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代官員帽子最高處那顆「頂珠」,到底有多值錢呢
頂戴花翎雖為一體,卻是“頂戴”和“花翎”兩個部分。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花翎,是皇帝特賜的插在帽上的裝飾品,一般是賞給有功的人或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人。清代“頂戴”分二種,一是涼帽,一是暖帽清代“花翎”也分兩種,一是藍翎,一是花翎。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二為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後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十歲時,經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後才能戴用。但後來花翎賞賜漸多,就不一定經過考試了。
花翎如此高貴,故此在清朝特別被人重視、嚮往。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降清後被賜籍漢軍鑲黃旗,平台後力辭靖海侯而懇求照前此在內大臣之列賜戴花翎,康熙特旨許之;後乾隆帝下明詔,不但上述親貴大臣可以戴用,如有顯赫軍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㈡ 清朝官員頂子,在頂珠下有翎管,一般質為白玉,大小材質有區別嗎,現在大概價格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產物,是隨著冠制的改革而誕生的。清代伊始,便徹底改變了從宋、元、明一直流行的高冠或帽翅之制,而以禮帽代替。禮帽分兩種:一種為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以黑色居多。暖帽最高處都鑲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由紅、藍、白、金依次紆尊降貴。二為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外裹綾羅製成,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翎管,就是在頂珠下用來安插翎枝的管子,一般如旱煙管粗細,長兩寸左右
翎管多為圓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煙嘴,翎子就由此插入。翎管的材質有翡翠、白玉、碧璽、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銅等。 清代品級高的文官可佩戴翡翠翎管,品級高的武官可佩戴白玉翎管。常見清劇中的官員身穿朝服,頭戴官帽,寶石鑲頂,帽後翎管下,必有一枝羽翎微微顫動。在清代,頂子、翎管加上羽翎,便是此人全部身份地位的標志了。
前幾年,北京翰海曾拍出一件清代滿綠翡翠翎管,拍價高達93.5萬元人民幣。國際聞名的ROCS拍賣行近年拍出一個清代滿紅翡翠翎管,價值7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0萬元)。以當今一個滿綠清代翡翠翎管價值100萬元人民幣計,僅和珅的11個滿綠翡翠翎管就已價值千萬元人民幣了。那麼,846個翡翠翎管該值多少錢啊
㈢ 三眼花翎:清朝比鐵帽子王還要珍貴的賞賜,你怎麼看呢
我們在看有關清朝影視劇的時候往往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某位大臣立下了大功,皇上會毫不吝嗇的賞賜給他一件黃馬褂。平民百姓若是得到一件黃馬褂,簡直就可以在大街上橫著走。再有清朝宗室中只有十二家和碩親王可以世襲罔替,不用遞世降級,這對大部分的宗室成員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然而清朝還有一個比鐵帽子王還要珍貴的賞賜,那就是三眼花翎,整個大清王朝268年的歷史上除了宗室成員,只有7個人得到。可見三眼花翎的珍貴。
傅恆是乾隆的小舅子,在大小金川之戰、平定準格爾叛亂和清緬之戰中立下大功,憑借赫赫戰功被賜予三眼花翎;傅恆的兒子福康安憑借身份和軍功也被賜予三眼花翎,有人說他是乾隆的私生子,不知是真是假;和琳也是憑借軍功被賜予三眼花翎,而他的哥哥和珅縱然權勢滔天,也三眼花翎也無緣;長齡平定張格爾叛亂,以軍功被賜予三眼花翎;禧恩憑借自己的努力,平定海南叛亂,以軍功被賜予三眼花翎;李鴻章清末著名的人物,辦實業,開展洋務運動,當時位高權重成為第一個獲得三眼花翎的漢人,就連他的恩師曾國藩都無此殊榮;徐桐因受到慈禧的喜歡被授予三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