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是如何演變的
為北方游牧民族中最大的一支,蒙古族不但在中國歷史上創立了元朝,更是以它豐富多彩的文化和豪放的風土人情著名。蒙古的文化除了草原牛馬之外,那些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吸引很多人的目光,除了一些古時候當地蒙古手藝人的改造,還有很多其他歷史的因素。
三、中原文化的影響蒙古的服飾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色彩比較絢麗,這個有圓谷發展出來的部分,但是更多的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在唐朝初年,蒙古與中原交流非常的密切,在當時叫契丹族,給蒙古人在看見中原文化對色彩的運用後,對於服飾上的色彩進行了深層次的改造。所以說現在蒙古族的服裝多以藍色,紅色,黃色以及綠色為主,再也不是單一的灰色或者黑色的服裝了。因此,美麗的蒙古族民族服裝也是一部文化交流的史書,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㈡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對元朝貴族服飾設計有什麼影響
以蒙古袍為代表的蒙古族傳統服飾
寬大嚴實,封閉性強,是蒙古袍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領子高,不僅可以抵擋嚴寒,保護脖頸,而且能夠預防風吹沙灌;大襟長,且帶里襟,扣子錯開頂釘,撩起來不影響幹活,放下來暖肚防寒;袖長裉肥,騎馬不凍手,套馬胳臂可以任意揮動;下擺修長寬松,騎馬既不凍膝蓋,又能防止蚊蟲叮咬。在特殊情況下,如輕裝行進不帶行李時,蒙古袍還是一件能鋪能蓋的多功能生活起居用具,「袖子是枕頭,里襟是褥子,大襟是被子」「前襟是簸箕,後襟是斗篷,懷里是口袋,馬蹄袖是手套」。
最初的蒙古袍是就地取材,用動物皮毛製成的。蒙古人稱之為「答忽」,意為「皮袍」、「襖子」。據義大利人約翰·普蘭諾·加賓尼的《出使蒙古記》記載,蒙古帝國時期蒙古人常穿的皮袍(襖),有薄厚和毛朝里朝外之分。毛朝外的皮袍厚一些,常套在外面以抵禦冬天的風雪嚴寒;毛朝里的皮袍由於相對薄些,也柔軟些,一般常在帳幕等室內穿。那時候蒙古袍的製作樣式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期差不多,即袖子窄,腰身緊,在右邊扣扣子(右衽)。
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為聯絡王罕與他一起興兵為父報仇,曾送給王罕一件名貴的黑貂鼠皮做的皮袍當見面禮。王罕收到袍子後說了一大堆感謝的話,大意是:別的且不說,就為這黑貂鼠皮袍我也得出兵幫你打敗敵人,因為它不僅能保護我的腰(「腎之底」)免受風寒,而且能讓我的心胸(「腔之膈」)常葆溫暖。由此可見,蒙古人愛用動物特別是用珍奇動物的皮毛製作袍服,既不是因為其可以就地取材,也不是因為其珍貴罕見,主要在於它們具有特殊的保暖防寒養生作用。其實,當時大多數蒙古人的「答忽」系羊皮製成,用貂鼠、銀鼠、銀狐等珍貴獸皮製作的蒙古袍,只有少數貴族才能經常穿戴。隨著蒙古人走向世界、入主中原,蒙古人製作袍服的材料日益繁多,所以南宋官員彭大雅、徐霆在其編著的《黑韃事略》中記載曰:「舊以氈、毳、革,新以紵、絲、金線,色以紅、紫、紺、綠,紋以日、月、龍、鳳」。盡管大量使用絲織品、棉製品制衣,但從禦寒的需要出發,皮毛制服裝依然繼續使用並流行。
關於蒙古袍樣式設計的由來,布里亞特有一則傳說,一對蒙古老人為如花似玉的女兒出嫁做新衣沒有現成的樣子犯愁時,老太太突然靈機一動,伸出自己的手掌說:「樣子就在這里。」她先照著自己右手的大拇指,畫了衣服的左邊(穿者的右邊)的袖子,左手的大拇指,畫了衣服的右邊的袖子,拇指的第二關節部分相當於袖子的寬處,第一關節部分相當於袖子的窄處;接著她又用手掌生命紋和感情紋中間寬大的部分,做了腰身,一個蒙古袍的雛形就這樣設計出來了。雖然是一個傳說,卻形象地說明了蒙古服裝簡潔實用、色彩絢麗等製作樣式和特點的形成,是人與自然渾成一體的必然所得。
就像天氣隨著時序的不同而冷暖各異那樣,蒙古袍的款式也視男女老幼胖瘦而有所不同。如:男袍寬而長,女袍細而短;身體高的人,常穿肥一些的袍子,身體矮的人,袍子反而要瘦一些。此外,蒙古人著裝講究配合,即「身若著袍,足必踏靴,腰必束帶」。這種搭配並非只是出於對美的追求,更主要是為了養生。因為足處在人體的最下端,血液迴流不暢,容易發生凍傷,所以需要一雙防寒、結實的高筒靴和蒙古袍搭配增加保暖的系數。更何況穿靴子騎馬還能防止腿和鐙皮的摩擦,上馬蹬鐙快捷、阻力小等特點。而束腰帶不僅可以將一個蒙古袍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空間,通過隔絕空氣的流動,增強其保暖作用;還可以保證騎馬時腰肋骨的穩定垂直,具有減輕疲勞,預防胃下垂發生等作用。此外,蒙古人腰帶上還可以懸掛刀、火鐮、煙盒等日常必需品。
蒙古人入主中原後,特別是元朝定都大都(北京)以後,雖然一度制定了受漢文化影響明顯的宮廷和官吏的統一著裝服飾,但卻依舊保持了本民族傳統的服飾風格。歐陽玄《漁家傲南詞》中的「漢女姝娥金搭腦,國人姬侍金貂帽」雖然描繪的是大都城過春節時拜年人群不同的裝束,但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蒙古人與漢人不同著裝的歷史事實。
嚴峻而豪邁的草原生活不僅成就了蒙古族傳統服飾防寒保暖、簡練明快、結實耐用等特點;而且促使蒙古人在崇尚白色的同時,不局一格地追求衣著色彩的絢麗鮮艷,從而使蒙古族傳統服飾既具象徵意義又不乏實用價值。
在蒙古人的眼裡,白不僅代表著純潔、美好、神聖,還代表著健康和長壽。大雪是白的,沒有冬天的白雪就沒有春天的青草;乳汁和奶製品是白的,羊毛、羊絨是白的,離開了它們就沒有了蒙古人的衣裝食物。關於蒙古人自古以來服飾顏色崇尚白色,中外人士多有記述。一位名叫張德輝的南宋官員,曾親眼目睹了貴由汗時代蒙古帝國君臣上下全著白色衣裘,歡慶春節的場景:「比歲除日,輒遷帳易地以為賀正之所,日大晏(宴)所部於帳前,自王以下皆衣純白裘」。農歷正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大年節,也是蒙古族的主要節日之一,由於蒙古族崇尚白色,春節時穿著白色的衣物慶賀節日,所以,蒙古語中春節也稱為「白節」。
張德輝見到的蒙古官員節慶時所穿的統一著裝,就是後來聞名遐邇的元朝「質孫服」。「質孫」是蒙語顏色的音譯,又寫作「只孫」、「濟遜」等,亦稱「詐馬」(波斯語音譯,意為衣服、外衣)。所謂「質孫服」,其實就是一色的衣服。蒙古人所穿的「質孫服」除了一色白外,還有一色紅、一色黃、一色藍等。如果一個節慶延續幾天,參加慶典或飲宴的蒙古官員所穿的質孫服就會一天換一種顏色。蒙古袍製作在顏色上與質孫服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分男女老少全都集多種絢麗鮮艷的色彩於一體。甚至將本屬女裝綉花鑲邊的專利,在製作蒙古袍時也勻給了男人。
蒙古族傳統服飾色彩絢麗鮮艷,既是和大草原萬紫千紅的一種協調,也是對游牧生活單一空曠的一種補充,更是對馬背游牧、征戰容易發生意外的一種預防。因為絢麗鮮艷的服裝色彩,不僅容易將人和獵物分開,避免和減少誤傷的發生,而且還可以在牧人或戰士一旦負傷或失蹤時方便搜尋和救護。
蒙古族傳統服裝設計第一人
除了袍服外,蒙古人穿的服裝還有「攙察」(蒙語的音譯,是上衣的統稱)、「比甲」等。據《出使蒙古記》一書記載,蒙元帝國時期的蒙古族婦女身著的蒙古袍外面常系有兩塊天藍色的綢帶,一塊系在腰間,另一塊束在胸前。前者是變相的腰帶,後者是乳罩之先聲。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蒙古人在著裝時,是很注意調攝養護身體的健康的。因此,有利於保健養生最晚從元朝開始就已經成為蒙古人服裝設計時優先的考慮。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早在元代蒙古人就有了自己聞名世界的服裝設計大師。這個服裝設計大師的名字叫察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後。
察必設計的蒙古族傳統服裝估計不會很少,但留在史籍記載中的只有兩件。一件是帶檐的帽子,另一件是類似現在坎肩與斗篷相結合的「比甲」。
據《元史》、《出使蒙古記》、《黑韃事略》、《草木子》等史籍記載,蒙元時期的蒙古人「官民皆戴帽」,男子「冬帽而夏笠」,「婦人頂故姑」。通過文獻記載、考古出土的實物,以及故宮南薰殿所藏的歷代帝後像,人們對當時人的穿戴可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那時候蒙古男子常戴的帽子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圓形帽,帽頂為半球形,下有寬檐,很像現在士兵的鋼盔頂部。方形帽又名「瓦棱帽」,帽身用四個上小下大的梯形氈片縫合而成,然後加一個方形的帽頂。據《元史》卷一一四《後妃傳一》記載,這些帽子的帽檐都是經察必改革設計後才成為定製的,「胡帽舊無前檐,帝因射日色炫目,以語後,後即益前檐,帝大喜,遂命為式」。給帽子增加了一個前檐,不僅射箭、視物不受陽光刺眼的干擾,而且可以保護眼睛的安全和健康。
關於察必發明「比甲」的經過《元史》卷一一四《後妃傳一》記載的亦很簡單,只說察必發明這種比甲是為了方便弓馬騎射,該設計「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這種無領無袖,前不開襟,後身比前胸寬長都大一倍,並配有兩條腰帶的新式服裝不僅流行於當時,而且保存至今,濃縮於現在牧區蒙古婦女常穿的烏吉(坎肩)的製作設計之中。
在故宮博物院南薰殿所藏的歷代帝後像中,有一幅察必皇後頭戴罟罟冠的畫像。罟罟譯自蒙古語,有不同的寫法,如顧姑、罟姑等。意思都是指已婚婦女所戴的冠帽。察必皇後畫像上所戴的罟罟冠,下部是一個圓形的帽箍,上面是一個筒狀的高頂,頂部變大,形成一個倒錐體。帽子用紅、黑兩色織錦包在外面,頂上綴滿珍珠。聳起的高冠上鑲嵌有珠寶做的花飾。左右兩側,還掛有大粒珍珠編串的飾串。其實,罟罟冠的流行歷史比元朝的建立要早得多。1974年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在四子王旗烏蘭花鎮西南的王梁古墓中發掘出幾個完整的罟罟冠原物。這些罟罟冠用樺樹皮圍成,呈長筒狀,外麵包有花綢,綴以各種珠子。有的頂端還插有藍孔雀羽毛。考慮到蒙古人的帽子不僅為了防寒、防風,而且還代表著身份與地位,所以察必皇後戴的那種華貴的綴滿了珠寶的「超豪華型」罟罟冠,很可能是後來察必皇後個人的創造。據《元史》記載,身為「國母」的察必,雖然設計了許多引導時裝新潮流的精美服裝,但她本人卻衣著樸素,不僅經常在後宮織布,還將宣政院丟棄的羊皮揀來縫制地毯。
雖然元朝時候人們還不可能提出「專利權」的概念,但元成宗鐵穆耳在一位工匠為他做了一頂黑細花斜皮帽子後,於大德元年(1297年)特別下了一道聖旨:「今後這皮帽樣子休做與人者,與人呵,你死也。如今街下休做者,做的人,戴的人交扎撒里人去者。」這頂黑細花斜皮帽成了鐵穆耳的專利,私做者、仿製者和敢於穿戴者一律交司法機關懲處。
㈢ 蒙古人摔跤時頭上帶的是什麼帽子
。如果你去草原旅遊的話,他們也會送你一頂的。好吧,如你所願,看圖,從進場到開始,還有休息准備的,還有一張卡通的,都沒有摔的時候戴帽子的吧。
㈣ 蒙古族服飾是什麼樣的(文字)
蒙古族服飾 蒙古人喜歡戴帽和佩掛首飾,民族服飾中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男子帽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袍子的顏色,男子多喜歡穿藍色、棕色,女子則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淺藍、乳白、粉紅、淡綠色等。蒙古人認為,像乳汁一樣潔白的顏色,是最為聖潔的,多在盛典、年節吉日時穿用;藍色象徵著永恆、堅貞和忠誠,是代表蒙古民族的色彩;紅色是像火和太陽一樣能給人溫暖、光明和愉快的顏色,所以平時多穿這樣顏色的衣服;黃色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象徵,所以過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過皇帝恩賜的王公貴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袍子的質料因時間和生活貧富而不同。早期,服飾的原料中皮毛所佔的比重較大,現代,服飾中紡織品居多。富者多用綢、緞、絹帛;貧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光板綿羊皮。如今,無論質地、款式、色澤等都更加豐富多彩了。 腰帶是蒙古族民族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股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束。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男子習慣腰帶右邊掛蒙古刀,左邊掛煙具、綉花荷色等飾物。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須,一旦出嫁,腰帶便被緊身短坎肩所代替,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氈靴三種。布靴多用厚布、帆布或大絨製作,靴頭和靴筒上往往以金絲線綉花,圖案新穎艷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通常用牛皮製作,分舊式和新式兩種。舊式皮靴用澀面香牛皮製作,樣式古老,靴頭粗笨,靴尖上翹,靴筒約1尺多高,筒口寬大,呈馬蹄形,靴底較厚,為多層底,狀如船形;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製作,俗稱馬靴,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也有用馬皮、驢皮製成的靴面。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漢、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氈靴用羊毛模壓而成,俗稱「氈圪達」。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勞動、行走或騎馬,只有穿上「氈圪達垯」,方可度過嚴寒。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底為手納的,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高筒靴約一尺高,筒口呈馬蹄形。也有低筒靴。靴身一般比較寬大,裡面可襯皮、襯氈,可以套穿棉襪、氈襪。騎馬時能護踝護膝,勾踏馬蹬;行路時能防,減小阻力,冬可禦寒,夏可防蛇防蚊。過去牧民自己作鞋,後來製鞋工業逐步發展就很少做鞋,多從市場上購買。
㈤ 蒙古族的帽子為什麼那麼高
蒙古族的帽子那麼高是因為它代表著主人的人氣、人格以及尊嚴。
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環境變化,蒙古人不同款式的帽子,都能夠折射出蒙古人的精神境界和工藝水準。從一般生活服飾上升為審美個性,社會身份的標志物。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獸皮製作帽子的。後來逐漸有了棉、麻、絲等製作材料。雖然說頭巾的產生早於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並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頭巾的方法、樣式與婦女有所區別。
蒙古帽子大體上有冬、夏兩種類型,在12~13世紀,蒙古男人在帽頂插上海青鳥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設計成猛禽形狀,這就是後來稱其為棲鷹冠的帽子。
蒙古帽子原先分為男女、禮儀、官吏、軍戎、僧侶等不同的種類,在古代社會里,蒙古人的帽子是表明社會身份的最明顯的標志之一,因此有貴族與貧民、黃金家族與百姓之區分。
蒙古人特別看重頭顱,頭顱是不許別人隨便觸摸的,因此,帽子也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別人無意中傷到自己的帽子,意味可能要遇到倒霉的事,要是讓人故意傷到帽子則意味著人格受到侮辱。
㈥ 為什麼蒙古人喜歡帶禮帽
因為戴帽子是蒙古族人的習慣,所以帶禮帽。
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
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則戴翻檐尖頂帽。用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
(6)蒙古族帽子作用擴展閱讀:
蒙古人自幼就在馬背上成長,馬就是蒙古人的搖籃。蒙古人認為,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馬性子烈、慓悍,對主人卻十分忠誠。
蒙古人視馬為牧人的朋友,馬以頭為尊貴,蒙古人嚴禁打馬頭,不準辱罵馬,不準兩個人騎一匹馬,秋天長膘期不準騎馬狂奔使馬出汗。
馬倌、騎手要隨身攜帶刮馬汗板、馬刷子,隨時為騎乘的馬刷洗身子、刮除馬汗,為馬舒筋活血、放鬆肌肉、消除疲勞,同時,這也是主人與馬親近、增強感情的途徑。
㈦ 成吉思汗的帽子叫什麼
據人類學家研究,帽子起源於巾。巾原是人們在勞動時圍在頸部搽汗的布,由於大自然的風、沙和太陽對人類頭部的襲擾,人們將巾從頸部移往頭上,裹住頭以防風沙,擋寒遮曬,漸漸地演變成今天各種各樣的帽子。蒙古人的祖先發明和使用帽子也不例外,高原四季分明的氣候環境,使帽子成為了蒙古人不能或缺的生活用品,其功能和樣式更加豐富,凝結為一種蘊含深邃的文化載體。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帽子的功能超出了使用價值范疇,上升為審美個性,社會身份的標志物。不同時期和不同款式的帽子,能夠折射出蒙古人的物質生產、加工工藝、精神境界、藝術水準。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獸皮製作帽子的。後來逐漸有了棉、麻、絲等製作材料。其材料主要來自周圍的農業地區。雖然說頭巾的產生早於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並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頭巾的方法、樣式與婦女有所區別,而且一般不戴顏色鮮艷的頭巾。
蒙古帽子大體上有冬、夏兩種類型。在12~13世紀,蒙古男士在帽頂插上海青鳥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設計成猛禽形狀,這就是後來稱其為棲鷹冠的帽子。棲鷹冠的由來與蒙古某些部落把海青鳥當作自己的祖先_——圖騰有關。當時的蒙古成年男子戴尖頂或圓頂棲鷹冠,貴族或汗(部落首領)的棲鷹冠還要講究質地,夏天用上等錦緞,冬天用狐、貂皮製作,並配以金、玉頂珠。貴婦人則戴寶革卡(寶革塗革或罟罟)帽。
蒙古帽子原先分為男女、禮儀、官吏、軍戎、僧侶等不同的種類。在古代社會里,蒙古人的帽子是表明社會身份的最明顯的標志之一,因此有貴族與貧民、黃金家族與百姓之區分。在不同服飾中帽子的象徵意義最重要,所以蒙古族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有關帽子的內容豐富的風俗文化。
器重帽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人體器官中,頭顱被蒙古人認為是身體的代表部位,是靈魂的寓所這種信仰有關。古代中亞或北亞草原民族有祭奠重要人物頭顱的風俗。《蒙古秘史》中就有王汗(人名)死後,別的部落貴族找到他的頭顱進行祭奠的記載。蒙古語里,把社會地位高的首領人物稱之為「陶勞概奇」(相當於漢語的頭兒),口語中「人群有頭兒,衣服有領兒」等意思的諺語比比皆是。人的頭顱是非常重要的,它已經超出了生理范籌的意義,具有了社會的特殊屬性,從字面理解的「沒有腦袋」的蒙古語意思是說沒有主見的人,「不知腦袋」是指自己做不了主的人。
蒙古人正因為如此看重腦袋——頭顱,所以與頭顱有關的一切,諸如五官、頭發、眉毛、胡須等是不許讓別人隨便觸摸的。自然,腦袋上戴的帽子也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它代表的是作為人的一切及其尊嚴。如果別人無意中碰到自己的帽子,就被認為可能要遇到倒霉的事,故意讓人碰到帽子則意味著受到侮辱,有尊嚴的人當場就會做出反擊。
在古代,可汗去世後,夫人們哀悼的方式之一就是取下帽頂之修飾物,以示失去尊嚴或惡運之降臨。蒙古人有時用同樣的方法對付敵人(對手)。對待俘虜的首要措施是把他的帽子和腰帶取下來,其意相當於今天的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對方尊嚴的一種「程序」。成吉思汗懲罰他的弟弟哈斯爾時也是採取了這種措施。在蒙古人的意識中,帽子和頭顱同等重要,甚至帽子有時就是其主人的代替物。「牲畜好賴,要看是誰放的,帽子如何,要看是誰戴的」(直意:畜隨主,帽隨顱)。「二人行,長者為上,一人行,帽子為上」。如果兩個人到人家做客,歲數大的人必須坐在上面,另一個則把帽子放在高處,自己找一位置坐下。這樣主人馬上就明白你是一個懂禮貌、有修養的人。這時就可以說「放下帽子是我家,明天走了又是你家」。這句話,表明既然來了就不要客氣等人際交往方面的直率共識以外,也強調了帽子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任何重要場合蒙古人都注意帽子及其戴法。迎接客人時不論男女也要戴好帽子出來見面。這有雙層意思,一方面證明自己的體面,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人。尤其是古代,女人如果沒有帽子或來不及戴帽子就不能出現在陌生人面前。到了近、現代之後,蒙古社會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貧、富差別,但是再窮的人家也要想盡辦法置辦好出嫁姑娘的頭飾。這與蒙古人尊重帽子的習俗不無關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風俗文化中有個別極端的例子。如拜見特別重要的人物或舉行祭奠活動時,反而要摘下帽子。祭奠天地、向佛祖磕頭、見德高望重的長輩時都是如此。在史書中明確記載,成吉思汗小時候,逃脫了三姓蔑兒乞惕的追殺,躲進不兒罕山之後,摘下帽子,揭開腰帶,向這座聖山磕了九頭,行了長跪禮。所以磕九頭行長禮是蒙古人最虔誠的禮節。
蒙古人雖然特別看重帽子,但要忌諱撿起別人丟下的帽。認為,口子朝下的物品盛不住好運氣,或者把自己的人氣遮住。而且不能帽子套帽子——疊加帽子戴。這種戴法預示著將受制於很多官人。可見歷史上蒙古人不喜歡官兒多。有些地方的民俗中,如果婦女戴雙層帽子就可能嫁兩次男人等等說法。有些部族的人們也撿口子朝上掉地下的帽子或用腳踢三次以後口子朝上落地的帽子。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無意中誰的帽子掉下就不撿它,這是惡運離開的預兆,是好事兒。同樣的道理,丟帽子的人也不會專門去尋找帽子的。
正常人必須把帽子戴正。小孩或頑皮的孩子,無疑中歪戴或反戴帽子也要受到大人們「這孩子沒有朝氣……」「象俘虜兵……」「連帽子都戴不好,長大能幹啥……」等等訓斥話。同齡年輕人則用「老人罵你了?老婆不要你了?」等言語諷刺一番。蒙古人特別小心不讓帽子掉地下。如果無意中掉了地下,就用右手輕輕托起,親吻一口再戴起帽子。如果別人踩踏或跨過帽子的話,用火「凈化」後才能戴帽子。摘帽子放下時,必須擱置高處或者折疊好的衣服之上。男人的帽子不可以放在女人衣服之下。
蒙古人在所有的服飾中最珍惜和尊重帽子,所以遇到特別忙亂或事情的緊要關頭,總會聽到「沒有時間撿起帽子」(沒有機會跟你說話)等言語。對蒙古人來說,帽子代表著他們的人氣、人格以及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