的品級,太宗還是將烏紗帽分為多種樣式,其中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等重要機構的五品以上的官員,出行時可佩戴「重戴」 ,即在襆頭之上再加戴垂紗帽,而垂紗帽也分席帽、裁帽兩等,最高等的席帽為尚書左右僕射、內史、同中書門下等宰相佩戴,即帽檐周圍垂吊一圈長薄紗;剩餘的較低級別的官員則可戴裁帽,即在帽檐的前半周掛有長薄紗的帽子。
到了宋代,文武百官所用的烏紗帽的樣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且在使用上也有了較為嚴格的規定。首先,太祖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群臣在上早朝時,出現交頭接耳這種有失朝儀的事情,所以他就對烏紗帽進行改革,《宋史》載:「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他在原有烏紗帽的基礎上,在兩邊加上長翹,這長翹是由薄鐵片或竹篾做成的長一尺以上的骨架,這樣,佩戴的官員只要在交頭接耳,帽子兩邊的軟翅就會互相碰撞,忽悠忽悠的顫動,而此時,皇上居高臨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原本朝廷只是規定官員能帶的烏紗帽,卻並沒有硬性規定官員一定要帶烏紗帽,只要他想戴就戴,不想戴就不戴。但是,到了淳化年間,隨著宋太宗下詔:「命公卿皆服之(裁帽)」,自此在宋朝上至宰相,下到吏目,無論其願意不願意,他都必須要戴上烏紗帽。而之所以宋太祖要硬性規定官員必須帶烏紗帽,其最初是為了體恤群臣,當時北宋東京汴梁常年風沙彌漫,有時生活在這里的人若不以物掩面,根本就出不了面。因此,太宗為體恤臣子,讓他們可以更加安心的替朝廷辦差,遂就硬性規定官員必須要戴上烏紗帽,也就是之前唐代給予五品以上較低官員所佩戴的帽檐的前半周掛有長薄紗的裁帽。
元代時,因元代統治者為北方少數民族,再加上他們並不重視漢族的禮儀,所以此時對於「烏紗帽」,元廷並未禁止民間使用,是聽之任之,只要你想戴,你就戴。
到了明代,隨著漢人重新掌權,而朱元璋又熱衷於恢復漢人「冠冕」制度,及加強君主專制,因此「烏紗帽」順其自然的就被朱元璋定為了官員專屬的帽子。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自此烏紗帽正式成為官員的標配。
當然,明代的烏紗帽,完全有別於唐宋的烏紗帽。首先,它的樣式被規范:「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其以藤絲或麻為材料,並塗以漆,待漆膠硬之後,帽固定成形,再外裹黑紗,同時其形制與唐宋的烏紗帽相仿,前有半圓的頂,後腦部分有後山高起,兩旁有展角。
而對於烏紗帽的品級之分,《明史》載:「凡職官,一品、二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彩綉,帽頂、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六品至九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銀,帽珠瑪瑙、水晶、香木」,明代,一品、二品官員的烏紗帽,其帽頂、帽珠可用玉裝飾;三品至五品官員,其帽頂用金裝飾,帽珠除玉外,皆可用;六品至九品,帽頂只能用銀裝飾,而帽珠則只能用瑪瑙、水晶,或香木裝飾。
此外,需注意的是,明代的官帽可不只有烏紗帽,它只是明代官員上班常戴的官帽。在這之外,還有梁冠、襆頭等官帽,其中梁冠是文武百官在國家重大祭祀典禮,及正月初一進朝賀年、冬至、皇帝生日、聖旨開讀,進呈奏表等重大節日,所戴的官帽;襆頭是文武百官在重大的朝廷集會、奏事、謝恩時所戴的。
E. 為什麼代表出軌的帽子是「綠帽子」
俗話說得好,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必須一點綠。不知從何時開始綠色已經成為了出軌的象徵。所以很多人買帽子或者衣服的時候往往不會選擇綠色的,尤其是帽子,甚至都不肯也不敢輕易戴綠帽子,因為一旦這樣輕易戴綠帽子,就很容易被人誤會為被另一半背叛了。綠色也被稱為綠色原諒色。只是為什麼代表出軌的帽子是「綠帽子」呢?怎麼不是其他什麼顏色呢?
就這樣綠帽子就和出軌掛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