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朝的官帽 圓翅是文官的 方翅是武官的 對嗎
兩旁插著方翅的,是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象徵,如《群英會》中的魯肅;如果在帽子兩旁插著尖翅,一般為凈角扮演的姦邪者,如《四進士》中的顧讀;而在帽子兩旁插著圓翅的,那是由丑角扮演的文官的標志。
清初順治入關,由於收留了許多明代降臣,而且為了籠絡人心,允許不少地方官員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烏紗帽。但等到清室統治鞏固,就下令將官員戴的烏紗帽改變為紅纓帽即頂戴花翎。但人們仍習慣使用「烏紗帽」一詞,久而久之,「烏紗帽」便成為官位的代稱了。時至今日,仍將罷官現象稱為「丟了烏紗帽」。
故事
寇準戴烏紗留習慣
微服私訪被識破
長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員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準微服出行視察民情。他著青衣,戴小帽,打扮成書生模樣,在京都東京(河南開封市)私訪。
當他和一個老者談話時,老者對寇準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恭謙。寇準感到奇怪,故意說:「老先生,鄙人乃一介書生,請你隨便些吧。」老者笑著說:「相公莫非隱瞞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準一聽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識,怎麼說我是朝廷命官呢?」老頭子說:「相公,剛才你通過狹巷時側身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著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長翅帽,哪會有這樣的習慣動作?」可想當時戴長翅帽的感覺一定很難受。
鏈接
紗帽最早分烏白
戲劇裡面有典型
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用白紗製作,稱白紗帽,品級低下的官員才用烏紗。至唐代改用烏紗製作,但有時仍稱白紗帽。
唐代規定官員上朝聽詔或宴見賓客時須戴烏紗帽,配穿白裙子、白襪子和黑皮鞋。明代規定戴此帽時須穿圓領衫,束腰帶,此即為當時官員的朝服。明代烏紗帽的形制為前低後高,腦後有二翅,整個帽形狀渾圓,戴此帽時先要用網巾束發。
烏紗帽在文學作品和戲劇舞台上的表現為:帽形微圓,前低後高,是純黑色的。兩旁插著方翅的,是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象徵,如《群英會》中的魯肅;如果在帽子兩旁插著尖翅,一般為凈角扮演的姦邪者,如《四進士》中的顧讀;而在帽子兩旁插著圓翅的,那是由丑角扮演的文官的標志。
烏紗帽從布制到藤製
烏紗帽最早的做法非常簡單,就是簡簡單單一塊布,百姓們也戴得起。後來正規的烏紗帽用藤編織,以草巾子為里,紗為表,然後塗上漆。再後來作為官服用的烏紗帽,由於紗布經油漆後堅固而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硬翅。
Ⅱ 明朝官員帽子兩邊的東西叫什麼
明朝文官戴的是烏紗帽,烏紗帽兩邊的是紗帽翅。
Ⅲ 古代官員烏紗帽為什麼有兩個帽翅
其實,官員頭上的烏紗帽最早起源於東晉,正式作為「官服」的一部分是從隋朝開始,而到唐朝才興盛起來的,但紗帽的翅並不很長。長翅的烏紗帽據說是在北宋初年形成的。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奪得天下後,為防止大臣們在朝廷上交頭接耳,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加長帽翅,並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官員們戴上這種長翅的烏紗帽,不但上朝時不好交頭接耳,即便平時走路也必須小心翼翼、四平八穩;如果走起路來風風火火、搖頭晃腦弄得帽翅亂顫,就算不將帽翅抖落,那又成何體統。
到了明朝以後,皇帝已不戴這種帽子了,不過官員們仍戴,只是帽翅長度縮短了,寬窄也不相同。官階高者帽翅窄,反之則帽翅越寬。到了清代,由於滿族人入主中原,按照他們的服飾習慣不再戴烏紗帽了,但「烏紗帽」作為官員的代名詞卻沿用下來,一直到今天亦是如此。
Ⅳ 明朝官員帽子兩邊的東西叫什麼
古代漢族跟神仙一樣的服裝,現代漢族正在復興此服裝
Ⅳ 中國古代帽子及官位等級劃分
1、在清代時,官帽珠子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的級別:正、從一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鶴,武官前後均綉麒麟。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形狀如鹿,頭上長有獨角,全身遍生鱗甲,尾似牛,古人拿它象徵祥瑞。帽頂,唐宋明的官帽上對稱的兩支就叫翅。舉例清朝: 1.一品:180兩 紅寶石帽頂 綉仙鶴 2.從一品:正俸81兩 加支524兩 紅寶石頂 綉麒麟 如: 將軍 提督 2.二品
2、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烏紗帽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初開始逐漸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3、帽子,人稱"烏紗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又在民間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便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決定:凡文武百官上朝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志。由此看來,"烏紗帽"作為官帽,距今也僅有600多年的歷史。
可是到了清代,"烏紗帽"又被換成"紅纓帽",烏紗帽便不再作為官員的標志。但時至今日,人們仍舊習慣地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志。如"丟官",依然被說成"丟掉烏紗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王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這種帽子很快在民間流行起來。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論貧富,都戴這種式樣的帽子,只不過顏色不同而已。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
Ⅵ 為什麼古代官員的帽子兩邊都有很長的翅膀
其實關於古代官員頭上的烏紗帽兩邊有兩個小翅膀這種裝飾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但是在唐朝時期,烏紗帽兩邊的這對長翅的長度並不是很長。而具有很長長度的烏紗帽,最早的形成時期是我國北宋時期。
而後來到了明朝以後,對於這種帽子的要求就沒有宋朝那麼嚴了,相對來說把帽子上的小翅膀的長度又縮短了一些,而到了清朝,對於烏紗帽旁邊兩個小翅膀的要求,就已經取消掉了。
Ⅶ 大明王朝1556 嚴嵩徐階都是閣老,帽子為什麼不一樣
明代官員,主要用服色,和補子來區分級別,官帽也有等級之分,但不明顯。
常見的官帽,分為兩類,一是梁冠,二是烏紗,有些類似於現在的軍裝,分禮服常服。
梁冠,一般只在重大祭祀典禮,慶祝大功告成,正月初一進朝賀年、冬至、皇帝生日、聖旨開讀,進呈奏表等時候,才佩戴。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線壓出「梁」,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線的多寡來區分。
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籠巾貂蟬(貂原來掛貂尾,後以雉尾代替,蟬是金飾)。駙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烏紗帽,日常上班時佩戴,前低後高,靠後腦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長橢圓形的帽翅,帽內有網巾,束著頭發,沒有品級之別。
您說的,帽子不同,不知道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官帽,還是兩人爵位不用所致。
Ⅷ 朱元璋為了防止官員上朝時互相交頭接耳的帽子叫什麼
1、烏紗帽
2、烏紗帽的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3、烏紗帽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
4、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