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古代不穿褲子那穿什麼

古代不穿褲子那穿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1 17:53:29

Ⅰ 古代女子的貼身內衣只有肚兜,那她們下半身穿什麼

古代女子下半身是不穿內褲的,只用一條遮羞布圍著或者穿開襠褲。事實上,貼身內衣褲的歷史很短,直到近代時人們才發明出了內褲,在這以前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都沒有穿內褲這個概念。

可能有人會疑惑,既然沒有內褲,那麼女性來月經的話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女性來月經時僅僅會在外褲或者長袍裡面穿上一條舊褲子,以免弄臟外面的衣服,也並沒有什麼比較方便有效的應對方式。

所以古代的女子是沒有舒適貼身的內衣褲穿的,這也與女子的社會地位底下有關,所以人們才忽略女性的需求,無視女性的感受。

Ⅱ 古代沒有褲子,那冬天是怎麼禦寒的呢

很高興和大家聊聊古代「褲子」的事情。

古人外面是穿著裙袍,裙袍裡面又是什麼樣的呢?難道是光不溜丟的?

我們現代人總習慣於把古人想得太蠢,太低層次,落後而生活悲慘。

目前在中國發現的「褲子」能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戰國時代,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內出土的。

所以說,在中國的古代,人們也是穿褲子的。

Ⅲ 古代人穿內褲嗎

古代人穿內褲。

古代人的內褲為褻褲,或稱底褲,指古人裡面穿的小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內褲。

古代人穿的內褲,其褲腿比較長,因此不便於運動,而之所以稱之為褻褲,是因為內褲是一種在古人看來比較猥瑣和輕慢的衣服,不可輕視與他人。


(3)古代不穿褲子那穿什麼擴展閱讀:

古代衣服小知識:

古時內衣稱中衣,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

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秘,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

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

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

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

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

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Ⅳ 古人夏天都怎麼穿衣服還是保守的長袍馬褂嗎

在現代一到夏天,我們就會換上各種各樣的短袖,有純棉的、真絲的、還有一些其他的科技面料,這樣可以保證我們不那麼的熱,涼爽的過一個夏天,可是在科技沒有那麼發達的古代,人們到了夏季都是怎麼穿衣服的呢?

現在,由於各種樣的環境問題,導致我們的氣溫逐漸升高,再加上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們衣服的材質越來越先進,穿在身上也非常涼爽。再加上空調等電器的產生,讓我們可以度過一個涼爽的夏天,如果現在有一個故人穿越而來,他一定會愛上現在的生活吧。

Ⅳ 古代女子為什麼都穿裙子她們為何不穿褲子

我們都看過不少古裝劇,尤其欣賞古代女子服飾的優雅之美。 但據說古代女子只穿裙子不穿褲子。 為什麼是這樣?

中國古代長褲雖然有一定的演變,但一直是輔助功能,不適合外穿。 所以,對於女性來說,功能就是保暖,即使穿褲子,也要穿裙子。 直到民國時期,中國女性才逐漸喜歡穿旗袍,西褲也適合外穿。 漸漸地,中國女性對著裝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如今,由於中西文化的融合,潮流日新月異,褲子的種類也在不斷變化。 越來越豐富,款式層出不窮,因此活躍在我們的視野中。

Ⅵ 為什麼古人不論男女,不穿褲子只穿裙子

古代根本沒有褲子這種東西,服飾的作用一是禦寒二是遮羞。漢朝之前都沒有褲子,所以男女都是穿裙子,也就是古人說的裳。裙者,下裳也。
而且古代的褲子只是為了保持小腿溫暖,褲襠是不逢在一起的,有穿褲子時兩條腿是分開的就是極其不禮貌的事情。

Ⅶ 在古代,肚兜是給女人遮羞的,沒有內褲下半身穿的什麼

在我們祖輩的那個年代,女人的地位都是比較低的,應該說是非常低的,男人不懂得尊重女性,因為他們會娶很多個女人做自己的妻子,只有在遠古時期的時候,女人作為母系社會的領導者,才有了一段時間的地位!

中國女性的地位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提升,也是因為前期受到的壓迫太大了,才使得現在反彈的力度如此之高!

Ⅷ 古時候男子為什麼不穿褲子,和女生一樣都穿裙子

中國古代漢武帝之前,是沒有褲子這種東東的!所以不光女人不穿褲子穿,男人也一樣!
穿裙子而不穿褲子和古代的禮儀有很大關系。那時候的人們在正式場合下,都是採用跪的姿勢來坐,臀部放在兩腳的腳跟上,這也是對別的一種尊重,如果穿褲子長時間跪著會很累,會有束縛,而且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易經》中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人們只穿長裙,還沒有褲子一說。在中國古代,人們在正式場合下,都採用跪的姿勢來坐,臀部放在兩腳的腳跟上。直到魏晉南北朝末期,人們在正式場合仍然跪坐。如果是兩腿伸向前坐著,叫做箕坐,是個很不禮貌的坐法,而兩腿盤起來坐也是不合適的。
在三國、晉朝及稍晚一些時候這種坐姿仍是在正式場合所必須採用的。在一些比較嚴肅的古代影視作品,如《三國演義》中,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會正式場合,特別是對其他在座的人尊敬的話,一定要採用跪姿坐。這種跪姿坐,是不夠舒服的(不信你試試),而且很不科學的,青年少經常這樣坐,會妨礙腿的發育的。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關於褲子的記載,但那時的褲子只有兩個褲腿,襠是不縫合在一起,是廣義上的開襠褲,穿那樣的褲子的目的也是為了保暖。
那個時候的人們把女人是不是穿褲子和道德綁定在一起,如果女人穿褲子就意味著會分腿而立,是有違婦德的,女子們當然不敢穿,這種觀點延續了數千年。使得女人一直穿裙子。
直到漢昭帝,人們才把形式上的褲子真正的稱之為「褲」。古褲有二:一為褲;一為惲(?)。《說文》曰:「絝,脛衣也」。又曰:「惲,重厚也」。《釋名》曰:「?,跨也,兩股各跨別也。」也就是說那時的褲子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因此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

Ⅸ 為什麼古代妃子都是穿裙子,不穿褲子

其實古代妃子也不是不穿褲子,即使他們幾乎都是只穿裙子,裙子裡面也不是裸露的纖纖細腿,也是會穿上褲子,稱作「 脛衣「,作用就是將小腿遮住。

而且另一方面,妃子是為了給皇室傳宗接代滿足皇帝的私人慾望而大量存在的。所以,如果穿裙子,既解放身體,也解放了生產力,會利於皇室的血脈傳承。再加上可以更好的吸引皇帝,自然穿的就多了。

與古代不穿褲子那穿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咖色格子西裝外套搭配 瀏覽:287
黑白衣遮嘴的頭像 瀏覽:228
透氣比較好男士內褲 瀏覽:842
紫色的裙子應該怎麼搭配什麼外套 瀏覽:261
褲子怎麼自己剪洞 瀏覽:35
男裝羊呢西服品牌及商品 瀏覽:871
有收口的褲子叫什麼 瀏覽:203
腰2尺穿多大的褲子 瀏覽:205
卡其色外套可以配杏色裙子嗎 瀏覽:992
穿上這些小外套 瀏覽:879
青蛙奶奶織圍巾的時間是什麼 瀏覽:774
如何做好羽絨服生意 瀏覽:687
圓領牛仔外套怎麼穿 瀏覽:8
考生媽媽穿旗袍啥意思 瀏覽:364
v領白衣 瀏覽:360
男士褲子口袋裝東西是什麼牌子 瀏覽:984
春天和秋天外套 瀏覽:945
上海羊衫比其品牌 瀏覽:924
春季服裝女裝新款襯衫 瀏覽:49
正品阿迪達斯羽絨服圖片 瀏覽:471