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古代皇帝戴的皇冠前面那個簾子叫什麼名字
皇帝戴平冕,也叫「平天冠」,垂白玉珠十旒。又叫「通天冠」、「平頂冠」。始於秦漢時期 俗稱「平天冠」,這時的冕冠「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里,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彩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皇帝都帶平天冠。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棺材裡面出土了兩頂平天冠,其規制和先秦周朝的如出一轍。平天冠又叫冕,是古代漢族帝王的最高禮冠。隋唐以前的皇帝平常上朝都帶平天冠,後來王朝的皇帝只有在大朝禮時才帶,例如登基大典、大婚、祭天等。
『貳』 為什麼宋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大臣的帽子相似
皇帝的帽子分場合,戴不同的帽子。
你說的宋代的皇冠叫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也叫做卷雲冠。通天冠是級位僅僅次於冕冠的冠帽,其形狀與漢畫中的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進賢冠是前壁與帽梁接合,構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頂端更高出一截,顯得巍峨突出。學術界認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這塊前壁就是金博山,《隋書·禮儀志》稱它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傾斜,上面飾有蟬紋。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回太廟宿奉神主出室》:「上御冠服,如圖畫星官之狀,其通天冠俱用北珠卷結,又名『卷雲冠』。」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宿太廟奉神主出室》:「駕乘玉輅……頭冠皆北珠裝結頂通天冠,又謂之『卷雲冠』。」
《明史》:「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廟、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則服通
天冠、絳紗袍。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白襪,赤舄。其革帶、佩綬,與袞服同。」
《明集禮卷三十九冠服》明集禮卷三十九:「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會、冬至大會、諸祭祀,還則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幘,玉簪導。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其革帶劒佩綬舄與上同。若未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黒介幘,雙玉導,加寶飾。」
《明史》輿服三:「政和議禮局更上皇帝冕服之制:冕版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高八寸五分,後高九寸五分。青表朱里,前後各十有二旒,五采藻十有二就,就間相去一寸。青碧錦織成天河帶,長一丈二尺,廣二寸。朱絲組帶為纓,黈纊充耳,金飾玉簪導,長一尺二寸。袞服,青衣八章,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纁裳四章,綉藻、粉米、黼、黻。蔽膝隨裳色,綉升龍二。白羅中單,皂褾、襈,紅羅勒帛,青羅襪帶。緋白羅大帶,革帶,白玉雙佩。大綬六采,赤、黃、黑、白、縹、綠,小綬三色,如大綬,間施玉環三。朱韈,赤舄,緣以黃羅。 中興仍舊制,延,以羅衣木,玄表朱里,長尺有六寸,前低一寸二分,四旁緣以金,覆於卷武之上,繅以五色絲貫五色玉,前後各十二,凡用二百八十有八。玉笄,充耳用黃綿,紘以朱組,以其一屬於左笄上垂下,又屈而屬於右笄,系之而垂其餘。玄衣,八章,升龍於山,繪。裳纁,四章,綉。幅前三後四,斷而不屬,兩旁殺縫,腰辟積,綼緆之廣皆如舊。大帶以緋白羅合而紩之,以朱綠飾其側,上朱下綠,其束處以組為紐約,下垂三尺。通天冠、絳紗袍亦如之。白羅中單,領、褾、襈以黻,服裘則以皂。絳紗袍則衣用白紗,領、褾、襈以朱。綬大小各一,大綬織
以六采,青、黃、黑、白、縹、綠,下垂青絲網,上有結,垂玉環三;小綬制如大綬,惟三色。大裘、絳紗袍皆用之。革帶,博二寸,革為里,緋羅為表,飾以玉銙,鈕以下鉤。通天冠、絳紗袍亦用之。AX從裳色,上有紕,下有純,去上五寸,繪以山、龍、火,上接革帶系之。佩有衡,有琚瑀,有沖牙,系於革帶,左右各一。上設衡,衡下垂三帶,貫以蠙珠。次則中有金獸面,兩旁夾以雙璜,又次設琚瑀。下則沖牙居中央,兩旁有玉滴子,行則擊牙而有聲。舄有絇,有純,有繶,有綦,以緋羅為之,首加金飾。服通天冠、絳紗袍則用黑舄,以烏皮為之。常服則用白舄,以絲為之。韈,羅表繒里,施靿著綦以系之,赤舄以朱,黑舄以白,白舄同。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高廣各一尺。青表朱里,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翠緌,玉犀簪導。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為之,紅里,皂褾、襈、裾,絳紗裙,蔽膝如袍飾,並皂褾、襈。白紗中單,朱領、褾、襈、裾。白羅方心曲領。白韈,黑舄,佩綬如袞。大祭祀致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會、大冊命、親耕籍田皆服之。仁宗天聖二年,南郊,禮儀使李維言:「通天冠上一字,准敕迴避。」詔改承天冠。中興之制,冠高九寸,服用並同。乾道九年,又用履袍。袍以絳羅為之,折上巾,通犀金玉帶。系履,則曰履袍;服靴,則曰靴袍。履、靴皆用黑革。四孟朝獻景靈宮、郊祀、明堂,詣宮、宿廟、進胙,上壽兩宮及端門肆赦,並服之。大禮畢還宮,乘平輦,服亦如之。若大輦,則服通天、絳紗如常儀。」
冕冠,古代帝王最高等級的首服。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紘、充耳等組成。冕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冕:《說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統纊。」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鷩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同時也是帝王的象徵。
《宋史》:「諸臣祭服。唐制,有袞冕九旒,冕八旒,毳冕七旒,絺冕六旒,玄冕五旒。宋初,省八旒、六旒冕。九旒冕:塗金銀花額,犀、玳瑁簪導,青羅衣綉山、龍、雉、火、虎蜼五章,緋羅裳綉藻、粉米、黼、黻四章,緋蔽膝綉山、火二章,白花羅中單,玉裝劍、佩,革帶,暈錦綬,二玉環,緋白羅大帶,緋羅韈、履,親王、中書門下奉祀則服之。其冕無額花者,玄衣纁裳,悉畫,小白綾中單,師子錦綬,二銀環,余同上,三公奉祀則服之。七旒冕:犀角簪導,衣畫虎蜼、藻、粉米三章,裳畫黼、黻二章,銀裝佩、劍,革帶,余同九旒冕,九卿奉祀則服之。五旒冕:青羅衣裳,無章,銅裝佩、劍,革帶,余同七旒冕,四品、五品為獻官則服之;六品以下無劍、佩、綬;紫檀衣,朱裳,羅為之,皂大綾綬,銅裝劍、佩,御史、博士服之。平冕無旒,青衣纁裳,無劍、佩、綬,余同五旒冕,太祝、奉禮服之。」
「臣嘗考諸經傳,具得冕服之制。蓋王之三公八命,冕八旒,衣裳七章,其章各八。孤卿六命,毳冕六旒,衣裳五章,其章各六。大夫四命,絺冕四旒,衣裳三章,其章各四。上士三命,玄冕三旒;中士再命,玄冕二旒;下士一命,玄冕無旒;衣皆無章。裳、AX視其命數,自三而下。其繅至笄、衡、紘、紞、瑱、纊、帶、佩、芾、舄、中衣,皆有等差。近世冕服制度,沿襲失真,多不如古。夫後方而前圓,後昂而前俛,玄表而朱里,此冕之制也;今則方圓俛仰,幾於無辨,且以青為表,而飾以金銀矣。其衣皆玄,其裳皆纁,裳前三而後四幅,此衣裳之制也;今則衣色以青,裳色以緋,且以六幅而不殊矣。山以章也,今則以嶞。火以圜也,今則以銳。宗彝,宗廟虎蜼之彝也,乃畫虎蜼之狀,而不為虎蜼彝。粉米,米而粉之者也,乃分為二章,而以五色圓花為藉。佩有衡、璜、琚、瑀、沖牙而已,乃加以雙滴,而重設二衡。綬以貫佩玉而已,乃別為錦綬,而間以雙環。以至帶無紐約,芾無肩頸,舄無絇繶,中衣無連裳。」
『叄』 定陵出土萬曆皇帝的金絲編的帽子叫什麼
說到在定陵出土的文物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東西想必大家都還是很感興趣的,那就是金絲編的帽子了,那麼有的人要問了,這樣的帽子好像在電視劇裡面也經常見到,那麼這個帽子到底叫什麼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定陵出土萬曆皇帝的金絲編的帽子叫翼善冠,是皇冠中的一種。
定陵出土690餘件衣冠服飾類文物,其中皇冠有烏紗翼善冠兩頂,一頂戴在神宗頭上,一頂出自神宗棺內圓盒中;有金絲翼善冠一頂,全用金制,工藝考究,精美絕倫,是中國古代花絲工藝中的精品。
「翼善」是輔助善行的意思。翼善冠最早從唐太宗李世民時開始戴,因冠的「轉腳不交向前,其冠纓像『善』字」,由此得名。據《舊唐書·輿服志》載,唐貞觀中,太宗采古制為翼善冠,自服之。朔望視朝,以常服及帛練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又與平巾幘通用。
明代時,翼善冠是皇帝日常視朝時所戴之冠。《明史·輿服志二》載,明永樂三年(1405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帶用玉。靴以皮為之。」但從定陵出土文物看,翼善冠還是皇帝的「壽衣」。
定陵出土的金絲翼善冠,在我國是首次出現。冠形由「前屋」和「後山」兩部分組成。前屋低而圓,後山隆起。後山前面有花絲鑲嵌的二龍戲珠飾件。
金絲翼善冠重826克,以花絲編織法為主,輔以掐絲、鏨花等工藝,「前屋」、「後山」和折角,用很細的金絲編織出「燈籠空兒」式花紋,體現出高超的編織技術,冠面平整,沒有接頭和斷絲。
「後山」上的二龍戲珠,虛實恰到好處,龍形靈動,頭、耳、口、鼻、眼爪、背鰭、龍鱗等布局有序,凹凸有致,線條清晰,層次分明,形象逼真,運用了掐絲、鏨花等工藝,整個圖案精緻完美。
金絲翼善冠是由一個個部件組裝的,是用細金絲繞系的方法,用6股花絲編成的小辮遮住繞絲部位,冠的底邊圈口用金箔包鑲,避免卡頭發。
定陵出土的皇冠類還有冕、皮弁冠、鐵盔,皮弁冠出土時已殘壞,大致形狀可辨。
定陵出土的皇後龍鳳冠4頂,孝端皇後的有九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孝靖皇後的有十二龍九鳳冠和三龍二鳳冠。(圖片來源於《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肆』 明朝皇帝的帽子叫什麼
皇帝的帽子叫「皇冕」.
『伍』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什麼作用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叫做旒,也叫作玉藻,其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份象徵;二是「蔽明」(屏蔽眼睛)。
一、身份象徵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二、「蔽明」(屏蔽眼睛)
對於旒蔽明的作用,東方朔有一個很好的解釋。他講:「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水太清澈了就沒有魚了,一個人過於苛求明白就會曲高和寡少了信徒和朋友。——這是理論思想基礎。所以,作為統治萬民的帝王,頭上戴個特製的帽子,帽子前面墜上珠簾,正是用來適當遮擋視線的,兩耳旁邊堵上玉塊,正是為了適當降低聽覺的。)
(5)出土皇冠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明代魯王朱檀九旒冕出土
1971年,明代魯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冕,是我國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冕冠通高18厘米、 板長49.4厘米、寬23.5厘米、筒徑18.5厘米。為藤蔑編制,表面敷羅絹黑漆,鑲以金圈、金邊。
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貫一金簪。板下有玉衡,連接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系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魯荒王這個九旒冕前後共垂著9道旒,每道上9顆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顆,垂懸九旒正是明代親王冠冕的定製。
『陸』 老版《三國演義》中,曹操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後,曹操居然戴了一頂類似皇冠的帽子,這合乎情理和禮儀嗎
曹操是侯爵,有自己的封國,是可以戴這種帽子的。況且他當時是軍政一把手,沒人管得了他。
東漢建安元年,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置武平侯國。
秦地近西陲,與戎雜處,很難想像它的衣冠制度不打上戎人服裝的烙印。中原列國目之為戎狄,也並非僅囿於其軍政禮制上不與華夏同。始皇帝建制百端,衣冠即其一,肯定也是在原制度上有所強化尊卑而已。漢初承秦制,大體沿襲,直至東漢明帝時,始參照三代與秦的服制,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別等級主要標志的冠服制度。服飾整體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
秦漢時期男子主要穿著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基本上分為曲裾與直裾。前者即戰國時的深衣;後者又稱襜褕,除祭祀、朝會外,其它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服飾還有一個特點是實行佩綬制度。漢代婦女禮服是深衣,還有穿襦裙和褲,這種褲有點像現在的套褲,僅兩只褲管。她們一般都將頭發往後梳,綰成一個髻,樣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貴族婦女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以巾裹頭。漢代的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古代的服飾制度始終貫穿著禮的「分等級,定尊卑」的精神。《後漢書:輿服志》曰:「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所謂「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維護的是古代社會等級中人與人之間貴與賤、上與下的系統排列,身份地位異,則「冠履異,則衣袋異,則環佩異……是以天下見其服而知其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位……尊卑已著,上下已分,則人倫法矣。」
歷代王朝以帝王冠服為主線、以各級官吏為從屬,制定了各自的冠服制度,界限森嚴,不得逾越。頒布各種服飾禁令,對下級官吏,特別對平民庶人的服飾做出種種限制 。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里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註:「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為貴也。
《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
《徐曰》: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系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
段玉裁《說文解字》:大夫㠯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渾言之也。此雲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㠯上有冕則士無冕可知矣。周禮。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琘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戴先生曰。實六冕而曰五冕者,陳采就玉之數止於五也。亦以見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無旒也。槩舉諸侯又申之曰繅斿皆就者,明九旒至於三旒。其就數九。公侯伯子男無降差同也。䆳延垂𡏬紞纊。䆳,深遠也。延者,鄭雲冕之覆。周禮弁師。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謂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𦫵布為之。故尙書,論語謂之麻冕。用三十𦫵布。上玄下朱為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傳作綖。垂瑬,詳玉部瑬下。紞纊,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懸瑱也。瑱亦謂之纊。詳糸部紞下。據許紞系於延左右。據周禮注。王後之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是專謂後服也。然左傳。衡紞紘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於冕覆而系紞。從冃。免聲。亡辨切。按古音當在十三部。讀如問。許書無免字。而俛勉字皆免聲。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無免兔之分。俗強分別者,非也。冕之義取前俯。則與低頭之俛關通。古者黃帝初作冕。大平御覽引世本曰。黃帝作旃冕。宋衷注雲。通帛曰旃。應邵曰。周始加旒。周易𣪠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諸乾坤。
大將軍官職最早見於戰國時代,漢之前,最高軍事武官稱為上將軍,如秦之白起,秦末之宋義,項羽,為指揮重大戰役的臨時統帥。陳勝,吳廣起義時,趙王武臣任命陳余為大將軍。日後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設。
西漢直到漢武帝,才因衛青而復置大將軍,作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又設大司馬,作為將軍的加官,如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早期丞相的權力過大,皇帝不能親自裁決政務。自漢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大臣有罪,由尚書劾奏;選任御史大夫,由尚書品定高下;官吏有功遷升,上報尚書;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則面見尚書。丞相若有過失,反由尚書問狀劾奏。由此,丞相的權力被一步一步的剝奪,只是在禮儀上還是百僚之長。(《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武帝死時,遺命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西漢末年,取消作為加官的大司馬,設立單獨的大司馬職位。
東漢時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東漢末年,又開始設置大司馬作為掌武事最高官員,位在大將軍上。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等。
秦朝、漢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關內侯、列侯,其中列侯又分數等。
上古時,華夏族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從屬於服制,是身份、官職以至官階的表徵。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幘則像一頂便帽。冠和幘原來互不相關,到了王莽時,據說因為他頭禿,所以先戴幘,幘上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因而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的冠,也都在下面墊著幘。
冠和幘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屋頂狀的介幘,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頂的平上幘。進賢冠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外觀若斜俎形。冠前有「梁」,可根據梁數的多寡來區別戴冠者的身份。皇帝戴的通天冠和諸侯王戴的遠游冠也都是在進賢冠的基礎上增益華飾而成。武弁大冠又名「惠()文冠」,起初只是用(薄麻布)製作的下垂雙耳之弁,後來在弁下墊幘,進一步又在弁上塗漆,其狀遂若漆沙籠,故又名「籠冠」。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曾出土了紗籠冠。此外,武士也戴冠。執法的官員則戴獬豸冠。
在區別尊卑方面,進賢冠上的梁雖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數多不過三,等級的劃分較粗略。所以漢代又用綬作為官階的標志,不同等級的官員之綬的顏色、織法、密度和長度都不相同。這時的綬是系在官印上的帶子,但它和西周時佩玉之組實一脈相通。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
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遠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山述",即在梁與展簡之間,高起如山形者。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採用五行之色)。
西漢時為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按遠游冠漢以後歷代都有沿用,至元代始廢。
《後漢書·輿服志下》:「遠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游冠。」
《晉書·輿服志》:「遠游冠,傅玄雲秦冠也。似通天而前無山述,有展筩橫於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後、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服之。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惟太子及王者後常冠焉。太子則以翠羽為緌,綴以白珠,其餘但青絲而已。」
《新五代史·劉鋹傳》:「 鋹於內殿設帳幄,陳寶貝, 鬍子冠遠游冠,衣紫霞裾,坐帳中宣禍福,呼鋹為太子皇帝,國事皆決於鬍子 。」亦省稱「 遠游 」。
三國 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得辭遠游,戴武弁,解朱組,佩青紱……乃臣丹情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