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帽子的演變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古代冠制是中國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男子20歲開始戴冠,戴冠時,要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
中國古時的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
『貳』 中國最大的帽子生產加工基地在哪裡
河南洛陽偃師這邊,針織帽生產很多,各種各樣的,成人的,兒童的,老年的,都有,價位也很優惠
『叄』 哪裡是帽子生產基地
當然是珠三角了, 廣州勇發帽業有限公司 就是一家19年帽子的生產廠家啊?
『肆』 紐亦華帽子是中國產的嗎
目前國內代理紐亦華(NewEra)的帽子都是國內廣東等地生產,國外出售的帽子產地大部分也是中國產,少部分有越南,孟加拉,美國(極少)等地。
帽子品牌排行榜是:New Era、LV、GUCCI、NY、Maison Michel。
1、New Era
New Era 是全球領先的頭飾設計者、開發商和製造商,是一家擁有95年歷史的全球頭飾公司,也是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官方球帽的唯一製造者和經銷商。隨著許多嘻哈明星、影視名人佩戴New Era帽子,New Era帽子跨出運動范疇,受到喜歡街頭文化及運動休閑人士的歡迎,成為最新的時尚穿著指標。
5、Maison Michel
來自巴黎的制帽工坊Maison Michel,以一個大寫的「M」字母logo標記為品牌特色。自從1963年由創始人Auguste Michel創立以來,到後來由設計師Pierre Debard及兒子Claudine Debard入駐,始終都在為各大品牌提供高級訂制的服務,並持續創新設計,保持在手工制帽界的不敗地位。
『陸』 我國於哪一年摘掉了貧油國帽子
我國在1963年因為大慶油田的量化生產從此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相關的解釋如下:
1963年12月25日,中國政府宣布,我國石油產品已經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
自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後,我國原油產量逐年上升。1959年產油372萬噸,比1958年增加145萬噸。1963年達686萬噸,汽油、柴油、潤滑油等主要油品產量均提前超額完成計劃。石油工業給農業、輕工業和化學工業提供了許多原料產品,石油的品種也有數百種,過去需要依賴進口的一些高級石油產品也已試製成功和正式生產。與此同時,1963年石油工業的建設規模也大大超過往年。新建成的煉油裝置總加工能力,比1962年新建的增加4倍多。建築安裝質量全部達到了國家標准。全國鑽井、採油、煉油等各項可比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中,已有3/4超過歷史先進水平。
『柒』 帽子的生產基地在什麼地方
江蘇省約有200家帽子供應商,主要供應後開口、上有印花和刺綉的六瓣棒球帽和運動帽,主要原料包括全棉紗卡、尼龍、網眼布,價格介於0.8至3美元之間。 江蘇是我國最大的帽子生產基地,主要聚集在揚州和南京的生產商的總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2%。2007年江蘇計劃投入25億人民幣修建水運航道,並斥資80億用於港口建設,屆時將新增33個萬噸級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000萬噸。另外,江蘇還將投資27億人民幣用於超過200公里的公路建設。這些都將加快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過程。 另外江蘇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資源以及成熟的原材料供應基地和相關產業鏈。該地眾多帽子輔料工廠能夠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完善的服務。為鼓勵良好商業氛圍發展,江蘇政府已為中小型企業成立了專項基金,該省大多供應商專注於OEM業務,設計緊隨歐美時尚。除了運動帽和遮陽帽,大多供應商還供應其它各式帽子。
滿意請採納
『捌』 帽子的歷史發展
人的外在美除了談及外貌、身材、舉止、氣質等固有特性外,服裝配套中的帽子一族,也是優美旋律里不可或缺的一段音符。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 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
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是明晰:破產者戴黃色的帽子;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公民戴暗色的帽子等等。
如今的帽子少有等級的差別,但仍有職業的劃分,如律師帽、護士帽、軍帽、警帽、博士帽等。還有某些特製的帽子,如十八世紀的法國,一名叫科來姆的廚師,為招攬顧客,在自己的頭上戴了頂高高的白帽,引得眾人的好奇,逐漸演變成了「廚師帽」,而且帽子越高代表廚師的等級越高。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古代冠制是中國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男子20歲開始戴冠,戴冠時,要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
中國古時的冠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
『玖』 中國青年志願者帽子的顏色是
A寶石藍。
中國青年志願者的標志與帽子:
中國青年志願者標志是在廣泛徵集、嚴格篩選的基礎上,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陳磊設計的。標志的整體構圖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願者」的第一個字母「V」,為紅色。
國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鴿子的造型,同時也是「青年」英文的第一個字母「Y」,為白色。標志寓意為中國青年志願者向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奉獻出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表達「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志願者主題。
中國青年志願者帽子式樣及使用規定中國青年志願者帽子為寶石藍色,於帽沿上方正面印有"中國青年志願者"白色字樣,其下正中為青年志願者標志,各級、各類志願者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可以佩帶志願者帽子。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處已指定專門廠家生產。
志願者精神:
1、青年志願者"一助一"長期結對服務計劃。這項計劃以孤寡老人、殘疾人、生活困難的離退休人員和下崗職工、特困學生、國家優撫對象等困難群眾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團組織和青年志願者組織牽線搭橋,在青年志願者和服務對象之間建立起長期穩定的關系,為困難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成為青年志願者行動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
2、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這項計劃從1996年開始實施,採取公開招募、定期輪換、長期堅持的接力機制,組織動員青年志願者為貧困地區提供教育、農業科技推廣、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
3、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這項活動由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聯合實施,自1994年以來,每年組織動員近百萬名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深入農村基層和受災地區,發揮自身的知識智力優勢,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掃盲和文化、科技、衛生服務,推廣農村實用技術,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