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衛健委發布新版戴口罩指引是怎麼要求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3日發布新版《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對公眾戴口罩提出新要求:對普通公眾來說,除了在密閉場所需要戴口罩外,當處於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和公園等室外場所時,也需要佩戴口罩。
另外,建議公眾家裡日常備用一些高級別口罩,當家人出現了鼻咽不適、咳嗽、打噴嚏和發熱等症狀,到醫院就診的時候,佩戴更高級別的口罩,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全面防範傳播風險。
新版戴口罩指引中,重點職業人群主要涉及境外輸入和污染傳播高風險崗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三類人群。
第一類是境外輸入和污染傳播高風險崗位人員,特別強調境外冷鏈食品、交通運輸相關的海關工作人員和保潔員、搬運員、司機等崗位強化防護,工作期間全程佩戴顆粒物防護口罩,防範經物、經環境、經人的傳播風險。
第二類是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除醫務人員、直接接觸病人或感染者崗位工作人員重點防護以外,接觸潛在污染物的人員,比如保潔員、護工、水暖工、化驗室工作人員等佩戴顆粒物防護口罩,醫院其他工作人員,比如保安、導醫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
第三類是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比如乘務員、警察、快遞員等,以前要求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這次修訂進行了提級強化,要求工作期間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
修訂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的原因
2021年7月以來,境外輸入引發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後波及多個省份,德爾塔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轉陰時間長,當前暑期人員外出流動多,機場、港口、碼頭等主要出行中轉場所人員大量聚集,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增大。
同時,受長期持續的疫情影響,公眾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防護意識減退,存在接種疫苗後就不用再戴口罩等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在落實防疫措施和個人防護方面出現漏洞。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防護意識,防範疫情傳播風險,我們對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強化防護要求。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國家衛健委發布新版防護指南,增加對棋牌室等場所防控要求
㈡ 醫用帽子怎麼戴正確
㈢ 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方式有哪些
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方式如下:
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遵守操作規程和常規,做好標准預防:首先要提高整體隊伍的防護意識.
特別是要提高在二線、非感染科工作的醫務人員的防護意識,避免潛在的傷害因素.
平時工作中,戴口罩、帽子,必要時戴手套,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工作服.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醫院按要求配備防護物資,落實標准預防措施,規范處理特殊感染病人用過的物品.
配葯前洗手,穿隔離衣褲,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後再戴一副乳膠手套;操作檯面鋪一次防護墊.
割安瓿前應輕撣其頸部,使附著的葯物降至瓶底,打開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圍繞安瓿頸部,以防劃破手套.
醫護人員長期處於特殊的工作環境,接觸的是特殊的人群,職業暴露使他們成為感染傳染病的高危人群,加強醫護人員的傳染病防護知識培訓,讓醫護人員掌握傳染病的感染鏈與自我防護措施顯得尤為重要;其次是要教育醫護人員自覺遵守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
加強對銳器的使用管理和醫院感染管理:如醫療環境合理布局,加強工作流程監管,增加適當的防護設施,科學有效的隔離方法,科學的污物處理系統,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等。職業安全是近年來醫護人員越來越關注的話題,病人需要一個良好的醫療護理環境,同樣,醫護人員也需要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減少職業性傷害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