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地主時要讓大家圍觀,能站在前面的洞圓告不多納明,
帶上高帽子取其醒目,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另外在上面可以寫上一些侮辱性的語句
當腔蠢然,後來有些地方花樣翻新,弄出幾十斤的高帽子,就帶有肉刑的意思了
❷ 影片《霸王別姬》眾多大腕真情演繹,導演想要通過此片告訴我們什麼
電影《霸王別姬》主要通過兩位京劇名角程蝶衣(張國榮飾演)與段小樓(張豐毅飾演)的半世紀悲歡離合,表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人性的思考和領悟。該片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雜志咐野,被評為"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纖簡皮以及美國全球獎最佳外語片的稱號。
但是段小樓卻選擇了背叛、他把「利刃」刺到了對自己最好的兩個人的身上,蝶衣和菊仙。在這一刻,段小樓成了「假霸王」,而程蝶衣則成了「真虞姬」。
Two
對於此片,我認為造成其悲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時代動盪不安等等……但是究其根本,我覺得還是因為人內心的醜陋與陰暗,以及那一己私慾的存在。可是,在人的內心深處,善與惡的爭執,什麼時候又停止過呢?似乎它們都一直存在著,只不過是在於人的主觀意念和道德品行。我覺得這也是導演想通過此片來告知我們的。
或許這就是人吧,一面嚮往著美好,卻又一面趨利避害、製造著悲劇。但是,我也相信在這個世上也一定存在著那麼些人,就好似程蝶衣那般,執著到底,如夢一生。
在此,我想呼籲大家凡事要包容、要相信、要忍耐、要有盼望,要為自己的善意而心生感恩,要懂得在逆境中沉澱自省,在順境中堅守真情之心。而且也要懂得順應時代的潮流。那麼,我相信,如果做到了這些,便自會通往陽光大道。
❸ 為什麼批鬥的時候戴高帽
為什麼要批鬥人的時候要給他戴高帽子
因峨冠(高帽)博帶(闊衣帶)是古代士大夫的裝知困旁束、尊尺滑貴的象徵。所以奉承阿諛搭橡人就叫給人戴高帽子。
與掛黑牌子一樣,它是批鬥會的一種道具,把被批鬥人妖魔化為異類鬼蜮,不當人看待,對被批鬥人進行人格懲罰性羞辱的一種方式。
❹ 讀了《門庭若市》這個短文之後你有哪些收獲
《她的憂傷
》我的出生是在建國初期三大運動:即「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鎮壓反革命」之後的事情,迓迎我的不是一個明窗凈幾、衣物殷實、國富民強的家境與國體。
「抗美援朝」戰爭雖然擊敗了以不可一世的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列強,創造了「美國也可曾入攻」的神話傳奇故事,但在戰爭中所受的創傷仍未及時撫平,戰後的窘態依稀殘存。百姓們起早摸黑地勞作,卻過著民不聊生、飢不飽食的日子。這使得我的降臨有些落幕、唐突、失措。。唐突之餘,便有了被奶奶揉皺在紙團里的一抹憂傷。
每每隻要涉及到奶奶的任何事情,所有的憂傷,所有的懊惱都會集結於揉皺的紙團里,使我的良心一次又一次地感到不安。奶奶的命運苦成了一株黃蓮,若道黃蓮之苦,並非黃蓮能辯清的。
奶奶婚後三天,所謂的爺爺乘坐的飛機被國民黨的敵機炸毀,奶奶的幸福便隨同文思如泉的爺爺一起齎志而歿,予以奶奶留下則啟的只是曇花一現過後的蕭條與凄涼,奶奶把對爺爺的思念奏成一首日月輪回的哀曲,思念恰似哀曲的主旋律,起伏跌宕的音階演繹出奶奶坎坷不平的歲月。固步自封的奶奶順理世俗,一邊吟唱著哀曲,一邊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一晃就是十來年。
後來,由於生我父親的母親—我的親奶奶,在我父親兩歲多時就謝世長眠了。爺爺便與之聚為一家,順理成章立為我記憶中的亞奶奶。說起生我父親的母親,也就是我人之常情的親奶奶,當然我不曾謀面。對於她的印象,我只能憑借旁人的咕議,然後發揮想像,近似地描模出她的儀態與為人。但對待如此「親」字,我是慎之又慎,防之又防,向來都不曾將它與奶奶串聯使用過,唯恐惡意中傷亞奶奶對我們的一片真情。
亞奶奶剛來我家的日子也不見有多大的起色,追究其原因為:我父親的姊妹多,而且年齡小。但爺爺勤勞、精明,每天日月三光之時,便起床扛上100來斤的重擔徒步去100多里開外的城裡做些小買賣。晚上又披星戴月趕回家,家裡則有賢惠能乾的亞奶奶打理,日子自然有些輾轉。經過爺爺與亞奶奶幾年的努力打拚,家很快就在當地小有名氣了。爺爺購置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田地,生活已不愁吃穿。每逢青黃不接之時,善良的爺爺總把家裡在多餘的糧食不收取任何費用都預借給周圍的貧民,大多數的時候,爺爺還得擔心借主是否有力氣扛回家,且吩咐亞奶奶備齊飯菜,必定借主酒足飯飽之後上路。
人生如一柱燃著的紅燭,顯赫的光芒散盡,必以斑斑淚痕謝幕。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政治運動風涌雲起,爺爺被胡亂地寇上了「投機倒把」的帽子,並納入封建地主階級之列,爺爺用汗水換來的土地都被沒收歸公。但鑒爺爺的平時的為人慈善,還好沒有對爺爺動用任何刑法。只是偶爾地被得志的小人發落到外地砍伐蘆葦。也就是在一次砍伐蘆葦中,爺爺帶病恪盡職守,最後體力不支,而分崩離析。那年父親才10歲,五個姑媽都還小,奶奶的生活再一次沉淪於谷底。
爺爺不再與人世較勁了,亞奶奶的日子就像「日子」中的「日」字,便少其中間一橫,不管如何努力,總是支棱不起。當時,國內革命依然還在繼續。革命是激進的,但受當時文化水平的制約,使得革命的宗旨在傳達的過程中被無意思地扭曲變形,革命的痹病暴露無遺。
次年初春,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蜜蜂喑嗡,蝴蝶斕姍;鶯雀忙碌……亞奶奶為充足口糧,於門前荒山上種上幾株南瓜。南瓜自然生根、發芽、開花、蒂結。除了幾只光明正大的螢火蟲打著燈籠來吸吸瓜葉的汁液外,長勢一帆風順。可當南瓜正值成形之際,偏有人告密了。按理說,瓜應該無損於任何人的利益,因為山還是原來那片山,土還是原來那片土,只是給心懷怪胎的人們添了些堵而已。
接著,便來了幾個幹部模樣的人士:一件外套披在肩上,衣襟上插著筆;雙手反背於身後;高高壟起的腹部,嶶微向前傾。但很清楚看得見,裡面塞的不是知識,而是油湯與蒙昧;一雙雙賊溜溜的眼珠四處亂轉,企圖發現什麼。
很快,他們便發現無損於任何人利益的南瓜,不分天理昭然,並將其連根拔起。並把這一霸道孫笑如的行為奉恭為革命——割資本主義尾巴。我不知他們所謂的革命的目的何在,但我深知道革命的意義在於進取。由原始經濟到自然經濟;由飢渴到溫飽;由愚昧到智慧;由……干嗎要拔升改掉,可以充公呀!這樣,興許還能分到片葉半瓜之類的。但所有的問號、憂慮,在我看來滿是狐疑。而螢火蟲超人的智慧,我甚是佩服。種瓜這一事件,瓜雖是拔了,但並未了結。
下午,幾個幹部模樣的人士運籌帷幄,預備為亞奶奶的勤勞行為舉行「表彰」大會。所謂「表彰」大會,實則批鬥會:將「犯人」押上示眾台,先用繩索來個五花大綁;然後在頭上扣上一頂用報紙折疊成的1米多高的氈帽,氈帽高聳雲天;再用毛筆在帽沿上揮上「罪該萬死」「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之類的字樣。然後召集全村男女來鑒賞,情節嚴重者,則還會吃棍棒之苦,受皮肉之傷,亦或拖著疲憊的身子,敲著鑼,打著鼓,排著浩盪的隊伍,滿村行游。至於為何要用繩索將其五花大綁,以防萬一遇到個托塔天王反亂,理由可謂充分。但至於高聳雲天的氈帽,我不得理解。閉目冥思,好怪的念頭又涌現腦海。好使「犯人」犯頸椎之疾?我尋思。即便這般,輕輕的報紙怎能所奈何得了的?還不如改成金鉑之物。看來,我列舉的這些都不是目的所在,那便是取悅於愚昧罷了。而對於不公平的處罰,恐怕只有愚昧才開得心來。
上述荒誕不經的片片幕幕,並非我的親歷,而是源於亞奶奶自導自演自述的悲情影劇里。我問及亞奶奶當時是否感覺有失於顏面,她滿臉凄苦:「看問題,論事理,如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意。」然後沉默不語。她雖未正面回答我的提問,但我要的結果卻甚是明了。誠然,評判一件事情應與所站立場、時空,地域不同而有所異議。六月飛雪,意欲洗刷冤情;而月冬飛雪,則意在增添寒氣。亞奶奶的冤情,我不知道那年夏天可曾下雪,反正我心中的雪大得已經蓋沒整個蒼穹。
莫道歲月無情,青春原本脆弱。20世紀70年代,我的靈魂追逐著目標軀體一同來到這銀灰色的人世間,我用母親賜予我的溫熱的血液和幼小的軀體去感受人間冷暖。那時的亞奶奶已老成了一棵大橡樹,脖子上的皮一耷拉一耷拉地往下鬆懈著,原來筆直的身體彎成了一道弓,銀發長飄,宛如白魔女。她的動作也變得有些木納而又躊躇不前,就像錄音唱片卡帶,反復倒騰好多次才能順理成章完成。但當時在我看來,她依然美麗慈愛,處處充實著我的視野,為銀灰色的人生點綴絢爛色彩。
兒時的回憶,如一片熟睡透明的冰,遇熱會融化成水,水流不止。而我對亞奶奶追憶正如這水流不止的冰,真真切切,纏纏綿綿,匯聚成溪流。溪流里流淌我與亞奶奶的故事。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奶奶常將我扛到背上。為取悅於我,她故意朝前走三步爾後倒退兩步,就像錄音唱片倒帶。幼稚的我,從那時便開始固定地認為這是人生終老時的必然步伐,直到後來懂事,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麼的荒誕不經。
福運並臻,這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因此,我沒多大的本能去改變什麼。生活中盡管有亞奶奶這堵為我遮擋雷電風雨的龍背牆外,家庭的拮據和父母親整天無休止的爭吵,使得我童年的腳步走著走著、跑著跑著,便飛了起來。飛越童年的海洋,將無憂的足跡撇在天邊,落定的是一輩子沉穩、沉重的包袱。
我還清楚地記得亞奶奶第一次帶我去做客的情形:因為那時年小,連紅白喜事都分不清,只知道東家人山人海,賓客如流。我像腰帶一樣緊貼亞奶奶的身邊,隨同奶奶拜見過客人,然後在東家的園院里落座了。大家一邊品嘗著用爆米花、白糖、花生酪成的奶茶,一邊閑聊著。一位身穿草綠色軍裝的大哥哥,很有軍人的氣場,朝奶奶走來,他嚴肅地很正式地向奶奶行了個軍禮:「姑奶奶好!」奶奶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喜出望外道:「哦,聰兒回來了!」他上前一步,將奶奶的一雙手握在自己的手裡,淚滴漣漣,像久別重逢的至親:「這是蓮蓮吧!都長這么大了。」奶奶:「嗯!快叫哥哥!」「哥哥好!」我格式化地與他打過招呼。見他與奶奶彼此寒暄了一老陣,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張錢硬塞給奶奶。說是小時候奶奶對他疼愛、照顧有佳,在外時常眷念她,今日走得太急,忘了備其禮物……我在一旁聽著,像吃黃酸楊梅,酸溜溜的。
同賓客一起用過餐,便啟程回家。路途並不遙遠,嗲孫二人卻走得甚是仔細。奶奶隨兒背著我,走幾步,退幾步,像錄音唱片卡帶;隨兒又牽著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走馬觀花。如此往復運動,必定也要疲憊的,於是嗲孫二人乾脆在一棵「抱抱楊」下盤膝而坐。
八月的天,暑氣並無散盡,「抱抱楊」依然是一把受歡迎的綠傘,為行人遮陽擋雨。在傘下,見得出奶奶高興。她摸出那張轉載了感激的錢,便教我認錢。幾經奶奶的比劃與描述,錢的相貌幾乎能在大腦的記憶簿里復制。認過錢,奶奶便視若珍寶地將其放入深深的褲兜,還在褲兜上按了再按,擠了再擠,方可放心。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在她褲兜上拍兩拍,算是給褲兜里軍哥的感激語言加把保險鎖。卻又被剛才彼此粗俗的動作逗樂,只得對視而笑。
有時候,金錢不等於感激,但轉載了感激的金錢是一定值得去珍藏的;而珍藏並不只是加把保險鎖那麼簡單的事,要存放於心靈幽深之處,用肺腑去感受、去接納……
回到家,破例的,亞奶奶並未將錢交予手頭拮據的父親亦或是母親。她的行為有些稀罕,這事單要放回前一兩年的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如今,她神智有些不清,開始犯健忘,而且是極度的。事物在她眼中可以是隱形的,即虛無飄渺;也可以是直視的,為情真意切。所以,許多的時候她會牽著孫子找孫子,提著鞋子找鞋子,有時糊塗得竟連我母親都不認識。微少的時候,她卻又清醒得像個精明的會計師。於是便有了被奶奶揉皺在紙團里的一抹憂傷。
回到家稍過片刻,鄰居——八八要教我折紙飛機,我便去找亞奶奶要紙張。她在衣櫃里搗騰了好一老陣,然後遞於我一個皺巴巴的紙團。看著皺巴巴的紙團,我頭皮發麻。我知道這是奶奶用心揉皺的、為上廁所備用的。自然有些責怪之意,便斗氣似的走了。我邊走邊理開橫哽在內心的皺紙團,驟然的被不信服的東西愣住。揉眼——再揉眼,不信服——還是不信服。邏輯、真實、邏輯、真實,善變的外衣,美麗的靈魂迷惑著我的雙眼,現實卻又真切得讓人悲凄可怕。亞奶奶剛才才珍藏的,被熟透了的青春暴露無遺。我剝開外層的紙團,將內面的東西還給了她。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去找亞奶奶索要紙張,她又隨手遞給我一個褶皺的紙團。而這一次,我以為是符合邏輯的純粹。揣著紙團看都沒看一眼就去找小夥伴們了。當我擿開紙團時,不經意的目光感覺有東西從紙中滑落。無意思地瞥瞥,「不信服」的東西再一次將邏輯撂倒於地,如同亞奶奶的精神健康一般。
❺ 劉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對我們有何借鑒意義
劉邦打下天下之後,一次在宮中飲酒,頃扮與開國功臣們談起他與項羽的成敗得失。別
人說過之後,他自己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雀慎灶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
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孝凳眾,戰必勝,
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
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我認為漢高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知人善用。
❻ 同事員工活動能夠帶生日尖尖帽嗎尖尖帽的由來
當然可以,你覺得好看舒服就可以了
應該是代表wizard的意思吧?用來祝願小孩聰明。
尖尖帽在西方是巫師的象徵,中世紀被宗教裁判所判為巫師並處以火刑、淹刑的人,遊街示眾的時候就戴這個。
後來,中國人wg批鬥戴高帽子應該就是從這里學來的。
❼ 風景畫的中國畫
兩年前,一部名為《極端的時代:20世紀世界史》的外國歷史著作,把即將過去的這個世紀概括為「不僅僅是盡人皆知的有過巨大社會災難的世紀,也是人類自石器時代以來在人的行為上發生最深刻的變革的一個世紀。」對於中國而言,20世紀也是中國社會生活發生廣泛、深刻變動的世紀。社會文化的變遷牽動中國人對待自然的心情和態度,也牽動中國人對待藝術的心情和態度。出現在畫面上的自然風景,曲折地反映著社會文化、心理的變遷,有時候表現為期望,有時候表現為迷惘,有時候表現為適應,有時候則是一
種追憶。而從事風景畫創作的畫家,通過自然景色,反映了與其社會身份、社會角色相適應的心境。通過一些作品回顧百年來中國風景畫的發展歷程。它們不一定是我所考察的時期和我所舉出的畫家的最優秀的風景回,但它們可以代表這些階段風景畫的不同文化類型,它們的作者也代表著不同時期的不同社會角色。
⒈承接著40年代廳碼的戰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確實是20世紀中國藝術的轉折點。毛澤東文藝思想是列寧主義文學藝術觀的中國化,中國共產黨要求一切文藝工作成為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的「齒輪和螺絲釘」。文藝作品的審美標準是工農兵群眾的「喜聞樂見」,風景畫當然不能置身事外。1953年 6月,中共中央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以此為「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秋天,第二次文代會在北京舉行,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作《為總路線而奮斗的文藝工作者的任務》的報告,會議號召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加強學習,掌握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創作高度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在風景畫創作方面,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吳作人的《佛子嶺水庫》、艾中信的《通往烏魯
木齊》,是當時備受好評的作品。董希文的《春到西藏》作於1954年,那是青藏、康藏(即川藏)公路通車的一年。作者自覺遵照黨的文藝工作方針,學習黨的民族政策,深入生活之後完成了這幅風景畫作品。該作品構圖、色彩都體現著50年代主流文化的取向,在繪畫處理上,董希文繼續探求民族、民間繪畫形式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畫面鮮艷、明朗、開闊、樂觀,藍天下盛開的花朵、寬廣的待開墾的土悶緩地扮罩哪、在陽光下耕作的藏族婦女……組成寓意明確的圖像,而點題的細節是沿著遠處新修的公路源源而至的解放軍車隊。自然界的春天是畫家「比興」的材料,作品的主題是表現西藏人民翻身解放的政治春天。這幅畫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原則在風景畫創作中取得成功的例證。董希文的油畫創作不是一以貫之的直線發展,自1949年以後,他極力探求一種通俗風格。從《開國大典》到《春到西藏》,這種通俗的寫實風格似}~NNTN點。後期的人物畫和風景畫又有另一種追求,但他未能走到他預期的目的。與《春到西藏》同一年問世的《通往烏魯木齊》,是艾中信的作品。那是蘭新鐵路正在河西走廊緊張修築的時期,這幅畫是作者深入蘭新鐵路工地體驗生活的成果。畫家把西北高原壯麗的自然和沸騰的築路工地組織起來,吸取山水畫長卷的構圖方式,山脈、雲霞、煙塵、冰雪和無盡的人群組成一往無前的動勢。這和《春到西藏》一樣,它不是通常意義的山水或風景,而是一種「歷史風景」,它的主題是人對自然的征服。
正是這種作品,成為50年代中國油畫風景的主流樣式。這些畫是中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產生的,它們是配合、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藝術作品。畫面上充滿了當時舉國上下共有的豪邁、樂觀氣氛。也只有這個時期才有這樣的氣氛。《春到西藏》和《通往烏魯木齊》不一定能代表兩位畫家繪畫創作的藝術成就,但很能代表50年代中國主流藝術中的風景畫模式。
2 、從1957年夏季開始,中國社會政治形勢急轉直下。在反右「陰謀」中,50萬知識分子、幹部、學生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開始了狂熱的「大躍進」,全國農村普遍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4億人進入公社食堂吃飯,許多地方宣布已經進入共產主義;隨之而來的是曠古未有的大飢荒。在文藝領域,經過反右、交心、拔白旗、興無滅資、反右傾等一系列政治運動之後,毛澤東提出的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兩結合」創作方法,成為全黨全國全民文藝創作的指導思想。50年代後期,繪畫創作出現了一種新的樣式,那就是以毛澤東詩詞為題,而以山水為畫面主體的繪畫。油畫家大都忙於反映「火熱的斗爭生活」,這給水墨畫家留下了施展才能的空間。傅抱石和關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完成於1959年,這件幅面巨大的水墨設色作品是為新建的人民大會堂創作的,曾經各級領導反復審查認可,完成時由毛澤東親自題寫「江山如此多嬌」,然後安置在人民大會堂的中心部位。選擇《江山如此多嬌》這個題目作畫,是由於毛澤東寫過《沁園春 詠雪》這首詞。這個創作任務的中心,就是如何再現毛澤東原詞所描述的北國風光。而在北國雪景之中所貫穿的則是毛澤東本人高視闊步、睥睨千古的英雄主義氣概。也就是說,畫家的任務是通過特殊的山水形式,贊頌毛澤東的英雄主義氣概。作為首都紀念國慶10周年的「十大建築」之首的人民大會堂,曾被國外建築家形容為「給巨人准備的房子」,它的一切都追求著一種超正常標準的巨大。《江山如此多嬌》當然得極大,這對習慣於小幅宣紙上揮灑水墨的畫家來說,顯然是勉為其難。完成之後的作品曾贏得一片喝彩,但在近距離看過原作的畫家們,大都不置可否。作者之一的傅抱石自己就極不滿意,曾鄭重要求重畫而未能如願。傅抱石回憶說,他畫《江山如此多嬌》時,時時都感到緊張。這固然有工具材料、習慣了的技法與特大畫面的矛盾(陳傳席教授記述過傅抱石無酒不能放手作畫的習慣,而在繪制這幅大畫時苦於無酒,想來這也是一種矛盾),但根本的矛盾是嚴重的政治要求與畫家藝術個性之間的矛盾。60年代初期,以毛主席詩詞為繪畫主題的水墨畫創作十分普遍,傅抱石和關山月畫了不少以毛主席詩詞為題的作品,李可染、錢松岳甚至潘天壽也都有這種作品。客觀地看,在「突出政治」的喧囂日甚一日的年代,毛主席詩詞為山水畫創作留下了一方狹小卻能生存的空間。這類創作都沒有發揮出畫家應有的藝術水平,它為藝術史留下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藝術氣氛,透過這類作品,可以參悟當時畫家的特殊心態。
3 、1964年冬天,具有上千年歷史的風景——山水畫創作出現中斷。此後10年間,風景畫和別的許多文化現象一樣銷聲匿跡。據後來考證,當時未被關進監獄或「牛棚」的畫家中,也有十分勇敢的人,他們在私下擅自畫畫,其中就有畫山水或風景的人。但在當時公開場合,可以展覽和出版的,只有像《毛主席去安源》這樣的畫。到70年代初期,出現了有數的幾張山水畫和風景畫,後來有關部門又組織畫家為賓館和外貿作畫,山水、風景畫又陸續出現。李可染畫的《韶山》,王路畫的《古田光輝染層林》是可以代表那個時期文化特色的山水、風景畫。「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李可染被批鬥、抄家,戴高帽子、掛「牛鬼蛇神」大牌遊街,然後被關進牛棚接受審查。1970年,李可染與中央美術學院部分教師一起,下放湖北丹江口「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分派給李可染的工作是看管自行車。1972年,他奉調回京,開始為革命畫畫。《韶山》是作於1974年的作品,它的全名是《韶山革命聖地予主席舊居》。作品構圖與當時流行的韶山照片差不多,但畫家車前景添加了一排參天的松樹,房屋周圍畫了一隊隊高舉紅旗要來哼仰革命聖地的人物,他們有的來這里開「講用會」,有的在列隊合影,從衣著看,當屬各民族群眾無疑。畫面上方,有作者題跋,除標題和「可染敬寫」等字樣外,還有用小字寫的「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主席就誕生在韶山這座農舍里……」約150餘字的長跋。李可染是中國當代最具才華和個性色彩的山水畫家,善用濃墨層層暈染,構成渾厚華滋的山林奇境。「文革」前,曾有人批評其山水畫為「江山如此多黑」。但在這件作品中,他喜歡的深重墨爭被革命聖地的無際光焰「盪滌』』得不知去向,而他那早已為人們熟悉的蒼潤筆墨,幾乎全被拘謹的勾描所代替。自從湘潭韶山成為「聖地」,許多作者在描畫它的時候難免受制於宗教迷狂。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缺乏宗教精神,所以「聖地」往往帶有土地廟或灶王爺神龕式的裝飾趣味。1959年傅抱石畫望((毛主席故居》,與1974年李可染的這件作品之間的趣味差異是十分清楚的。就在這幅頌聖之作完成之時,李可染被推人「批判資產階級文藝黑線回潮」的大批判濁浪狂潮之中。這次大批判摧毀了李可染的身心健康,留給畫家的疾患再也沒有恢復。王路的《古田光輝染層林》描繪的是「古田會議」原址,畫面正中是紅楓蒼松簇擁著的古田會議院落。房屋上面豎立著「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紅色大字,院落周圍是飄揚的紅旗和前來瞻仰革命聖地的工農兵群眾,前景是正在金色的田野里收割稻穀的公社社員。當年舉行古田會議的地方,是一所舊式鄉村院落,要是如實描繪,就不可能顯示這一革命紀念地的偉大崇高光輝神聖。作者通過屋後山林和遠處群山的渲染,襯出這一座房屋的鮮麗明朗。建築物的絕對對稱,豐收季節的的溫暖色調,高大挺拔的松樹,雲霧繚繞的群山……在當時都是具有特定寓意的符號。所有的畫家和所有的觀眾,也都十分了解這些符號的寓意。在與革命聖地有關的繪畫作品中,不論油畫國畫,幾乎沒有不使用這些符號的。《古田光輝染層林》是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創作的,題材牽涉到中共黨史,這類作品都得經過各級領導層層把關審查。最終審查通過的作品,實際上並不完全是作者個人藝術意圖的體現,按當時的說法,它是黨的領導和群眾智慧的產物,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碩果,而創作這幅風景畫的人,只是執行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接受黨的領導,聽取群眾意見的普通勞動者,他畫了一幅風景畫,與工人生產出一個機器零件的性質沒有什麼兩樣——這已經是當時的畫家所能得到的最高評價了。
4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政府開始清理「文革」後各個領域中「左」的政策及其嚴重後果,包括「左」的文藝政策及其後果,這使中國的畫家們絕處逢生,獲得了自1957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活動空間。由胡耀邦負責實施的平反「冤、假、錯案」行動,使大批蒙受政治迫害的無辜者獲得解放。被戴上各色政治「帽子」的藝術家恢復了人身自由和藝術創作的權利。70年代末,在1957年的反右派運動中被下放到邊遠地區的畫家,陸續返回原先工作的地方,重新拿起了畫筆。張欽若和朱乃正是552877名右派分子中的兩個,他們在70年代末得到平反,挽回了失去的藝術青春,隨即創作了多幅風景畫。這些作品不僅表現他們曾長期生活的邊地風貌,而且也反映了他們個人和絕大部分中國藝術家當時的心境。張欽若在北大荒和黑龍江一帶勞動生活了20年。1979年獲得平反以後,連續畫出《黑土地》、《初春》、《山莊秋艷》等描繪白山黑水自然風光的作品。這些作品以自由的筆觸和溫暖的色調,表達了東北大地特有的坦盪質朴,反映了畫家在生活重新開始時滿懷希望的樂觀胸懷。長期的曠野生活,對於張欽若的藝術氣質不可能沒有影響。80年代以後的作品,顯然變得自由、灑脫,不再拘泥於如實反映真人實境的細節,而更具有表現性。朱乃正是在當學生的時候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按當時的政策,對學生中的右派寬大處理。他在青海高原工作20年,1979年獲得平反之後回到北京,創作了一批取材於西北高原的風景畫,進入他繪畫創作的全盛期。《青海長雲》是他這一時期風景畫的代表作,作品以夏日青海高遠澄澈的天空為主體,游盪著日影的高原和奇峰峻嶺似的白雲,給人崇高壯美的感覺,畫面空闊而不空泛。這種景象在南方是不可能看到的,在西北高原卻司空見慣。生長在江南的朱乃正曾說,中國人要畫出好畫,得到北方去。這句話意味深長,不止於對北方自然景色的偏好。張欽若這一時期的風景畫是親切和自由的,朱乃正則表現出詩意的崇高,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一種不計前嫌的曠達。中國知識分子對強暴橫逆之
淡然處之,和在遭受迫害之後的不計前嫌,可以說是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特異的一頁,這對於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發展將會產生什麼後果,有待歷史的驗證。
⒌中國畫家對環境的興趣,一直其中在非人工的自然上。從20世紀初期開始的油畫風景創作,也以自然風景為主體。50年代開始,山水——風景
畫作品出現了人民「戰天斗地「的場面和戰斗的成果。改革開放以後,」四個現代化「建設吸引了一些藝術家的注意。與過去的建設景象不同的是,21世紀不再贊頌建設工程中大搞群眾運動,中國人開始以欣羨的眼光關注科學技術,這使畫家有可能以新的視角和新的心態描畫現代化建設的景象,為中國風景畫的歷史序列增加前所未有的畫面。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畫家當推韋啟美。韋啟美於80年代先後畫出《立交橋》、《秋天的公路》、《雲》、《子夜》、《五號碼頭》、《大壩的構思》、《新線》等一系列描繪現代設施的作品。這也是「風景」,一種被現代人的智慧和工業——科技力量改變了原有形態的「風景」。他用垂直、水平的直線,勻整優美的弧線,精確的塊、面,表現他所謂的「純凈而堅實,嚴密而空靈的世界」。韋啟美的這些風景畫,不僅僅是風景題材的改變。在這些由人工造成的景象里,回盪著一種樂觀、智慧、明朗的現代情調,它所蘊涵的感情絕不是刻板和膚淺的。在有些作品中,可以品味出人類對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含有驚愕的欣賞;而在另外一些作品裡,又能感受到置身於第二自然的現代人難以排遣的孤獨和迷惘。就描寫工業——科技建設景物的風景畫而言,韋啟美的作品顯然超越了50一60年代幾位油畫前輩的作品,包括像吳作人的《佛子嶺水庫》、常書鴻的《劉家峽水庫》和許幸之的海港、工廠,原因在於韋啟美的作品不只是新建設的圖像報道,他表現了現代人含蓄而微妙的心緒。進人90年代以來,韋啟美繼續有類似風格和題材的作品問世。但很明顯的事實是,像韋啟美這樣,從當代建設中獲得創作靈感的中國風景畫家幾乎是絕無僅有。
⒍80年代是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轉折時期,許多畫家開始對幾十年來一直居於主流地位的通俗寫實風格表示懷疑。率先對主流繪畫觀念公開提出挑戰的,是當時已經不年輕的吳冠中,正是由於吳冠中的年齡和經歷,主流藝術不能不正視他的挑戰。他從油畫、水墨畫和藝術評論幾個方面同時發難。連續幾篇關於形式美、抽象美和繪畫內容與繪畫形式關系的文章,使體制內藝術觀念陣腳大亂,使得一些人耿耿於懷,沒齒不忘。而他的水墨畫創作在中國畫行內的反應則是「毀譽參半」,個中原委在於對他的水墨畫的評價,必然連帶一些根本的藝術信念,例如對於「筆墨」習規和對於「文人畫」傳統的信念等等。從80年代開始,吳冠中的一批水墨風景畫引起藝壇關注,《春雪》、《松魂》和稍後的《春山雪霽》等,以獨特的形式節律表現了他個人心目中的中國山水精神。他的水墨風景畫畫得十分輕快,畫面單純、開朗,筆致清逸而大氣盤桓,個性特徵(不論人們如何評價這種特徵)十分突出。這種創作態度在此前幾十年中國風景畫創作中幾近絕跡,其中包括因其藝術風格難以見容於「左」的文藝體制而轉入「地下」的林風眠的風
景畫創作。而吳冠中在形式上的變化,較乃師林風眠更為大膽。從「文化大革命」中,在「兩結合」創作方法,「三結合」創作體制之下創作的革命風景畫,到吳冠中的具有抽象表現性的風景畫,其間反差極其巨大,這反映出中國畫家的創作環境和思想狀況發生了相當深刻的變化,
也告訴人們,「左」的統治並未如其所願地摧毀中國風景畫藝術的創造活力。在吳冠中集中展示他的這批作品之前,一些中年畫家也在畫具有抽象意味的風景,如曹達立,但他遲遲未獲集中展示的時機。吳冠中作品的公開展覽,說明中國風景畫創作終於進入了一個變革階段。這種變革引起各種批評,批評者仍然在計較筆墨功夫、色彩、造型規律……與同時期給予黃秋園作品的無保留的熱情形成有趣的對比。這反映出中國主流藝術的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⒎90年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發展,是體制內外同時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復歸傳統成為一種潮流,盡管不同的力量對此有不同的動機,但它已經形成合力,影響面之廣,超出「五四」以後的任何階段。在美術界,除「重寫」中國美術史(如重新評價「四王」,重新評價20世紀初期對傳統繪畫的批判,重新評價引進西方美術等)之外,在美術創作上,也有從題材和形式兩方面復歸傳統文化的跡象。在風景畫創作中,最顯著的是畫家和觀眾對古老歷史景物的偏好和從傳統水墨畫中汲取形式處理的方式。早在羅工柳、吳冠中60年代的部分風景畫作品中,就已經可以看出中國油畫家對吸收傳統繪畫形式的興趣。到90年代,一些油畫家開始以「名正言順」的氣概,進行這方面的試驗,洪凌和曹吉岡的作品可以作為這類創作的代表。洪凌在90年代初期拿出了他的油畫山水,一開始就受到關注。他的油畫山水不是簡單地搬用水墨畫的皴擦點染,而是要把油畫的色調和空間處理與中國山水的氣韻糅和起來。由於他將筆墨觀念用到作品中,同時避免強調景物的空間透視關系,所以他的作品顯得斑駁凝重,又具有現代繪畫的平面性。如果以古人評論諸家山水的話來說,洪凌屬於「得山林之質」的一路。洪凌的畫仍然注重色彩,筆墨韻味的借鑒並沒有降低畫面色彩的豐富性。相形之下,曹吉岡的油畫風景就更接近水墨。他毫不猶豫地在油畫風景中挖掘黑色的豐富而微妙的表現力,以油畫筆觸模擬水墨山水畫中的皴擦,充分發揮油畫在表現空間深度方面的特長,使那些略似北宋山水局部的景物顯得蒼茫深邃,而放大了的溪澗岩岫的形體,使畫面帶有超現實意味。類似的試驗遠不止這兩位,他們都悟出中國油畫風景在學習西方繪畫的同時,完全可以從本土繪畫藝術中挖掘有益的養分。因為對於表現中國人的山水趣味來說,由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繪畫藝術必然具有外來藝術不可能有的便利之處。他們的試驗得以順利開展,開放的文化環境是決定性因素之一。而50年代以後類似的試驗,曾經面臨不可逾越的障礙,即傳統水墨畫的形式特徵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繪畫為政治斗爭服務的矛盾,對於畫家來說,那首先是一種審美趣味的矛盾。如果油畫家以表現「三大革命斗爭」為自己的藝術使命的話,傳統水墨的沉靜、幽雅、含蓄,與「三大革命斗爭」在繪畫形式方面的特殊審美要求,永遠是格格不入的。而像洪凌、曹吉岡他們的作品,正是在表現山水的沉靜、幽雅和含蓄方面最為得心應手。100年來,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確實發生了許多變化,但風景畫內容和形式的變化,並不全是自然環境引起的變化,它更反映著人們心境的變化,反映著中國人在觀看自然、思索自然時的心情和由此引發的感慨。影響中國畫家心情思緒的環境因素很多,就20世紀而言,政治形勢的變動是異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它有時迫使畫家作出並非自願的藝術表現,作品表面的氣氛也許與作者當時的心境完全相反,這在風景畫史上是十分特殊的一頁,因而就特別值得關注。而從整體上看,中國人對自然的深切感情,在任何文化環境里都不曾消失,這是風景畫在新的世紀里不會從中國文化中消失的根本原因。
❽ 戴高帽子遊街的意思
戴高帽子遊街就是批鬥的意思。
在某段歷史時期,對於「犯錯誤的人」,懲罰就是要帶著寫著他們「罪行」的高帽子遊街。
❾ 為什麼以前鬥地主要戴高帽子
這是一種醜陋的形象吧,讓人覺得難看,讓大家笑話吧反正就是批鬥的對象不是什麼好的角色
❿ 項組四字成語有哪些
四字成語中第一個字是項的成語只有2個。
1、項背相望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解釋】項:頸項。原指前後相顧。後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出處】《後漢書·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灰。」
【結構】主謂式成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行人擁擠
2、項庄舞劍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解釋】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出處】清·劉碼塵坤一《致張香濤書》:「[定興]乃於署督篆任內,奏參銀元局及淮山鹽務,牽涉敝署,不無激射之詞,論者謂為項庄舞劍,而弟因未嘗稍存芥蒂也。」
【結構】主謂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別有所圖
【近義詞】項庄舞劍,意在首答沛公
項字開頭的四字成語 :項背相望、項領之功、項庄舞劍
項背相望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生詞本基本釋義項:頸項。原指前後相顧。後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出 處《後漢書·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灰。」
成語接龍望文生訓 訓練有素 素隱行怪 怪聲怪氣 氣吞山河 河清海晏晏開之警 警憒覺聾 聾者之歌 歌鶯舞燕 燕頷書生 生動活潑潑油救火 火山湯海
海涯天角 角巾東路 路叟之憂 憂盛危明明鏡高懸 懸龜系魚 魚躍龍門 門當戶對 對頭冤家 家家戶戶
組詞:頸項、事項、前項、義項、項圈等等。
基本釋義:
1.頸的後部。
2.姓。
3.用於分項目的事物:下列各~。三大紀律,八~注意。第五條第二款第一~。環境保護是一~重大任務。
4.款項:用~。存~。
5.代數中不用加、減號連接的單式,如3a2b, ax2,4ba等。
(10)五花大綁戴高帽子批鬥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的解釋及造句
一、頸項
造句:白鼬體型嬌小、行動敏捷和性情兇猛;它們通過咬破頸項的方式來捕殺獵物;據說它們會跳蛇舞來迷惑體型比自己龐大的受擊對象。
解釋:脖子。
二、事項
造句:雖然多樣化可能在「社會性頭腦」經理的名單上高居前位,如果僅強調諸如此類的事項或非事項,不要期望可以坐上主管的位子。
解釋:事情的項目:注意~。
三、前項
造句:而存在於這個假性相關中的外來變異數稱為前項變異數,它同時與自變相與依變項產生關聯。
解釋:相比的兩個數,在比號前面的叫前項。參看〖後項〗。
四、義項
造句:本文以其中的聯合式復合詞為研究對象,所作的統計、分類、資料收集整理和對語素與義項語義關系的分析研究,具有試驗性、探索性的特徵。
解釋:字典詞典中同一個條目內按意義列舉的項目。
五、項圈
造句:在安博塞利附近地區,為保護獅子而正在實施「獅子守護者」計劃的弗蘭克,正在雇擁馬賽男子跟蹤帶有無線項圈的獅子,警告其他馬賽人把他們的牲畜趕走。
解釋:兒童或某些民族的婦女套在脖子上的環形裝飾品,多用金銀製成。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萬象更新、抱頭鼠竄、雞鳴狗盜、千軍萬馬、亡羊補牢、杯弓蛇影、鶴立雞群、對牛彈琴、如魚得水、鳥語花香、為虎作倀、黔驢技窮、畫龍點睛、鼠目寸光、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鶴發童顏、狗急跳牆、盲人摸象、畫蛇添足 含有兩個動物名稱的成語 鶴立雞群、雞鳴狗盜、鷸蚌相爭、蠶食鯨吞、蛛絲馬跡、龍爭虎鬥、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驤虎步、龍潭虎穴、龍躍鳳鳴、車水馬者模慧龍、指鹿為馬、兔死狐悲、雞犬不寧、心猿意馬、狼吞虎咽 含有人體器官的成語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無點墨、頭重腳輕、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聞目睹、頭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觀、口出不遜、手無縛雞之力 含有昆蟲名稱的成語 飛蛾撲火、金蟬脫殼、積蚊成雷、蟾宮折桂、蠶食鯨吞、蜻蜓點水、螳臂擋車、蛛絲馬跡、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含有一組近義詞的成語 見多識廣、察言觀色、高瞻遠矚 、左顧右盼 、調兵遣將 、粉身碎骨 狂風暴雨、旁敲側擊、千辛萬苦、眼疾手快、生龍活虎 、驚天動地 七拼八湊 、胡言亂語、改朝換代、道聽途說 含有一組反義詞的成語 前呼後擁 東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頭重腳輕 有頭無尾 前倨後恭 東逃西散 南轅北轍 左顧右盼 積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後己 有口無心 天經地義 弄假成真 舉足輕重 南腔北調 聲東擊西 轉危為安 東倒西歪 反敗為勝 以少勝多 由此及彼 描寫情況緊急的成語 千鈞一發 刻不容緩 迫不及待 十萬火急 火燒眉毛 燃眉之急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心曠神怡 心平氣和 目不轉睛 呆若木雞 眉開眼笑 愁眉苦臉 愁眉緊鎖 目瞪口呆 垂頭喪氣 嬉皮笑臉 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一身正氣 臨危不懼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瀾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鎮定自若 化險為夷 描寫春天美好的成語 春光明媚 萬紫千紅 春雨如油 生機勃勃 春色滿園 春意盎然 鳥語花香 春暖花開 百花齊放 和風細雨 「想」的成語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靜靜地想(靜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慮) 想得混亂( 胡思亂想)想得厲害(浮想聯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離奇(異想天開)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語 觀眾多(座無虛席)貴賓多(高朋滿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濟濟) 兵馬多(千軍萬馬)事物多(林林總總) 色彩多(五彩繽紛)類別多(千差萬別) 困難多(千辛萬苦) 話兒多(滔滔不絕)讀書多(博覽群書)見識多(見多識廣) 變化多(千變萬化)走得多(走南闖北)顏色多(五顏六色) 花樣多(五花八門) 帶有「看」的近義詞的成語 見多識廣 望而生畏 察言觀色 一視同仁 一覽無余 高瞻遠矚 坐井觀天 舉世矚目 管中窺豹 左顧右盼 帶有「龍」字的成語 生龍活虎 龍爭虎鬥、龍馬精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驤虎步 畫龍點睛 龍潭虎穴 龍躍鳳鳴 車水馬龍 源自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鷸蚌相爭 刻舟求劍 鵬程萬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驚弓之鳥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源自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安步當車 暗渡陳倉 按圖索驥 程門立雪 班門弄斧 兵不厭詐 三顧茅廬 首尾同字的成語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數不勝數 舉不勝舉 人外有人 防不勝防 忍無可忍 聞所未聞 帶有鳥類名稱的成語 歡呼雀躍 鴉雀無聲 鵬程萬里 一箭雙雕 風聲鶴唳 鶴發雞皮 鶴發童顏 鶴立雞群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成語接龍(「不」字開頭) 不恥下問 問道於盲、盲人瞎馬 馬到成功 功敗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勝收 收回成命 命中註定 定時炸彈彈盡糧絕 絕無僅有 有機可乘 乘虛而入 入木三分 分秒必爭 爭權奪利 利慾熏心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根據書籍名稱說出有關詞語 《三國演義》草船借箭 、過五關,斬六將、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賠了夫人又折兵 、舌戰群儒 《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圓、林黛玉葬花 《西遊記》西天取經 豬八戒大鬧高老莊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水滸》 逼上樑山林沖棒打洪教頭 劫取生辰綱 武松打虎 武大郎賣燒餅 三碗不過景陽崗 數字成語 一唱一和 一呼百應 一干二凈 一舉兩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樣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 兩面三刀 三長兩短 三番五次 三三兩兩 三頭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兩語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四通八達 四平八穩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門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顛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湊七上八下 七手八腳 七嘴八舌 八面玲瓏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拿九穩 十全十美 百發百中 百孔千瘡百戰百勝 百依百順 千變萬化 千差萬別 千軍萬馬 千山萬水 千絲萬縷 千辛萬苦 千言萬語 千真萬確千錘百煉 千方百計 千奇百怪 千姿百態 千鈞一發 千慮一得 千慮一失 千篇一律 萬水千山 萬無一失萬眾一心 萬紫千紅 萬死一生 描寫友情的成語 推心置腹 肝膽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榮辱與共 同甘共苦 關懷備至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親密無間 描寫花的成語 萬紫千紅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奼紫嫣紅 花紅柳綠 百花爭艷 錦上添花 火樹銀花 昨日黃花 春花秋月 過時黃花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描寫山的成語 崇山峻嶺 山明水秀山窮水盡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動山搖 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 峰巒雄偉 漫山遍野 江山如畫 錦綉山河 描寫顏色的成語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一碧千。
五的成語有 :
四書五經、
五零四散、
十變五化、
五月披裘、
去天尺五、
銘諸五內、
日誦五車、
三朝五日、
五言長城、
五丈灌韮、
七相五公、
三皇五帝、
感篆五中、
五尺豎子、
三台五馬、
五短三粗、
博覽五車、
郭公夏五、
五馬六猴、
咸五登三、
捱三頂五、
五方雜處、
五角六張、
五穀不升、
五馬渡江
五花八門、
一五一十、
五穀豐登、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三山五嶽、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隔三差五、
五臟六腑、
三番五次、
五體投地、
三令五申、
五味俱全、
三五成群、
五大三粗、
五馬分屍、
四分五裂、
五花大綁、
學富五車、
吆五喝六、
五彩斑斕
你好 有
仙風道骨、
言語道斷、
進道若蜷、
枉道速禍、
嫌好道歹、
歪門邪道、
道骨仙風、
失道寡助、
不近道理、
反經合道、
替天行道、
得道多助、
橫行霸道、
道不掇遺、
傳道受業、
再做道理、
道貌岸然、
餓殍滿道、
有道之士、
明修棧道、
途途是道、
具自陳道、
道寡稱孤、
生財有道、
旗開得勝:剛一打開旗幟進入戰斗,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一開始,就取得好成績。
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力爭上游:比喻努力爭取有利形勢。
望風響應:望:看。風:風聲。看到對方有什麼舉動,就積極響應。
干勁沖天:做事的積極性沖入藍天,指情緒激越高亢。
奮發圖強:圖:謀求。振作精神,以求強盛。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桑榆:指太陽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不要說歲數已大,將落的太陽還能放出滿天霞光。比喻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積極進取。
爭先恐後:搶著向前,唯恐落後。
分秒必爭:一分一秒也一定要爭取。形容抓緊時間。
歡欣踴躍:形容歡樂熱烈、積極參與的樣子。
一馬當先:原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自告奮勇: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任某項艱巨的任務。
踴躍爭先:踴躍:歡欣奮起的樣子。積極爭著趕在前頭,不甘落後。
馬到功成:形容事情順利,一開始就取得勝利。
方領圓冠: 方形的衣領和圓形的帽冠,為古代儒生的服飾。
亦借指儒生。發怒穿冠: 毛發豎起的樣子。
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植穿冠: 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
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彈冠結綬: 朋友之間互相援引出仕。彈冠振衿: 整潔衣冠。
後多以比喻將欲出仕。彈冠振衣: 整潔衣冠。
後多以比喻將欲出仕。遁跡黃冠: 指避開塵世而做道士。
倒冠落佩: ①指棄官歸隱。冠、佩是官員正服的打扮。
②指隱者裝束。亦作「倒冠落佩」。
超今冠古: 冠:超出眾人。超越古今。
沖冠發怒: 形容極為憤怒。沖冠怒發: 形容極為憤怒。
沖冠眥裂: 形容憤怒到極點。眥裂,睜裂眼眶。
褒衣危冠: 褒衣:寬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
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寬袍高帽。
暴衣露冠: 日曬衣裳,露濕冠冕。形容奔波勞碌。
暴,曬。白面儒冠: 猶白面書生。
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
亦泛指讀書人。張冠李戴: 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
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優孟衣冠: 優孟:春秋時楚國著名的的演雜戲的人,擅長滑稽諷諫。
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場演戲。
勇冠三軍: 冠:位居第一;三軍:軍隊的統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衣冠禽獸: 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衣冠楚楚: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彈冠相慶: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准備做官。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怒發沖冠: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沐猴而冠: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冠冕堂皇: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氣派的樣子。形容外表庄嚴或正大的樣子。
冠蓋如雲: 冠蓋:指仁宦的冠服和車蓋,用作官員代稱。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鳳冠霞帔: 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官員夫人的禮服。
峨冠博帶: 峨:高;博:闊。高帽子和闊衣帶。
古代士大夫的裝束。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
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後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以冠補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
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甲冠天下: 甲冠:第一。
稱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無與倫比。
華冠麗服: 冠:帽子。形容衣著華麗。
虎而冠: 冠:把帽子戴在頭上。比喻生性殘虐的人。
黃冠草服: 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
有時指草野高逸。黃冠草履: 粗劣的衣著。
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
同「黃冠草服」。黃冠野服: 粗劣的衣著。
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
同「黃冠草服」。毀冠裂裳: 毀壞帽子和衣裳。
用作表示徹底決裂的意思。貢禹彈冠: 指貢禹與王吉(字子陽)友善,見其在位,亦願為官。
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
比喻避嫌疑。冠上加冠: 同畫蛇添足,比喻多餘的舉動。
高冠博帶: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
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掛冠求去: 掛冠:把官帽掛起來。脫下官帽要求離去。
比喻辭官歸隱。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掛冠歸去: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
比喻辭官回家。貴冠履輕頭足: 比喻主次或輕重顛倒。
冠袍帶履: 帽子、袍子、帶子、鞋子。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冠上履下: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別。冠蓋相望: 冠蓋:指仁宦的冠服和車蓋,用作官員代稱;相望:互相看得見。
形容 *** 的使節或官員往來不絕。冠絕一時: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
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狗續侯冠: 猶狗續金貂。比喻濫封的官吏。
冠屨倒施: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冠山戴粒: 冠山:把山當帽子,比喻大。戴粒:用頭頂粒,比喻小。
形容大小雖異,但各適其適。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比喻避嫌疑。
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發怒沖冠: 形容極度憤怒。
同「發上沖冠」。發上沖冠: 猶言發上指冠。
形容極度憤怒。發上指冠: 毛發豎起貌。
形容極度憤怒。發踴沖冠: 毛發豎起貌。
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冠蓋相屬: 冠蓋: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吏;屬:接連。形容 *** 的使節或官員,一路上往來不絕。
也指世代仕宦,相繼不斷衣冠濟楚: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衣冠濟濟: 濟濟:美好貌。
形容服飾華麗衣冠掃地: 掃地:比喻破壞無余。指人不重名節,喪盡廉恥衣冠優孟: 春秋楚相孫叔敖死後,兒子很窮,優孟穿戴了孫叔敖的衣冠去見楚莊王,楚王受到感動。
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指登場演戲衣冠齊楚: 冠:帽子。
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褎然冠首: 指出眾,超出同輩而居首席。同「褎然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